摄政王只想种田——by染千江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6-05
大部分人还是营养不良,落实下来,还是要吃好吃饱。
在宴云河心里,所有事情总结下来,就三点:种地、种地,还是种地!
次日他前往烧瓷坊,顺便看肥料厂建造进度,种地哪能离开肥料?产量提不上去,谈什么农业改革?
去往烧瓷坊的路上,两边的庄稼都长高了不少,郁郁葱葱的绿,总算让宴云河的心情好了点,这时赵青凑到了车窗边,“王爷,有人跟踪咱们。”
“什么人?”宴云河问道。
赵青道:“是上次从南边来的那群人中的少年。”
他一说,宴云河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野性的少年模样,他对这少年的印象十分深刻,“只他一人吗?”
“就他一个人。”
“那你让他上前来,问问他有什么事?”
赵青做好防护准备,策马近到那少年眼前,不一会儿,少年就和赵青一起过来了。
他下了马,从敞开的车窗中望向宴云河,又是那种直勾勾的模样,宴云河见他也不说话,只得先开口道:“你在跟着我们?”
少年摇摇头,“我在跟着你。”
赵青侧目,手暗暗压在刀柄上。
宴云河:“跟着我作甚?”
“给你这个。”少年自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宴云河看着很像古装电视剧中装药的小瓷瓶。
“这是什么?”
“药。”
“呃……”宴云河搞不清这少年的思路,“我不需要。”
少年道:“这是保命用的。”
说完就将药瓶从车窗扔到宴云河怀里,利落地上马,转眼就不见人影了,喊都喊不住。
宴云河无法,只得暂且收下这少年的药,不过赵青强烈表示,要先给李会明验过,才能交到宴云河手里,宴云河也没多纠结,继续上路了。
铅笔芯已经烧好了,踏着前人的经验,这批笔芯好多了,在宴云河看来,只要落笔清晰,笔芯不断,那就是能用。
黏在一起的笔芯与笔杆已经压了一夜,宴云河到了之后,卫有荣就小心地将一块块板分开,拿了事先准备好的小刀,削成宴云河印象中的铅笔模样。
宴云河试用之后觉得效果不错,旁边的周玉姿势别扭地握笔在纸上写了个字,看见宴云河的握笔方式,跟着照做之后,果然轻松不少。
“省了研墨,倒是方便许多,就是写出的字不太好看。”周玉道。
“不止如此,”卫有荣铅笔做成,不免有些得意,此时都敢搭纪善的话了,“周纪善猜这铅笔造价几何?”
周玉道:“我没见过此物,猜不出。”
“看见这些铅笔了吗?只用了一斤石墨、黏土,两根木头,水油蜡胶也不过少许,不算研究过程,最多花费半个月就能制成。”卫有荣道。
第16章
摄政王他怎么还活着?
周玉这才震惊不已,要知道光是制作墨条最少就要晾半年之久,好的墨更是有「一两黄金一两墨」的说法,可见墨的珍贵。
如今这铅笔不只使用方便,成本更是低廉,若是推广开来,不知能省去多少读书费用?
“王爷,这是大好事啊,应让天下人都知晓铅笔,此必能兴我大郑文风。”周玉对宴云河激动说道。
宴云河放下手中笔道:“此事不急,你先将铅笔送到苏先生府上,让苏先生试用一下,顺便替孤传封信,问问苏先生音标一事进展如何,若是进展顺利,你学了再回来。”
又对卫有荣道:“你将制作工序整理一下,能简化的就简化,最好设计出能够代替手工的工具,笔杆的制作不能纯靠人工,效率太低,还容易有偏差,此外还要制定标准,精确测量。”
卫有荣一一记下,之前奔着试做去的,先做出来再说,现在就到了改进的时候。
宴云河带走了剩下的铅笔,狠狠奖赏一番卫有荣和工匠,看得出来他们现在都干劲十足,于是就转而去看肥料厂的进度了。
现场热火朝天,工人们都很卖力,精神也都不错,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建成,宴云河试吃了工地伙食,见王虎并没有糊弄克扣,心里也满意,只不过看着工地现场还是觉得缺了些什么,是什么也说不清。
等今天的事更新之后,宴云河才知道缺的是什么了。
“作者不合格,你要搞基建,怎么能没有水泥?那可是穿越者基建必备,你这也好意思管自己叫穿越文?”
读者如此说道。
宴云河看了沉默,学妹看了流泪,想不到作为农大学生,还要精通制作水泥,要知道,宴云河只是有个种子商店的金手指(《我是摄政王》里的更新所说),而不是带着百度穿越。
幸好,只有读者们不知道这其实是个更文系统,宴云河还有农大学妹这个金手指,于是,经过农大学妹搜索后的水泥制作方法被贴在了评论区。
已经有人发现作者会根据读者评论更新内容,所以现在大家留评热情高涨,后续又有读者贴出了几种适合这个时代做法的水泥配方,连适用在何处都一并说了。
宴云河感叹,这真是一群贴心的读者,不只有了人气,也提供了方法。
因为义诊已经接近尾声,宴云河就和刘春商讨了一下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宴云河的建议是,由刘春领头,建立一个卫生巡查小组,向佃户及工人们传播卫生知识,若有兴趣想多了解的,就传授一些近些时日总结的常见病症的药方。
之后又与他探讨了一番卫生常识知识,因为工厂在建以后势必会有许多工人。
尤其是肥料厂那块,有些矿物对人体有大害,宴云河必须要保证他们的健康,只怕这些人不当回事,除了规定在岗时间外,也要将危害根植在他们心中。
宴云河有开矿的想法,已经传递信息给学妹,让她准备资料了。
现在提议建立卫生巡查小组,先在佃户间传播卫生知识,后续或许会让良医在矿区和工厂之间巡视,遇见不合格的就罚,即便这些人将安全条例不当回事,多罚几次也能认真对待。
而周玉那边也很快传来了苏墨的消息,铅笔的出现使得纸张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了,毕竟它也不怕晕墨,啥纸都能用。虽然缺陷也很明显,无法长久地保留字迹,但却也实实在在减轻了识字的压力。
苏墨对铅笔也很满意,可以说是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这几天他也根据那日和宴云河的商讨,加上拜访几位旧友之后,终于确定了一份音标注释法,下一步就是要看看教学效果。
倒是计蕴,苏墨答应了教导,却没说是否要收为弟子,就是这样,计蕴也已经很满足了。
如此,周玉再回王庄时已经记住了苏墨所教的音标,宴云河听他讲解一遍。
因为有些想法是他提出的,倒是与他那个时代有很多相似之处。大郑的官话与现代普通话到底不同,所以,宴云河也不能照办拼音,还是要由这个时代的人进行完善。
苏墨创造的注音符号,写法并不是拼音字母,反而有汉字方正的样子,对于宴云河来说,只要好用的内核不变,那就能用。
很快,王府的仆从每天多了一项任务,学习拼音与简单算术。既然都要教拼音了,数学也不能落下,阿拉伯数字也一并学了吧。
老师就是周玉和府内另外几个先生一起担当,宴云河规定,每日早饭过后,上午的时间用来学习。
下午的时候再做活,反正来来回回,这些人都是只服务宴云河一个人的,而宴云河现在又不需要服侍了,自然也有许多空闲时间。
最近这段时间,宴云河已经将仆从的每日两餐提到每日三餐,清荷与内官头领孙简都觉得宴云河太过宽容。
于是对待仆从们严厉了许多,动辄就是挨罚,有些太过苛刻的被宴云河制止了,有些规矩也保留了下来,都是以奖惩的制度形式,毕竟管理人还是要有制度的。
就在麦子还在抽穗的时候,肥料厂建完了。
宴云河去看了肥料厂,又想到了那张水泥方子,他不是不想做,但水泥需要烧制,烧火是要用柴的。
若是他这边开了火,就怕今冬的柴会贵,到时受影响的可是一城百姓,所以烧水泥之前,需要先解决燃料问题。
煤,这个储量丰富的矿物质燃料自然是个好选择,但开采出来的煤矿直接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就利用率来说也是极大的浪费。
而要用煤,第一条就是找煤矿,这个不难,洛城西南方向就有煤矿,第二条就是煤矿加工,那首先要有场地,所以还是要建厂。
之后,做出能用的煤,才能大量烧制水泥,烧其他。
再一点,宴云河还要考虑到现在的生产力与生产条件,一切都要摸索着前进,让宴云河体会到了开荒的乐趣。
肥料厂建造完毕之后,煤厂被提上日程,正好工人都是现成的,条件待遇不变,大家换个地方,继续开工,赶在秋收前,把煤厂也建完吧,而宴云河也趁着这个时间,去资料记载中发现煤矿的地方现场考察,考察当日就决定在这里建个矿场。
大家先挖着,等煤厂建成,就能直接开工,而农大学妹则是默默在评论区留下一篇矿场安全条例,宴云河也不含糊,选出适用的,每个矿场工人都戴上了铁皮帽,监工每日耳提面命背诵安全条规,即便不识字,也要全记住。
因为宴云河选择槽洗法洗煤,所以煤厂的面积不能小,未免污染水源,还要另挖水渠,将水循环利用,宴云河在卫有荣的建议下参考了几款水车,发现可以满足要求,就放心大胆的开建了。
另一边肥料厂建成之后,已经开始生产肥料,除了上次使用的肥料外,宴云河根据学妹提供的方子又选出几种适合本地的土化肥,有时候宴云河都希望能快进到制出三酸两碱。
宴云河也是在了解到大郑朝有制硝师这个职业后,才拿出了几个用硝作原料的土化肥配方。
肥料厂的名字简单粗暴——洛城第一肥料厂,这时候还不兴这种命名方式,但宴云河定的,大家也喜欢第一的名头,于是都欣然接受。
王行的干儿子王虎,现在一心扑在肥料厂上,手下管着二十几号人,都是王府的仆从,完全不担心配方泄密的事,他们进的原料又不是只用作一种肥。
忙忙碌碌一段时间后,宴云河发现身边的人有些变了,不只面色好看了,就连精神也与以往不同。
之前仆从们都是低头服从命令,现在褪去了一些战战兢兢,脸上也有了笑容,群体的感染力是很强的,一时间好像所有人都很快乐。
周玉的教学班原先只有三十几个人,渐渐的,就成了超过百人的大班,就连王府侍卫也开始轮流来听课了。
为此,王行在王庄给他们找了个大房子作教室,是由仓库改成的,宴云河去听了两节课,之后就让人给木板刷了漆,让卫有荣造了粉笔出来。
现在的铅笔主要用户就是王府这些仆从,等攒够了一批数量,宴云河就开始在洛城内试卖,起先确实无人问津,但很快就有人发现了铅笔的妙处,销量渐渐也上去了。
一只铅笔只卖三文钱,这个价格对于买不起墨的人来说,那可是太便宜了,一时间,铅笔就在洛城内流行起来。
反对的声音不是没有,说铅笔写字没有读书人的风骨,被苏墨激情怒骂,他甚至为铅笔连作三首诗,对铅笔大加褒扬,使得铅笔的名声远扬。
再一打听,原来这铅笔竟是忠王做出来的,更是无人再说铅笔低贱,不配读书人使用,借着铅笔的热度,宴云河的名望值倒是起来了,现在身体状态勉强能到五十岁的水准了。
因为笔墨纸砚是和读书人息息相关的事物,而在这个时代,读书人又占据着最大的话语权,一时之间,关于摄政王应不应该退出朝堂的话题再次被人提起。
本来因为楚海德与路之言的争斗渐渐从幕后转到台前,就使不少人对左右二相颇为不满,楚海德和太后天然和小皇帝亲近,路之言只能艰难支撑。
他虽是铁杆帝党,但架不住皇帝太小,连事都不懂,自然和太后最亲近,在他心中,路之言才是大反派。
每每想到这个的时候,路之言都要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拦着宴云河,就让他这么退了。
为什么没拦着呢?
因为宴云河重病活不过三个月,他的卧底崔太医亲口告诉他的!
所以,三个月早过去了,这位王爷怎么还没死呢?
第17章
摄政王他从不骗人。
宴云河怎么可能会死?他不只活得好好的,还越活越「年轻」,连在外面跑的时间都变长了。
虽然只是五十岁的状态,宴云河感觉自己已经活了。
林正山的土地丈量也步入尾声,秋收之前,就要将新的租佃制度公布出去,宴云河现在人缘好,也不怕政策不合人心掉名望,反正他也不强制,接受不了可以走人,他绝对不拦。
这些时日宴云河巡视农田,发现了几个种地的好手,毫不犹豫重薪聘请为种田指导,这些人大多上了岁数,有着丰富的种田经验,并且有一点是宴云河比不上的,那就是对气候的把握。
习惯了现代农业的高科技,宴云河是看不准的,但农业种植又是依赖气候条件的,所以对农时的把握尤为重要。
不只如此,宴云河还给他们每人配了个识字的,以便记录他们的经验。
这次重分田地前夕,宴云河又召开了一次会议,让大家做一下最近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和传达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调整工作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