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有情能累此生——by潜夜子(JOJO)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05


中国人是个很重视历史的民族,讲究以史为镜。
大多数的人是无法写入历史的,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因为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是过去叫做臣民,现在叫做人民的一群。
但其实每个人的都是一个家族的延续,在或长或短的族谱里有一个位置,在写着他家族的历史。
解放后,似乎顺应历史政治潮流,很多族谱都没有了。
我能看见的我的家族历史,不超过四代。
在我看来,到也不可惜。其实,人的一生不过是在写就自己的历史。只也给一个人看的历史。那个你从出生就一起,一生不能分开,却也一生不能真正面对的人。一部自己写给自己看的东西。也许真正能读懂的,也只有自己。
如果是这样,越简单的背景,越少的历史,仿佛自己的历史也越好写就。
但其实在我出生前,有些事已经注定了,没的选;就象你没的选父母,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背景。

第一章 年年岁岁花相似

我出生的那个年代,怎么说呢?当时说是:革命出现新方向,祖国山河一片红。后来说是:腥风血雨、日月无光,指鹿为马平常事,牛鬼蛇神满街见。
我对那段荒诞的历史没什么记忆,也不能怪我,当时我还太小,不太记事,更不要说懂事。
按父亲的说法:就是因为是在那个年代,母亲才在我还不到六个月的时候,就离我们而去。据说,母亲和父亲离婚,和一个外地人去了他乡。因为她走得太早了,我对母亲几乎没有印象。
据父亲说:爷爷是在我出生后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父亲说,爷爷在那个时候已经受尽了折磨,命运对他不公啊,偏偏就是让祖父没赶上平反。
每每说到此,一向很少有情绪波动的父亲,语调中就有种可以察觉到的愤慨。
但每每也是他自己安慰自己,以爷爷走得还算安详,七十五岁高龄仙逝,也算是寿终正寝。
哎,这就是父亲!
我对祖父还有点的印象。不知道是不是父亲总说祖父生前很喜欢我。我觉得我也是喜欢祖父的。我还记得他陪我去公园玩的一些片段。
不过我印象中的家庭是伯父、父亲和我组成的,也算是三口之家。
伯父的腿是瘸的,从我有记忆来,他一直坐在轮椅上。
这也是在那个年代造成的。
伯父的脸色永远是那么平静,有点泰山崩于前不变色的意思。
那时我总是想,难道伯父不怨吗?他不会怨天、怨命、怨人吗?但我还真没天真到去问伯父。
伯父不喜欢出门,总喜欢在房间里看点东西,哪怕是那个年代没什么可看的,除了他看了千万遍的某某某语录。
我当时认为那个东西一定很好看,可当平反后,伯父把它付之一炬时,我才知道自己有多错。
伯父的脸色总是苍白的,因为缺少运动,当然也缺少营养。他身体很瘦弱,可以清楚看到他纤长的骨架。即便做在轮椅上,仍是能看出,他曾经是站起来很高的人。
我小时侯经常做的一个梦就是梦见伯父站起来了,牵着我一起在草地上跑啊。我总会高兴地从梦中笑醒。可醒了后伯父还是那样站不起来,我好想哭。
我当时好难过。但不知道那种陌生的感觉是什么。后来才知道,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梦想和现实的差距,和现实的残酷。
父亲说,伯父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但他会照顾他一辈子的。
父亲也是那么做的。洗衣服、做饭、打扫,都是父亲做的。伯父行动不便,但他特别爱干净,父亲没让他穿过有一点脏的衣服,每天都帮他洗脚,每周还帮他洗一次澡。
每次给伯父洗澡,父亲都先烧好水,装满浴盆,试好水温,再抱伯父去洗手间。
父亲感觉上比伯父要矮一些,但每次抱起伯父来都好象很轻松。所以在我印象中父亲是很健壮的。 伯父的神色那时总是有些不自然,但从没拒绝父亲的帮助。
小时侯,我和伯父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父亲要出去被批斗。
父亲是不许我跟他去的。我也就不敢去。
父亲或早或晚,总会回来;虽然有时身上有青紫的痕迹,有时有点疲惫;但神色总是平和的,好象什么也没发生。那时侯伯父好象有点不一样。我才知道:父亲不回来,他也会很担心。回来了,他也会很关心。
后来我知道父亲是经历着一场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折磨,不能不说父亲真是太坚强了。
父亲和伯父,给人的感觉都有点冷漠;但伯父还要温柔些。所以我小时侯比较喜欢伯父。
我很喜欢粘在他身边,听他说一些祖辈的故事。伯父很会讲故事,但我觉得他那温柔的声音,让人感觉很舒服,有催眠的功效。
但那时他讲的是什么,大多记不得了,也许是因为听不太懂。
好在随着我年龄增长,伯父的故事却没有变多。如此就难免有重复,我也就不用遗憾了。反正我总有一天会懂事的。
等我到了懂事的年纪,记得就是拨乱反正的时候了。在一个大广场里,有个人用大喇叭念着一些人的名字,被念到名字的人就站在临时搭就的台上。父亲说那些都是受了冤屈的人,现在平反了。
我当时只是觉得,原来有这么多人都受了冤屈吗?我不记得了。不过这个场景到是很眼熟,就是许多人排成排站在人群前。其中还有伯父和父亲。
之后我们搬了家。搬到老宅,祖父原来住的地方。
那是所老房子,可能是清时的老建筑;它的位置离我们原来住的地方很近,可奇怪的是我却好象没来过。搬进来的那天才第一次与它相见。
灰暗的围墙,班驳的黑漆门,推开——有个院子,院中有棵树,墨黑的枝干弯曲着象斜倚着风,当时还小小的我一下就被它的风骨迷住了。
后来,伯父笑我当时盯着那棵树,不知道在想什么,张大了嘴,都能丢进去个李子了。
好奇怪呀,当时迷迷茫茫地好象看到的不是棵树,而似一个风姿绰约的佳人正颦颦象我走来。
后来,伯父拍醒了我。
我问他这是什么树。
伯父告诉我,那是棵老梅,是爷爷小时种下的,比伯父年纪都大,和爷爷差不多一样老了。
我说,它真美呀!
伯父说,老梅可能枯了,死了,要不然冬天开了花才美呢!
我听了这话,只是不信。
之后,每天从窗子里看它,还给它浇水。
那年冬天,奇迹忽然发生了,老梅吐出了花苞,绽放了一树火红的花。那么艳丽,却又那么雅致,那就是梅。
梅树后,就是老屋。
搬进去后,我就有了自己的房间。
伯父和父亲共住在另一个房间,因为他需要照顾。
父亲在家陪伯父和我呆了一阵子,不知道有多久,我很开心父亲能天天陪我玩,伯父也好象比叫轻松。
不久后,父亲被安排在市文化局工作。
老屋里又只剩我和伯父。
老屋好象有很多秘密一样,很神秘。不知道为什么,住在那里,我总是想到祖父。
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迫切地想知道祖父的事,而每天恳求伯父告诉我祖父的故事。
我想知道爷爷,是那个抱过我的白发老人,也是那个种下这棵梅树的人。
而伯父就是帮我了解爷爷的人。
伯父记忆力非常好,说起那些几十年前的事情,好象就是昨天一样清晰。
我所知道的祖父,其实是伯父心里的爷爷,是伯父眼中的爷爷,是伯父记忆中的爷爷。

第二章 粉墨登场

我爷爷出生在1899年的冬天。据伯父说,那是个大雪天,风雪封门,请不了接生婆;太奶奶是在太爷爷一个人的帮助下产下爷爷的。
因为是长子,太爷爷给爷爷取名“振一”。这个象日本人名的名字,还颇有意义。太爷爷是个文人,当年可以说是个热血青年。鉴于当时的时世,他给爷爷取的名字隐含:“振兴国家,扫除外夷,收复失地,统一全国。”的意思。
现在想来,太爷爷的形象也十分令人向往。想来如果不是因为突发急症,又逢时世混乱,无钱就医,二十六岁就英年早逝;太爷爷一定也会和无数抛头颅、撒热血的爱国志士一样,走向救国的的道路。
太爷爷去世时,爷爷只有六岁,家中就只剩下太奶奶、爷爷和当时只有一岁的姑奶奶。安葬了太爷爷后,家中一贫如洗,还欠了亲戚不少的钱。
太奶奶因为太爷爷的去世,受了很大刺激,原本就很柔弱的身体,更显病态。
爷爷当时虽然只有六岁,但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他觉得应该为家里做点事。
住得离爷爷家隔着一条街的李师傅,是在广场卖艺唱京剧的。他和太爷爷是小时的朋友,李师傅喜欢钻研戏文,所以经常来家里和太爷爷聊这些。
李师傅从爷爷很小就很喜欢他,说爷爷有唱戏的天分。
但太爷爷在世时,李师傅可没敢让爷爷跟他学戏。
毕竟是书香门第,再穷也不能失了面子。
当时戏子社会地位极低,更不要说象李师傅那样沿街卖艺的。
当还年幼的爷爷自己去找他,说要拜他为师学艺时,李师傅又惊又喜,出于一种爱才的心理,没多考虑就同意了。
后来,爷爷就开始了他的学艺和卖艺生涯。
因为穷,需要钱。
爷爷基本上是现炒现卖式地学艺,今天学,明天就到街上去演。
演砸了,看的人是要骂的。可见爷爷当时的艰辛。
爷爷最初师从李师傅学习的东西比较杂,唱练作打,只为讨个生计。
爷爷第一出上台面的戏是猴戏,那是他第一次到戏园子里翻跟斗。那年他八岁。
谁也没想到,五年后,这个小孩初次唱主角,就一炮而红!
这里有李师傅很的的功劳在,在爷爷当时分行时,李师傅没少费心思,最终的决定显然没错。
伯父给我看过很多爷爷的旧照,早期的照片,大多是戏照。最早的一张是爷爷在大约十六岁时拍的戏装照片。照片上上了戏妆的爷爷五官俊秀:眉含春峰,目若流波;身体细长,匀称;特别是那双手,状若春笋。那是张黑白照片,但现在看来,依旧可以感觉到爷爷当时风采,在泛黄的照片上好象有他的气韵在流动。
爷爷选的是唱花旦的。唱红的也是花旦。师傅给取的艺名是肖梅彤,又叫“小红梅”。小红梅挂头牌时,后台堆的花篮,都摆到了门外。
可好景不长。没唱两年,爷爷开始换嗓,就是青春期到成年的变音。
嗓子没了,爷爷虽然每天照样练,一个月、两个月,它却没回来。
李师傅都说完了,一个人才废了。
爷爷却没因此放弃戏剧,而是改唱刀马旦。爷爷竟选些出手戏,终究还是把生活维持了下来。
伯伯每忆起此事,都感叹爷爷当时的果决。
唱戏的不张嘴,就没有进帐;可爷爷硬是没张嘴,在台上又过了一年。
一年后,奇迹发生了,爷爷的嗓子回来了,而且比原来更清亮。
爷爷倍加珍惜这副失而复得的嗓子,从此一生不曾与人争吵,甚至从不大声说话。
由于太爷爷的原因,爷爷是当时少有认字的艺人。爷爷行事低调,唯有读书一好;唱戏时,他就在戏院;其它的时候要找他,就去爷爷家,爷爷必在家中读书。
许多文人都喜欢与爷爷相交,爷爷也颇喜欢和他们探讨戏文的改良等问题;所以爷爷后来又得了个“雅戏”的绰号。
二十几岁时的爷爷,达到了他艺术的一个高峰。
由于战乱,爷爷也跟许多其它艺人一样,被迫背井离乡,去外地跑码头。据说也很受欢迎。
伯父保存的爷爷当时的很多照片,有很多是和当时的社会名人的合照,还有和其它艺人的合照。可惜单人照不多。
几乎所有的照片中爷爷都是同样地微笑着,嘴角微微地上翘,眼睛也微眯着,并不是一定很开心,但一定都要有礼、客气。其实客观的说,爷爷的相貌只是清秀,并说不上特别俊美,和大家站在一起,也并不显出什么与众不同,除了比较高,显得鹤立鸡群。
按照照片中人的身高比例,爷爷好象比十六岁时还要高了,在人群中也算是个高个子。
伯父说,爷爷的身高有一米八左右,作为男人,当然是玉树临风;但作为旦角,就显得太高了。试想一个旦角比和他同台的小生、老生还高,怎么让观众接受乃至信服你演的是个女人,真的很难。爷爷也知道这个问题,为了弥补身高的“缺陷”,他在表演上下的工夫比一般旦角还要多:眼神要更柔媚、灵动,身形要更柔软,动作要更柔美。
伯父说,爷爷最擅长的就是通过眼神来表达人物感情,在台上的爷爷有一双这世界上最多情的眼睛。 不过当时的观众也赞誉爷爷的手是女人都难比的旦角最漂亮的手。
伯父说,爷爷的手固然天生就很很美,但只有那说手动起来,才是人们所说的最美的手。然后他叹道,可惜了那双手!
由于爷爷不喜社交,知道他的名声的人不少,真正认识他的人却不多;有些戏班就大着胆子挂着爷爷的名号去外地演出,有些爷爷也知道。但他从不与人计较。
有人说这样会损了爷爷的名声。
爷爷说,大家都是为了混口饭吃,开口饭难吃啊!和生存比起来,名声又是何其微薄的东西。
爷爷三十岁成家,据说是因为太奶奶病重,有遗愿想看爷爷成家。
爷爷是个出了名的孝子,就顺着太奶奶的意思,匆匆结了婚。
当时也有冲喜的意思。但太奶奶还是去了。
爷爷和奶奶在大伯眼里是举案齐眉的一对,几十年来一直互敬互爱。
三十七岁大伯出生。
作为爷爷的儿子,大伯所能经历的他父亲的人生,也是从作为他的儿子开始以后的时光。
而之前的爷爷的生平,大伯自然也是听别人说的。
大伯在叙述爷爷这段生平时,从语调到故事的选择,无不显示出对爷爷的尊重和崇拜。
我当时虽然很小,也可以感觉得到大伯对爷爷的浓烈的感情,近乎于崇拜。
我想,爷爷大约是大伯最喜欢的人。
就象大伯是我最喜欢的人。

第三章 戏子无义?


一九三七年日本侵华。
我们家住的那个地方,是最先被占领的。
沦陷了,人心惶惶,老百姓也没有心情看戏了。
戏园子里坐的都是日本人和其他同流合污的卖国之辈。
爷爷是最早一批离开戏园子的艺人,那时日本人还没有进园子;但爷爷仿佛有先见之明。
伯父说,父亲是个非常爱国的人,要他给日本人唱戏,他是宁死也不可的。
爷爷离开戏园子的时候,请当时圈里的人吃了一顿饭,当众声明要弃艺从商,再不唱戏。
事情来的突然,很多人都震惊又惋惜。
那是爷爷少有的一次,并不委婉,很直接地以非常坚定的语气表达他的想法。
爷爷果然是说到做到,再不吃开口饭。哪怕生活再艰难,也没在任何地方,哪怕是在街头唱过一句。
不唱戏,爷爷开过小饭店,后来又改成了杂货铺;再后来在街上摆过地摊给人代写书信;还担着菜担,沿街叫卖过菜;还倒卖过违禁物品。
爷爷充分地体现了他“什么是最重要的,惟有人的生命。”的理论,看似可以为了生存无所不为。他可以不顾面子的去卖菜,可以不顾危险地去倒买倒卖违禁品。
但伯父回忆说,爷爷做事情是很有原则的。即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论做什么,爷爷都比较热心老百姓生计的行业。倒卖也是倒卖米面、药品,香烟、毒品利益再高,他是不霄一碰的。
伯父说:父亲不是宁可饿死,也不失气节的人;但也不是为了利益,出卖人格、原则的人。受儒学、道学影响,父亲处理事情的方式都比较柔和。不是和他相处长了的人,不会知道他外表谦和,内在却是强韧的;他的原则、他做的决定任谁也改变不了。
爷爷的朋友很多都劝过他再重操旧业,爷爷总是笑着说考虑。但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拿下电竞冠军  小祖师爷在娃  跟影帝在综艺  文白追缉录—  和哥哥上娃综  黑莲花omega总  小美人揣球死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