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 番外篇完本——by长恨歌行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15
冬日里上皇在汤泉行宫泡温泉,胤禩等人也各自跟着皇帝来了这个地方,有儿子的跟儿子叙别情,像胤禩这样有年幼的小兄弟的,也能去看看他们。
胤祈和胤祝极喜欢胤禩这个同母的哥哥,跟他们年龄相仿的胤禵也是,从胤禩踏入行宫里的阿哥所起,他们就一直叽叽喳喳地绕着他说个不停。
听着他们讲述的平日里的见闻,胤禩只有一个想法:自家汗阿玛退位以后安生了两年就忍不下去了,总想找些别的事情做。
要说稀奇的事情嘛,确实有一件,只是以康熙的身份,却是做不来了。
西洋的那些国家,多有为生计所迫而出海经商之人,其人遍布各个国家。
但是出海确实不失为一条好出路,乘船出海不仅能让自己致富,还能让国家也被带动起来。
当然,欧罗巴的那些国家的国土面积和大清比起来都是渣,但是原理是一样的。
要不是身份不允许,胤禟早就想过一过出海经商的瘾了,还是胤禩强行制止把他留下来的。
不过胤禟不能轻易离京,派遣一个能够信任的人带人出海,大清还是要开始做的。
这并不是为了与外国通商,自古以来,华夏的商品在西洋就是畅销货,即使大清没有什么动作,那些外国人还是会上赶着给大清送钱的。
大清需要做的是同那些西洋人一样,通过海上航行发现新的领土,建立海上霸权。
和典籍中记载的明朝永乐时代相比,胤禩必须承认,大清的造船技术远远不如,但是和那些洋人相比,还是有可以自豪之处的。
如果现在不奋起直追的话,恐怕胤禩梦中见到的凄惨景象就又会成为大清的未来了。
胤禩重生一回,可不是仅仅为了把胤礽推上皇位,他自己安稳地当个亲王就够了的。
他的愿望可比这个要伟岸得多。
其余的改革可以循序渐进,派人出海却是马上就能弄起来的事。
康熙朝后期就已经开了海禁,想要找出能够支撑得了出海航行的船实在是太容易了,经验丰富的海员也因为这个原因很是充足。
但是想要找出适合的人选就比较困难了。
虽说出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对于个人来说,遇到海难,出现什么船毁人亡的惨剧就一点都不美妙了。
胤禩在京城忙得焦头烂额,结果边关那边也没有让他省心的事情。
大清和俄罗斯的战况渐趋胶着,一大群人全都耗在了那个苦寒之地。
俄罗斯的人比较耐寒,可是这就苦了大清这边的将士,自从入关以后,就连八旗都不愿意回到龙兴之地盛京之类的地方了,无他,苦寒尔。
那还是让人有享受的情况,在边关作战可比这个要苦上许多倍。
更何况,大清的军中正统的八旗人数一向稀少,多是汉军出身的绿营,有北方调过去的,也有南方的,总之全军就没能找出能比俄罗斯的人耐寒的。
天气寒冷,打仗简直是要人命,就算没有开战,只是在军营里待着,都让人受不了。
偏生大军又没有一个总的统帅,大军分三路,按理来说,中路军的主帅胤俄就是大帅了,但是他的爵位是郡王,比直亲王胤禔要低一级。
胤禔被放出来领军以后,有兵在手,傲气慢慢的又回来了,更何况胤俄的年龄和他差了许多,小时候他拿大哥的身份压人压惯了,这就导致原本应该休养生息的时候,大军内部,主帅们却颇有要斗个天昏地暗的架势。
这怎么得了?
胤礽没安排一个总的统帅过去,只是以为京中这边居中调度也就够了,哪知道还有这样的麻烦事儿。
没办法,胤礽只能找一个信得过、身份高的人。
放眼整个京城,身份够高,还能让统军的那几个人信服的,最主要是胤礽信任的,就只剩下了胤禩一个。
胤禩撇撇嘴,行吧,不就是为君分忧嘛,他去。
胤俄和保泰向来都听他的话,至于胤禔,胤禩和他的爵位是一样的,再加上有另外两个人的支持和统帅的身份,压制住胤禔是够了的。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者突然发现后面有点卡文了orz
想写八爷强国的成果,并不想写具体的过程……我觉得这大概是一种病……
小天使们,你们说我正文再写两章就完结,然后开番外,有强国后的成果,后世评价之类的怎么样?by一个懒癌发作同时卡文了的蠢作者
☆、讲和
正和二年三月,纯亲王胤禩入军中。
对胤禩的到来最不开心的,就是直亲王胤禔了。
依靠他亲王的身份,他还是能压制着胤俄和保泰的,但是胤禩来了以后,他的身份就没什么用了,同样是亲王衔,皇帝最亲近的弟弟和皇帝最讨厌的兄长,两者之间还需要对比吗?
胤禔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胤禩吃不了边关的苦,早点回京城。
胤禔和胤俄都是上皇有意识地往武功方面培养的皇子,所以他们两个还算是能吃苦的,其他人,哪怕是被上皇带着一起征讨过噶尔丹的皇阿哥们,和他们比起来也属于细皮嫩肉的那种。
不过胤礽敢把胤禩扔过来,除了让胤禩压制胤禔以后,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
纯亲王作为正和帝的左膀右臂,在朝中的作用可以说是极为重要的,他长时间地在外,他自己同意,胤礽也不可能同意啊。
所以胤礽是笃定过不了多久,胤禩就能回北京城的。
果不其然,很快,清军和俄军再次停战。
靠着寒冷的天气的便利,俄军所出的人手并不像大清那么庞大。
但是当战局胶着了下来以后,俄军的人手也被牵制在了清俄边界。
大清和俄罗斯的边界并不是一块很好的土地,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不毛之地,两国相争,可以看成是意气之争,追根究底,还是数十年前埋下的祸根。
如果俄罗斯不对欧洲那边的国家用兵的话,与大清的长时间对峙,也不失为操练士兵的好方法,但是俄罗斯之君彼得一世显然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的。
和大清交界的这块不毛之地比起来,欧罗巴大陆的丰饶土地才是彼得一世所要追求的。
他毕竟是欧洲国家的君主,历来相争,都是以欧洲的战局为主的。
在胤礽登基之前,彼得一世就已经联合另外两个国家丹麦、萨克森组成了反瑞典同盟,之后三国一道对瑞典宣战。
很可惜的是,瑞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丹麦,然后在大战中打败了俄罗斯。
要论人数的话,欧洲的国家所谓的大战当然不能和中国的概念里的大战相比,但是战事的失利还是让俄罗斯陷入了消沉之中。
借胤礽登基之机进攻大清,彼得一世也有借这种规模的战役磨练士兵,检验他逐渐在俄罗斯国内展开的改革成果的意思。
但是一直耗下去,对两国都不好,而且俄罗斯国内也出了问题。
大抵每一位君王都要经历子孙争权夺位的事情,彼得一世现在面临的状况和康熙之前面临的状况有些相似,不过具体还是有所不同的。
因为彼得一世坚持要进行改革,所以反对他的主要是一帮旧贵族和射击军的残余分子。
这些人获得了皇后的支持,并团结在皇太子阿列克谢身后,组成了所谓的“太子帮”。
虽然胤礽也在索额图的支持下有一群官员组成了太子&党,但是太子&党说到底只是想在夺嫡之中混个从龙之功,或是本就支持正统的,和俄罗斯的太子帮还是有所不同的。
虽然这伙人明摆着来者不善,但是他们行动隐秘,彼得一世还没有搜集到足够的证据。
而且皇太子阿列克谢作为彼得一世的长子,现在的年龄还并不是很大,可以说太子帮是以他作为名头的,但是未成年的皇太子是否知情、是否参与、参与程度的多少都是令人疑惑的部分。
种种情况,都不允许彼得一世和大清再这样无谓地耗下去,这根本就没有意义。
俄罗斯派使者入北京城求和,胤礽却是把消息又转给了胤禩。
先不说理藩院的事务原本就是他主管的,只说当初和索额图等人一同与俄罗斯使者谈判的就是胤禩,就足以让胤礽在这件事务上对胤禩放心的。
这件事托付给胤禩,总是没有错的。
远在边陲的胤禩很懵逼。
二哥把这件大事托付给他他是很感动啦,但是能不能告诉他,为什么这回定下的和谈地点是俄罗斯的国都?
探听敌情也不是这么个探法吧!
胤禩:自从二哥当上皇帝以后,我可能就有了一个假二哥。
和谈还没正式开始,而且也不能确定结果,大军依然陈兵边境,胤禩苦中作乐地想着,要是他在俄罗斯出了什么事儿,大清正好能借自己的名义出兵讨贼了。
想想怎么就觉得这么虐呢!
胤禩以正使的身份出巡,因为是要往25 别国去,所以他的护卫是人数是亲王规格能达到的最多人,乐颠颠地给胤禩跑来当副使的是胤禟,随行的还有佟佳氏的法海、钮钴禄氏的阿灵阿等人。
只看这个排场的话,就知道胤礽是真的很重视这场和谈。
俄罗斯的首都是莫斯科,光以天气论,此地苦寒,连北京城里的温度都有些忍受不了,要在冬日去往汤泉行宫享受汤泉和地暖的大清使者们,实在是不堪忍受。
而其他的方面,也少有能让他们满意的。
此地的住宿条件、卫生乃至食物,都与清人习惯的生活截然不同。
满人未入关前就颇受汉人的影响,而汉人数千年的文化发展下来,自然有傲视群雄之处。
从各种细枝末节来看,化外蛮夷这种词儿就是对俄罗斯现在的光景的最好阐释。
但是如果暂且不论两国的文化差异造成的差别的话,俄罗斯还是颇有可取之处的,莫斯科作为一国首都,更是不凡。
这回是胤禩等人亲自前往俄罗斯,以胤禩亲王的身份,俄罗斯举国上下,够资格与他正式会谈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俄罗斯内部正在进行军事、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各式改革,其中政治改革是为了加强中央皇权的统治,在这个方面,大清似乎已经发展到了巅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是随便说笑,而是确切存在的事情,但是军事和文化等方面,还是有大清能够借鉴的地方。
而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他们经济方面的改革了,彼得一世亲自带头鼓励发展商业,胤禟的眼睛都放着光。
西方人向来是尊重贵族的,胤禩和胤禟作为大清的皇族成员,在这里可以说不只是受到了礼遇,而可以说是受到追捧了。
不过对胤禩他们光明正大地表示亲近的主要还是旧贵族,他们的前摄政公主索菲娅在大清,还成为了大清康熙帝的义妹的事情基本上在上流社会的贵族圈里已经传遍了,就是消息再怎么不灵通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前摄政公主逃亡大清的事情他们都已经一清二楚了。
俄罗斯这边主要负责接待他们的人是戈洛文,就是当年签订《尼布楚条约》时的俄罗斯使臣,也是一个老熟人了,因为他是彼得一世的死忠,因此回国以后照样受彼得一世的重用,如今他负责是俄罗斯的外交事务。
莫斯科城里的皇宫名为克林姆林宫,胤禩他们没有被安排住在使馆,而是在克林姆林宫里给他们找了房间安顿。
好在皇宫够大,胤禩他们住的地方只能算是外围区域,也不妨事。
住在皇宫的好处就是能碰到皇室成员,想要和彼得一世见面的话也比较方便。
欧罗巴的规矩是没有王子的话,公主也拥有继承权,但是胤禩他们这边按照大清的规矩看,俄罗斯的直系皇族,和彼得一世同立为帝的倒霉蛋留下的孩子们不算,目前只有彼得一世和他的长子兼独子阿列克谢。
彼得一世和他的皇后自然不只阿列克谢一个儿子,但是另外两个儿子都早夭了,因此目前,皇太子阿列克谢是这个庞大的帝国的唯一继承人。
因为和皇后感情失和,彼得一世已经和她离婚了——这个举动遭到了国内众多人的反对,传闻他现在在外头有了一个新情人,那是他宠臣的情妇,现在颇受彼得一世的宠爱。
只从彼得一世的后宫情况来看,胤禩只能给他下一个结论:贵国真乱。
两国文化有差异,听到彼得一世和他的皇后离婚什么的,胤禩很识趣儿地听听就罢。
不过胤禩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皇太子阿列克谢心里真的不会有什么想法吗?
想他二哥,元后所出,自幼受宠,确凿无疑的正统,就这样后来还时常怀疑会不会被其他的兄弟取而代之,更何况俄罗斯现在这么个情况。
皇太子的亲娘都和彼得一世离婚了,皇太子真的就能安分下来?又或者这个皇太子真的是个孝顺孩子,彼得一世有了情人,日后应当也会有其他的孩子,他就真的能对皇太子放心?
胤禩几乎都能看到俄罗斯纷乱无比的未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们大家好,这里是断更一天以后心虚的蠢作者……
昨天和寝室的室友们一起经历了一场撕逼,气得连更文的心情都没有了而且今天早上起床发现昨天的事情居然还有后续,真是把宝宝给气笑了。宝宝真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而且不是一个,是一群。
今天下午本来想把昨天的欠章补上的,结果因为附近的超市打折被室友拖出去剁手了,所以欠章可能会再晚一点……可能要明天才放出来了Orz
小天使们对不起!
☆、合作
约莫是入住克林姆林宫三日以后,彼得一世准备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欢迎胤禩他们这一群大清使者,在晚会举行之前,他还特意邀请胤禩和胤禟参加皇家午餐。
西方和中原这边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不同,他们虽然私底下可能情人不少,但是明面上只有一个妻子,即使是君王也不例外。
彼得一世和他的皇后是已经离婚了的,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现在还没有一个足以母仪天下的女人。
彼得一世现在只有皇太子一个独生儿子,整个午宴,桌边坐着的就只有胤禩、胤禟两兄弟,外加彼得一世和阿列克谢父子,场面显得分外凄惨。
就算边上站着许多侍者,负责翻译汉语和俄语的传教士、译官站在边上,也没能让场面好看点。
毕竟皇家规格的餐宴需要的桌子不小,长长的桌边就坐着四个人,明眼人都能觉出冷冷清清的意味。
这个国家只有一个储君,虽然避免了兄弟相争的闹剧,但是也有很多的隐患。
远的不说,只说朱明的孝宗皇帝朱佑樘,他存活下来的儿子只有一个武宗朱厚照,结果等到朱厚照驾崩的时候还没有儿子,无奈只能让宗室藩王入继大统以后,后患就出现了。
人家可是为了彻底地掌控朝廷,以尊奉亲生父亲的名义轰轰烈烈地发动了一场大礼议呢!
这还是比较好的情况,皇太子能够安稳地活到彼得一世驾崩的时候,根据胤禩前世知晓的俄罗斯的那些消息,彼得一世后头生的儿子也没有能存活的,唯一的儿子皇太子还因为政见不合被他下令处死了,简直是虎毒食子的典范。
彼得一世处死皇太子是康熙朝末年的事情,他家汗阿玛收到消息以后还颇为自得,毕竟老爷子只圈儿子,不杀儿子,自认为和彼得一世比起来还算个慈父。
不过只从现在的场景看的话,彼得一世倒真有些慈父风范。
一个作风刚硬的父亲总有一个柔顺懦弱的儿子,胤禩不知怎的就想到这里去了,皇太子阿列克谢明显对彼得一世是恭敬有余,亲近不足,就他们现在的状况,不出问题才是怪事。
虽说“食不言,寝不语”,但是宴席上进行交流也能称为惯例了,更何况于西方人来说,用宴会来交流感情、交换信息是很常见的一件事。
俄罗斯都趁着新君登基的时候发兵了,那自然知道现在大清的皇位上坐着的人已经从胤禩他们的父亲变成了他们的兄长。
但是一国皇室的关系真要理起来,错综复杂,所以重要人物的信息他们知晓,更加具体的情况他们就不知道了。
宴会上四个人分别闲话家常,俄罗斯皇太子阿列克谢的年纪不大,换成大清的历法,那他就是康熙二十九年出生的,放在大清皇阿哥的排位里,都要排到十四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