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沐皇恩完本——by青枫垂露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3
听了和珅的话,店小二方才平静下来,瞪了钱沣一眼,方才继续道:“朝廷下发的赈灾银子,周大人并没有就此下发给灾民,而是推行了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和珅奇道:“这总督大人是个能人啊,竟能想出这样的法子。”
钱沣有些后怕地看了那小二一眼,不解地问道:“何谓......以工代赈?”
和珅看出钱沣的纠结,温声道:“以工代赈,就是让受灾省份的民众,参与修路、筑桥等工程,官府再按照参与工程的人数发放酬劳。此举一来可以让民众获得饷银,达到赈济的目的,二来像栈道、桥梁这样的设施,对地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若能在恰当之时集众人之力兴修起来,于地方而言大有用处。”
“这位爷是行家呀。”店小二赞道:“说起来就是因为以工代赈,我才有了开这间茶寮的本钱。不止是我,很多街坊邻里都因此有了生计。”
钱沣难以置信道:“所以说,那栈道就是在以工代赈的情况下翻修完成的?”
店小二点头道:“正是。”
钱沣沉默了,他一直信奉眼见为实,却从未想过修栈道、建桥梁还能够不剥削百姓,不赶工逐利。
弘历将杯中的茶饮尽,面色如常道:“走吧。”
和珅打点好店小二,便快步跟上弘历。走在前方的帝王忽然道:“和珅,你觉得周元理是个什么样的官?”
和珅思索了片刻,低声应道:“周元理的“以工代赈”之法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受灾地区除了一应建筑遭到破坏以外,也因民众流离失所而最易生变故,此举对于安定民心也有奇效。因而我觉得,周元理是个能臣。他治下的保定府,欣欣向荣,民心和顺,理应嘉奖。”
弘历点点头,又转头看向亦步亦趋跟在最后方的钱沣。
“钱沣,你到现在还笃定,周元理是个贪官么?”
钱沣垂着头,不敢直视弘历,面红耳赤道:“微臣惭愧,此次确实过于鲁莽,冤枉了周大人。”
弘历闻言,并没有说话。直到返回行宫,弘历方才道:“拟旨,赏直隶总督周元理太子少保衔。”
弘历在保定府没有多做停留,移驾那日,周元理率直隶境内大小官员前来送行。年近古稀的周元理刚要下跪,就被弘历伸手扶住了:“秉中啊,你和你的前任杨廷璋,都是大清的股肱之臣。朕知道你对晚辈门生颇为看重,多有照拂。只是这人各有命,僚属犯错之时,不袒护包庇,才是君子之道。”
周元理心下一颤,他隐约觉得皇上是在提点他。当即便躬身应道:“微臣谨记皇上教诲。”
和珅听了这话,猛地反应过来:周元理也算是乾隆朝的封疆大吏了,但人们往往会记住国泰这种大奸巨恶,却忘却了像周元理这种勤勤恳恳一辈子,治水亲民的好官。周元理一生唯一一次栽了大跟头,却是因为袒护下属,被弘历革职查办。
弘历这语焉不详的提醒,是想避免周元理重蹈覆辙。也许从一开始,弘历就知道钱沣所奏之事必有内情,但他却没有训斥钱沣,而是循循善诱地让钱沣明白其中的道理。
眼前的男人,行事雷厉风行的背后,是细致妥帖的温柔。每次读懂一分,和珅便陷进去一分。
☆、第四十二章
和珅坐在暖融融的车驾上,13 他猛地回过神,才发现纪晓岚已经喊了他半天:“和大人,你这是怎么了?一副神思恍惚的样子。”
和珅抱歉地笑笑,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打从车驾进入山东境内,心下就隐隐地不安起来,总觉得自己像是忘了什么。
“说起来,我也有许多年未到过这济南府了。上一次来,还是年少时游历直隶周边的府县。这济南的确是个好地方,有道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说的就是这济南城。
和珅见纪晓岚摇头晃脑地念着诗,显然是沉浸在了回忆里,心下却更加烦躁。他想了想,忽然问道:“现如今是徐绩在山东巡抚任上么?”
纪晓岚停下追忆,奇怪地打量着和珅,半晌收回目光道:“你让我想想......的确是这个徐绩......怎么,有哪里不对么?”
和珅心头一颤,如果他的记忆没有出错的话,徐绩就是那位因山东寿张县发生王伦起义而被弘历撤职的那位巡抚。
和珅终于明白那种从骨头缝里冒出来的不安感源自何处,他怎么会把王伦起义这么重大的事件忘在脑后呢?那可是学生时代背了不下百遍的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起点啊!
纪晓岚看着他略微苍白的脸色,皱了皱眉:“和大人,你真的没事么?”
和珅一面强笑道:“我没事......”,一面在脑海中回想王伦起义的□□。
王伦此人,是出身于山东寿张县的一个农民,他曾加入白莲教的支系。时年山东大旱,民众食不果腹,然而山东境内,土地兼并严重。官员在征收漕粮上做文章,不断巧立名目,让本来就生计艰难的民众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和珅禁不住猜测:弘历挑这个时间东巡,是不是也是为了提防王伦起义的发生?
正想着,车驾忽然停下了,车外传来了侍从的声音:“诸位大人,巡抚衙门到了。”
和珅和纪晓岚跟在弘历身后,抬眼就见道路两旁乌压压地跪了一众官吏,领头的那位一身锦鸡补服,必定是山东巡抚徐绩。
“山东巡抚徐绩恭迎圣驾。”徐绩等人恭恭敬敬地行礼,清一色垂着脑袋,等着弘历发话。
“都起来吧。”弘历的声音里带了一种浑然天成的威严。
众人纷纷起身,徐绩身后的一个胖子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刚想掏出手帕擦擦汗,就听弘历道:“国泰,山东布政使,文授的儿子,朕记得你。”
和珅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赶忙仔细去瞧那人的脸。
俗话说相由心生,国泰长着一副肥头大耳,小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一笑就露出一口黑黄的牙齿。
“奴才何德何能,承蒙皇上挂念,奴才惶恐。”国泰嘴上谦虚着,唇边却呛起了一丝自得的笑容。
弘历一行由徐绩领着进了府衙的后堂,和珅看了看周遭的装潢,虽然没有行宫气派,却俨然是用心妆点过的。转瞬间便明白了徐绩的心思。
“徐绩,朕东巡来此,济南府难道就没有修行宫么?”弘历含笑问道。
徐绩一愣,脸上的笑容霎时间僵住了,战战兢兢地应道:“微臣......微臣无能,未能按时修缮好行宫,求皇上恕罪......”
弘历闻言,半晌没有应声,数九寒天里,徐绩额际冷汗涔涔,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
倒是国泰,不疾不徐地应道:“回皇上,徐大人公务繁忙,特将接驾事宜交付于奴才。奴才瞧着这处巡抚衙门,虽然不及行宫恢弘,倒也别有一番清幽的意境。又思及修建行宫,耗费民力,因此就自作主张,将这巡抚衙门的院子精心布置了。一应责任,均由奴才一人承担,与徐大人无关。”
和珅不着痕迹地瞥了国泰一眼,不得不说国泰确实会办事,寥寥数语就将责任全都揽到了自己身上。一应解释也都有理有据,既卖了徐绩一个人情,又得了皇帝的赏识。
弘历眼神一暗,片刻后又恢复常态:“国泰言之有理,这处院子很是别致,朕很满意。”
徐绩闻言缓缓地松了口气,这回国泰脸上得意的神色更是藏都藏不住。
第二日清早,和珅刚伺候弘历起身用膳,国泰就已在门外候着了。弘历看着满桌满目的美食,暗自瞥了和珅一眼,见他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一道拔丝山药,便将手指向那碟子道:“先尝那个吧。”
和珅竭力控制住自己的食欲,规规矩矩地夹了一块,吃相斯文地尝了一小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好吃!山药柔软筋道,甜而不腻,当真是难得的美食。
和珅当即替弘历夹了一块,弘历刚想往嘴里送,就见和珅盯着他筷子尖上的山药,满眼羡慕之色,不自觉地翘起了唇角。
弘历尝了一口,皱了皱眉,和珅见状疑惑道:“皇上,不合胃口么?”
弘历淡淡地说了一句:“太甜了......赏你了。”
如果不是顾及着人前的仪态,和珅恐怕会当场兴奋地跳起来。前一秒明明还在吐槽这万恶的封建君主浪费粮食,下一秒就恨不得扒着弘历狠狠亲两口。
和珅低咳了两声,轻声道:“谢皇上。”
接下来的每一道吃食,弘历都会仔细观察和珅试吃时的神情。结果和珅发现:他爱吃的弘历一样都不爱,统统赏给了他;他不太爱吃的,弘历倒是用得多些。
两人就这样将桌上的吃食尝了一遍,这样一圈下来,和珅竟也吃了个饱。
弘历收拾妥当,方才让和珅把恭候许久的国泰传进来。
“怎么是你?徐绩呢?”弘历看了他一眼,不解地问道。
“徐大人昨夜突发急病,抱恙在身,今晨更是连床都下不了,又担心怠慢了圣驾,特命奴才前来伺候。”
“突发急病?”弘历嗤笑一声:“这早不病晚不病,偏偏朕来这儿的第二天就病了,这病来得还真巧。”
国泰听着弘历意有所指的调侃,只得默默不语。过了片刻,又听弘历道:“说说吧,济南都有哪些好去处?”
国泰早就等着弘历这句话,见状连忙应道:“要说这济南城最好的去处,就是那大明湖,登上那大明湖畔的鹊华桥,着实是乐而忘忧的人间美事。
和珅闻言皱眉道:“现下是冬季,那湖面上不都结着冰么,有什么好看的?”
“这......”国泰一时语塞,有些尴尬地将在原地。
“除了这处,可还有别的?”弘历不无遗憾道。
国泰飞速应道:“有,除了大明湖,还有一处千佛山,不知皇上......”
“千佛山......”弘历喃喃道:“好名字,皇额娘一生信奉佛教,诚心礼佛。今日朕也登上那千佛山,虔诚礼佛,替她老人家积攒公德。”
国泰好不容易盼到皇上首肯,当即拜道:“皇上纯孝,感天动地,为我等臣子的楷模。”
一行人遂前往那千佛山,弘历兴味盎然,弃了仪仗,徒步上山。国泰这时才察觉出登千佛山是个愚蠢的提议,旁的人倒还好,国泰那般肥硕的体型,平日里走两步都要喘上一喘,陪皇上登山简直就是要他的命。
和珅看着他皱成一团的脸,禁不住笑出声来,冲一旁的纪晓岚道:“纪大人,你说这是不是自作自受啊。”
纪昀也轻笑出声,又补了一刀:“非也,这应当叫舍命陪君子。”
这一回就连走在前头的弘历都禁不住笑了。
无奈弘历心意已决,国泰就是再不情愿,也得陪着登山。众人拾级而上,一边欣赏着山中的美景,碰上有趣的景致还会寻个彩头,吟诗作对一番。随同的人中,既有纪昀这样才高八斗的大学士,又有和珅这样才华横溢的探花郎,委实是妙趣横生。如果忽略一旁气喘吁吁的国泰,情境恐怕会更美好些。
行到半山腰,有一处兴国禅寺,弘历见和珅气息微喘,光洁的额上冒出些许汗来,便轻声问道:“可是累了?”
和珅也不逞能,他们都是成日里枯坐书堆的文官,就算出行也多是乘轿坐车,像今日一般一气走那么多路,当真是许久未有过的事了。
“是有些乏了,皇上您瞧,那前头就是兴国寺,到寺中歇歇吧。”
弘历点点头,领着众人往那处禅寺去了。
国泰总算可以尽到地主之谊,他小心地随在弘历身后,低声道:“皇上,这兴国寺始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历来是文人墨客钟情的揽胜之地。”
弘历步入古刹之内,见这佛寺建筑古朴庄严,满意地颔首道:“的确是个好去处......”
话音刚落,就听到一阵若有若无的琴声,不知从何处传来?
弘历侧耳细听了片刻,忽然笑道:“好一曲《渔樵问答》,正合了这山间幽寂的意境。”说着便转头问国泰:“这山寺中,可有擅古琴者?”
国泰思索了片刻,迟疑地应道:“回皇上,奴才也不知这琴音出自何处?”
弘历闻言蹙起了眉头,旋即又道:“总归今日有闲暇功夫,何不循着这琴音去寻那奏琴之人。”
☆、第四十三章
国泰闻言,当即笑道:“奴才遵旨。”
和珅却皱起了眉头,看国泰这副模样,可比初时上山要热情多了。
众人在寺中稍事休息。和珅一面将石凳上的尘拂扫干净,让与皇帝坐了,一面走近寺中的水井。见井中水质清冽,便拿过一旁的木桶,亲自打了一桶井水。又拿葫芦瓢舀了,先尝了一口。
许是因为冬天的缘故,那井水初尝之下凉透心扉,细品之下却带出了一阵甘甜,很是解渴。和珅高兴地将那水瓢递与弘历,见弘历目露不解,期待地笑道:“皇上......您尝尝,这井水甚是好喝。”说话间,却又想起那瓢被自己喝过了,刚想伸袖去擦,就被弘历抢了过去。
弘历尝了一口,被那水凉得一激灵,不自觉地眯了眯眼,和珅见状禁不住笑出声来。弘历瞥了他一眼,忽然笑道:“确实很甜。”
和珅只觉得再那样被弘历看下去,脸上就要烧起来了,忙转过脸去,装作四处看风景的模样。
待众人歇过一阵,便出发去寻那琴音的出处。
此时那琴声却已换了曲目,一曲《平沙落雁》为这空旷寂静的山间平添一丝缥缈,若隐若显的琴音越发勾起了弘历的好奇心。
众人走近山涧处,溪水淙淙有声,将那琴音盖了大半。和珅侧耳细听了一阵,指着一个方向道:“皇上,在这边。”
说着,他踩上了一块石头,朝弘历伸出手。弘历提住袍服,在和珅的协助下也登上了那一处。朝前望去,便见不远处有一方小亭子,亭中似有一人在演奏。
弘历驻足听了片刻,悠扬的琴音让听者的心绪也平和下来。他又走近了些,看清了亭中抚琴的是一位女子。
女子似乎没有发现弘历等人,仍专心地演奏着,直到一曲终了,方才抬起头。在红梅斗篷的映衬下,一张鹅蛋脸更显白皙,弯弯的柳叶眉自有一番古典的韵致。
当她看到弘历等人时,脸上露出些许惊讶,随即眉心微蹙,略有几分被打扰的不满。
弘历主动开口道:“在下今日揽胜,偶然经过此地,被姑娘的琴声所吸引,故而一时忘情,打扰了姑娘,还望姑娘不要介意。”
弘历一身锦衣袍服,腰间系着精致的玉珩配饰,一副风度翩翩的贵公子模样。偏生态度还十分谦和有礼,让人难以生出厌恶的情绪。
那女子想必极少与陌生男子对话,一时间有些无措起来。
弘历见她拽紧了衣角不说话,便主动上前,端详起她面前那架古琴来。
见那琴制式看起来十分笨重,不同于寻常女子所喜爱的秀气款式:“这琴瞧着年代久远,不像是如今常见的古琴。”弘历奇道。
那女子祛生生地瞄了弘历一眼,声音几不可闻地道:“这是师旷古琴,乃琴中古品。”
她声音虽小,弘历却是听见了,恍然道:“师旷乃春秋时期著名的乐师,传闻他精通音律,尤擅弹琴。史载师旷鼓琴,通乎神明。更有甚者说师旷曾为晋平公奏“轻微”一曲,引得玄鹤飞入殿内,被世人誉为吉兆。”
那女子听了弘历的一番话,眼中戒备之色稍退,清澈的目光中透着几分仰慕。
“公子学识之渊博,实在令人赞叹。”
弘历笑道:“姑娘若是赏识在下,不知能否再奏一曲,让在下当面聆听天人之音。”
女子点点头,思索片刻便弹奏起来。弘历背对着众人,因而谁也没有发现他紧皱的眉头。
那女子这回,奏的却是一曲《长门怨》。琴声幽幽,如泣如诉,像是有挥之不去的愁绪萦绕在心头。
和珅站立在一旁,他无心听琴,因而一直留意着女子的神色。见她虽然隐藏地极好,眼神却还是不时瞟向国泰的方向。
和珅越看越觉得不妥,却又不好出声打断。正烦闷间,国泰却突然一脸堆笑地凑到和珅耳边:“素闻和大人,是这满朝文武中最知情识趣的,怎的还站在此处?下官知这山中,还有别的好去处,不知和大人可有兴趣一游?”
和珅刚想摇头,又听国泰道:“皇上与那姑娘相谈甚欢,你我闲杂人等在此,岂不搅了万岁爷的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