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完本——by五色龙章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19
箱子里面的转动装置可以找那位给他祖父做病床的木匠来弄,画儿么……他也研究脑内的硬盘很久了,唯一差的就是这镜片,买回来就齐活了!
他想着未来跟谢瑛共赏自己主演的小画片的经历,嘴角便不知不觉地翘了起来,对几位管事说:“那镜片一定要毫无瑕疵的白水晶磨成的,我要拿来做一件玩器,做得好还有机会进上哩,万万不可敷衍。”
几位管事听说他要买镜片,都还担心着他年纪轻轻就花了眼,会不会影响前程。听闻是要做玩具的,倒都悄悄松了口气,不管他要做什么,都拍着胸脯说:“我等回去必定叫采买的人牢牢记住,挑着最好的真正的水晶买,绝不让他们被人骗了!”
回去就带伙计们到京里最大的首饰铺子看看上等水晶的成色,到南边儿买不着一样好的都不要!
几位管事记下了开年的采购计划,又交上厚厚的年度总结,燃烧着一腔激情回去做事了。崔燮又找了计掌柜和崔启过来开会,研究在南京建居安斋分店的事。
南京是六朝古都,风流繁华地,也是南方才士聚集的中心。他们居安斋的书已卖得火遍了北京周边,接下来就是开拓江南市场,让唐伯虎、祝枝山、康海、李梦阳等未来才子都读着他编印的书长大出仕,未来再发展成他们书斋旗下的编剧。
就好像现在的杨廷和大佬和王状元、梁状元他们似的。
等现在这群大佬慢慢熬成部院堂官,内首宰辅,没那么多工夫写文稿了,后一辈的江南四大才子、前七子们也都该踏入仕途,网罗进他的锦衣卫连环画、大杂剧系列了。
而且南戏并不似北曲这样只有四幕,是可以随着剧情往里添的,就如电视剧和电影的区别——他们的锦衣卫大杂剧也可以改编成七十幕的锦衣卫连续南戏嘛!
江南才子们多少都能写写戏曲,其中前七子领袖康海还是写出了《中山狼》的著名剧作家。他们居安斋现在就开始在南京卖科举书和新进士经验集,等这群名士看着他的书考进了翰林院,能好意思拒绝他这位堪为半师的主编的邀请吗?
就是他们不看参考书的面子,在翰林院这种清水衙门待久了,还能拒绝得了丰厚润笔的诱惑吗?
不能够!
分店是一定要开的,计掌柜便主动说:“咱们店里的伙计也有不少常跑南方的,但若说到新地方开一座店铺,却是没那么容易的,不如我与小儿同去,先打开局面再从底下慢慢挑人……”
如今老店那边,崔源已经弄得得心应手,不须方伙计再帮衬着,叫方伙计进京帮崔启盯着,京里的居安斋便不至乱,他们父子腾出身子正好下南京。
崔燮思衬了一阵子,问道:“计掌柜的身子无恙乎?南方湿冷,这般天气过去容易勾人腿疾,倒不如先让小计掌柜跟着船过去,庄子上也要挑几个人管那边新买的农庄,到时候有刘掌柜挑出的人帮衬着他,你们又都是刘家来的……”
计掌柜却仍是不放心,觉着儿子在这边虽能执掌一家分店,可毕竟北方书商少,又有做官的主人家依靠,做什么都容易。到了南方,人情风土都与北方全然不同,书商又多,单他一个人到南京怕打不开局面,误了主人家的买卖。
崔燮到了如今这地步,其实也不是很在意赚不赚钱,要赚的已经是天下才子名士了。他微微考虑了一下,仍对计掌柜说:“京里仍是离不开你,便叫小计掌柜带着几个得力的伙计、用熟的工人和科举书雕版,随着崔家这几处店铺合租的大船下南京。到那里先订下一处好宅院,若能卖出书就卖,卖不出就像我在迁安时那样建个藏书馆,先叫人习惯了读咱们家的书,再在书馆里单辟一个卖书的书室。”
江南富庶,想来从图书馆看着好书,肯花钱买的人也会有不少。就是看的人都不买,他也还供得起一座图书馆,就像在迁安时那样做成公益事业,在江南才子心里烙下他崔燮崔状元的名头就是。
“索性先建他一座藏书馆,名字就题作‘状元馆’,咱们是货真价实的状元捐的,不怕他们不进来沾文气。居安斋另租在藏书馆旁边的院子,让那些看着书好,想买了自家回去看的人都能买着想要的——唯锦衣卫连环画要先在书斋里卖了,隔两个月再收入书馆中,叫那些人忍不住追最新本看。”
第229章
南京既然要建状元图书馆, 北京也该建一个, 不可厚此薄彼。且翰林院里见呆着好几位状元,北京新馆开业时, 还可以拉他们一块儿来剪个彩, 填铲土, 借借这些即将名垂青史的大佬的名气。
崔燮叫外院帐房们做好预算,除了南下要用的银子外, 另分拨出一部分建状元馆。馆里也不搁什么珍本善本, 一律只放科考用得上的参考书,每本多放几套, 再从老家拉几车出村价的便宜皮纸, 供人免费抄写。
他在迁安就有过建馆的经验, 如今也是依样来办:先在南关偏僻处赁一处五进的敞阔院子,找匠人盖起几座小二楼,上层藏书,下层做成阅览室, 读者找着想要的书就在下层看书抄书;院子最外的倒座房改成办公中心, 初次进馆的在此处押金办证;二进大院里一座厢房给居安斋开分店, 有在馆里看着不过瘾,要买书的就可以进去挑。
这图书馆既要建在偏僻地方,恐怕周围卖东西的不多,还得辟个院子建个水房、食堂、小卖部,招些人手……
不不,不行!不能自家干!
他现在可是连中两元的天子门生, 翰林院从六品修撰,清流中的顶配清流,捐建图书馆的慈善家,也该艹起“口不言钱字”的人设了!索性食堂不卖饭菜就建几个大蒸箱供学子热饭,再招几个诚实本份的店家在偏院里开小卖店,卖些荤素冷食、米饭馒头,抄书用的文具之类,叫图书馆员们盯着不许他们大刀宰客就行了。
崔燮认真划完了计划,数了数需要的图书馆员,深刻感觉到自己不白穿这一回——这是给同行创造了多少工作岗位!还给大明朝拉动GDP了呢!
他兴冲冲地吩吩人赁院子、备办书籍,到木匠那里打梯形书柜、收书箱、长桌长椅、衣箱帽架,挑本分勤恳的小生意人在图书馆里开店。
也不只要做这些准备。
要建个图书馆,供那么多人在里面读书,也不是自己掏点儿钱就能干的,还必须向当地官府报备。他在迁安建馆时是得了戚县令大力支持,办成了公立图书馆的,如今要建也得跟顺天、应天两地官府报备一下,最好还要找几位朝中大员撑腰。
崔燮认得的大佬不少,可自己身份太低,别人不一定要关照他,还是请老师出手帮忙更安心。他做好了建馆计划和预算,便带去了学士府,请恩师李学士审阅这计划。
李东阳看得眼前一亮,抖着计划书问他:“这状元馆就和你在迁安建的那个藏书馆一样,可供贫苦学子、普通百姓随意供阅书籍?”
崔燮点了点头,微微弯着身子答道:“和迁安那个不全相同。那是戚县令所建,算是县产,我不过捐了个院子,这回却打算自己独力建成,要冠个状元馆之名。”
李老师看着预算上上千两的银子,问道:“两京齐建此馆,花费可是不少,你手上的银子还够么?若有不足,我帮你找人要银子,老师也有几位颇有家产的亲友,这等造福天下士子的事,用不着和他们客气。”
老师在家守了一年孝,倒是越来越有台阁大佬的风范了……
崔燮心下暗暗感叹,笑着说:“我原是想自己投银子建馆,就取名叫作状元馆,请翰林院几位状元前辈题词奠基,也算是给进去的人搏个好意头。若是请众人捐资立馆,那题状元就不合适了,索性请先生替我取个文雅的名字吧?”
李东阳笑道:“改什么名字,只在院内竖个石碑记上咱们建馆的始末,碑上加他们一个名字就行了!我看状元馆这名字都不够合你这建馆人的身份,索性不如叫两元馆,叫徐学士给你题个匾挂上。你是会试、殿试两元,挂在牌子上给那些后辈书生看看,岂不更能激励他们读书上进?”
不要!两元绝对不行,听着跟学校门口的两元店似的,太丢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