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父皇,儿臣觉得唐太宗并不像表面那么和善。‘玄武门之变’中,他诛杀了亲兄弟太子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并迫使其父亲李渊退位。由于太宗皇帝之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后世对其行为多有袒护。可是世人却不曾关注到,他当时还将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全部杀害了,那十几个年幼的孩子都是他的亲侄儿,他能下此毒手、斩草除根,足见他并不是表面那么和善之人。”
“然对一个人,尤其是帝王的盖棺定论,必须看其主要的贡献,因此太宗皇帝仍不失为一代明君。父皇将黎民百姓从元朝的暴政中解放出来,多年来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父皇所杀的都是有罪之人,纵然刑罚稍稍严苛,我大明日益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有目共睹,我相信千秋万代之后,世人也必将像感念唐太宗皇帝一般,传颂父皇的功绩。”
朱橞这一番话辩证论之,并未一味恭维,说得洪武帝居然有些感动。不过,纵然橞儿很优秀,他也不觉得八岁的孩子能讲出这些道理。当然这也不会是老师们教给他的,他为皇子挑选的老师都是当代大儒,那些人虽然学问渊博,却只遵循正史讲课,对唐太宗必然是大力颂扬,哪里还会说起他的过错。
“橞儿,老实告诉父皇,这话是谁教你的?”
朱橞犹豫了下,垂着头答到:“儿臣不敢说。”
洪武帝一听这话,心下已经有些眉目了,不过仍是追问到:“橞儿但说无妨,难道父皇还会治你的罪不成。”
“是母妃之前给我讲唐史的时候说的,”朱橞抬起与惠妃有七分相似,漂亮的大眼睛急切地说到,“请父皇不要治母妃的罪,她是真正对您又敬又爱的。”
惠妃敬爱自己应该不假。那么自己呢?朱元璋突然非常想念那个许久未见的丽人。
“橞儿,你母妃说的没错,父皇不会治她的罪,乖,继续看书吧,父皇还有些政事要处理,改天再来看你。”
“是,恭送父皇。”
洪武帝离开皇子居所,在宫中绕了一大圈,临近夕阳西下之时,才屏退众人,连陈锦也没带,略带别扭地独自去了乾西宫。
乾西宫位于西六宫西侧,当年建紫禁城的时候由于位置不好,建了一半就停工了。洪武帝自建国以来,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治理国家上,后宫也在马皇后的管理下井井有条,之前并未发落过哪位后妃,是以来到这里的妃嫔,惠妃还是第一位。
此时夕阳西下,乾西宫被落日的余晖染得带了些金色,虽是未经修葺的宫殿,却也显得有些富丽堂皇。只可惜,很多美好的东西都仅止于表面,洪武帝刚踏进乾西宫,就热得挥汗如雨。这也难怪,南京本就炎热,西晒之地夏天最是难熬,怪不得橞儿要不惜冒险送冰桶给母亲。
洪武帝走进宫中,内院侍女一见身着龙袍的威严男子到来,心知是皇上来了,正要惊讶呼叫,却被洪武帝以手势制止了。
他步履极轻地走进内屋,卧榻之上,惠妃正在浅寐。屋内闷热,惠妃只着一件青色薄纱,滑下的发丝有些微湿地贴在额际,配上这布置简陋的房间,本该是一幅狼狈的画面,洪武帝却仍从中看出了“美人斜卧香满园”的意境。
惠妃本就睡得不踏实,洪武帝虽然放轻了脚步,许是发现了被人注视,片刻之后,惠妃睡眼微睁,有些慌乱地坐了起来,道:“皇上,您怎么来了?”
“想起来,过来看看。”
“皇上,”惠妃起身跪在洪武帝面前,“橞儿午后私自过来之事,我已经训斥过他了,冰桶也让他拿回去了,他不过是护母心切,请不要怪罪于他。”
洪武帝心里有些酸涩,说到:“在你心里,朕就是这么苛刻的一个人吗?”
惠妃垂首道:“不是,只不过臣妾是犯了错在此思过的,橞儿毕竟是坏了宫中的规矩。”
“哦?思过?那你思出什么来了?”
惠妃犹豫了几秒,道:“臣妾愚钝,没思出什么来。”
洪武帝有些哑然失笑,她倒是老实。
过了片刻,洪武帝叹了口气,道:“惠妃,朕是不准备另立新后了。”
惠妃继续垂首跪着,未发一语。
“而且……如果代掌后宫的权力,朕也不准备交到你手上,你会恨朕吗?”
惠妃抬起头来,目光如水、平静无波,“臣妾不敢,臣妾说过,皇上的决定,就是臣妾的意愿。”其实,这个结果她早已想到了,只不过还想再试一把而已。
是“不敢”,而不是“不会”……洪武帝心里忽然有一丝刺痛,但是他却没有选择。
“那么起来吧,朕已决定,让李淑妃代掌后印。”
李淑妃是除了惠妃之外,跟随洪武帝最久的妃子,而且……一直未诞下子嗣。
惠妃闻言站起身来,许是跪得久了,屋内潮热她又刚睡醒,一时有些腿软,踉跄了一下。
洪武帝赶紧上前一把将她揽入怀中,这一个小插曲过后,两人脸上都不再平静,洪武帝搂着惠妃,过了半响,声音略带沙哑地道:“翠娥,明日就回长阳宫吧,你还是朕的惠妃。”
怀中的这个女人,伴在身边三十载,十六岁的她,如出水荷花一般清澈甜美;二十岁的她,如牡丹绽放一般娇艳迷人;而此刻年余四十,却仍如腊梅般让人回味无穷。不爱她吗?他想不可能,这样美貌而聪慧的女子,哪个英雄能过得了她这一关。只不过,九五至尊的他是说不出“爱”这个字眼的。
“是。”洪武帝难得唤她一声闺名,让怀中的惠妃落下了一滴烫热的泪水。他总是那么骄傲而高高在上,其实自己想要的只是一个属于自己的丈夫而已,一个爱她而不仅宠爱她的男人,可惜太难、太难……
第35章:阅武中都
洪武帝走后不久,朱橞即刻嘱咐身边的小内侍出宫给他买些桂花糕,趁机带一句话到蜀王府——“哥,我已按你交待的做了。”
其实,朱橞这么着急,有点小孩子想表功的心思了,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第二天,朱椿就得到了惠妃回了长阳宫的消息。
蜀王府花厅里,朱椿愉悦地拍了拍夏子凌的肩膀,“你这计策出的好。”
“王爷过奖了,这事完全是王爷和十九皇子的功劳,臣也没做什么。”
他不过是提点了蜀王“既然您和豫王不便出面,何不让年幼的弟弟妹妹使使力”,具体做法还是他们兄弟间商定的。
不过,其实没有这一招惠妃也不会有事,回长阳宫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自古后宫之中,被打入冷宫不能翻身的都是没有子女的妃嫔,时间久了就被皇帝忘记了。惠妃有三子二女,洪武帝就算不顾夫妻情面,也不会不顾父子、父女之情吧,那些个小王子、小公主在他面前喊几声“我想妈妈了”,他还不得心软呀。所以,后宫之中,唯有诞下龙脉,才是真正的自保之道。
“不管怎么说,此事本王给你记上一功。”
但这事情其实还是有些后遗症的。册封了李淑妃代掌后印之后,洪武帝许是觉得惠妃子嗣过多,呆在京中有些不妥,不久之后,下令蜀王、豫王,以及年纪相仿的湘王、汉王到中都阅武。
所谓“阅武”,实际就是军训,虽然比蜀王年长的兄长们几乎都参加过这种活动,但是中秋在即,洪武帝却在此时赶着几位皇子去中都,并且时间长短未定,估摸着怎么也得一两年,这样的行径确实很值得深思。
不管愿不愿意,七月二十,洪武帝亲自为仪队饯行,送诸位皇子踏上了奔赴中都的路途。
明朝的中都便是安微凤阳,即朱元璋的老家。出于浓厚的家乡情节,洪武二年,朱元璋命人开始修建中都,兴师动众、工程浩大。当时南京紫禁城也在修建中,因为两面开工,还曾因为修建中都而中断了南京紫禁城的修建。
虽然中都在修建了六年之后,因为朱元璋的一次亲自考察,神奇地终止了建设,朱元璋从那以后也不再提迁都凤阳之事,但这并不妨碍自古贫瘠的淮西之地在明初突然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大都城。
应天到中都的距离并不远,诸王的马车慢慢悠悠行进,也不过一周就到了中都。这一次随行的除了各王府长史,还有后军都督沐晟及属下若干。诸王阅武的职责重大,洪武帝当时在五军中挑选将领,沐晟便主动请愿了。
话说后军右都督一职本是由沐春担任,但云南那边一直大小战事未平,沐英父子眼看短时间内无法返回应天,洪武帝便决定让沐晟接任后军右都督一职。后军右都督可是正一品的大官,沐晟堪堪二十,洪武帝这个决定一出,朝堂之上不少官员还是有些担心,便提出让他先担任“试都督”一职,如果表现尚可,一年后再转正。
不过洪武帝一句“这孩子是我家人,不用试职了”,大家便只有闷声不吭气了。既然是皇上家人,藩王们不做事尚可以领岁俸一万石,是一品大员的十倍,那么……皇上要提拔个自家人当官,还有什么好说的。不过好在沐晟在平云南之战中一战成名,无愧为年轻一代最为优秀的将领之一,纵然文官们有些微词,军中还是无人不服的。
沐晟既然跟来了,他带来的军士中,自然有夏子凌。安顿下来的某日午后,朱椿正在房中看书,夏子凌就来访了——
“王爷,此次阅武中都,您有何打算?”
朱椿把书卷合上,抬起头来道:“打算什么?晨起练武、午后读书,父皇不是都给我们安排好了吗?”
他明明知道自己话中的意思,却故意装傻。在京中的时候,洪武帝已经因为惠妃的事情对蜀王生了芥蒂,自己现在是后军武官,往蜀王府跑多了怕引起非议,是以无法在京中与蜀王商量对策,现下好不容易跟着沐晟过来了,可不是来陪着蜀王荒废日子的。
“王爷,惠妃虽未被册立为后,并不代表您就没有希望了,还望您再接再厉,切勿不要荒废度日呀!”
“荒废度日?你是不是又要跟本王念叨什么‘王爷不是池中之物、当图天下’的话,其实我现在想想,老老实实做个藩王,衣食无忧,有什么不好的?何必想些有的没的,搞不好还掉了脑袋。”
“……”这话固然没错,但是他不做皇帝,自己怎么回现世?不过这点小心思却是不能让朱椿知道的,表面上他还是只有用哄骗的招数劝说蜀王夺嫡,“王爷,您乃帝王星转世,这件事情恐怕由不得您自身意愿。”
看着再次化身为神棍的夏子凌,朱椿有些啼笑皆非,“哦?我既非长又非嫡,你是怎么看出我是帝王星转世的?”
“自然是观天象,”这可真是个百试不爽的好理由啊,“王爷,其实臣已经为您谋划了一番,此次阅武中都,也不是无事可做。皇上命史官在中都文华殿修元史,您何不召集一些饱学之士,闲暇之余与史官一道商榷文史,如此《元史》大成之日,也有您的一份功劳;此外,中都近年以来连遭旱灾、蝗灾,您闲暇之余可赴附近农户,体察一下民情,将所见所感上奏皇上;另外,您还可以闲暇之余,研究研究治国之策,写上一两分策论上呈;再者,闲暇之余……”
夏子凌吧啦吧啦讲了一堆建议,朱椿看着他一开一合的嘴唇,觉得很是无奈。看来这家伙这几日没闲着,这么快便把中都的情况摸清,提出了诸多可行之策,只不过……自己要真按他说的去做,哪里还有什么“闲暇”可谈?夏子凌也不知为何这么急于撺掇他当皇帝,要说图的是荣华富贵的话,自己安于蜀王也不会亏待了他吧?真是个奇怪的人。
“好,就按你说的办。”
“……至于邀请共商文史的名士,臣建议……”这一句“好”来得太突然,夏子凌还没刹住车,兀自讲了一句才反应过来朱椿说了什么。
看到朱椿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夏子凌忽然有些囧,这就是所谓的皇帝不急太监急吧?
第36章:夜闯民宅(上)
去了蜀王那里回来,夏子凌回到与沐晟同住的别院之中,直到用过晚膳后,才见到沐晟归来。
其实这次洪武帝派沐晟到中都来,还有另外一个任务——日前收到奏报,中都皇城城墙有所损毁,洪武帝便让沐晟闲暇之余抽时间去看看。
夏子凌原想新建的都城城墙损毁也不会多严重,找几个人修修补补也就罢了,不想今日一早,中都留守司留守亲自过来,禀报沐晟东侧城墙坍塌,压死了两个人。
看来这个“损毁”,情况还挺严重的。朱元璋当年急着迁都,赶工期想尽快建成一座都城,不想居然弄了个豆腐渣工程出来。中都虽然闲置已久,但毕竟是洪武帝的老家,现下又死了人,沐晟不得不重视,当即便随留守去看了。
现下看他归来之后脸色不似很好,夏子凌不禁关切问到:“怎么,城墙坍塌之事很严重?”
沐晟点了点头,“死的人我与中都留守今日已去家里安抚过,并置了些抚恤,应无大碍,只是东侧城墙几乎倒了一半,据那留守所言,其实前几年城墙便有下陷之象,坍塌也是年初就开始了,但皇城城墙坍塌,多有不吉之兆,是以他不敢上报,此次的奏报中也写得含糊不明。”
……什么不吉之兆?古人就是如此迷信,让夏子凌很是无语。
“那么,坍塌原因为何,查明了吗?”
“没有,今日太晚,明日再去勘察,”沐晟顿了顿,道:“你吃过饭了吗?”
“吃过了。景茂你还未用饭?我即刻让厨房去备。”
“不用麻烦了,今日出去之时我见皇城西侧有一面摊,客人络绎不绝,想来味道不错,不如你陪我去吃碗面?”
“好。”
夏子凌陪沐晟来到城西面摊子。此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这面摊上依旧坐了不少人,看来应该是在这一带有些名气的。
沐晟点了一碗最简单的阳春面,在对面吃得快活。夏子凌仔细观察了一番,面条看起来细滑劲道、汤色澄清,看沐晟那狼吞虎咽的样子,没什么哨子的面条也能那么好吃?
“你没吃饭?”吃饭的时候,被人这么热切地注视着,实在不是什么妙事。
“……吃了。”其实他今天晚饭吃的也不是很多。
沐晟有些失笑,道:“我好像还不怎么饱,再点一碗你帮我吃一半怎么样?”
“好的,”夏子凌旋即欢快地喊到,“老板,来一碗哨子面!”沐晟在“吃”上的体贴让夏子凌非常欣慰。
看着夏子凌风卷残云般扫光了半碗面,沐晟再次感慨人的食量和身形真是不一定成正比呀。不过,看夏子凌吃东西,却是一件莫名让人愉悦的事情。
“味道真不错!”回到大明朝,夏子凌才发现美食的真谛不在于调味料,而在于食材本身,现代那些味精酱油调出来的东西,哪里比得上老古人本本分分,取新鲜食材用心烹煮出来的东西吃着舒心。
“对了,南京也有一家味道很不错的面摊,就在……”夏子凌被从不远处人群中一闪而过的身影震了一震,说了一半的话戛然而止。
“怎么了?”
“没什么……那面摊就在我家旁边的巷子拐角,改天我请你去吃。”肯定是自己看错了,蜀王怎么可能大晚上在外面闲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