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凡,这事儿可不能乱说!”窦淳握紧了卓惊凡的手,显示他心里的不平静,卓惊凡自是不在意他的语气和神情,抿了抿唇低声说道:“我自是知道这事儿关系重大,只你说那穆轩很得先皇的信任,且又是宫内禁军统领,想来是时常进出宫闱的,我也不好说三公主便是……可这事儿得留个心眼,派人去查一查才好。”
“……有寿当初曾经说过,三公主的生母行迹有些诡异,可还不等他摸出什么,三公主便出生了,随后穆才人也因难产去了……”说到这里,窦淳便愣了愣,他和卓惊凡几乎是同时想到,穆轩姓穆,三公主的生母穆才人也姓穆,这其中难道有什么关联?
卓惊凡想得自是比窦淳还深,毕竟他知道穆轩的本名是梁仲轩,他会用“穆”这个假姓,难道是因着穆才人的关系?
“如果三公主真是……父皇怎么会没发现?”窦淳沉默一会儿后,艰涩的开口说道,卓惊凡伸手抚向他皱紧的眉头,轻声说道:“三公主往日低调得很,又不受宠,父皇见到她的时候怕是不多。”再有谁会将这两人联想在一起?若不是他自己就是梁家人,又太过熟悉老祖宗,才会一眼就看出三公主的面容特征,旁的人就是觉着有些相似,也是想不到那里去的。后面的这些话他自是只在心里面说,没有当着窦淳的面说出来。
“也是,就算那穆轩常年在后宫走动,可谁又敢将三公主和他想到一块儿去。”窦淳叹息了一声,接着伸手轻轻捏了捏卓惊凡的鼻子,“也只有你,只远远见了穆轩一眼,就瞧出了他和三公主的神似来。”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宫里的人都是看着三公主长大的,心里自是已经认定了她是先皇的女儿,自是不会再想到旁的,可我不是,我就见了三公主那么几次,还都是她长成之后,难免一眼就看出她和穆轩的神似来。”卓惊凡知晓这段话有些强词夺理,可他也想不出更好的理由解释他为何会怀疑三公主和穆轩的关系。所幸窦淳本就信任卓惊凡,这话听起来也有几分道理,便没有起了疑心。……
和窦淳通气后,卓惊凡便可以放手去查三公主和穆轩,除此之外,他也在心里回想着上辈子史书中关于三公主的记载。可他想来想去,就是想不起关于这一位大周朝末代公主的任何信息。难道在上辈子的宫变中,三公主不幸身亡了?否则以她和老祖宗的关系,老祖宗登基后,三公主自是成了大梁朝的公主了。
……等等,史书中对于大周朝的三公主没有记载,可是他记得,老祖宗登基后不久,先是封后立太子,之后便是追封一位公主。那一位公主在史书中的记载,可是老祖宗的长女,身份尊贵至极,可是却是个福薄的,史书上说那位公主自幼体弱多病,在老祖宗登基前就病逝了,结果使得老祖宗念了一辈子。
就是后来老祖宗又有了几个女儿,也没有一个的宠爱和尊贵能够越过那一位公主去的,难道那一位被追封的公主,便是三公主?
假如那一位真是三公主,那么卓惊凡便能肯定,上辈子的三公主肯定死在宫变里了,毕竟他怎么看,三公主都不是个体弱多病的啊,且既然死后能被老祖宗记了这么久,只怕三公主的死可能还和老祖宗有关系呢。又或者是因着三公主的生母,才会使老祖宗如此惦念三公主?
虽然史书中记载老祖宗和端慧仁皇后极为恩爱,可是这是给外人看的,皇室的秘辛怎么可能全写上去?就像梁家人知道,当初本应是淮王坐上皇位,结果在最后一刻却被老祖宗捅了一刀,就此大周朝成了大梁朝。而老祖宗和端慧仁皇后之间,是否真如史书上记载的恩爱,其中自是也有水分的。
他就曾偷偷翻过老祖宗的起居注,其实老祖宗和端慧仁皇后之间,到后来根本是相敬如宾,除去祖宗家法规定的初一十五之外,老祖宗就不曾宿在皇后宫内。而且每年总有那么一天,老祖宗会独自坐在临湖殿一个晚上……临湖殿!难道临湖殿曾经发生过什么?
想起这茬的卓惊凡赶忙让人去查了查穆才人和临湖殿有无关系,没过几日,有寿便将消息送了过来,卓惊凡打开密信一看,面上带上了一片震惊,震惊中又有着一丝果然如此的表情。有寿费了一番功夫,查出穆才人生前最喜欢去临湖殿,且在无宠时,几乎是镇日都耗在临湖殿里。
大周文武七年,某一日文帝窦渊在临湖殿遇见了正跳着舞的穆才人,当下对穆才人的舞姿和身韵惊为天人,当晚就宠幸了穆才人,其后更是时时召穆才人到临湖殿献舞,文武八年,穆才人有孕,十月后穆才人一举得女。
第六十五章:捷报
朝堂上这两日都在为着叛军的事儿争吵不休,秦王和楚王来势汹汹,程家军却是一再败退,有不少人上书请求圣人再加派兵力支援,也有些人竟是开始劝着圣人离宫避祸。
窦淳端坐在皇位上,冷眼瞧着底下群臣分为两派互相斗争,主战的那一派以卓相和尚书令为首,领着几个下属们,上书请求圣人派兵;主退的那一派以太保为首,其中竟还有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等人,请求圣人在叛军未攻破京都前,提早离开避祸才好。
窦淳任由他们吵了好一会儿,这才转头望向站在一旁的傅太傅,“太傅觉得呢?朕应该离宫么?”他一开口,众人自是安静下来,同时纷纷转头望向低首站着的傅太傅。
“禀圣人,臣以为当派兵。”傅太傅被点到名,也不能再继续装死,因此向前一步站了出来,朗声说道。众人都没想到,从头到尾安静无声的傅太傅,竟是会站在主战那一边,傅太傅这一表态,原本中立的臣子们,立时便有些站到主战那边去了。
傅太傅和主退的太保都是三公之一,尽管他们没有实权,可是在朝中地位颇高,朝中有许多臣子都是傅太傅的门生,且傅太傅可以说是清流一派的领头人物,因此他不表态便罢,一表态自是有许多人跟随。而太保在先皇时期,颇得先皇信任,且当初先皇忌讳傅家,在登基后便慢慢地疏远傅家,尽管三公中太保的地位次于太傅,可是在先皇面前,太保却是比太傅更说得上话,因此先皇在位的十多年下来,朝中自是有许多臣子靠到了太保那一边。
太傅和太保都表态了,一旁的太师自是不好再沉默下去。太师身为三公之首,说话自是最有份量,且太师还是三公中唯一历经了三朝的元老臣子,论起资历和威望,太傅和太保都比不得太师。只太师一系历来颇为低调,又是只忠于圣人的纯臣,因此在圣人没有指示前,都只做壁上观,站在角落里闭着嘴巴装蚌壳。
可这时圣人都已经发话问了太傅,便是要用太傅引出他来,太师在圣人登基之前,便已知晓了朝中大概有哪些臣子是圣人的人,此时见太傅支持派兵,太师的心里也就有数了。平心而论,太师自也是支持派兵的,京都外围还有驻防的府兵,京都内有南衙十六卫,宫里有北衙禁军,哪里抵挡不了叛军,如何会需要圣人离宫避祸?
且圣人在宫里有宫墙宫门和禁军的保护,离了宫反倒成了活靶子,还不如坐镇在皇城里,也好给士兵们鼓舞士气,再说皇宫又岂是那么好攻打的?太师在心里将形势分析完,待到太傅语毕,便也跟着向前一步,开口说道:“禀圣人,臣附议。”
窦淳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他暗暗将主退的人都记了下来,唇角勾了勾,淡淡地开口说道:“准太傅所奏,傅玦,朕命你为平乱大元帅,三日后领着左右骁卫和左右金吾卫速速前去支援行军元帅。”
被点到名的傅玦是傅家的长孙,今年二十有二,本来是鸿胪寺少卿,没承想圣人竟然指名让他带兵平乱,这下子朝中众臣无不在心里揣测,圣人这番用意,是否为重用傅家的前兆?傅玦则是一脸平静,不管旁人如何臆测,他上前一步跪下说道:“臣遵旨。”
散朝之后,傅家人自是匆匆离开,回府打点傅玦即将出征的一切事宜,而傅玦则是又被圣人召到了书房里,谈了些什么无人知晓,只知傅玦离宫时,面色比早朝时好了许多。……
窦淳和傅玦在书房里谈话时,卓惊凡就坐在内间里听着,待到傅玦离开后,卓惊凡踱步而出,“希望你的这一番苦心,傅家能够理解。”
“再怎么说傅家都是我的母家,太后是我的生母,纵使她有再多的不是,我也不能就此和傅家生分了,毕竟傅家的身后有许多文人,有时候文臣的笔杆子,可不比武官的枪杆子弱到哪里。”窦淳叹息着说道。
“你想抬举傅家自是好的,只傅家在先皇时被打压惯了,就怕一朝得重用扬眉吐气了,也就跟着张扬起来。”卓惊凡走到窦淳身边坐下,一边说着,一边将放在一旁的茶盏取了来,试了茶水温度后,这才递给窦淳。
“我先把姿态做足了,届时纵使我出手收拾傅家,也能得个大义灭亲的好名声,只要傅家乖觉些,他们自是能够继续享着荣华富贵。”窦淳接过茶盏,心里对于卓惊凡的体贴熨贴不已。
“我瞧着傅太傅是个明白的,他在时傅家应当是没有问题,就怕他走了底下人便压不住了。”卓惊凡淡淡地说道,窦淳喝茶的手一顿,有些无奈的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太后如今没有动静,是傅夫人进宫劝阻的,傅夫人用傅太傅压着太后,待到太傅走了,太后觉着头顶上没人了,心思又要活络开来了。”
“按我来说,你便让她真的静养罢,躺在床榻上不能动弹了,才能真正的什么也不想。”卓惊凡斟酌许久,还是将心里的话低声说了出来,他知道这话若是被人听了去,绝对可以被安上一个谋害太后的罪名,就是窦淳都保不了他。只他信任窦淳,也不想窦淳一天到晚挂心着太后,因此这坏人便由他来当罢。
窦淳听了自是心里一跳,他连忙放下茶盏,伸手握住卓惊凡的手,低声说道:“凡凡,我知晓你是为我好,只这话以后不可再说了,你也不准做什么,你别忘了,你还要陪着我一辈子呢。”
“……我知道了。”卓惊凡沉默一会儿后,回握住窦淳的手,可心里却还是打算着,倘若太后日后真的不知趣,他真的不介意亲自出手,让太后只能躺在床榻上。……
三日后,傅玦领兵出征,京都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毕竟叛军越来越靠近京都,现在连南衙十六卫都被调走了四卫,莫非是战况不乐观?百姓们不知道军情,也不懂朝中动向,他们只看见了本来负责京都巡防的金吾卫被调走了,心里便是惶惶然。再加上宵禁时间加长了,只要天色一暗,街上便不许留人,使得百姓们更是惊慌失措,就怕哪一天叛军真的攻入京都。
只是这些担忧都没有成真,傅玦领兵出征不到十日,便传来捷报。
原来是傅玦派左右金吾卫先行,他自己领着左右骁卫随后跟上,而先行的左右金吾卫很快就遇上了秦王的军队,可说也奇怪,正当金吾卫以为会有一场硬战时,秦王的叛军竟然退了。金吾卫自是不可能放过对方,立时追了上去,不多时便遇到了叛军的另一批前锋部队。
就在金吾卫以为中计了,正想要杀出一条血路时,那些领着他们的叛军,竟然和秦王的前锋部队对上了,金吾卫这下子都懵了,叛军这是……内哄了?还不等他们想清楚,缠斗在一起的两方人马中,突然有人高声喊道:“秦王反贼,人人得而诛之!我贺家军就是死战到底,也要拿下秦王人头!”
这下子金吾卫总算反应过来,立时也加入了战局,和贺家军一同将秦王的前锋部队全部歼灭了。待到解决了秦王的人马后,贺家军的领头人这才来到金吾卫面前,朗声说道:“西北贺家贺铮,奉命前来参见平乱大元帅。”
金吾卫的上将军立刻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恭敬地说道:“末将左金吾卫上将军,奉大元帅之命先行,元帅等人还在后方,还请贺将军见谅。”
“起来罢,特殊情况就不用多礼了,我贺家奉先皇之命潜入秦王的叛军中,本应在二个月前和程家里应外合,将秦王、楚王一举拿下,只程家却是反了,因此我们只得想办法拖住叛军的脚步,尽量牵制住叛军。”贺铮抬手对着皇城的方向一拱手,将来龙去脉简单交代了一遍。
左金吾卫的上将军出征前,便也接到了圣人的密旨,知道这一趟出来,其实是为了接应贺家,此时见了贺铮,心里自然是松了一口气。两方人马会合后,便就地扎营等着傅玦等人。
过了几个时辰,傅玦的大部队便来了,见着了贺铮自也是高兴的,当晚两人便带着谋士在元帅营帐中议事,只待天明,便要狠狠地收拾叛军。
隔日天未亮时,金吾卫便跟着贺铮,静悄悄的离开了营地,往着秦王驻扎的地方而去。当日贺家烧毁了叛军的粮草和营地,使得叛军损失重大,可因着程家阵前反水,加入了叛军,因此贺家军未能一举拿下秦王和楚王,反倒被程家军和叛军追着打。
贺家军便假意后退,一边暗中派人向圣人求救,一边尽量将叛军牵制在原地,只贺家军虽然骁勇善战,可是人数上的劣势,还是使得叛军不断向京都前进。
所幸圣人的援兵终于到了,有了左右骁卫和左右金吾卫,要对抗程家军绰绰有余了,待到贺铮将行军元帅给杀了,有了军令和兵牌,自是能够调动程家手下的府兵。当初程家收编府兵有多轻松容易,之后贺铮收编府兵就有多轻松容易。
贺铮领兵离开后,傅玦也领着左右骁卫从另一个方向离开,他二人昨夜对着地图拟定了战术,打算从东西包夹叛军,因此贺铮做为诱饵,出面去引诱着叛军追击,而傅玦则是绕到叛军后方,截断叛军的支援。
贺铮和傅玦的战术奏效,一下子就将程家军打散,贺铮还斩杀了程大郎的两个儿子,将大半的程家军都给灭了,而之前被程家带着做乱的府兵,也被另外收编进贺家军中。
而还在后方的程大郎听闻两个儿子都战死了,眼前一黑差点就晕了,程家两个郎君是程大郎的希望,也是程家的希望,如今两个郎君都战死了,徒留下程大郎一人,就算日后真的加官晋爵,又有什么用?
程大郎被关在京都中十多年,身子骨早就被奢华糜烂的生活掏空了,这十多年来府中无所出,他私底下也找过大夫,知道自己日后生育艰难,才会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可是现在他的希望没了,他日后也生不出子嗣来了,程家竟是要断送在他手上了。
程大郎受了打击,竟是就此一病不起,程家军没了程大郎和程郎君,军心士气无比的低迷,再加上程家军不比贺家军在西北环境困苦,还要日夜操练,京都的安逸让他们懈怠了,此时再对上往日的劲敌贺家军,就是节节败退,一点儿招架之力都没有。
程家军的战败,自是让秦王等人气愤不已,不过秦王仗着兵力雄厚,并没有将贺家军和傅玦放在眼里,眼见着贺铮和傅玦领兵前来,秦王亲披战袍,打算亲手解决了贺铮和傅玦。楚王和淮王自然是不会劝阻,他们三人都对皇位有兴趣,自是各有心思,现在见秦王要领兵上阵,楚王和淮王哪里会阻止,他们甚至巴不得秦王就死在战场上才好,如此一来,争夺皇位的对手便少了一个。
秦王也知道楚王和淮王的心思,不过他自有他的考虑,他认为自己若是战胜了傅玦和贺铮,在叛军中的威望就能更上一层楼,且他和手下共进退,比起躲在后方的楚王二人,自是更得人心,若能够以此赢得更多人的拥戴,对他日后争夺皇位,自是多了几分助力。
因此在三人各方心思之下,秦王最后还是亲自领了兵出征。就如秦王所料,他的行为激励了叛军的士气,获得了大部分人的支持,此时在后方的楚王和淮王,也想到了这一茬,只他们后悔也无用了,一来他们心里也是怕死的,二来秦王都已经上阵取得先机了,他们这时候再去,就落了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