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取消成绩还算轻的,若是不小心写了皇室宗亲的姓名,那可能就得面临牢狱之灾。 想到这里,黎锦同样也提醒自己时刻注意,千万不能犯类似错误。 宋先生走后,陈西然整个人都蔫儿了,看样子真的很痛恨这个考试,但又无可奈何,家里人都等着他考出功名光宗耀祖呢。 黎锦拍拍他的肩膀:“《四书》《五经》中这样的语句不多,很容易注意到,你此后温习的时候,多注意一点,就不会出问题。” 陈西然点头:“我知道了,阿锦,你明日还去杏林堂吗?” 如今已到了八月,吴大夫早早的跟掌柜请辞,陪秀才儿子去考举人。 黎锦现在开中药的能力没得说,一般的伤风他都可以对症下药。 如果真的有拿不准的问题,黎锦就会让患者去其他两个医馆,总之,不能耽误了人家的病情。 黎锦也从最开始在杏林堂坐诊一个时辰,变成现在的两个时辰。 没有了吴大夫,前来找黎大夫看病的人只多不少。 毕竟之前来黎大夫这里求药的人,吃了黎大夫开的药,比其他人恢复起来要快了不少。 黎大夫的名气也就渐渐传了出去。 掌柜的见自家医馆并没有冷冷清清门可罗雀,也放下心来,真正的信服了黎锦。 黎锦给陈西然说:“我明日去杏林堂,不过我会带着内子一起。” 陈西然惊了:“你家夫郎要跟你一起来,逛庙会吗?” “自然。” 陈西然说:“本想跟你们一起,但我爹明日让我陪我娘好好逛逛。” “令尊这样安排极好。” “好吧,但我不能跟你们一起玩了。” 黎锦对此也表示遗憾,随后就与陈西然分开。 他想,杏林堂分为内堂和外堂,到时候他在外堂诊治,就让秦慕文在内堂休息。 恰逢中秋,晚点镇子上有庙会。 如今少年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但却被照顾小包子的事情拘着,一直都没机会出来。 黎锦想,文文年纪小,自己平日又得读书养家,也没很多时间陪着他。 所以秦慕文这几个月来活动的范围居然就只有那一方院子,连河道上面的菜地,他都没去过。 故此,前几日黎锦就跟李柱子说,想带着夫郎在镇子上逛庙会过中秋,能不能把包子暂且放他家里一晚上。 李柱子家里有三个孩子,最小的一个只比包子大了几个月,一起照顾也方便点。 李柱子和媳妇儿都一口答应。 自从黎锦在医馆坐诊以后,偶尔也会帮他们夫妻俩调理身体,李柱子的媳妇儿原本生完三胎气血有点不好,最近也渐渐调理过来了。 所以,黎锦有事情找他们帮忙,他们自然不会拒绝。 黎锦知道自己这么做可能有点不负责任,但他家没有长辈,照顾孩子都是秦慕文一个人在做。 他告诉过自己很多遍,放在现代的话,秦慕文这个年纪的男孩子能自己洗袜子已经叫懂事,哪像他整日做这么多活儿。 所以,黎锦也想趁着这个时间,带他出来玩一玩。 黎锦也把要让少年在医馆内堂呆一下午的事情告诉了掌柜,掌柜的说:“当然,我让媳妇儿熬点红枣粥,免得他觉得无趣。” 黎锦赶紧说:“这怎么好意思麻烦您。” 掌柜的说:“你夫郎好不容易来一次,这件事你就别拒绝了。” 黎锦最后只能道谢。 八月十四这天下午,黎锦回到家里后,先去给菜地浇了水。 看着自家黄瓜已经长的有手掌长,水灵灵的,再过一旬就可以摘了吃。 晚饭时,秦慕文听着他描述,眼眸亮晶晶的,唇角的小酒窝也抿了起来。 他说:“好想吃啊。” 黎锦突然沉默,他感觉自己思想有点跑偏,分明少年说的是地里的黄瓜啊。 黎锦决定岔开这个话题,他说,“明日是中秋,镇子上有庙会。你此前逛过庙会吗?” 秦慕文在黎锦的注视下,缓缓摇了摇头。 “我以前听哥哥们说过有庙会,家里除了哥哥们,只有嫡出的姐姐才能去参加庙会,放花灯。” 黎锦问:“那你一般中秋节都做什么?” 秦慕文说:“做月饼,有豆沙馅儿、蛋黄馅儿,还有……五仁馅儿。” 黎锦看他最后的表情,就知道他不喜欢五仁馅儿。 他说:“我也不喜欢吃五仁馅儿。” 秦慕文飞快十分赞同的点点头,他说:“阿锦,我你喜欢吃蛋黄还是豆沙馅儿,我明日做。” 如今家里东西齐全,他都能做出来。 黎锦看着他最近养出了一点肉的脸颊,伸手捏上去。 软软的,跟他的性格一样软,乖巧的让人心疼。 黎锦说:“月饼的事情暂且放在一边,现在我们说另一件事。” 他顿了顿,语气正经道,“秦慕文,明天跟我一起去镇子上逛庙会、放花灯,可否同意?”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的[注]是引用,来自百度。第43章 黎锦问的郑重其事,秦慕文却有些手足无措。 他虽然平时有点小主意,但却从来不会拒绝黎锦的要求。 所以,黎锦还不等他回答,就说:“那就这么定了,明日上午你坐柱子哥的牛车去杏林堂等我。” 秦慕文点点头,完全没意识到他走了包子该怎么办。 所幸黎锦安排好了一切,第二日一大早,他给包子喂完饭,就把包子送到了李柱子家。 小包子舍不得爹,嚎了几嗓子,但亲爹却依然没有回心转意,把他放在了李柱子家的炕上。 “你放心,孩子搁我这儿,保证不会饿着。” 黎锦说:“给您添麻烦了。” 小包子眼睁睁看着亲爹走了,一时间有些心灰意冷,哭了会儿就困意来袭,直接睡了过去。 黎锦也知道小孩子的脾性,你越哄着他,他就越粘人,哭的越带劲儿。 他也只能选择‘长痛不如短痛’,直接走人,这才能让小包子快点去休息。 秦慕文准备好饭菜,才发现包子不见了。 但他并没有慌张,因为他对黎锦无条件的信任,黎锦见状,被取悦到,主动说了这件事。 秦慕文这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要去参加庙会了。 他看着自己的粗布衣裳,心想,这样出门会不会给阿锦丢人啊。 黎锦说:“无妨,人好看就足够了。” 秦慕文心里欢喜,这是阿锦第二回 夸他好看了。 但他自己心里有自知之明,觉得就算是被这么明亮的镜子照着,还是不如阿锦好看。 黎锦眼看着时间过去许久,背着背篓去学堂了。 秦慕文则不用这么早去,就算他现在跟去了,也没有地方呆。 还是等着中午坐李柱子的牛车去镇上,要不然他一个哥儿,路上没有伴儿,走这么远的路,黎锦会不放心。 今日黎锦和陈西然的课完全变了模式,不再是一个静悄悄的抄书,一个坐在窗边背书。 而是互相检查默写,随后一起坐在窗边对对子。 说实话,黎锦这种学霸适合一个人安静的学习、背书、画柠檬酸循环、推导各种有机物序列。 对于对对子这种需要自己输出的任务,他是有点紧张的。 虽然他不担心自己的平仄把握问题,陈西然出上联,他对下联,这样他都可以表现的比较优秀。 可怎么编出一个上联,着实让黎锦头疼。 虽然黎锦前几个月背了那么多书,按理说引经叙典可以信手拈来,但他却有着成年人的思维定势,很难脱口而出有灵气的上联。 宋先生沉着另一个班背书的空挡,过来检查了一下他俩的对对子情况。
这一检查,宋先生直接气地吹胡子瞪眼。 陈西然也就算了,平时不怎么用功,宋先生对他期望不大。 但黎锦这是什么情况? 出一个对子需要这么久吗? 宋先生说:“你们再不好好对对子,就去抄给幼童启蒙用的《诗三百》。” 黎锦和陈西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绝望。 宋先生一走,陈西然小声说:“这可怎么办?” 他自己是打算浑水摸鱼的,只期待着黎锦出上联,他自己对下联是没多大问题。 哪想到黎锦也不怎么会出上联…… 而且还被宋先生逮了个正着。 黎锦一脸冷静的从书架上找到《诗三百》,回去磨墨抄书了。 陈西然惊呆了,“这是给幼童启蒙用的!”快醒醒。 黎锦说:“不然你试着跟大郎比试一下,看谁出上联出的又快又好?” 大郎就是宋先生的大儿子,平日给黎锦开门的那个小孩,今年只有七岁。他们作为学生,一般都是这么称呼先生家的孩子。 陈西然捂着脸,对黎锦说:“快,给我腾个地儿,咱们一起抄。” 大概又过了半个时辰,宋先生想,这回黎锦和陈西然应该可以流畅的对对子了吧。 就算陈西然不行,黎锦肯定可以。 结果他的书房静悄悄的,宋先生推门进去,看到俩人一起抄着一本带着图画注解的《诗三百》。 纵然涵养如宋先生这么好,都忍不住摔了门。 气冲冲的丢下一句:“抄两遍!” 大概又过了半个时辰,宋先生再次黑着脸进入书房,让陈西然和黎锦去院子里。 黎锦搁下笔,淡然的应了。宋先生脸色好了一点,他觉得黎锦的气度,已经像个真正的读书人了。 而陈西然一脸的不明所以:“我还没抄完呢。” 话还没说完,就被宋先生用折扇敲了一下。 陈西然跟着黎锦到前院后,赫然发现,另一个大学堂里的人都在这里了。 宋先生一过来,他们都安静下来。 但这群人还在悄悄地打量陈西然和黎锦,谁都知道能在宋先生书房里学习的,那可都是准备明年考秀才的人。 只可惜准备考秀才的人平日里比他们到的早,又走得晚,所以才一直没接触过。 如今宋先生带着自己的两个‘得意门生’来,是要鼓励他们努力念书么? 以上是大部分人的想法,还有一部分人此前跟黎锦是同窗,他们最近没见到黎锦,以为他彻底放弃念书回家种田了。
至于镇子上流传很广的‘神医农家子’,他们也压根就没往黎锦身上想。 毕竟他们也跟黎锦一起念书几年了,黎锦有个多少斤两他们还能不晓得? 这回再见到黎锦,这群人都要瞪大了眼睛。 黎锦循着视线看过去,觉得这几人面熟,于是对他们点了点头。 “居然真的是黎锦!” 宋先生一眼看过去,那些人一个个都低下了头,不说话了。 宋先生看时间已经不多,也懒得追究,直接步入正题:“今日中秋佳节,大家以中秋为题,各自出上联,其他人对下联。 黎锦,你和陈西然负责记录。” 黎锦和陈西然应下。 黎锦觉得宋先生真的是位非常优秀的老师,这是在给他们找素材呢。 其中有几位认识黎锦的学生,想趁着混乱去问他怎么突然就被宋先生另眼相看了。 凑近了,他们看到黎锦的字,这下所有的话都卡在嗓子眼儿,说不出来了。 字如其人,黎锦的字之前就被宋先生夸过,说他真正写出了每一个字的风骨。 宋先生不常夸人,满意的话他会用其他形式表达出来,比如送书或者留下吃饭。 能让他开口直接夸赞的,那必定十分优秀了。 所以,这些人一看到黎锦的字,也意识到现在的黎锦已经不是之前的黎锦了。 之前的黎锦写不出这样的字来。 等到下课,几个人聚在一起,窃窃私语:“难道黎锦之前一直在藏拙?” “十分有可能。” “哎,早知如此,当时就该真心跟他结交。” 否则三年多的同窗情谊,也不会沦落到如今再见只剩下点头之交。 隔壁学堂的学生下课了,黎锦和陈西然还得在宋先生的指导下,分析这些学生的对联。 宋先生看着他俩的反应,真的感觉自己在对着两个榆木脑袋讲话。 他说:“童生试中还有一场考试是作诗,虽然评分比重不高,但你们这样,出去可别说是我的学生!” 黎锦想,这大概就是类似班主任的口头禅‘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学生’。 黎锦赶紧说:“学生这就多搜集身边素材,下次不会再让先生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