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爷的躺赢人生——by邈邈一黍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6-27
尤其是对这三位亲王手底下的人,朝堂上的位置向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萝卜把位置空出来了,一连串儿的萝卜都能跟着换地方。
能不能抢到好位置,那可是至关重要的事儿。
三根‘老萝卜’,可没打算去圆明园养老,人家是亲哥俩,愿意凑到一块去,他们仨就不行了,谁乐意养老的时候,还愿意跟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住在一块。
太妃们不想在宫里头住着,都愿意搬出宫来跟儿子一块住,一则是出于亲情,二则不还是不太乐意瞧人家的脸色。
恒亲王照旧是住在府里头,敏亲王和敦亲王则是去了自家园子,自个儿去的,既没有带儿孙,也没有带福晋,前者要办差的办差,要读书的读书,后者人家有!自个儿的事儿要做。
这些个亲王福晋们,兜里就没有一个差银子的,若是比资产,好几个亲王加在一块都未必比得过一个福晋。
越有钱的人就越想着赚钱,想着赚天下所有人的钱,不光是大清之地,车马航船能到的地方,就都是能做生意的地方。
而且这几位是一点儿想要退休养老的念头都没有,这一点就比不上太上皇,人家坐拥万水千山的人,都能利利索索的放手,几个做生意的福晋,反倒是舍不得不做生意。
敏亲王和敦亲王这哥俩只能是相互作伴了,在园子里把之前没精力做的事情都做了,没时间玩的东西都玩儿了,甚至把戏班子都请到园子里去了,时不时的听个曲儿,也是享受。
敏亲王是出了名的能赚也能花,花起银钱来,都不带眨眼睛的,所以他的养老生活质量相当之高,都是花银子堆出来的。
后边的都跟着告老了,前边的哥哥们自然也呆不住,诚亲王和淳郡王告老也就是前后脚的事儿。
唯独众兄弟当中最为年长的理亲王,还坚持着,他跟其他兄弟不一样,他的差事原本就不在朝堂上,而是在朝堂之外的皇家学院,这差事对他来说轻松,而且他一旦退下来,很难再找到比他更合适的院长了。
这也不难理解,十三哥跟四哥很像,都是闲不住的人,能干得动的时候,就不想歇下来,而且是把能办的差事都给办了,有点儿完美主义,还喜欢往自己身上揽差事,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十二哥可能还想再拼一把吧,之前办错了事儿,所以一直到现在都还只是个贝子,就算是为了儿女,十二哥应该也不愿意就只是一个贝子的爵位,尤其还是在兄弟们好多都做了亲王的情况下。
胤祯虽然能理解,但却并不会去同情十二哥,当年十二哥下手想着乱搅和的时候,就应该想过会有比今日更为惨烈的下场。
经历过了康熙年间的夺嫡之争,还能出手搅和几个皇子,不得不说,实在是自私到了极点,也难怪四哥会一直压着十二哥的爵位。
第95章 二更
叔叔伯伯们大都从朝廷告老,只担着爵位,而不再去掺和朝政,对于已经稳住了朝堂的新帝来说,利大于弊。
对于胤祯而言,也是好事儿。
四哥的自我圈禁终于结束,不过只是不再拒绝别人的探望,但本人还是不爱出去的,每个月进宫去看一次额娘,还是兄弟俩搭伴一块儿去。
也是,园子里边要什么有什么,也不缺少景致,更重要的是四哥认真做起了学问,也像养孩子一样养着六条狗狗,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出不出去的也就不重要了。
四哥不出去,他平日里就变成了两头跑,在圆明园这边住上一段时间,再回自家府上住一段时间。
不过兄弟们相聚大都是在圆明园,谁让这地方大呢,四哥虽然不是乐于应酬的人,但也要看对象是谁,自家兄弟们过来没那么多麻烦的事儿,既不会讨论朝堂上的事儿,也不会为子孙谋差事。
聚在一块儿不是聊聊最近的养生心得,就是……一块读书。
四爷把最近读的文章拿出来,与兄弟们共享,还真别说,经历丰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也多,四爷之所以这般乐此不疲的分享文章,就是因为他的这些兄弟们,都能在一些不太常见的角度,找到一些很是新鲜的见解。
尤以十四为最,十四是想法最为跳脱的一个,提出来的一些观点何止是新奇,应当是大胆才对,不过仔细想想,又并非是天马行空,道理还是能说得通的。
四爷一开始与众人讨论,不过是新奇,后来想法慢慢就变了,这些个见解,虽然难以分得出对错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得到验证的,但就只有他们兄弟几个人知道,未免有些糟蹋了。
倒不如记载下来,供当世之人品读,若是后人也觉得有价值,那就可以流传到后世去了,也不失为一件美谈。
太上皇跟亲王、郡王之间的谈话,整理材料的人是铁帽子王,亲自编写的人是太上皇,第一波的读者里头,除了这些共同参与的人,就是皇上、郡王、贝勒、贝子,还有各府的世子们。
这本书从开始筹备到整理成册,历时两年,两年的时间在他们这些养老的人身上,变化是不太大的,但是放到小辈们身上,两年就已经很久了。
久到弘晖现在是越来越有做皇帝的气势了,跟从前的四哥愈发相像,不过跟四哥那会儿做皇帝的时候还不一样的是,弘晖能用的兄弟不多,大都是堂兄弟。
不得不说,老爷子子嗣繁多,在当年或许不能算是好事儿,但是这些年下来,老爷子还是做了大贡献的。
元靖六年,太皇太后病逝,享年八十岁,这一年四爷已经六十一岁了,胤祯也已经五十一了,都已经不年轻了。
老一辈的人里,太皇太后是最后一个走的,能够活到八十岁,而且生前也没有受过多少疾病的折磨,已经可以说是喜丧了。
后辈们虽然伤心,但却还不至于悲痛过度。
太皇太后去世,仿佛只是一个开头,次年理亲王去世,隔了一个月,理亲王福晋瓜尔佳氏去世。
宁楚格顺理成章地成为理郡王,阿玛还活着的时候,她是郡主,阿玛死后,她就是郡王了,也是大清第一个女郡王。
亲王的嫡女,在大清可被封为郡主,也就是和硕格格。
别看郡主和郡王都带了一个‘郡’字,可实际上的待遇却差的多着呢,郡王下边是贝勒、贝子,贝子下边才是公,郡主的品级可还在‘公’之下呢。
郡王的女儿可以被封为县主,儿子更是可以继承爵位。
但是郡主的儿女可就没有什么了,儿子没有爵位可以继承,女儿也是被统一称之为宗女。
因此,她还是很感激阿玛和额娘的,额娘为她筹谋,阿玛则是最终拍板定下来,向朝廷请封她为世女的。
一直到做了郡王,她想想那个时候,也都觉得有几分不可思议。
阿玛当初还是太子的时候,她们一家人住在毓庆宫,她虽然是嫡女,可是待遇却比不过弘晳,阿妈当时最看重的孩子就是弘晳了,皇祖父当时也是。
侧福晋就是因为有弘晳,!,所以很多事情上才敢对额娘阳奉阴违,甚至出言顶撞。
如果阿玛的太子之位没有被废,那弘晳母子还真有可能反过来凌驾在她们母女俩之上,现在想想,阿玛被废了太子之位,对她和额娘来说,反倒是好事情,熬过了那几年之后,就是一片的坦途了。
额娘在她被封为郡主的时候,就已经在为她筹谋这一切了,额娘没有瞒着她,那会儿不管是她,还是额娘,都觉得这事儿十分之冒险,成功的可能性不高,但也都硬着头皮去做了。
比如招婿进门,她若是嫁出去了,那理亲王府的一切就跟她没什么关系了,所以要么是她不嫁人,要么就是得她娶别人,而不是别人娶她。
一个出身尚可,能力一般,但是品性极好,而且性子有几分谦让的男子。
宁楚格感激的人除了阿玛和额娘,就是太上皇和姑母温宪公主了,如果不是前者,她不可能在阿玛还被圈禁的时候,就已经出来跟着姑母办事了,如果太上皇当初没有点头,阿玛再怎么坚持,她都不可能被列为世女的。
后者不光是她的姑母,也是她的老师,更是她的引路人。
少了这四个人当中的任何一个,她都不可能有今天。
女子的地位在这几十年里,得以不断的提高,但大环境终究不是几十年就可以改变的,有嫡子的情况下,就不可能让嫡女继承家业,甚至有些人宁可让庶子继承家业,也不愿意让嫡女来。
这些事情就不是朝廷可以强制的了,各家都有各家的情况,虽然嫡庶有别,但在有些人家,嫡出的孩子登不上台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庶出的子女若是有能力,也不应该一直被压制着。
勤亲王府人口简单,基本上没什么糟心事儿,弘易虽然有一女一子,但两个孩子的爱好不同,对于两个孩子的安排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冲突的。
女儿是随了祖母,喜欢做生意,也擅长做生意,六岁的时候,就可以帮着祖母看账册了,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拿着京城的商铺开始练手了。
儿子没随阿玛,也没随祖父,跟额娘也不像,真要是说随了哪个长辈,那可能是姑祖母温宪和三伯祖父——诚亲王。
喜欢诗书琴画,喜欢舞文弄墨,对朝堂上的事情不太感兴趣,倒是很喜欢皇家学院的氛围。
所以对于膝下的两个孩子,他并不做强制的要求,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一个不用去做人人交口称赞的闺秀,另一个也不需要非得入朝堂才行。
做生意没什么不好的,做个诗人或者是去皇家学院做个老师,也都是很好的选择,并非辜负年华。
相较于弘易的开明,弘晖这个阿玛做的,就没那么简单了,作为一国之君,培养出一个继承人来还是很重要的,一开始他是把自己的嫡长子当做继承人来培养。
但是在他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基本上放弃了,是不是这块料子,用不着等到做了太子、做了皇帝之后才能验证,七八岁的时候就可以窥见一二了,十二三岁基本上就已经定型了。
继承人可不是看身份选的,弘晖吸取康熙年间的教训,也专门去请教了皇阿玛,最终还是选择不立太子之位,有能者居之,反正他还年轻,现在看不出来哪个孩子更适合,将来慢慢总能看得出来。
为了避免一个成器的都没有,弘晖不得不对每一个儿子都严加要求,一方面是希望他们都能成才,另一方面也是怕自己到时候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可选。
不过对于胤祯这一代人来说,这事儿可就太遥远了,没看就连四哥都已经放手不管了吗。
第96章 一更
穿越这种事儿,一回生两回熟。
已经经历过一次的胤祯,这一回要比上次淡定得多,毕竟也是做过铁帽子王的人,什么样的大场面没经历过,早就已经历练出来了。
就算是今日这场面,他上辈子虽然没经历过,但也是听说过的。
将废太子一事告祭给天地、太庙、社稷。
纷至沓来的记忆实在太多了,让人混乱,胤祯足足有两刻钟的时间,才差不多清楚现在是什么情况。
今天是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被废掉的太子还是二哥,只不过这是第二次被废了。
胤祯不太习惯的摸了摸光秃秃的脑门,他已经有几十年不曾留过这样的发型了,尽管上辈子活了足足有八十岁,但哪怕到了临终的时候,神智还是清明的,一直没有糊涂过。
这会儿就更不可能糊涂了。
他清楚的记得,在他上辈子的记忆当中,皇阿玛在康熙五十年就已经去世了,按照那里的历史走向,今年应当是雍正元年才对。
但是到了这儿,四哥还不是皇帝,连太子也不是,而是雍亲王,同样被封为亲王的还有三哥和五哥,跟那时候比起来,地位不能算得上是超脱。
太子还是在四十七年被废的,皇阿玛废太子的罪名都是一样的,几乎没什么差别,只不过在四十八年,皇阿玛又重新复立二哥为太子。
一直到现在,已经经历过一废两立的太子,再一次被废黜,现在已经被囚禁在了咸安宫里。
胤祯上辈子在这个时候已经是亲王了,就算是在康熙五十年的时候,他也已经是郡王了。
但是这辈子现在才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贝子。
这辈子的记忆跟上辈子有太多太多的不同了,不同到让人觉得恍惚,不晓得如今到底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十四弟傻愣着干什么,走了走了,都已经散场了。”
胤祯回过神来,看着长了一双桃花眼微微有些发福的九哥。
九哥跟他一样,现在也只是贝子,而且……都还是站在八哥那一边的。
简直令人震惊,九哥也就算了,九哥跟八哥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八哥的人格魅力又那么强,能把九哥拉拢过去不算意外。
可他是四哥的亲弟弟,于情于理,都不该是站在四哥的对立面。
一想到这辈子‘自己’为八哥办的那些事儿,对四哥办的那些事儿,胤祯就有些头疼,话说他上辈子也没什么遗憾,更没有什么要重活一世的执念,怎么这种事儿老是摊在他身上。
而且相较于上辈子,他觉得这辈子倒更像是一个平行时空,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