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by乌鞘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22

  战况甚是激烈,刘煦半道而来,没有听到前面的起因,只听女子说:“不可!此言出处无确凿。若擅自引用岂非失了精确与尊重?若无处可查便当舍弃。修史当求真求实为先。”
  罗女史和卓大哥的妹妹慧衡姐姐却有不同的看法。
  “此句为二典结合所编,绝非杜撰。”罗女史的声音也是毋庸置疑的坚定,“若事事都以单一史典为昭,又何谈集编之成?”
  “编撰绝非摘章抄句,我也认同该详实求真,但此出处尚不可表,自其他二史中集成合议,并非不可。”慧衡姐姐的话则委婉得多,但细细听来也是十分坚持自己的意见。
  三人便就此争论了下去。长公主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直高坐其上,含笑又不失专注地望着几位女子……
  刘煦没有上过朝,但他有丰富的天章殿伴驾经验,也见过一些大臣为着脸面而非实确争得面红耳赤。眼下这三个女子虽然之间气氛是剑拔弩张各自不让,然而言辞之间却句句强议各守其理,无人造次攻讦。
  就在他正想继续听下去时却被姑姑发现了,也只好硬着头皮出来将差事办完。
  姑姑也给他一一引荐了这几位《女史典》的编修者。
  罗女史其实不必介绍,他在宫中见到许多回了,毕竟自己的妹妹还在同她修习功课,也非常崇拜这位女中博士学问大家。卓大哥的妹子他未曾有幸得见,但一见便觉得亲切,论理他也应当叫一声姐姐,只是这句姐姐大概也只能在心中说说了。
  当介绍到方才言语铿锵眉目纤秀的女子时,刘煦觉得自己的心跳都漏了一拍。
  “这位是刑部尚书顾大人的千金顾世瑜。”姑姑介绍说,“顾大人是端明殿学士,家学渊源,她两位兄长都身有功名且在朝中为得力臣工。”
  顾世瑜一声端庄的“臣女见过太子殿下”,让刘煦几乎整个人都轻盈起来。
  办完差事他自长公主府离去,眼看那几株不合时宜的芭蕉都仿佛精神起来,一丛丛葳蕤强盛的绿意往他眼底心坎上扑,饱满的翠色舒展开了他整个春天……
  ……
  “这孩子,自己的大事都不说句话么?”皇帝看似埋怨,但其实语气是温和又带些调侃的,长公主听罢也笑得开怀,忍不住戏谑道,“还是皇兄家教得宜,一看便知太子心思都在学业上,这些事可从没扑过心眼。”
  顾世瑜的父兄都是父皇的得力能臣,若只是父亲还好,偏偏她两个兄长各个能干,亲家与亲戚也都是朝中说得上的门当户对,如果自己真的报出这个名字,父皇和姑姑会如何想?且不先说如何想他,万一给顾家添了麻烦……
  太子不敢再想,只低头道:“儿臣……儿臣没有什么心仪之人……婚姻大事,还请父皇与姑姑做主。”
  说完,只觉得方才的记忆瞬间成灰,一切只是燃烧时的梦幻泡影。
  皇帝和长公主似乎很满意太子的答复,又言笑几句,再说太子甄选正妃总还要明发上谕,事情急不得,先物色人选才是。长公主又将此事揽下,说自己做姑姑的当然责无旁贷,不过如果皇后身体健朗,该是她主理此事。说罢长公主也是略有叹息道:“不管怎么说,也要问问皇嫂的意见。”
  皇帝点了点头道:“理当如此。”
  太子虽是已灰心至极,但也知道姑姑是在周全母后的面子和考虑自己的心情,不由得心生感激。
  他的事到此为止后,皇帝说道:“今日朝上如何?”
  长公主闻言起身:“皇兄,你们说正事吧,我先退下了。”
  谁知皇帝却挥挥手道:“不必,你留下也听听。”
  太子一愣,可看着姑姑只是笑笑,也未推辞,他心道看起来姑姑是真的要开始替父皇分忧了。
  于是他也陈上由翰林院所录的今日朝堂辑要,又将一些大臣的言述整理后口头转达。
  皇帝直到听罢高永清的众议也还是闭着眼睛缓慢点头,倒是长公主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那你觉得该如何处置高永清呢?”皇帝缓缓张开眼睛看向太子。
  或许是对这样的突然袭击早有预料,刘煦并没有他想得那样的慌乱:“儿臣以为卓司业的主意很好,大理寺未出具明文之前,诸臣的建议不过只能落于纸上,议罪还早。”想了想,他又沉声道,“儿臣是最想刺客毙命之人,可虽深恨,但也希望能查出同党,使得父皇母后得以安枕。然而高御史是父皇信重之臣,委以重任虽有疏漏,但若因此治重罪,儿臣也担心今后朝野见重责唯恐避之不及的风气……至于如何解决如何继续查……儿臣对庶务也不是那么懂……说了恐惹笑话,便只是听就够了。”
  太子将见解和表态掺半混入话中,效果看得出来还是不错,长公主以微笑鼓励,皇帝也道:“你是孝顺孩子,但朝局纷乱,一时看不清也是有的,只一点你说得对,该多看多学才是。如今你弟弟越王去了兵马司历练,你也该在朝上学点东西。前些日子你同几位藩王世子打交道做得不错,今后再忙也不能忘了宗室往来的情谊。你且先下去,看看你小弟弟赵王去吧,他烧退了后人一直恹恹的,还很怕人,他平常也喜欢你,你们是手足,今后……也要互相多加照顾。”
  ……
  这几日百官都没有见到皇帝,皆由太子在小朝日子亲临崇政殿代政,而平常也是太子去到天章殿,按照皇帝的吩咐,召见需要召见的臣工,商议函待解决的要事。一时之间,众人都对太子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想也是如此,眼下赵王再受宠爱都是年纪还小,再加上经此一役,据说小孩子吓得不敢说话,闻者辛酸,此时不是太子受器重又还能有谁呢?但越王却去了军中,大家也不敢贸然揣测圣意,只是对太子的尊敬却与日俱增。
  加上长公主放出话来,二位殿下立府便要成家,有适龄女子的家门也都开始心思活跃起来。
  但这些都没有对高永清的处置消息来得震撼。
  下一个小朝会的日子,太子将皇帝的意见转达出来后,许多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高永清失情不察,拂意朕心,大理寺讯问皆已查实,当以失而言罪。予罚俸三年,不得升迁调任,钦此。”

  太子自己念得时候声音都越来越小,他心道,这和罚酒三杯有什么区别?
  对高永清落井下石的官吏也都傻了,不是说皇帝生了大气么?怎么就和挠痒痒一样罚点俸禄就完了?高永清在御史台再原任三年又能怎样?虽不能升迁,可这小子如今的年纪和官位也是同辈中的佼佼者,旁人升任了怕是还没他品级高!
  于是便有人联合起来打算去面见皇帝,上谏此罪断得不妥。后来卓思衡听老师说,皇帝亲切接待了这些“痛陈利弊”的“忠臣”,耐心听他们言说,又非常适时的头痛发作倒地不起,吓得几个官员也几乎要昏厥过去,事后,皇帝“苏醒”后又在病床上召见了这些人,然而已经没有一个人再敢慷慨激昂地陈述了,都只是让皇帝静养为宜。
  这件事便以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体面”方式翻了篇,高永清也自典狱释放。
  卓思衡和那些没有公报私仇成功的官员一样不满意。
  作为知道为何如此的人之一,他现在非常愤懑,然而除了亲自去问高永清,也没有更好的途径来询问其余他所不清楚的始末。
  那就亲自去问!
  高永清自大理寺典狱回到自家,便收到一封来自洗石寺主持的信,说是快到他父亲的忌日,是否仍旧要来参拜一日,是否要准备他的素斋。
  往年主持也是这般询问的,可是今年,这封信的笔记便有些不大对劲……再仔细查看,高永清忽然认出了许久不见的字迹出自何处,也不知是惊喜还是忧心,半晌才长长吐出一口气来……
 
 
第156章 
  卓思衡自进到洗石寺里就阴着一张脸,引路的小沙弥刚入寺中不认识此人,只觉肃杀非常看都不敢看去一眼,之前那位高施主就显得宽和多了。
  绕至后院禅房,小沙弥唯恐避之不及,匆匆退下,卓思衡也不敲门,径直而入,高永清自长条春凳上起身,难掩雀跃道:“大哥!”
  两人几年说不上一句亲近话,难得聚首本该无话不说,可卓思衡铁着脸摆明就是来兴师问罪,高永清也不敢再说,这时候倒显得颇为老实了。
  卓思衡看他因典狱又走了一遭,疲乏之态尽显脸上,苍白面容更甚从前,也不知道是心疼更多还是气愤更多,声音沉了又沉道:“典狱的牢饭就这么好吃么?”
  卓思衡阴阳怪气说话时非常有杀伤力,但他大多数时间都用腹诽来消耗这种与生俱来的尖锐锐意,很少说出口。
  高永清低声道:“不是很好,没有肉。”有时候,他也是很诚实的。
  卓思衡差点气晕过去道:“废话!大牢里的肉是给死囚吃的!皇帝怎么会让你一个功勋卓著替他尽能分忧的忠贞不二之臣出事?”
  “大哥都知道了。”高永清不指望能瞒过卓思衡,“我也是人臣,尽人臣所能而已。”
  一句话,让卓思衡彻底火冒三丈。
  “你长嘴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不劝他?你读的那些书都读到哪去了?这个时候不正是应该摆道理的时候吗?即使他不肯听,你也可以拿利益诱导,你难道不知?他使手腕只看利益,不看其他,我不信你当时想不出其他的理由来譬解,你为什么不愿意这么做?”
  “因为杀人灭口的主意是我提的。”
  再一句话,让卓思衡目瞪口呆。
  高永清坦然的样子好像早有预谋,卓思衡一时难以言语,只觉五雷轰顶不过如此。高永清自己去找皇帝解决刺客?
  “难道你没有听我的劝告私下审问了刺客?他告诉你了皇帝的阴私,所以你如此行事?”
  高永清摇摇头:“我没有审问刺客,当日事出从急,一切都是按照大哥的吩咐来做。但后来,皇帝召见,格外谨慎问我那日是否有与刺客谈话,又是否有羁押禁军单独和刺客有所来往之类,我便看出刺客来路不简单,皇帝又审了刺客足足两个时辰,出来后让我押人回去,我猜到此人或许和皇帝故去身份有关,否则还有什么事足以让他投鼠忌器?我便上陈了杀人灭口之策,皇帝表现得好像很挣扎,但同意得却很快。”说完,他自嘲般笑了笑。
  “为什么?”卓思衡难以置信看着高永清,“你为什么愿意主动去做这样的事?纵然此人是有罪之人,自当有国法处理。”
  “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不能错过。只做这一件事。让一个有罪之人罪有应得,就可以得到我一直想得到的东西。”
  “你要什么?”
  “皇帝的信任,”高永清目光灼灼看向卓思衡,“还有权力。”
  “以我们当下的地位,何愁将来不能身负权柄位极人臣?”卓思衡急道,“到那时不也能一展能及之事?而你急功近利,换来一时皇帝的无上信任,但最终若招惹了他的猜忌和阴狠,才真的会有灭顶之灾!一时风光比一世煊赫,你要哪个?你明明能明白,为何又不肯明白呢?”
  高永清微低着头,晨光正透窗洒过他的身影,他侧头而对窗外,似是在细听啁啾的鸣鸟欢蹦而唱,许久却问了一句看似无关的话:“大哥觉得太子如何?”
  卓思衡知道自己偏帮太子的事是瞒不过高永清的,但也不觉得二者之间有何联系,只等他将想说得话说完。
  “我年幼时曾经问过父亲,戾太子个性温厚淳善,为何朝野内外除了你们几位东宫重臣却无人拥护?”高永清提到父亲时,声音里总会有着郁结不开的哀伤,“父亲答道,他从前只觉得是那些人不知何为天地君亲师白读了圣贤书,后来他才明白,是他们这些东宫臣子自己无能。他们都是厚和之君子,一则与戾太子自幼结交,固有深谊;二则是将品德看得太重,却不知天下熙攘皆为利趋,景宗野心甚大,若支持他,必定能得到更多荣光与富贵,而戾太子不过平和仁人,怕是毫无可图可进。况且天下方乱才有功可论,那些人自然选择更为明耀的路途,事实证明,他们也选对了。”
  这个问题卓思衡何尝没有问过父亲?
  而父亲的回答与高伯父并无太大区别。
  “东宫里人人都是纯臣君子,还自以为天下大义皆在此间,殊不知庙堂乃是虎狼方可饕足之所,咱们便守着清高自愿做了鱼肉,死到临头才顿悟要拼死一搏,只是为时已晚……”父亲的叹息声饱含遗憾,回荡在卓思衡的耳际……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强势寡妇和她  咸鱼继母日常  春台记事/仰见  百亿许愿万人  (原神同人)  国王长着驴耳  宠后惊华之挚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