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by香溪河畔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4-26
这些人嘴里说喜欢,眼里却是嫌弃。
紫苏紫竹十二个人,是因为出天花被家人抛弃,虽然捡了一命,脸上都留下了好些坑洼。
皇宫女侍没有机会接触外男,她们欲求有情郎,很不容易。
她们跟了小花精十年,每年的俸禄虽少,因为小花精出手大方,十二人基本都积攒了千两的身价。
眼下清贵人家嫁女,也就这些嫁妆。
她们只要不离开,就一直有吃有喝有俸禄,还受人敬重。
既然不嫁人能够活得快活,为何要带着钱财上赶着去伺候人,还要被人嫌弃?
紫苏紫竹几人几乎都有不嫁人的心思,不过还没有最后绝望。
小花精虽希望她们能够有美满婚姻,却不会勉强她们。
小花精筛选之后留下一千二百人,命地方统一护送进京。
十一月中旬,小选的女童进京。
小花精请了皇太后与自己的嫡亲祖母荣公夫人,去南苑坐镇担任总考官。
人老成精,要说相看下人的经验,小花精自认不如太后与祖母。
当然,小花精可以用神识锁定的办法,一个个查看气息。一是那般挑选人太累得慌。
二是心善之人不一定能干。
这些秀女要走到太后娘娘与贾母跟前,需要通过两次筛选。
女官代表朝廷的颜面,虽然不要求相貌秀丽,残废却不能招收。
天花后遗症可以容忍,像是兔唇、驼背,耳聋眼瞎哑巴这种缺陷也不能取中。
然后就是才能。
挑选女官除了四肢匀称,还要看才能。
说会刺绣要当场刺绣,说识字,要当场写字。
初选用了三日。
最后才是过眼缘。
太后娘娘与贾母挑人可不是看一眼,而是需要对话。
这般下来竟然有四百人合格。
其中一百人是无子被休,或者无夫无子者。
人才难得,
小花精决定全部留下。
其余八百人遣返,路费由官府承担,每一位小姑娘发放二两银子压惊。
然后,全场一千二百人,竟全部哭了。
选上者流着激动的泪水,没选上,失望之下嘤嘤嘤。
落选者有一半处于失望的茫然中,乖乖的听话,跟着嬷嬷们回去收拾东西。
有一半的参选者,却拦着紫苏紫竹磕头求情,希望能够留下来。
紫竹回来禀报,眼泪汪汪:“皇后娘娘,能不能留下她们做宫女啊?
明年春天不是要招收小选宫女吗?
她们都表示愿意吃苦,不要工钱,管饭就成,希望能够留下参选明年的小选,或者参加明年的女官选拔。”
小花精闻讯惊讶:“谁告诉她们明年还要招收女官?”
紫苏摇头:“不知道呢,微臣跟紫竹没说过。”
小花精很有兴致:“去问问。”
紫苏再次回来禀奏,却说是这些女孩子自己推断而来,她们觉得理所当然:“皇后娘娘不是说要办义学,一年一年过去,学子越来越多,需要的女官肯定也要增加?”
紫苏这一次做事很稳妥,把最初说这话的女童带来了。
小花精询问之下方知,这女娃儿来自辽东。
之所以知道这话,却是因为她母亲在铁岭卫做厨娘,听她们主母的贴身丫头说的。
她家里女孩子多,却能生活,只是时常要躲避鞑靼。
来应聘也是主家的小姐跟前的大丫头鼓励她来。
说是京都乃是繁华地,选不上看看也是一辈子的福分。
小花精看她小嘴儿吧嗒吧嗒,询问方知,她经常进府给小姐送些野味野果,因此能府里的得脸丫头说得上话。
那些个丫头把京都说得天花乱坠,据说京都的风都喷儿喷香。
小花精问了三个孩子,对于辽东多了一份了解。
据说那海子边缘的荒地开出来都不用堆肥,种子撒上就能长粮食。
只是年年被鞑靼祸害,当地人有些冷了心肠,觉得辛苦一场也是给人做嫁衣,懒得动弹。
小花精心里蓦的一动:兵源。
小花精交代紫苏把不愿意返乡的女童登记造册,跟她们当地的差役交接清楚,与小选的秀女一样,每家贴补五两银子。
这日,小花精回宫,换上品级大妆,郑重的求见乾元帝。
乾元帝闻听禀报顿时笑了,亲自出来迎接小花精:“这是闹腾什么呢,往日常来常往?”
小花精道:“陛下不是夸赞瑗儿才德堪比长孙皇后吗?
瑗儿这是向长孙氏学习,寻日间是夫妻说话,自然随意。
今日臣妾要向陛下纳谏,自然要按照规矩行事。”
小花精这般也是因为夫妻关系好,寻日说话很随意,怕乾元帝不重视今日的谈话内容。
乾元帝闻言也收起嬉笑,伸手一指:“赐座。”
小花精便道:“近日臣妾在选拔女官陛下应该知道吧?”
乾元帝颔首:“还顺利吧?”
小花精道:“托陛下洪福,十分顺利。正是因此,臣妾为了感谢陛下的支持,特来来给陛下送兵源来了。”
乾元帝想要征北,平定鞑靼瓦刺,就需要大量征兵。
只可惜国库不充盈,而且,南边的士兵不适应漠北的气候,每一次病死的士兵比战死的还多。
乾元帝知道小花精从来不会瞎胡闹,顿时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小花精道:“臣妾这些日子跟好些辽东的农女谈话,都说辽东有着广博的黑土地。
虽然冬日寒冷,然而,春天气候很适宜种植庄稼。
因为雪大,几乎没有害虫,而且土地肥沃,几乎不用堆肥就能丰收。
臣妾因此有一个想法,江南地面人多地少,年年有人逃荒,陛下可否考虑过,难民北调?”
乾元帝以为小花精说错了:“难民?贫雇耕农吧?”
小花精道:“非也,臣妾说的就是难民,所有上京逃荒的难民。
他们在家乡一般都是借无所借,甚至居无定所。
只要陛下承诺,朝廷辅助他们开荒,并且十年不收赋税。
陛下您想,乞丐与地主,这些祖先都没有地界葬埋的难民,会如何选择?”
乾元帝摇头:“关外肥沃谁都知道,可惜鞑靼年年骚扰,百姓很难安居乐业。”
小花精道:“这正是臣妾纳谏的第二条,那就是改变卫所的驻扎习惯。
从前咱们的卫所都设在城内,鞑靼来了他们才出城,几乎就是摆设。
臣妾觉得辽东的卫所,也可学习海疆,在城外的村庄驻防,一个一个村庄链接起来,守尾相顾,形成外城。
如此,鞑靼进犯,首先对上的就是官兵,而不是百姓。
天子守国门,卫所有什么理由躲在城内?
再者,鞑靼全民皆兵,咱们为何不能学呢?
等冬日难民再次北上京都,由兵马司出面征召这些难民,只要有一人参加卫所,全家就能由朝廷帮忙移民落户,并享受朝廷开荒土地归私有,十年不纳税的优惠。
只要他们家中一直有人当兵打仗,朝廷就一直给予他们全家免除赋税的恩典。
如此,既避免游手好闲者聚众生事,朝廷也有了兵源。
还可效仿西山,组建孩儿兵团。
孩儿兵可免费识字学习军体拳。
如此一旦鞑靼偷袭,这些村民即刻变成战士。
妇孺们肯定会拼命保证军队的给养,即刻就是全民皆兵。
因为鞑靼直接伤害了他们的利益与亲人。
他们绝不会袖手旁观,或者应付差事。
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这种带着血脉纽带的子弟兵出战,几乎都是死战不退,拼死救援,绝不会丢下袍泽。
三五年之后,这一批人就能逐渐演变,如鞑靼一般勇猛善战,您就有了一支战力彪悍的军队。”
乾元帝面色从开始的宠溺,变成惊喜与激动。
这种设想,初听似乎有些玄乎其玄,但是仔细琢磨,并非不可能。
第240章
乾元帝听进了皇后的建议。
这一年冬月开始, 果然又有难民上京。
询问之下无非是山东发水了,大水过后房屋倒塌了,田地淹没了, 粮食减产了。
询问有没有领到救济粮,又说领到了。
因为家里没有隔夜粮, 一点点救济根本无法支撑全家人过冬,还欠了地主的租子,官府的赋税,只好乞讨。
顺天府把情况上报给朝廷, 这一批难民都是没土地的农民,受了灾减产了,地主的租子没有减少, 官府也没有见面赋税。
为了什么要上京都?
难民说了, 听说皇后娘娘招收女官,想把女儿送进宫,得了二十两银子回去交租子与赋税。
乾元帝脸上只发红:领了皇后的银子给他交赋税。
乾元帝命北城兵马司与顺天府联手安置灾民。
这个联手,就是顺天府配合惠民署安置那些不愿意北上的难民。
兵马司则安置那些愿意成为军户的难民。
小花精没有插手移民安置的事情, 却一直在暗中关注。
第一天,难民北调不是很受难民追捧。
大家都怕上当,也有人担忧北边太冷, 受不住。
因移民的条件十分优厚, 还是有人报名。
首先,报名参加者, 家人即刻得到安置, 前往南苑惠民署的难民营。
不说吃好喝好, 参军者换上了崭新的棉袄棉裤。
家里人也换上了京都善心人捐赠、八成新的棉衣棉裤。
第二天开始, 报名的人数逐渐多起来。
这一批移民开年之后才会北上, 这之前,难民也没闲着,男丁参加疏通河道,伐木烧炭,挖煤打煤球。
女子则参加军用被服的缝纫。
军用被服的缝纫工作也不是很多,优先聘用北上的移民。
这也是小花精支持乾元帝移民的一种策略。
及至腊月,天气越发寒冷,报名参加北上移民的人数多起来。
从三百户,猛增加到八百户。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全家人的温饱,让家里的男丁生出血性。
八百户人家昭示着,兵马司招收到了八百名愿意去辽东驻守的壮丁。
这八百人直接编进了北城兵马司,开始操练起来。
明年北上,基本已经可以当成老兵使用,站岗巡逻。
头一次竟然募集道八百人,乾元帝很高兴。
从前移民都是朝廷用军队驱赶,有些人故土难离,闹出许多惨烈之事。
这八百户却是高高兴兴,全家欢喜。
不过,在登记名册的时候,还是发现,愿意北调的百姓,多半出身山东与陕西、山西的贫雇农。
河北江西湖北河南这些籍贯的百姓,打死了也不愿意去关外。
他们宁愿回故乡要饭吃。
腊月的增加人数太快,库存的衣衫不足。
小花精在功勋人家中再次发起募捐,很快替这些愿意北上的家庭募捐到了足够的衣衫被褥。
当然,那些宁愿讨饭也不愿意通过双手成为地主的难民,也没有不管。
只不过,吃的穿的就要差一点,分得的衣衫就要薄一点破一些。
北上寒冷,像是毛皮的衣衫优先给他们。
太后娘娘看着这些宁愿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也不愿意参加以工代赈,难民北调,甚是感叹:“说什么故土难离,不过是懒惰成性。”
小花精说道:“谁说不是呢。媳妇仔细问过,都是没有土地的贫雇农,故土难离不过是怕苦怕累的借口。
都说穷则思变,这些人宁愿懒死饿死,也不愿意变通一下。母后不知道吧,京都眼下出了一件比那些宁愿讨饭也不愿意北上的稀罕事儿。
有一家人出来逃荒,家里有两个儿子、两个孙子,却让十三岁的大孙女改扮男装参加征召,想要混过一个冬天,被发现后审问一番,方知一家之主的祖母的打算,预备明年春上领了安家的银子不辞而别,要打要杀都有大孙女顶着。
您说说,天下怎么有这么狠心的父母长辈?”
皇太后道:“这就是女子的悲哀,老婆子也太狠毒了,既然报名了,就不能放过她,偏要她的儿子去。”
小花精道:“如今他们一家被收监,移民已经成了他们将功赎罪的唯一出路。
那老婆子至今还舍不得儿子,听说跟兵马司提出要求,改成让大孙子参军,让大儿子一家移民去辽东。
兵马司不答应,她在监牢里哭得差点断气。”
皇太后苦笑:“都是儿女,何苦要分亲疏呢?
西汉窦太后也是这般想不通,想要夺了孙子的天下给儿子,结果落得被长子孙子怨恨。”
什么老儿子大孙子,真正遇到生死关口,还是儿子最亲,孙子孙女都可以牺牲。
小花精道:“听说那女孩真的愿意参军去漠北,可以朝廷不收女子。”
这事儿一出来,小花精便命紫苏跟进。
这样有志气的女孩子,肯定不能让她落得个被官卖的下场。
太后言道:“历史上的女将军除了商汤的妇好,几乎都没有好下场。女子跟一班老爷们混在一起,名声就坏了,将来如何嫁人?一辈子都完了。”
小花精暗道,正是因此,她才想替女子争取一个同工同酬的机会。
小花精会让紫苏跟进,就是看中了这个孩子的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