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by木南斐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7-22

【不过最后东林党人一个个都被排挤迫害,然后其最终也几乎都被赶出了朝廷。】
【这致使魏忠贤对明朝廷更是无脑操控,还极其打压当时对抗后金,守住明朝大门的将领袁崇焕,你说让人气不气?而明熹宗朱由校就是在这**不堪,乌烟瘴气的环境中,仍专心致志搞他的木匠活计,并且还一搞就是七年。】
【最终是因为船翻,掉入河里受到惊吓,不久就病死了,再之后,就是他弟弟,也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朝众人又想起了这句话,不由得再次心酸难受不已。
这其中有多少次可以改变的机会?又有多少次可以挽救的机会?虽然好像有的也并不能算多……
但最终结果竟然一次次都是这种结局,真是叫他们无奈又愤懑!怎么他们明朝的皇帝,一个个都是这样的?!
而就算皇帝不行,为什么可用的人才还这么少?!
【朱由检,一个大明王朝最苦命的皇帝,有志向,厉行节俭,勤于政事,一心想要重整河山,也有魄力,整治了魏忠贤,使其最终自缢而死,也处死了客氏,但遗憾的是,明朝那时候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朱由检空有满腔抱负,但他不是天才,治国和用人能力都平平,成事不足还败事有余。】
【虽然搞死了魏忠贤,但碰到战事吃紧,竟又继续重用太监,还让其去监军去打仗,疑心病又重,重要岗位的大臣换了又换,百姓问题却得不到解决,一直耽误朝政,然后还亲手杀掉了最重要的依靠袁崇焕……】
【总之,就是整个完蛋,再加上当时明末还处于小冰河时期,导致朱由检继位以来,旱灾,蝗灾,瘟疫就没断过……所以农民起义,清军入关,朱氏王朝最终不得不走向了穷途末路。】
【只能说,这其中影响因素也是颇多。】
【朱由检自身的问题,天灾**的问题,处理政事不当的问题等等,以至于明末气数将尽,终究不可阻挡。】
教育,沟通,用人,治人,如何辨识人心和防范人心……还有自身的能力问题与如何提升,以及如何解决各种问题和各种困难等等。
这其中的学问和门道可真是太多太多了。
历朝历代下,众人不禁盯着眼前的小屏幕各自深思起来,也越来越想要开启权限去查询和翻阅里面的内容。
而且……这里面竟然还有灾害防治相关?!
想那旱灾,蝗灾,瘟疫,地震灾害,水灾等,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令人足够发愁和难解的问题,结果这资料库中竟然还涉及灾害防治相关的知识?怎么能如此令人心动!
所以这究竟怎么才能获取翻阅权限?
不少人这下是真的着急了起来。
正在这时,又听天幕继续开口道——
【然后我们再来总的说一下,其实以上关于明朝朱见深后面这些皇帝,不像朱祁镇那样有大过错,而且也并非这一两句就能概括全面的。】
【比如朱佑樘在位时期的确有过“弘治中兴”,但是他也给朱厚照留下了不少烂摊子。】
【而朱厚照其实个人能力是很不错的,单看他的应州大捷就能知道,解决了明朝十几年的边患问题,但还是那句话,包括朱厚照在内,明朝被文官集团裹挟的皇帝真的不少。】
【还有万历皇帝朱翊钧,他二十多年不上朝,其实也有避开党争的意思,但一些国家大事也算不上不管,比如在后宫遥控那“万历三大征”。】
【另外就是和阉党作对的东林党,其实也不是个好的,我们都知道明史有很多失实和失误的地方,其中就有东林党残余势力编写导致的原因,所以明朝的文官集团才是最大的问题。】
【除此之外就是明朝皇帝真的都不太会用人,有用得用的人才都少得可怜。】
【又比如朱由校重用大奸臣魏忠贤,其实也有利用其打压东林党的意思,但怎么说,魏忠贤这个人也是真的很不行,还有后来的崇祯,虽然是杀了魏忠贤,但也又让东林党卷土重来……】
【并且崇祯空有抱负,但是能力才干着实平庸,同样不懂得培养以及任用人才。】
【纵观整个明朝时期,尤其是后面这些个明朝皇帝,其功过是非,一两句话真的说不清楚,也展现分析不出来,但总的来说,同样问题就是手里得用人才太少,也不懂得去培养真正有才干的人才,以及或多或少都在被文官集团所裹挟。】
文官集团……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不禁沉下脸色,下颌也绷紧起来。
于明朝其他时空,气氛也是各有各的凝重及僵硬。
【而且不说明朝皇帝,再说一下为大明守门的袁崇焕,说他是崇祯的重要依靠,也只是相对而言,因为袁崇焕这个人,评价很是两极分化。】
【他的确对明朝有功,但其人志大才疏,做事不考虑后果,眼光狭小,性格很有问题,还杀了另一个抗击后金的主力毛文龙,不过包括毛文龙在内,两人可以说是都争议颇多。】
【但总体而言,袁崇焕杀了像毛文龙这样的抗金将领,对大明而言怎么都是一步臭棋,就像崇祯最后将袁崇焕凌迟处死,也算是斩杀了明朝能够抗击后金的重要依靠。】
【而真正说起来,无非仍是没有多少人才可用的问题,所以其选择和结果才会发展至此。】
【也因此,结合以上种种,以及这其中涉及到的各种问题等,我们今天这期视频的主题,便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系列。】
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秦王宫。
嬴政听到这八个字的时候,整个人倏然就屏住了呼吸。
所谓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单听这八个字,简直就让他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这一路听下来,那位唐太宗李世民最后痛心废掉太子的问题,汉武帝刘彻晚年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自杀,更是间接导致西汉由盛转衰,还有明朝那诸多奇葩皇帝的问题等等……
不得不说其内里最根本的问题都出在“人”上面。
而这其中,其实都还有可回旋的余地。
甚至解决的余地和方式还不少,但前提是能“早知道”,比如知道和晓得这资料库中的内容,然后最终作用在……
【教育沟通问题,生产力,科技创新与发展,国家富足与强盛,左右都脱不开一个“人”字。】
【更确切而言,是“人才”两个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出人才,是人才,有人才,才有可能,也有能力和机会去避免,以及解决因各种因素所产生的诸多问题等,所以这人才,是重中之重。】
【所有一切的发展改变,避免和解决,以及实现等等,都依托在“相关人才”之上。】
【那如何才能培养足够优秀,也能力使到位的相关人才出来?】:

第86章 学校 构成一个“人”的“必经之路”……
这一整个听下来,尤其是再听到天幕说的后半部分——
所谓一体两面,分说两端,原来都并非那么简单就能下定论的。
朱佑樘治下出现过“弘治中兴”,但是留下了不少烂摊子,可见其在位统治期间,必然也是出现过不少错处。
还有朱厚照设立豹房,宠信宦官刘瑾,又杀刘瑾,以及其亲征的应州大捷等,也是不能说只贪图享乐,毫无作为。
听天幕后续之言,其后皇帝皆是如此,都不可片面看待之。
但是否能上这明朝的功德名单……
朱元璋又是不禁再次翻看起来,也不知是第几次翻看了,每一次翻看都有不同的情绪体验,皆是各种复杂的心思情绪,而后再听天幕先前说的最后那部分时,又是换了更为复杂的心思情绪——
这功德名单上出现的人名,原来最终看的,还是其作为有没有作用到百姓身上,而并非单纯去看其个人能力如何。
是百姓啊,原来百姓才是重中之重。
所衡量的最根本标准,其实就是对治下百姓如何。
也因此,单看其功绩和能力,确实有的听着还不错,但是却没能上榜,比如朱厚照。
有的总体来看,功过都有,但因前面也做出了一些成绩,所以仍是可以上榜,只是数值偏低,比如朱佑樘。
有的则是完全过大于功,所以哪怕出现过“万历中兴”,却最终也没能上榜,比如万历皇帝朱翊钧。
不止朱元璋发现了这一点,其他历朝历代众人也都发现了这一点,于是更是不由得陷入了深思之中。
百姓……从一开始君舟民水,守业更比创业难,再到现在出现的这份功德名单,这由始至终,原来一直都不曾变的,也是评说他们这些人物时,其一直所依据的,从来都是这“百姓”二字。
所谓百姓,才是其功德名单中,最根本和核心的衡量标准。
百姓,人也,也是国之根本也。
其实一直都不曾变过。
朱元璋再次认知到了这个问题,复杂深思之后,便是不由得叹息,难怪明朝的排名竟是如此……而且还有两点很重要的是——天幕所说的文官集团!以及明朝后期阶段,得用和可用的人才还是不够!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是不由得咬牙磨牙。
被文官集团所裹挟?!
还有所谓的党争……以及天幕说的,关于明史失实和失误的问题……
朱元璋脸色都冷了下来,哪怕这些事不是发生在他这一时期,也让他深深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还有人才是不够还是不行?
如天幕所说,究竟如何能培养出足够优秀,并能力使到位的相关人才来?
现下不止是朱元璋,其他历朝历代诸人一路听下来,也不由得关注起这个问题来。
毕竟认识到国之根本是为人,尤其是所谓的“人才”,再加上摆在眼前看得见,却点不开的庞大资料库,实属是勾得他们蠢蠢欲动,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如何培养人才,收揽人才……好让自己手里有人可用,而且再也不怕无人得用。
除此之外,有一个道理他们可都懂得——
这人才一多了,那他们可选择的余地也就更多了。
【无论什么时代,都需要人才。】
【无论什么领域,也都需要人才。】
【无论在哪个方面,同样也是需要人才。】
【比如教书育人,教育儿女需要相关人才,而身为父母,自己大概也需要懂得相当一部分教育相关的学问才行。】
【再比如医学方面,工程建设方面,军事军队方面,治理国家方面,抗灾救灾方面等等……单就说医学方面,往大的方面说,就有中医和西医之分,往细的方面说,中医还有推拿和针灸等等小的分类,所涉及内容极其庞杂繁多。】
【这一个行业,就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出来,更别说其他行业了。】
【各行各业都同样是如此。】
【所以培养人才,根本就不是一个简单说说就能成的事情。】
【尤其是治理国家方面,如何选人用人,如何筛选真正有用之人,又如何辨别是否有欺上瞒下的行为,如何整治贪官污吏,如何制定取之于民,又能用之于民的政策,使国家能蒸蒸日上,更良性的运作起来?】
【可见这也不止是选用和培养人才的问题,还包括自身如何分辨什么是有用和得用的人才等。】
秦王宫。
嬴政不禁点头啊点头。
就连他看着那资料库,也不由得有想要学习的冲动。
对比那庞大资料库的内容,真是越发深觉自身仍有可填补的地方。
所以他是真的太想要这资料库。
简直是宝藏,让人抓心挠肺的想要。
【其实不管是培养人才,还是提升自身,与人相关的,也都脱离不开“教育”这两个字。】
【所以让我们再回到这次视频的主题——《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所谓科教兴国,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而人才强国就是国家兴盛,人才为本,即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的道路,以此来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总体概言之就是“人才兴国”,即科技与教育是分不开的,人才和教育也是分不开的。】
【所以国之根本,与人有关,必须要重视“教育”二字。】
【其生产力的发展与提升,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使得国家富足而强盛,百姓也能安居乐业等,便是要用教育来培养人才,发展人才,也是能用教育来提升自己,壮大自己等等。】
【那么,又要如何实现对人才以及自身的教育?】
要如何实现教育……
刘彻下意识心思一动,那不就是——
【教育,有口耳相传,有言传身教,但最主要,还是依托在学校教育之上。】
【像最初的教育活动,就与人类的生产有关。】
【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人们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知识和技能,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财富逐渐增加,有些人就可以从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脑力活动,同时语言文字也在丰富和发展。】
【这样一来,独立的教育机构——即学校便逐渐孕育产生了。】
【而学校的出现,则标志着人类教育活动进入一个自觉的历史时期。】
后世之人将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地方,称之为学校吗?
不过果然是“学校”。
虽然名称不同,但和他们想的一样。
听到这里,有人又不禁想到,既然名称都不同,那是不是说,后世所谓的学校等,也都和现在不尽相同?
【据考证,在原始社会后期,就有了专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特殊场所——】
【比如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最初的萌芽。】
【青少年在这里接受一些训练,学习自理,参加社会劳动,如建筑房屋,耕种,收获,照看牲畜等,还有学习唱歌,跳舞,游戏,以及学习礼仪和行为规则等等,再一直到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并称为“校”。】
【《孟子·滕文公上》上有言——“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所以到了商朝,学校又被称为“序”,后来到周朝时期则成为“庠”。】
【不过这不是唯一称呼,比如西周还称学校为“辟雍”,是少数奴隶主贵族读书的场所,而且古代学校的称呼除了序和庠外,还有学、校、塾,并且在开始产生时,这些地方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是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
原来教育活动竟然出现和发展的这么早?
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出现了?
不过倒也不难理解,毕竟一代代延续和传递,必然少不了“教育”。
而众人想到这里,不禁对“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原来真的做什么都少不了“教育”二字,无论是口耳相传,还是言传身教,亦或是去专门场所学习,这大概就是构成一个“人”的“必经之路”?是必不可少,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说起学校教育,其实可划分为很多类型。】
【比如按不同的历史阶段来说,就分为古代教育,近代教育,以及现代教育,而古代教育又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以及封建社会的教育,除此之外,还有资本主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教育等。】
【我们再继续先往下说古代教育。】
【像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
【其中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而乡学则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
【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
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当时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这里要说的一点是,虽然西周就有“学在官府”之说,但由朝廷设立的中央官学是正式创始于汉朝。】
听到这里,刘彻不禁挑眉。
既然说起汉朝,又说起这官学,那他——
【不过我们先跳过官学,说一下与官学相对而存在的私学,这在我国教育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刘彻:“……”
这莫名熟悉的感觉!
天幕怎么总这样对他?!

第87章 初心 嬴政:感受高考的“魅力”?……
【先说起私学,是因为我国古代私学教育主要出现于春秋时期,其中以孔子的私学规模最大,影响也最为深远。】
【春秋战国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转变时期,教育也随着经济政治的变更,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即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私学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简单说一下,私学的发展,和当时各学派林立,以及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相辅相成的。】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这四大学派。】
【而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拥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门生,培养了大批掌握文化知识的人才。】
【并且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六经为教科书,即诗是文学课,书为政治课,易是数学课,礼为道德伦理课,乐是音乐艺术美学课,春秋则是历史课,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儒家私学并不重视生产知识,以及科学技术的研究和传授。】
【倒是墨家更多的代表农业手工业者的利益,注重科学技术教育。】
秦朝咸阳城中——
“师兄,听到了吗,天幕又说我们墨家呢。”
荆元挑了挑眉,满脸得意喜色:“还说我们墨家注重农业手工,以及科学技术教育。”
田胜也是笑着嗯了一声,心想以现下的情况来看,他们墨家以后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再有就是资料库中的各种科学技术相关,真是想要快些能够翻阅啊。
“这摊子上所展示的就是纸张吗?”
这时有人走到了两人的摊子面前,田胜不禁收起心思点了点头,这一段时间门,咸阳城中仍一直在从外地进人,纸张的研发越来越顺利,但还需要展示和推广开来,所以上面便让他们在咸阳城中设立专门展示纸张的点位。
见又有人过来他们这边,田胜便想要开口为其介绍和展示一番。
然后这时又有人插话进来道——
“这里也有纸张?快让乃公看看。”
一人从后面赶来,扒拉了一下前面说话那人。
“也不知道这纸张什么时候能普及开来,看着可真是足够轻便啊。”
再后面又跟来一妇人,也捏起一张纸仔细观看了起来。
“最近这咸阳城中,还有什么其他新鲜东西吗?”那妇人抬起头询问道。
“啊,有的有的,还可多了……”
荆元和田胜分别和几人交谈介绍起来,如同周围各地其他点位一样,那展示之人几乎都颇与有荣焉,因为无论是这纸张,还是雕版印刷等的制作,亦或是还在研究的诸如火药等其他东西,他们可都比这些刚进来咸阳的人了解太多了。
而且不得不说,这都要感谢天幕的馈赠。
尤其是现下他们眼前还都有那庞大的资料库!
再加上秦朝最近的变化,以及陛下颁布的各项改革措施,还有更改和逐步完善的秦律等等……
田胜望了望秦王宫的方向,缓缓舒出一口气。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而现在,天幕甚至还在普及私学教育等。
【然后我们再往下说私学的发展。】
【这里要说的一点是,法家对于私学的主张比较偏负面。】
【如商鞅提出“贱游学之人”——《商君书·壹言》。
不允许评议政治得失,以推行“壹教”——《赏刑》。】
【韩非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
“凡乱上反世者,常士有二心私学者也”——《诡使》。
同时将私学视为产生“二心”的根源,主张“禁奸”。】
【到秦朝时期,李斯更是提出私学是诸侯并作,厚招游学的产物,今天下已定,法令当出于一,使百姓安守其业;私学是古非今,批评政事,导致“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建议对私学“禁之便”。】
【这其中有结合政治需求的考量因素在,所以秦朝时期遂严厉禁止拥有书籍和聚徒讲学,也由此终结了春秋战国时期自由讲学之风,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之制。】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采纳李斯此建议,也起到了否定教育的作用和影响,这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
秦王宫之中。
嬴政不由得蹙了下眉,但很快却又舒展开来。
对于李斯提出的这个建议,其采纳原因,他现在能想到究竟是为何如此决定。
若是没有天幕出现,天下已定,法令出一,为维护政局稳定,那他必然会采纳李斯的这个建议。
不过现在倒是不必了。
想到此,嬴政不由得满脸欣慰的看向天幕,随即又拿出亲自制定整理的小本本记录起来——
在秦之后,这私学或是官学的发展,或许也可多参照一二。
【然后就到了汉朝,汉武帝这里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以今文经学为官学,但是并不禁止私学。】
【于是与今文经学相对的古文经学,则演变为由私人传授的私学,并且到东汉末年已取得了压倒官学的地位,如马融,郑玄等古文经学大师的私学学生多达千人以上。】
【同时官学也在汉朝这一时期正式创立和发展起来。】
【如汉朝的最高学府——太学和国子监,汉朝特别重视发展官学,重点尤其是太学。】
【如汉武帝元朔五年,即公元前124年,创太学设置博士弟子50名,至汉成帝时增至3000人,汉质帝时期太学生增至3万余人,从这些数据来看,汉朝太学规模之宏大,世界罕见。】
【后来隋朝隋文帝时期设国子寺,隋炀帝时改名国子监,是我国设立专门教育管理机构之始,一直延续到清代。】
【可以说,太学和国子监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办学育人,繁荣学术,发展科举取士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均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汉朝未央宫。
刘彻听到这里,终于算是美了。
自己给自己算一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官学除了最高学府太学以及国子监外,还有地方官学,如我国古代的地方官学,是自汉景帝时文翁在蜀郡设学宫开始,到汉武帝时期,对文翁设学宫甚为赞许,并诏令天下郡国皆设学宫。】
【从此以后,有些郡开设学宫,至汉平帝元年,即公元3年,开始建立地方学制度。
按制度规定,郡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曰序,学校名称便由此而来,而到了东汉时期,又出现了“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地方官学衰废,“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
【再有就是专科学校——即东汉末年创立的鸿都门学,南朝的史学,儒学,玄学,唐宋明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这些都属于培养某种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门学校。】
【此外,还有研究科学,玄学,如唐朝咒禁学,崇玄学等,都属于特殊的专门学校。】
【而除专科学校外,还有贵族学校和短期学校。】
【比如东汉的四姓小侯学,唐朝的弘文馆,宋朝的宗学,诸王宫学以及内小学,明朝的宗学,清朝的旗学,宗学等等,都属于以贵族子弟为教育对象的贵族学校。】
【而在封建社会中央官学系统中,有少数学校,既不是高等学府,又不属于专科学校,更不是贵族学校,而是君王或执政大臣暂时开设时间门短促,并且无制度系统的学校,故称为短期学校。】
【如宋代的外学,即又名辟雍,还有广文馆,四门学等都属这类短期学校。】
【另外宋朝中央政府在京都设立的普通国立小学,也属于中央官学的范围之内。】
秦朝时期各地。
无数人不禁为这后来不断发展的官学私学等牵动了思绪。
现如今秦朝也要推动那什么科举制,也在普及和研究纸张,为以开放书籍,让更多人有书可读,但若无相关人士指导,便也是寻不到真知灼见,约莫是两眼一抹黑,但现在天幕说起这些……
有没有可能,基于此,又会有新的政策出现?
“现在陛下应该不会禁止私学了吧?”
“会不会也有可能再创立官学?”
“也不知这私学和官学等,在后世会发展成什么样?”
【我们总的来说一下,在汉朝之后,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乱的诸多原因,官学时兴时废,但官学衰颓,私学却呈现繁荣局面,名儒聚徒讲学仍占重要地位,学生人数上百人或计千人屡见不鲜。】
【而且这个时期的私学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的儒学,还包括玄学,佛学,道教,以及科学技术等。】
【然后及至唐朝,中央官学繁学盛制度完备,发展到顶峰。】
【并且关于私学,唐朝也是私学遍布城乡,不过虽然制度不一,程度悬殊,但是也有名士大儒。
如颜师古,孔颖达在任官之前,均是私学教师,“以教授为业”,“以教授为务”,一代名儒刘焯,国子学博士尹知章,不仕尹知章,不仕归田后也均在家乡教授生徒,另一方面也有村野启蒙识字的私立小学。】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我在古代写小  爹系夫君日常  神明她只想当  启禀摄政王,  反派非要攻略  当高门找回我  鸡飞狗跳大杂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