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by木南斐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7-22
李世民也在摇着头:“隋炀帝之罪,罄竹难书啊。”
太医早已经被叫了上来,正流着汗为杨坚把脉,见杨坚又呼吸急促起来,连忙低声请求道:“陛下,万要平心静气啊。”
杨坚此时连话都说不出来,扯着嘴角摇了摇头。
他心底忍不住生出个想法——这是不是报应?是不是上天对他的惩罚?
否则……否则他怎会生出这样一个畜生来!
【614年,隋炀帝还要下诏再次征发天下兵,攻打高句丽。】
“还要啊……”
刘彻摇着头:“竟然还要……”
这时候隋朝的国情那得是什么样子了。
【隋炀帝到达涿郡的时候,隋朝的士兵开始在路上相继逃亡,而等隋炀帝到达临渝宫的时候,哪怕把叛逃的士兵斩杀,将士兵的血涂在鼓上行祭,也仍然无法阻止士兵的逃亡。】
【到最后,隋炀帝到达怀远镇的时候,彼时隋朝国内已经大乱,所征之兵多数未能按期到达,可即使如此,隋炀帝还是没有停止征讨高句丽的打算,不过此时高句丽也处境困弊,于是隋军击破了一支高句丽军队,在这之后,还要向平壤进军,因为隋军的将领认为这正是攻破高句丽的好时机。】
【可结果呢——】
【结果高句丽当时的君主高元害怕,派遣使者请求投降后,于是隋炀帝竟然就下令召回了当时的将领和军队!】
秦王宫。
蒙恬深吸口气,无话可说。
这就像是眼前有一块好多次好多次都能拿下来的肉,结果偏偏每次都能顺利错过!
【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隋炀帝三次御驾亲征高句丽结束,其实还要去第四次的,只不过最后没有成行罢了。】
【而当时隋炀帝第三次征讨高句丽时,高句丽表面上虽然表示臣服,但是在这之后,高句丽的君王高元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入朝,并且还俘获大批隋人不放还。】
【之后唐初的时候,有人去到高句丽,只见——“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杨坚终于喘过气,哑声喃喃着这句话,不断重复。
【连续三年,三征高句丽,死了三十多万军士,而大量民夫百姓死亡不计其数,还造成了巨额物资的损失,过度横征暴敛,于是隋朝的整个统治都开始全方位崩坏了……】
【甚至到后来,隋炀帝已经自暴自弃继续享乐,生活竟更加荒淫,还拿着镜子对萧后说:“好头颈,谁当斫之?”】
【可见隋朝的农民起义已经到了无可抑制,也无法抑制的地步。】
“好头颈……谁当斫之……”
杨坚又换了这句呢喃,随即蓦地沙哑而笑,继而哑声大笑——
“好!真是好一个头颅!”
“谁当斫之?!”
“朕当斫之!!!”
“儿臣发誓以后绝对不会去做这些事,真的不会去做——”
杨坚面无表情看着,闭了闭眼:“捂住嘴。”
“父皇!唔——”
“拉下去。”
发泄大笑过后,杨坚的声音带着极力压抑的颤抖和平静,同时更加威严厚重,一字一顿道:“即刻处斩!不得耽误!”
“陛下——”
独孤伽罗原本就一直泛红的眼眶,霎时落下泪来。
“传朕旨意,罪人当诛,死后除名,昭告……天下,以安民心!”
杨坚没有回应独孤伽罗,也没有转头去看,而是有条不紊的继续下发着指令。
在听到后面四个字时,独孤伽罗身体颤抖了一下,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杨勇则一直盯着杨广被拉下去,眼底有复杂之意,但更多的是解决掉心腹大患的畅快之意——只要一想到杨广会踩着他当上太子,还会在登上帝位之后,对他的儿子斩尽杀绝,他就恨不得把杨广五马分尸,大卸八块!!
否则真是难消他心头之恨!
幸而父皇圣明,现在除了杨广,以后他……
“……杨勇,废太子之位……”
“什么?!”
杨勇猛地回过头,面露震惊与仓惶,有心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位于其上的帝王正面无表情看着他。
也……审视着他……
“父……父皇……”
杨勇身体不禁颤抖起来——
为什么……为什么啊?
不是已经知道那隋二世不是他了吗?为什么还要废立他……
可杨勇想争辩,却说不出话来。
“德不配位,恐伤国本……”
杨坚坐在高位上,放眼望去,群臣跪拜,叩首俯身,一个个姿态压得极低,仿若惶恐至极,而身前的杨勇更是惶恐不安,颤抖不已,勉力望着他的目光中,透着恳切的哀求。
废立太子,谁可当立?
一时间,杨坚竟有些迷茫怅惘。
这时,一只手覆盖在了他的手上,杨坚转头看去,只见独孤伽罗红着眼眶目光坚定,轻轻低声道:“陛下,还不晚。”
是啊,还不晚……还不晚!!
“储君之位再议,但众卿当以天幕为鉴!自省己身!”
杨坚最后将目光定在杨勇身上,声音越发低沉威严:“天幕之言,犹如前车之鉴立于眼前,若今后不引以为戒,不三思而行,则今日晋王之责……便是明日己身之下场!”
“是——陛下!”
随着众臣响应,杨勇也骇然低下了头:“是……陛下。”
【守业更比创业难,可能有人想要说隋炀帝并非完全无功无德,或许也还想要为其争辩二三句。】
【但隋朝之下的劳苦庶民们,之所以饥不饱食,甚至到了人皆相食的地步,却很难说不是因为隋炀帝的原因吧?】
【和秦朝相比,隋炀帝接下的隋朝,最起码经过了隋文帝的缓冲,可看看他都干了什么,连最根本的民心都守不住,不,应该说是完全都没想去守,甚至还将隋文帝收拢的民心,毫无心理负担的一点点,一次次的全都衰败了出去!】
【隋朝,本该是可以继续朝前的局势。】
【结果到杨广手里,却无谓也无惧民心,最终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那么又何谈文治武功,以及守业功绩!】
【所以他哪里是有情可原,分明是罪有应得!!】
【所以这昏君暴君之名,可真不算冤枉了他,理应他蒙之受之!!】
秦王宫。
嬴政思及秦朝之处境,不禁在心底叹息一声——
眼下这民心与民意,该如何守啊。
果然守业更比创业难,又是二世而亡,难道历来大一统后的朝代,守业都如此结局吗?
嬴政立即在心中给了否定的答案。
必然不是如此。
但真正的守业之君又是如何呢?
汉朝未央宫。
刘彻也在思考同一个问题。
自高祖建立汉朝以来,大汉并非未经过动荡,再有匈奴之祸也一直未平……这守业该如何守?
而这守业之能又该当如何?
高祖创业,那汉朝以来,谁又有资格……来当这个守业之君?
【其实纵观历史长河,确实昏君暴君不少有,但也绝对不缺继始皇之后,可堪千古一帝的创业及守业之君。】
【比如秦皇汉武——汉武帝刘彻。】
秦皇……汉武……
汉武帝……刘彻!!!
是他!!!
刘彻瞬间站了起来,胸中激荡无比。
“陛下——”
卫青等众臣也面露惊喜看向刘彻。
“是陛下!!”
能与始皇并列,秦皇汉武!
单这四个字,就足以说明一切!
他们的陛下,在后世看来,竟可称为千古一帝?!这莫大的荣耀,连带着他们都与有荣焉!
刘彻禁不住自得与胸中的激荡,脸上不由得露出志满之意。
他就知道!
先前所提问题完全站得住脚!
所以天幕接下来是不是要讲他?
刘彻甚至忍不住想要正一正衣冠,接下来历朝历代可都要听他之事,天幕——
【不过我们下一个要重点讲的不是汉武帝刘彻。】
【这个先放到一边。】
等等……等等!
什么叫先放到一边?!
为什么不重点讲他?!
刘彻一口气差点憋在嗓子里,天幕……天幕你是不是真的和朕有仇?!
秦王宫。
嬴政暗自轻哼一声,没想到这位汉武帝,竟真被后世和他摆在一起。
不过……既然不是要讲这位汉武帝,那又是要讲谁?
【秦二世而亡,隋二世而亡,但也有王朝自二世起,便开启了盛世之路,扶摇而上!】
【那就是继隋朝之后的唐朝。】
【继唐高祖李渊之后——】
唐朝,李渊时期。
众臣分立二站,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以及齐王李元吉等具在。
听着天幕继续往下讲,李建成不禁目露激动与欣喜,继父皇之后,开启大唐盛世之路的千古一帝,是——
【唐太宗,李世民。】
咚咚!!
剧烈的心跳骤然响起,仿若敲击在每个人的耳边。
唐太宗……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太子李建成身上,又汇聚到秦王李世民身上。
观太子身体康健,并未有恶疾之兆,怎的……怎的继陛下之后,却是秦王登上帝位……
一时间,朝堂氛围寂静无声,如坠冰窟。
唐朝,李世民时期。
听天幕讲——【继隋朝之后的唐朝,继唐高祖李渊之后……】
李世民就放缓了呼吸。
继始皇之后,可堪千古一帝,开启大唐盛世之路……
那是——
【唐太宗,李世民。】
那是他!
李世民闭了闭眼。
那是他!
他在后世之人眼中,可堪千古一帝!
贴身婢女不由得望向长孙皇后,激动道:“娘娘,您听到了吗!”
长孙皇后已然笑了起来,眼眶泛红,语带叹息:“听到了。”
同时于心中道:陛下,您也听到了吧。
青史留名,万古长青。
您心中那道坎,该过了吧。
再观朝堂之上——
随着天幕道出后面几句话,尤其真正点明“李世民”三个字,朝堂众臣的表情尽皆欣喜与激动。
尤其当初跟随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臣子们,诸如房玄龄,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皆望向位于其上的帝王,那是他们跟随的明主,那是他们一直以来坚定的信念所在,如今蓦然回望过往,也无悔所行之事!
“陛下——”
房玄龄拱手下拜:“臣等必跟随陛下,开创这太平盛世!”
群臣亦激动下拜:“臣等必跟随陛下——”
“——开创这太平盛世!!”
“好!好!”
李世民心中同样鼓荡不已:“有众卿在,这太平盛世又何愁无所得见!”
不过他从来不惧史笔记载这坐下帝位何来,就是不知天幕又会如何评判?
李世民重新抬首,望向天幕——
想必这天幕讲起他时,必然是会提起那次动荡吧。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关于他是怎么上位的,那就不得不提起玄武门之变。】
唐朝,李渊时期。
“玄武门之变?”
李渊骤然变了脸色,其余臣等也是如此。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朝武德九年六月。】
【即李世民于玄武门前,杀兄屠弟——射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现在就是武德九年六月份……
“秦王!!”
李元吉蓦地惊恐大喊,直指李世民:“你竟然敢——”
李建成与李元吉立在一起,霎时间与李世民拉开了距离,同一时间,欲招人前来将李世民拿下。
而也是同一时间,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以及长孙无忌等人,也尽皆站在了李世民身后。
秦王李世民身姿不动,只目露凛然之色。
朝堂之上,一时间剑拔弩张,气氛前所未有的骇然凝重。
第16章 当场社死
李世民目光扫过李建成和李元吉,又将视线投向天幕,最终收回,朝着坐于帝位之上的李渊望过去。
继始皇之后的千古一帝,开启大唐扶摇而上的盛世之路,创业守业之君,多大的殊荣,初听的时候,连他都不敢相信,那竟是自己。
史书留名,被后世所铭记,哪怕是现下这种情况,也不禁让李世民心潮翻涌,心脏鼓噪。
但眼下这样的情况……
李渊脸色发沉且难看,纵观朝堂格局变化,一时间竟又有些惊骇莫名。
他目光直直的与次子对视,对先前所听到的天幕之言,竟还有些消化不能,缓不过神来。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分别被李世民和尉迟恭射杀。】
【而当是时,唐高祖李渊正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随后李世民让尉迟恭入宫担任李渊的警卫。】
【尉迟恭便径直来到李渊所在的船上,并以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起兵诛杀为由,请求李渊颁布亲笔敕令,命令还在和秦王府兵马与宿卫军交战的东宫以及齐王府亲信等,一律接受秦王的处置。】
“秦王逆贼!还有尉——”
李元吉手指向尉迟恭,见尉迟恭怒目而视,声音一卡,又转而朝向李渊:“父皇,他们这等乱臣贼子还要蒙骗于您!”
李建成也望向李渊:“父皇……”
李渊也是怒火旺盛:“秦王!你竟然当真敢——”
【当时李渊是怎么回答的呢?】
【李渊问裴寂等人:“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
【不料今天竟然会出现这种事情,你们认为应当怎么办?】
【萧瑀和陈叔达回答说:“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
【建成与元吉本来就没有参与举义兵反抗隋朝的谋略,又没有为天下立下功劳,他们嫉妒秦王功劳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划奸邪的阴谋。现在,秦王已经声讨并诛杀了他们,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陛下如果能够决定立他为太子,将国家大事委托于他,就不会再生事端了。】
【李渊回答说:“善!此吾之夙心也。”】
【“好!这正是我素来的心愿啊。”】
李渊:“……”
李建成:“……”
李元吉:“……”
被天幕提到的几位大臣:“……”
就……挺破防。
还他妈有些尴尬。
【先不说李渊是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本来就这么想的,也先不说萧瑀和陈叔达的话是不是为了顺应局势,又是不是有些许偏颇,反正唐朝上下,只要不是睁眼瞎和耳聋的,最起码都该看得见秦王李世民的卓越功绩!】
【再者说,让我们先来看看玄武门之变前夕都发生过什么——】
【秦王李世民屡立战功,威望日高,功名日盛,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甚至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天策上将之职授予秦王李世民,位在诸王之上,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李渊和太子李建成,且拥有众多支持者。】
【加上秦王府内人才济济,有我们后世熟知的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和长孙无忌等人,这就导致秦王一党,足以与太子李建成一党相抗衡,除此之外,还要再加上李渊的优柔寡断以及和稀泥。】
【由此一来,真的不难想象,李世民会如何被李建成防备和猜忌。】
【而与此同时,齐王李元吉一直暗中嫉恨李世民,所以总在李建成和李渊面前诋毁李世民,甚至想要将李世民谋害致死,也因此,李建成和李渊对李世民的成见疏远,真的完全少不了李元吉这根搅屎棍。】
【至于李元吉为什么嫉恨李世民,大概和李世民相比,差距过大,无才无德还长得丑吧。】
李渊和李建成下意识看向李元吉,朝中诸多大臣也都下意识看了过来,尉迟恭等人更是怒目而视——
李元吉脸色瞬间涨得通红!
什么搅屎棍!什么无才无德还……
天幕简直是妄言!
李元吉憋红了脸,看看李建成,又看向李渊:“父皇,儿臣没有……”
【李建成尚且对李世民还顾念手足之情——】
【李元吉曾劝说李建成趁早除去秦王李世民:“当为兄手刃之!”】
【我自当替哥哥亲手将他杀掉!】
【甚至在李世民跟随李渊去往他府邸的时候,命令护军埋伏在李世民的寝室中,准备刺杀李世民,但最终被李建成给制止了,为此李元吉还恼怒说:“为兄计耳,于我何有!”】
【我这是为哥哥着想,对我自己有什么好处!】
李元吉立即又看向李建成,是啊,哥哥,臣弟所为不过都是为了你——
【这话也不知道有几分可信度。】
李元吉一噎:“……”
【因为李元吉还曾说过:“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
【只要先灭了秦王,那取东宫代之,简直是易如反掌!】
李元吉瞬间脸色一白:“……”
李建成则骤然看向身侧的李元吉,脸上满是震惊于怒意,不禁咬牙开口:“李元吉!”
长孙无忌等人暗自轻哼,心道了句活该。
如此情状,简直大快人心!
【好了,话再说回来,于玄武门政变之前,李建成和李元吉到底还是一致对外的——】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太白经天现,即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于天空正南方的午位。】
【这一“天降异象”的现象,被视为玄武门之变的导火索,按当时古人的想法来看,这是一种“变天”的象征,是暴发革命或当权者更迭的前兆,代表着大事即将发生。】
【虽然所为的太白经天,在我们现代看来,不过是正常的天文现象,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当时的古代,这可是大事,更何况当时的唐朝并不是那么安稳,政治基础也没有很牢固,隋末部分余党还在暗中闹事,加剧了朝廷内外各势力之间的矛盾,同时于政权上也不免出现了分崩瓦解的风险。】
【所以太白经天这一现象一出现,确实是十分的鼓噪和鼓动人心。】
“等等——太白经天,不过是正常的天文现象?”
刘彻被其中天幕所说的话吸引到,再次勾起了他对后世的好奇心——所以为什么后世会这么说?而且还是很笃定,且无所谓的语气?难道……难道后世对天上现象了解更多,是因为有了更进一步探索的办法?
一时间,刘彻心跳都不禁有些加快。
而不止是刘彻注意到了这句话,其他历朝历代诸人,也都或多或少注意到了。
但奈何天幕只是随口一提,并不会往下讲更多,只能暂且先将情绪和思绪等压了下去。
而嬴政除了注意到这些,还对所谓的“秦王”产生了些许好奇之心。
屡立战功,封无可封……
这如他一样的“秦王”李世民,也是继他之后的千古一帝,到底如何?又究竟都有何作为?
【太白经天出现,也是巧了,适逢突厥突入长城边塞,包围乌城。】
【而这时候,太子李建成便推荐齐王李元吉,让其代替秦王李世民都督各路军马北征以抵抗突厥入侵。】
唐朝,李渊时期。
尉迟恭等人不禁暗哼一声。
【之后,李元吉乘机请求让秦王麾下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以及秦王府右三统军秦琼等人与自己一同前往,检阅并挑选秦王帐下的精锐兵士,以增强自己军队的实力。】
【而这实则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趁此时机,以便能谋害李世民!】
【太子李建成对齐王李元吉说:“今汝得秦王骁将精兵,拥数万之众,吾与秦王饯汝于昆明池,使壮士拉杀之于幕下,奏云暴卒,主上宜无不信。吾当使人进说,令授吾国事。敬德等既入汝手,宜悉坑之,孰敢不服!”】
【李建成想要叮嘱李元吉,趁着他和李世民在昆明池为李元吉践行的机会,让勇士在在帐幕里将秦王杀死。】
【而之后上奏李渊的时候,就说李世民是暴病身亡,李渊应该不会不相信,并且李建成还会让人进言,逼迫李渊将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处理,再者,尉迟恭等人都落入了李元吉手里,可以悉数将他们坑杀,看谁敢不服!】
【啧,真是谁也别说谁,说李世民杀兄屠弟,逼父让位,李建成和李元吉又哪是清白无辜的。】
【而且对李世民的谋杀还不止这一次。】
【只不过两人应该都没想到,这一段话,早就被李世民在太子东宫收买的眼线听到,并且悄悄传给李世民听了。】
李渊:“……”
李建成:“……”
李元吉:“……”
这正在进行时的预谋之事,被天幕如此一一道来,简直是……
破他妈大防了啊……
沉默是今早的朝堂……
无论是李渊,还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亦或者是被点到名字的几位大臣……当然,其余诸臣也没甚好言语的。
不然叫他们说些什么?
又能说些什么?
但若是诸臣知道现代一言,大概还真得来一句——莫不是小刀剌屁股,可真叫人开了眼了啊。
而这其中,唯一看上去依旧泰然自若的,恐怕就只有秦王李世民了。
以至于秦王究竟在想什么,谁也看不出来。
李渊到底脸面掉得不多,恢复得快,很快收敛好情绪,皱眉看向底下的太子李建成,以及秦王李世民等人,压抑着怒火沉声开口道:“尔等可真是叫朕大开眼界!”
秦王,逼父让位!
太子,也要逼他转交国家大事处理!
还有齐王,他竟不知齐王也在暗中觊觎东宫太子之位!
他还没死呢!这两相争斗竟及至如此程度,又将他置于何地?!
“这储位之争,你们竟然——”
【说起来,李建成和李世民之所以闹到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步,这其中,李渊可真的算是功不可没啊。】
李渊正在说话的声音戛然而止,就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一样,又活像是被人当面打了一巴掌,脸色既难堪又难看。
【比如李建成在夜间召来李世民饮酒,结果暗中给李世民下毒,导致李世民突然心痛,吐血数升,被淮安王李神通搀扶着才返回西宫,而对于这件事,李渊又是怎么表态的呢?】
【李渊来到西宫,询问完李世民的病情,然后只轻飘飘对李建成来了句:“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
【他竟然就只是命令对李建成——说秦王素来不善饮酒,让李建成从今以后,不要再与李世民在夜间饮酒……】
【真的,虽然是敕令,命令李建成,但次子被长子下毒以至吐血了啊,都到了这种地步,李渊还能和稀泥成这样,这手段,这厚脸皮,可真是叫人自愧不如。】
【而且要不是李世民命大,说不准就真的出事了。】
【另外再说一句不负责任的猜测,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不是李世民当时死了,反倒能让李渊放宽心,松口气了?】
李渊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不能再难看。
他自是知道太子和秦王的明争暗斗,可是他……
正想着,瞥见秦王望过来的视线,李渊竟下意识转移开了视线。
但随后,注意到群臣的悄然骚动,尤其是秦王身后那些人脸色的变化,李渊又想开口“解释”一两句——
“朕并非……”
【毕竟这李唐天下打下来,李世民居功甚伟,除了被李建成和李元吉忌惮,难道就不被李渊忌惮?】
【甚至这李唐的“李”,在后世很多人看来,自李世民起,才当真是——当之无愧!】
李渊的脸色骤然僵硬无比:“……”
【再说回来,李渊除了对李建成如是说,自然也不能不管李世民……或者说,他也必然是要安抚一下李世民的。】
【于是他对李世民说:“首建大谋,削平海内,皆汝之功。”】
【看看,听听,李渊原来知道李世民有多大的功劳啊——首先提出反隋的策略,消灭敌雠,平定海内,这些都是李世民的功劳,还说是想要立李世民为太子的,但是因为李世民的坚决推辞,以及李建成当太子已久,不忍心夺了他的太子之位,然后又看李世民和李建成不能相容,总发生纷争,就想让李世民返回行台,去留居洛阳。】
【甚至李渊还说:“自陕以东皆王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汉梁孝王故事。”】
【就是说,李世民的排场可以和皇帝一样。】
汉朝未央宫。
刘彻挑眉嗯了一声,这不就是吃瓜吃到自己家嘛……
【挺大的殊荣,不是吗?】
【但最后这个事情怎么样了?】
【——想也知道李世民没去成,否则能不能有后来的玄武门之变,恐怕都未可说。】
【主要是因为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担心李世民去了洛阳,就会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军队,那么到时候想要控制住李世民就难了,于是就想让李世民继续留在长安,这样对付李世民也容易。】
【所以两人就暗中让好几个人密奏李渊,说李世民去到洛阳后,恐怕不会再回长安,暗指将李世民放出去,从此那可就是天高皇帝远了,到时有什么事,那岂不是鞭长莫及?】
【除此之外,两人还又指使李渊宠信的官员,去给李渊分析李世民离开的利弊得失,最后就导致李渊又改变了主意,而这不止是李世民第一次去洛阳不成——上意遂移,事复中止,一个“复”字,可是反复的复。】
【只能说人不作死不会死,这算不算另类的自作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