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盛唐小女官—— by春溪笛晓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7-26

“估摸着得等重阳我才能回来听您指点了。”三娘遗憾地说道。
县官不能擅离职守,只有重阳这样的大节日才能回长安与亲友相聚——这还是因为她任地离长安近。要是离得远的,估计得任期满了才有机会回乡省亲。
钟绍京冷哼着说道:“随便你来不来。”
说是这么说,钟绍京其实也是有点舍不得的。
虽然自家也算儿孙满堂,日子也过得十分舒心(就是别人可能不太舒心),可自己看着长大的小娃娃这就要去外头当官了,当长辈的哪里能真的一点不舍都没有?
钟绍京最后还是给她叮嘱了几句,让她注意别着了别人的道,尤其是那些男的。
他自己就是男人,最有发言权了,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可这做人嘛,其实就得不是东西才活得舒服。
考虑到三娘喜欢和爱写诗的那堆人混在一起,钟绍京还给她举了个例子:那个知道写《黄鹤楼》的崔颢不?崔颢平生最好美人,不仅在外流连秦楼楚馆、频繁给妓女赠艳诗,在家里也是经常看到好看的就想换老婆,自金榜题名这十数年间已经来回换了四五个老婆。
这个心态就很不错,只要你有本事就是你挑拣别人,别傻乎乎地去信什么山盟海誓。自己快活就好,管旁人快不快活!
记得有次李邕李北海那家伙听闻崔颢的才名,特意邀他过去喝酒,崔颢十分感动地前去赴约并给李邕送了首艳诗。
可把李邕给气坏了。
李北海啊李北海,你也有这么一天!
三娘:?????
听起来钟绍京还挺瞧不惯李邕。
说起来两人都是当世书法名家,相互瞧不上也挺正常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来个同好一家亲的。
何况比起钟绍京这嘴毒没朋友的性格,人李邕可是瞧见什么青年才俊就要盛情招待,为此甚至不惜挪用公款。
崔颢的《黄鹤楼》三娘倒是听过,就是那首有名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没想到崔颢不仅诗写得好,生活竟也这般“精彩”!
不过这件事上钟绍京还真是多虑了。
三娘常年往返于长安、洛阳之间,成长于天下最繁荣富庶的地方,从小见识的都是贺知章他们这样的厉害人物。要说寻常男子的山盟海誓能骗到她,那还真不太容易。
她本就是不想过早早嫁人生子、困于后宅的生活才立志走仕途,怎么可能会因为别人的几句空话把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付诸一炬?
三娘笑眯眯地说道:“等我以后当了厉害的大官,也学那崔前辈选好看的男子当丈夫,遇到更好看的就换掉。”
钟绍京:“……”
钟绍京也察觉自己劝错了方向,摆摆手让她赶紧走。
可千万别让贺知章知道这是他教唆的。
三娘就近溜达了一圈,又去寻自家老师王维说话。
这几年她不仅跟着王维学琴,得空还能跟王维学画,师生情分是越发牢固了。
王维现在是左补阙,平时没啥正经事要干,还挺闲的。
得知三娘得了蓝田县县尉的差使,王维笑道:“那倒是巧了,我刚在辋川那边买了处别业,往后碰上休沐日我时不时会过去那边小住一两日。”
王维这处别业乃是著名诗人宋之问当年留下来的产业,不管是选址还是园池风格都很有文人气息。他拿下这处产业,就是想着以后有事没事过去隐居几天。
三娘听后十分高兴。
本以为可能好久都见不到长安的亲朋好友,没想到王维居然在蓝田县买了别业。辋川离蓝田县城不过六七里的路程,她骑马过去可快了,往后休沐日可算有了个好去处!
三娘麻溜说道:“您以后到了辋川那边可得派人来给我说一声!”
王维:“……”
知道了,以后休沐日肯定能经常见到这家伙。

三娘得了任命, 过完千秋节便要去赴任。既然已经释褐,她当然也领到了自己的官袍。
是身碧色袍子。
一开始像他们这样的□□品官员穿的是青袍,只不过青布染深了看起来有点像紫色, 上头觉得这样容易混淆,不小心让你给装成三品大员了,于是扒拉出新嫩的碧色给低品官员穿。
别人一看你这初春柳叶般的碧油油衣裳, 就知晓你是个才入仕途不久的官场新丁了。
这种以官袍颜色区分官阶也是必须的,毕竟有些人考上进士后兴许已经三四十岁了,连看起来不算太年轻。为了方便同僚们之间相互施礼,当然还是分清楚点比较好!
三娘穿上新官袍, 一张本来就格外嫩的脸更显小了。
千秋节当天, 她便要穿着这身官袍前去兴庆宫给李隆基祝寿,低调地混入群臣中参与这次大型拍龙屁活动。
事实上她们这几个刚考完制科的考生还是很显眼的, 因为一般来说以她们的品阶没有资格参与这种等级的聚会。
可还是那句话, 千金难买皇帝高兴。人家一年才过一次寿,想请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今儿李隆基不仅让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赴宴, 还把今年的新科进士、制科登科官员以及各方举荐上来的特色人才(比如李白等人)全喊来了, 场面可以说是十分热闹。
李白这个翰林供奉官阶并不高,也和三娘一样穿着碧色袍服,他倒是不在意这点,反正他眼下是天子面前的红人。对于自己的未来,李白是非常乐观的,他认为等李隆基见识了他高超的才华以后必会对他委以重任。
现在一时的官职低微算不得什么!
这就是李白, 傲气十足的李白。
他奉诏入京前可是与妻儿载歌载舞地庆贺了一番,快活无比地放出一句豪言壮志:“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三娘见李白在御前一副无拘无束的从容姿态,也挺为李白高兴的。
一个人处境如何往往可以从他的状态看出来, 若是他容光焕发、意气昂然,那他近来肯定过得好极了。倘若他灰头土脸、垂头丧气,那不用想都知道他肯定陷入低谷了。
这样挺好,大家都有不错的前程!
三娘还在群臣中看到了刚回朝没几天的王昌龄。
前些年王昌龄从汜水县改任江宁丞,写了不少好诗发表在《两京文选》上,时人称他为“王江宁”。
太子李瑛爱惜他的才华,去年趁着他任满拉拔了他一把,安排他回城当了监察御史。
大唐的监察御史是要到处走的,三娘也许久没见到王昌龄人了,像王维就是在当监察御史那段时间写了许多边塞诗。
不过远行这种事对王昌龄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他以前可是出过玉门关的,这次带薪出游不过是重温旧梦罢了。比起困守一地当县尉或县丞,王昌龄对监察御史这个差使不可谓不满意!
众人轮流向李隆基献上写得花团锦簇的贺表,不仅在花萼楼混了顿饭吃,走时还拿到了御赐的“千秋镜”。
这东西起源于太宗“以人为镜”的掌故。
李隆基每逢生辰时不时会给群臣赐下内廷精心铸造的千秋镜,提醒群臣应该尽好“人镜”责任。
至于他自己照不照镜子,那就再说吧。
我听不听是我的事,样子反正是要做足了。
三娘美滋滋地揣好自己那面千秋镜,感觉自己这趟来得可太值了。
她献上的不过是写看似花团锦簇实则没啥意义的诗文及贺表,得到的却是实打实的好处!
三娘趁机跑去和王昌龄叙了叙旧,询问他搞地方工作的注意事项。
当初她曾去汜水县找王昌龄玩耍,粗浅地了解过县尉的日常工作,可惜她当时是去玩儿的,根本没想过自己这么快能上手。
都认识这么多年了,王昌龄自然也不藏私,边走边给三娘讲了不少自己这些年积攒的基层经验。
千秋节后,三娘就要去蓝田县赴任了。
家里人本来还想她过完中秋再去蓝田县,可三娘的心都已经飞过去了,哪里还待得住,稍微收拾收拾便直奔蓝田县。
县城房价不高,对县官来说还有各种租赁优惠,绕梁早便领着人过去提前收拾好一处宅邸,三娘基本什么都不用愁,直接过去就好,连拎包这个环节都有人负责。
三娘出发当日,萧戡他们还想来个折柳送别,被三娘撵回去了。
蓝田县距离长安不过二三十里路,就这样还玩什么折柳送别。他们要想见她,直接到蓝田县找她不就得了?
李俅他们都被摁回去了,萧戡却是从三娘的话里得到了极大的启发。
他也收拾收拾包袱,直接跑蓝田县去了,说是要到蓝田县当不良帅!
对于萧戡这个儿子,新昌公主基本已经练就“随他吧随他爱干啥干啥”的心态。
主要还是他弟弟萧复从小聪明伶俐,读书一遍就会,竟是个学文的好苗子,和萧戡这个混不吝完全不一样。
人家今年才十岁,俨然已经是令整个萧家欣慰不已的绝世好苗苗!
萧戡听到族中长辈们纷纷夸赞弟弟,不仅没有知耻而后勇,还有种“日后光耀萧家门楣的重要责任就交给弟弟了”的快乐。
这次他又开始了自己说走就走的游历。
不同点在于这次他是去投奔自己当上县尉的好朋友!
所谓的不良帅,其实就是不良人的头头。
不良人一般指的是地方上负责拘捕罪犯的衙役,他们没有县官编制,只能算是县衙的编外成员,平时负责县里的治安问题以及各项扫黄打非活动。
不良帅这种编外职位,连寻常读书人都是不会去干的,更别提萧戡这种出身贵不可言的勋贵子弟。
萧戡却不这么想,他觉得不良帅这个称呼很对他胃口,何况这是三娘第一次出任外官,他这个当朋友的当然得去给三娘撑撑腰。
县尉是什么的?
县尉可就是管治安问题的!
这不得拥有一群对她言听计从的不良人吗!
萧戡并没有自作主张,而是第一时间把这个想法给三娘讲了。
他也不是全为了三娘去的。
以前萧戡是最喜欢单打独斗的,可上次搞进士团的时候让他感受到了另一种快乐(世界上没有人会不喜欢发号施令),所以他准备再试试看。
三娘听了萧戡的想法,也觉得他可以去尝试一下。
比起他闯荡天涯的游侠梦,这好歹是个比较锻炼人的差使。
蓝田县算是天子脚下,治安还是挺好的,哪怕是混入不良人堆里对萧戡来说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只不过她总感觉吧,新昌公主估摸着已经把她列入禁止登门名单了。
……没有人会喜欢自己儿子整天跟朋友一起搞东搞西。
萧戡才不管那么多,得了三娘的认同后便屁颠屁颠地跟着去了蓝田县。
新昌公主的想法倒是和三娘想的不太一样,她得知萧戡这次是去蓝田县还挺高兴的,好歹不是一个人在外头瞎跑。她对驸马萧衡说道:“我们得空过去看看他。”
夫妻俩感情很好,驸马萧衡闻言自是笑着答应。
三娘正式走马上任是在八月初八。
从得知三娘是个十四五岁的女娃娃开始,蓝田县原本的县官班子就没太把她当回事。
可到底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僚,县令也命人办了个接风宴,好叫大伙能相互熟悉熟悉。
蓝田县这种京畿县城,有正经编制的县官也就五个。
京畿县令是正六品官,且出身大多都不太简单,蓝田县这位县令就姓崔,一听这姓氏就知道他出身有多不凡了。
接风宴上一闲聊,两边还有相同的熟人,杜甫。杜甫母亲崔氏与对方是同宗,杜甫见了崔县令还能喊声表哥来着。
清河崔氏底蕴深厚,后代遍布大唐各地,杜甫四海为家那些年最经常跑去蹭吃蹭喝的大户就是崔家这些表舅表哥乃至于表侄。
哪怕杜甫很小的时候就没了母亲,他和清河崔氏这边的关系还是极好的。
三娘这边么,哪怕她外祖家已经没落了,往上数几代还是可以数到太原王氏那边的。
只要沾点世家的边,那就算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关系这种东西,攀攀就有了!
一场接风宴办下来,县丞、主簿以及另一位县尉都看出来了,好家伙,这位新来的县尉和崔县令成一伙的了!
别的不说,光是三娘这过人的交际能力,就注定了她在县衙的话语权不会太小。
县衙除了处理枯燥乏味的日常县务以外,最要紧的就是要搞好送往迎来工作,尤其是他们蓝田县有着通往南方必经的好几个驿站以及蓝田关。
官员们不管是被贬谪到南方还是从江汉入京都得从这里走,所以时人把这条贯通南北的道路称为“名利路”。
后来韩愈写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说的就是蓝田关。
他当时正是要从长安出发前去远在岭南的潮州。
所以他们蓝田县的接待任务还是很重的,需要的正是三娘这样的社交人才。
听上一辈的人说,当年有参与谋反事件的犯官路过蓝田驿,他们还要承担贯彻赐死圣旨的重要责任。
反正吧,蓝田县可不是什么清闲的地方,既然三娘有本事那就要发挥出来才行。
县衙其余四位县官给出了这样的态度,三娘算是正式被同僚们接受了。
入职过程非常顺利!
这对于初到任上的新人来说是极其难得的,她当晚就给家里写了信报平安,好叫家里人能安心。

第81章
翌日一早, 三娘清清爽爽地醒来,丝毫没受昨晚的酒局困扰。她喝酒向来是不醉的,这一点已经经过了贺知章这个陈年饮酒爱好者的验证。
作为新官上任的第一天, 三娘先去与另一位县尉商量分工。
畿县这种要紧地方,县官基本都是满员的,进士们也愿意捏着鼻子过来锻炼锻炼。像岭南之类的偏远地区, 衣冠士流不愿意去,经常十几二十年都阙员难补。
蓝田县的另一位县尉也不是寻常出身,他是以祖荫授的官,且人家祖上可不简单, 竟是梁国公狄仁杰的孙子!
狄仁杰那什么人?
狄仁杰那可是配享太庙的存在。
县尉虽不是什么大官, 可即便是李唐皇室之后,隔了几代以后基本都快和平民无异了, 这位狄县尉还能吃点祖荫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每一代孩子都不少, 全给荫官也不实际。
狄县尉自己也争气,他是明法科出身, 虽不如进士科稀罕, 但好歹也是靠自己考了个出身,这才能靠着狄梁公的遗泽抢到畿县的肥差。
反正吧,小小县衙个个来历都不简单。抢得到热门岗位的,谁家往上数几代没个牛人?
狄县尉学法的,比起往外跑更喜欢研究卷宗,前头都是另一个县尉负责处理外务, 如今来了个女孩儿,他就有点纠结了:总不能把脏活累活都推给一个女娃娃干吧?
三娘得知狄县尉以前都是负责待在县衙写记录, 立刻来了兴致:“那我们先照旧,我接手上任县尉留下的事。”
狄县尉对此没什么意见。
三娘和狄县尉商量好了, 便去清点底下的人手。
越是天子脚下,越是得关注治安问题,要不然有贵人路过看到你这乱糟糟的,随便和圣人说上几句,你可就要遭殃了。
县尉手底下的人还真不少,不仅有负责出去外头拘捕贼盗的不良人,还有不少负责处理日常琐事的小吏。
这些小吏都是在当地征调来干活的,属于劳役的一种,但也只有那些有门路的人才能抢到这样的好差事,别的男丁被官府征调基本都得去修桥铺路挖河道,哪能这么轻松!
三娘最先见到的就是县衙里一些老于世故的县吏。
都说县官不如现管,这些县吏就属于“现管”。
她只询问了县吏们一些寻常问题,便让他们把县中鳏寡孤独以及耋耄老人的名册拿给她瞧瞧。
以前县官不好单独登门慰问寡妇、孤女、耋耄老妇,她一个女孩儿倒是不拘这个,可以先从这方面展开基层工作。
三娘这个要求不算太过分,底下的人很快便听命忙碌起来。
当然,也有人私下去请示崔县令。
其实是想摸清新来的县尉和县令关系如何。
“明府看可要依郭少府的意思来办?”负责来试探的县吏小心询问。
别看县官品阶不高,底下的人称呼起来可是十分尊敬的,遇到县令便称“明府”,遇到县尉便称“少府”,搁谁听了不觉得是个大人物!
事实上对地方上的百姓来说,县官也确实是大人物了,许多人兴许一辈子都登不了县官的门、见不了县官的面。
崔县令出身奇高,自然不会为了县衙这点小权计较来计较去。他笑着说道:“常去看望鳏寡孤独就是我们该做的,你们郭少府刚赴任就这般有干劲,你们可得全力配合才是。”
县吏都是人精,一看崔县令这态度就知道他们这位郭少府来头也不小,崔县令也不打算和她起矛盾。
说的也是,郭少府要没点背景和能耐,哪可能被安排到蓝田县来?
不提年龄、不提性别,光是这刚释褐就当畿县尉的殊荣就鲜少有人能比肩。
要知道连颜真卿都是当过一年出头的校书郎的,严格点来算醴泉县尉是颜真卿释褐后的第二任官职了。
都是在京畿混出了头的聪明人,县吏们最擅长的就是看人下菜,摸清三娘与崔县令他们的关系以后便把三娘要的名单整理出来了。
这些都是登记在案的东西,搜集起来倒不难。
县吏老郑负责把名单拿给三娘。
结果他找到三娘的时候,瞧见一排身着劲装的不良人在那接受新县尉检阅。
为首的那个不仅长得高大俊朗,还穿着一身锦衣华服,一看便知他不是寻常出身!
老郑定睛一看,才发现那些不良人很多都是熟面孔,正是他们县衙的人。没想到换了身衣裳,看起来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
这些衣裳还是萧戡当初接手进士团后定制的,当时多做了许多套,今儿正好让这些人穿上。
比之官袍上相对比较统一的颜色,百姓们的日常穿搭主打一个花里胡哨,什么颜色都能凑一起来个撞色。
只要不胆大包天地跟皇帝抢颜色,在染色方面是没什么避忌的。
这就给了萧戡充足的发挥空间,他整的这套劲装可是曾经风靡整个曲江的。
猫猫狗狗见了都要多看几眼!
县吏老郑看了也是震惊不已。
他们这位郭少府才刚来,就已经把不良人给接手了?
三娘见了老郑,态度十分温和。她拿过对方拿出来的名册从头翻到尾,把自己想知道的内容记了个七七八八,便把名册还了回去,顺嘴问道:“这名册是你做的?”
老郑闻言忙说道:“不敢欺瞒少府,这是小的孙女做的,她读了些书,会写字,时常跟在我身边帮我写这些籍册。”
他这个聪慧伶俐的好孙女可是让他在崔县令面前大大地涨了脸,这两年安排他办了不少要紧差使。
三娘听后来了兴趣,倾身向前询问老郑:“你孙女会骑马吗?”
“会的。”老郑忙答道。
“那正好,你让你孙女过来一趟,看她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出去走走。”三娘含笑吩咐。
老郑的孙女很快过来了,她叫郑莹,今年也才十六岁,不过按照时人的婚俗,她这个年纪很多都结婚生子了,她却还是作少女打扮。
说是少女打扮也不太恰当,她穿着一身皂吏常穿的青衣,这身衣裳虽少了几分少女的明媚,却十分便于行动,要骑马出行都不必再换衣裳的。
三娘看到郑莹后目光熠熠发亮。
是个长得很好看的小娘子!
三娘招呼郑莹坐下与自己说话。
郑莹得知三娘准备去走访名册上的鳏寡孤独与耋耄老人,需要自己随行做记录,面上满是欢喜之色。
她是有心想接自己祖父班的,可是不管是家中叔伯还是同宗表兄弟都对此嗤之以鼻。
他们虽然不识多少字也不会算几个数,但是他们有一项极大的优势——
他们是男丁。
只有男丁才有资格接祖父的班。
她一个女孩子迟早是要嫁人的,且从前也没有女子接这种肥差的先例,所以即便是很疼爱她的祖父也从没考虑过推荐她入县衙接班。
得知三娘高中进士、还要来她们蓝田县的时候,郑莹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
她知道以自己的出身不可能像三娘这样参加科举,只要三娘愿意给她一个县吏的位置她就满足了!
郑莹积极展示自己的能力:“城里的我都知道在哪里,城外的路我也会走,就是不清楚到底是哪一户。”
三娘听郑莹这么说,更觉自己才来第一天就捡到个宝贝。她露出开怀的笑容,拉着郑莹的手说道:“那我们今儿先在城里走一走,明儿再出城去。”
至于走访完以后下一步要做什么,那得等走访完以后再说。
两个小姑娘当即凑一块商量起接下来的环县城走访路线来。
老郑在旁边干站着,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孙女得了他们这位郭少府的赏识,应该是……应该是好事吧?

三娘前脚出门, 其他人也知晓三娘把郑莹讨到身边的事。
众人倒是没太大反应,人三娘本来就是个女孩儿,身边要个女县吏跟着挺正常的, 她身边要全是男的才奇怪。何况郑莹还是个熟手,肯定能帮上三娘不少忙。
三娘也没在意其他人的想法,既然当了县尉, 她就干县尉该干的活,不能白白被人喊一声“郭少府”。
一般来说县令会定时慰问县中的鳏寡孤独,年纪太小以及年纪太大的得送点粮油米面之类的物资,处于婚嫁年龄(男子二十以上、女子十五以上)的得统统登记造册定期举办官方相亲大会。
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人力就是最重要的资源, 上头给县官的考核指标除了规定的赋税徭役以外就是看你县里的人口了。
积极提高生育率嘛,不寒碜!
三娘在城中走访了几家, 问题都不大。毕竟这些人都在县城里略有薄产, 虽称不上大富大贵,在百姓之中还算家底丰厚的类型。
时人和离与再嫁都还挺稀松平常, 真正丧夫寡居的寡妇并不算太多。
即使她们自己还没这个想法, 县衙的官媒那边也会时不时拉出一溜壮汉询问她们有没有改嫁意向。
要是已经走出丧夫之痛的话,她们这日子其实过得还算精彩。
三娘反而从她们嘴里听到不少同里的事情,很多结婚生子没几年的妇人因为丈夫从军去了,很多都是三五年见不着丈夫的面,日子过得不是寡妇胜似寡妇。
这一点三娘此前其实在读到王昌龄那首“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以及李白那首“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的时候她就了解过了,只是真正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感觉又与读诗时大不相同。
这些女子一边独自抚育儿女、奉养老人, 一边惦念着远在边关保家卫国的丈夫,心里的煎熬哪里是旁人能体会的。
偏偏圣人热爱开疆拓土、朝廷连年对外征战, 各地不得不一茬一茬地往边关送人,如今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这样的一个女人必须独守空房。
可不就过得比寡妇还寡妇吗?
三娘暂且把这件事记在心里,并没有贸然去拜访这些留守家中的将士妻眷,她已经入仕为官,不能像以前一样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一件事起了头就得等收了尾再考虑其他。
《道德经》说“治大国若烹小鲜”,那么小的鱼儿,你多翻几次面就散架了,哪里还能做出好吃的菜?
所以如果没能拿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来,最好不要贸然下达政令,绝对不能施行“烦政”,今天一个想法、明天一个想法,弄得当地百姓连走路该先伸哪只脚都不晓得了。
三娘带着郑莹在县城里转悠了一圈,热情地邀郑莹到自己家住下,方便明儿赶早出城去。
三娘现在可是县里的官,郑莹自然没有拒绝她邀请的道理。
经过一天的相处,郑莹已经初步了解了她们这位刚上任的郭少府:她遇到人是真能侃啊。
甭管遇到的是街头摆摊的老妪,还是带着孩子孀居的新寡妇人,她都能和别人说上半天。而且不管遇到多唠叨的老人,她都能陪坐在旁听得津津有味,没有丝毫不耐烦。
而且三娘记性特别好,每走访完一家她都要检查一下记录内容,并且精确指出其中有偏差的地方当场让她改了。不愧是能考进士的人!
更让郑莹惊讶的是三娘身边几个丫鬟都精通文辞。
据说她们从小跟在三娘身边,三娘闲暇时便给她们开蒙,连府中管事都想替自家儿孙求娶她们来着。
只是为首的绕梁年近二十仍不愿出嫁,说是要一直跟在三娘身边,以至于底下的小丫鬟也都有样学样。
三娘自己也才十四五岁,并没有太考虑这些事,自然是身边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郑莹本来觉得自己的想法太过特立独行,到了三娘家才知晓还有这么多志同道合之人。
她兴奋到有些睡不着。
第二天三娘醒得很早,准备城门一开就出城。见郑莹顶着两个黑眼圈过来,她愣了一下,询问郑莹是不是没休息好。
如果郑莹住这里反而不习惯的话,早上再过来其实也没问题的,她只是想趁着吃住在一起的机会和郑莹相互熟悉熟悉而已。
郑莹忙道:“没有,这里很好,我只是太高兴了,夜里有些睡不着。”
说到这里她眼眶已有些泛红。
她阿耶从军去了,一直没回来,半点消息都没有,周围人都说她爹说不定已经不在了。她娘没有儿子,为了护着她长大这些年不知遭了多少罪,落下一身毛病。
她小时候每日被堂兄们撵出门给祖父送饭,曾侥幸被上任县令家的夫人闲暇时带在身边教养,借着这样的好机会学会了写字算数。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锦鲤娘子(种  京中贵女起居  十里红妆终不  被敌国太子骗  退婚后,太子  蛮荒福运小地  (咒术回战同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