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by墨尔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8-01
他摧眉折腰事权贵,卑微到了极点。
李白居然还敢把自己比作姜太公,还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即使梦想被碾碎,李白至死也是少年。
紧接着,天幕说道:【杜甫说文章憎命达,果不其然,赐金放还之后是李白创作的黄金期。】
紧接着,天幕出
现新的画面。明月夜,花园中,白衣诗人月下独酌。
他在花丛中摆上美酒,自己给自己斟酒,独自品茗。朋友和亲人都不在身边,想找个酒搭子都那么难。
这时他抬眸望着天空,目光落在明月上,于是笑出声,举杯邀月:"月亮啊月亮,今日你我共饮,岂不美哉?”
这时,他突兀地发现:"哦,还有我的影子,我们加在一起就是三个人了,真是热闹无比。"
他畅快地和新交的朋友饮酒。虽然这两个朋友智商都不高,不会作出反应,但李白觉得及时行乐最重要。
他醉醺醺地说:“我和你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以后要在缥缈的银河之间相见啊!”
月亮高悬,影子绰约,仿佛都在回应他。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从此,中国人月下举杯,都会吟诵:“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明明在写孤独,最后却还是走向李太白式的乐观。那寂寞中不失积极向上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所有人。
陶渊明摸着胡子:“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有我的影子,但写
得比我还多。”
陶渊明也写过:“顾影独尽,忽焉复醉。”加上陶渊明自己只有两个人,不像李白写了三个人。
陶渊明感慨道:“他真该被贬官!”
朋友正为李白的遭遇而感到愤愤不平呢,此刻非常不解:"那皇上不识英才,应该是皇上的错啊,怎么是李白的错?”
陶渊明摇摇头:"李白没有错,只是如果没有被赐金放还,这天下可能就少了一个酒中仙了。"
朋友这才恍然:“可是入朝为官,才是正途。”
陶渊明却不这么觉得,他一直在当隐士,不屑为五斗米折腰。
他给自己满上菊花酒:"他写出了这首诗,就再也不会寂寞了。以后每个人独自喝酒的时候,都会想起李白,想和他喝酒。这是当宰相能做到的吗?"
朋友讷讷不言,顿时心生向往。
秦始皇心头扑通扑通,眼神一刻也没有离开天幕中。
天幕中的诗人风姿绰约,遗世独立,仿佛下一秒要驾着白鹤,乘风而去。和这人相比,他曾经信任的那些方士都是歪瓜裂枣。
天幕一直说李白是诗仙,秦始皇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诗词对他治国理政无用,他并不关注诗词的发展,也并不关注李白这位诗中之仙。
可是直到这首词一出,李白那种超脱天际的想象力被展示得淋漓尽致。
秦始皇难免有点被感染到,顺理成章地想。
这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才能想象得出这样的诗词?
昔日华胥有感而孕,玄鸟降而生商,神灵降世的情况是存在的。难道李白母亲做的梦是真的?李白真的是太白金星转世?
他若有所思:“永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他居然要跟月亮在银河相见。他被称为诗仙,难道真的是仙人下凡?”
李斯含笑说道:"李白出生玄异,得天幕神仙看中,臣觉得他未来必定会白日飞升,得道成仙!”
【744年,李白离开长安,来到洛阳,遇见了一个小年轻,也就是杜甫。他们一见如故,相约接下来继续耍。
745年,四十五岁的李白和杜甫来到齐地,他们两个共同去拜见了李邕。他就是瞎不上李白的那个文豪。
李白*傲天曾经放下豪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如果在小说里,龙傲天可能会恨死反派。
可是李白并不是这样的人,他在这里玩的时候,听说了对方的事迹。这里发生了一起大案,一个女子的丈夫被害了,女子持刀复仇,按罪当斩。李邕上书朝廷,救下了女子。
李白觉得对方非常高义,于是给他们写了首诗:“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夸对方做得好,会在当地留芳很久。
值得一提的是,李白和杜甫离开的两年后,李邕得罪了李林甫。李林甫派爪牙到山东,把他杀了。这个时候李邕已经七十岁了。
李杜二人非常悲愤。李白发声:“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事实证明,李白很狂,但是不傲。他也没那么记仇。】
天幕此话一出,很多人对李白的好感顿生,换成是他们,高低也得记仇。结果李白心胸开阔,跟普通人完全不一样。
谁不喜欢这种洒脱的人物?
他们不免羡慕起了杜甫等李白的好友,能和这样的人做朋友,真幸运!
天幕下,李邕心情复杂,啥,他未来要被李林甫杀了?
他已经六十多岁了,算算时间,再过几年就是他的死期。
他重重地拍着大腿,心中有无数话想说,最后化为了一句:"我没看错那小子!"
至于没看错的是谁,当然是李白了。
他看不上李白,但李白却是个就事论事的人。李白不会因为曾经的过节而恨上自己,反而为自己发声,这是何等的高义?
他就说李白不像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果不其然,他没有看错。
家人本来觉得李白可能心思狭隘,以后会报复李邕,现在尴尬得都说不出话来了。
“果真是诗仙,无论是文采还是品性,都非凡人所能及也。”
【中年的李白漫游到齐州的时候,看到当地有很多游侠。李白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跟游侠混在一起,太熟悉这种风气了。
他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侠客行》。】
【很多人都说这里面形容的是李白自己,由此证明李白武力很高。其实大错特错,他说的是赵国的侠客。】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疯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侠客穿着普通的衣服,腰间的宝刀锐利无比,骑着银鞍白马,像天上的流星一样驰骋。
“霜雪明”“银鞍白马”,都是冷色调,闪着凛冽的寒光。
仿佛一部电影的开头,一下子就将人牢牢地抓住。
这首诗一出,无数少男少女心中涌现万丈豪情,这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英俊潇洒的诗!
连汉高祖刘邦都深深的被感染到了。
他情不自禁地放下酒杯,浮想联翩,没人比他更清楚这首诗用的典故了。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崇拜信陵君,不惜狂奔千里去投奔对方。
对方窃符救赵,
力挽狂澜,以一己之力拯救天下,简直酷毙了。可惜他到的时候,对方已经死了,他只能辗转投奔了他的门客。
这首诗前面一韵到底,读来觉得酣畅淋漓。他看着这首诗,仿佛回到了那个潇洒的年代,看到了真正的燕赵悲歌人士,看到了一生的偶像信陵君!
他的儿子刘如意长得非常强壮,直接从席间站起身来:“父皇,这首诗写的好呀啊!听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人士,我将来也当游侠。也要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他年纪还小,说的是童言童语,逗得大家都乐了。
汉高祖刘邦却喃喃低语:“当不了的,已经没有了。”
刘如意歪头说道:“为什么?”
汉高祖刘邦:“你们只看到了游侠的外表,没有看到游侠的气节啊。游侠是不讲究得失的。你能做到□□不留名吗?”
刘如意愣了一下:“这……为何不留名呢?这是做好事啊!”
汉高祖刘邦摇摇头:"那你就不是真正的游侠。"
普通人能做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可谁能做到深藏身与名呢?只有真正的游侠能做到。
如今大汉天下一统,路边的游侠大多是街头混混,根本算不上游侠。真正的游侠已经消失了。
汉高祖刘邦有感而发:“那李白是真的会写!”
他也会写诗,多读几遍,心里已经有了感觉。李白写的是赵国的侠士,其实写的也是自己的政治理想。
像侠客一样拯救天下,最后深藏身与名,可偏偏大唐没有这样的土壤。
汉高祖刘邦感慨,倘若李白生在大汉,就凭这首称赞他偶像的诗,自己高低也会封他个官当当
秦始皇望着天幕:“……”
在窃符救赵这个故事中,秦国可是大大的反派。秦国围困赵国首都邯郸,信陵君于是窃符救赵。如果没有对方,秦国的东出之路会加快不少。
而且这种描述让他想起来了一个人———荆轲。
秦始皇陷入沉思,秦朝的名声怎么这么差?怎么全是负面形象?
李白还不知道自己的《秦王扫六合》让秦始皇成了他的粉,《侠客行》让汉高祖刘邦成了他的粉。
他现在正和杜甫高适在梁宋玩,
还没到齐地去写下这首诗。
他兴致勃勃地听着自己的未来。
【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从此,很多人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元稹吸了口凉气,天幕接下来不会说他那首诗吧?
他自己感觉还行,但距离这首诗可差得远了。人比人,气死人。
汉高祖刘邦闻言睁大眼睛,满怀期待地望着天幕。
他的梦想就是当游侠,李白歌颂游侠的诗让他非常满意,可是这首诗太短了,看得不畅快。虽然不认识元稹,但能被天幕一提的,应该是很不错的诗人。
元稹写的《侠客行》应该也不差吧!
紧接着他就看到了天幕放出来的诗。
元稹《侠客行》:【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我非窃贼谁夜行,白日堂堂杀袁盎……】
元稹开篇就否定了李白构造的侠客形象。
怎么能“深藏身与名”?侠客又不是窃贼,必须得扬名立万啊。
汉高祖刘邦:“……”
天幕下的所有人:“……”
汉高祖刘邦抹了把脸:"什么乱七八糟的!侠客从来不图名利,元稹居然抹黑侠客,大胆,真的见过游侠吗?”
“把李白的诗给我拿过来,让我洗洗眼睛。”
元稹的诗没有他想要的那种侠气。
汉高祖刘邦也能想出原因。
李白并不在乎名利,笔下的游侠自然超凡脱俗。而元稹到底是个读书人,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怎么可能不求名利?
儿子刘如意其实挺赞同侠客应该扬名天下的观点,却觉得这首诗水平不行:"这元稹遣词造句太差了,还好意思取这个名字,莫不是东施效颦!”
汉高祖刘邦微微叹息,说了句公道话:“你能写得比元稹更厉害?”
刘如意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也拼凑不出来完整的句子,瞬间词穷了。
元稹写得不如李白有侠气,但是比普通人写得好多了。
天幕下,白居易拍拍元稹的肩膀,叹了口气: "微之,下次努力。"
元稹整个人要吐魂了,他并不知道后世有一个定律叫做墨菲定律,越担心的事情就越会发生。
可恶,居然真的放了他的《侠客行》!
他收回思绪,平复好心情: "没事,天幕之前提到了一个词叫做致敬,我觉得挺合适,我也不觉得自己的这首诗能超过他。李白是游侠,我又不是。"
李白本来就是行走江湖的游侠,字里
行间都透着他本人的阅历。可元稹没有闯荡过江湖,侠客到底怎么生活,大部分靠自己想象。
因为阅历不同,自然输在起跑线上。
好在紧接着,他听到天幕的话。
【一般来说,公认元稹这首诗写得没有李白的好,不过差距也不算太大。
他们的创作意图就是不一样的。李白是在写心中的侠客,隐喻了一点自己内心的理想。元稹则在讽刺朝廷官员,自然就没那么浪漫了。】
元稹听天幕为他说了句公道话,心里松快不少。
是啊,他不是李白啊。
但天幕下的众人心里还有遗憾。
他们就像是看完一部电视剧,总觉得看得不过瘾,满心想找一本更好的代餐,结果发现第一部 就是神作。
从此,再无代餐。
【李白元稹这两首诗里面,李白对于游侠的形象塑造更高一筹。古代的游侠不讲究值不值得,比如荆轲刺秦。
这恰恰是今天的社会很难有的。
从前的人为了义,现在的人为了利。
插句题外话。人们有治国平天下的愿望,也有"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武侠梦。
明清之后, 武侠小说渐渐红了。现在有位著名作家金庸深受李白的印象, 还写了同名作品《侠客行》。
张无忌,令狐冲,黄蓉,周芷若,郭靖……每一个精彩绝艳的主角都有令人心折的侠义。
如果李白没有写《侠客行》,金庸的作品可能会少一点侠气。】
天幕下的人心中生出无限向往,连帝王将相也不例外。
曹操心向往之,李白仅凭一首词,就能影响未来的文学发展,这影响力未免太强了!
酸了,他真的酸了。
他不免浮想联翩,不知道他曹操在未来的形象是什么?应该挺不错的吧。他的文治武功都很值得夸。
殊不知,他在网络上很红的一个形象是"曹贼"。
俗话说,花花轿子人人抬。曹操都把这首诗当成李白的代表作了。
结果紧接着天幕说道:【这首诗算李白的代表作吗?可以算,也可以不算。这首诗的知名度很高,可比这首诗知名度高得太
多了。各朝各代都有李白的诗集,可大多都没有收录这一首。】
曹操吸了口凉气:“这是在说什么屁话,这首诗还不能算代表作吗?那什么算得上啊!”
【众所周知,李白被称为诗仙。
之前说了,李白第一次进长安,求官不成,后来又去了一次,终于得到了玉真公主等人的赏识。
其中就有一人是当朝大官贺知章,写“二月春风似剪刀”的那个人。
贺知章一看李白的诗文,惊为天人,直呼:“李白,你是被贬谪到凡间的仙人吧!”
从此,这个称号就传出去了。
李白这人也不谦虚,直接就揽了这个称呼。后来有个人问李白他什么身份,李白就自称: "青莲居士谪仙人”。
什么诗最有仙气?
应该是《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李白的演员白天饮酒作乐,晚上回到旅社睡得正香,突然间做了个梦。
江浙这块地区在古代被称为越中,里面有非常多的仙山,据说有很多道士在这里得道成仙。
梦中,他穿梭千里,从山东来到道教名山天姥山。
天姥山云雾渺渺,绿树成荫,美不胜收。
云雾席卷而来,李白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居然被云雾裹挟,整个人都飞起来了。
秦始皇: "!!!!"
他不知道这段是影视剧塑造的梦境: "李太白梦中竟然成仙了?!"
李斯也非常诧异:“李白他从小就有仙缘,果不其然,真的有。太史令,快把这些诗文都记下来,说不定里面含着成仙的秘籍!"
官员们还沉浸在这仙境之中,听到李斯的话之后方才回神,不舍地收回眼光,闷头记录文字。
秦始皇像看着什么宝典一样看着这首诗文,逐字逐句地读,态度非常认真。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瀛洲太难求了,天姥山努力努力还是可以到访的。
他目光微顿,瀛洲是道家仙山之一,他太熟悉了,那徐福就是骗走了他的人和钱去寻找瀛洲。
因为这次上当受骗经历,他不再喜欢瀛洲,皱着眉看下去,便看到李白夸赞另一座名山天姥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他巡游多次,去过很多名山大川,主要目的是安抚民心,没有过多在意景色。
可是现在,他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这座山居然能高到跟星河相接?这座山遮蔽了整个地面?
这也太夸张了!
可秦始皇也不免心向往之,要不下次出行的时候,改道去天姥山看看?
秦始皇以为李白会和他一样,在现实中去吴越。
谁知,他接着往下看,眼睛微微睁大,有些不可思议: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李白一刻也不能等,那就做梦吧,梦中什么都有。他直接在梦中飞到了吴越。
前面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可这一句直接破题,来到了神幻的境界。那画面感简直都溢出来了。
秦始皇瞬间联想到了《楚辞》,李白简直比这还能想!
在梦中,李白真的是个仙人啊!
紧接着,他收回思绪,继续往下看。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刘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展,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李白飞到了山下,脚踩谢公展,开始登山。
李白不仅做了梦,还做了个非常详细的梦。月亮,湖水,猿……甚至还有名人故居,几乎什么都有。
只有别人想不到的,没有李太白梦不到的。
虽然秦始皇知道这里面可能有一点夸张的艺术手法,但也不免被这幅场景给美到了。
秦始皇感觉自己化身李白,来到了这座名山,看到璀璨太阳,看到天鸡报晓。
他心里已经有了猜测,这大概是一首写景物的诗词。
谁知紧接着,秦始皇瞪大眼睛。这首诗根本不是在写景,而是在写仙人!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熊在路口,龙在咆哮。紧接着,电闪雷鸣,仙宫的大门突然打开。
那些仙人用彩虹当衣服用风云来做马。老虎给他们弹奏音乐,鸾鸟给他们驾车。这些仙人数目之多,
密密麻麻。
李白感觉心神激荡,秦始皇也是如此。
秦始皇难免浮想联翩,李太白的母亲小时候梦见了太白金星,长大之后李太白果真梦到了仙人。
这些仙人特意来迎接李白,莫非要让李白成仙?
秦始皇心神大震,涌动出无数渴望之情。
他感觉自己脚下好像也有云雾缭绕,也有鸟给他驾车,老虎给他弹奏音乐,太有排面了。
下一秒,他面容肃然,目光锐利,迅速低头往下看。那些仙人有没有传授给李太白长生之法!
在这一刻,奇幻之感来到了最高潮。
谁知,紧接着他就看到了下一句:"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秦始皇陡然惊醒:“???”
什么,李白醒了?那么大的仙人没了?
他的好奇心都被提到这个地步了,结果李白告诉他下面没了!
秦始皇感觉自己脚下踩着的云雾突然散了,围着他的鸟兽——哄而散。他从天空坠到地面,狠狠摔在了龙椅上。
他双手握拳,放在大腿上,做了个深呼吸,半天之后才松开手。
他不免遗憾: "李白为什么要醒呢?如果没醒的话,仙缘不就来了吗!"
他甚至有些希望自己能够来到李白身边,给他灌下一服药,让他美美接着睡,把这个梦做完。
汉武帝刘彻比秦始皇还生气,带入了一下自己的经历,他眼中闪过杀气:"是不是有人吵到李白睡觉了!”
“那个人是没长脑子么!李白就应该像游侠一样拿剑砍死他,不然早就成仙了。”
紧接着,或许他通过李白得知成仙之法。
太可惜了!他感觉自己好像错失了一个亿!
卫青不像秦始皇那样沉迷求仙访道,可李白营造的氛围太过美妙,搞得向来稳重的他都有点渴望神鬼世界了。
谁知道后面急转直下,李白醒了,什么仙人都没了。
卫青也有点怅然若失,附和道: “打扰李白做梦的人被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李白的梦醒了,伤心遗憾的不仅是李白,还有无数观众。
这个梦太过真实,太过辉煌,太过奇幻,很难让人从中走出来。他们太想知道仙人接下来会做什么了。
他们知道这个梦可能是夸张的手法,很可能李白压根就没做这个梦,但是也非常惋惜。
他们犹如在看—本作为虚构作品的小说,看到最后烂尾了,真是让人恨不得仰天痛骂。
他们一腔怒气不知道往哪里发泄,索性都痛恨上了那个打扰李白睡觉的人。
连高适都有点受不了,有些难以置信地说:"这个梦就这么结束了?太白兄你以后睡觉把门关紧点,不要让别人吵到你。”
李白:"……"
武则天一时间都不舍得读完,抬起左手,只见手肘那里起了一片鸡皮疙瘩。
武则天饱览群书,可也从来没看过这么仙的诗文。越到后面越胆战心惊,简直荡气回肠。
“他哪里是什么被贬谪的仙人,他分明就是仙人。恐怕也不是什么晚上梦游,真实的情况应该是他晚上元神出窍。”
上官婉儿比较理性地劝说:"陛下想多了,只不过是梦游罢了。说不定这篇诗文本来就是假的,他连梦都没做。不过是胡言乱语。”
上官婉儿担心武则天一拍脑门就去寻仙访道,那到时候麻烦可多了。
武则天看出她的想法:“你说得对。即使是胡言乱语也无所谓,朕看着爽利就够了。”
就像看小说一样,在乎真实又看什么小说呢?
李白描述的世界足够惊心动魄就够了。
武则天感觉自己都沾染了点仙气,仿佛回到了年轻意气风发的时候。
著名诗人谢灵运还挺高兴,在李白的诗中,他能找到自己写作的痕迹,看来李白也学过他的诗。
尤其是李白还”脚踩谢公展,身登青云梯”,李白也太崇拜他了吧!
不过有一说一,这首诗写得确实好,连他也有点甘拜下风。
他性格狂傲,想来想去,觉得小迷弟可以跟自己并肩了:"天下才华共一担,曹子健独占七斗,李白一斗,在下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
他本来想给曹植分八斗,但这样别人就不好分了,只能委屈委屈曹植了。
曹植:“……”
天幕说道:【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李白让瀛洲当背景板,提到主角天姥山。
“海客谈瀛洲”中的海客就是水手,水手都是有故事的人,他们距离海外仙山很近。李白在很多诗中都有提到海客,他觉得这种人身上有神秘的色彩。
李白:“秦始皇,你听见了没。瀛洲的保健品不香,还是天姥山的保健品比较香!”
所以说,这第一阶段看起来平平无奇,其实早就埋下了神鬼的伏笔。
第二段,李白梦中从山东飞到浙江,然后爬山,看遍了各种美景,这一段非常奇幻。
第三段,李白梦中碰到仙人了,画风从奇幻小说变成了神鬼小说。
第四段,李白惊醒。普通人梦醒了恐怕就算了,可李白不一样。
李白觉得人间的快乐和梦境一样,消失得太快了,必须得不停追求,才能让快乐永驻。他于是收拾行襄,跟山东的朋友道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
去天姥山玩。
他由此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的全名是《梦游天姥吟留别东鲁诸公》。
李白“再见了,我的好朋友,今晚我就要远航!”】
【诗的最后一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突然来这一句,好像有点突兀。前面都在写神鬼,怎么后面突然扯到权贵身上了?这里面也没个铺垫啊。
其实有铺垫,梦境和现实是交叠的。李白有两个偶像谢灵运和谢眺,他最推崇的是谢脁。
谢灵运这个人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仕途不顺。李白特意提到谢灵运,表达自己对谢灵运的追求。他和谢灵运构成了一种镜像的关系。
但李白不像其他诗人一样哭哭啼啼,就像这首诗一样,最后还是走向了乐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既然不受赏识,那他就润了! 】
很多人还沉浸在前半段,没有闲心去看最后一段,或者说不想看。
他们只想看李白描述的瑰丽世界,不想被拉到现实。
曹操就是这样,他听到天幕的话才勉强回神,看向后半段。
这么一看,他再一次瞳孔地
震。本以为相比之下,后面的梦醒时间会很拉胯,没想到后半段又拔高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后悔不迭:“我要是早些明白这个道理,何至于和董卓那厮虚与委蛇?和那些联军浪费时间?"
他早就称霸一方了!
短短一句话,道尽了世间哲理。
南宋,文天祥枯坐在院内。
这段时间,已经有很多人劝他投降元朝了。
最开始登场的是宋朝从前的状元宰相留梦炎。巧的是,文天祥也是个状元宰相。很难怀疑,这不是故意的。连他都投降了,文天祥凭什么不投?
文天祥却不肯投降,狠狠的把这人骂回去。
文天祥默默听着李白的诗,突然听到外面有响动。他明白,应该又有人要来劝他投降了。上次连宰相都派来了,这次会派谁?难道忽必烈本人要来?
他准备了一腔锦绣文章,要把忽必烈骂走。
结果来的人令他肝肠寸断,张开嘴说不出话来。
来的人居然是曾经的宋恭帝。他也投降了,如今就是要劝文天祥归顺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