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by吱吱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8-21
“看来宋小姐不太喜欢京城的点心。”不知道什么时候,镜湖先生已经放下了手中的笔,神色淡然地望着她,清瘦的面孔带着锋利如刀般的威仪,书房的气氛顿时肃穆起来。
这才是镜湖先生的真面目吧!
宋积云风轻云淡地喝了口茶,这才道:“常常和元公子一起喝茶,吃苏式的点心,时间长了,的确不太喜欢京城的点心。”
他们之前哪有什么恩怨,不过就是元允中。
他能为元允中单独找她甩脸色给她看,她就能用元允中反击回去。
不过就是元允中面前做戏,元允中背后开撕,谁还不会似的。
镜湖先生看她的目光多了些许的郑重。
他道:“你可知道允中进宫去做什么?”
既然大家都不准备装模作样了,她也没必须戴面具。
“求皇上恩准他出城安抚流民。”宋积云不以为意地道。
可能是太喜爱元允中了,她的态度一下子激怒了镜湖先生。
他面若寒雪,道:“你可知道他若是出城,会面临着怎样的危险?”
“知道啊!”宋积云觉得就凭这一点,她就能和镜湖先生相处下去,毕竟共同的敌人可以成为朋友,共同的朋友也就更应该粉饰太平了。
她反诘道:“要不然我怎么会住进先生家呢?明明草帽儿胡同住着更舒坦。”
她还带着几分嘲讽地道:“您不会觉得京里被封了城,我会把希望放在您身上,真的指望着您护我周全,带我出京吧?”
她的不羁反而让镜湖先生冷静下来,他若有所思地望着宋积云,道:“你愿意允中出城?”
宋积云放下了茶盏,整了整衣袖,道:“我来见镜湖先生,不过是想在元公子出城之时,先生能盯着朝廷那些尸位素餐的蠹虫给及时出兵救元公子于艰难罢了。先生想得太多了。”
镜湖先生听着,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突然笑了起来。
他笑的时候有种冲破云际的灿烂,和元允中很像。
宋积云想,元允中虽然长得和他外祖父一点都不像,可神态、举止却颇像他的外祖父。可见他不仅从小在外祖父膝下长大,受外祖父教诲,而且影响很深,感情很好。
“那如果允中回不来了呢?”镜湖先生轻声道,仿若一声威胁。
宋积云懒洋洋地道:“没见到先生时有些担心,可现在嘛……恐怕我不救他,您都要救他。”
镜湖先生听了面色微沉,肉眼可见的有些恼怒,冷笑道:“因为允中是我唯一的外孙?唯一的后辈?”
“也许吧!”宋积云依旧悠然地道,“可能更多应该是您这么疼爱他,肯定不会让他遇到危险。”
镜湖先生的表情更冷峻了,语带讥讽地道:“你倒和他那对爹娘如出一辙。”
是指元浩然夫妻吗?
看来元浩然夫妻没少因为这个原因惹怒镜湖先生。
难怪镜湖先生这么生气,连掩都掩饰不住。
“这就是独生子女的好处啊!”宋积云不介意再给他扎一刀,“我之前还担心您会放任他不管,现在倒觉得我主动请缨搬到西江米巷是个错误了。”
镜湖先生在这件事上果然很容易被激怒。
他森森地道:“若是等他回来,我告诉他,你以为他遇到危险,回不来了呢?”
元允中外祖父可真是喜欢他,连“死”这个词都不愿意用在他的身上,而用了“回不来”代替。
他一字一句地道:“你可别忘了,你说过,要是他回不来了,你是要改嫁的。”
宋积云跳了起来。
并不是因为她说过的话,而是那么私密时说的话,他居然立马就知道了。
宋积云的脸色也开始有点不太好看了。
她冷冷地道:“那我们就走着瞧!”
她转身就朝外走去。
镜湖先生愕然。
“站住!”他带着隐隐怒火低声道,“你要干什么?”
是怕她在元允中那里吹枕头风还是怕她去阻止元允中?
宋积云回头。
“允中有自己的志向和坚守,”镜湖先生的面容格外冷酷,“我不会让你这样一个连《女诫》都没读过的女子毁了他的。”
“所以呢?”宋积云冲着他笑了笑,“你想干什么?”
眼里却是毫不遮掩的冰霜。
镜湖先生一愣。
在没有见到宋积云之前,他已经派人把她的上三代都查清楚了。等到宋积云进京之后,他曾经亲自悄悄去见宋积云。
那时候宋积云正和元允中两个人说说笑笑地从胡同口出来。
两个人一个英俊洒脱,一个娇妍如花,比肩而行,郞才女貌,仿若天作之合的一对璧人。
如果不是宋家往上数三代都没有个正经读书人,宋积云都没有正经的启过蒙,有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孙媳妇,他肯定会很高兴的。
可娶妻娶德,纳妾才纳色。
因而他看到元允中看宋积云那满是柔情的目光时,他当时心里咯噔一声,觉得非常的棘手。
少年郎总是爱颜色。
宋积云的容貌称得上数一数二了。
可夫妻若是想长久的走下去,却不仅仅是有颜色就行了。
彼此是否脾气相投?说话行事是否能够心意相通?困境逆境是否能依旧落落大方?都很重要。
他也了解元允中。
他亲手教养出来的孩子,可能一时迷失,却不会永远不醒。
元允中来找他求助时,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却并没有阻止元浩然夫妻折腾,就是在拖时间。想让元允中和宋积云有更多的了解,让他们在相处中发生矛盾,发现不合适。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宋积云的手腕、能力远远超出他的预料。
元允中为了宋积云也做了很多他从前不可能做出来的事。
他敏锐地感觉到如果任由他们这样长时间的相处下去,有可能不是劳燕分飞,而是坚不可破。
他正琢磨着想个什么对策让元允中尽快意识到他和宋积云是不合适的时候,元允中找上了门。
镜湖先生深深地看了眼宋积云。
这小姑娘比他想象的更尖锐。
仿佛并不在乎元家和他对她是什么样看法。
是因为笃定元允中一定会站在她那一边,还是有恃无恐?
毕竟谁都知道元允中是元、王两家唯一的子嗣。
他们之间闹得再凶,元家也好,王家也好,不可能真的丢手不管。
这些念头在镜湖先生脑海里一闪而过。
宋积云已冲着他挑了挑眉,道:“说来说去,不过是把我们拆开又不愿意承担这个罪名,惹了元公子不高兴而已。我就有点好奇了。你既然知道元公子出城有多危险,你为什么非要利用这件事?难道你就不怕有个万一吗?不怕万一因为你的不作为,让元允中陷入困境甚至是丢了性命吗?”
如果不是这样,他早就出面收拾宋积云了。
镜湖先生的面色有点难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镜湖先生尽量控制着自己的表情,让自己做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一个不能为家族所用,一个不能为我所用的子孙,要之何用?”
宋积云压根不相信,她笑道:“那你就别在元公子面前装好人啊?”
镜湖先生目光顿时变得锐利起来。
宋积云嗤笑:“你不过就是想趁着元公子出城,把我藏起来,让元公子相信我听到他的死讯,离开京城,重新喜欢上了其他人。当然,你们要心肠狠一些,手脚利落一些,还可以杀了我,嫁祸给那些城外的流民。不过,那些流民进了城还好说,局势混乱,你们顾不上,或者是我执意要去找他,这招才好用。那些流民要是不进城,就只能‘让’我担心他的安危,非要自己出城去找他。就是后面这一招不太好用。失去的永远美好,他要是心里一直惦记着我,耽搁了婚事可怎么办啊!”
镜湖先生没有说话,定定地盯着她,眼神有些复杂。
宋积云却知道自己说中了他的心思,更加不客气地道:“我是应该感觉到荣幸还是应该感觉到悲哀呢?承蒙您看得起,拿我的去留赌您唯一外孙的安危;于元公子而言,他最敬佩、最尊重、最信任、最亲近的长辈,一位亦师亦友,如忘年之交般的外祖父,却对他连最基本的信任都做不到,我又不禁为他感觉到悲哀!”
她说到这里,真的感觉到了伤心。
眼眶不由自主的有些湿润起来。
镜湖先生脸色微变。
宋积云继续在他的胸口插刀。轻叹道:“他可是您一手带大的,告诉他识字,告诉他做人,告诉他做事。可您却从来没有相信过他。没有相信过他的选择,没有相信过他的决定,没有相信过他的取舍。他对您来说,算什么?您这么多年以来对他的谆谆教导又算什么?”
宋积云说完,看也没看他一眼,拂袖,转身离去:“您不就是想让元公子知道,您和元家,才是真正爱护他的人,您和元家才是他的依仗,你和元家,才是会在他危难之时救他于水火的人,像我这样的女子,不过是他风花雪月里的一抹月色吗?好,那我们就来打个赌,看谁才是他真正能依仗的人,看谁才是能与他同甘共苦的人。”
她昂首挺胸,身姿笔直地走出了镜湖先生的书房。
镜湖先生久久都没有回过神来。
回了西跨院的宋积云脸色自然不会太好。
一直担心着她的郑全忙迎上前来,悄声问她:“老太爷都跟你说了些什么?他不会是看着元公子不在,就背地里为难你吧?”
宋积云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心里却在盘算着这件事。
有些人常常喜欢凭经验行事。要是元允中的外祖父为了拆散他们,真拿元允中的安危冒险,失了手可怎么办?
她只要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不管镜湖先生打的什么主意,她却不能打死了老鼠也打破了宝瓶。
她得想办法保证元允中安全才行。
宋积云开始盘算自己能运用的人脉。
元允中回来了。
他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穿着朝服就过来了:“我们等会不在家里用饭。我大嫂听说我们搬到了这边,请我们过去用晚膳。”他怕宋积云不高兴,还解释道:“我大哥听说我要出城安置流民,他说有话要交待我。我觉得我大嫂人不错,说不定和你能有话说,就想带你一道过去。”
黏黏糊糊的,一副片刻也不想和她分开的样子。
宋积云笑道:“不是说和长辈住在一起要晨昏定省吗?我们出去用晚膳,镜湖先生知道了会不会不高兴?”
(本章完)
元允中显然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他思忖了片刻,道:“应该不会吧!我外祖父为人很是豁达。”但他又说,“不过,你提醒了我。我从前过来的时候都是为了陪他老人家,过来了几乎就没有再出去过。我们出去用晚膳,虽然是去大堂兄家,但也应该和他老人家打个招呼才是。”
“好啊!”宋积云甜甜地笑,觉得很高兴。
她一搬过来元允中就和她一块儿出去吃饭,是件好事。
等他们去了镜湖先生那里,说明了来意,镜湖先生果然很“豁达”,笑眯眯地道:“去吧!亲戚间,是应该多走动走动。不过,别回来得太晚,免得碰到了宵禁。这些日子城里不太平,被顺天府的人拦着问几句也不是什么体面事。”
元允中笑着应好,心里到底还是有些过不去,道:“我们回来的时候给您带您最喜欢吃的姚记太师饼。”
“好啊!”镜湖先生高兴地应了,目送两人出门。
宋积云特意回头看了一眼。
镜湖先生面无表情地注视着他们,在看见她回眸的那一刻,神色好像更清冷了。
宋积云拽住了元允中衣袖,道:“你走慢一点。”
元允中忙慢下了脚步。
宋积云道:“我们带什么东西过去好?我那里有很多的茶具,我们要不要挑一套带过去?”
元允中笑道:“好呀!不过,送什么东西你得让我先看看。我听王华说,你上次去秦芳那里,带了一套甜白瓷的薄胎酒具。我觉得大可不必,随便送套新青花就行了。反正京城这边新青花也不多。”
宋积云笑着打趣他:“你怎么这么小气?不过是套酒具。你要多少我给你烧多少。不要说薄胎甜白瓷了,就是薄胎矾红,等我忙过这阵子,也给你烧一套。”
“这可是你说的。”元允中大感兴趣,“那我琢磨一下画什么图上去。”
两人说笑间透着亲密无间,欢欢喜喜地渐行渐远。
镜湖先生孑然独立在屋檐下,直到夜色渐渐笼罩了他的身影。
元景年夫妻正如元允中说的那样,虽然和父母住在一起,但院子靠近胡同,有单独进出的侧门,形成了独立的空间。
宋积云和元允中到的时候,元景年和太太吴氏已在垂花门前等候。
元景年看见元允中就朝着他的肩膀捶了一下,道:“好你个小四,今天可算是出尽了风头,皇上为了你,硬生生的驳了兵部的折子,我真怕你走不出东华门。”
也不知道他这一拳有没有用力,元允中倒是面无表情地受了他这一拳,然后拉了宋积云到身边,引见他们认识。
元景年守礼地垂了眼帘,和宋积云打了声招呼。
吴氏见了她却颇为惊艳,但她很快收敛了神情,笑吟吟地和她见过礼后,拉了她的手往垂花门里去:“宋小姐你别和我们客气,来了就当是自己家里一样。”随后说起了她在琉璃厂打官司的事:“我也去看了回热闹,还领了块锦鸡的陶牌,带着家里的三郎去你开的荫余堂玩了一次。”
很是客气、热情,透露着想亲近她的善意。
宋积云自然也待之有礼:“是吗?早知道您会过去看热闹,就应该让王华给您安置个地方歇歇脚好。三郎喜欢去荫余堂玩吗?要是下次还想过去玩,您派个人跟我说一声,我给那边的大掌柜打个招呼,找个好点的师傅告诉孩子们做瓷胚。”
“孩子们都很喜欢。”吴氏笑着把她迎去了吃饭的厅堂,“下次再去,我肯定不客气让你去打声招呼了。”
来京城的路上元允中就仔细给她介绍过家里的人。
元景年和吴氏生了四男两女,长子已经十四岁,幼子才两岁。
几个人在厅堂坐下,吴氏得力的嬷嬷指使着丫鬟上了茶点,开始布置席面。
元景年没和他们见外,一面给元允中筛酒,一面和元允中说起这次叫他过来的缘由:“我没想到皇上会这样的维护你,朝会的时候你几次主动请缨代表都察院出城安置流民,皇上都没有搭腔,还在兵部那帮人顺水推舟的时候大发雷霆,把兵部的人喝斥了一番。可我觉得你的想法是对的。如太平盛世,非社稷之功不得封侯进爵。有这样的机会,还是应该搏一搏的。”
他滔滔不绝,元允中几次欲言又止。
宋积云轻轻地拍了拍元允中的手。
大概所有的人都以为元允中是为了搏个前程,她却知道,元允中不过是自责。
觉得若不是他由着脾气和宁王别着来,不会发生流民进京之事。
元允中看了她一眼,朝她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没事,并给宋积云续了杯茶,还悄声对她道:“解释太麻烦了。”
宋积云抿了嘴笑,表示她知道了。
元景年就有些无奈地停下了话茬,叹气地对元允中道:“小四,你是不是嫌弃我啰嗦?”
“没有。”元允中也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道,“我就是觉得你想得有点多。流民的事还没有个头绪,就说封侯进爵之事,也太早了些。”
元景年就睁大了眼睛瞪他,道:“我是在说封侯进爵之事吗?我是在说皇上的态度,乱世当用重典,可如今是五万流民,京畿之地,就算是能镇压下去,可这血流成河的,到底不吉利。我反而是赞成几位阁老的意思,惠化招抚。我觉得你与其亲自出城安置流民,不如好好劝劝皇上,让皇上同意几位阁老的意思。”
“你们这样逼着皇上表态,皇上肯定不会同意的。”元允中把玩着手中的小酒盅,“要不然我也不会这么急了。”
元景年犹豫道:“皇上是怕有失君威吗?”
“不是!”元允中道,“你们这几天不是一直上书请皇上封皇长子为太子吗?万贵妃还为着皇上突然冒出个皇子的事生气。他想快点平息万贵妃的怒火,偏偏你们要火上浇油,一直不停地提册封太子的事。皇上嫌弃你们没眼色,所以流民的事你们要惠化招抚,皇上就偏要派兵镇压,和你们别着苗头呢!”
元景年闻言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磕磕巴巴地道:“你,你不是开玩笑吧?”
元允中没有理他,而是指了其中一道干炸丸子对宋积云道:“这道菜做得不错!”
旁边布菜的丫鬟立刻眼明手快地给宋积云舀了一个。
元允中擦了擦手,对元景年道:“你叫我来不就是想知道这个吗?你可以去跟我爹通风报信了。”
(本章完)
偏偏元允中还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耿直地道:“难道不是?”
元景年“嘿嘿”地笑了两声,给元允中斟酒:“喝酒,喝酒!”
元允中用手覆了酒盅,正色地道:“几位阁老什么打算?”还道,“你别说你不知道!如今天气炎热,几万人聚集在一起,很容易引起瘟疫。你们想和皇上置气我不管,却不可拿百姓的性命不当一回事。”
“那肯定不会啊!”元景年连声保证道,并且感慨,“叔父的性子你最清楚不过了。他嘴上说不管你,可哪次没有管你。不说别的,就说你这次上书出城抚民,叔父一千个一万个不同意。可一转身,内阁廷议的时候,他却是第一个跳出来支持你的。不然诸位阁老也不会上书建议皇上对那些流民惠化招抚了。”
元允中听着就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多言,道:“你这是要给我爹做说客?”
“怎么能说是说客呢?”元景年不赞同地道,“我是真心觉得你这样和叔父对峙下去没有任何的意义。明明你们想的是一样的,却非要口不对心,每次见面都剑拔弩张的,闹得父子像仇人似的呢?”
元允中闻言挑了挑眉,道:“那我爹是支持我出城抚民的了?”
元景年一下子语凝。
元允中冷笑:“他说是支持我对流民赌不如疏,以抚招为主,实则是怕我真的亲自出城吧?所谓的支持,恐怕是只要我不亲自出城抚民就行吧!”
元景年讪讪然地笑:“叔父不也是担心你吗?叔父和婶婶可只有你一根独苗苗。他担心你不是应该的吗?”
兄弟俩说着话,吴氏生怕宋积云不自在,不仅亲自给她布菜,还热情地向她介绍着各式菜品:“这干炸丸子看似寻常,却最考师傅手艺的。在京城,要论哪家的馆子菜好不好,就看这道干炸丸子做得好不好了。这道干炸丸子,也是我们家灶上的厨娘做的,而是请了京城最有名的饭馆八珍楼的师傅过来做的。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宋积云微笑着道谢,却始终感觉有道视线仿佛黏在她的身上似的。
元家的家宴当然也不会那么简单。
她当不知道,该干什么干什么。
好不容易吃完了这顿饭,元允中带着宋积云告辞,门外已是华灯初上,离宵禁还有半个时辰。
元允中心情不太好,温声征求着宋积云意愿:“要不要走回去?”
元景年他们住的地方离西江米只隔着一条街,出门来又是少见的凉风习习,他们吃了晚饭,正好散步回去。
“好啊!”宋积云欣然答应。
两人慢慢地往西江米巷去。
马车安静地跟在他们身后。
路上不时遇到开了侧门乘凉的人家。
“总是这样。”路过一株垂柳拂面的大树时,一直静默无言的元允中低声地道,“说是做什么都由着我,可我真的要去做,他们却总是会阻止。”
宋积云能感受到他语气中的沮丧。
她不由地握住了元允中的手。
元允中一愣,迟疑片刻,没有去管有没有人看见,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不管不顾地紧紧地回握住了她的手。
“我知道他们担心我,我不想自己遇到什么危险。”他继续道,“可他们能不能不要总是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
恐怕不行。
宋积云在心里腹诽。
在元家长辈的心里,元允中的危险比什么都重要。
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时时刻刻都被当成个易碎品对待吧。
宋积云暗暗叹气。
回到家中,镜湖先生在厅堂等他们。
见他们回来,递了张纸条给元允中。
元允中不解地低头瞥了一眼,顿时神色微变:“宁王去世了?!”
宋积云听着也跟着被吓了一大跳,凑了过去看。
元允中干脆把纸条递给宋积云。
很普通的黄草纸,用炭笔写着五个字:“宁王被毒杀。”
显然不是什么正规渠道传来的消息。
宋积云抬头望着镜湖先生。
镜湖先生眼角的余光也没有瞥她一下,只是正色地对元允中道:“流民的事,只怕是又要起事端了。”
宋积云想了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流民是宁王引入京城的,从前他在,总有个指使人,这些流民有人管着。如今宁王突然死了,那些流民群龙无首,肯定会大乱。
只是不知道他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死了?
元允中显然也想到了。
他面色凝重地道:“宁王虽然是误闯口袋胡同,可大皇子在那里,一个残害皇嗣的罪名是跑不了的。皇上没有立刻处死他,而是把他换了个地方,圈禁在景山的永思殿,就是想等到瑞昌郡王进京之后,再想办法处理他。宁王怎么会突然被毒杀了?”
镜湖先生闻言,神色复杂地看了元允中一眼,道:“据说永思殿的小太监向皇上告密,说宁王被圈禁了却依旧死心不改,每天不是骂你就是骂皇上。皇上大怒,赐了杯毒酒给他。至于那个告密的小太监,不过是想在皇上面前讨个好,调到乾清宫当差罢了。”
元允中抚额,道:“不行,我明天一早就得进宫,宁王去世的消息,不能这么快就传出去。怎么也要等到流民的事处置好了再说。”
镜湖先生没有反对,温声地提醒他:“宁王被毒杀的消息还没有传来,你明天进宫得仔细想想怎么跟皇上说才是。”
“嗯!”元允中应道,心神全放在这件事上了,送宋积云回了西跨院就匆匆离开了。
宋积云立刻叫郑全过来,问他何大志等人都安置在了哪里,还叮嘱他:“从现在开始,每隔一个小时你就巡视一遍西跨院。”
她把自己和镜湖先生的矛盾告诉了郑全。
郑全气得不行,道:“那我们买个宅子搬出去好了。”
他看不得宋积云受这样的气。
宋积云笑道:“干嘛要搬出去?住在这里,每天在镜湖先生的眼皮子底下晃来晃去多有意思啊!”
郑全理解不了。
宋积云也不解释,只让他好好守好门户就行了,让他明天请了周正过来:“把小郭师傅他们叫过来,我要烧些瓷器。”
姐妹们,明天改错字。
(本章完)
所谓的斗彩,就是一种青花图案间填上彩色颜色的瓷器。
它要先用高温烧出青花瓷,再在青花瓷图案留下的空白处或者是轮廓线内填上各种颜色,再小窑低温烘烤而成。颜色绚丽而又多彩。宣德年间曾经有人烧成过。只是这工艺对火候和上釉的技术要求极高,就算是在景德镇,已经有几十年没有人大致烧制成功过了。
元允中能在朝中这样随心所欲,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简在帝心,受皇上信任。元家也好,王家也好,朝中旧故林立,门生遍布,不要说她一个从景德镇而来,没有任何身份背景的普通女子了,就算是一般的官宦人家,也是高山仰止,难以逾越的高峰。她想和王家、元家打擂台,没有皇帝庇护是不可能的。但她的身份又不可能接触到皇帝。那就在皇帝的心尖宠万贵妃面前露脸,让万贵妃记住她了。
她对听命而来的周正道:“我上次进宫时,无意间看到御用监呈览给皇上册子,早年间御窑厂进献给宫里的斗彩瓷都是万贵妃安喜宫在用。我想烧些斗彩送到安喜宫去。”
周正没有多想,还以为宋积云是想在宫中贵人面前讨个好,以后好压制御窑厂,让荫余堂的生意更上一层楼。
“我这就去办。”他恭敬地道。
流民进京,宋积云怕她带进京的人住在城外不安全,在离正阳门不远的一家客栈租了院子,让他们暂时住在那里。
只是城中居民聚集,流民围城之后,很多原本住在城外的人都逃进了城里,客栈等已一地难求,更加没有宽敞的地方,这窑砌在哪里合适呢?
他面露犹豫。
宋积云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西江米巷虽然宽敞,可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并没有空旷的地方,何况她和镜湖先生还是这样的关系。
她道:“你去找邵总管,看看元公子草帽儿胡同那边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如果也不合适,那就……”她一咬牙,“去口袋胡同看看。”
出了凶杀案,肯定没人靠近,倒是个好地方。
周正领命而去。
宋积云派人给秦芳府邸送了张帖子。
宫里的这些关系还是得维系。
很多事情都是欺上不瞒下,有时候说不定还真能指望着秦芳或者是苗公公这样的人。
再就是徐光增那里。
他就是再草包,也有个十分显赫的出身,有个正经的官身,镜湖先生若是下定了决心要趁着元允中不在城中的时候动她,徐光增说不定能挡一挡,拖延些许时间。
她吩咐王华去打听徐光增的消息,还让王华带信给邵青:“说我这边有事请他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