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宫重生要逆命—— by月光蓝莲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8-27
但年贵妃心里知道,哪怕她再忌惮四阿哥弘昴,也不能对四阿哥弘昴直接动手。
一来是成功的几率太低,皇上和庆贵妃都不是吃干饭的。二来是一旦别查出来那就完蛋了,全家完蛋的那种完蛋。
何必了!
不走那一步,即便是四阿哥弘昴继位,有九阿哥福惠在,她和年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今他们也是穿鞋的,不但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玩这种极端的事情,因为收益和风险不成正比。
现在只能祈祷四阿哥弘昴是一只扶不起来的阿斗。
“咳咳咳……”年贵妃喉咙突然发痒,猛烈的咳嗽起来。
“主子。”司琴见状连忙倒了一杯水,一边喂年贵妃,一边拍拍年贵妃的背,给她顺气。
好一会儿,见年贵妃没有继续咳嗽了,司琴才放松下来,“主子,您快别想这些事了,先好好养好身子。”
“我这身子,养了这么久了,还是半点起色都没有,都怕是养不好了。”年贵妃又轻咳了几声,有些灰败的说道。
之前年贵妃还觉得自己的身子撑得住,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流产,把身子里所有的病根都给引了出来,一直都不见好。
哪怕如今是炎炎夏日,但年贵妃不但不能用冰,还要盖着薄铺盖睡觉才行,不然就会感觉全身发冷。
司琴闻言连忙说道:“主子可别说这样的丧气话,太医不是说了,主子只是因为之前接连怀孕,身子被掏空得太厉害了,只要好生保养,会好起来的。之前太医不是说,庆贵妃娘娘当年也是如此,如今已经补回来了,您也能的。”
年贵妃闻言却叹了一口气,“她是她,我是我,怎能放在一起对比。”
她用了生子药,而庆贵妃却没有用。
是药三分毒,年贵妃以前或许不懂这个道理,但现在她彻底明白了,然而已经晚了。
“庆贵妃能,主子自然也能,您要相信太医的话。”司琴劝道。
凡事别多想,也不用做得那般周全。
年贵妃不想和司琴谈论这事,淡淡的说道:“我累了,伺候我在床上休息吧。”
“是!”司琴立马闭嘴不在说话。
躺在床上,年贵妃幽幽的叹了一口气,如果可以谁又不想多活几年了,谁又想如此这般天天病恹恹的。
但现实就是现实。
年贵妃也不是没有听从太医的话,只是宫里的很多事情由不得她不费心,而且中医调理很慢,这才几个月的时间,年贵妃反正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感觉自己还是和以前一样,所以内心一向敏感的她,情绪有些悲观,开始做最后的打算。
如果自己真的撑不住,就这么去了,那福惠……
福惠要抱养给谁,才是最好的选择呢?
不单单是后宫众人对齐妃母子幸灾乐祸,住在三阿哥弘时隔壁的四福晋如今在幸灾乐祸之余却有些庆幸。
“三哥和三嫂怎么会这般糊涂了!”四福晋嘴角微微上扬的说道,随后又有些感慨的说道:“额捏当真是神机妙算,之前她提醒我的时候,我还有些不以为然,没想到还真有人会在这种事情上犯下错误。”
其实满人对守孝这事并不看重。
但现在的问题是,皇上看重这事,为此连封后大典都推迟了,那底下的人自然要跟随皇上才是。
历史上很多的皇太子被废,很多皇太子地位不稳,其中都有一个原因,叫:不类己。
也就是说皇上觉得你不像自己。
这种像当然不是容貌上的,而是行事作风性子方面。
三阿哥弘时如今这行为,这不是赶着去打皇上的脸面,皇上还会觉得他,“像”自己才怪了。
四福晋的陪嫁嬷嬷梅嬷嬷笑着说道:“庆贵妃娘娘从嫁给皇上后,就一直得宠至今,对外也是一片的好名声,自然是个聪明人。齐妃娘娘虽说前面也得宠,但却丧了两子,可见还是有一些地方不够仔细谨慎。主子,您日后怕是要有大福。”
“嬷嬷这话可别再说了。”四福晋闻言立马正色道:“传了出去,岂不是要我的命。”
梅嬷嬷闻言立马自己给自己了一个耳光,“是奴才放恣了。”
“嬷嬷,我知道你一心盼着我好,但未来的事情谁知道了,你想想如今在郑家庄的那位,不到尘埃落定之时,都得小心谨慎才是。”四福晋很是严肃的说道。
当皇后谁不想。
尤其是到了四福晋如今这种处境,看上去前方一片美好。
只需要进一步……
就那么一步。
她就能成为这世上最尊贵的女人之一。
然而废太子胤礽的事情还没过去多少年了,别说四福晋父母兄弟对此亲身经历过,就是四福晋自己也记得小时候废太子的时候京城那紧张的气氛。
越是这种时候,越是需要谨慎小心才是。
这也是公公继位后,她母亲进宫时,带给她的话。
四福晋想了想又对梅嬷嬷吩咐道:“嬷嬷你下去传我的吩咐,告诉所里所有的奴才,不可妄议这事,也不许妄议别的事情。”
“是!奴才遵命。”梅嬷嬷应道。
胤禛听到苏培盛的,“报喜”,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御笔啪的一声扣在了御案上,脸黑得可怕。
苏培盛站在一旁努力的缩小自己的存在感,就怕胤禛把气撒在自己身上。
要苏培盛说,三阿哥弘时真当是没脑子,皇上都那样表明对守孝之事的看重,以证明自己对先帝孝顺。
结果三阿哥弘时却来了这么一出。
这比当年大阿哥胤禔在孝庄文皇后的灵牌前告诉对方,大福晋有孕的事情,还要让人无语。
毕竟当年大阿哥胤禔那事只能说是运气不好,正好怀上了。
但三阿哥弘时这里,可就怎么洗都洗不掉。
“不孝”的头衔,死死的扣在三阿哥弘时的头上。
然而事实上,胤禛的确生气,听到消息后,的确是气极了。
但很快冷静下来的胤禛,不信自己的儿子会有那么蠢,再加上这段时间朝堂众人催着立储,所以胤禛一下子就想歪了。
【自污吗?】
胤禛抿了抿唇。
在觉得自己争不过弟弟的情况下,就选择自污,以求未来能在弟弟继位后,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并不少见,甚至于康熙朝时期也来了这么一出。
不过不是胤禛的兄弟,而是他的堂兄弟裕亲王保泰,在继承裕亲王的爵位后,为了不吸引人仇恨,来了这么一出自污,也是孝期怀孕。
这办法倒是立竿见影。
胤禛自然不会认为自己的儿子是个蠢货,所以立马想到的就是自污。
他当然是高估三阿哥弘时了。
但好在以胤禛现在皇帝的身份,也不可能直接挑明了去问三阿哥弘时,而三阿哥弘时也不会挑明了说出来,这误会怕是要一直这样误会下去。
不过这事一出后,在后宫影响并不大,但在朝堂上却引起了不少暗潮。
有些坚定反胤禛的人,就觉得胤禛之前各种说自己孝顺先帝,都是假的,三阿哥弘时的行为充分的说明了这一事实。
所以坚决认为胤禛不是先帝指定的继承人,他肯定是篡了胤祯的皇位。
大家要联合在一起,推翻他。
虽说这种暗潮形不成主流,但有这样的苗头就十分危险。
毕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量变可以引起质变。
第270章 秘密立储
胤禛意识到这种严重后,就一直在让人盯着事情的发展,自然也发现了那些心怀鬼胎的人。
对于这事,胤禛并没有多生气,对此他是心知肚明,不知道有多少人对于他继位成为新帝这事不服气。
只是这些人,没有一个敢把这事摆在明面上来,只敢在暗地里恶心自己。
一如胤禩等人。
玩的都是冷暴力不合作,就是故意搞些让人一眼就能看破的小错误出来,恶心他而已。
毕竟这种事情,胤禛可以责骂责罚胤禩,但这种责骂责罚都会控制在一个范围内,伤不了对方一根汗毛。
不是恶心自己,是什么?
更何况胤禛还发现胤禩等人之前竟然在接触自己现在唯二成年的儿子,虽说弘时和弘昴并未搭理这些人,但这是弘时和弘昴孝顺,而非这些人没有干这事!
小心眼的胤禛自然在心里给这些人记了一笔。
把如今四处拱火的人都暗暗的记在心里后,胤禛开始了自己的动作。
对于立储这事,这些日子他又认真、严肃、仔细的想了想,然后彻底确定了决心。
八月十七日,胤禛在乾清宫西暖阁召集总理事务王大臣、满汉文武大臣及九卿,甚是严肃的对着众人说道:“诸王大臣奏请立储之事,朕已知晓,然圣祖付托神器之重,安可怠忽,不为长久之虑乎?
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慎,此时安可举行?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咸宜知之,或收藏数十年亦未可定。”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皇上真是……想要搞一言堂?
就如先帝早年一意孤行将胤礽立为皇太子一般,当今这位也想玩一言堂吗?
这不是日后夺嫡之事,就没有他们的事了?
那还怎么争从龙之功呀!
不过还没等这些人脑子转回来,作为胤禛铁杆的怡亲王胤祥就立马跪下磕头道:“臣等谨遵皇上圣旨。”
怡亲王跪下去了,胤禛的其他心腹,或者是偏向胤禛的人,也跟着一起跪了。
有人跪了,若是其他人不跪,那不就是表明自己反对嘛!
可这事一时半会儿他们还真想不出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来,总不可能正大光明的说:爷要挣从龙之功,所以你们这些皇子赶紧给爷争斗起来,让爷能有发挥的余地。
这不是自己找死嘛?
没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于是面面相觑后,只能跟着怡亲王跪了。
但不少人心里都十分着急。
因为,“秘密立储”办法,不符合大清旧例。
先帝决定胤礽成为皇太子,那就是一个例外,而且这个例外也被大家推翻了。
谁承想当今皇上想要将此事弄成惯例,这可就大大的伤害到了宗室、臣子们的利益。
不少人虽然迫于现在的情况跪了,但心里却打定主意,要上奏,打消皇上这个想法。
然而胤禛又何尝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了。
所以在这事之后,胤禛立马又下发了一道圣旨,决定采纳直隶巡抚李维钧的建议,推行,“摊丁入亩”政策。
这政策一出,引发了更大的波涛。
所谓的,“摊丁入亩”,就是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并且要求各省地方政府,查清各处地亩多少,按亩均摊税赋。与此同时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
换句话说,田多的人家,就要多交税。
这就得罪了,这方面的既得利者。
而对于封建王朝来说,这个既得利者,就是重要的中下阶层——地主绅士。
别小看这个阶层,从人类最初的部落到未来二十一世纪了,这个阶层都没有消失过,只是每个时代有这各自不同的称呼而已。
这个阶层就是地方稳定的最小势力,一旦这个阶层不稳闹起来,那整个天下都会不稳。
最典型的就是,农民起义军为什么那么容易失败,很多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损害了这个阶层的利益,得不到这个阶层的支持,没办法安稳地方民生。
胤禛下了这么一道圣旨,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风险,其实他这还是克制了,因为后面其实还有一招,叫,“官绅一体纳粮当差”,这才是真正得罪所有汉臣汉人学子的政策。
也就是因为知道这会得罪所有汉臣和汉人学子,所以雍正才克制了自己的麒麟臂,没有一起发出来。
而是只先弄了,“摊丁入亩”。
这虽然也损害了不少人的利益,但只要你别搞什么歪门邪道,按法纳税,其实根本没有损失什么。这一条只是狠狠的打击了那些玩黑户口的地方豪强大地主。
而这样的人,在各省各府都有限,毕竟土地就那么多,你都占据了大份,别人又能占多少?
为了统治中原,满人是在各省都驻扎有军队的,由满人统领的那种。
另外对于八旗来说,无论是,“摊丁入亩”还是,“官绅一体纳粮当差”,都和他们没关系。
因为八旗子弟生来就有,“口粮”,而且也不用交税。
税收多了,反而是有理由八旗子弟,因此八旗子弟都会拥护胤禛的圣旨
所以表面上看着圣旨一下会引起天下哗然,实则稳得一批,出不了什么乱子。
不愿意?
不听话?
那你也别愿意和听话了,你所有的一切军队会直接接收。
摊丁入亩的圣旨一出,果然没有多少人关注,前面爆出来的,“秘密立储”。
不过对于在这方面有着切身利益的人来说,依然会非常关注。
对此,众人的反应不已。
三阿哥弘时是举双手双脚赞同这事,万一汗阿玛写圣旨的时候脑子昏了,写了他的名字了?就算没有万一,也避免很多争斗,至少大家不会明面上撕破脸皮,这样就留下了周璇的余地。
弘昴闻言不喜不悲,像是当做没有这回事一般,继续照常不紧不慢的做着怡亲王给他安排的工作。
对于汗阿玛的话,弘昴并不觉得汗阿玛那话是看好九弟,九弟现在才多大,还不知道能不能养活了,除非只有这么一根苗,不然除非是傻子才会将盼望放在那么小的孩子身上。
弘昴觉得汗阿玛应该是还没想好继承人是谁,但又被众臣烦得不行,所以才会采取这样的迂回办法。
爷的继承人,爷说了才算!你们说了不算。
自从上次弘昴和额捏谈过后,经过了额捏的指点,现在弘昴看待问题不单单是只想着自己,也会把自己带入汗阿玛的立场和角度去想。
想想看,自己要是登基成为了新帝,还没一年了,底下的大臣就一副你可能要早死,所以要早点立下继承人的态度。
这搁谁,谁心里会舒服?
反正弘昴觉得如果是自己面对这种局面,肯定心里不舒服。
所以说,额捏不愧是陪伴在汗阿玛身边多年的宠妃,对于汗阿玛的心思猜得透透的。
汗阿玛如今是皇帝了,很多事情不是大家觉得如何如何,而是要汗阿玛觉得如何如何,才行。
弘昴带入胤禛的立场去想,行事倒是越发从容不迫,在外人看着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颇为荣辱不惊。
对此不单单是不少人高看了弘昴一眼,胤禛对弘昴也越发满意起来。
与之相对的就是弘时!
胤禛的脾气也上来了,既然弘时愿意玩自污,也不愿意积极努力上进,以求让自己多看他一眼,一点都不把他这个做汗阿玛的放在眼里,那他也不用把弘时当做儿子放在眼里了。
所以胤禛直接把弘时从会考府提了出来,他也不用参与朝堂上的事情了,直接让弘时领着一群书生修史。
但值得一提的是,修史明面上的领头的人却不是弘时,而是怡亲王胤祥。
此事一出后,所有人都能清楚的感觉到皇上这是将弘时在朝堂上边缘化了。
修史这事表面上看的确是一件名垂千古的事情。
但这是对于臣子来说。
修史可是要静下心来,慢慢修,期间需要整合很多资料,查阅校对很多资料,少说也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这还是往少了算,修个十几年几十年的史,也不是没有。
因此对于一个皇子来说,修史是被赶出朝堂,被边缘化。
那因为修史而落后好几年的政治锻炼,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追赶上的差距。
毕竟,作为皇帝一般都会锻炼自己成年的皇子办差事的能力,但与此同时也会防着对方一手,安排就是皇太子,也只会安排一部分政务给他,不会而全盘都交给对方,锻炼对方。
所以在朝廷上大展拳脚的机会其实非常少。
就比如胤祯,成年后,在康熙朝等了十几年的时间,才等到了西北动乱这么一个时机,得以让他大展拳脚。
而没有这方面的锻炼,你拿什么压住朝臣,不让其架空你,让你当一个傀儡皇帝?
第271章 西北战事
三阿哥弘时被皇上安排去修史的事情一出,看好四阿哥弘昴的人立马激增好几倍。
好在如今弘昴还住在阿哥所,白日里又待在会考府。
现在会考府可谓是大清官员最不见待的部门,恨不得绕道走,自然没几个人敢直接跑去会考府拉拢弘昴。
避免了弘昴,“被迫”成为八贤王第二。
这事传到后宫。
蕙兰自然是欣喜的。
齐妃则是万念俱灰,病得更重了。
除此之外,年贵妃也病得更重了。
她本来还打算,在皇上对三阿哥弘时失望的时候,让人暗中挑唆三阿哥弘时和四阿哥弘昴的关系。
没想好皇上直接快刀斩乱麻,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个儿子不孝顺,他直接舍了!
修史嘛,自然要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闭关,不怎么见外人,静静的修史。
对于一个皇子来说,几乎算是半软禁了。
修个几十年的史都有。
如此一来,四阿哥弘昴如今便在朝堂上一家独大。
这比先帝朝的局势更严重,先帝朝时期皇太子胤礽入朝,还有大阿哥胤禔抗衡了。可现在又有谁去抗衡四阿哥弘昴?
至于说出孝后,就大婚,然后上朝议政的五阿哥弘昤。
他可是和四阿哥弘昴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即便是五阿哥弘昤心里也有野心,也想要争一争皇位,但有庆贵妃在,两人之间的竞争也肯定会是良性,不会像和同父异母的兄弟争皇位那样斗得一个你死我活。
在下面的七阿哥弘昸也是如此。
至于说六阿哥弘昼,不是年贵妃看不起他,而是年贵妃就是瞧不上他。
胤禛要是给裕嫔耿氏从包衣旗抬入满洲旗,那六阿哥弘昼还有些希望,而且即便是如此也希望渺茫。
他也比四阿哥弘昴小六岁,最快也要雍正三年大选指婚,雍正四年大婚,大婚后才能上朝议政。
但这也还要三年时间。
年贵妃心里有些绝望和气馁,难道自己这辈子就注定要一辈子永远的屈居于庆贵妃之下吗?
这简直就成了年贵妃如今心里的执念,只要一想想,就觉得胸口发闷,整个人不舒服起来。
年贵妃和齐妃都病了,但后宫并未受到什么影响——反正皇上来后宫的日子也不多。
就在年贵妃为未来三年时间四阿哥弘昴都会在朝廷上一家独大的事情发愁的时候,让她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罗卜藏丹津正式起兵反清。
西北即将有大战。
她能有今日的地位,近八成都是靠年羹尧。
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年羹尧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
年贵妃如何不担心。
自然也没办法安下心来养病,病情在不知不觉中又加重了几分。
胤禛得到了罗卜藏丹津正式起兵反清的消息后,一边命年羹尧等人派兵接应被罗卜藏丹津袭击的亲清的蒙古王公,一边命在西宁的侍郎常寿赴罗卜藏丹津军中宣谕,令其罢兵。
另外又接连不断的在京城,召开了不少小会意,和身边的心腹,和动兵用兵的老将领分析接下来西北的局势,忙得团团转,恨不得一天有二十四个时辰。
在这样的情况下,胤禛干脆连后宫都不进了。
对于年贵妃生病的消息,胤禛更是习以为常,年贵妃不是一直病着嘛,看病有太医,又有身边奴才伺候,好好养病就是。
胤禛又信得过皇后,所以对于年贵妃齐妃生病的消息,直接听了后连脑子都不过就被抛到了脑后。
如今胤禛,眼里满是西北战局的局势,这可是他登基后的第一场战争,无论花费多少代价,一定要打赢才行。
与此同时,作为贤内助的皇后,也对后宫众人正式下令,不许这些人私自派人去养心殿打扰皇上,要是被她知道了,她会重重的处罚。
如今后宫还没进新人,胤禛登基后忙着朝政,也没心情纳新人,所以后宫都是老人。
大家都知道胤禛的习惯,以及胤禛对皇后的看重,所以都老老实实的应了下来,没人敢去以身试法。
那不是胆子大,不畏强权,而是傻。
此时此刻西北局势牵动着很多人的心,比如胤祯。
他就在心里诅咒延信和年羹尧战败,这样他就能出山了,而且还得上胤禛求着他出山。
不少人心里都和胤祯是一个想法:文官去统领大军打仗,能打赢?哈哈哈,开什么玩笑,肯定是打不赢呀!
事情的发展也如很多人预料的那样,罗卜藏丹津都已经亮剑反清了,自然是叛心已定不会因为一道圣旨就歇了,于是他将前去过来宣旨的常寿拘禁起来,然后率兵急攻西宁及其周边地区。
这个消息传到京城后,胤禛为了确保西北大军的兵权,于是正式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率军赴西宁救援,与罗卜藏丹津作战。
就此,川、陕、甘、云四省的政权和兵权名义上的老大皆是年羹尧。
年羹尧算是达到了权利的顶峰,手上,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兵有兵。
被胤禛如此委以重任的年羹尧,自然有人注意到了他的情况下,毕竟这种状况,那还是在后金时代,满人尚未入关的时候,宗室和大部落的首领才有得情况。
可那些人是什么人?
年羹尧又是什么人?
哪怕胤禛给年羹尧抬了旗,也依然是汉军八旗,在满军八旗眼里,年羹尧那就是汉人。
因此以隆科多为首的满洲大臣和宗室对年羹尧这种情况极为不见待,自从圣旨下达后,多次秘密向胤禛进言,要求派人去签字年羹尧,以防他倒戈造反。
尤其是在年羹尧困守西宁的那段时间,隆科多等人更是频频上奏,怀疑年羹尧养贼自重,请求皇上换主帅,或者是再派一个将军过去。
老实说,隆科多等人的说辞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并不是在瞎说。
不过这些人提出来去辖制年羹尧的人,竟然是恂郡王胤祯。
胤禛会同意才怪。
另外怡亲王胤祥也坚决反对这个意见,他是懂兵的,认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竟然胤禛已经将大军交给了年羹尧,就要相信他,派人掣肘对战事指挥不利。
在怡亲王胤祥等人的支持下,胤禛坚定了决心,决定要相信年羹尧。
就算要改,那也得等到第一次战报出来后,要是年羹尧大败了,再改,现在改算什么呀!
因为战事,也因为战事底下各方的算计和小心思,京城弥漫在一片紧张的气氛里。
在这样的时候,迎来了先帝去逝的一周年忌辰。
胤禛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西北战事上,这场战争赢了,胤禛不说可以肆意妄为,但肯定也比现在有底气多了。他手上有能指挥十几万人的统帅,就不怕别人动歪心思。
所以对于先帝一周年的忌辰,胤禛没心情亲自去景陵祭拜,于是就派了四阿哥弘昴替他去祭景陵。
在特殊的日子去祭拜先祖,皇上有事不能自己亲自去,派皇子或者是派大臣去代替他祭拜,也算是老传统,顺治帝和康熙帝都这样做过,所以胤禛做起来也毫无心里压力。
对于这事,众人听到消息后,都是一副果不其然的神色。
难不成要孝期搞大小妾肚子的三阿哥弘时去祭景陵吗?
那就不是对先帝的尊敬,而是对先帝的侮辱了。
怕是原本就有得位不正的传闻,经此之后,会传得更广了。
如果胤禛不派兄弟去,最佳人选就只有四阿哥弘昴。
所以对于四阿哥弘昴去祭拜景陵这事,大家都是觉得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对于弘昴本人来说,这却是自己一个人独自办差事,还是祭祀的差事,这可不容有失,心里难免有一点点的紧张。
虽说弘昴之前也办过差事,但前面都有领头的,他只需要按照吩咐做就是了。
可这一次却是他领头,一切事情都需要他来做决定。
其实景陵离在皇宫并不远,也就三天的路程,一去一回,再加上祭拜的仪式,也就十天时间。
但第一次,一点点的紧张可以理解。
蕙兰对于这事也不意外,上辈子三阿哥弘时来了那么一处后,这事就落到了乾隆的头上,还被乾隆吹嘘成胤禛刚刚登基就选定他继承皇位的证据,不然怎么会偏偏选他去祭拜先帝。
实则,但凡了解三阿哥弘时小妾怀孕的事后,都明白,这不是胤禛看好乾隆,而是没有其他儿子可以选,当时就只有乾隆一个人最合适,只能让他去。
弘昴来翊坤宫拜别蕙兰的时候,蕙兰对他叮嘱了几句。
其实祭陵的事情很简单,因为一旁有礼部的官员和奴才提醒,弘昴只需要去当个工具人按流程走就行。
不过毕竟是孩子第一次出远门,蕙兰自然要叮嘱几句。
如果像胤禛当皇子的后期,经常被先帝派到各处出差,蕙兰就不会叮嘱了,因为习以为常了。
十天的时间眨眼就过,弘昴回来了,顺利的独自一人完成了胤禛交给他的差事。
哪怕知道祭拜的事情很简单,也免不了担心。
不过很快蕙兰就被另外一件事吸引了注意力——年贵妃晕倒了过去。
“年贵妃怎么会突然晕倒了过去?”蕙兰诧异的问道:“没听说她突然重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