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by小桂花婆婆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9-02
第82章 府学
昨夜刚下过雨,湿润的空气夹杂着窗外那棵月桂树的香气,再细闻,发现还有泥土的清香,朦朦胧胧,萦绕鼻尖,让林远秋彻底从睡梦中醒了过来。
他习惯性的朝窗户看了看,见还未有光从窗纸处透进来,想来还是卯时正的时候。
果然,人的生物钟只要一经养成,就能成为每日都准时准点的习惯。
穿好衣杉下了床,林远秋很快来到面盆前,里面是自己昨晚就备好的清水,这会儿用来洗漱正正好。
新买的猪鬃毛牙刷还有些刺口,不过林远秋已经习惯,也知道等多用上几回,那猪鬃毛就会软乎上一些。
本朝牙刷大致分为三种,分别为马尾毛、猪鬃毛,以及杨柳枝。
前者因为材料难取,所以比猪鬃毛的牙刷要贵上了许多,一般普通的小户人家根本舍不得掏银钱去买。
就比如林远秋,像这种隔上一段时间就要更换的生活用品,他才不舍破费几百文去买上一支呢。
除了马尾毛和猪鬃毛牙刷,剩下的就是杨柳枝了,不用花银钱,村里就有很多,折下来后把树枝的一端浸到水里,要用时再用牙齿咬开,等咬出树枝纤维后,就可以使用了。
林远秋以前在村里时,用的就是这个。
说实话,若不是在城里折柳枝实在不方便,他肯定还会继续用杨柳枝刷牙,并非舍不得二十多文买鬃毛牙刷的钱,而是比起猪鬃毛,柳树枝要软上许多。
洗漱好了之后,林远秋打开房门,再转身把门锁上。怕不小心会丢了钥匙,林远秋特地用一根细布条把钥匙串了,然后挂在了脖子上。
根据林远秋两世的生活积累,他觉得这是最不易弄丢钥匙的法子。反正挂上后再往衣襟里一塞,旁人也看不出他把钥匙挂在了脖子上。
至于为何要随时锁门,林远秋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反正别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就跟着学了。
何况别人就算不如此,林远秋也是准备这么做的,毕竟出门在外,防备之心还是得有的。
这也是林远秋来到府学近一年时间里,时刻提醒着自己的话。
虽然同窗们看着都温文儒雅、彬彬有礼,可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该有的谨慎还是要有的。
况且,若不是自己这谨慎的性子,想来家里人肯定也不会放心让他来这么远的府学念书吧。
想起前几日他爹离开时满眼包泪的模样,林远秋心里不是滋味。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这世上就没有不牵挂自家孩儿的父母,所以,就算为了能让他们安心,林远秋都得把自己给照顾好了。
想到这会儿郑马夫肯定已在马厩那儿等着他了,林远秋便没耽搁,快步往跑马场走去。
这是他除了下雨天以外,每天清晨必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到跑马场去练习骑马。
林远秋也是到了府学之后,才知道这边除了四书五经,还有礼、乐、射、御、书、数,这几门选修课可学,也就是君子六艺。
也是在那时,林远秋才明白,为何王夫子和周夫子都能弹得一手好琴了,感情这是君子必备的才能啊。
不过,据林远秋所知,王夫子和周夫子的弹琴手艺都是翻着乐谱自学的,与府学这边正儿八经有六艺夫子传授不一样。
也是,这府学可是由官府创办的,自然配备要更齐全一些。
能多学几门手艺,林远秋肯定乐意,更何况这六艺里面的书法和射箭本就是他喜欢的。
前世他因为长时间近距离伏案工作,所以造成用眼过度,视力下降的厉害。
后来听人说,学射箭可以缓解用眼疲劳,还能有效改善视力。
于是林远秋就赶紧去射箭俱乐部报了名。
原本以为交了学费之后,自己肯定会像先前健身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可没想到,练过几次之后,林远秋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能让自己做到心无旁骛,始终保持精神专注的感觉。
于是这一练就是好几年,包括穿到这里的前一天,他还去过一回射箭俱乐部呢。当时林远秋已经能做到十支箭最起码有六支能射到九环的位置了。
而如今,有了重拾爱好的机会,林远秋自然不会错过。
再说,就算为了自己的眼睛考虑,他也应该多练一练,因为射箭对恢复视力是真有帮助的。
所以等教谕把填报表格发下来时,林远秋毫不犹豫的填上了自己最喜欢的“射艺”和“书法”。
报好了名,之后自然是等着开课了。为此林远秋还特地去买了一副护腕,这是射箭时保护手腕用的。
原本以为万事俱备只等开课了,哪知教谕告诉大家,从今年开始,“射艺”和“御艺”是不能分开的,所以报了“射艺”的学生就必须加上“御艺”。
好几个原本报了“射艺”或者“御艺”的学子,听到这个合并的新规定后,都犹豫了起来,因为按照规定,每名学子只能选修两门,若选了“射艺”或者“御艺”,那么意味着像抚琴、礼乐、书法这些,他们都不能学了。
最后众学子只能两下相较,挑了自己最喜欢的门科。
既然是规定,林远秋也没办法,谁让自己实在不想放弃射箭呢,所以那书法课没有就没有了吧。
至于“御艺”,林远秋也是知道的,御就是教你驾驶车马的本事。其实学会之后,还挺有用处的,毕竟在古代,车马可是主要交通工具,学会了,就跟前世考上驾驶证一样的道理,这么一想,林远秋居然有了一种无心插柳的感觉。
可谁来告诉他,好好的学驾驶马车,怎么就变成骑马了呢。
是的,等那日林远秋怀着“考驾照”的兴奋心情,准备到跑马场好好“学开车”时,却只见到一红一棕两匹马站在那里,当时他还疑惑车架子在哪里呢,结果那个黑脸教官告诉大家,御就是骑,骑就是御。
所以学驾驶和学骑马是一样的?
这让林远秋半天没回过神,再看那两匹马,高矮相差悬殊,的确是为骑马的人而准备的,比如像自己这个十三岁的个头,教官直接给他安排了枣红色的矮脚马。
然后另一匹大长腿的棕色老马,则被安排给了其他个高一些的学子。
林远秋看了看,整个跑马场算上他在内,一共只有三名学“御艺”的学生。
第二日的射箭课也同样是他们三个来着。而教学夫子,依旧是昨日那个满脸胡须的黑脸教官。
林远秋这才知道,因着今年的合并新规,好多学子都放弃了这两门科目,加上整个府学拢共才五十多名学子,所以学的人少也正常。而把驾驶车马改为教骑马也是从这今年才开始的。
既然报了名,林远秋自然要好好的学。在现代,骑马和射箭可都是要交高昂学费才能学到的项目呢。
于是,本着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的原则,林远秋选择了认真继续。
再说,不继续也没办法啊,无故翘课可是要被记分的。
这样等一个学年结束,若记满十分或以上的学生,那么来年就不用再到府学来了。
算是被退学的意思。
毕竟府学不但给免了食宿束脩,还有好几个举人夫子教学呢,若不是规定有秀才功名的人才能入学,恐怕早被挤破门了。
所以,想来念书的人多着呢,既然不遵守府学规章,那就请你离开吧。
话说,这离开还是小事,主要个人履历从此就背上污点了,读书科举之人哪个不爱惜自己的羽毛。
因此,府学从开办至今,还从未有过被退学的学生。
林远秋肯定不想吃这个螃蟹,所以就算黑脸教官回去奔丧已经三个月没来了,他依旧没落下一节课。
并且,等熟悉了骑马之后,林远秋每天清晨都会去马场跑上几圈,全当锻炼身体了,为此,他还特地跟养马的郑马夫搞好了关系,这样用起马来就要方便了许多。
这几日,林远秋开始练起了骑射,就是骑在马背上射靶子,这会儿他去跑马场,就是练这个去的。
说是跑马场其实就是一个围墙围着的院子,大约占地四、五亩的样子,里面丛生的杂草再次证明了这里使用率不高。
郑马夫早把几块箭靶子立到了场中央。自黄教官回家奔丧后,暂时就由他接替了教骑马的事。
至于射箭,那肯定是教不了的。
“郑叔!”
看到对方已把马牵了出来,林远秋忙上前打招呼。
郑老六点头,而后把缰绳递了过来,“草料喂了有小半个时辰了,这会儿上马正正好。”
说着,郑老六想起腰上还挂着的箭囊和弓,忙摘下递了过来,“喏,给你!”
看到林远秋接过箭囊,动作熟练地往腰上一挂,再伸出胳膊把弓挎到了背上,这行云流水的动作看的郑老六实在养眼,若是待会儿准头能高一点就更好了。
没等郑老六想好,这边林远秋已经跨上了马,随后一甩马鞭,枣红马立刻“嗒嗒嗒”的跑了起来,而此时马鞍上的人,正拉着马缰,倾身向前,再加上背上的弯,使整个人看着英姿飒爽了许多。
等马儿跑了两个圈之后,郑老六就看到,马上的人一手持着弓,一手握着箭,转身喵向场中的箭靶子,然后“砰”的一下,快速射出。
再看这支箭,直接往箭靶子上空飞过,落到草丛中不见了。
郑老六叹气,果然没有意外啊,看来待会儿他们两个又得翻着草丛寻上半天了。
出了一身的汗,感觉神清气爽了好多,人果然得动起来才会有活力。
林远秋去饭堂拎了桶热水回房擦了擦,吃了早饭就得上课,这会儿洗澡肯定来不及了。
换上干净的衣衫,林远秋把发髻解开后重新束上,检查没有披着的碎发后,就抬腿去了饭堂。
早饭有馒头,包子,小菜,还有米粥。虽馒头和包子都是参了豆面做的,可这样的伙食也算很不错的了。
许是开始长个子的缘故,林远秋已进入到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阶段。
这不,早上的这顿,他一共吃了两个馒头两个包子外加两碗米粥,在住宿的一众学子当中,算是挺能吃的一个了。
好在饭堂里的几个厨子都是过来人,是以对林远秋的大胃口并没过多的关注,对他们来说,只要不浪费吃食就行。
每日辰时一刻正式上课,一般林远秋都会提早一刻钟过去,这样等他备好笔墨后,正好夫子开始上课。
为了记录夫子课堂中讲解释义的部分,林远秋还特地钉了一本课堂笔记出来。
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不论在现代还是古代,都绝对适用的。
整个府学有教谕十二人,加上学正和训导,一共有二十来人。
教谕们教学的内容有杂文、经义、律法、策论、诗赋,还有算学。
其中除了算学和律法是新增的科目外,其他几门在私塾时就已经在学了。
不过林远秋知道,虽所学内容一样,可夫子与夫子之间的见解肯定是不一样的。四书五经与答案唯一性的算学不同,每个人对文章的学说不一,观点自然也就不一样。
而对于林远秋来说,现下要做的,则是“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在林远秋看来,跟着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习,就能汲取他们身上不同的亮点,这样自己的学识才会更充盈。
今日是黄教谕的经义课,等到了班舍后,林远秋就从书箱里把《尚书》拿了出来。
上回教谕讲到了蔡仲之命篇,想来今日该学多方篇了。
林远秋打开书册,翻到尚书多方篇,开始一字一句读了起来:
“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周公曰,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我惟大降尔命,尔罔不知。洪惟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惟帝降格于夏……”
等林远秋把整篇文章读完,陆续就有同窗过来了,大家相互打过招呼后,就和林远秋一样,很快翻开书册念了起来。
想来大家已经非常了解黄教谕最爱抽背的性子,虽在坐的众人,就没有不会背的,可要是万一呢,所以还是多念上几遍才能放心。
上午半天上课,下午半日则由着学生们自己计划了,可以上街,可以聚在一起讨论学识、吟诗作赋,也可以窝在宿舍里睡大觉,反正一句话,大家自己看着办。
许是今日黄教谕与众人提了离秋闱还有三个月的缘故,林远秋看到,以往座无虚席的守文亭里,此时正空空如也,想来大家在吃过中饭后,都钻到宿舍里用功去了。
八月份的秋闱林远秋也是准备参加的,考举人不比考童生和秀才,基本每年都有考试的机会。乡试每隔三年才一次,错过了就必须再等三年,所以林远秋不想放过每一次的考试机会。哪怕考中的希望不大,他也想去试试,就当积累经验也好。
回房之前,林远秋先去了一趟门房那里,方才听张伯告诉,说有人给他捎了书信过来。
结合现在府试放榜没多久,林远秋有预感,写信之人应该就是周子旭来着。
果然,等他拿到书信后,就看到信封外头写着“林兄亲启”四个字。
看这飘逸潇洒的字体,想来是心情极为激动下写的,这么说,周子旭这次府试肯定中榜了。
回到房里,林远秋迫不及待把信拆开,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等看到“中榜”以及“第六名”几个字时,林远秋心里是极为高兴的。
毕竟以周子旭的学识,这榜早在三年前就该中的。只可惜造化弄人,当时周子旭正准备参加府试时,他风寒未愈的祖母突然病情加重,最后不幸离世。
大景律法,祖母去世,孙辈必须守孝一年,若身为考生,则须守孝期满方可继续举业。
原本大家以为,等一年期满之后,周子旭定会继续参加府试,可谁都没想到,这个孝他一守就是三年。
林远秋知道,这是一个孙儿对一直疼爱他的祖母的不舍之情吧。
把来信大致读了一遍后,林远秋坐到桌前又仔细看了起来。
在信里,周子旭说了不准备去县学的事,理由就是也要跟林兄一样,直接到府学念书。因为他也想学骑马,也想学射箭来着,而县学里并没有六艺。
周子旭还说要参加接下来的院试,若有幸能中的话,那咱们又马上可以在一起念书了。最后周子旭还问,府学饭堂里多久烧一回鱼啊,最好像子青馆这边能常吃到才好。
多久烧一回鱼?
林远秋算了算,上回烧鱼好像还在半个月前呢,所以等周子旭过来后肯定要失望。
不过没事,实在想吃鱼的话,可以去城里的酒楼啊,单点一道鱼,再加上米饭的话,价钱并不贵。
来到这里后,林远秋已经去吃过好几回了,并且还知道哪家酒楼的鱼烧的最好吃。
所以等周子旭过来时,自己就带他过去尝尝。
收好了信件,林远秋先从抽屉里拿出一叠裁好的宣纸,准备多画些书签的花样。
毕竟再过三个来月就是秋闱,接下来的时间,他肯定要用到备考上。而家里书签的生意也是耽搁不得的,所以不如干脆抽出几天时间,多画一些花样存着。
说实话,精品书签能一直这么红火,是林远秋怎么都没预料到的。
当初之所以会想出分批次供货的主意,也是因为不想太快被别人学了去的缘故。
可没想到,如今有好些学子开始了收集书签的乐趣,且每一款都不想错过,就是准备凑齐整套好好收藏的那种。
所以很多时候,常常是这边货一送过去,不出半日就能全卖光。且好几回把原本留给县城书肆的货也都给卖了,这畅销的程度,让高掌柜这个在生意场上见多识广的老买卖人都实在惊叹。
如今为了能供上货,家里已没有再做其他的绣品了,大家一门心思都忙在了书签上。
这次林远秋准备再出一套仕女图的书签,与上回那套单一的人物图不同,这次的这套,他想给每个人物再配上背景,如此看着要更精致一些。
其实,要在一张两寸宽五寸长的小纸片上,画出清晰的人物脸型及五官并不容易,为此林远秋还特地买了写簪花小楷的细笔,加上自己扎实的作画基础,才能画出或笑颜如花,或春风拂面的丰富表情来。
为了能有更好的采光,林远秋特地把木桌移到靠近窗户的位置,是以哪怕关着门,也不会影响作画。
府学的学子都是一人一间宿舍,每间屋子都分成内外两间。这样若有那带着仆人的学生,外面一间正好可以给仆人居住。
林远秋一个人,所以外面这间稍小一些的屋子,就成了他专门学习和画画的地方。为此林远秋还特地把里间的那张桌子搬了出来,把两个桌子合并在一起后,他就能画四尺全开的山水画了。
虽不在横溪镇,可林远秋卖画的生意还没丢呢。
抱着做熟不做生的想法,再加上胡掌柜给出的价格一直都不错,所以在来府城前,林远秋特地去他那里说了说。
胡掌柜当然是一阵肉疼的表情,这两年靠着桃源山人的画作,他可是挣了不少的银钱呢,不过等他听到林远秋说接下来会去府城后,立马笑开了颜,府城好啊,府城有他的三弟在呢。
那一刻,胡掌柜特别庆幸家里几个兄弟都是做书画买卖的。所以,除了把铺子开在县城的二弟,府城还有同样开着书画铺子的三弟呢。
随即胡掌柜修书一封,让林远秋拿着,让他到时有画作时,直接到他三弟铺子里就行,还有,“小友啊,你可一定记得去我三弟铺子里哈!”
而林远秋的想法则是,自己先过去看看,若此人跟胡掌柜一样抱诚守真的话,那么自己就把画卖到他铺子。若是个市侩的,那自己还是换成别家好了。
好在小胡掌柜并没让自己失望,如今林远秋已去他的铺子卖过十几次画了。
至于菩萨画像,还是胡掌柜那边的生意居多。每次有人下了单,等凑够一定的数量后,胡掌柜就会让店伙计,把订单的笔墨纸砚送到府城三弟的铺子里来,然后等林远秋去铺子时,正好可以把单子接了下来。
这样的做法,虽麻烦了许多,可胡掌柜没有一丁点嫌烦的意思。笑话,有银子挣的事还嫌麻烦,脑袋瓜莫非被驴踢了吧。
对林远秋来说也是,有银钱挣,哪怕再小张的画纸,他都能耐心的给它画出精致的图案来。
想到挣银子,林远秋停下画笔,而后去里间,把那本论语书从箱子里拿了出来,这里面可夹了不少的银票呢。
林远秋把书翻开,一张张数了起来,五两,五两,十两,二两……等翻到又一张十两面额的银票时,林远秋停了下来。这张银钱可不是自己卖画挣来的,而是在离家之前,爷奶特地给他的。
说是让他好好收着,有啥想吃的,要用的,都自己去买。
林远秋没有拒绝,虽自己已有近两百多两的银钱存着了,可跟他收不收这钱没有冲突。
在林远秋看来,有些原则性的问题必须遵守,不能因为自己袋里有银钱了,就推掉本该属于自己的部分,这样等时间长了,渐渐就会让家里人形成理所当然的认知。
所以这银钱他一定得收,哪怕收下来之后,再用这些银钱给家里人买礼物,那也能让大家感知到他的好。
并不是他林远秋太虚伪,而是有些事情必须得这样做,不然以后肯定会后悔。
这让林远秋想起前世有些父母,每次家里一有好吃的,他们想到的都是留给自己孩子吃,哪怕孩子已把好吃的递到他们嘴边,他们都会摇头舍不得吃上一口,嘴里还一个劲的说着“宝贝你吃”。这样一次两次,孩子还会觉得这是爸妈疼爱自己。可次数多了,最后孩子也就懒得再往爹娘嘴边递了。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里,家里好吃的东西就成了本该是他一个人吃的了。
这就是习惯成自然的后果,好好一个孝顺的孩子,就这样被爸妈给耽搁了。
聪明的父母,就该在孩子给孝敬的时候接着、存着,等以后孩子要用钱的时候,再拿出来给他们岂不更好。
这一画就画到了酉时,等林远秋收了笔,把一张张花样整理好,而后再去饭堂吃晚饭时,太阳已经在天边挂着了。
差不多隔上两个来月,爹跟大伯他们就会过来府城一趟,除了购买绣布和丝线,就是过来看他了。
到时自己再让他们把画好的花样都带回去。
到了饭堂,看到已有好多学子在吃着了,林远秋鼻子动了动,怎么闻着好像有红烧鱼的香味啊,难道今晚有鱼吃?
再看学子们面前的碗里,果真有芳香四溢的鱼肉来着。咽了咽口水的林远秋,忍不住加快了脚步。
六月的时候,林三柱和林大柱就过来了一趟,当时林远秋把自己要参加秋闱的事跟他们说了。是以等这次再过来府城时,两人把报名所需的户籍带了过来。
乡试的报名地点就在府衙,从府学这边过去差不多半盏茶功夫就能到了。也算是相当便利了。
三年时间,林远秋长高了不少,这会儿与林三柱站在一起,已差不多到他耳朵尖的位置了。只不过身上没什么肉,整个人看着就跟一根竹杆似的。
这让每次过来看望儿子的林三柱心疼不已,只以为儿子在这边肯定没怎么吃好。
林远秋摇头,他可是知道自己的,每日能吃又能睡,身体好着呢。之所以不长肉,那是因为还没到长肉的年纪。
府衙书吏的办事效率高,林远秋和几个结伴而去的府学同窗,很快拿到了自己的浮票。因着林远秋变化较大,所以在开具浮票前,又重新给他画了画像。原先的圆脸画瘦了不少,再看浮票上的样貌描述:体型瘦长,面白无须,瓜子脸。
看到最后三个字时,林远秋有些不淡定了,啥叫瓜子脸,自己明明是瘦脸好不好,这么一说,弄的他好像是个小姑娘似的。
儿子要去考试,林三柱肯定要陪着。乡试时间定在八月初九,到时这边得提早出发去郡城。
如今已是七月中旬,林三柱准备回去后再过十日就过来,这样他跟狗子就可以早点去郡城,免得找不到离贡院近一些的客栈。
陪儿子考过好几次试的他,自然知道一个好住处的重要性。
送走爹和大伯,林远秋又回到了复习当中。这段时日,不但准备乡试的学生们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就是几个教谕也繁忙了好多。
这不,原本下午半日,早该回家的他们,此刻都还待在学斋里,为的就是便于随时为学生们解惑。
林远秋拿着做好的经义和策论也去找过几回,黄教谕的点评是:经义题做得很不错,审题非常正确。
至于策论,黄教谕给出四个字:文笔平实。
言下之意,若碰到喜好质朴文风的主考,那么绝对不错,可要是喜欢辞藻华丽的,那此文就需多加修饰或雕琢了。
由此可见,在举试之前,打听主考官的文风喜好,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了。
此时,林远秋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中庸”两个字,心想着,自己若是用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手法来写策论,也不知会有什么效果。
不过这也只是林远秋的一时之想而已。
科举写文,最忌的就是没考出自己风格的中庸文。这与儒家推崇待人接物中的中庸之道可不相同。
所以,林远秋觉得,自己还得多去拜读历年乡试真题卷中的好文章才行。
七月下旬的时候,周子旭过来报名院试,一同前来的还有他爹周兴。
等报好了名,父子俩准备回去前,特地来了府学一趟。
听到张伯告知有人找时,林远秋心中有些纳闷,自己在府城举目无亲,也不知来找他的会是谁。
可等他走到门口后,很快就看到了身着月白色长衫的周子旭。
而对面之人,在看到他之后,不可置信的走上前,“林兄,你怎么突然长高了这般多啊!”
这满是委屈的语气,让林远秋忍不住想笑,这是质问自己为何偷偷就长这么高,一点都没等他的意思吧。
哈哈,一年多未见,周兄还是自己熟悉的那个周兄啊。
林远秋一把揽过好友的肩膀,笑道,“我知道府城有家酒楼的红烧鱼做得特别好吃,现下正是饭点,不如这就带周叔跟你一起过去尝尝,如何?”
吃了一顿鲜香味美的红烧鱼后,周子旭连走出酒楼时的脚步都是格外激动的。
原本以为镇上那几家酒楼的鱼已经烧的够好吃了,没想到这边还有烧的更香的。
“林兄,等我这次考中了秀才,咱俩就可以经常过来吃鱼了,对了,等下回再过来时,让掌柜往鱼里再多加些豆皮,不然不够吃啊。”
想到豆皮吸饱了鱼汁后,吃着细嫩爽滑的口感,周子旭恨不得明日就到了考院试的时候。
见自家儿子边说边还满脸的憧憬,周兴简直捂脸,儿子这副馋猫模样也不知像了谁。又庆幸远秋就跟自家人差不多,若换作旁人,指定得笑话子旭是个饕餮之徒了,读书人落个贪吃的名声可不好。
周兴心想,等回去之后,自己得跟儿子好好说一说。都已是十三岁的年纪了,这副馋嘴的模样尽量收一收,不然多难看啊。还有,平日多跟远秋学学,这可是个稳重的好孩子呢。
这边周兴正想着回去后该怎么教儿子。
却听稳重的好孩子说道,“不单豆皮要多加一点,那香菇也得多加一些,其实若再放一挂面条进去,肯定更好吃。”
想到前世的土豆扣面烧鱼头,林远秋简直流口水。可惜在这边还没看到有土豆,不过放面条进去应该也是好吃的。
一听还可以往鱼汤里加入面条,周子旭眼睛立马放光。
周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