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by临西洲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2

“甜蜜的烦恼吧,坐上这个位置,接下来就得为太多太多的百姓负责。毕竟我以前也没有做过皇帝,没有经验,一想到马上会有许多事务要忙,就有点莫名怵得慌。像是回到了我当年刚做江县县令的时候。”
陈庚年摇摇头,随后偏头看向徐亨:“老大人在朝堂多年,辅佐了两任皇帝,想来是最清楚这皇帝该怎么做的。所以,还请大人以后能继续坐镇内阁,统领百官,辅佐于我。”
徐亨怔住了。
其实——他连辞呈的折子都写好了,正在袖间放着。
堂堂一届百官首辅,勾结外人,假传圣旨,私自调兵,间接坑杀了天子皇帝。
这世上,没有比他更大逆不道的人了。
从少时开蒙读书起,他读的便是‘圣贤书’,入朝为官后,更是兢兢业业,恪守臣子本分,做百官表率。
没想到啊,到了晚年,他竟然推翻了自己一生的坚持,成为了一个‘反臣’。
方才进大殿后,徐亨第一时间向陈庚年下跪。
甚至没有去看死去的皇帝一眼。
皇帝确实昏聩。
但数十年读的圣贤书,刻在骨子里的君臣纲常,仍旧让这位老者良心难安。
徐亨甚至觉得,陈庚年也不会容下他。
谁会启用一个杀死皇帝的首辅反臣呢?
倒不如体面些,自己退场。
所以他随着陈庚年走出大殿这一路上,神情很轻松。
甚至还揶揄了一把陈庚年——他即将恢复白身,不在朝堂,以一个年长者的身份,哪怕倚老卖老一些,也不会遭人反感。
此刻听到陈庚年的话,徐亨迟疑片刻,终究是摇摇头:“臣老了,也该到告老还乡的时候了。”
这话不是假意推辞。
辅佐两任皇帝,兢兢业业数十年,徐亨被皇帝在大殿上当堂呵斥,最后软禁在家,真的彻底被伤透了心。
“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把我放进来,怎么能说告老还乡就告老还乡呢。”
陈庚年笑道:“旧的那位已经死了,我这位新人,是你一手选出来的。至少,要留在这里继续看看,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才不至于内心一直饱受煎熬吧,对不对?老大人,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虽然没做过皇帝,但在治理国家这方面,多少是有点天赋的——至少,要努力对得起您奖励的那朵红花。”
氤氲的朝阳里,年轻的新帝一脸灿烂笑意,黝黑的眼睛里尽是真诚。
神采飞扬,青春肆意。
他是真年轻啊。
年轻到透过他,就能看到一个新生的恢弘帝国。
而这位新生帝国的主人,正在言辞恳切的挽留自己。
这样的一位新君诚意相邀,身为臣子,又怎么可能忍心拒绝呢?
徐亨眼圈莫名有些发红,哽咽道:“陛下,国号拟定好了吗?”
这便是答应留下来的意思。
陈庚年笑道:“江。”
徐亨擦拭去眼角浑浊的泪水,生平头一次,在一位皇帝面前,不再刻意伪装压下脊梁。他轻声道:“江国——臣这便回内阁拟旨,昭告天下,江国建立。再择良辰吉日,为陛下举办登基大典。”
随着白天到来。
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整座金州城:行宫里的皇帝死了,新帝入驻金州,建立新的国家,江。
有百姓拍手称快,狠狠唾骂一句苍天有眼,狗皇帝终于死了。
更多的人则是满心惶恐,对未来充满忧虑,因为不知道新帝的品性。
又过几天。
陈庚年自江县起兵,斩杀四拨敌人,继收复凉州、定州、永州后,竟然入驻金州,准备建国称帝了!
这条消息,可谓是把乱世都震的人仰马翻,无数人瞠目结舌。
那可是金州啊,全乱世最繁华,最得天独厚的州城!
陈庚年这个崛起的速度,也太惊人了!
一跃从江县小县令,直接登基称帝——而且金州城的防守出了名的‘易守难攻’,五万蛮子骑兵来攻城,都没伤到金州分毫。
陈庚年到底怎么进的金州城!
听说还是不费一兵一卒,毫发无伤进去的,这简直没天理!
但不管外人如何打听,金州对此事都讳莫如深。
这就导致各种离谱传言四起,越传越邪乎,甚至有人说陈庚年会‘妖法’。
随着陈庚年带兵离开,富春代替县太爷坐镇后方,带领着江县人,全部搬迁去了凉州。
富春时隔多年,终于又见到了自己的徒弟娄献。
师徒二人好一阵唏嘘。
凉州刚刚也经历了一场战火。
百姓们惺惺相惜,热情接待了家园被毁的江县人。
就如县太爷说的那样,走出去,他们才知道自己有多受欢迎。
大概也就是数天后。
县区里的百姓全部在凉州安顿下来。
富春正在县衙里翻阅地图,看看接下来怎么规划着,把江县的人送去各个州城。
这块是娄姝的强项——管理安置人才。
所以最近娄姝一直在统计江县人,以村子为单位,逐步做名单梳理。
还得考虑年纪的问题,年纪大了,就不适合跑太远。
这一日,娄姝和富春正在办公房里忙碌。
就见娄献从外面快步走进来,神情晕晕乎乎又异常激动,仿佛置身梦中。
富春纳闷道:“怎么了这是?”
然后就听娄献激动道:“老师,主公他,拿下了金州,准备在金州登基建国!”
金州?!
天啊,短短几天时间,县太爷竟然把金州给拿下了!!
富春和娄姝震惊到呆滞。
这——也太生猛了吧!
震惊过后,富春兴奋到高声大笑。
主公这是彻底一飞冲天,自乱世中崛起了啊!
娄姝同样震惊又欣喜。
可欣喜的同时,想着那个优秀的年轻男子即将穿上龙袍,成为九五至尊,又莫名觉得有些淡淡的惆怅。
随着大晋皇帝身死,陈庚年入驻金州,大晋王朝彻底宣告终结。
大晋京师失守溃败,祁王终于如愿以偿,入驻京师。
小吉图收复数座州城,继续和祁王对峙。
但战火暂时停息了。
不是因为他们握手言和,而是因为,下雪了。
今年的雪,来的格外的早,也比往年更加的大。才十一月份,北方大部分地方,都开始下起绵延大雪。
大雪封路,温度严寒。
士兵们无法作战,只能被迫停战。
南方虽说没有下雪,但也冷的出奇。
自夏天到现在,各方势力混战,打到如今,乱世格局重新洗牌,也逐渐明朗化。
掌管原大晋水师的顾金,和倭人共同占据南方。
陈庚年在金州建国,还拥有定州、凉州、永州三座州城。
祁王和蛮子在北方京师分庭抗礼。
趁着下雪,各方势力都暂时停下对抗,进入一个修生养息阶段。战火纷飞的乱世,难得迎来一段和平期。
但所有人都知道,和平只是暂时的。
比如陈庚年一手灭掉蛮子五万骑兵,还斩杀了蛮子大将阿勒,小吉图绝对不可能善罢甘休。
而以陈庚年为基准中心,除了顾金,似乎全世界都是他的敌人。
好在这些敌人之间也互为敌人,一时间也看不出谁能最终笑到最后。
起初大家没有人在意这场雪,只是觉得这个冬天似乎比往日更加寒冷一些。
但其实,寒冷和酷暑,才刚刚开始。
翻过这一年,比战争更加可怕的天灾,小冰河时期,悄然来临。

◎登基大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陈庚年的挽留下, 徐亨没有辞官,继续在内阁担任首辅。
当日在行宫大殿,百官亲眼看着新皇杀死旧皇, 多少是有些心理阴影在的。
如今乱世尚未平定,各方混战许久,大晋皇帝昏聩疯癫,治下百姓流离失所。
陈庚年看似拿下数座州城准备风光登基,其实也等同于接手了一个‘烂摊子’。
金州、定州、凉州、永州。
别看只有四个州城, 但真正治理起来,也绝对不是轻而易举能办到的。
原大晋皇帝身死。
曾经那些效忠于皇帝的其余州城,大概率都还在观望状态。
陈庚年登基后,得先稳住政权,然后逐步以金州为基准点, ‘收复’原大晋的领土。
而不管是治理、还是收复, 都需要人才,而且是大量的人才。
换句话说, 朝堂不能散, 还得尽快凝聚起来。
作为整个国家的权利心脏中枢,源源不断向全国输送血液,让这个被战争磋磨许久的乱世,重新恢复生机。
首辅徐亨, 其实就相当于陈庚年和百官之间的‘调解人’。
九五至尊、孤家寡人。
从陈庚年拿下金州, 坐上金銮宝座的那一刻,他的身份, 就从一个小小县令, 成为了一个新国家的开国皇帝。
他要治理的, 不仅仅只有百姓, 还有臣子。
百官,尤其是整个文官集团和皇帝之间的拉锯战,从这一刻,就正式打响。
倒不是百官在针对陈庚年。
这是权势阶级之间生来就有的矛盾。
掌管生杀大权的皇帝,是所有官员都畏惧的存在。
这群整个国家最优秀、熟读圣贤书、从一轮又一轮科举中杀出来的‘学霸尖子生’,会紧紧抱团,以‘礼节’、‘贤君’、‘制度’等等,去潜移默化的‘束缚’、‘教化’皇帝。
上一任大晋皇帝,是反例。
群臣百官在上一任那里吃了多少苦头,唯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再简单来说,百官需要一个安分守己的皇帝。
坐在皇位上就够了,国家没有皇帝,或许还会更昌盛繁荣一些。
但大部分时间,百官往往身不由己,但凡遇见强势又昏聩的皇帝,臣子们都会备受磋磨。
可这些熟读圣贤书的官员们,会悍不畏死、以身劝谏,甚至越挫越勇,乐此不疲。
官员们以‘死谏’为荣耀。
除了上一任皇帝,因为他疯了,没人能招架住一个疯子。
但这群整个国家最优秀的‘学霸’臣子,同样也是最‘小心眼’的存在,更可怕的是,他们还掌握着绝对的‘文字话语权’——
简单来说就是,上一任大晋皇帝,在史书工笔上必定会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将来成百数千年后,都会成为被后人唾弃的亡国昏君。
陈庚年入驻金州行宫以后,留下了徐亨。
这让本在处于惶恐、观望状态的百官们狠狠松了口气。
有老首辅在,至少朝堂不至于真的彻底完蛋。
江县骑兵冲进金州那一夜,禁卫军大统领曾云山率领五万禁卫军出城追杀蛮子。
他们顺着长江南下,在距离金州数十里地外交战,这一战打的并不算激烈,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伤亡,但,曾云山却死了!
据说是遭遇到了第三方势力——倭兵的刺杀!
五万禁卫军在三天后返回金州城,得知金州换了新的皇帝,在老首辅出面安抚下,并未制造出动荡。
内阁发给曾云山的密旨,下落不明,存留的‘备份’取出来以后,上面并没有首辅大人的官印,只有上一任大晋皇帝盖的玉玺。
徐亨被新皇陈庚年‘特赦洗白’。
百官对此都心知肚明,但老首辅在朝堂影响力深厚,且备受官员们尊崇。
没人希望来日史书工笔,为天下百姓呕心沥血付出的老首辅,会背负上一个‘反臣弑君’的名头。
既然新君愿意特赦,百官干脆装傻,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留下任何文字笔墨记录,所有人都对此讳莫如深。
因为老首辅继续坐镇内阁,当日离开行宫的大部分百官,都决定留下。
只有少部分年迈的老臣,彻底失望寒心,带着对上一任皇帝的心理阴影,告老还乡。
但,留在朝堂的百官,并不代表他们真的‘服气’陈庚年。
近日来,百官们私下经常聚会,商议着一起同仇敌忾,坚决不能再像是上一任似的,被死死压制,任由皇帝胡来!
“登基大典肯定要办的,但是不能大肆办,劳民伤财,百姓们经不起折腾了!”
“对,按照开国皇帝一半的规格来办。”
“备几个好日子呈上去,让那位自己选吧。”
“如今金州城里百姓因为政权更迭人心惶惶,先前大肆征兵、高额税收也让百姓叫苦不迭。近日天气越来越寒冷,听说北方已经下雪了。至少此次筹办登基大典,不能再征税了。”
“国库银子不多了啊,倒是盐、丝绸、铁、米粮、煤等等囤货十分充足。上一位耗费大量钱财,准备用这些东西增养士兵。”
“若是这一位要大肆操办登基大典,吾等一定当朝直谏!”
“中原洛州夏天大旱,冬日最近又开始下雪,百姓苦不堪言。洛州知府上书投诚新君,但希望新君能赈灾发粮,诸位觉得此事能成吗?”
“悬,新君政权不稳,和其余几方势力都有私仇。估计会全力增兵,以战养战,上一任把路都铺好了。”
“这——那也要试着劝一劝,总不能真放任不管百姓死活吧!”
上一任疯帝死了,这一任入驻行宫。
百官们狠狠松了口气之余,又觉得自己‘行了’。
至少——这位脑子是正常的。
想到这里,百官群臣互相对视,莫名觉得心酸。
首辅大人年纪大了,批阅折子的时候,坐太久会身体遭不住。
每过段时间,便会有一位‘起居郎’来提醒他一番,倒杯热茶,让老首辅缓上一缓。
“大人,这天儿越来越冷了,您喝杯热茶,我给您再添些炭火。”
一个年轻的少年郎小心进来,给老首辅沏了杯热茶。
徐亨从奏折中抬起身,瞧了那少年郎一眼,笑道:“是曾澎啊,在这里可还待的习惯?”
曾云山之子,曾澎。
禁卫军大统领‘身死’以后,徐亨按照约定,把他的儿子曾澎,带在了身边。
“回大人,习惯的,多谢大人近日来的照拂。”
曾澎赶紧说道。
他自然知道,自己的父亲没有死,只是‘金蝉脱壳’,去颐养天年了。
曾澎很感激首辅大人。
他学业不错,资质好,人也不骄不躁,被首辅大人亲自带着,也没有骄矜。
是个不错的孩子。
徐亨很满意,并未告诉曾澎,他的父亲和新帝之间还有一份‘开门之情’,这份恩情,足以让曾澎接下来平步青云。
年轻的读书郎,就该多磨砺一番,以后才能为新帝效忠。
“好,你下去吧。”
挥手示意曾澎离开,徐亨想起新帝,又想想近日来经常私下相聚的百官,轻笑着无奈摇了摇头。
但他并没有制止百官,也没有为陈庚年‘解围’的意思。
新皇既然已经登基,自然要学会治国安邦。
收拢臣子,同样是很重要的一环。
这些,都得陈庚年自己去解决。
作为首辅,徐亨知道陈庚年曾经把江县治理的很好。
可现在对方即将登基,只会治理一个小县区,是远远不够的。老首辅其实也在期待,期待新皇会带领着这个新生的大江帝国,走到哪一步。
“大人,礼部把拟定的新皇登基日期选出来了,还拟定了年号。”
不久后,新皇登基的具体日子、大江王朝的年号、被送来了内阁。
徐亨翻开看了看,礼部日子定了三个,明年秋天,后年春天,以及大后年的春天。
倒是没有糊弄新皇,三个都是很好的日子。
至于为什么时间拖延这么久——
登基大典,说白了就是用无数的钱财堆积起来的,还要祭拜天地宗族,兴建祭祀高台,大赦天下,立新法典,织造龙袍,分封宗亲,编排奏乐舞蹈,鸣金钟鼓,开设大宴等等繁琐、复杂、烧钱的环节。
这些环节,都需要时间来准备。
而年号,定的则是‘泰安’。
一听就是很好的寓意。
徐亨在心里默念了一遍‘泰安’,自己也觉得不错。
于是他站起来,拿着折子走出内阁,外面风很大,还冷飕飕的。他收拢好衣袍,朝着行宫里走去。
年号和登基大典日期,最终都是皇帝说了算。
陈庚年此刻正在行宫书房里,和兄弟们一起整合大军,并且琢磨着把蒸汽机造出来,开设兵工厂,大量制造军需装备的事情。
这个冬天,趁着修生养息的时间,他总算是能大量制造武器了。
只要把武器制造出来,翻过年,‘乱世和平’就由他陈庚年说了算了。
金州行宫里的妃嫔,按照陈庚年的意图,分些银子,各自遣送出宫。
其余的太监、宫女,也都送出去了一大批,由吴恒和神机营出面,选拔出一批最老实本分的,留在宫里。
皇帝的尸首被处理掉。
当日溅了大殿上的鲜血,也早就被清理干净。
新皇入驻,对待下人的态度可比曾经的疯帝好太多太多了,太监宫女们,在一个老太监的带领下,感恩戴德的把行宫大殿仔细打扫了一遍。
因为刚刚打下金州,一切还没有步入正轨,裴宝来等兄弟们,也都暂时住在这里。
大家走在这富丽堂皇的宫殿,有时候都会觉得恍惚到不真实——
从小江县的差役官吏,一跃成为一个新国家的开创者,这一时半会儿的,还挺难适应。
不过,最初的喜悦、兴奋过后,兄弟们又各自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接下来可是要管理一整个诺大的国家,相比于曾经管理江县,这绝对是个不小的挑战啊!
好在金州的大军整合出来了。
拿住兵权,政权才能稳定。
近日,曾云山的五万禁卫军返回金州。
北方京师战场胜负已分,祁王入驻京师,小吉图打下四座州城,原大晋二十万士兵战败,最后只剩下八万余人,仓惶回到金州。
政权更迭,新皇易主。
按道理来说,肯定会有一番新的动荡,但新皇‘杀神’名头响亮,手中掌握着全乱世都知晓的恐怖热武器。
这帮士兵又是败军,对上人家一万五千精锐骑兵,也没有闹事的胆量,只能乖乖听命。
五万禁卫军,八万余归来的败军,再加上陈庚年麾下的一万五千骑兵。
整合起来,竟然也有十五万大军了。
足足十五万!
江县从征战到现在,都从未有过这么多兵。
金州百官还觉得兵少,新皇肯定会大肆征兵,明年继续征战。
但其实陈庚年,和他的兄弟们都已经高兴坏了。
行宫书房。
“主公,这可是十五万的兵啊!要是都配备上军需装备,咱们绝对天下无敌了。”
裴宝来很振奋:“这个冬天,咱们把机械水排做好,在长江畔开设兵工厂,制造大量武器装备。等来年修生养息完毕,就算是对上小吉图的十几万骑兵,我们也不用怕!”
金州背靠长江天堑,南方的倭人和顾金暂时不用忧虑。
但北方的祁王、蛮子,迟早都要打仗。
趁着冬天停战期,想来那两拨人也都在暗中使劲发展实力,就等来年继续作战。
“兵工厂要建,军需装备也得配,练兵的事情也不能落下。”
李泉想了想,说道:“县太爷,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就得把练兵的事情提上日程。”
这十五万大军,有一半都是败军。
肯定得训练。
孙成在旁边说道:“庚年哥,粮食咱们不用愁,我昨天去看了,国库里满满全都是粮食,养这十五万大军也不成问题。”
全天下都在闹饥荒。
金州国库里却堆积着大量的粮食,只能说,当权者掌握资源,悲惨永远都属于百姓。
说起来,这个会开的也是奇怪,他们这兄弟几个,对陈庚年的称呼各有不同。
当时陈庚年在江县起兵比较着急,整合大军以后,也没有给兄弟们安排好明确的职务,然后没过几天,他就接管了金州。
这样也好,趁着在金州称帝以后,也该把兄弟们都安置去朝堂。
陈庚年可太清楚他这些小兄弟们的实力了。
先前除了带兵打仗的裴宝来,其余兄弟都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如今入驻金州,情况暂时稳定下来,也是时候,把兄弟们都送到朝堂之上,让他们大施拳脚抱负了。
心里想着这些,陈庚年也没有先给他们透露,而是笑道:“我们改变一下计划,机械水排不做了,做蒸汽动力。”
蒸汽动力?
大家闻言愣住,随后邵安迟疑问道:“县太爷,什么是蒸汽动力?”
“简单来说,就是用水蒸气来作为动力,驱动机器运转。我简单举个例子,手动冶炼速度最慢,机械水排比手动冶炼快十倍,如果能把蒸汽机做出来,那么蒸汽动力,要比机械水排再快十倍。”
陈庚年笑着解释道:“再直观点来说,把蒸汽动力装置做好,仅仅这个冬天数月时间,我们就能同时开设十几个冶炼工厂,给上万余百姓提供工作岗位的同时,把这十几万大军都配好军需装备。包括热武器,也能尽力配备。”
兄弟们闻言惊呆了,一个个脸色激动的通红。
虽然暂时不明白这个‘蒸汽动力’具体是什么原理,但庚年哥说的这个也太牛逼了吧!
给上万余百姓提供岗位!
短短数月时间,为十几万大军配好军需装备!
裴宝来喃喃道:“那岂不是等到明年,我们就能灭掉小吉图和祁王。”
然而陈庚年却叹了口气:“打仗这么久,看着无数士兵死去,我也实在难受。这样,冬天的时候,尽力把热武器的制造也加快进程。到时候来年春天,我们暂时先不开战,先阅兵。”
没等兄弟们发问,陈庚年自己先解释道:“带着我们的装备,武器,去北方,去京师附近,实战演习,检阅士兵,秀一秀炮/火兵马,热武器连续轰炸一个时辰那种。先威慑,后开战,把控整个乱世战局,以修生养息,百姓安稳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从明年开始,这乱世,我们说了算,谁敢开战,我们就打谁。直到他们全部投降,我们统一乱世,彻底结束战火。”
我!靠!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庚年哥做了皇帝,现在身上的‘王者之气’越来越重,他现在整个人的气势都很惊人,说出来的话,更是让兄弟们热血沸腾。
谁敢开战,我们就打谁!
没等兄弟们激动出声附和,有太监来通传,说是首辅大人求见。
一帮歪七扭八的兄弟们顿时蹭一下站起来,各自清清嗓子,规规矩矩在书房里煞有介事站好。
“臣,徐亨,叩见陛下。”
徐亨走进书房,行礼问安。
陈庚年赶紧摆摆手:“首辅请起,来人,赐座。”
小太监进来给首辅大人搬了椅子。
徐亨谢过陛下,这才把折子递给陈庚年:“陛下,礼部拟定了登基大典的日期,和江国的年号,请您定夺。”
终于要登基了!
兄弟们互相对视,眼神里带着振奋,又莫名怅然。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都特地喊陈庚年‘主公’、‘县太爷’、‘庚年哥’,就是因为等庚年哥登基以后,就不能像是往日那样没个正形了。
陈庚年打开折子,看了看那登基的时间,眉头微蹙。
随后他看向徐亨,说道:“登基大典一切从简,不必劳民伤财,祭拜天地,奏乐仪仗走个形式便好,至于登基的日子,定在三日后吧,拖延太久也没必要。登基后,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忙。泰安的年号寓意很好,就这个。”
徐亨愣住。
随后他站起来,规劝道:“陛下,登基大典乃一国之脸面,用来震慑宵小,展示国力,寓意四海兴邦九州同庆,万不可如此潦草——”
“首辅和百官的心意,我都知晓。等以后吧,不仅仅这金州,等整个中原都纳入大江国土的那一天,再举办一次真正的登基大典,你们就算是想一切从简,我到时候也不答应。”
年轻的新君笑的十分自信:“既然寓意四海兴邦九州同庆,那总得把这些地方都打下来,才能算是真正的普天同庆吧。”
徐亨张了张嘴,被陛下这肝胆魄力折服,随后郑重躬身行礼:“微臣相信,陛下将来一定可以统一海内,万邦来朝。”
可话说完以后,老首辅又为难道:“但,三天还是太仓促了,龙袍还没开始绣呢。”
“有龙袍的。”孙成在后面憨笑道:“先前在江县,有百姓给县——给陛下绣了龙袍,能穿。”
徐亨沉默了。
大概是从未见过‘自带龙袍’的皇帝,老首辅消化了许久,才晕晕乎乎的走出行宫。
裴宝来、孙成等兄弟们互相挤眼睛,对此心知肚明。
北方大雪封路,江县百姓又马上要赶往各个州城,根本没办法参加庚年哥的登基大典。
庚年哥这是准备先简单办一个。
等来日统一中原,回到江县重建江城后,再邀请江县百姓们来观礼登基大典呢。
江县的百姓,早就盼着在县太爷的登基大典上‘吃席’。
连龙袍,都是县区里裴家姐妹绣的,百姓们一起见证着,给陈庚年披上的。
那么陈庚年的登基大典,怎么可能会让江县百姓缺席呢?
至于为什么简单定到三日后,那肯定是先登基,才能名正言顺。
登基形式走完,还得忙着造蒸汽机,建兵工厂呢!
老首辅回到内阁,一群百官都在焦急等待着了。
“大人,您为何这副表情?”
“陛下是不是不满意我们一切从简,所以要大肆操办登基大典?”
“亦或者陛下对国号不满意?”
“或许对龙袍样式不满意?”
“该不会是对行宫不满意,觉得晦气,要重建行宫大殿吧!”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学渣被逼考科  过鲸—— by休  直播讨债,一  (咒回同人)我  (咒回同人)身  贾贵妃日常—  背叛—— by河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