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by临西洲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2

这大几百的新工人,却还在热闹却又毫无效率的培训。
中途还时不时有负责招工的工部人员带着新人进来——
“这一批人你们谁接待一下,四十多个,都识字。”
豁!都识字,那这个得重点安排一下。
曾羡放弃解释,赶紧去招呼新来的,留下一群仍旧茫然的工人,不是,他们究竟要干什么活儿啊,怎么分配的!
清理残渣和清理灶台不是一回事儿?拎水桶往锅炉里倒水真的不行吗,以前都是这么干的啊?
忙了一上午,孙川嗓子都哑了,但他觉得好像也没给工人们培训明白。
再然后,厂子突然就热闹起来!
“食堂开饭了,三个素材一个荤菜,一份米饭,只要三文钱!第一钢厂的员工可以去吃,上面的大人说,这是工作餐福利。”
人们激动坏了,一股脑往食堂那边跑。
孙川也被这个便宜的价格惊的瞠目,随后也跟着排队去打饭。
好不容易挤过去,刚好发现了自家儿媳。公媳二人互相对视,默契的没有打招呼。
孙川瞧见了,那三素一荤的菜,三个都是蒸菜,其中一个荤菜,竟然是炒菜,萝卜炒肉片!
“太香了。”
“我的老天爷,竟然还有肉。”
“炒菜,竟然是炒菜,我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炒菜!”
厂子里的员工们激动到脸色发红,各自端着饭碗,满脸享受的吃着。
孙川也在吃,但他吃的有点难受,不是因为饭菜不好吃,是因为太好吃了……他拿着高月钱,吃着便宜饭菜,却啥活儿都没干,这咋能行呢!
他们不好好干活儿,明年陛下还要征兵,征兵——会让更多像是他儿子一样的少年郎死去。
孙川失去了儿子,他知道这种丧子之痛的苦,所以他想努努力,争取让别人家的儿子都好好活着。
和他一样想法的不在少数。
到了下午,工人们更加卖力,一片闹腾中,总算是勉强把第一批人培训出来,1号、2号炼钢室初步开始运转。
嘎吱——嘎吱——
当机器启动,自行开始炼钢以后,整个炼钢厂都发出或震惊、或兴奋的欢呼。
娘嘞,机器真的自己会干活儿!
孙川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咱们月钱这么高,吃的也好,一定要好好干呐。”
“大人们说了,只要咱炼到足够多的钢,明年陛下就不扩军征兵了。”
“真的?那咱一定要努力干活儿!”
不用征兵,这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儿啊!
可工作这个事儿,当真奇怪,明明人那么多,大家都在努力,但一个个却都手忙脚乱。
每个人都看似在忙,又不知道在忙什么,一下午过去,也没有炼出多少钢。
普通工人尚且还不知情。
下午收工后,厂长曾羡带着一帮老师傅开了个会,开完会出来,大家都愁眉苦脸。
工作进度差太多了!
一开始,只有师傅们知道。
后来员工们陆续也都知道了,大家都急的不行,但就是不知道怎么使劲儿。
偏偏炼钢厂的‘高薪’、‘高福利’已经传了出去。
现在整个金州都知道啦,炼钢厂的工人,钱多,不累,还吃的好,都挤破头想往里面进呢。
炼钢厂越来越热闹,员工越来越多。
但这工作进度——真是愁死个人。
员工们从一开始的振奋,欣喜,到现在厂子里每个人都忧心忡忡,总觉得厂子随时要被他们给搞垮了。
不仅炼钢厂。
邵安先是把蒸汽机做出来,分出去一部分人去造蒸汽机,然后又分出一部分人去招工,最后又分出去一部分人,去研发蒸汽收割机、蒸汽拖拉机,蒸汽播种机,以及蒸汽纺纱机、蒸汽织布机。
邵安还说,等这些都研发出来以后,就要着手去开农具厂、纺织纺纱厂。
工部的一帮官员们快要忙疯了。
他们好歹认字,做官多年,虽然劳累,但也勉强能跟上邵安的进度。但底下的百姓们很难安排啊!
“一厂的工作进度再提不起来,咱们这个月前十天的工作肯定无法完成,兵部急着要钢造武器呢!”
“不是我不努力,厂子里的百姓要有个适应的过程,现在一切都乱哄哄的,标准制度也没有,很难管理妥善。”
“农具厂也要开了?那这大冬天的,买卖木材也是个大麻烦呐。”
“名单呢,最新一批招工名单在哪里,户部着急要过去对接!”
这些问题都很繁琐。
但神奇的是,工部侍郎邵安都能找到最妥善的办法去解决。整个工部上下一片叹服,邵大人不仅懂技术,还懂经营!
李泉在其余同僚们呆滞的注视下,短时间内排查了贪污克扣,还在练兵的同时,带着士兵们搭建兵工厂。
孙成不仅把米、盐的发放安排的井井有条,还把大几千的招工名单都给仔细分类好。
至于吏部。
胡铭已经做好了考核标准手册,一一发放给六部官员参考。
而裴宝来,则是带着五千骑兵,赶往永州。
全朝堂震惊侧目。
陛下的这些属下,都是江县出来的吧?小小的县区,竟然能出这么多人才!实在令人咂舌。
但百官们也顾不得震惊。
因为实在太忙了,自从陛下那些政策推进以后,整个朝堂所有百官都参与进来,一个个忙到脚不沾地。
朝堂在忙,最直观的反应就是,短短几天时间,金州毫无预兆的就热闹起来了!
到处都在招工,哪怕是大冷天,人们也乐意出门。
生意萧条的店铺纷纷开门营业。
南军营成为金州最热闹的地方。
军营外开始汇聚了各色小摊小贩来叫卖。
户部招的上千百姓押送队伍,和两千余士兵一起,带着八万石粮车队伍,从金州大街出发,准备赶往洛州赈灾。
那天好多百姓们都来围观,有些家里富裕的,还会多少送点吃的、粮食,往粮车上扔。
都不容易,他们这边日子好了点,希望洛州人也能好好的啊!
更让人们兴奋的是——
陛下说啦,明年不再征兵了!
不用征兵,代表着百姓终于能过上安稳日子了。
提心吊胆许久的金州百姓,最近走在热闹的街道上,再想想曾经的凄惨萧条,都觉得恍如隔世。
他们喜欢现在这个新的江国!
说不上来怎么变得。
好像从某一天开始,日子突然就不再那么紧绷了。
行宫,朝堂。
最近忙,没有开大朝会,但六部的相关官员们,还是凑到一起,跟陛下开了个简单的议会。
但都是以哀叹居多——
“陛下,现在的进度赶得太快,百姓们实在跟不上啊。”
“倒不是臣等嫌累,金州现在看似热闹,可实际上乱哄哄的,并不见得是好事儿。”
“百姓们大部分不识字,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差,我们操之过急,很难有成效。”
“不如放缓工作进度?”
这些官员们说的不错。
但也不见得对。
永远不要小瞧劳动人民的智慧。
现在闹腾,无非是因为百姓群体当中缺少‘头羊’。
不是官员,不是技术人员。
是一群同样是百姓、可以带动其余百姓干活儿,能融进百姓里的‘头羊’。
听闻陛下的话,工部尚书直摇头:“这天下,哪里有这样的百姓?”
其余百官也都纷纷表示赞同。
在他们看来,百姓是被官员们带着、推着往前走的。
陈庚年闻言摇摇头,没应声。
当时江县被破坏后,他跟县区里的人说,要走出去,一起建设乱世。
其实就是在提前做打算,新政策推进困难,百姓难以第一时间进入状态,这些事情如果让官员们去调度,首先是效率低,其次也很难短时间内有奇效。
要有一批地位相当、互相能共情的‘革命战友’带领大家一起努力,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啊。
基建,基础建设。
就是要基层劳动人民来搞建设,把‘劲头’释放出来,齐齐撸起袖子加油干,味儿才是对的!
没有谁比江县人更适格干这件事了。
可惜,北方下雪,路况不好,县区里的人暂时过不来。
“你们先把计划往前推,实在不行就耐心些,稍微牺牲进度,给工人们先培训明白。”
陈庚年说道:“炼出来的钢,以制作热武器为主。朕这几天,派遣骑兵走一趟凉州,把这个事情解决了。”
去凉州?
那跟解决当前困境有什么关联啊。
百官在心里嘀咕,可也不敢明说,最后唉声叹气的走了。
孙川一家也在哀叹呢。
厂子效率低,产出量不行,就有可能影响明年的征兵。
一家人坐在饭桌上,各个愁眉不展,连话少的儿媳都罕见参与进来,小声道:“或许可以少吃一点,厂子里的伙食太好了,我做饭的时候,都害怕把厂子吃穷了。”
孙川和吴清闻言愣住,随后都笑了。
可见,钢厂的福利是真好啊,好到工人会担心厂子被吃穷。
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大家对这个新的钢厂,新的国家,新的陛下,有多么喜爱。
“陛下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的!”
最后,仍旧想不出解决办法的孙川笃定道:“他那么厉害,又体恤百姓,肯定能带领大家造出很多钢,给士兵们配装备,打胜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谢陛下’成为了百姓们的口头禅。
虽然没人见过他,但大家都说,他是个好皇帝嘞。
就连从来不关注这些的吴清,都难得认同:“这么好的陛下,肯定□□。”
家里的盐罐,又装进了盐,米缸里有米。男人月钱八百文,儿媳月钱五百文。
左邻右舍、街道弄堂里,老人开始带着孩子遛弯,年轻男女出去上工。
金州的粮食车队,要赶往洛州赈灾。
铺子纷纷开门营业。
天儿冷了,吴清一咬牙,给家里人都添了件御寒的衣裳。
连屋子里的油灯,都舍得多加一些油,比往日更亮堂。
虽然屋子窄小、破旧,也没几样家具,可最近他们睡觉的时候,都踏实很多。
这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变化,从最细微处,从这家、到那家,一点点记录着整座金州城的变化。
日子在变好,变轻松。
而这些,都是行宫里的陛下给大家带来的啊!
百官在发愁工作进度。
就连钢厂里的师傅、普通员工也在忍不住担忧。
陈庚年准备派遣骑兵,去凉州‘求援’。
而也就是朝堂议会散了后的这一天,大概十几辆马车,冒着风雪严寒,一路从西北凉州跨越上千里路,来到了金州城外。
北方最近在下雪,但南方没下。
从凉州出发以后,约莫走了数百里,雪就没了,但天气冷的很。
好在他们都穿着棉衣,板车上有棉被御寒,就连赶路的战马,也很有劲儿——蛮子骑兵留下来的战马,能不有劲儿嘛!
“是不是快到了?”
“哎呀,我看的也不是太懂,头一次出这么远的门,路上也没遇见个人能问问。”
“豁!阿花,快看,你快看呐!”
“我的个老天爷。”
这群板车队伍上坐的,是江县李家村的人。
他们村够幸运,在抽签派遣的时候,抽到了金州——县太爷就在金州啊!
听说金州大的很,人也多,县太爷在金州登基,人生地不熟的,也没个帮衬,指不定得多忙呢。
所以,趁着西北雪下的小了以后,张阿花跟李福一合计,带着李家村的人就赶来了。
他们是真胆子大,一群没出过远门的人,拿着地图,都敢走上千里路去金州。
“管它一千里还是两千里,有县太爷在的地方,怎么能算远呢!而且县太爷当了皇帝,咱江县人就得去帮衬他。在一个陌生新地方从头开始,多难啊!”
用张阿花的话说就是:“以前县太爷带着咱江县最开始搞发展的时候,还有不少百姓误会他,嫌弃他二世祖,嫌弃他年轻,现在想想,县太爷受了多少委屈。咱要是不赶紧过去帮衬,说不定金州的老百姓也会觉得县太爷年轻、不靠谱呢!”
哎呦,这话一出,李家村人当即开始脑补‘县太爷在金州可怜巴巴的’。
于是村长李福带头,村里人收拾好行囊,当即就赶来金州了——来给县太爷帮忙,也来撑腰!
可此时此刻。
张阿花从板车上下来,看着远方那座雄伟到堪称吓人的州城,目瞪口呆。
李福,和其余李家村的人,也都满脸呆滞。
“乖乖,这就是金州城?”
“凉州和这里一比,都像是个小县城。”
“这么大的地方,都是县太爷的?”
“我都有点不敢进去了。”
张阿花本来也挺没底的。
可听见村里人这话,当即不乐意了:“有啥不敢进的?县太爷在的地方,能委屈得了咱江县人?放心大胆的进,谁都不能给江县,给李家村丢脸!更不许给县太爷丢脸!”
后日史书工笔,总会歌颂陈庚年,歌颂蒸汽机,歌颂泰安元年这个奇迹之年。
少有人知道,大时代的奇迹,是一群不起眼的小人物一点一滴铸就的。
史书上没写,但这年冬天——
江县李家村的人,冒着风雪,不远千里来到了金州城。

冒着风雪, 一路奔波赶路上千里,其实还挺累的。
但瞧见那座宏伟的金州城以后,包括李福、张阿花在内, 都精神了。
不愧是‘江县人’。
当初裴宝来等年轻的兄弟们,第一眼看到金州城,就稀罕的不行。
张阿花等人也是一样。
哎呦,这么大的州城,里面肯定住着很多人。人多了, 就有市场,那就有赚不完的钱呐!
于是,他们一行人也没耽搁时间,紧赶慢赶一路来到金州城门处。
金州城被接管以后,守城军都换成了江县的士兵。
神机营的老大吴恒被封了禁卫军统领, 百人小队中有一批人, 也被提拔了上去。
比如周禾,他现在被封为四品武卫将军, 负责镇守城门。
这天, 他跟往常一样在巡逻,目光在进城的众多百姓中随意一撇,瞧见了十几辆马车拉着的板车队伍。
说不上来为什么,周禾就是觉得这些人看着眼熟。
那板车的样式, 那战马的毛色, 还有那些人身上穿着的棉袄——
“哎哎!小周!”
在周禾认出张阿花等人之前,张阿花就认出了他。
县前村的周……周什么来着?
哎呀, 一时间也想不起来啦。但这家人张阿花知道, 县前村以前在商铺街有铺面, 这个小周的婆娘吴小霞, 在铺面里上工,张阿花去买衣裳的时候,还跟吴小霞唠的可好呢!
这个点,进城的百姓很多。
人们本来对张阿花这群坐马车的人就比较关注,又见这妇人竟然朝着周将军喊‘小周’,都大为震惊。
这妇人好大的胆子,不要命啦?
可随后,让周围百姓们更震惊的一幕来了。
就见那位向来冷着脸的周将军,还真快步走了过来,神情迟疑的看着张阿花等人。
李家村人都在哄笑。
张阿花‘嗐’了一声:“别看了,都是江县过来的!我李家村的,你得喊花婶子,这是我们村长,你福叔。”
还真是江县来的!
周禾那张冷冽的脸霎时间变成了憨笑,激动道:“花婶子,福叔,我刚才看着就觉得眼熟,但没敢认。这天寒地冻的,外面战事还没停,你们咋来了?家里都还好……”
其实也就是话说到这里了,下意识就这么问出来。
可话一开口,周禾脸色就黯然下来。
李家村的人也都神情唏嘘。
家里一点都不好,因为他们没家啦。
但大概是因为家没了,双方又在千里之外的金州相遇,这份重逢,实在弥足珍贵。
哪怕先前在县区里大家也不是很熟悉,可一听都是江县的,心里就觉得格外亲切、激动。
“哎呀,不说这个。西北雪大,越往南走雪越小,来的时候我们都打听好了,大冬天的,没人打仗,而且我们走的都是官道。”
张阿花压下眼睛里的难受,笑道:“这不是想着,你们这边有要帮衬的,过来帮帮忙。早点忙完了,咱都——早点回家嘛。”
当时离开江县的时候,县太爷说啦,五年之约。
五年时间,他负责打天下,江县人负责搞建设。
乱世疾苦,江县人没家了,那就走出去,先把这乱世修补建设好。
外面太平了,咱才能安心回去重建自己家啊!
听到张阿花的话,周禾莫名觉得眼睛一热。
这话其中的心酸苦楚,唯有他们江县人自己心里清楚。
就因为‘重建江县’这个约定,李家村的人,敢从凉州一路千里奔波,来到金州帮忙。
这就是他们江县人啊,浑身使不完的劲儿,心里装的都是胆量!
“哎,到时候咱一起回去。”
周禾压下眼睛里的泪光,伸手拉着年纪大了的李福,又热情的示意张阿花等人跟自己进城:“走走,外面冷,咱不在这里站着。直接去行宫里吧,陛下看到你们来,肯定开心。昨儿他还在发愁,说最近搞建设推进的不顺利,要是咱江县人来了就好了,结果你们今儿就到了。”
那这来的正是时候啊。
李福心想,还好自己带着村里人来了,要不然县太爷该多为难啊!
想着这些,他还不忘问周禾:“是哪边建设不顺利啊?”
周禾想了想,说道:“冶钢厂吧,在南大营那块,百姓们刚进厂子,冶炼任务差的挺多。”
李福一锤定音:“那咱就去南大营帮忙炼钢,这事儿简单,村里之前有人在钢厂干活,我也进去瞧过。让县太——让陛下放心,要不了多少天,咱李家村人都给他安排明白。”
张阿花在旁边嗔怪道:“哎呀福叔,你急啥,先去见县,见陛下!都有阵子没见啦,怪想他的。”
从‘县太爷’到‘陛下’,这称呼突然变了,大家还是有点不太习惯。
哦对对,先见陛下要紧!
在周围无数百姓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李福等李家村的人,跟着周禾进了金州城,直奔行宫而去。
他们走后许久,旁边的百姓还处于呆滞状态没反应过来。
这些人究竟什么身份,看穿着也并不富贵,怎么一开口就能吓死个人!
城门口的事情,很快在百姓当中传开,成为今日一桩奇闻。
听说有一群身份很厉害的人,疑似是行宫里陛下的‘亲戚’,到了城门口以后,直接被接进宫里啦!
李家村人可没工夫管旁人怎么想。
他们进了金州城,被这座城市的繁华、热闹给惊的眼睛发直——乖乖,好多人啊!
等到了行宫,看到那巍峨庄严的宫殿以后,大家更是嘴巴都合不上。
县太爷竟然住这里?
得亏他们来的时候,还担心县太爷被人欺负呢。
今儿来了一看,好家伙,就这住的宫殿,哪像是会被人欺负的模样?
皇宫里今日是真热闹。
李家村二百多号人,浩浩荡荡走进去,宫里的太监、宫女都表情很懵。
但很快,宫人们都来不及懵了。
因为行宫书房里的陛下在听说消息以后,放下手里的奏折就往外走,隔着老远就喊道:“福叔,花婶子。周禾说你们来了,我一开始还不信,凉州距离金州得有上千里路,还下着雪,你们好歹等天儿暖和了再来啊,或者我派人去接你们,不然多危险。”
宫人们被陛下的称呼惊的目瞪口呆。
还是三福太监察言观色,把宫人们都撤了下去。
从远处快步走过来的陈庚年一身明黄色龙袍,模样倒是和往日一样俊,但大概是当上了皇帝,比以前更有威严了。
李福、张阿花等人突然就有些拘谨。
大家互相对视,赶紧慌乱着跪下行礼:“草民参见陛下——”
“这是干什么呢。”
陈庚年哭笑不得,赶紧把李福和张阿花搀扶起来,又跟其余人说道:“快起来快起来。”
李福拉着陈庚年的手,仔细观察一番,确定他是真没‘受欺负’,这才松了口气,嘿笑道:“来的时候我们都特地打听清楚啦,见到陛下,要说什么,怎么行礼。咱江县人,是来给您帮忙的,可不能拖后腿,招人嚼舌根。”
“是嘞是嘞。”
张阿花也说道:“您放心,我们来的时候可小心啦,没遇见打仗,也没吃啥苦头。坐着马车睡几天,就来这边了。”
上千里的雪地奔波,就算没遇见打仗,心里肯定也是忐忑害怕的。而且一路风雪严寒,就算穿着棉衣,他们肯定也冻得够呛。
李福手都是冰的。
其余村子里的人,也都冻得嘴唇发青。
陈庚年赶紧让人添了炭火,煮了热茶,又派人送来一些衣裳和饭菜。
见他一直在忙活张罗,张阿花觉得心里熨帖,又觉得怪不好意思:“县——不对,陛下。”
陈庚年摆摆手:“没外人在,不用纠结这个,婶子,再来碗粥?福叔你们也吃,早知道你们来,我应该派人去接你们的。”
“吃不下了,肚子饱着嘞。”
张阿花笑道:“我们自己都拿着地图呢,不用接。而且早一天过来,早一天帮上忙,以后也能早点回家。”
“富先生和娄小姐搞了个抽签,按照村子来分配,抽到哪里去哪里。阿花手气好,抽到了金州。刚一抽到,别说咱们李家村,其余村子一边羡慕,一边催促我们赶紧出发,就怕您在金州没人帮衬。”
李福也在旁边笑道:“当时您刚当上县太爷的时候,最先在李家村拿曲辕犁做试验田,后来村里一点点变得那么好,大家心里都记着呢。现在村虽然没了,可人都在,您瞧瞧,除了一些年纪大的老人,咱李家村老少都来啦。”
李福话音落下,李家村人也都纷纷响应。
“对对,都来了。陛下您看,这我家小子,一直闹着要见您呢,真见到您了,又一直往我身后躲。”
“刚才听那周家小子说,南大营的炼钢厂出了问题。咱来也来了,茶喝了,饭吃了,也该干活啦。”
“炼钢这事儿我在行,您放心,去了以后保准把活儿干明白。”
他们真的好真诚啊。
一路冒着风雪而来,没少吃苦头,来了以后刚缓一缓,就惦记着要干活儿。看向陈庚年的目光里,都是关切,和一些隐隐的期盼。
陈庚年知道,大家心里在想什么。
赶紧干活,别耽搁啦。
早点干完活儿,才能早点回家——金州很大很繁华,这里人多,热闹,可终究是自家待着最舒坦。
不能因为外面太好,就忘了自己的家啊。
“行,那这样,咱开个会?聊聊炼钢厂的事儿。今天就算了,聊完以后,你们去歇息。明儿个去炼钢厂。除了炼钢厂,接下来还有农具厂、纺织厂纺纱厂,有的忙呢。”
陈庚年笑着把相关的资料企划都带出来,给李家村人开个了会:“炼钢厂那事儿吧,说简单也简单。这边人没进过厂子,不是不会干活儿,是不知道咋干活儿……”
李家村人一听就笑了。
那他们村可太懂这个了!会开起来以后,大家还各抒己见,想着怎么提高效率,刺激生产,让厂子更有凝聚力。
“首先肯定是得挑出一批小组长,负责来带头。”
“把各项任务都分开,小组的人也分开,搞个竞争小组赛。再弄个红榜告示吧,每月评选优秀小组,给小组发奖金!”
“还有还有,统一好服装,所有人都穿上‘江国第一炼钢厂’的衣服,这个可以跟各大棉纺厂合作,顺带摸一下纺织行业的底。到时候开大型纺织厂,就能整合这些资源。”
“干活儿闹腾这事儿咱都遇见过啊,得把职位都定下来,谁负责哪一项任务,都要弄明白。”
“还要有几个带头响应的,把劲儿给出去!”
千万别小瞧江县人!
在做生意,干活儿上工这一块,大家都是有着丰富的经验在身上的,因为都亲身实践过啊!
三福太监偶尔带着小太监进来送茶水,都被这群人聊得内容惊到侧目。
会开完以后,连陈庚年都觉得叹服,眼睛里的笑意都止不住。
还得是他们江县人啊!
先前百官都觉得他的计划推进太快,恐怕无法及时完成既定任务。
现在江县人来了,这都不是事儿!
第二天。
孙川眉眼忧愁的来到钢厂,却发现,今天的钢厂,气氛有些不对。
有一群从穿着、到精气神都和周围明显有区别的新工友来了。
他们神情饱满,姿态自信,关键是,统一都穿着看起来就很暖和的厚衣服,而且这群人里,竟然有一半都是妇人!
钢厂什么时候开始招妇人啦?
更让孙川瞠目的是,这群人各自都有‘职位’,一些军营的空房间,则是被他们改做‘临时办公房’。
‘副厂长办公房’、‘车间主任办公房’、‘质检师傅办公房’、‘公告处’、‘福利待遇咨询处’、‘员工登记处’等等。
而一个自称叫做张阿花的妇人,正在前面大声吆喝:“质检师傅呢,还有没有没来的,到齐了吗?”
虽然没明白怎么回事,但孙川还是赶紧跑过去:“来了来了。”
“来来,这位师傅,这边集合。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张阿花,是由工部的大人们委派,帮大家干活儿的。咱们第一钢厂,要选拔两个副厂长,其中一个就会从质检师傅里选。当了副厂长,月钱能翻倍!”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学渣被逼考科  过鲸—— by休  直播讨债,一  (咒回同人)我  (咒回同人)身  贾贵妃日常—  背叛—— by河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