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by临西洲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2
江国,在金州无数百姓心里落地生花。
不仅仅百姓。
连朝堂六部百官,最近几个月以来,都经常把‘江国如何’挂在嘴边。百官们听了奇迹江县的故事,眼睁睁看着金州焕然新生,心里简直舒坦极了。
原来跟对了陛下,是个这么美妙的滋味。
相比于当今新帝,曾经那位疯子皇帝简直跟狗屎似的!
后世,大晋末代皇帝风评差到离谱。
一是因为这人本来就烂,二嘛,有陈庚年做对比,简直降维打击,越对比越让史官心梗厌恶,在史书笔录上对疯帝各种痛斥。
而近日,除夕的前一天,陛下邀请百官,组了个‘火锅局’,一同赴宴。
百官们其实并不太清楚火锅是什么,但,陛下邀请,就算那火锅再如何难吃,百官也会闭着眼睛吹嘘夸赞!
从金州恢复生机,到兵部造出各种厉害的热武器之后,文武百官都成了陛下的狂热粉丝。
他们甚至还内部‘打架’,各自站队,就‘陛下究竟文治武功哪一方面更厉害’展开了激烈的探讨争论。
当然,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有争论明白。
因为陛下简直完美!不管哪一方面,都强的令百官惊叹!
“好香。”
“真的太香了,这就是火锅的味道吗?”
“我从未品尝过如此香味浓郁的美食。”
来到大殿上以后,百官们惊奇的发现,殿内摆满了许多桌子。桌子下面都放着煤炉子,而太监、宫女们则是端着一锅锅的‘锅底’,和各种食材,往桌子上放。
冬笋、菠菜、白菜、面条、鸡肉、猪肉、羊肉、丸子、鱼片、鸭血等等琳琅满目——虽然这些东西都是好食材,但若是以皇家御膳规格来看的话,其实都很普通。
可——为什么闻着如此之香啊!
但等看清那锅底里的红油,辣椒以后,许多朝臣眼睛都直了。辣椒,这年头可是金贵东西啊!而且金州人普遍不太能吃辣,瞧见这么多辣椒,难免就怵得慌。
一边怵,又一边忍不住流口水。
好在,这锅底是鸳鸯锅,除了辣锅,还有一半是浓郁白皙的骨汤菌子锅。
整个大殿香味扑鼻。
这些火锅底料,当然是张阿花、以及李泉的未婚妻阿燕盯着,让宫人们做的。
今晚陈庚年宴请群臣。
而张阿花等李家村的人,则是在偏殿全村涮火锅呢!远在他乡,又是过年,肯定得吃顿好的啊。
为了助兴,陈庚年还特地命人上了酒。
裴宝来从永州回来了,孙成,邵安,李泉,胡铭等一帮兄弟们都在。
咕嘟咕嘟——
火锅冒着氤氲的热气,整个大殿里香味扑鼻。
陈庚年坐在主桌,看着一大殿的群臣,笑道:“看样子,要是朕在开饭之前多讲几句,诸位这个时候也无心去听。来来,先吃,大过年的,今日我们君臣谁都不必拘束,边吃边聊。”
大殿里百官闻言都齐齐笑出声。
陛下不仅能力强,而且不会故意摆架子,相处起来特别惬意。先前跟着大晋封帝,百官担惊受怕,当时怎么会料到,现在大家能一起坐着吃火锅,和陛下其乐融融呢?
陈庚年率先动了筷子,摒弃左右宫人伺候,自己把食材丢下锅。一边丢还一边说道:“鸡块要煮许久,先下进去。鱼片涮一涮就能吃,很鲜美。这个季节的冬笋也很嫩。骨汤锅先不要下食材,盛一碗出来撒上葱花,香得很——对了宝来,永州那边如何了?”
裴宝来正在往下丢食材呢,闻言笑道:“已经稳住了,又在州城内征兵一万,城门处都配了炮火。抵御外敌问题不大,而且有凉州帮衬,今年过冬也算安稳。”
陈庚年点点头,那就好。
百官见皇帝突然聊政务,都以为他要继续聊,一时间没敢开始吃饭。
可看陛下跟唠家常似的,似乎也没个主题,于是纷纷放下心,迫不及待开吃。
“这冬笋,确实好吃,比炒的都好吃!”
“嘶——好辣好辣!”
“听陛下的,喝骨汤,特别鲜美。”
“太好吃了,我从未吃过如此美食,陛下竟然还是个美食家。”
“鸭血,这鸭血绝了!”
百官吃的不亦乐乎。
就连吃不了辣的老首辅徐亨,都没忍住涮了一片鸭血,因为又辣又烫,送进嘴里的一瞬间,整个人都‘斯哈’出声。
恰逢这时候,就听陛下说道:“鸡块应该熟了,哦对,刚才说到哪里来着?永州,上一任永州知府被百姓杀了,得尽快安排好新人去上任。首辅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首辅:“……”
这辈子少有如此失态模样的老首辅,略带慌乱咀嚼鸭血,吞咽下去,忍住辣意说道:“嘶——启禀陛下,定州同知林景福,能力尚可,又曾追随过陛下,可以担当此任。空缺出来的定州知府,等年后陛下启程去洛州,可以在洛州择选合适者赴任。”
“可。”
陈庚年点点头,见老首辅有些慌乱,笑道:“首辅不必拘束,咱边吃边聊。”
边吃边聊政务,别说是首辅,连百官都没经历过呢!
可这一边吃饭,偶尔碰个杯的氛围,可真好啊。再想想如今江国兵强马壮,群臣心里熨帖,也都打开了话匣子。
“陛下,臣觉得,待年后,农具厂里的蒸汽拖拉机、蒸汽播种机,就可以大面积开始推广了。但百姓们可能无钱购买这些先进器具。”
陈庚年喝了一口酒,脸色微微红润,思索片刻道:“这样,以村子的名义,把这些农具承包给农户。等第一轮农具推广出去,百姓们人力得到解放,就能来金州城里务工。明年开放各种私家厂的建设,为更多百姓提供岗位,粮食收成起来了,百姓们赚到了钱,再从税收中收钱吧。最近天气越发不正常,明年也不知道收成如何,除了种植水稻,可以试试种植玉米、棉花。这两样作物,朕回头再做详细解释和规划。”
南方部分地区,也是可以种植棉花、玉米的。
随着小冰河时期的到来,一切还是都要做好打算。
“陛下,关于洛州粮灾——”
“陛下,微臣建议金州和定州通水路,走河运。”
今晚这个‘火锅局’,氛围实在太好了!
一帮群臣百官,一边吃着火锅,惬意又自在的聊着各种民生治国政务。偏偏效率还很高,大家各抒己见,从各个方面,为江国未来的建设提意见。
年轻的皇帝坐在主座,眉眼中带着笑意。
群臣吃火锅的时候,总会忍不住偷偷观察陛下,听他思维清晰、一条一条整理大家的意见,只觉得一颗心,比暖呼呼的火锅都热。
甚至连老首辅,今晚都难得没有严格要求自己,痛快喝了几杯酒。
除非陛下主动提,他并不开口。
一直就这么坐着,倾听着,目光里满是憧憬和惬意。
因为徐亨高兴啊。
看着陛下,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新生的、终将繁荣昌盛的,江国。
短短数月时间,从百姓,到群臣,【江国】总是会被大家时刻提起。他们感谢皇帝陛下,赞叹当下的生活,并且——
对未来,对这个国家充满期待。
徐亨太懂这是因为什么了。
这是经由陛下号召,百姓群臣响应的,无声,却有着无穷力量的,国的凝聚力!
‘凝聚力’看似虚无缥缈,甚至没有具象化,显得不值一提。
可一旦面对挫折、面对危险的时候,这个新生的国家,就会凝聚出无穷的力量。
或许,是徐亨内心的想法应验了。
当晚火锅宴将要结束的时候,一封从京师发来的檄文战书,在百官哗然的注视下,送到了陈庚年手里。
“祁王说,让朕退位离开金州,否则便打过来。”
陈庚年看完那檄文以后,抬头看向百官,语气没什么起伏:“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就这么一封檄文,把今晚难得的好氛围消耗一空。
本来还在安逸吃火锅的群臣,都愤怒的站起来。
“祁王此人,当真不知死活!”
“陛下为什么要离开金州?祁王和王铎在镇山关私通蛮子,放二十万骑兵进中原屠戮百姓的账,我们还没找他清算呢!”
“兵部如今囤积了那么多炮火,别说祁王,就算是蛮子,我大江也无需畏惧!”
“臣等请愿,恳请陛下北伐,匡扶乱世,一统中原,为万万水深火热的百姓谋福祉!”
“陛下万岁,大江永昌!”
群臣先后请愿。
裴宝来、邵安、李泉等人,也都站起来响应。
最后,首辅徐亨挺直脊梁,步履坚定的走到百官最前列,带领臣子们缓缓下跪:“臣等请愿,恳请陛下北伐!”
除了祁王这等谋逆反臣,中原人其实很少会主动发起战争。
朝堂百官,也都更推崇治国,反对侵略。
但,陈庚年当时起兵时候那句‘唯有战争才能结束战争’,实在过于振聋发聩,百官每每提起,都异常叹服赞同。
这个新生的大江国,实在太好太好了。
谁都别想毁掉她!
所以,战吧!
面临百官的恳请,陈庚年格外动容,也很欣慰。
他深吸一口气:“既然如此,朕决议,年后北伐京师。斩祁王,灭蛮夷,肃清整个北方,平定战乱。”
百官激动跪拜,山呼万岁。
第二日。
祁王给皇帝陛下发檄文,以及陛下决定北伐的消息,陆续传遍整个金州城。
这一天是除夕,百姓们都忙着在做晚上的年夜饭。
消息最开始,是从金州棉纺厂的女工群体当中迅速传开的——
北伐需要准备止血绷带。
当时吴清正在家,一家人忙着备菜,气氛很欢乐。
住同巷子的一个女工友敲开她家的门,语气急切:“吴清嫂子,不好了,我听说有人要来打金州,逼迫陛下退位,陛下准备年后调兵开战了!”
孙川一家人脸色剧变。
结果就听那女工友继续说道:“厂长,还有厂子里的工友姐妹们,都准备一起去安抚百姓呢,你也跟我们去吧。”
安抚百姓?
吴清一听立刻起身,毫不犹豫道:“去,我这就跟你走。”
这个年代,女人太难了。囿于家庭,厨房,困其一生。
是陛下给了大家工作的机会,棉纺厂里的女工们,心里都清楚,也很感激。
得知陛下即将征战。
这群女工们,穿着统一的‘江国第一棉纺厂’的厂服,结伴走上了街头。
她们有的嫁做人妇,有的还是花季少女,或身材瘦弱,或稍显臃肿。
寒风凌冽,每个人都是普通面孔,甚至脸色冻得发红。但大家目光都很坚定,并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战争而畏惧。
其中一些有识字的,还写了字幅。
“江国。”
“陛下万岁。”
“唯有战争,才能结束战争!”
“江国必胜。”
这些横幅,表明了她们的决心。
甚至她们还自发的,去跟恐慌的百姓们解释:不要怕,不要因为听见战争就害怕,就反对。陛下这么好,他胜了,我们才能继续过上好日子!胜利一定会属于江国!
无数百姓响应。
到后来,六个炼钢厂、兵工厂、农具厂的工人们,也都自发走上街头。
关于家国、关于凝聚力的火焰,率先从工人群体中烧起来,这实在太正常了。
作为新时代第一批出来工作,感受到大时代浪潮变迁的人群,他们更坚韧,更勇敢,也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他们要江国永远昌盛!
有这批工人带头响应,本来还恐慌的百姓们逐渐镇定下来。
人们在街道上互相鼓舞,大部分最后汇聚在皇宫外,高呼‘陛下万岁’、‘江国万岁’。
张阿花和李家村的人,也在人群里红着眼睛高呼。
甚至有金州的老人,一边抹去浑浊的眼泪,一边哽咽说道:“活了几十年,头一次见这么多百姓主动请战,主动要求开战的。陛下是个好皇帝啊,咱们江国,一定得好好地。”
皇宫里。
年轻的陛下站在大殿外,听着外面的山呼声,脊梁挺得笔直,神情动容。
在他身后,裴宝来、邵安、胡铭等一众从江县出来的兄弟们,则是无限感慨。
从江县,到现在的金州,有庚年哥在的地方,总是能有百姓的欢呼声。
就如百姓们所说,他确实是个好皇帝。
所以他甚至不用号召,便有万万百姓,自发为他摇旗呐喊,和他一起共建江国。
泰安二年,经过数月休生养息,大江皇帝陈庚年,在无数百姓的请愿声中,启动北伐。
后世史书称其为‘一场必定会取得胜利的战争’。
万民请愿,胜之所往。
大江王朝,就此起航。
五万大军由连贺率领,镇守金州城。
其余十万大军,则是由裴宝来率领, 皇帝陛下带兵御驾亲征。
皇帝陛下带兵征战,朝堂百官说不紧张那肯定假的。
为了保证自家陛下绝对的安危,群臣最近绷紧神经忙碌,势必要把这支十万大军武装到牙齿!
这数月以来,兵部制造的钢铁铠甲、刀枪矛盾, 一批又一批从兵工厂里运输出来,送去军营。
大江战车、野战炮、舀炮、□□等热武器,则是秘密送去了原江县一万五千精锐骑兵的手中。
这些原江县骑兵还好。
他们本就武器装备精良,如今拿到升级版的热武器,倒是没有太过于激动。
真正激动的, 是那批原金州八万败军。
去年冬天从京师败退归来后, 这批大军由兵部接手,按照兵部侍郎李泉写的规划, 突击特训。
金州百姓生活好了, 军营里的伙食条件也直线上升。
曾经跟着疯帝的时候,朝不保夕,食不果腹,哪像现在, 皇帝陛下对士兵们可太好了!
因此, 大家这几个月来都努力刻苦训练。
年仅十七岁的张卓,便是这八万大军中, 最普通、最普通的一个小兵。
别看他年纪小, 前年被皇帝强行征兵入伍, 已经有两年‘兵龄’了。
但作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士兵, 每次上战场之前,他都会觉得害怕。
打仗,是会死人的啊!
谁知道他这一去,还是否能活着回来?
先前张卓每次出征,爹娘都会关上门,一边红着眼睛抹眼泪,一边压低声音哽咽怒骂皇帝、怒骂朝堂。
可这次,爹娘同样在哭,却没骂人。
不仅没骂人,老爹还哽咽道:“儿啊,你上了战场,可得努把力,争取把敌人打跑、打服!皇帝陛下是个好人呐,他给咱金州百姓,给咱家都带来了好生活。只要打赢这场仗,以后咱就再也不用提心吊胆过日子了。”
老娘在旁边哭的十分难受,却也点头附和老爹。
张卓的老爹,目前在农具厂上工,老娘在棉纺厂,张卓本人则是拿着军饷。一家人都找到了赚钱的营生,这几个月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好转了太多太多。
金州城里,千千万万的家庭,都是这样的。
百姓们厌恶战争,但为了胜利,为了过好日子,大家也愿意站出去打仗啊!
但,让一个普通百姓人家,愿意把儿子、丈夫送上战场,是个何等艰难的事情。
所以这次金州百姓请战,才令人震撼。
那是来自于万万普通家庭,最平凡,却又最了不起的震撼!
为了保护家园、保护国家,为了能好好生活,在乱世里备受磋磨、提心吊胆的底层苦难人团结起来,向敌人、向乱世宣战!
“爹、娘,你们放心吧。”
张卓也很感激皇帝陛下,他深吸一口气,说道:“等儿子上战场,跟着陛下一起打胜仗,咱们家,咱们金州,咱们江国,日子都会越来越好的!”
在家陪伴父母一天,张卓辞别爹娘,在父母泪眼婆娑的注视下,走出家门。
身后是老母亲颤声的呼唤:“儿啊,一定要安全回来啊。”
这一天,和张卓一样的普通士兵有很多,都是这样脚步沉重,在亲人一声声凄厉不舍的呼唤中离家。
征战在即。
他们短暂放假一天和亲人告别,然后要赶去军营,做最后的突击特训,随时为接下来的出征做准备。
张卓虽然嘴上安慰爹娘,可心里仍旧恐惧、沉闷,脚步沉重。
去年京师那场战役,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至今一想到打仗,面对铺天盖地射来的箭矢、和尽是残肢断臂、鲜血哀嚎的恐怖战场,他都下意识觉得害怕。
直到,他和一些士兵们进了军营——
“钢铁盔甲,全部都是钢铁盔甲!每一个普通士兵都能穿上钢铁盔甲!”
“刀具、长矛、盾牌也全部都是钢铁制造的,箭矢都射不穿!”
“感谢陛下,感谢陛下啊!我们再也不用穿着皮甲上战场送命了。”
“江国一定要胜利,我们江国一定会胜利的!”
军营里,到处都是普通士兵在激动欢呼。
张卓听了一会儿,同样激动到难以置信。
虽然最近军营里隐约有人在传,说是炼钢厂里造了许多钢铁装备。
但张卓从未奢望轮到自己。
因为钢铁盔甲是上级将军们才能穿的,普通士兵众多,谁会愿意花大代价给他们穿铠甲呢?劣质皮甲才是他们该穿的。
原大晋皇帝在位的时候,他们这些普通士兵的死活,是没人在乎的。
吃最差的饭,住最破烂的棚子,穿毫无防御力度的劣质皮甲,上了战场,还要去最危险的地方顶上去,用人命去填敌人的炮火。
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普通士兵也能穿上钢铁盔甲!
这世间,并不是所有当兵的,都身体魁梧、内心坚韧,誓死要上战场杀敌,保家卫国。
更多的,其实都是普通人,被迫走上战场。
他们会害怕、会恐惧。
一片激动欢呼声中,张卓颤抖着走去营帐,很快便获得了自己的装备——崭新的钢铁铠甲,锋利的钢铁长刀、长矛、盾牌。
穿上铠甲的那一刻,张卓很想哭。
原来和那些劣质皮甲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被厚重铠甲包裹起来,让他生平头一次在即将上战场之前体会到,那弥足珍贵的安全感。
张卓穿着铠甲,手里拿着长刀、长矛,盾牌。
他红着眼眶,看着手里锋利的钢刀,很没出息的吸了吸鼻子,心里想的是……
爹娘说的对,皇帝陛下是个好人,很好很好的人。
所以,他得为江国而战,为陛下而战。
因为这也是在为他自己而战。
和张卓一样想法的普通士兵有很多。
军营里,激动声、哭声混合,随后士兵们互相对视,都看到了彼此眼睛里的坚定。
最终的胜利一定会属于江国!
半月时间过去。
金州这个新年,在备战当中紧张渡过。
随着北方冰雪消融,春天悄然来临,乱世各方消息开始互相通传。战争的紧绷感,再次弥漫整个中原。
“南方倭兵和顾金在这个冬天没有休战,一直在不停地打仗,双方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整个东南沿海地区都被波及。”
“祁王占据京师后,又开始强行招兵,目前他麾下足足有三十万大军,而且还有王铎相助!”
“小吉图占据数座州城,不停搜刮民脂民膏,掠夺粮食,北方百姓犹如生活在炼狱。但他占据的那几处州城,粮食贫瘠,十万蛮子,十万匹战马,根本养活不起。据说,小吉图盯上了金州。”
“祁王也盯上了金州,他因为征兵过度,粮草不足。而金州条件得天独厚,不仅产粮丰厚,还易守难攻,可谓是一处风水宝地。可惜,这好地方,被陈庚年给占据了。”
“据说祁王给金州发了檄文。”
“陈庚年此人可不是好惹得,忘了他去年怎么在乱世千里追杀仇敌了?但我至今想不明白,他是怎么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金州的。”
“一个冬天过去,祁王和小吉图经过修生养息,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小吉图暂时还没动静,但祁王既然发了檄文,估计已经在备战准备兵发金州。”
“祁王、小吉图先后盯上金州,倭人也迟早不会放过陈庚年。虽说此人战力凶猛,但此次同时面对这么多人觊觎……想要守住金州,难。”
陈庚年此人,似乎一直都是乱世的‘风暴中心’。
去年他自江县迅速崛起,一个小小县令,和各方势力结仇。最后却乱中取胜,在无数人瞠目的注视下,硬生生把必死之局盘活,杀死大晋皇帝,占据金州建国称帝。
如今一翻年,其余两方强大的势力,又不怀好意的盯上了他。
可还没等这乱世其余人替陈庚年哀叹一句‘可怜’。
一个令无数人震惊呆滞的消息,迅速在乱世如风一般传开——
“陈庚年整合十万大军,亲自带兵北伐祁王!”
什……什么?
十万大军北伐祁王,开什么玩笑!祁王可是足足有三十多万兵马!
“千万别小瞧江国这十万大军,他们所有的士兵,都配备了钢铁盔甲、长刀长矛和盾牌!而且陈庚年的热武器有多厉害,你们可都心里清楚。”
十万大军,全部配备钢铁装备!
毫不夸张的说,整个乱世闻言都被震得人仰马翻,无数人惊呼‘不可能’!
这年头,冶炼技术不行,别说钢材,连铁武器打造都难以大量生产。
陈庚年占据金州这短短数月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啊,他怎么就有了一支全钢铁装备的十万大军!!
一时间,无数探子快马加急,赶往金州。
连远在京师,正在备战,准备南下攻打金州的祁王,都听闻了这个消息。
他脸色难堪道:“当真是十万大军全部配备钢铁装备?早知今日,当时就应该把此人趁早杀了!”
谁能料到,昔日小小县令,竟然成了这么大的气候。
就连那位压制了他一辈子的皇兄,最后都栽到了陈庚年身上。
祁王筹谋造反这么多年,现在背负上打开镇山关和蛮子勾结的罪名,被整个乱世指责怒骂。又在京师先跟皇兄作战,后跟蛮子骑兵作战,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好不容易拿下京师,建立‘祁国’称帝,结果一转眼,陈庚年轻松拿下了得天独厚的金州,还杀死了压制他一辈子的皇兄!
前后一对比,祁王心态岂能不崩?
他都要嫉妒疯了!
“陛下,末将请战!”
京师皇宫里,见皇帝脸色难看,王铎冷声道:“十万配备钢铁装备盔甲的大军确实不容小觑,但末将的镇山关大军,可不是这些花拳绣腿能比的。”
祁王之所以能迅速打败金州大军,又撑过小吉图的骑兵冲杀拿下京师,王铎功不可没。
听闻王铎这话,祁王脸色缓和许多。
随后,他冷笑道:“不着急,他陈庚年不是要来打朕吗,那朕就在京师,坐等他登门!恰好,朕要用他的‘没良心炮’,来让他尝尝被自己的武器炮轰的滋味。”
去年在江县那场大战,祁王的人逃离的时候,趁乱带走了几门江县的‘没良心炮’。
这个冬天,祁王命人破解了制造原理,虽然模仿出来的没良心炮威力不如江县的,但数十、数百没良心炮架在城门上,也足够陈庚年喝一壶了!
先用炮轰,再趁对方慌乱,让王铎率领大军迎战。
到时候,陈庚年那些装备、炮火武器,包括金州城,他全都要得到!!
心里这样想着,祁王眼睛里浮现出一片炙热。
陈庚年倒是不知道,他的老朋友祁王这么敢想,并且一如既往的没有逼数。
备战多半月,武器装备都发放下去,粮草也都安排妥当。
因此过了正月十五后,他宣布启动北伐。
集结大军出征那天,文武百官、以及金州无数百姓走上街头,前来相送。
而军营里。
全副武装到牙齿的普通士兵们,则是神情振奋的等待着陛下的到来。
大将军裴宝来,兵部侍郎李泉已经整顿好兵马,在这里等待着了。
当陈庚年身穿铠甲,手持天子剑,骑着战马,在吴恒等禁卫军的护送下,来到军营后,万千士兵们的欢呼声,响彻军营。
“陛下万岁!”
“江国万岁!”
张卓就站在队伍当中。
这里有数以万计的士兵,他只是最渺小不起眼的一个,但他仍旧发自内心的在为皇帝陛下高呼。
因为他身上的铠甲,和手中的刀枪盾牌,以及内心的安全感,都源自于皇帝陛下的馈赠。
“江国的将士们!今日,你们,和朕共同站在这里,都有共同的目的——那便是,保护我们的江国,保护我们江国的百姓子民!”
陈庚年勒紧战马,看着下方数以万计的士兵,震声道:“朕向你们保证,金州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我江国的子民,未来都要富足安康!但,乱世尚未平定,战火和危险,仍旧在威胁着我们的生活!朕,江国皇帝陈庚年,将带领我们江国的将士,平定战火,为天下百姓建造一个盛世太平之国!尔等可愿追随朕?”
“平定乱世,结束战火,江国永昌!”
“陛下万岁!”
以结束战火、建造太平盛世为愿景。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皇帝,谁会忍住不追随于他呢?
张卓的嗓子都快要喊哑了,目光带泪。
他站在万千士兵当中,甚至看不清陛下具体的模样,但这并不妨碍他兴奋高呼——
若是这世界再也没有战乱,他们一家可以安稳上工,赚钱糊口,将来娶妻组建新的家庭,单单是想一想,他就幸福的想要落泪。
在场的士兵,都相信陛下,相信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