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by临西洲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2
先前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锻炼了许久,娄姝的个人能力早就经过了检验。不管是商品对接,还是人才管理,她都做得很好。
在她的管理下,几个日化厂子很快就步入正轨,开始运转。
以黄六妮为首的女工们,都对她十分钦佩。
而黄六妮家三姐妹,最后都在肥皂厂找到了工作。
但她们仨回去都没提。
黄家老爹以为闺女没找到工作,也没说什么,只让她们安心在家待着。
结果一个月后的某天。
黄家三姐妹,一人带着六百文月钱回家,其中黄六妮最多,她是小组长,干活儿也最麻利,月钱整整有七百文!
黄家人惊呆了。
尤其是黄家老爹,瞠目道:“这么多!比我赚的足足多了三百文!”
黄六妮轻哼一声:“不要小瞧我们女人,我们也能赚大钱!我们厂子里的第一批肥皂,已经开始往外售卖了。等到秋天,工厂会扩建,货品要送到金州、京师去。到时候我们的月钱估计都能翻倍!”
翻倍?那岂不是一个月一两多银子!
黄家的男人们惊的说不出话。
而黄六妮的老娘也眼馋的很:“六妮,你这个活儿,娘能干不?”
黄六妮的老爹当即斥责道:“你懂个啥,一把年纪,谁要你干活……”
他训斥了一辈子老妻,从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结果黄六妮当即大声斥责回去:“你吼我娘干啥?谁说我娘不能干,明天我就带我娘去上工。”
第二天,黄家老娘还真应聘上了!
这下,黄家老爹是真没话说了。
像是黄家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日化厂,让大量一辈子困于家庭的女人,走出家庭,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始赚钱。
这个时候女人们才意识到,自己赚钱,是个多么爽的事情!
厂子里机器嘎吱嘎吱运转。
大家凑在一起闷头工作,闲下来的时候聊天,一个个都意气风发。
“昨天我带了六百文回家,我男人和我婆母都惊呆了。”
“太痛快了,我直接一口气花了三百文,又是买首饰,又是买肉买蛋。我家男人心疼坏了,但是愣是忍住没敢说一句屁话。”
“姐妹们,咱们都熬出来了,以后都要好好干,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过日子。”
“我家婆母公爹这一个月来,经常抱怨我不带孩子,不干活儿。昨天我带着钱回去,他们都不吱声了,还主动说以后帮忙带孩子!”
女人们尝到了自己上工赚钱的甜头,心里能不痛快吗?
大家聊完了,也会发自内心的感谢钦佩娄姝。因为厂子能开起来,能效益这么好,都是娄姝在带领着大家打拼呐!
事实上不仅是黄六妮等女工钦佩娄姝。
最近这段时间,以徐亨为首的百官,甚至陈庚年的爹娘,都默默地在观察着娄姝。
越观察越喜欢。
善于管理,统筹人才,模样姣好,家世清白,性格为人也颇受赞誉。
这样的女子,绝对是良配啊!
本来邵芙蕖和陈申没往那边想。
后来还是首辅徐亨私下找到了陛下的爹娘,试探性的提了提给陛下议亲的事情:“如今北方已经平定,陛下打下这么大的基业,也该到了议亲的年龄。一些高门贵族,但凡家里有适龄女子的,最近都在惦记着往宫里送人。但下官斗胆说几句,找个高门贵女,将来难免生出诸多祸患。反倒是娄姝,陛下和此女是旧识,家室出身清贵,性格能力样样顶尖,模样和陛下也十分般配。将来母仪天下,也不堕皇家威仪。”
邵芙蕖和陈申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至少,他们夫妻俩也不打算让儿子找个高门大户的贵女。张嘴就是‘规矩’闭嘴就是‘体统’的儿媳妇,那一般人也遭不住啊。
娄姝的名头,邵芙蕖和陈申肯定是知道的,也颇有好感。
江县人能在凉州安顿好,并且去各个州城顺利支援,都是这女子在背后操持。
想想他家庚年,不管是模样、年纪之类的,都十分般配。
后来邵芙蕖和陈申又私底下去观察了娄姝,看她把几个日化厂子办的井井有条,一群女工见她就夸,当真是越看越满意。
江县人哪会稀罕什么高门贵女哟。
还是踏实能干、性格不矫揉造作的优秀女子招人稀罕。
可问题又来了,他们夫妻满意,人家女方家里咋想的呢?
陈申和邵芙蕖找到徐亨,想问问娄姝家里愿不愿意。
徐亨愕然。
他看着神情认真的‘圣父’、‘圣母’,心想您家儿子可是皇帝,哪有人会嫌弃嫁给皇帝呢?
但邵芙蕖和陈申不这么认为啊。
皇帝归皇帝,那也得问问人家女方家里的意思嘛。将来结了婚,是要一起过日子的。你在婚前不给亲家尊重,将来婚后小夫妻怎么过安生日子?
“在我们江县,婚嫁之前,都是这样的流程。那不能因为庚年做了皇帝,就搞特殊,万一人家不乐意呢。”
最后邵芙蕖一拍板:“娄姝父母不在了,那就先问问他哥的意见。长兄如父,问清楚以后,再往下议。悄悄地问,别让两个孩子知道了,也别泄露消息。万一人家家里有别的安排,庚年是皇帝,坏了人家的婚事,让人家里为难。”
徐亨听完以后无限感慨。
皇帝陛下的父母,不愧是‘江县人’啊。和他最近陆续接触到的江县人一样,都带着‘江县人风格’。
有了邵芙蕖和陈申准许。
徐亨又私下找到了富春,富春毕竟是娄献的老师,又对娄姝比较熟悉。
两位阁老一番商议,给在凉州的娄献写了信询问。
娄献收到信的时候,心情可谓是相当惶恐。
他家小姝和陛下?
就……怎么说呢,倒不是他妄自菲薄,实在是陛下太优秀了啊!
再想想前几年,他家妹妹那个不懂事的模样,如今虽说成长起来,可妹妹母仪天下什么的,作为亲哥,娄献多少还是觉得有些无法想象。
但必须要说的是,皇帝陛下一定是为良配,纵观这世间男子,有哪个能比陛下更优秀的呢?
最后,娄献郑重回信,只要妹妹没有意见,他这位兄长,便极力支持。
这个回复,内阁还是很满意的。
娄献很清醒,没有因为自己妹妹有机会做皇后,便直接全盘做主答应了。
再加上他当时在凉州守城之功,在朝堂风评很好。
徐亨甚至已经在琢磨着,也是时候给娄献升迁了。
邵芙蕖和陈申默许,娄献也表示支持,内阁同样满意。
那这个婚事,其实就可以继续往下议了……
陈庚年最近还是挺忙的。
洛州大坝经过足足一个月的前后考察,终于正式开始动工。蒸汽挖掘机大量生产出来,洛州兴建水利,挖沟渠水渠的事情也提上日程。
现在整个洛州一片忙碌,到处都在土建。
这天早上,陈庚年起床后,脑子还有些懵。
邵芙蕖和陈申在等他吃饭。
他们一家住在洛州一处雅静的宅院里,虽然远不比皇宫奢华,但因为有爹娘在,宅院布置的也很有格调,所以陈庚年住的很是惬意。
“庚年,坐下吃饭。”
陈申示意儿子坐下,同时神情自若道:“你娘要跟你说个事儿。”
他把话递给了邵芙蕖。
陈庚年一无所觉得坐下,随口问道:“娘,什么事儿啊?”
问完以后,他低头喝粥。
“你吃你的,不是什么大事儿。”
邵芙蕖笑道:“爹娘给你物色了一门亲事。”
“咳咳咳咳……”
陈庚年闻言被呛着了,他惊愕抬起头:“什么?”
邵芙蕖一瞪眼:“什么!你说什么,亲事啊!好几年前,我都念叨你的亲事,念叨到现在,都没个着落,你爹娘都快急死了。你看看你那帮兄弟,李泉已经定亲了,你花婶子准备让他们年底成亲。邵安和丁晴估计也快了,孙成跟胡铭,最近见着爹娘以后,家里都开始张罗,私底下都见了几个洛州的姑娘呢。就你,一点动静都没有!”
陈庚年心想,我一天天忙得要死,哪顾得了这么多。
而且——孙成跟胡铭最近在相亲?邵安、李泉婚事将近?
这种事儿,连陈庚年都还不清楚呢,结果他爹娘倒是打听的一清二楚。
但随便接受一门亲事,也是个事儿啊。
陈庚年想了想,找理由推辞:“我现在毕竟是皇帝,婚事并非儿戏,等回头和朝臣们议一议。”
邵芙蕖闻言得意一笑:“早就议过了,这女子,不仅你爹娘,内阁也很满意。”
陈庚年:“……”
很好,连内阁都偷偷参与进来了。
他没辙,只好问道:“是哪家的女子?洛州本地世家的小姐?”
“世家贵女不在你老娘的考虑范围内。”
邵芙蕖摆摆手:“人你也认识,娄姝。”
陈庚年闻言愣住了,他倒是没想到,自己的亲事,竟然说到了娄姝头上。
脑子里下意识浮现出娄姝那张漂亮的脸,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他本来紧缩的眉头舒展开来,表情也没有像是刚才那般抗拒了。
邵芙蕖和陈申互相对视:有戏。
于是,这天陈庚年没有去忙政务。
他强行被老爹、老娘要求着褪下龙袍,穿上常服,然后去娄姝的住处,邀请娄姝出去游玩一番。
“见了以后主动一些,实在不行就没话找话。以你老娘的经验,只要人家打扮的漂漂亮亮出来了,你就有机会。”
邵芙蕖这么交代。
陈庚年出门以后才后知后觉的回过味儿来。
他这是被安排了一场相亲?
而另一边。
富春则是以长辈的身份上门,带着娄献的信,和娄姝聊了聊。
“和陛下……议亲?!”
听完以后,在富先生笑眯眯的注视下,娄姝脸都红了。磕磕巴巴许久,但也没有说出拒绝的话。
富春一看就知道,这事儿有戏。
但转念一想,陛下和娄姝都是优秀的青年男女,年纪又适龄,又彼此欣赏,这种情况下,其实也就缺个‘搭线’的机会,自然不会有太大的抗拒。
但娄姝最近也很忙。
日化厂的第一批货陆续生产出来,近些天都在朝着市面上销售,所以这次‘相亲’,她也是特地挤了一天时间出来。
由于在好几个厂子之间忙碌,她平时鲜少打扮。但今日特地早起梳妆,还穿了件水蓝色的石榴裙,温婉俏丽又不失端庄,漂亮的好似画中人。
洛州城里的槐花正到了盛开的时候,五月份微风轻拂,槐花簌簌落下。
陈庚年登门拜访,瞧着从纷落槐花里走出来的娄姝,神情微怔。
而他穿了一身烟青色长衫,身姿挺拔模样俊俏,周身还带着不可言说的矜贵。
二人站在一起,当真般配。
以前见面的时候,要么客气问安,要么聊事务,坦坦荡荡毫无拘泥。
可今日,抱着‘相亲’的目的来见面,两人反倒是都觉得略显不自在。
“来了洛州以后,一直忙于政务,还没有来得及四处逛一逛。”
但陈庚年向来不是那种忸怩的人,他笑着开口邀请:“娄小姐若是不嫌弃,我们一同去看看?”
娄姝也笑道:“好。”
他没有自称‘朕’,穿的也是常服。
娄姝便也省略了一系列问安礼节。
最近的洛州,已经逐步开始恢复生机,街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卖洗发水咯,三文钱一大瓶,去油去污还能治疗头虱子!”
“酱油酱油,卖酱油!炒菜好吃的很!”
“肥皂两文钱一块,洗衣服很干净!”
日化厂里的商品已经开始上市。
最近洛州城之所以热闹,就是因为这些新的商品,便宜又好用,引来争相抢购。
但陈庚年和娄姝模样气质都是顶尖,又是成双成对出现,走在街上实在万众瞩目,时不时都有人悄悄打量他们,猜测这是哪个富绅家里新婚燕尔的小夫妻。
陈庚年还好。
娄姝被打量的颇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人们看向他们的眼睛里都带着促狭。
“厂——厂长?”
这时候,一道不确定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娄姝神情微微一僵,脸上浮现出些许尴尬。
她转过身,不出意外瞧见了黄家三姐妹。
打招呼的是黄六妮,她瞪直了眼看着眼前漂亮的跟仙女似的娄姝:“还真是你啊厂长!刚才我都没敢认,你今天打扮的也太漂亮啦,跟仙女似的,以前都不知道,你打扮起来这么好看——啊不对,我意思是你以前也好看,但是不会像是今天这样特地打扮。”
黄六妮越说,娄姝脸红的越发厉害,甚至没敢去看旁边陈庚年的表情。
还是黄六妮的姐姐察觉到了不对劲,发现了站在娄姝旁边的陈庚年。
姐姐拉着尚且处于懵懂的黄六妮,和娄姝道歉过后,急急忙忙走了。
她们走后,娄姝不易察觉松了口气。
陈庚年在旁边低声笑道:“有事出门必定遇见熟人定律。”
娄姝没听懂,下意识问道:“什么?”
陈庚年:“当你想办一件比较私密的事情,或者想要避开熟人低调行事的时候,你出门就一定会遇见熟人。”
娄姝:“……”
这是什么道理?但怎么又觉得有点诡异的合理?
她没忍住笑出声。
陈庚年顺势把话题带过去,看向街道两侧:“日化厂品已经陆续开始出售,整个洛州的消费市场都在被盘活,而且我注意到了,卖日化的很多摊贩,都是女性。”
女性摊贩居多,这可是个相当了不起的事情。
“对,因为我之前和厂子里的女工们计划着,做了一个女性摊贩扶持计划。”
说起这个,娄姝刚才那点关于‘出门之前特地为相亲盛装打扮’的尴尬便无形中消弭了。
她知道是陈庚年在无形中化解尴尬,心里很熨帖,聊起自己最近的工作,便更加放松:“但仅仅在洛州销售商品,还是不行。生意想要做大,得把货彻底铺开,铺到更多的地方去。很多女性其实能力都厉害的,只是缺少一个机会。日化厂的工作,对她们来说就是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跳板。说到这里,还得感谢陛下,愿意给女性们提供这么多岗位。”
陈庚年笑着摇摇头:“不论男女,都是江国的百姓,我自然该做到一视同仁。”
话虽如此,又有几个君王能做到这一点呢?
如果你去女工厂子里待一段时间,你肯定能听到女工们是如何发自肺腑的感谢你,尊敬你。就比如刚才的黄六妮,若是知道你是江国皇帝,怕是会一边哭着一边给你磕头感谢。
从一个农家女,到自己走上岗位,赚钱,独立,黄六妮天天念叨着感谢皇帝陛下嘞。
娄姝想着这些,但是没有说出来。
她笑着把话题拉到‘铺货’这方面,请教道:“我想问问陛下,日化产品大量运输到金州、京师打通市场比较好,还是去那边建造分厂,更适合?板车运输耗时耗力,开分厂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安顿好的。”
说到底,还是交通不够便利导致的。
交通建设好了,打通贸易链,大量的日化产品运输往全国各地,才能真正带动洛州,乃至更多地区的经济,包括给女性提供岗位。
不仅日化,其余行业,都急需交通贸易链。
随着江国逐步稳定,贸易交通,绝对会成为百姓、工人、各行业各都迫切需要的。
“目前的情况是,组建物流队伍运输货物,和开建分厂同时进行,比较合适。虽然会很累,但这个办法最有效。”
陈庚年说道:“等今年九月秋收以后,我就会返回京师,然后开始修建新的交通路线,铁路。首先要研发一种叫做内燃机的东西,然后造火车,搭建铁轨。这种车的速度非常快,燃烧油就可以跑起来。但想要建造成功,是和洛州大坝一样,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多人来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铁路?内燃机?火车?
娄姝听不懂,迟疑着问道:“这种火车,跑的很快吗?”
嗯……该怎么解释呢?
“很快。我打个比方,如果凉州、洛州、金州、京师之间建造好铁轨,通了火车。那么等以后,我把都城定在江县,重建江城以后,就不用担心朝臣们上朝的问题。官员们家住在金州,早上乘坐火车,晚上就到江县了。休息一晚,第二天吃个早饭,刚好可以赶着上朝。”
陈庚年想了想,说道:“像是你们产出的日化产品,从洛州到京师,上午发货,下午就到那边了。等我以后若是有机会跨越长江,统一南方,乘坐火车也就一两天,能从北方到达最南方。比如你有一天心情不好,想看看大海,买张票就可以出发了。要是从金州出发的话,白天出发,晚上刚好可以赶上去海边看日落。”
娄姝眼睛里浮现出浓浓的震撼。
当真……有如此快的车?从金州不远千里去江县上朝?!
那洛州的日化产品,岂不是短时间内能够送去整个江国!
娄姝听得心驰神往,一直追问火车的事情。
陈庚年耐心一一给她解答。
他坐过火车,能精准的形容出火车的便利。而这些,在娄姝眼里,都是震撼,是新奇,令人迷醉。
想一想,火车奔驰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穿过河流山川,从北方日行千里到南方,一日之间游览整个江国。
那该是何等的震撼啊!
“真的能把火车造出来吗?”
娄姝喃喃问道。
“当然。”陈庚年笑的十分灿烂:“朕已经规划好了路线图,不出四五年,整个江国各大州城,都能通上火车专线。”
年轻的皇帝陛下,在提起火车规划的时候,神采飞扬表情自信,让人挪不开眼。
娄姝看着他,觉得钦佩,但又有一点点说不出的失落。
今天他们谈的话题……似乎太大了,无关男女。但是也正常,陛下那么优秀,对她无意也在情理之中。
正在这时候,娄姝听见陈庚年略显尴尬的说道:“是不是有些无聊,你不爱听?”
娄姝赶紧摇头。
陈庚年‘唔’了一声:“那下次出来,我们不聊政务了。”
听到这话,娄姝心脏莫名有点加快,最后赧然道:“好。”
两个人各说各的,也没有对视,但莫名就是有点没那么拘谨了。
这天回去,陈申和邵芙蕖一直追问相亲咋样。
陈庚年含含糊糊的也没给答案。
夫妻俩急的干瞪眼,但后来又笑的合不拢嘴。
因为此后不管再怎么忙碌,陈庚年总会抽出些时间来,跟娄姝见面。
有些事情,急不得。
慢慢相处下来,倒也觉得惬意。
时间就这样悄然流逝,从五月份,来到了金秋九月。
整个江国,都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超级大丰收。
◎温暖惬意的寒冬,灯火辉煌的新年。◎
系统奖励的那些新型农作物种子, 经由蒸汽拖拉机大批量种植。
到了金秋九月,这场遍布整个江国的超级大丰收,让无数百姓们兴奋到合不拢嘴。
棉花、大豆、红薯、玉米、小麦、甜菜、土豆, 包括南方金州附近的改良水稻。
这些农作物中,尤其是红薯、土豆这两样,亩产量都达到了恐怖的三四千斤!
除此之外,棉花可以用来做衣裳。
大豆,能用于榨豆油。
人们日常吃饭的粮食, 再也不仅仅局限于大米、小麦,还会有玉米、土豆、红薯。
而东北、西北地区,还种植了大量可以用来制作白砂糖的甜菜。
粮食收成、种类,变多了,人们下的力气反而少了!
就比如黄六妮家。
她家种植的小麦, 玉米, 有专门的蒸汽收割机来负责收割。
棉花稍微麻烦点,需要自己去地里采摘, 但这玩意儿最金贵, 基本上你还没开始采摘呢,洛州城里的棉纺厂都有人提前来打好招呼——采摘晒干后,厂子会专门派人来收。
像是大豆,那就更紧俏了。
可以自己带着大豆, 去磨油坊里让人家帮忙榨油, 或者去豆腐坊,用豆子换豆腐。
若是家里大豆种植的多, 豆油厂也会来你家里收豆子。
土豆和红薯收成太多, 家里实在放不下。
留下来一部分, 其余的都可以卖给工厂。
土豆这玩意儿, 不管是炒、蒸、炖,都好吃的很,而且可以久放。等到了冬天,不愁没有菜吃。
至于红薯,放到地窖里,煮玉米糊糊的时候丢进去,甜滋滋的,好吃的很。
也能打成红薯面粉,蒸窝头,或者切成片晒干,这样能放的更久,煮红薯片玉米粥。
当然还有更绝的,烤红薯!
烤红薯不能要大的,就要那种小的,细长条,卖相不好的。晚上烧火做饭的时候,在灶台边贴一小堆细条红薯,烤熟以后那个滋味,真的香甜软糯!
用黄六妮他爹的话来说就是——给肉都不换。
但现在说起肉,大家更是笑的咧不开嘴。
洛州大大小小的养猪厂,也开了不少,价格相对来说便宜不少。而且人们赚的更多了,在吃穿用度方面,也不再苛待自己,偶尔割点肉回来,炒个菜,美的嘞!!
豆油又香又便宜,味精、酱油也走进万千百姓家。
甚至因为洛州产煤,一些家里都忙着上工的百姓,已经开始不烧柴火,每天烧煤炉子做饭啦,方便舒心的很!
小麦收成增加,也让洛州开了一些白酒厂、啤酒厂。
忙活完以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一口肉,一口酒,那滋味,才真是好生活。
像是黄六妮家这样的情况,在洛州,在金州,在京师,在整个江国都比比皆是。
“最近洛州城里贴了公告,说是今年冬天会特别冷,搞不好会下暴雪。官府接下来会一个村一个村的排查危房,城外开了好多家砖瓦厂,今年要是盖房子的话,国家还给相应补贴。因为咱们洛州是产粮大区,国库里好多的粮食,都是咱们洛州缴纳的,陛下特地给咱们的福利。”
狭小的客厅里,挤着十几口人。
黄六妮一边吃饭,一边继续说自己的想法:“咱家现在赚钱的人多,这几个月下来也攒了挺多钱,家里粮食也够吃。我琢磨着,实在不行,咱就把房子给盖了,多盖几间,踏实过个冬天,也不用担心等冬天遭冻。”
吓!盖房子?
她向来有主意,可突然要盖房子,黄家老爷子、老爹都心里没底。
但最后大家一合计,这盖房子的钱,还真能拿出来!
这个时候,人多的好处就来了。
一大家子,收成多,赚的多,合资盖房子过冬天,还真不是事儿!
除了盖房子,黄六妮还说了个事儿:“七妹、八弟年纪小,在家也干不了重活儿。最近洛州办的学堂正在招人,我琢磨着,让他俩都去读书吧。”
要是以前,黄家老爹肯定不答应。
他们就是农村的‘土泥巴人’,读啥书啊,根本读不起!
七弟还好,八妹一个女孩子,就更别指望读书了!
可现在,黄老爹竟然破天荒第一个点头答应:“行,这事儿听六妮的。”
自从洛州女工作坊开始兴起以后,大量的女性走上岗位,赚的比很多男人都多。人们的观念就开始转变了,甭管男女,一样赚钱,谁赚得多谁就更厉害!
那谁赚得多呢?
当然是读书会识字儿的啊!
就比如黄家老爹在的厂子里,那些技术指导岗位、管理层,拿钱多的,都是识字儿的。
还有一些女人进厂子里当领导,别看人家柔柔弱弱的,可人家就是懂得多,啥事儿一点就透彻,在厂子里指挥着一帮男人干活儿!
黄家老爹都眼馋坏了,悔恨自己大字不识,抓不住‘升职加薪’的机会。
所以,一听六妮说要给七弟、八妹送去学堂,黄老爹当即点头同意。
家里两个小的读了书,将来肯定更出息。
他们的破旧房租也拆了,准备重建。
这日子,还真是一天一天变好啊!
事情都合计完了以后,黄老爹举起碗,微醺的神情里隐约带着点泪光:“咱家这日子,总算是起来了。我窝囊了一辈子,人到中年,也开始享福啦。感谢江国,感谢皇帝陛下,让咱们老百姓都过上了舒坦日子。”
黄老爹人虽然轴,但也并不傻。
现在的好日子怎么来的,他心知肚明——从陛下带着十万鸭子大军来到洛州以后,整个洛州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好!!
百姓们日子变好了,才会发自内心的感谢国家,喜欢这个国家。
国的凝聚力就是这样来的啊。
黄家带头盖房子。
他们村的人瞧见了,也先后开始响应,从九月份的大丰收,到九月末的‘盖房热潮’,洛州热闹着呢。
洛州大坝也在有条不紊的兴建。
灌溉沟渠一条一条的挖掘。
预计三年后,整个洛州地区所有的农田,都能得到浇灌。
这可是绝对的‘百年基业,福泽一方’。
因此,当陈庚年离开洛州那天,整个洛州百姓们都来热情欢送。
他本来想低调离开,但洛州知府张开冀恳切上书:“陛下为洛州百姓做了如此多好事、实事,百姓们每每提及,都万分感激。如今您要离开,也请给百姓们一个送别的机会,好让您知道,咱洛州的百姓,是真心念着您的好,也盼着您,盼着咱江国越来越好。”
陈庚年最终同意了。
年轻的皇帝骑着高头骏马,在洛州大街上穿梭而过,周围是无数百姓们的欢呼声和道谢声。
“陛下,洛州百姓祝您洪福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