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by临西洲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2

丁晴本以为自己今天会很忙,但其实真不是。
因为民众们真的太热情了,有人自发来帮忙打水,还有人主动来负责刷碗,还有几个干活麻利的嫂子,打听了怎么揉面做馒头以后,手脚麻利的来帮她做馒头、花卷。
有人吃了馒头、花卷、面糊糊以后,会来问丁晴:“丁厨娘,你这饭咋做的啊,也太好吃了!”
丁晴就笑着说道:“先用石磨,你们回头看,对,就是那个驴在转圈拉着的石磨,那是县太爷发明的!用那个石磨,可以把小麦磨成细细的粉,然后掺水和面,上锅去蒸。至于面糊汤,也是用面粉做的,还放了鸡蛋。哎呀——这锅馒头熟了,来来,大家这边排队!不要拥挤,县太爷说啦,每个人都有份!”
全是小麦面粉做出来的好东西!
人们单是听着都觉得馋得慌,张阿花和一起来的嫂子商量好了,一个人领了花卷,一个人领了馒头,然后各自又领了一碗面糊汤。
两人在墙边的阴凉处蹲下,把花卷和馒头小心翼翼掰开,然后彼此交换。
这样干的人不在少数,因为大家都想尝尝啊!
这年头,小麦多金贵,人们甚至得掺着高粱一起吃,做成麦饼都算奢侈的,谁敢全部磨成面粉呐?
那刚蒸出来的馒头,软乎乎还冒着热气,掰开的时候还有些烫手。
但张阿花已经迫不及待咬上一口,然后一边呼气一边笑的眼睛都眯起来:“好吃,嫂子你快尝尝,真好吃啊!”
那嫂子也咬了一小口,同样幸福的眯起眼睛。
她上次吃纯白面馒头,还是十多年前出嫁那次嘞!
不仅馒头好吃,咸花卷也好吃,在嘴里咀嚼的时候,越嚼越香,一点都不拉嗓子。
咬一口馒头,再喝上一口面糊汤,那真是美的冒泡!
不停有人开心的喊道:“这面糊汤里还有鸡蛋呐,香的很。”
确实香的很,这用的都是最好的食材,能不香嘛!
人们也不拘束,就这么三三两两坐在墙边,满眼享受的吃饭。
等吃到最后一口馒头,最后一口面糊汤的时候,甚至有些舍不得吃完。还有女人、男人特地剩下一小块馒头,准备带回去,让家里的老人、孩子都尝尝。
这么奢侈的吃法,谁敢呐?又是鸡蛋,又是小麦面的。
甚至很多人过了许多、许多年,哪怕日子变好了,都忘不掉那年在县衙吃的馒头和面糊汤,那滋味,香啊!跟江县红红火火的日子一样香!
等吃完饭以后,大家都自觉地把饭碗放进热水锅里煮一煮,然后再用干净的清水把碗刷好,方便下一个人使用。
而这个时候,也有人想起来,方才那差役说了,再回县衙粮仓一趟,还有惊喜!
结果还真有大惊喜!
张阿花和同村嫂子回到粮仓,就听有差役喊道:“李家村,李家村人吃完饭过来了吗?县太爷说了,这次缴纳的粮税,按照缴纳份额,每家都返还十分之一的税粮。李家村人呢,来这边领粮食!”
这下,张阿花是彻底惊呆了,不仅仅是她,周围所有的民众们都兴奋的不行。
头一次听说,缴纳上去的粮税还能返还一部分回来的!
兴奋过后,张阿花赶紧高声激动喊道:“来了来了,李家村人来了!”
【作者有话说】
我家是农村的,小时候家里特别穷,然后每次我妈蒸馒头花卷,都特别爱吃。刚出锅的馒头真的香,甚至不用配菜就很好吃,还有鸡蛋面糊汤,也很好喝。但是现在喝反而觉得一般了,可能就是小时候的味道,记得很深。

◎土化肥、砖瓦烧制、蔬菜种植,新的主线任务,渡过寒冬!◎
交粮税这天, 民众们去县衙的时候都喜滋滋的。
结果回去后,脸上的笑容比来的时候更加灿烂。
“县太爷请所有搬运税粮的人吃饭。”
“那个白面馒头,纯小麦磨出来的精细面粉蒸出来的, 香到人直犯迷糊!”
“我觉得花卷更好吃!”
“还有面糊鸡蛋汤,里面好多鸡蛋絮,比麦汤好喝一百倍!”
“到现在我嘴里还是那个香味儿呢。”
“我家男人带了小半块馒头回来,家里每人分了一口,确实香!”
人们怎么都想不到, 县太爷会如此大手笔,所有去运送粮食的人,县衙竟然都管饭。
还不是普通的饭,是白面馒头,花卷, 和面糊鸡蛋汤!
等这些人回去以后在村里一说, 大家羡慕的眼睛都瞪直了,一个个后悔不跌。
早知道他们也去跟着送粮了!
但哪怕心里后悔, 也没有人恼怒。
因为回来的人, 还带着一个更大的惊喜——粮税的十分之一,被县太爷返还回来了!
老天爷啊,这年头交上去的粮税竟然还能返回来?
那这跟白捡有什么区别嘛!
所以这天晚上,整个江县都处于惊喜兴奋状态。
家里常年抠搜持家的女人们, 非常大气的把一部分粮食拿出来:“你们在县衙吃的白面馒头、花卷, 还有面糊糊汤,咱今天也在家里做!”
日子嘛, 再艰难也得偶尔奢侈一把, 这才是活着的乐趣和盼头啊!
这样哪怕以后的日子再苦, 靠着这一点点的甜, 也能咬牙撑许久。
常年晚上不开火的村子里,基本上家家都冒起炊烟。
女人们负责做饭,至于男人和孩子们,则是开始用小碾子,小心翼翼把麦子碾碎。
这个时候,人们又开始吹嘘县衙外面看到的石磨:“哎呦,县太爷这脑子,是真的好使啊!你是没瞧到,那石磨的磨盘特别光滑,都不用人使力气,只让毛驴拉着一圈一圈的转,麦子就被磨成精细的面粉了!”
驴拉石磨,当时还在县衙外面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大家一边啃着馒头,一边站在旁边惊奇看热闹,瞧着麦子迅速被磨成细细的粉,都眼馋的很。
谁家要有这么个玩意儿,那该多节省力气啊!
后来围观的人实在太多。
县太爷被惊动,从衙门里出来,跟众人保证:“等过几天,本官会差人专门教大家如何做石磨。”
白天主动去县衙运粮的,本来就是对县太爷心存感激的人,去了以后还被县太爷免费管饭。心里那股热乎劲儿,在瞧见县太爷的那一刻,彻底达到了最顶点。
咱江县有这样的好官,是咱江县所有人的福气啊!
当时也不知道是谁先带的头,大家轰然围过去,把从家里带来的鸡蛋啊、腊肉啊、萝卜啊,可着劲儿的往县衙门口堆放。
自从上任、以及风评开始扭转后,县太爷在民众们面前的形象,一直都是沉稳、温和,浑身官威但又并不尖锐,绝对是位值得人尊敬的好官。
可瞧着人们不停往县衙堆放东西,慌忙提高声音开始劝阻。最后见劝阻无效,他竟故意沉下脸说道:“乡亲们,都别再放了,快把这些东西带回去!谁再偷偷放东西,本官让差役们把他抓起来。”
人们闻言哄笑出声。
现在衙门哪里还有差役能抓人啊,所有的差役都在忙着交接粮食,维持秩序,酷暑天一个个累的满头大汗,哪怕衙门在发馒头,他们都来不及吃上一口。
这样的好官,这样的一群好差役,这样值得依赖的衙门,哪能不被民众们喜欢呢?
大家省一口吃的,也想给县太爷送上一点心意啊!
来送东西的人实在太多了。
到最后,县太爷吓得都不敢再露面。
村子里。
男人们把磨好的面粉给了家里婆娘,然后一家人开始忙碌着蒸馒头、做面糊汤。
等饭做好了,大家坐上桌开始吃的时候,还在笑这事儿。
看得出来江县人收成是真上来了啊,各种好东西往县衙里送,竟把县太爷都给吓着了!
只不过下一刻,大家就没人顾着笑了。
因为这白面馒头是真香啊!刚出锅的馒头,热的还有些烫嘴,但家里的男人、小孩已经顾不得这么多,急吼吼咬上一口,然后不停‘呼呼’吸气,热的满头都是汗。
女人们便笑骂道:“饿死鬼投胎的!”
但今晚这开心日子,骂人的也不是真生气,被骂的也嘿嘿傻笑。
这日子啊,就是舒坦呐!
等明天出了家门,站在村口跟人聊天的时候,也能跟着吹嘘一把,自己家吃上了香喷喷的白面馒头!
民众们收了粮食,又交了税粮,趁着秋收期稍微缓那么一口气,乐呵呵吃顿好的。
但县衙这边,仍旧还在忙碌。
这可是一个县的税粮呐!
每个村子交的粮食都得清晰登记在册,确保粮食里没有掺杂沙子、或者高粱等次等粮滥竽充数。
还得检查是否真的晒干了,然后上秤确保份额够数,最后才能送进粮仓。
毫不夸张的说,裴宝来等人从早忙到晚上,连个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累是真的累。
可到了晚上的时候他们反而越发来劲了,大家一边往仓库运送粮食,一边频频朝着里面张望。
直到里面传来县太爷的声音:“满了!”
我靠,这院子里还有大几十袋粮食呢,里面竟然满了!
不仅仅是其中一个粮仓,是两个仓都满了,而且还有余量放不进去。这说明什么,说明江县这次的收成,绝对破纪录了啊,以往两个粮仓绝对装不满的!
“牛逼大发了!”
“我这会儿突然觉得浑身干劲。”
“心里特别爽。”
既然粮仓已经满了,那这活儿只能暂停。
众多差役们累的直接就地躺下,有人躺在地上,有人靠在墙边,还有人坐在粮袋子上。
夏末的天气仍旧非常燥热,尤其是这里还运送了一天的粮食,空气又燥又呛,带着一股子很浓的麦茬子味儿。
差役们累的浑身早就湿透又自然晾干,脸上、手上都是灰。
说实话,挺难受的。
但心里美呀!
眼睁睁看着两座粮仓被填满的那种滋味儿,真的会有种抑制不住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尤其是,因为衙门里兄弟们的努力,江县才有了今天这份大丰收。
这填满两个仓的粮税,就是他们前面三四个月时间努力的证明,以及甜滋滋的回报!
陈庚年从粮仓里出来,看到的就是这东倒西歪的一群小子。
他笑道:“外面这些粮食暂时放院子里,现在立刻去后院,打水洗澡。谁要是敢偷懒不洗澡,今晚都别进宿舍睡觉。”
大宿舍本来住的人就多,如果干了一天活儿还不洗澡,,那味道,一般人还真遭不住。
一群混小子们顿时唉声叹气,赖在地上各种哭嚎着不肯起。
累得要死,完全不想动嘛!
下一刻,就听县太笑道:“今晚有咸鸭蛋,还有丁晴做的腊肉饭,谁去晚了没吃上到时候可别闹腾啊。”
这话音刚落,一群刚才还在地上赖着的小子们齐刷刷起身往后院跑。
咸鸭蛋,腊肉饭!
尤其是腊肉饭,那可全都是香喷喷的大米饭啊。当时县衙的节礼,一个人才发了五斤大米,带回家以后,他们爹娘一顿都舍不得多吃!
抠抠搜搜的,还是咱县太爷大气。
大家去后院打了井水,美美把自己洗干净,然后火速往大厨房区跑。
结果刚进餐堂,一个个都‘哦豁’出声。
不仅仅是因为腊肉饭味道太香。
就见餐堂里,满满当当摆放着各种食材,腊肉、鸡蛋、萝卜、茄子、白菜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油、酒,甚至还有一小袋盐巴!
裴宝来看的目瞪口呆:“这也太夸张了吧?”
他今天搬运粮食的时候,听说了江县人在衙门口放东西,可——竟然放了这么多,还都是好东西!
“整整一个白天,不停有人送东西,我整理到晚上才整理出来。本来县太爷明令禁止不许收的,可民众们放下东西就走,实在拦不住,我就壮着胆子给收回来了。”
丁晴说这话的时候,刚好见陈庚年走进来,于是笑道:“大丰收的光景,人们都开心,也想让县太爷知道大家的心意。县太爷,您可不兴怪罪我呀。”
她现在跟衙门人混熟了,胆子也大了许多,说话办事儿都很大方,带着一股麻利劲儿。
说实话,陈庚年挺欣赏这姑娘,到时候培养培养,没准儿还真能把未来的‘江县人民公社大食堂’给撑起来。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啊,百姓们日子过得都不容易。”
陈庚年让丁晴给自己盛了一碗腊肉饭,看着快要摆满餐堂、林林总总的各种东西,也有些惊讶:“看来,大家虽然日子过得苦,但各家都还有些小农生产力。既然民众们这么热情,我琢磨着,也该趁着秋种之前这两天,办一场农产品推介会,给咱江县快要垮掉的商业经济热热场子。”
跟着县太爷学了一段时间后,丁晴的手艺越来越好,今晚的腊肉焖饭真的很好吃。
里面的腊肉,是先切了丁,然后用油仔细反复的煸炒,把油脂都煸出去,并且掺上野山菇丁、萝卜丁等等蔬菜,和米饭一起焖。
等焖熟以后,用筷子搅拌均匀,每一粒米饭上,都挂着腊肉的油脂和蔬菜的清甜。
挖一口饭放进嘴里反复咀嚼,香的人想要尖叫。
而且还有咸鸭蛋呐,把流油的鸭蛋黄放进米饭里搅散了,鸭蛋黄沙沙的咸香口感和腊肉饭简直是绝配!
众人照旧把凳子都搬去院子里,坐在圆月辉映的夜空下闷头满足干饭。
因为今天是大丰收嘛,还累了一天,干饭都比平时更香。
结果听到县太爷说‘农产品推介会’,一个个都瞬间敏锐的抬起头来,现在大家基本都懂了一些规则,凡是跟‘xxx会’有关的名词,八成都是大项目!
李泉把嘴里的饭吞咽下去,问道:“县太爷,农产品推介会是什么意思啊?”
其余众人也都非常好奇。
“意思就是——”
陈庚年刚准备解释,结果听到了系统的提示音,于是摆摆手:“吃饭时间不聊工作,明天开会细聊。”
嗐!那这不是你主动提起来的嘛!
兄弟们在心里小小吐槽一把,随后嘻嘻哈哈继续快乐干饭。
“这腊肉饭,是真香啊。”
“真想以后顿顿都吃上白米饭嘿嘿。”
“要点脸吧,县衙早晚被你吃垮——”
十月初的晚上,温度逐渐开始降下来,偶尔还会有一阵凉风。
陈庚年坐在椅子上,耳边二世祖们的笑闹声逐渐模糊,最后唯独剩下系统的提示音。
【叮!恭喜宿主超额完成江县至少一个村粮食增产三成的阶段性主线任务!】
【幸运大转盘开启中——】
【您一共有三次抽奖机会,请宿主抽取奖励!】
随着系统话音落下。
陈庚年眼前,别人无法看到的虚空处,浮现出一个虚拟的大转盘。
上面的内容五花八门:家禽养殖、蔬菜种植、果蔬培育技术、化肥、水泥、砖瓦烧制技术、大豆种子、家具入门设计、油漆涂料调配等等。
而在转盘中间,有一个‘抽’的字样。
陈庚年看的很是眼热。
真想把转盘上的所有东西都拿到手啊。
但以系统先前的运行模式来看,都是需要做各种阶段性支线任务,才会奖励相应的东西。
希望运气能好点。
心里这么想着,陈庚年在心里默念:抽奖。
大转盘开始转动,最后指针停在了‘蔬菜种植’。好吧,蔬菜确实算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第二次抽奖。
这个就很有用了,江县目前经过耕犁深耕土地、耧车播种、农药杀虫之后,亩产量翻倍,但每亩地也只产出三百斤出头的粮食。
这个其实也很正常,因为亩产量还与土地质量、肥料、种子培育、水源灌溉等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直到现代社会,各项技术发展非常完善的情况下,亩产量才能达到一千斤。
而化肥,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看来这次手气还不错。
陈庚年安心了些,选择抽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
指针开始转动,最后停留在了‘砖瓦烧制’。
这个也很有用啊,尤其是接下来,江县要渡过寒冬,砖瓦房,肯定比草屋棚暖和太多太多了!
而且搭配上面的‘蔬菜种植’,可以种植萝卜、白菜等等,当做过冬的储备粮,再加上秋收上来的粮食,至少应该能抵抗一波饥饿。
三次大转盘抽奖结束后,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
【叮!请宿主接受新的阶段性主线任务:帮助江县民众安全过冬!】
【任务要求:不允许冻死一位民众!】
【任务完成后,奖励大转盘抽奖三次。】
【备注:如果宿主任务完成度优异,会更新升级大转盘奖池哦。请宿主以江县父母官的身份,继续守护建设江县,为每一位江县民众遮风挡雨吧!】

◎甜蜂蜜,紫云英,初步开始复苏的商贸经济。◎
吃过晚饭后, 忙碌了一整天的差役们相继睡去。
大宿舍区里偶尔还响起几道鼾声。
陈庚年躺在床上,闭着眼睛思考。
新的阶段性主线任务是【渡过寒冬】,并且不允许冻死一位江县民众, 说实话这个任务还挺艰巨的。
尤其是,现阶段人们住的大多都是草屋棚,像是李家村村长李福这种比较富裕一些的人家,屋顶贴了瓦片。其余人家基本都是用干草、麦秸秆扎起来的草屋顶。
这种屋顶夏日不防雨水,冬天不防风雪严寒, 甚至有人家冬天的时候,屋顶被凛冽的寒风直接吹散。
再加上粮食收成太差劲,饿死、冻死人的情况,在这个年代非常普遍。
好在陈庚年通过系统大转盘抽中了【砖瓦烧制技术】,可以用来盖房。
但据他所知, 江县这些年气候越来越恶劣, 地里收成越来越少,人们越来越贫困, 县区内仅有的一家瓦窑也早已经荒废了。
而且单有砖瓦烧制技术是不够的, 因为这些并非免费,需要花钱买。
江县大部分的人家,都拿不出来买砖瓦、盖新房的钱。
这就要再次把问题回到农业和粮食上。
说白了,只有地里的收成越来越好, 人们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多, 才能保证基础温饱。然后在农闲期,发展养殖业、手工业、商业等等方面, 再把赚到的钱, 用于盖新房、提高物质生活条件。
所以不管怎么规划, 农业永远都是基础核心啊。
这次在大转盘里抽中的【化肥】, 一定要在本次秋种的时候用上。有夏、秋两茬庄稼的大丰收作为基础,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江县才能迎来一次整体农业经济上的初步跨越。
到那个时候,才能把农业重心,一点点转移到手工业、商业上面。用多元化生产,在扎实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继续发展。
届时,江县的农业、商业、工业领域互相成就,才能迎来全面经济腾飞和社会水平大提升。
真是想想都觉得任重道远啊。
陈庚年在心里吁了口气。
不过在发展重心转移之前,作为县令,陈庚年就得提前铺垫布局,先给江县的商业贸易经济热热场子。
比如他先前吃饭时候说的——农产品推介会。
赶在秋种之前,由衙门出面组织一场农产品推介会,让小农经济贸易开始流通。
最好能趁此机会,把‘商业化一体步行街’的雏形搞出来,当然这个暂时还太高端,只能先做个简陋版贸易集市。
江县好歹是个县,县城是二百多个村子的经济、行政核心区。
要发展商贸经济,肯定得先从县城开始啊,而集市,无疑是商贸经济发展的第一步。
所以陈庚年决定把农产品推介会的位置,放在江县的商铺街道,推介会上不仅县衙可以推卖产品,民众们也可以拿着自家的腊肉啊、鸡蛋啊等等来售卖。
这样哪怕推介会结束,以后出于惯性思维,人们想要售卖东西,都会来这条商铺街,集市就会慢慢成形。
这是陈庚年在看到民众送来衙门那些五花八门东西后,产生的灵感思路。
但要做农产品推介会的话,还是得有几款主打的‘特色选品’。
这个一时间似乎没想到合适的,陈庚年脑子里思索着一些商品的可行性,睡意一点点来袭。
迷迷糊糊中他突然想到,大江村的紫云英是不是已经在收割了,还有紫云英地里的十个蜂箱应该也都产了蜂蜜,这些作为推介会主打产品应该挺合适。
哦对,提起大江村,还有个更麻烦的,这群人马上就要无家可归了!
赶在冬天来临之前,还得给他们安家置业落户,要不然这个寒冬他们肯定无法渡过。无论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还是任务主线要求【不允许冻死一个人】,陈庚年都得全力以赴的去应对。
不行,事情越想越多,似乎永远都处理不完。别想了,早点睡……毕竟明天,又得是忙碌的一天呐!
到最后陈庚年已经没有力气去想了,彻底进入梦乡。
让陈庚年惊喜的是,第二天大清早,他收到了来自大江村的好消息——那十个蜂箱,产出了六百斤的土蜂蜜!
还有那三百亩的紫云英种子,也全部收割、晾晒完毕,亩产量在80-100斤之间浮动,三百亩地共产出了两万七千多斤的种子!
好吧,虽然这个产量低得实在让人觉得心酸。
但至少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了啊!而且除了紫云英种子,紫云英的秸秆同样可以售卖!
来县衙送喜讯的,是大江村的新任村长田大山。
这个男人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上个月成功打败其余两位竞争对手,当上了大江村的村长。
他带着一大罐土蜂蜜来孝敬县太爷,脸上的笑容根本都止不住。
因为心里美呀!
先前县太爷让他们种植紫云英的时候,大江村人都有些不情愿,后来因为听说紫云英可以吸收地里的盐,才端正了态度。
但从种植紫云英开始,大江村人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
每天重复给紫云英浇水、打药,累到近乎麻木呆滞的时候,大家心里不是没有抱怨过。
但一想到县太爷那么厉害,多半不会让大家做无用功,于是都咬牙坚持。
直到半个月前,蜂箱开始出蜜了,还是大量的蜜!
田大山让人按照县太爷的说的办法,用割蜜刀割出来一小块蜜,放进水里化开,那个甜滋滋的滋味,让一个村子都轰动了。
竟然是糖!
和大家熟知的白糖不一样,这种蜂蜜,甚至比白糖还要甜!
那天晚上,大江村的孩子们乐疯了,一人分了一碗蜂蜜甜水,坐在一起小口、小口的抿着。
他们是佃户出身,属于江县最贫困、最贫困的一批人,很多孩子从生下来甚至都没有吃过糖。如今喝上一碗甜滋滋的蜂蜜水,满足到睡觉的时候嘴角都带着笑。
蜂蜜水可真好喝呀!
小孩子喝蜂蜜水的时候,都会虔诚且心怀感激的说:这一切都是县太爷给的!
大人们比小孩想的更长远。
因为目前市面上,一斤白糖的价格在65文,贵的时候能卖到70文!
而他们大江村,产出了比白糖还要甜的蜂蜜!
单是这么一想,就让人兴奋的想要尖叫。
县太爷没有骗他们,紫云英不是草,反而是真值钱的宝贝!
所以当江县其余人家开始抢收粮食、因为大丰收而兴奋的时候,大江村人同样异常振奋。
他们将紫云英收割、晾晒出来,获得了足足快三万斤的种子。
但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意识到这三万斤紫云英种子的价值,因为大家所有的注意力,都被蜂蜜给分走了。
紫云英田地里的十个蜂箱,足足产出了六百斤的蜂蜜!
老天啊,这得是多少钱呐!
最近这几天,每收割上来一批蜂蜜,大江村人的心情都要跟着振奋一番。
到最后,他们足足收获了六百斤的蜂蜜!
田大山今天来县衙,带着一大罐的蜂蜜,一是为了孝敬县太爷,二来也是想问问县太爷,这蜂蜜该怎么售卖出去。
这么贵的东西,他们村人肯定是舍不得吃的。
肯定要卖出去,换成银钱,这样大家才有钱买粮食、盖房子啊!要不然接下来的冬天该咋过!
“你来的时间刚刚好,本官正准备办一场农产品推介会呢。时间定在后天,届时让你们村来十几个人,要手脚麻利,嘴巴也利索的,来自行推销产品。”
陈庚年将那罐蜂蜜收下,笑道:“这罐蜂蜜,本官不白收你们。今晚会让差役们分一分,给江县的乡绅老爷家一人送一小份过去,到时候这群人肯定是主要客户群体。至于定价的话,本官建议是60文一斤蜂蜜。哦还有,紫云英的种子,你们后天带个一千斤过来售卖吧,定价五文一斤。如果卖光了,到时候让人们自行去你们村子里买。还有紫云英的秸秆,你们把嫩尖掐下来,这个能炒菜吃,但应该卖不到好价格,一文一斤吧。等掐完了嫩尖,剩下的秸秆都在地里好好堆放着,不要动。这个可是最优质的豆科植物绿肥,固氮作用特别好,我的建议是,要么你们自己把这些秸秆切碎了,将来犁地的时候埋进田地土壤里当做氮肥。要么把秸秆卖出去,一亩地紫云英秸秆卖100文吧。当然也可以拿出来十亩地的紫云英秸秆单独售卖,这个价格便宜点,一文钱给十斤吧,但肯定还有得赚,我琢磨着一亩地能有三千斤的紫云英秸秆。这个秸秆,除了做氮肥,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田大山闻言惊呆了。
他其实来的时候,只想着蜂蜜是能卖钱的,怎么到了县太爷这里,紫云英的种子,嫩尖,甚至连紫云英的秸秆都能卖钱啊!
“县太爷,这——”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学渣被逼考科  过鲸—— by休  直播讨债,一  (咒回同人)我  (咒回同人)身  贾贵妃日常—  背叛—— by河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