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by临西洲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2

当然,这些事情此时陈庚年都还并不知情。
安排好裴宝来等人去凉州后,他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
秋收已经基本结束, 经过数天的暴晒后,犁地、秋种都要赶上日程。
原本因为大丰收而喜悦的江县人,都收起飘飘然的小心思,再次埋头苦干。
而进入干活状态的人们,在忙碌的同时, 也会频繁抬头望天, 脸上是无法掩饰的焦虑和忐忑。
因为按照往年的经验,沙暴很快就要来了。
“你们有没有觉得, 最近这几年, 天气越来越不对劲。”
“是嘞,夏天越来越旱,冬天越来越冷。就连沙暴,这两年都开始提前来了。”
“赶紧犁地播种吧, 赶在沙暴来临之前把活儿干完, 然后修缮一下房屋,猫在家里别出门咯。”
“去年我们村有户人家棚屋被吹倒了, 家里小儿子没挨过冬天, 可怜哟。”
底层的民众们不懂气候知识, 更不会明白这是‘小冰河期’即将到来的前兆。
但大家都敏锐的察觉到了, 这鬼天气越来越不正常,热的时候过分的热,冷的时候又过分的冷。
眼看冬天马上就要来临。
人们只能绷紧神经努力早点把活儿干完,其余的,大家都无力去解决。
民众们忙碌起来,县衙也得紧跟着运转。
像是六月份那般,曲辕犁、耧车、耕牛的买卖租赁等工作再次扎堆出现,好在这次差役们已经逐渐熟稔起来,所以衙门虽然忙,却并不乱。
作为县令,陈庚年很清楚辖区内民众们看似忙碌,实则都在忧心。
但他暂时同样无计可施。
因为衙门没有钱。
哪怕他现在有系统奖励的砖瓦烧制技术,也没有办法立刻开窑,更没有办法保证每家每户都能用上砖瓦。
他得等裴宝来把卖粮的钱带回县衙。
然后还得等这波农忙时间过去,再筹钱开窑,招收赋闲在家的民众做工人,烧制砖瓦。
同样陷入尴尬境地的,还有大江村人。
按照当时和乡绅们的约定,三个月契约期已经到限,他们只能搬离房屋,如今在田地旁边的草地里风餐露宿。
紫云英的种子、秸秆、蜂蜜,确实让大江村人赚了一笔钱。
但这些钱,也只够他们买接下来半年果腹的粮食。买来的粮食,还得有一部分用于粮种,种进地里。至于想要盖房子,那得等裴宝来把带去凉州的紫云英种子换成银钱带回来。
当然,哪怕这笔钱带回来,大概率也不够他们盖很好的房子。
如果忙碌两三个月,就能赚到盖房的钱,那这就过于一本万利了。
以及紫云英的种植实在太麻烦了,哪怕吃苦耐劳如大江村的佃户们,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的忙碌都心有余悸。
还有,对于现在的农民们来说,地里种粮食,才是最让人安稳的。
是,种植紫云英确实能赚到钱,但付出的代价同样惊人。
而且这是他们当时被逼无奈不得不种植,如今有了选择,大部分佃户还是更倾向于种庄稼。
所以经过商议,大江村的三百亩地,有两百亩都改种粮食。
只留下一百亩地,继续种植紫云英。
陈庚年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沉默了片刻,随后点点头:“行,按照你们自己的意愿来吧。”
贯彻在这个贫瘠年代里的小农思想,并非一朝一夕能轻易改变的。而通过大江村这个事情,也更加让陈庚年意识到,发展商业、工业的重要性。
农业是社会的基础与基石。
但若人们只局限在农业,只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那社会经济就永远发展不起来,发家致富就只能存在于口号和畅想中。
而且相比于大江村人种植什么,对于陈庚年来说,他们能不能住进房屋里安全过冬,才是最头疼的事情啊。
可很显然,大江村人是买不起砖瓦的。
除了砖瓦烧制技术,陈庚年在系统奖励里还获得了蔬菜种植技术。
这个也很重要,等农忙期结束后,组织江县民众开垦小菜园,种一些最便宜的萝卜、白菜、荠菜、菠菜等,用不上一个多月,这些就能陆续上餐桌了。
等冬天的时候,这些都是饱腹的口粮啊!
炖萝卜白菜、煮菠菜汤、甚至包荠菜饺子包子,到时候都能安排上。
县衙后院还有块空地,完全可以开垦个小菜园。
想到过段时间能自己亲手种菜,陈庚年的种花家血脉开始燃烧,竟然还有些小期待。
但此时还尚且不是时候。
因为,得先把化肥安排上!
接下来的沙暴天,不仅气候恶劣影响人们居住,同样也会导致田地土壤质量被破坏。
最好的解决办法肯定是要先改良沙地、盐碱地,然后再进行播种。但这实在太难了,又不是大江村的三百亩地,陈庚年还能亲自盯着,那可是足足一个县区的粮田啊!
沙地、盐碱地混合并发症,根本无从下手。
更何况还有每年冬天来好几个月的沙暴天,只要沙暴不停,江县这沙盐地永远都无法解决。
所以陈庚年决定暂时跳过土壤改良。
上化肥!
常见的化肥有氮肥、钾肥、磷肥,这三种肥料,都能更利于庄稼的生长。
可惜,化肥是现代人通过化学合成的,按照目前江县这个工业条件,哪怕是相对最简单的氮肥,都无法做出来。
所以,陈庚年只能无奈翻看着系统给予的【制造化肥】资料书,最后把目光锁定在【堆肥】上面。
这是最容易做的肥料,除了会有些恶臭熏天之外,没有缺点,而且最重要的是,不用花钱,家家户户都能做!
选定肥料制作方法以后,陈庚年决定把此次的重心,放在江县北部的石门村、大江村,以及周围附近的村子。
这里是江县最穷、沙暴最恐怖、最寒冷、风雪最大的地方。
将来陈庚年能不能完成【不冻死一个人渡过寒冬】的主线任务,这片区域是最关键的。
于是在县衙一片忙碌,民众们忙着犁地的时候,陈庚年和富春一起,去了石门村。
是的,现在陈庚年已经习惯了富春的存在。
也习惯了不管去哪里,这老头都会跟在自己身后。
从夏天挖掘出第一条坎儿井,石门村的生活逐渐开始得到改善。
他们很能吃苦,在裴家地里挖掘出两条坎儿井打响名头以后,靠着帮乡绅老爷们挖掘坎儿井,赚了一些银钱。
而正是这些赚来的钱,让石门村人秋天的时候,能买得起耧车、耕犁。
还有当时他们用了县太爷研发的农药,每亩地增产了五十斤粮食,虽然相比于别的村子来说少的可怜,但这也足够大家兴奋了。
耧车、耕犁被陆续带回村子。
石门村人头一次用上这工具,大家都非常珍惜,也很激动。但再一想到马上要来的沙暴,村民们都神情黯淡下来。
“沙暴马上就要来了,到时候地里全都是沙子,耧车和耕犁也不管用吧?”
“听说县太爷帮助旁边大江村的人,用坎儿井里的淤泥,给他们的荒地里治了沙。”
“有什么用,沙子马上还会吹过来,治不完的。”
“咱们挨着沙漠,土地贫瘠,沙暴天吹来的沙子会让田地状况更加糟糕。每年冬天种的庄稼,第二年收成都低得吓人。”
“希望耕犁和耧车能起一些作用,再加上农药杀虫,明年的收成能好看一些。”
石门村人互相安慰,但很明显,说这话的人自己都不相信。
不是他们不信县太爷,是这黄沙太可怕了,把地里的营养全都给破坏掉,甚至麦子、高粱还会出现烧苗的情况。
而黄沙过后,还会有狂风、暴雪,以及低到吓人的寒冷温度。
再看看村子破破烂烂的草屋棚,大家脸上都开始浮现出惊惧,对于他们来说,每年的冬天,都是一场噩梦。
这是一个能否存活的严峻问题。
正当人们在田埂上交谈的时候。
有人兴奋喊道:“县太爷来了!刚才村长接待的他,现在他们正往咱田地里赶来呢。说是,说是要教咱们做化肥!”
这个新奇的词汇,并非江县人第一次听说。
大江村的紫云英秸秆,据说就可以用来做化肥,这玩意儿遭到了乡绅老爷们的哄抢。
而化肥,也是从县衙最开始流传出来的说法。
据说这个化肥,可以给庄稼提供养分,帮助庄稼快速生长,还能让庄稼结的穗更加饱满。
因此听到那人说的话,石门村人都激动起来。
“县太爷当真说要教咱们做化肥?”
“那紫云英秸秆,一亩地要一百文钱,贵的吓人!”
“既然县太爷说了,那肯定会教咱们做化肥的!”
也不怪石门村人如此相信县太爷。
因为县太爷上一次来石门村,帮助他们挖掘出了地下水啊!
就在人们兴奋谈论的功夫。
老远便瞧见,一身官服的陈庚年,在石门村村长的陪同下走来,而在他们身后,跟着县衙的富先生,以及众多兴奋的民众。
石门村人兴奋又亲热的围了上去,七嘴八舌跟县太爷打招呼。
“县太爷,您一路过来,吃饭没有?我家做的有饭!”
“县太爷,听说您会教大家做化肥?”
“那化肥是紫云英秸秆吗?我们买不起呀。”
也不怪石门村人如此失态。
他们是真愁接下来的沙暴啊!
“好了好了,都闭嘴,一个个像什么样子!不许在县太爷面前放肆。”石门村的村长赶紧将周围一群人呵斥住,随后看向陈庚年,哀声道:“县太爷莫怪,实在是,村子里人被这沙暴给搞怕了啊。”
年年烧苗,年年减产。
谁不怕?
迎着众多小心翼翼且带着期待的目光,陈庚年在心里叹了口气,温声说道:“乡亲们放心,本官今日就是为此事而来的。沙土地的危害,想来大家心里都清楚,不仅会烧苗,还会破坏土壤质量,导致土壤里的水分、养分流失,地里的庄稼因此长势特别差劲。沙土地的情况,本官目前无力根治,但这些暂时可以用化肥来应对。化肥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以给庄稼的生长提供养分,让庄稼在地里出现黄沙的情况下,也能有营养生长。”
但是,听到县太爷这话,石门村人并没有兴奋,反而神情都苦涩起来。
他们相信县太爷可以做出化肥这种好东西,可——
化肥这般好,一定需要很多银钱吧!
他们村子合资买了一批曲辕犁、耧车,钱都已经花光了。
石门村的村长自然了解自己村子的情况,涩声问道:“县太爷,敢问这化肥,每亩地需要多少钱?”
一时间,所有人都看向了陈庚年。
大家都在等待一个可怕的数字。
然而就见县太爷笑道:“应该不需要钱吧,都是最常见的东西。哦对,可能得需要一些土制酵母,这些你们家里应该都有,没有的话可以自己做点。”
石门村人闻言惊呆了,随后兴奋的一个个脸色发红。
不要钱就能做出化肥这般厉害的东西?至于酵母,是用来蒸窝头用的东西,这个做起来很简单,也确实花不了几个钱啊!
“真的不需要钱?”
“太好了!”
“县太爷,那您说该怎么做,我们马上做!”
“对对,我们不怕出力气的!”
不要钱就可以做出化肥,给庄稼提供营养!这种好事儿,足以让石门村人兴奋到尖叫。
大家看向县太爷,感激到甚至想跪下磕头。
他们江县何德何能,能拥有这么厉害、这么一心为民的县太爷啊!
就连跟过来的富春,都一脸惊异。
他先前并未在县太爷的企划书里,看到有关‘化肥’的资料,这应该是县太爷新的发明。
但,一文钱不用花,就能做出来化肥,这是不是有点过于天方夜谭了啊!
真要一文钱不花费,还能给庄稼提高营养,这是何等利国利民的办法!
富春觉得,自己已经足够重视县太爷了,但每次还是会被县太爷展示出的能力震撼到。
“对,不要钱的。我是准备在你们村子先做个堆肥坑,这样后续也方便教给其余江县民众。你们先在靠近田地,但又不会踩踏到的荒地位置挖出一个深坑,坑底垒瓷实一些。然后回家,把各家猪棚、牛棚和茅房里的粪便,全都挑过来倒进坑里。也可以放一些其余的东西,比如地里的杂草啊,落叶啊,一些杂草的根茎,包括小麦的秸秆,当然这些需要切碎了放进去。除此之外,像是坎儿井挖出来的淤泥,甚至包括地里死去的野鸟、老鼠等等小动物的尸体,都可以放进坑里的。”
陈庚年想了想,又交代道:“以上我说的这些东西,每一样都尽力保证均匀混合。尤其是尿液这种液体,只能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不能过多。本官说清楚了吧?你们现在,各自都去家里、地里、山林起,去找本官刚才说的那些东西。再分一部分人出来挖坑,趁着本官在这里,咱们先做一个大的堆肥坑出来。等挖好以后,本官再说后续该如何操作。”
听完县太爷的话,所有人集体傻眼。
别的材料都还好,这制作化肥,还得用上人、甚至各种牲畜的粪便嘞?

◎废弃砖瓦窑重启,工业制造业的开端。◎
虽然县太爷说的制作堆肥方法听起来非常离谱, 但石门村人还是选择依言照办。
这几个月以来的经验足以证明,听县太爷的,准没错。
只不过, 当众人各自从家里挑着猪粪、人粪来到田地以后,多少还是有些尴尬。
因为味儿实在太熏了。
如果只有自己村子里人,那还好,可县太爷还在这里呢!
石门村村长看向身边的陈庚年,尴尬道:“县太爷, 要不,草民带您先去别处转转?”
陈庚年闻言就笑了:“你且放宽心,一点臭味而已,本官还不至于承受不住。这些粪便确实不好闻,但这已经是目前本官能想到的, 用最低廉的成本造出化肥的办法。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就是最好的办法。虽说会有些臭味,但和来年的粮食丰收相比, 就不足一提了。”
村长闻言怔愣住, 随后弯下腰,颤声道:“县太爷,您——”
有县太爷这位好官,是他们江县人的福气呐!
“好了, 不要做这些虚礼, 我看那坑挖的差不多了,你让他们把坑底尽力垒瓷实。”
陈庚年抬手阻止了村长行礼, 等确定坑底足够瓷实以后。
他回过头, 看向旁边那一桶一桶的粪便, 提高声音说道:“乡亲们, 大家不要着急,排好队,每个人把提的桶都让本官看一眼,然后倒进坑里。”
各种粪便、动物尸体、桔梗、杂草、淤泥等等,被一桶又一桶的倒进坑底。
那熏天的味道,实在让人反胃,甚至连很多石门村的人都有些受不了。
陈庚年显然也被熏得够呛。
但他用手绢捂着鼻子,一直没有离去,神情专注的对村民们事无巨细各种交代:“你那个桶里是有水,是吧?堆肥前期暂时不能加水——等等,你那个桶里的杂草根茎要切碎了倒进去,不然可能无法腐烂——坎儿井里挖出来的土,不仅仅有淤泥,还会有黏土。你们注意分辨,淤泥是黑灰色的,这里面含有丰富营养,可以往堆肥坑里倒,但是黏土不可以。黏土很好区分的,颜色一般是黄色、相比于其余土壤有很大的粘性。”
江县地处西北,土壤沙盐混合,成分比较杂。
最直接的佐证就是,坎儿井里不仅能挖出淤泥,很多时候也能挖出黏土。
黏土的保肥能力不错,但未经过改良的情况下,直接大量倒进地里,是不可行的。
它会滋生各种虫害,还会出现滞涝情况,以现有阶段的技术,很难有办法去解决。
但黏土也并不是没有用途。
比如接下来,陈庚年打算烧砖烧瓦,黏土就是非常合适的原材料。
这么想想,大自然果真温柔又冷漠。
江县常年风沙苦旱饱受疾苦,但水源又悄悄藏在地里,人们开掘坎儿井,不仅能挖出水源,还能挖出用于烧砖的黏土。
但前提是,要有文化知识啊。
这样才能对抗自然,运用自然。
石门村人并不知道县太爷在思考什么。
大家看着站在臭气熏天的堆肥坑前,仔细检查、事无巨细交代的县太爷,一个个都深受触动。
这得是多么为民着想的官,才能为大家做到这一步啊!
等到挖出的大坑被填的快满了的时候。
陈庚年吁了口气,继续交代道:“好了,接下来把你们带来的酵母捣碎撒进去,这个酵母有促进肥料腐熟发酵的效果。然后用麦秸梗扎成席子盖在堆肥坑上,周围再盖上杂草,然后用一些土把席子压实,确保堆肥坑不会被日晒风吹雨淋,这样会导致堆肥养分流失。此后每隔七天,在天晴的时候打开席子,将堆肥坑翻搅一遍。基本上,等上一个多月,堆肥坑就能使用了。但你们一个村子,只挖一个堆肥坑肯定不够用,估计得需要十几个坑。这事儿暂且不着急,你们最近注意了,把家里、猪牛棚里的粪便都攒起来,等这几天秋种结束后,再全力来挖堆肥坑。哦对,记得挖一个干净的肥坑,里面不要放粪便和动物的尸体,到时候有别的用处。”
众人赶忙按照县太爷的说法来做。
村长将这些事情都仔细记下,又问道:“县太爷,若是等秋种结束再挖堆肥坑,来得及吗?”
最近大家都在忙着犁地、秋种,也确实忙的脚不沾地,没时间干别的。
可秋种过后再挖肥坑,用肥的时候能来得及吗?
“放心,来得及。这个堆肥,要一个多月时间发酵后才能管用,它的作用是给庄稼提供养分,帮助庄稼生长。所以要等秧苗出来以后,把发酵好的堆肥泼到地里去。”
陈庚年解释道:“一个多月后,基本上就是接近腊月,赶在下雪之前把堆肥泼进地里。后面等下了雪,厚厚的雪把秧苗、堆肥一起盖在地里,等来年春天,经过雪水、肥料的滋润,保证庄稼长得结结实实,什么寒风沙暴都吹不坏!”
听到县太爷的话,石门村人神情异常振奋。
那岂不是说,等来年夏天,他们也能等到一场漂亮的大丰收!单是想一想,就觉得心里美滋滋的,连干活儿都有劲头了!
“县太爷说的肯定没错,咱按照他说来的做就行。”
“最近这几天大家都努把力,赶紧把秋种忙完,都去挖堆肥坑。”
本来都准备走的陈庚年听到这话,又不放心的交代道:“挖堆肥坑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相对偏僻的位置,宁肯多走一段路挑堆肥,都别图省事儿把肥坑挖在田地里。每一个堆肥坑,都要做好提示牌。到时候谁不小心走路掉进去,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众人闻言都赶忙点头,还是县太爷想的周到。
这时候,石门村的石满,带着村里几个婶子,提着好几桶的清水,以及皂角急匆匆赶来。
“县太爷,别忙活了,前面田埂地头外有个草棚,以前我们在地里看粮食用的,您过去洗一洗。”
“这味道太熏人了。”
“您这官服也脱下来吧,我们带了干净的外衣,您凑合着穿一下,明日我们把官服给您送到县衙去。”
付出从来都是双向的,县太爷对大家好,村民们心里都清楚。
这大热天,又臭气熏天的,可不能让县太爷就这么走了啊。
陈庚年也觉得不舒服。
他没有拒绝石门村人的好意,去草棚里清洗一番,主要是待会儿还有事情去办呢,总不能一身臭气去见人!
等清洗完以后,石门村人热情的将县太爷送出村子。
方才村子里的氛围有多低沉,现如今就有多兴奋。人们表情都舒展开,浑身又充满干劲。
有沙暴又怎么样,咱有县太爷发明的堆肥,等施了堆肥以后,明年肯定是个大丰收!像是江县其余村那样的大丰收!
他们石门村,祖祖辈辈饱受干旱、风沙疾苦,就从来没体检过大丰收的滋味。
如今有了县太爷的堆肥,怎么能不兴奋?
这日子啊,就得有看得见的希望和盼头,才能过的舒坦。
一旦能看得见盼头,这群最底层的劳苦民众,就能闷头咬牙使劲干!
而县太爷去石门村研发化肥的消息,也在当天迅速传开。
现在大家都知道县太爷本事大,一听说他又研发出什么好东西,人们都眼巴巴盼着呢。
“打听到了吗,真是化肥?不是说化肥是紫云英秸秆吗,只有乡绅家老爷才能买的起。”
“是化肥,但不是用紫云英秸秆做的,根本就不用钱!我去石门村问了,说是挖个大坑,把猪粪牛粪等动物的粪便,还有人的粪便,秸秆、杂草,动物尸体等等堆放进去就行。”
“吓!粪便?”
“是嘞,你可别小瞧这粪便,那可是有大用途的!县太爷亲口说的,这能制作化肥,让庄稼长得更结实。哪怕等过段时间沙暴来了,也不用怕!”
“县太爷可真是活神仙啊!这么厉害的堆肥,不用钱就能做出来。”
“快去县衙打听打听,县太爷什么时候教大家制作堆肥。”
“那照这么说,以后粪便也成有用的好东西了?我看那路边,沟里到处都是,今天忙完地里活回去路上,我去捡一些!”
“我也去捡!”
不用花钱,只需要一些粪便秸秆淤泥,就能制造出对抗黄沙、给庄稼增加营养的化肥!
这事儿可太令人兴奋了。
因此,很多人打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开始提前捡粪。
而整个江县都因此陷入期待,先前有耧车、耕犁、农药三管齐下,人们地里粮食收成直接翻倍,如今再加上化肥,会不会让收成更多?
老天爷啊,亩产三百多斤就够吓人了。如果再增多,那得多美啊,家里怕是全都得塞满粮食吧!
这日子,真是想想都觉得美到冒泡哟。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县太爷究竟什么时候教大家制作堆肥嘛,大家都眼巴巴盼着呢。
陈庚年暂时还没有时间去大面积推广堆肥。
从石门村离开后,他几乎没有怎么停歇,带着富春准备赶往县城商铺街的陶碗店。
路上,富春没忍住说道:“县太爷,要不歇息一下,明天再谈砖瓦窑的事情?”
他虽然说年纪大了,但因为注重养生,而且基本上是个旁观者,没有参与任何事务,所以看着并不怎么劳累。
反倒是陈庚年一直在操心劳累,哪怕刚洗过澡,这会儿额头又开始冒汗。
听到富春的话,陈庚年叹了口气,他抬头看向湛蓝晴朗的天空,眼睛里浮现出一抹担忧,以及罕见的焦急:“歇息不得啊,眼看着黄沙、暴雪就要陆续到来,这个冬天,怕是不好过。”
富春同样清楚冬天意味着什么。
他沉默片刻,涩声道:“可是,这些是天灾,人力怎可阻挡呢?您作为县太爷,尽力保证大部分人能平安活过这个冬天,就足够了。”
保证大部分人安全过冬吗?
陈庚年摇摇头,笑道:“不,本官得保证,每一个江县人,都得活着、平安舒坦的活着渡过这个寒冬。你看看刚才在石门村,他们看我的眼神里,饱含着多少小心翼翼的期盼和希望?我现在就是他们的动力和盼头啊,被这样一双双眼神盯着,我实在无法不去替他们做打算,也实在不忍心他们将来会被冻死、饿死。所以接下来,管他什么风沙、寒冷、暴雪,我都得替他们扛下来。”
富春听得很感动。
可感动归感动,他还是苦笑道:“但,您怎么扛呢?那可是天灾啊。”
“天灾又如何?谁说人力不可胜天?富先生,你可别忘了,夏天的时候,我可是带着江县扛过了旱灾,挖出了水源。”
陈庚年挑了挑眉,提起这个话题,竟罕见的有些张扬:“什么风暴黄沙,什么寒冷大雪,遇上我陈庚年,我就得跟它们较把劲儿!”
黄沙狂风当然可怕,但可以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寒冷暴雪当然也可怕,但可以烧制砖瓦盖房子,可以挖窑洞,可以盘火炕,可以种植家庭小菜园,可以在寒冷的冬天窝在家里懒洋洋囤粮猫冬。
这些都是全完可以实现的!
陈庚年现在之所以赶时间,就是因为他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办!是和挖掘坎儿井一样,事关江县百年大计的大事情!
而他这番惊人之语,听得富春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敢跟风沙暴雪较劲儿,豪迈扬言人力可胜天!这胆量,古往今来能有几人?
怪不得年纪轻轻,就能有这般成就和能力,少年雄主的壮志,实在让人无法不追随啊。
因此,富春深吸一口气,郑重道:“好!有县太爷这番话,我富春,必将为您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劳。”
您老好好在县衙教书就行了,为我肝脑涂地做什么?
陈庚年闻言觉得这事儿不太对劲。
但莫名被打了一波鸡血,此刻正是上头状态的富老爷子已经率先说道:“走吧,县太爷,我陪您去那陶碗店。”
奥,行吧。
陈庚年见状只能压下心中的狐疑,算了,富老头的奇怪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能是文化人的通病吧,总会有些异于常人的怪癖。
商铺街的陶碗店老板姓赵,叫做赵奇岭,年纪在将近四十岁。
他提前收到通知,所以等县太爷赶到之前,已经把铺子关了。双方见面后,赵奇岭带着县太爷去了县城后面一处杂草丛生的坡地。
这坡地处,有几个窑洞口。
周围有一些破碎的砖块,和杂乱风化的土坯碎渣。
这就是曾经江县的砖瓦窑所在位置。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学渣被逼考科  过鲸—— by休  直播讨债,一  (咒回同人)我  (咒回同人)身  贾贵妃日常—  背叛—— by河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