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by临西洲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2

陈庚年思索再三, 还是没有第一时间同意富春三人的请求。
倒不是他觉得富先生反应过度,主要是,没钱啊!
别看江县现在发展的如此红火, 可这只是民生经济。县衙赚到的钱、收上来的税,最后都回馈给了县区。
翻新县城、修建城墙,全县铺路,安置流民——
这些大项目看似都很烧钱,但和组建军工势力相比, 还真就是毛毛雨。
别的不说,单说火/枪,炮铳,这些热武器的制造就需要大量的铁。
子弹、炮弹这种精密玩意儿,一般的杂铁还搞不定, 得需要最纯的富矿铁。火/枪/管, 炮膛管道,自然也同理, 不然是会炸膛的!
除此之外, 盔甲、长矛、弓箭,这些装备的铁含量可能要少一些。
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个年代,盔甲不是铁的。
只有一定等级的将军, 才能穿戴全部由金属打造的铠甲, 普通士兵穿的盔甲,本质其实是皮甲, 是由犀牛皮和藤条制作而成的, 防御力还行, 但和铠甲肯定没得比。
即便这种装备含铁量少, 但架不住需求量大啊!
杜勤一开口,就要组建八百到一千民兵,这些人全部配上装备,那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铁矿和盐一样,经营权都握在朝廷手里。
就算江县有钱,冒然买这么多铁矿石,也绝对会引起注意。
更何况,一千民兵还得吃喝,这又是一笔不容忽视的开销。
除此之外,还有战马!两百匹战马的价格是多少,陈庚年简直不敢想象。
等算了一笔账目以后,陈庚年无奈道:“所以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我们即便要发展军工实力自保,也得量力而行不能过度劳民伤财。最近这几天,江县人民公社大食堂就要开业了,商贸一体化步行街也很快能安排上,江县的经济马上就要迎来一个新的大增幅。我估算着,到今年秋天吧,县区里新一茬的大豆、棉花收上来以后,县衙就能有足够多的钱了。但军工发展还是达不到你们仨要求的水准,全部减半应该没问题。”
眼看富春三人仍旧‘忧心忡忡’,陈庚年只得宽慰道:“也不必太过于忧虑,外面虽然确实危险,但我们地理位置偏僻,又有娄知府这等大才之人守在身侧,就目前来看,我们还算是安全的。”
富春三人:“……”
目前来看我们确实还算安全,但我们得主动成为别人的‘危险’啊!
可这话根本没办法跟县太爷直说。
最后富春只能无奈放弃。
主要是县区内的情况在这里摆着,不顾一切发展军工实力,也确实不太现实。
富春三人神情恹恹的走了。
他们仨真的好失落忧虑,搞得陈庚年忍不住开始自我怀疑,自己的忧患意识是不是该提升一些?
经历了寻宝阁人员的事情,他的想法确实开始转变。
但江县只有两万余人,一下子组建上千的兵力——怎么看都会觉得不合理啊。
五百吧,五百兵力,真的不能再多了。
再多真养不起。
陈庚年‘吁’了口气。
说实话从杀了寻宝阁那群人以后,这段时间他也挺焦虑的,生怕事情突然败露。
所以组建兵力,肯定刻不容缓。
现在危险既然已经过去,那么他也能腾出时间,把早就规划好的‘大食堂+商贸一体化步行街’给做出来了。
这才是江县组建军工实力的财力来源啊!
自从江县开始发展起来,陈庚年已经很久没有为钱头疼过了。
由此可见,这是个多么烧钱的事情。若非这场战乱,他现在已经能安稳做个清闲县太爷,过上半退休的好日子了。
可现在呢,又是杀朝廷的人,又是组建军工势力——
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刑’了。
走廊外面。
富春、徐焕、杜勤三人互相对视,都看懂了彼此眼睛里的忧愁。
“说到底,还是江县太小了,人太少。发展民生经济没问题,但要大批量养军队,就得劳民伤财。咱们的县太爷,是不可能这么干的。”
富春叹了口气:“而且县太爷没有打天下的心思,他不主动外扩地盘,我们的军队就永远养不起来。外面世道越来越乱,大晋指不定哪天就完蛋了,到时候就会陷入群雄割据混战。谁提前打好基础,谁将来获胜的可能才最大。”
徐焕和杜勤越听越难受。
县太爷明明就是天下霸主配置,怎么偏偏没有霸主的雄心呢?
“好在,县太爷虽然无意争霸天下,但他是个目光长远的领导者,而且善于提前计划布局,寻宝阁事件,也加重了他的忧患意识。”
富春想了想,说道:“外面越来越乱,又不是老夫瞎编的。为今之计,就只能让娄献给县太爷通书信的时候,把外面那些乱糟糟的情况一一跟他做个汇报。外面那么乱,咱着重发展军工实力很合理吧?”
徐焕迟疑道:“这能管用吗?”
富春也不确定,叹气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三人再次互相对视,神情越发焦虑。
来不及了啊!
现在看似时间很多,可根本不够用了!一想到这个大晋马上就要完蛋,很多地方一些图谋不轨的人,比如祁王,都在暗搓搓搞军工,他们仨就愁啊。
富春三人的忧虑,陈庚年暂时毫不知情。
翻了年以后,衙门新一轮的工作,又开始有条不紊的推进。
去年下半年,有八百流民迁入江县,这波劳动力带来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们替江县开垦出了将近两万亩的田地。
等到了三四月份,棉花、大豆两样经济作物,就能大面积开始种植了。
除此之外,因为有这批劳动力,北部梭梭林足足外扩了三倍,各村各户的坎儿井现如今不仅可以绕着村落流淌,田地里基本上也都通有井渠水。
以后灌溉,就不用老远一桶一桶水去提啦,有坎儿井在,方便的很!
这个冬天县区里明显更加温暖,甚至三月份的时候,赶在种植棉花大豆之前,还下了几场春雨。
老天爷,那可是春雨啊,贵如油的春雨!
干旱的西北戍边,什么时候见过这么细密的春雨!
最开始下雨的时候,很多江县人都难以置信,后来接连下了好几场,人们都高兴坏了。
因为有了春雨的滋润,地里的庄稼明显更加翠绿。
雨水过后,整个世界都显得格外干净,青草冒出尖芽儿,野花开出花苞。
如此普通的一幕,对于江县人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啊。
以前他们从老天爷那里得来的,是风沙、是苦旱、是暴雪,哪像现在,大家也能真的从老天爷这里获得馈赠了!
这日子啊,就是越过越舒坦,好消息总是扎堆儿来。
趁着最近下雨,人们都休息,县衙那边又有了大动作。
商铺街口那个江县人民公社大食堂,要开业了!
听说是由丁厨娘掌勺,食堂一共上下两层,可以容纳好多人去吃饭,蒸的煮的炸的炒的,里面美食应有尽有!
不仅如此。
商铺街延长了!原本的商铺街保持不变,但街区往北,又延长了半条商铺街的距离,那半条街没有店铺,全都是仓库,命名为‘商贸街’。
商铺街+商贸街,合称为‘商贸一体化步行街’。
这事儿,很多江县人都知道。
因为当时翻盖商铺街的时候,县衙那边就说了,要建一个什么‘商贸一体化步行街’,因为这个原因,商铺街的路面都特地加宽,中间还做了车行道,从商铺街通往经开区的路,都修的十分完善。
但商贸街究竟是干嘛的?
现在的江县人,大部分都做过工,在田地之外其余的地方赚过钱。他们都懂,县衙一旦新出政策,就是给大家赚钱的。
所以,大家现如今可不止关注自己的田地,县区新政策也是要关注的!
谁最先把握住机会,谁就先赚大钱。
很快,关于‘商贸街’的解读,陆续在县区内传开,这下人们是彻底轰动了。
“那个商贸街的仓库,其实就相当于给大家囤货,不对,囤商品用的!”
“什么囤货囤商品,急死个人,你说明白点啊!”
“打个比方啊,咱们村家家户户种植菜园子,还养猪牛羊、养鸡鸭。这些东西,咱们只能在自家吃掉,不能卖钱。但现在日子好了,粮食收成上来了,养些牲禽也不了多少饲料钱,那咱就多养一些!”
“然后以咱们村的名义,合资,去商贸街里租一个仓库,把咱们村的蔬菜、鸡蛋、鸡鸭等等东西,都存放在那里,分好类。这些东西,咱们可以选择送去北边的工厂,有工厂老板会买咱们的商品,经过二次处理,比如研制成咸蛋,拿去凉州售卖。”
“当然,咱们也可以自己跟物流厂合作,给物流厂出一部分的利润。以后咱们村的各种东西,都可以当做商品,直接送去凉州售卖。咱们在仓库里分好类,物流厂的人来了,直接拉走。”
“东西越紧俏越好卖,比如县前村会织布,虽然是麻布,但凉州也会有麻布需求的!他们村好像已经去租赁仓库了,据说还要在商铺街开个麻布店铺。”
“除了把自己的东西运送去凉州,还可以做反向生意。听说衙门跟凉州官方有合作,凉州也有咱们的仓库!像是咱们江县没有的,胭脂水粉、大米、白糖、盐、各种颜色、花色的布匹等等,都能在凉州仓库那边用一个相对低一些的价格进货,然后在商铺街上开店铺零售。”
“要是胆子更大一点,就去凉州,去凉州开个店面!比如豆油店!咱江县豆油便宜啊,只要五文钱一斤,去了凉州,怎么也能要价八文到十文!咱江县自己人进自己的货源,要是需求量大,说不定四文钱都能进到货!货源稳定,还有物流厂值得信赖,在凉州那边只要把铺子开起来,稳赚不赔!”
“咱县太爷啊,手段厉害着呢!不然为什么叫商贸一体化步行街?有商有贸有渠道,这以后就是咱江县的‘金子一条街’啊!”
听着这一条条解读,很多江县人都惊呆了。
他们本以为,这两年上工赚了不少钱,如今这一看,还有更厉害的赚钱门道啊!
上工赚钱,哪有自己给自己赚钱来的舒坦。
看看最先搞村作坊的县前村,如今刚过了年,全村都开始盖砖瓦房了。
包括大江村,也因为开砖瓦窑发了大财。
虽然自己单干很累,而且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气魄和胆量。
但总有人敢走在最前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李家村。
县衙最近又有大动作,刚好最近这几天下春雨,大家都在家里休息。
于是,李福召集全村人开了个会。
村里的会议还算是简单,一家各出一个人,来村长院子里,至少要充个人数,知道村里决定干啥。出主意的,还是那群公认‘有本事’的。
至于今天的会议主题——
咱李家村,打算做个什么赚钱的营生呐?
李福家重新修缮过,漂亮崭新的砖瓦房,很气派,院子也很宽敞。
李家村人挤在院子里,一个个神情振奋,精神状态好的很。
能不好嘛!因为聊得是赚钱的事儿!
“蔬菜啊、鸡蛋啊、鸡鸭鹅运输还是算了,估计能赚钱,但肯定赚的不多。”
“要不去凉州那边看看,有啥稀奇东西,进点货回来,在商铺街开个店?”
“不太靠谱,一是投入量太大,二是不见得能卖出去。”
“我听说县前村人已经去租赁仓库,准备把麻布往凉州运送了,他们村那个吴四娘,厉害的很,不仅手艺好,人办事儿也利落。听说那些麻布,都是她在负责抓生产。”
“还有大江村,田大山也是个有本事的,把砖瓦窑停了,重新去种紫云英。他们村今年连棉花大豆都不种,只种紫云英。要我说这事儿办的可真漂亮,物以稀为贵,他们村又懂种植。后面那些蜂蜜啊,紫云英种子啊,走物流厂子的渠道,送去凉州肯定能赚大钱!估计下一步也要在商铺街开蜂蜜店。”
“别说人家啦,咱们村干点啥呢?”
大家一通商议,也都没商量出来个所以然。
李福也眉头紧皱。
主要是他们村是李家村啊!他们已经走在了大部分江县村子的前面,他们是有野心的,得干点真正赚钱的活儿!
可李福一时间也没思路,只能偏过头问张阿花:“阿花,你有想法吗?”
张阿花叹了口气:“做生意这种事儿,就得钻营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赚大钱。要不然就得跟别人拼价格,拼力气。可要做别人没做过的生意,哪里是那么好想的。”
众人闻言,都有些发愁。
主要是这日子好了,也闲不住,看人家都赚大钱了,眼馋呀!
这时候,人群当中有个女孩儿迟疑着开口:“村长,花婶子,我倒是有个想法,但我不知道可不可行。”
是阿燕。
去年年初,作为第一批来江县的流民,她被分到了李家村,帮李家村烧砖窑。一年期限满了以后,她在江县正式落户,如今已经算是李家村的人了。
阿燕的娘,以前在大户人家当丫鬟,所以阿燕识字,也算有一点见识。
来到李家村以后,因为办事麻利,思路也快,再加上是个年轻俊俏的女孩儿,颇受欢迎。
李福眼睛一亮:“说说看。”
阿燕受到鼓励,说道:“刚才花婶子说,做生意要钻营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赚大钱。这让我想到,咱江县因为缺水干旱,所以没有河。以前我在定州的时候,那边有一条定河,里面产鱼虾,不管逢年过节还是家里来客,那边买不起猪肉,待客都用鱼来招待。去年我来江县的时候,听县衙礼房的差役们讲故事,说县太爷曾经说过,以后江县会变成沃土,能有水渠,甚至还可以种水田水稻。水稻咱们都不会种,但咱们可以养鱼啊!正好,大食堂不是开业了吗,说不定他们做菜就需要鱼,咱们可以跟大食堂合作。或者,干脆把鱼拉去凉州卖。凉州也干旱,鱼肯定是个稀罕东西,价格也能卖的高。但唯一麻烦的是,咱们得自己挖鱼塘。”
挖鱼塘确实麻烦。
但李家村坎儿井多啊,那么多坎儿井的水,平时不用也是浪费,挖个大鱼塘填满水,并不是没可能!
阿燕这话,让院子里李家村人都心动了。
这还真是个赚钱的好营生!
“我觉得可行,刚好趁着今天休息,咱去县城,去逛逛大食堂,再去商贸街打听打听别人准备做什么生意。”
张阿花听完这话也很激动啊。
她赞赏的看了一眼阿燕,这姑娘不仅模样好,而且秀外慧中有想法,想着他们家小泉儿年纪跟阿燕正合适,于是她就动了心思,索性拉着阿燕,跟村里人说道:“来来来,咱再多来几个人,去县城逛逛。指不定阿燕这主意真能成,以后咱们村都得指望着阿燕发大财呢!”
阿燕被夸得有些赧然。
李家村当即跟出来七八个人,并张阿花、李福、阿燕,一行人神情振奋的朝着县城赶去。
剩余的人,则是在村里等待好消息。
要是这养鱼的生意真能做起来,他们村就相当于又抓住个金疙瘩啊!
商铺街最近是真热闹啊。
县衙那边政策一出来,就有好几个铺子陆续准备开业。
新商贸街那边,也有很多仓库被租赁出来。
甚至有动作快的,都开始跟物流厂谈业务了,牛车拉着货物,时不时从街区中间经过。
逛街的人们瞧见这阵仗,一个个都在惊叹。
“这是哪个村?动作这么快?”
“顾家村吧,他们村菜园子开的最多!”
“哎呦,看着真眼馋呐。”
“你眼馋,你也赶紧去租赁个仓库啊,晚了挑不到好位置。”
“听说石门村这两年因为挖掘坎儿井赚到了钱,最近准备走县衙的渠道,想拿盐印子,准备在商铺街开盐店呢!”
“小满村说是想开个豆腐店——”
“吓!那以后这商铺街该有多热闹呐,什么东西都能买到。”
如果说,以前的商铺街,只是用来买东西的。
那现在的商贸一体化步行街,还是江县对外贸易的仓库点,包括原本商铺街的那些老板,最近都乐的笑僵了嘴角。
因为他们不用只搞零售了!
以后店里的所有东西,都能经由物流厂,走批发送去凉州!
对内零售,对外批发,那这可都是钱呐。
“快快——”
“大食堂开门了,今天有红烧肉!”
李福带着张阿花、阿燕等村里的人,正在商贸街上打听,看各家仓库都做什么生意呢。
听到这喊话,都愣住了。
随后,大半条街区的人,都跟着往商铺街口跑。
听说大食堂开业这几天,生意好的出奇,里面菜色应有尽有,县衙还用大豆研发了一种新的调味剂,叫做‘酱油’,味道好吃的很,尤其是一道叫做红烧肉的菜,那味道,吃过一次就让人忘不掉!
李福等人本来也要去大食堂,问问她们收不收鱼。
现在一看这阵仗,也决定去瞧瞧。
结果去了一看,哎呦我的娘,两层大食堂,里面地方宽阔的很,可却愣是找不到下脚的地。
全都是人呐!
大食堂里香味扑鼻,各种彩色琳琅满目,明档打饭厨娘都有六个,什么‘油泼面’‘水煎包’‘酥油饼’‘油条’‘炸鸡’,听名字都馋的人口水直流。
但价格也确实不便宜,比外面寻常摊位上的吃食,贵上三分之一左右。尤其是红烧肉,一块就得两文钱!
就这,都供不应求。
娘嘞,这么离谱!
张阿花有段时间没来商铺街了,心想现在江县变化可真是一天一个样,这么贵的吃食,说买就买。
可味道闻着是真香啊。
他们虽然一边说着贵,最后也没忍住,各自掏了荷包。
红烧肉没抢到,张阿花买了份炸鸡,乖乖,那香的呦,真是把人给香迷糊了。
等吃饱肚子,一本满足的出来,看着这熙熙攘攘的街道,大家舒服的眼睛都眯起来。
这才叫过日子,这才叫生活嘛!
怪不得县衙要在这里盖一座‘大食堂’。
等商贸一体化步行街彻底运转起来,江县的物资源源不断送去凉州,这条街区每天肯定都有无数人来忙碌,辛苦忙完以后,再来大食堂吃顿好的,优哉游哉回家——
哎呦,这日子简直美到冒泡。
只顾着吃,把正事儿给忘了。
张阿花回过神,赶紧进去找丁晴。
丁晴最近忙的脚不沾地,一听问收不收鱼,立刻说道:“收!肯定收!花婶儿,你们村准备搞养鱼场?绝对可行,到时候还能在商铺街开一家鱼店!剩余的全部都送去凉州卖!”
张阿花跟李福一听,妥了!
就养鱼吧!
像是李家村这样,准备自己单干的村子,还真不少。
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赚钱门道,但最后都得通过商贸一体化步行街,把货运出去,或者拉进来。
整个县区的商品经济都被彻底激活,村作坊接二连三的开。
人们现在提起这条街,都笑称是江县的‘金子一条街’。
因为真能赚大钱了啊!
不仅村作坊在开业。
像是各家乡绅老爷们的化肥厂、磨油厂、棉纺厂等厂子里的商品,也都大批量开始往凉州输送。
随后几天,商铺街的仓库陆续被租赁出去。
物流厂的牛车频繁往来在街道上,拉着各种商品货物,先后都运往凉州。
县区内经济在腾飞,城建同样没有落下。
基本上预计到年中,县城里所有房子都能重新修缮完毕,排水排污系统也能完成搭建。城墙的进度也很快,再过俩月,就能把城门楼给建起来!
接下来,就该全县铺水泥路了。
这座曾经荒芜、破旧、贫瘠的县城,终于彻底迎来了新生。
江县这边陡然发力,大量走货输出,凉州城的人则是惊呆了。
年前他们还在抱怨,为何今年市场上没有蔬菜啊、肉啊之类的好东西,可哪曾想,翻了年,那些好东西又来了!
“市场上咸蛋又开始供应了,好多家蛋铺都有!”
“菠菜、白菜、萝卜也有好多店在卖!”
“天呐!市场上突然出现了一种豆油,特别便宜,只要八文钱一斤,比猪油都香!”
“我今天去买粮,突然发现还有面粉卖,那雪白的面粉,看着可真眼馋。”
“化肥你们听说了吗,西边街市在卖,听说比堆肥效果好很多倍,能增产上百斤的粮食!”
“上百斤?真的?”
“坊市里开了一家棉布店!那料子摸着特别柔软——关键是价格比丝绸便宜多了!”
凉州的市场被这些商品彻底激活。
而米铺子、盐铺子、则是在江县的商铺街开起来。
随着商品的外输,大量的金钱开始流进江县,整个县区的经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腾飞,人们的荷包越来越鼓,县衙的税收库房也越来越满。
陈庚年终于不再焦虑。
他有底气,也有钱可以造枪/炮了。

陈庚年起床洗漱过后, 从宿舍楼下来。
寒冬已经过去,春天的风很凉爽,衙门的差役们从一大早都开始忙碌, 甚至因为来不及吃早饭,手里抓着两根油条,急匆匆往外跑。
“县太爷早。”
“县太爷!”
瞧见县太爷,大家都赶紧来打招呼。
只是打完招呼以后,就继续小跑着出门, 因为忙啊!城建工作还没有彻底完成,商业一体化步行街又开始运转,各个村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在江县开起来,这些都需要衙门的差役们去忙碌。
虽然很忙,但整个衙门并不混乱, 而且大家的精神劲头都很足。
因为——全县区都在‘捡钱’啊!
如果说去年展开的城建项目, 让江县瞧起来一天一个新变化。那么随着商贸一体化步行街的运转,整个江县彻底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人们的荷包开始越来越鼓。
现在随便往外面走一走, 不管是县城,还是各个村子,每天都有牛车拉着货物,要么送来县城, 要么送去凉州。
就这, 县区里的百姓们还嫌发展慢。
因为路况太差劲了啊!
要想富,先修路, 这话实在不假。大家现在都盼着, 县衙赶紧把‘村村通水泥路’修建起来。路修好了, 出行便捷, 人们才能赚大钱呐!
当然,赚钱和赚钱也是有区别的,总有人能走在发展的最前端,精准把握住大时代发展的机会。
比如李家村。
听说他们最近全村出动,男女老少一起挖鱼塘,要养鱼!
因为江县、乃至凉州都没有合适的高产、耐活鱼苗,他们村出钱委托物流厂,去定州采买鱼苗!
乖乖,这事儿在整个县区都引发了不小的轰动,现在大家的生意都做到定州去啦?
原来钱能这么赚?生意还可以这么做!
受到启发的江县人各自开始头脑风暴,大家变着花样钻营赚钱门路,整个县区的经济算是彻底被‘炸’热了起来。
县区的高速发展,也影响着县衙的状态。
百姓们都在赚钱,到处其乐融融,差役们忙虽然是忙了一点,但心里舒坦呐!
去年冬天那场事故,已经悄然在记忆中淡忘。
县衙的地面重新用水泥粉刷,如今瞧着干净整洁,半点没有当初‘鲜血四溅’的恐怖模样。
但其实大家只是嘴上不提罢了。
那件事过后,所有人都仿佛经历了一次蜕变般的成长,整个衙门的运转,都变得更加沉稳、妥帖。
因为只有经历过劫难,才知道现在的太平日子有多不容易啊。
包括陈庚年也没有忘记。
所以他才计划着扩充民兵,造火/枪、炮铳啊!
“县太爷,还是老样子,两根油条一碗豆浆?”
陈庚年思索着待会儿造火/枪的方案,一进食堂门,就听见丁晴跟他打招呼,顿时笑道:“哟,丁老板百忙之中来县衙视察呢。”
最近大食堂开业,生意爆火,丁晴忙的晕头转向,根本抽不出时间。
目前县衙的食堂,由她的一个徒弟来接手。
听到县太爷打趣自己,丁晴有些赧然,连连摆手:“您还是叫我名字吧,什么丁老板不丁老板的,听着就奇怪。您赶紧坐,我给您盛豆浆。”
话虽这么说,但丁晴身上也确实有了些‘老板’风范,在县衙待了两年,经过耳濡目染,她现如今也算是成长起来了。
可县衙的人都忙。
丁晴这边刚把豆浆盛出来,县太爷来不及喝就要走,说是爆竹厂那边研究的‘好家伙’有眉目了。
什么好家伙?
丁晴愣住,但也没多问,急的赶紧拿两根油条跑出去,准备让县太爷带着路上吃。但陈庚年已经没影了,刚好邵安进食堂,瞧见丁晴手里的油条,轻咳一声:“给我的?”
丁晴脸色莫名一红,随手递给了她,转身就往回走。
后面隐约听见邵安低声说道:“等你大食堂那边的活计稳定下来,我差人去你家提亲。”
丁晴虽说羞涩,但也不是那种忸怩性子,嗫嚅道:“行,等忙了这阵再说。”
县区的日子越来越好,人们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恋爱、婚嫁这些再寻常不过的小幸福事件,自然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呐!
但乱世将至,想要维持住普通百姓们的小幸福,枪和炮,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陈庚年来不及吃早饭,都要着急去爆竹厂,是因为火/枪的制造,有了新一步的进展。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学渣被逼考科  过鲸—— by休  直播讨债,一  (咒回同人)我  (咒回同人)身  贾贵妃日常—  背叛—— by河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