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发家致富奔小康—— by九紫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9

江柠说:“我在火车站的广告牌上看到你们打的广告了,说是零首付?”
业务员小哥很想翻白眼, 指着旁边正在动工的工地说:“呶, 这边预售的房子才是零首付, 这边房子可不是。”他没好气地说:“就算是零首付, 那也是有条件的了, 你以为随便嘴巴一张就能零首付啊?”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江柠, “真要买,还是喊你家长来吧。”他嘀咕了一句:“估计你家长也买不起。”
他语气稍微有些不耐烦, 还有些对江柠不加隐藏的一些看不起。
不怪他这态度,实在是江柠身上的衣服,连合身都算不上,更别说还有钱来买房了,业务员完全把江柠当成看到零首付三个字就以为有便宜可占,过来占便宜的了。
“零首付是零首付了,但首先你要有工作单位开的工作证明、收入证明吧?不然什么收入都没有,空手就想过来套白狼,真以为零首付是白送啊?”业务员直接对江柠翻了个白眼,不愿意再搭理她。
江柠见他这样便也没在他身上浪费时间,直接往里面售楼处去了,年轻的业务员见她径直往里面走,也没有跟进去,而是依然在外面,看着江柠坐过来的出租车远去,留下一地尘土。
目光也不由看向周围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景象,十分怀疑这里的房子怎么卖的出去。
而且他们这房子,还不是普通商用住宅房,而是公寓房,一不能上沪市户口,二不能作为孩子的入学房,此时人买房,哪个不考虑自己以后孩子上学,能读附近的学校?这个房子连这个功能都不具备,怎么卖的出去?更别说别的区的房子,买房就能送蓝印户口。
江柠踩着灰尘进入到里面后,喊住了一个二十八、九岁的女子,“你好,我是来买房的,能给我介绍一下吗?”
杨美蓉抬头愣了一下,指着自己的鼻子:“叫我吗?”
江柠也误会了,歉意道:“不好意思,我以为你是这里的工作人员。”
“我是,我是。”杨美蓉忙拿着个笔记本小步跑过来。
她原本工作的毛巾厂倒闭了,倒闭前已经有好几个月都没有开出工资,她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份工作。
她没有做过销售工作,所有的事项都被她记在小本本上,对着小本本一点点介绍。
入职到现在也快一个月了,她至今一套房子都没有卖出去,加上之前毛巾厂的工资也没有发,使得她整个人看上去都有些憔悴和愁苦,整个人都散发着一股丧丧的气场。
“你要买房?”她似是有些不确定的看向江柠。
“有什么问题吗?”江柠正在看售楼部的铁网书架,闻言侧脸向她看过来。
饶是江柠穿着最破旧的衣服,杨美蓉却完全无法将眼前的小姑娘当个孩子,甚至有种面对自己领导的感觉,声音一下子就弱了下去,“没,没问题,你要看哪边的房子,我带你过去吧?”
江柠将手中的书放回到书架上,看了眼外面已经建好和尚在施工中的房子说:“已经建好的,和这边还在建的,都和我说说。”
杨美蓉跟在她身后半个身位:“这边已经建好的房屋,是要付首付的。”她声音不由低了下去,底气不足地说:“首付八千。”
这年头,家里能有个两千块钱余额,那都是大钱了,虽说万元户是八十年代的概念,九十年代中期,也已经有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积累的数万、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财富,可这样的人是极少数的,对普通小老百姓来说,万元依然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即使有这个钱,他们也去沪西买房了,又怎么会来沪东?
而能够买的起的体制内的人,都在等着分福利房,就更不会买房了。
想到什么,她声音不由地大了一点:“可是房子很大,售价只有其它房子的一半,以后这里也会开通地铁,都规划到这里了。”她怕江柠不信似的,加大声音强调:“真的!”
房子大,对此时的很多人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诱惑。
现在很多人住的房子,还都是单位分房,面积都很小,一家子人挤在两室一厅五六十平米的房子里,有的甚至只有三四十平,却挤着一家三代,连阳台都被隔成了房间。
杨美蓉家就是如此,她比谁都知道,此时的人对于大房子的渴求有多大。
要不是她没钱,也不符合零首付的条件,她都想要买一套了。
江柠看着她说:“我看别的地方买房都可以送蓝印户口,可以直接在房子里落户,这个房子可以吗?”
杨美蓉又深深的把头低了下去。
“走吧,带我去看看房子。”
杨美蓉连忙领着她去。
说来也是凄惨,这边现房因为首付问题,卖出去的房子寥寥无几,房子一直卖不动,这才有了火车站对面零首付买期房的广告出来。
大家都不愿意来沪东买房。
他们沪市此时尚有一句俗语:宁要沪西一张床,不要沪东一套房。
由此可见此时的沪东有多荒芜,多狼藉,多混乱。
更别说花这么多钱,来沪东,买这样一套除了大,没其它优势的房子。
这房子除了大和便宜,她是真夸不出来花了。
江柠被杨美蓉带到新建好的楼里,楼里面还是毛坯,江柠看了下房屋质量,杨美蓉赶紧说:“房屋质量你放心,绝对好!地铁线路也规划到这边了。”
说到地铁规划,杨美蓉又心虚了,沪市九三年才开通第一条地铁线路,其余地铁全部都还在建设当中,这周边一篇荒凉景象,她实在难以夸出地铁会通到这里来的话,可经理说了,地铁真的规划到了这边。
江柠抬头看了下,大概是为了增加和其它住宅型商品房的房屋竞争优势,层高确实如广告上所说,有六米二,这个高度,在十几年后可以说是非常少见了,完全可以隔成复式的小两层。
也就是说,用其它可以落户商品房一半的价格,就可能买到双层面积的房子,值翻了!
杨美蓉又带她去看赠送的大阳台和露台,此时有些人家住的房子都不如送的阳台和露台加起来的面积大,光是露台和阳台的面积,就有三十五平了。
而且此时,还没有公摊面积。
虽说在95年的9月份,国家建设部就已经颁布了《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但真正开始实施起来,却是到十二月份。
与现在也只差两个月了,也就是说,江柠想买房,就要抓紧时间,趁着公摊面积的分摊规则尚未正式实施前,就赶紧买。
她明天中午,最多下午就要离开沪市,根本没有太多时间磨蹭。
她问:“如果我想买隔壁零首付的呢?”
杨美蓉说:“这需要你提供你单位的工作证明和收入证明,表示你有稳定的还款能力,且银行账户里,不得少于一千元存款。”
光是有一千块钱存款这事,就刷下去太多年轻人了。
此时有非常多的下岗工人,工作都没了,更别说工资的,家里花销都是以往的存款。年轻人就更不必说,能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就已经不错了,更别说年纪轻轻,就存下一千块钱来。
能存下的当然不是没有,而是少。
这也是他们这个楼盘至今无人问津,需要到火车站打广告,去忽悠外地人来买房的原因。
可外地人买房,是要在沪市落户的,他们这个房子,连户口都没法落。
江柠仔仔细细的将几栋房子房间的户型、采光等各方面都看清楚,问清楚,心里都有了数后,才和杨美蓉回到售楼处。
江柠也没多说废话,直接拿出《武侠》杂志来,“我是这本杂志的签约作者,有签约合同作为我有稳定收入来源的证明,可以购买隔壁正在建的期房吗?”
“这个……”杨美蓉一下子被问住了,弱弱地说:“我去问下我们经理。”
“最好快点,我赶时间。”
杨美蓉见这小姑娘真的要买房的样子,连忙小跑着上楼,很快喊来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
“这是我们钱经理。”杨美蓉声音依旧是没有什么底气的弱弱的,一副不自信的小媳妇模样,给江柠介绍着。
钱经理看到江柠的第一眼就是微微皱眉,显然,他对江柠的第一印象也是她不会买房,但他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满脸笑容的坐过来问她:“是你要买房?”语气颇为和善。
他自己家中就有个和江柠差不多大的女儿,此时对待江柠的态度,和对待他女儿一样。
“是,如果我买两套,不知道有没有优惠?”
这话让钱经理吃了一惊,态度也郑重起来:“当然有优惠,可以给你打个九八折。”
九八折说着不多,可折算到总房价里,这个折扣下来,也不是小数字了。
江柠点头说:“我想买一套现房,一套期房,现房可以付首付,但期房我要零首付,我有这本杂志的签约合同,可以证明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里还有一份出版合同,不知道钱经理能不能帮我办的下来。”
江柠拿出她带来的《武侠》杂志,递给钱经理。
钱经理的表情有些古怪,似有些疑惑地问:“你说你是这个杂志社的签约作者?”他说:“合同我可以看看吗?”
江柠此次来沪市,就有着想要买房的想法,省的哪天一个不注意,存折和身份证被人拿走,将存折上的钱取走,那她可就亏大了。
这并不是瞎担心,暑假期间,江妈好几次搜她的房间,她嘴巴上没说,心里都清楚。
也只有把钱都花了,她心里才安心。
至于在吴城买房,吴城未来发展潜力确实不错,但吴城离老家太近了,她并不喜欢,她只想离老家越远越好,目前她能到的最远的地方就是沪市了。
她从包里拿出早早就带好的合同,递给钱经理。
钱经理原本并没有当回事,以为只是小姑娘写稿子赚了几块钱稿费,就不知天高地厚,以为拿着这样的合同就能来买房了,可他还是没有出言打击江柠,而是接过她递过来的合同。
他打开文件夹,拿出里面合同,有些漫不经心的看着,待看到合同上签约的作品名字的时候,声音忍不住一下子拔高了:“你是《我在大宋当捕头的那些年》的作者?”
不怪钱经理惊呼,这个消息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他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看江柠,又看看合同,再看看江柠,又看看合同。
不怪他怀疑。
《武侠》在沪市是有分社的,其杂志影响力在沪市不比《武侠》在广市低半点,同样拥有着庞大的读者群体。
相比较《知音》《故事会》,沪市这边的读者则更喜欢《武侠》一些,尤其是男读者群体。
钱经理不仅自己是《武侠》的忠实读者,他弟弟还是《武侠》沪市分社的主编。
他们售楼处的铁质书架上,就放着好几本《武侠》杂志,其中最近热度最高的,连载着《大宋》的几期全部备齐,一方面是他们自己无聊的时候可以翻看,也方便客户来买房时,他们的家属没事可以坐在这里翻阅。
《大宋》的每期,钱经理都看过。
哪怕他是个读者,也从他弟弟那里听说过,《大宋》的作者是个体制内的警察,而且从他在《大宋》里面展现出来的专业水准,和先进的刑侦手段来看,还是个颇为厉害的警察,职位应该不低。
柠萌是男是女且先不论,至少绝对不会是眼前这个看上去可能都没有读高中的小丫头。
他拿着合同的手搭在腿上,笑着对江柠说:“小……”他原本想叫小姑娘的,想了想说,“小妹妹,你看着也就和我女儿一样大,我也就这么称呼了。”他抖了抖手中的合同,然后仔细的放到文件袋中装好,递还给江柠,声音轻柔了几分:“这是你家人的合同吧?是你爸爸还是妈妈?”
想到这可能是他喜欢的作者的女儿,钱经理的声音不由更和善了。
第一次离自己喜欢的作者这么近呢,居然可能碰到了《大宋》作者女儿。
他倒不怀疑合同的真实性,上面有公章,合同也有缝章。
他之所以怀疑眼前的小姑娘是柠萌的女儿,是因为签约合同这样私人的东西,不是关系很亲近的人,一般很难拿到。
此时江柠有些后悔,没把王咏带来了。
她指着合同上的签约身份证号码,对钱经理说:“钱经理,请你看好上面的号码。”又拿出自己的身份证放在旁边做对比,“看好,我的身份证号码。”
可钱经理依然不相信柠萌是她。
想到柠萌作为体制内的公安,用女儿身份证签约也是正常的。
原本他看江柠穿的破旧,还真没看出来她是出自干部家庭,可有了她父母是出自体制内的判断后,再看江柠,就觉得她气质确实不一般,一看就是干部家庭养出来的,这神情,这感觉……
想到自己刚才也免不了犯了以貌取人的毛病,不由暗暗有些羞愧,幸好刚才没有表现出来。
他语气和善地对江柠说:“你拿你爸妈的合同出来,你爸妈知道吗?你刚刚说你想买两套房的事,我就当没听过,你应该还在读书吧?我刚刚看合同上信息,你是从吴城来的,吴城离沪市也不算近了,你来沪市你爸妈知道吗?”
想到这小姑娘有可能是自己一个人来的沪市,钱经理不由有些担忧,想给他弟弟打个电话。
他弟弟虽然不是柠萌的责编,可柠萌毕竟是签在了《武侠》,他弟弟作为《武侠》在沪市分社的负责人,遇到自己所在杂志旗下签约作者的女儿,是有必要通知一下作者本人的。
即使他弟弟不知道柠萌本人的电话,也可以通过广市那边杂志社,获得柠萌的联系方式。
最好是柠萌本人能亲自过来接一下他女儿,这样他还可以趁机要他喜欢作者的签名呢。
于是他打电话给他弟弟,跟他说了他们杂志《大宋》的作者柠萌女儿,带着柠萌和《武侠》的签约合同,来他们售楼处买房的事,让他跟广市那边联系一下,叫柠萌来接人。
不多一会儿,他弟弟那边打来电话说:“打电话和广市那边确认过了,如果真是个十五六岁小姑娘的话,那就是柠萌本人。”

这一天对于钱盛利和杨美蓉来说, 都是充满魔幻的一天。
杨美蓉是一个月不开张,开张就赚了一千块钱。
一千块钱啊,她在毛巾厂干了那么多年, 一个月工资也才一百二, 一千块,都快是她一年的工资了。
在手续全部办完, 签好合同,回到售楼处的时候,杨美蓉都还有种在做梦的感觉。
房子,就这么卖出去了?
他们这房子,居然真的有人买?
外地人这么好忽悠的吗?
她忍不住喜滋滋的对售楼处的另一个男业务员说:“小马, 我开单了!”
“难怪大老板要在火车站对面打广告呢,原来真的有人看到广告牌来买房。”
她是不是也要到火车站那里发发传单呢?
完全感受不到她的喜悦, 只觉得自己错失了两套房的小马:……
钱盛利直到合同全部签好,各种手续办好, 也有种恍恍惚惚的感觉。
首先,他喜欢的《大宋》的作者,被证实,竟然是个十五六的小姑娘,且她本人看着比身份证上年龄更小。
其次, 这个小姑娘, 拿着《武侠》的签约合同和出版合同, 在他这里买了两套房, 两套!
再次, 这个小姑娘, 存折里的存款加起来比他全家的总存款还多,存折里无限接近小一万块钱, 还是他带着她去他们合作的银行转账时,他才知道的。
最后,他拿着这两份合同去银行,真的把银行贷款办下来了。
会办的这么顺利,银行这边本来就是他们公司的合作方,有认识的熟人是一方面关系,其二是他弟弟在得知了柠萌本人就在沪市后,也好奇她的真实身份,带着帮江柠开了各种证明。
到银行后,钱主编一直都在克制着自己想要去看江柠的目光。
柠萌居然真的是和他女儿差不多大的小姑娘,这说出去谁信?
就连亲自给江柠办理贷款业务的银行经理,都时不时的看两眼江柠,实难相信,《大宋》的作者居然如此年轻。
是的,银行经理也是《武侠》的读者,《武侠》在沪市的读者群体就是这么庞大。
可惜如此惊人的八卦,他居然无人分享,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回家和他老婆说,他老婆不看《武侠》,也不知道柠萌是谁,对此毫无兴趣。
签完合同后,钱经理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拿《大宋》作者也在他们楼盘买房来为楼盘做宣传,毕竟以《武侠》在沪市的销售量和拥有的庞大读者群体,知道《大宋》作者在这里买房后,定然能吸引到一批人,增加这批人对他们楼盘的信任度。
但他弟弟很郑重的对他表示,一定要对江柠的身份和信息进行保密。
这件事对江柠影响不大,但对他们杂志社影响很大,在九十年代初,他们杂志社有太多知名作者被别的杂志社挖走了。
柠萌的消息一泄露,必然会有别的杂志社来挖人,难保柠萌不会对别家开出的高稿费心动,毕竟柠萌看上去就很缺钱的样子。
存款还没有一个小姑娘多的钱经理:……
钱经理表示:“那也不止我一个人知道啊,银行张经理也知道。”
他们虽然已经对张经理表示,对江柠身份保密,可谁能保证他一定不会说出去?
“他说不说出去都不要紧,银行和杂志社并不是一个系统,许多想要挖出柠萌信息的杂志社,大多集中在广市那边,小范围的个别人知道,并不影响,但你要拿柠萌身份来宣传卖房那就不同了。”
钱主编眉头紧锁:“你以为现在《武侠》卖的好,就高枕无忧了?广市分社目前看来因为销量的提高,暂时不会撤销,可谁能保证《大宋》就一直红火?谁能保证《大宋》完结后,下一篇文会继续红?一旦杂志社的杂志销量降低到之前月销量五十万份,广市那边杂志社必然还会撤销,广市那边撤销了,你以为我这沪市分社能逃得过吗?”
整个杂志社被撤销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所以虽然杂志社这几期缓过来了,看着又再现了他们在八十年代的辉煌,可要被撤销的阴影依然悬在他们头顶。
此时整个九十年代,人们都笼罩在可能随时下岗的阴影中,实在是他们身边太多的厂子破产,被收购,被并购,工人下岗。
钱经理或许不在乎江柠的身份会不会被泄露,但他却不会拿他弟弟工作的事情开玩笑,《大宋》带给《武侠》的热销,不仅仅关乎广市那边的杂志社,对沪市分社的影响一样非常大。
他自己就是这批下岗热潮中,人到中年还被下岗的人群之一,四十多岁,再出来找工作的难处,他自己就深有体会。
他是懂轻重的,自是会为江柠身份保密。
其实江柠对于自己身份泄不泄露,她是无所谓的,只要不是传到江妈耳中,即使传到江妈耳中,对她来说也不过稍微麻烦了些,可有些是事,你惯着对方,对方才有撒泼的资本,当你完全不在乎一个人时,对方又拿什么威胁你?
她只是不想和江妈起冲突,被她代入江妈擅长的节奏中去罢了。
况且,她还有个天然在礼法上可以压制你的身份,那就是——母亲。
当我们面对让你产生负能量情绪的人时,最好的办法不是对抗,而是远离。
远离消耗你的人。
现房的房产证现在就能办,期房要到房子交付后才能办,江柠是没有那么多时间留在这里办各种证的,况且现在国庆节,住建局都在放假,这些事只能交给钱经理,等手续都办的差不多时,她再来该签字的签字,该交税的交税,这个时间,还不能放在假期,因为她放假,人家同样放假。
合同都签好后,江柠也是松了口气,带着江爷爷离开沪市。
沪市的两日游,让江爷爷看上去容光焕发,喜气洋洋,背着手走在沪市的路面上,觉得自己是涨了大见识了。
他到处看,眼睛就跟看不够似的,他要将他在沪市看到的所有高楼,所有汽车,住的招待所,吃的面馆,看到的马路全都讲给他的老伙计们听。
江柠看到江爷爷精神头不错,也很开心,她原本还担心江爷爷会因为长途旅程而感到疲累,谁知道爷爷精神看着比她还要好。
他们是一号下午一点的车离开沪市,到吴城下午四点多,江柠想在学校附近给江爷爷租一个房子,让江爷爷不回去了,可江爷爷惦记着他的老伙计们,和他的巡山工作,说什么都不要留在吴城,一定要回去。
江柠拗不过他,只好说:“爷爷,我这是初赛,后面还有复赛和总决赛,你到时候再来陪我去呀。”
江爷爷已经完全相信了作文比赛,迫不及待的想回去跟老伙计们吹牛了,闻言连连点头:“去,爷爷陪你去!”
江柠立刻画饼:“总决赛说不定在首~都呢,到时候我带爷爷去看甜~鞍~门和故宫。”
江爷爷仿佛现在就身在甜~鞍~门~前了,光是这样的想象就让江爷爷快乐到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恨不能立刻能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和他们说他大孙女有多聪明呢。
不行了不行了,得赶紧回去。
光是初赛就有一千块钱奖金,到了总决赛不是更多啊?
对了,孙女拿奖金的事情要保密,这个不能说,可奖励他去沪市做体检,这个是能说的吧?
老爷子喜笑颜开。
江柠满心担忧的送江爷爷回去,静等沪市的体检报告寄来。
其实她明白,她要做的,不光是给爷爷体检,看病,还要改变爷爷的饮食习惯,她再怎么用嘴巴说,让爷爷不要再吃那些腌制的烂萝卜、烂缸豆,让他去吃新鲜蔬菜,都是没用的,他的生活习惯已经养成,他一个人住在山上,烧了东西吃不完就会浪费,江爷爷是绝对不会浪费的,他会一直把所有的剩菜吃完,哪怕那剩菜在炎炎夏日已经放了一天、两天,他都会吃完,就像他煮了一盘烂萝卜,这盘烂萝卜他可以吃好多天。
她只能把爷爷接到身边来,身体力行的改变他的饮食习惯。
江爷爷并不是不喜欢吃好吃的,而是只有他一个人,每日做饭烧菜,烧一点浪费油柴,烧多了吃不完。
现在让他来,他是肯定不会来的,他放不下巡山的工作,放不下巡山的工资。
巡山的工作和工资,其实就是他不用靠人的底气,让他失了这个底气,就得让他重新拥有,让他知道,哪怕他不再巡山了,他依然能赚钱,不靠别人。
真要让他把大半年的工资扔下,江爷爷大概要以为她是脑子坏掉了。
最少也要等到年底,让他拿了今年的工资,才有机会说服(骗)他跟她来吴城,能够让他留下的前提,是他知道自己在这里也能赚钱,甚至赚的更多。
这才是能让爷爷放弃巡山的工作,离开老家的关键。
想通这些,见离晚自习还有段时间,她又去网吧,快速写了六千字,将稿子发送到投稿邮箱中。
她还要再写几篇短篇给《读者》《青年文摘》《知音》寄过去。
《武侠》的稿费每个月固定在月底发放,她存折里虽然还有钱,但是等去办房产证时,需要交的税依然不是一笔小数目,她得提前准备好。
出了网吧后,她忙小跑着往宿舍赶,拿热水壶去打水,发现水壶已经满了,是新鲜的热水。
不用说,肯定是何小芳打的。
她记在心里,又拿了书去教室。
江柠一到教室,何小芳就第一个发现了她,激动的对她使劲挥手,光是看到何小芳脸上那纯然的喜悦的笑容,江柠都不由跟着一笑,心情都似乎跟着明媚了。
听到动静,原本在安静看书的徐秀丽也抬起头,看到江柠后,两人相视一笑,江柠也笑着和寝室里其他室友笑着挥了下手,到自己位置上坐下。
晚自习的铃声刚响,班主任王老师就迈着模特般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的进了班级,手里拿着一摞试卷。
他将试卷递给英语课代表,用英语和肢体语言、手势,让他把试卷发给四个小组组长,让组长发下去。
他喜气洋洋的站在讲台上,也不说他们考的好不好(王老师很自信,他教的学生,考的能不好吗?),也不说别的班考的好不好(反正肯定都考的没有他们班好),只扬了扬唇角,用英语和汉语各说了一遍:“这次我们班,依然有一个满分!”
所有人头齐刷刷的转向了江柠的方向。
“没错,啊,还是她。”王老师跟说相声似的,两边的唇角扬起的弧度更深了,依然是那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可大家就是能看得出来,班主任心情很不错:“全校唯一一个满分。”
说完后,王老师就淡定的拿起试卷:“现在我们来讲试卷。”
等第二节 晚自习课的时候,数学老师也拿着他的卷子走来了。
数学老师和班主任王老师很不同,他是个面容严肃不苟言笑、面相有些凶的老师,所谓不怒自威,说的就是他。
他站在讲台上,也不说话,只是用威严的目光,在下面扫视一圈,直看的班级里所有人安静如鸡后,才拿起一张试卷,读了起来:“何小芳。”他顿了顿:“七十七。”
他抖了下试卷,扔在了第二组第一排同学的桌子上。
“沈自强。”他眼睛盯着忐忑不安站起身的男生,依然是一秒停顿:“七十八。”
“刘敏——七十八。”
“姚文心——八十。”
每一个被念到名字的人,心都仿佛被颤了一下,被数学老师那极具压迫感的目光看的都不由羞愧的低下头,垂头丧气的回到自己座位上,捏着试卷,头都不敢抬。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他是不是喜欢  我靠吃瓜兑换  吾妹千秋——  银河下热吻—  星河入我怀—  心跳晚霞——  第一游戏设计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