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发家致富奔小康—— by九紫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9

为了江爷爷将来收租方便,买在同一个小区也是好事。
钱经理听了大喜。
承接了江柠的房屋装修后,他发现专门给别人搞装修,这中间还是很有赚头的,尤其是他和他小舅子合作,他小舅子解决家具问题,两个人都有的赚,他便开始思考以后的路要怎么走,要不要专门拉起一个团队来搞装修这块。
他之前一直在厂内当中层管理,年过四十,中年失业,出来找了个房屋销售的工作,哪怕是个销售经理,薪资不低,可房子卖完之后呢?他会不会又面临着下岗失业的问题?这让他有些焦虑,也在思考今后的出路问题。
给江柠装修房子后,以后可能又接到江柠委托装修的单,钱经理便想着能不能专门搞这一块。
他自己就是销售房屋的,也知道这一行的雷区在哪儿,很多装修团队,想要接到活,都是自己先垫资装修,等装完了,老板才给钱,这就需要他前期垫付大量的资金,他现在并没有那么多资金,而且不做销售经理的话,他可能也接不到装修的活,所以房屋销售经理还得干,只是目前脑子里有这么个思路和想法。
和他有着同样想法的人,还有江爸。
江爸之前在工地上给人干活,早就想自己拉一个队伍,自己在老家找点人,自己接活干了。
可江妈怕有风险,又像之前那样,欠下许多债,死活不同意。
她只想过安稳日子。
在年初三回到家,看到儿女都已经回到学校,不用他们操心之后,他们就开始着手准备去深市找江松。
江爸先是扛着菱角盆,去河滩上摸螺蛳,准备做螺肉酱。
江妈在家收拾东西,过年没吃完的肉要腌上带走,家里被子衣服都要洗好收拾好带走,不然在外面什么东西都要买。
家里的两头猪,一头年底卖了,一头年底杀了,还养了一些鸡,都拜托大伯娘平时一起照看着:“生的蛋你们就自己吃。”
她和江大伯娘做了这么多年妯娌,江大伯娘性格厚道实在,也不爱计较,当年分家的时候,江妈想要拿工资的江爷爷,把个性强硬些的江奶奶分给江大伯家,江大伯娘也没说啥,都乐呵呵的,现在江妈把家里的鸡托付给她,她也没说啥,笑呵呵地说:“要是爸他们回来要杀鸡吃,我可不管啊!”
一句话把江妈脸都说黑了。
可这些鸡她又带不走,拿去卖了,一时半会儿也卖不掉这么多。
现在农村哪家不养鸡啊。
还是江爸说:“爸他们回来要吃就吃吧,吃了再养就是了。”
江妈瞪他:“你说的轻松!”
她养这些鸡,自己都舍不得吃,就是想给江松吃的,谁知道江松根本就没回来,过年她也只在除夕夜和年初一各杀了一只鸡,还剩下十多只鸡,根本吃不完。
“那送到小凤家吧,看她能不能帮着卖了,能卖就卖,卖不掉就叫嫂子帮着养着。”江爸说。
过了初三,就有船了,只是河水落的太多,他们要走很远的路,去下面的王家村的河堤那里才能坐到船。
过年街市上对鸡鸭的需求量非常大,江姑姑的公公婆婆自己就卖鸡卖鸭,平时都是从邻市的养鸡场养鸭厂拿货,卖的都是饲养的鸡,市面上这种真正家养的土鸡非常少,一下子收到十几只土鸡,江姑姑的公公婆婆都不舍的卖,想要留着自家吃。
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江姑姑的公公婆婆当场将他们送来的鸡都买下了,再每只鸡加两块钱的价格卖给别人,一天就卖光了。
等把这些东西全部收拾好,已经是年初五了,夫妻两个一人挑着两个大蛇皮袋,江爸挑了一担子螺肉酱,坐车去了邻市,又去邻市转火车去深市。
火车站挤挤攘攘,人非常多,江爸江妈没买到当天的票,买了明天的站票,两个人也不舍得住宾馆,就在火车站大厅,铺上棉被,睡在火车站,晚上两个人,你睡上半夜,我睡下半夜。
火车站像他们这样的非常多,都是合衣睡在火车站的地上,全是出去打工的。
邻市距离深市一千多公里,此时的火车还是老的绿皮火车,从邻市到深市坐火车要坐几天几夜。
他们舍不得买车上的盒饭,带了自家烤的锅巴和米糖、鸡蛋,火车上就有开水,他们就把锅巴和鸡蛋泡在饭盒中,泡软了一碗泡锅巴一个鸡蛋、舀点螺肉酱就是一顿。
也不光是他们这样,火车上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只有带孩子的家长,才舍得给孩子买碗盒饭吃,孩子如果吃不完,剩下的大人吃。
每个人都和江爸江妈一样,大包小包一大堆。
江妈还带了一大袋子的瓜子、花生,夫妻俩没事就在火车上吃他们自己炒的瓜子、花生。
因为年前就已经有了去深市找儿子的打算,今年过年他们瓜子、花生并没有炒很多,这次一起带出来了。
深市作为自由贸易区,此时已经发展的非常快速,街道上都是车,一出火车站,全都是和他们一样,来城市里讨生活的人。
江爸江妈两个人站在这陌生的城市街头,茫然四顾,不知道该从哪里去找江松。
深市的厂子非常多,江妈想去厂里找活干。
江爸阻止了她这个打算,说:“松子一个大高中生,怎么会往厂里打工?”
他也不敢想那些高大明亮的写字楼,也觉得自己的儿子不会去工地上打工的,两个人站在深市火车站门口,满脸茫然,不知何去何从。
最终江爸决定,就在火车站附近租个房子,在这里卖些盒饭吃食,每日看着火车站人来人往,江松如果往哪里去的话,肯定要来火车站的,说不定哪天就能遇上儿子。
这原本只是两人的无奈之举,但很快江妈发现,在火车站门口卖盒饭,比他们去工地上打工赚的多多了。
火车站附近的房租有些贵,他们租不起也不愿意租太贵的房子,只租了一个可以烧饭的小房间,等安顿好后,两个人就去附近打听哪里有卖锅碗瓢盆的小市场。
深市口音与吴城完全不同,别人说的话,他们完全听不懂,江妈不会说普通话,还是江爸勉勉强强的跟人沟通,过去只是在南市、苏市、沪市打工的他们,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艰难,语言不通的艰难。
一时间,江妈竟有些想打退堂鼓,想回去了。
“不行我就先去厂子里吧?那些厂只要手会做就行,听不懂话也没关系。”江妈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太难了,“要不你也去哪个工地找个活干吧?”
她忍不住抱怨道:“松子怎么会跑到这鬼地方?话都听不懂。”
可她眼里的鬼地方,在江松眼里,却是天堂一样的快乐。
《古惑仔》的上映,对身在深市跟着朋友打拼的江松影响也非常大。
他本身就是个极讲兄弟义气的性子,这部片子极对他口味,加上这段时间帮着兄弟在工地上抢工程,他个子高,力气大,打架极为厉害,从小就带着村里小孩子打打打的他,非常擅长打群架,很快就在和人抢工程的打架中立功,被他朋友的叔叔看重,带在身边,每天好酒好肉称兄道弟。
江松也因此成为了被这些人追捧着的中心人物。
他非常喜欢这样被人追捧的江湖生活,完全不知道江爸江妈为了找他也来了深市。
江柠这次在沪市多待了几天,一直到把两个房子的房产证都拿到手,别墅的房子也拿到手,才回的吴城。
她要回吴城转户口。
现在唯一麻烦的一点,就在于,江柏。
她买的别墅是送四个蓝印户口,可以将她和江爷爷、江柏的户口一起转过来,让江柏到沪市参加高考。
她虽从小就被江妈教导着,长大后要给家里挣钱,要给两个哥哥怎么怎么样,村里人也都在跟她说,女孩子就是别人家的人,要对哥哥弟弟好什么的,但好在,她人生观塑造最关键的那些年,她都是跟着江爷爷在山上长大的。
江爷爷从来不会跟她说这些话,江爷爷他根本就不说话,他就是个沉默的老头子,说话最多的时候,还是跟他的老伙计们在一起吹牛的时候,平时江爷爷根本不爱说话,也不爱说教,对她说的最多的,大概也就好好读书,读书才有出息,将来去大城市。
江柠再大一些,性格塑造的关键期,江爸江妈他们又出去打工了,所以哪怕江妈每次回来都对她念叨,对她洗脑要给家里挣钱什么的,她都没有生出将来要给哥哥们挣钱买房这些扶哥魔的念头。
江柏也一样。
农村的孩子都放养,江柏出生后,正是江爸江妈搞养鸡场最忙的时候,也没时间带他,他小时候是跟在江松屁股后面跑,后来养鸡场因为一场鸡瘟倒闭了,江爸江妈为了还债出去打工,把江松一起带走了,他就跟江柠一起,被江爷爷带到山上,跟着江爷爷长大的,再大了一些,就被江爸江妈带出去了。
他被江爸江妈带在身边的时间并不多,在外地上了两年学后,又被他们送回来,在老家上学。
所以长大后的三兄妹,日子都是各过各的,在不同城市,离的那么远,有时候一年都见不到一次,他也没有想要妹妹帮助的想法,也没有要帮助哥哥的想法,把他的户口家加到她的房子里来,她也并不担心江柏以后会想要她的房子什么的。
江柏手里现在有了不少钱,她还想劝江柏也在沪市买套房子呢。
虽然江柏现在并没有固定收入,相信钱经理能办到的吧?
就是她要怎么和江柏还有爷爷说,她在沪市有了七套房呢?

第86章 86 【一更】
江柠到了吴城汽车站, 将台式电脑的方正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等各种配件,一件一件的轻轻搬下汽车,再将东西搬入到里面售票大厅, 叫保安帮她看一下, 才跑出去,喊了一辆小三轮, 以去一中一块钱一个人的代价,让车主帮着一起把东西搬上车,见车主动作粗暴狂野,赶紧喊:“师傅,轻点轻点, 这可是电脑,好几千块钱呢!”
她没直接说八千, 怕把师傅给吓着。
师傅四十多岁,虽没听说过电脑是啥玩意儿, 但是和电器相关,看箱子形状和箱子上画的图案,有些像电视机,就以为她买的是电视机,笑着说:“啥玩意儿电视要几千块?我家今年新换的19寸的彩电也没几千块啊!”
师傅重音说在他家的‘十九寸大彩电’上, 神情不乏炫耀之意。
可不是每家每户都有这么大的大彩电, 注意, 是大彩电呢!
很多人家此时还都是十四寸黑白电视机, 比如江柠手上这个, 在三轮车师傅眼里, 就很明显是个十四寸黑白电视机,这让他在江柠面前能没有想要炫耀的优越感吗?
江柠也笑着捧着说:“哇, 师傅,你可真厉害,给家里买了十九寸大彩电。”
师傅骄傲的胸膛挺的更高了。
去年针对大屏幕彩电征收25.6%的反倾销税,华国彩电出口欧洲的路径被彻底堵死。
今年年初,我国第一次在彩电价格战中打响,从正月起,长红就带领整个中国彩电行业发起冲锋,和以东知、松上为首的岛国品牌展开交锋,以至于彩电价格一路下跌,尤其是长红今年新推出的25寸彩色电视,目前市场售价只有2800,彻底打破了岛国品牌的高端电视市场。注①
因为大屏幕彩电价格的降低,去年一直在吴城开车拉人的车主,在一直舍不得买电视机的情况下,今年过年终于买了一台19寸的彩电,在他看来,他家十九寸的大彩电都没几千块钱,小姑娘的箱子看着最多也就能装个十四五寸的样子,能贵到哪里去?
还吹牛说几千块钱。
但在知道里面是电器之后,还是轻手轻脚的给她搬到了车后座位上,提醒她:“你坐好扶好了啊,我尽量给你开稳一点!”
此时电视机在哪里都算是个大件了,毕竟是此时的三大件第一,他还真把人家的电视机给磕坏了,那就麻烦了。
这师傅还挺热情,下车了,还帮着江柠将电脑搬进店里。
江爷爷店铺的冬装卖的没剩下几件,现在上面开始挂春秋装和夏装的衣服。
这些都是王咏叔叔厂里去年的库存和瑕疵款,装了两个大袋子,一起给她寄了过来,因为是压了很久的库存,他们在装袋的时候,也没有区分春秋款和夏款,是混装的,江爷爷收拾起来还挺麻烦。
但他别的不多,就时间多。
如今高一高二的学生还没来学校,高三学生都进了学校被关着出不来,附近该买新衣服的人家,基本都买好了,除了刚来吴城那两天,有年前想买新衣服,但手里没钱,回家后终于有了生活费和压岁钱的人,过来买一件新衣服去穿,毕竟这年龄段的男孩女孩们,哪怕平日里大家都穿的破旧,可也都是有自尊心和虚荣心的,开学看别的同学都有新衣服穿,自己连件新衣服都没有,所以哪怕是卖粮票还钱,还是让他们凑够了钱,一人买件新衣服穿在身上。
这可能是他们人生中第一件自己花钱筹钱买的新衣服,质量好,又保暖,十分珍惜,穿在身上,让他们感觉自己的胸膛都挺起来了。
可过了高三学生返校后的几天,任江爷爷大喇叭每天放着,店里也难进一个客人。
江爷爷那叫一个着急啊,这衣服卖不出去,房租付不出来可咋整?
急的江爷爷吃饭都不香了。
江柠搬着电脑进店的时候,看到的便是江爷爷愁眉不展的神情,和往常悠闲自在的躺在摇椅上不同,他此时是搬着小板凳,坐在店铺门口的,眼睛望着空空如也的街道,期盼着有人听到他大喇叭的喊声,能到他店里来看一看。
见江柠不知道搬了什么进来,江爷爷连忙起身来帮忙:“这买的啥玩意儿啊?这么大这么沉?”
看到纸箱子上的电脑显示器的画,还以为她给他买了个电视呢:“这是电视?你给我买这玩意儿干啥?我有收音机呢!”
江爸给江爷爷买的这个收音机老贵了呢,还是当年江爸开养鸡场生意最好的时候买的,足足一百八十块钱,是他的大宝贝,伴随着他一个人在山上度过很多孤寂的日夜。
他每天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把收音机打开,他躺在摇椅上,一晃一晃的听收音机里说评书。
电视机这东西,又贵又费眼睛的,哪有他的收音机好。
江爷爷的店里没有电脑桌,只有一张可以折叠的小桌子,江柠还得去二手市场上去淘一张桌椅来,其实学校的课桌课椅就很适合,只是不知道学校有没有废弃的桌椅卖。
不管有没有,她还是去学校去问了。
她先是问了门卫,门卫大爷头一歪:“废弃的桌椅啊?那肯定是有的啊,你要废弃桌椅做什么呀?”
“书桌啊。”江柠笑着说,你知道我在旁边租了个铺子,我这些天没事就在铺子里,每个桌椅看书刷卷子不方便。
“这个你要去问后勤部李老师的,就是你们图书室的管理员,这些事都是她在管的,你去问问她,你就到图书室去问,她肯定在那。”
一中有个阅览室和图书室,阅览室是对学生开放的,白天没事的时候可以进去看书,但不能带走。
图书室只一间教室那么大,里面各种辅导书、世界名著,还有武侠小说。
但一般很少有人去借书,借的也都是世界名著,武侠小说李老师是不往外面借的,最多老师们自己借来看看。
学生看武侠书还得了?被那政教处主任看到,还不得把她活撕了?
江柠找到图书室的李老师,李老师年龄快将近六十岁了,头发花白,戴着个眼镜,个头也不高,听说她是过来买废弃桌椅的,也是问她买了做什么,江柠给了同样的说辞。
李老师问她是几班的,她说高一年级三班的。
“三班的啊。”李老师把眼睛拉到鼻梁下面一点的位置,抬眼看她:“你叫什么名字啊?”
“江柠。”江柠态度非常乖巧的笑着说。
“哦。”李老师诧异:“你就是那个压过吴中考了第一的江柠啊?”她上下打量了一番江柠,“小丫头不错,继续努力,希望我下次还能看到你能考到全县第一。”
她心情很好将图书室门给锁了,带着江柠到教学楼后面的一排老旧的平房。
几个平房的教室都不大,里面堆满了废弃的桌椅。
她打开期中一间教室的门锁,说:“这边教室里的桌椅有的还能用,你自己在里面挑一挑,挑好了来图书室告诉我一声,我登记一下。”
江柠在里面看了一下,这些桌椅下面都是正常放着,上面反过来排在下面的桌椅上,堆了半个教室,全部都是双人桌椅。
现在一中已经换了单人桌了,一个人坐一张桌子,自己东西都可以放进桌子抽屉里,被换下来的双人桌也没有浪费,新宿舍楼建好后,每个宿舍都放了这样一张双人桌,供学生们看书学习放东西。
男生的老宿舍那边也是每个宿舍一张双人桌,有教职工需要的,包括后来建的教职工单身公寓,里面也放了一张这样淘汰下来的双人桌。
还有食堂的大堂,也摆满了这样的桌子,供学生吃饭用。
隔壁教室里锁的全都是缺胳膊短腿不能用的桌椅,这个教室的双人桌和椅子都还能用,只是漆都掉了,显得斑驳、陈旧。
江柠挑好了一张桌椅后,就先把桌子搬到前面的图书室,再把椅子搬过来。
李老师就坐在图书室的窗户那里,她手里拿着一个本子:“挑好了?一块钱,你拿走吧。”
这些桌椅虽说都已经废弃了,但毕竟是学校的东西,李老师是不好直接送给学生的。
江柠干脆的掏出一块钱来,交给李老师,见此时是下课时间,跑去三年级八班,找到江柏和童金刚,让那个两人来帮自己搬桌子搬椅子。
江柏向来是个话不多,闷头做事的人,听到妹妹呼唤,二话没说,大长腿下楼下的飞快,童金刚把书一收,掀开椅子就跟上来:“等等我!”
听江柠说是从李老师那里买的桌椅,童金刚还有些怀念:“我们高一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桌子,我和你二哥还是同桌呢,后来就换成单人桌了。”也把他和江柏分开坐了。
江柏高一的时候还没这么高,坐前面,他坐后面,谁知道后面这小子越蹿越快,身高直接就赶上他了,而且还在长,再长下去就要超过他了。
童金刚直接就把桌子掀起来顶在头顶,哗哗哗往大门口跑,江柏也是轻松的提起椅子,将桌椅都送到江爷爷店里,回到学校继续上课。
门卫大爷都知道他们了,见他们要送桌椅出去,也没什么,只说:“快去快回。”
两个家伙大长腿,跑步都嗖嗖地。
等江柠将桌椅都放在床尾的位置靠墙摆好,电脑也拿出来放在桌上安好,插头插上,各种键盘鼠标都插好,才打开电脑。
电脑的系统是win95,目前在吴城还未普及开,算是吴城的头一份。
她适用了一下电脑,里面重要的码字软件、五笔、雅虎邮箱、msn,还有此时流行的扫雷、扑克牌游戏,都在沪市的科技书店就被安装好了。
见此时还有时间,又打车去邮电局。
如今的邮政和电信还未分家,移动、联通也还没有,网线还要通过电话线插在猫(Modem调制调节器)上,才能上网使用,用的上网费也是直接从电话费里扣,也就是说,她要上网,得先拉一条电话线。
如今装电话的人家多起来了,不像前几年,安装一条电话线,要提前好久去预约,还不是人人都能拉的,现在不仅价格便宜了很多,吴城邮电局居然还在搞推销,一条电话线只要两千五百块。
除此外,江柠还得买个56K的双口猫来插电话线。
吴城毕竟是小城市,安装电话的人家还不算多,不然邮电局也没必要搞推广活动了,她交钱还算快,但是开通据说还要等一阵子。
江柠搞完这一切,回到店里,就开始码字,码了字先没网,无法用邮件发送出去,就存在电脑里,等电话线开通后,再一起发过去。
反正那边现在还有足量的存稿,可以支撑很久,而且有了电话之后,王咏、出版社、电视台那边如果有什么事再来联系她,也方便很多,不用再通过王老师那边了。
江爷爷一下午就看着孙女在折腾这个什么电脑,他还不知道,江柠为了码字,买电脑兼拉网线,一共花了一万多块钱,见这个显示屏也就十四寸多点,以为就跟现在市面上的小电视机一样的价格。
他是个对所有新奇事物,都很有求知欲和探索欲的小老头儿,见孙女摆弄这什么电脑的玩意儿,他也不说教,等看到孙女手指翻飞似的,在键盘上敲来敲去,一敲就是两个小时,他也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
等孙女忙完了,他才好奇的过来问孙女:“这东西也不能看电视,也搜不到台,它是用来干嘛的啊?”
江柠就像小时候江爷爷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教她说话,指认山上各种草木花鸟那样,告诉江爷爷电脑是什么,电脑要怎么用,它在科技中能起到的作用,已经它的出现,将来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江柠说的那些未来,听在江爷爷耳朵里,犹如天方夜谭,可天方夜谭又如此真实的出现在他的眼前,比如说过去只能书信传播信息,如今人们已经学会了用电话千里传音,过去只能看皮影戏,现在去出现了收音机,听远方说书人的声音,看电视,看人们演出来的图像。
他自己就是从那个旧时代进入到新时代,亲身经历这一切发展之快的人,对孙女口中说的,电脑将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科技的影响,丝毫没有怀疑,只是惊叹,也欣喜于自己也身在这个时代,还有机会看到这样的时代的到来。
“真好啊!”江爷爷摸着电脑显示器的手有些颤抖,像是生怕碰坏了这个孙女口里如此厉害的电脑,又有些遗憾,自己看到这些的时候,已经老态龙钟。
可他又看着自己的孙女笑起来。
他虽然没生在这样的好时代,可到底是赶上了,到底是能看到自己的孙子孙女生在这样的好时代呢。
好,真好!

第87章 87 【二更】
他想着, 小孙女买了这样一台电脑在店里,身上估计没几个钱了,又拉起帘子, 回到床里下面的袋子中, 掏啊掏,掏出他的装钱的袋子, 慢悠悠走过来,放在江柠新换回来的课桌上:“没有钱了吧?都拿去花!”
江爷爷乐滋滋的,同时也愁:“柠柠,你这回可要省点花了,要交学费呢, 交完学费,咱们还得挣下个学期的学费。”
说着, 他看向外面光秃秃的大街,去年下半年这里还有些人, 今年店里咋一个人都没了呢?
老爷子愁。
江柠看他目光落在外面空荡荡的大街上,也就知道他在愁什么了,笑着走过来,从床底下拉出一个大蛇皮袋,拆开大蛇皮袋, 将里面叠在透明塑料袋里, 整整齐齐的春秋装和夏装一摞摞拿出来。
江爷爷看江柠把春夏装拿出来了, 还惊讶地说:“你现在把春秋装拿出来做什么?这大冷的天, 谁会买!春秋天才穿的衣裳?”
江爷爷过去没有做过生意, 在他看来, 冬天就是卖冬天的衣服,春天再卖春天的衣服, 夏天就卖夏天的衣服。
这外面的雪都还没化完,屋檐上的冰溜子还都亮闪闪的挂在屋檐上呢,这么冷的天,谁会来□□秋装?
可实际情况就是,冬天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开始着手卖春装甚至夏装了,夏天的时候,就开始卖秋装或者冬装了。
马上就是春天了,除非个别很想要一件新年新衣服的学生,谁还会在这个时节买冬天衣服的?
可店里冬装确实被卖的不剩下几件了,店里空荡荡的,江爷爷见孙女把春秋装拿出来,便也跟着一件一件的晾起来,挂在墙上的衣杆上,江柠就安静的在熨桌上熨烫衣服。
很快,一件件春秋装都挂上了晾衣杆。
春秋装订的价格要便宜些,外套裙子、裤子通通定价十九,春秋款外套二十九,夏季的T恤、上衣、短裤,通通十二块九,个别弄脏的瑕疵款九块九甩卖。
江柠并没有急着给大喇叭换录音,而是先把大喇叭关了,放店里充电,自己和江爷爷两人先将所有的衣服都熨烫平整,线头剪掉,给两个模特架上换上新出来的春装。
这些春装全是去年广市那边按照港岛电影里的女明星们的穿着,所仿制出来的款式,去年没卖完,杂七杂八的一起被王咏叔叔寄到这边来。
期中有一摞,就是现在特别流行,王祖贤刚穿过的牛仔外套。
江柠在这些衣服都熨烫好后,按照衣服颜色、款式,给两个模特都搭配了两套,放在店铺门口立着。
等这些都做好了,她才开始重新录制复读机的上的广告词,在原有的基础上,价格更换了:“江南制衣厂!江南制衣厂!倒闭了!倒闭了!
新作的春装、夏装,通通九块九、十二块九、十九块九、二十九元甩卖了!”
江柠在录音的时候,由于喊的字正腔圆,抑扬顿挫,隔壁鸡蛋糕的老板年看见,还凑过来笑着问:“呀,来春装了呀?”
江柠就笑道:“刚来的货,我们才上架呢,先熨烫一下。”
鸡蛋糕老板娘主要是被隔壁这九块九、十二块九的声音给吸引来的,什么衣服九块九、十二块九就能买到啊?你街上随便一件衣服,最差的也要十五二十的。
她就想过来看有没有便宜可占。
江柠和江爷爷已经把大部分衣服都熨好了,此时鸡蛋糕老板娘看到的,便是一件件熨烫整齐的漂亮衣服裙子。
这些衣服在广市属于去年的积压库存,但在他们这偏远的吴城,却是新鲜又时髦的衣裳,尤其是经过江柠巧手搭配出来的,明明单独看也没有觉得多出彩的衣服,可经过她这么一搭配,衣服顿时看着就好看起来。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他是不是喜欢  我靠吃瓜兑换  吾妹千秋——  银河下热吻—  星河入我怀—  心跳晚霞——  第一游戏设计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