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发家致富奔小康—— by九紫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9

她的别墅除去赠送的超大露台、阳台、院子、阁楼,房屋的总面积是六百平,下面还有一层地下室,是不算在房屋面积里的。
按照江柠的要求,他在五一之前就已经联系好了铺设地暖的商家,谈好价格后,委托合同一签,他就安排了铺设地暖的人,将房屋的所有房间包括地下室全都铺设地暖。
沪市这边不比北方寒冷,无法做到集中供暖,所以给江柠别墅铺的暖气,完全是烧电的,钱经理光是想到这么大一个别墅,要是地暖全部都开着的话,光是每天的电量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因为已经装修过江柠的复式公寓房,知道她对房屋的需求是什么,他还专门在这边沪市的大学里,找了学建筑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来给江柠的别墅做设计。
学房屋设计的学生也没有想到,自己还没毕业,居然就有了实操的机会,也是十分珍惜这次机会,毕竟以后这个别墅装出来,就是他的实际案例的作品,大学生也自信的很,五一跟江柠见过面后,听了很多江柠的想法。
大学生在刚接到这个活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将江柠的这栋别墅,装修成一个艺术品,各种新奇的想法,这些想法通通被江柠一盆冰水兜头泼下。
因为江柠对于自己的未来住处的要求是,温馨、舒适、简约、明亮。
明亮,那就是对采光的要求,钱经理懂了,整片玻璃墙嘛。
别墅的单层层高是四米二,不用像公寓房那样做隔层处理,因为这个面积已经够大了,江柠带着爷爷住的话,绰绰有余。
只是这么大的房子,江柠一个人肯定是无法打理的,到时候肯定还要请至少两个人来照顾家里卫生和饮食,所以就要准备保姆房。
江柠前世自己虽不住豪宅,却见过不少豪宅,但她自己受小农经济影响,并不因为别墅够大,就浪费空间,她是尽力想把每一寸的空间都利用起来。
别墅区地处的地势较高,一般来说,即使是有洪水,也淹不到这里来的,地下室,除去仓库外,江柠是全部按照房屋面积来装修的,不光全部铺上了地暖,还想做一个影音室,到时候买个投影仪,在家里看电影。
这个想法把钱经理和他请来的做房屋设计的大学生也搞懵了。
原谅我见识浅,原来电影院还可以搞在家里的吗?
之后大学生就再也不敢再说设计成什么艺术品了,就听着江柠说,他和钱经理负责把江柠的需求给记下来,包括什么观影区、健身区、会客区、餐厅、厨房等等,这些全部在地下一层就搞定了。
为了采光需要,会客区的墙体全部采用玻璃墙墙体。
厨房也是洗碗机、烤箱、抽油烟机等一应俱全。
整栋别墅的装修,从上到下,所有的柜子全都是顶天立地式的,这样方便清洁打理。
江柠还要求,在别墅里安装电梯。
钱经理和大学生听完后,已经囧囧有神。
加上地下室和三层的阁楼,总共也就是四层,你电梯总不能装到阁楼上去吧?不就是三层的房子吗?你装啥电梯?
还有你地下室装什么地暖?这多浪费钱啊,光是地下室的面积就有三百平了,阁楼的面积也没有被她放过,全部都要好好设计,把空间全部利用起来,被她这样一设计,六百平的房子,起码能搞出一千平的效果来。
江柠五一的假期只有三天,这三天时间,她都在和钱经理、大学生设计师磨别墅的设计方案,最终确定下来的,光是装修费用,都能再买一套大屋了。
可江柠不在乎,她当时第四册 和第五册的实体书的稿费已经到了,《包青天二》的热播,让《大宋》的出版书赚的盆满钵满,出版社那边一次次的加印,她的稿费足以支撑她这样的装修。
其实她的装修并不奢华,甚至称得上简单,这可年头,电器贵呀,上下两层加地下室,九百平的地暖不便宜啊,电梯也不便宜啊。
但钱经理和大学生都还挺兴奋,这要是装好了,照片拍下来,他们一个可以当做自己对别墅的装修案例,一个可以作为自己的设计案例,以后有别墅类的客户,请他们装修,或是找上他们,就和给江柠装的那套公寓房一样,这个案例就可以让客户看他们的实际装修效果。
于是两个人在满足江柠对于房屋的实际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师还要兼顾美学,要如何将江柠的这栋房屋设计装修的在兼顾实用的同时,还没具有美感,为此大学生还叫了自己关系比较好的两个同学一起来帮忙设计参考,如今这里已经装修了三个月,还没有装修完。
江柏找到钱经理,问了要在哪里吃饭。
钱经理这才想起来,江柠这房子其它什么都完成了,唯独一点,这个公寓房是无法开通燃气的,所以想要做饭的话,还得打电话叫送煤气的,送一罐煤气上来,另外,厨房虽然装修好了,但锅碗瓢盆这些餐具目前也是没有的,也就是说,江柏如果短期在这里住还好,如果长期在这里住的话,就需要自己去准备锅碗瓢盆等生活物品。
江柏当然不是长期在这里住,他开学后就要住校了,这里不过是临时住处。
知道江柏是即将去大学报到的大学生后,钱经理说:“隔壁工地在建设,每到吃午饭时间,就有盒饭卖,不过她们每天烧的盒饭数量有限,你们三个人,多出来三份的话,我去跟隔壁卖盒饭的说一声,多加三份的量,盒饭是一块钱一盒。”
江柏一听,盒饭居然这么贵,一天三顿的话,那不得三块钱?他们三个人,一天光是吃饭就要花十块钱。
他就想自己买个电饭锅回来,自己买点菜,做焖饭吃,干净又卫生。
这一点他和江妈简直像了十成十,总是嫌弃外面的饭菜不干净不卫生,能自己动手的,就绝不点外面的菜,实际上,他就是想省钱。
这其间,也就电饭锅贵一点,但电饭锅又不是用一次后面就不能用了,以后妹妹来了,电饭锅还是可以用的。
他把想法和童金刚及童父说了,童父也是赞成的。
他和童妈都是拿固定工资的,他单位虽说福利好,但工资是固定的,尤其是他这种体制内,每年都在涨,可涨的有限,两个人供童金刚一个大学生其实也不容易。
在九四年之前,读大学有国家补贴,基本上是不用钱的。注①
但从九五年开始改革,学费就增多了,到了今年,大学又开始了并轨制度,大学学费从去年的两百块,增长到今年的一千三,这还没算每学年的教材费150元,也就是说,光是大学一年学费,就要1500元。
这看似和现在的高中学费差不多,但大学的住宿费用是比高中要高的,高中可以用粮食换粮票,可以走读回家吃饭,大学却不能如此了,所以在这一千五的基础上,至少还得加五百元的生活费。
一个年起码要两千块钱。
此时一个工人的收入才多少?今年整体都算涨了的,三四百块钱一个月,大城市里可能已经涨到五六百。
童母吴城的医院的工作,目前一个月也就三百多块钱。
像江爷爷的巡山工作,今年还涨了工资,涨到了一百块钱一个月,如果是农村孩子,像江爷爷一年的都支撑不住一个孩子一年的学杂费。
这也是前世江柠明明已经有了江爷爷的工资补贴,她在经济上还那么困难的原因。
江爷爷一年的工资并不足以支撑她一年的学费,剩下的,就要想办法从其它地方找补,江爷爷的巡山工作限制了他每天的行动范围,最远不会出江家村,还不能一直待在江家村,一个村子的破烂,他要累积多久,才能累积到一两块钱呢?即使是靠春季采摘些蕨菜头,春笋去卖,可能卖的钱,也就刚够两趟船资的。
像童金刚家还是双职工,父母中一个人一年的工资都投入到童金刚身上,只剩下一个人的工资,童父童母也是要生活的,所以对于童父来说,也是能省则省。
每个学校的报名时间不同,江柏的沪市理工大学新生报到时间为八月二十四日,童金刚所在的学校报到时间是八月二十七日。
他们是提前来的沪市,三个人将行李都安置好后,江柏就到钱经理这里,跟钱经理打听了附近哪里有菜市场,钱经理跟他们说了公交路线,三个人坐公交车去市里买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和肉蛋菜。
回来的时候,江柏去钱经理的售楼处借了电话,打给江爸。
每天只有上午九点半到十点、下午两点到三点这个时间,打电话给江爸,江爸是在的,其余时间他要么去进货了,要么在火车站卖盒饭,是找不到他的。
江柏终于等到这个时间,给江爸说了,大学不收米粮,他吃饭要用IC饭卡,往里面充钱才能吃饭。
江爸如今赚到了钱,对江柏并不小气,说:“我现在就去给你转钱。”
挂了电话,他就回去跟江妈要存折。
江妈警惕的看着他:“要存折干嘛?”她生怕江爸认识了什么人要跟他借钱,他们好不容易赚的钱被他再借出去。
当年他借出去那些钱,还是她去那些人家撒泼打滚又是哭又是威胁,才把钱都要回来拿去还债的。
江爸无奈地笑着说:“柏子大学在沪市读的,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从家里拿粮食去学校换粮票了,现在都是交钱,用那什么IC饭卡,钱都充在饭卡里。”
江妈问:“那要多少?”
她掐着指头计算:“一天一块钱,一个月三十块钱,一个学期四个月,你给他转一百二十块钱去。”
江爸无奈地说:“柏子都十八岁了,正是能吃的时候,一天一块钱哪够?我们这盒饭都一块钱一盒了。”
江妈瞪他:“别以为我不知道,学校卖的饭菜价格和我们这盒饭能一样吗?以前国安国良上大学,学费一分钱都不要,国家还给他们补贴。”她不满地嘀咕一句:“轮到我家上大学,学杂费一年将近两千!”
“现在一个还能供的起,等再过两年,你还得供一个,也幸好今年卖盒饭挣了点钱,不然想供两个大学生读大学,你讨饭去吧~!”
说着不情不愿的把存折塞给了江爸,补充了句:“你一分钱都不许多给!”
可在江爸回来,江妈发现存折上少了三百块钱后,嘀咕了一句:“一个个,就知道花钱!”
别的也没多说什么。
她再怎么偏心江松,也知道江柏如今是大学生了,将来至少也是个铁饭碗,她虽然打定主意,以后跟着大儿子过,但假如娶得大儿媳妇和她关系处不来,还有个小儿子在。
小儿子为人踏实实在,没有花花肠子,她将来如果跟大儿媳妇处不来,跟小儿子过也不会差。
她虽然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但该有的生存智慧她还是有的,心底自有一笔账在。
江柏知道江爸给他打了三百块钱的饭钱后,自己算了一下,也觉得差不多够了。
江爸说:“那三百块钱是你充在饭卡里吃饭的钱,我另外给你打了一百块钱过去,给你当生活费,不够你再打电话跟我说。”
他私下补贴的那一百元,是他的私房钱。
今天他和童父他们去的菜市场是个批发市场,菜很便宜,鸡腿也很便宜,他今天买了不少冷冻的小鸡腿,放在了妹妹的冰箱里,他觉得,可以每周去菜市场买点菜,来妹妹这里烧好,跟在高中时一样,拿个大罐头瓶带到学校里,这样饭卡里的钱就可以用来打米饭,肉菜就可以吃自己带的。
但这个起码要到十月份之后才行,现在还是太热了,烧的菜根本放不住。
他现在还在想着,要如何挣钱。
妹妹不在,他心底就不踏实,心就像飘在半空,无处安放。
再次走到江柠房子的房门口时,江柏还有些不真实感。
他先敲了敲房门,看会不会有原主人回来了,等确定里面没人,才小心地掏出钥匙,打开房屋大门,探头先往里面看了看,待看到里面真的没人,江柏才和童金刚二人放心的走了进去。
童金刚一进去,就往沙发上一座,双臂舒展地搭在沙发靠背上,翘着二郎腿,笑嘻嘻问江柏:“柏子,快看看,我这样像不像陈浩南?”他遗憾地说:“要是有照相机就好了,就给我用这个角度,拍几张照片,肯定帅呆了!”
童父看着前面的两个小子跟做贼一样探头探脑的样子,不由感到好笑,待听了童金刚的话,催促他:“你让柏子歇歇吧,你去把东西放冰箱去,天太热,别放坏了。”又提醒他:“鸡腿放在冷冻里。”
他自己拎着东西去厨房做饭。
江柏不好意思让童父做饭,可童父在家也是做惯了的,笑着说:“你们两个休息一下吧,这里交给我,放心,一会儿就好。”
江柠房子里是有冰箱的,之前钱经理跟他们介绍过,知道冰箱怎么用,插上电后,童金刚就将买的鸡腿腊鸭腿放在了冷冻室里,蔬菜放在保鲜柜里,童父洗锅淘米,江柏就在一旁洗菜,切腊鸭腿。
江柠厨房的煤气灶都按上了,就差一个煤气罐和一个炒锅,就能做饭。
可江柏身上钱财有限,添置一个电饭锅对他来说都是大件了,今天的这些米蛋菜还是童父出的钱,他和童金刚两人要在江柠的房子里住好几天,也不好什么钱都让江柏出。
三个人在江柠餐厅的餐桌上,吃的异常满足。
碗是童金刚洗的,江柏回到客房,摸着床上那崭新且花纹繁复华丽的欧美宫廷风的四件套,根本不敢睡上去,生怕把妹妹的被单床罩弄脏了。
况且现在是夏季,床上没有凉席,那厚厚的被子被褥,看着就热,舍不得开空调的江柏,和童金刚、童父商议了之后,都干脆决定打地铺。
江柏和童金刚都是带了凉席的。
吴城便盛产凉席,非种稻谷的季节,马路两边放眼望去,全部都是编织草席的草,被割的整整齐齐的晒在马路两边,吴城很多失了业没工作的人,就领了编织凉席的草,回家编织凉席,挣点手工费。
所以草席在吴城本地卖的很便宜。
江柠的房间里全部铺的木地板,因为有钱经理和杨美蓉偶尔来打扫,看上去非常干净,江柏原本不想开空调的,可童金刚非常想要体验一下夏日有空调的感觉,于是三个人决定晚上睡在一个房间打地铺,这样就可以都能吹上空调了。
半夜的时候,江柏被冻醒,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一时间竟生出几分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感觉,分不清这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
他起身坐了好一会儿,才爬起来,走到客厅里,原本是想拿被子进去的,不知怎么,一个人走到落地窗前,望着外面寂静的黑夜。
夏季太热,工地早上起得很早,干的很晚,中午烈日整炙热的时候,他们可以回去午睡休息几个小时,到下午三点再继续赶工。
此时外面一片寂静。
九六年的沪市,还没有成为后来的魔都,沪东的城市上空,是可以看到星星的。
江柏抬头就透过阳台上封顶的玻璃,看到漫天星空。
啪,客厅的灯被打开了,童金刚揉着眼睛,看到江柏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看星星,也站到他身边,抬头看天,又走到阳台前,投过玻璃窗俯瞰尚在建设中的沪东。
这个小区的房子总层高只有六层,但因为单层的层高都有六米二,所以总高度还是显得有些高的。
江柠这套房子买在了三层,和那些动则几十层的高楼住宅不同,无法看到整个沪东全貌,只能看到外面的黄浦江。
可惜这时候外面并没有路灯,黑漆漆啥也看不到。
“走了走了,回去睡觉。”他拉了江柏一把,抖了抖自己身上竖起的寒毛:“冻死我了!”
童金刚还是第一次在夏季,享受到被冻醒的待遇。
第一次开空调的他们,以为夏天嘛,想要制冷,把空调温度打的越低越好,打了22度,一个个的都被冻醒了。
江柏回去后,很快耳畔就响起了童金刚和童父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他原本以为自己会睡不着的,可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睡在冰凉的凉席上,盖着毯子,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第二日,童父和童金刚就一起去送江柏去报名。
江柠在市里竞赛的成绩也出来了,不出意外的,江柠考了双科第一。
当竞赛成绩出来后,看到双科第一的江柠,当时将成绩排名打印出来的老师,还十分好奇,“这个江柠是哪个学校的啊?”
因为成绩排名上只有名字和成绩,没有学校,大家也就估计是几个老牌竞赛主力军的市重点,也就没在意。
等到他们要通知这些各科考试成绩排名前五十的学生,来市里集训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这个江柠居然是吴城一中的。

他们开始还以为搞错了, 又去查了下江柠的学校,确实是吴城一中的。
“今年吴城的成绩还不错啊,这个第一第二都是吴城的。”省师大附中的竞赛班老师诧异地说。
“什么第一第二?”其他几个学校的老师也好奇的凑过来, 结果一看, 竞赛成绩单上,第一第二后面的名字, 一个写成吴城第一高中,一个写着吴城高级中学。
几个老师面面相觑,实在没想到,他们七个县区,市里五个区, 十所学校,外加荣昌县两个学校, 这么多县区学校,居然让吴城的两个学校拔得了头筹。
要是吴城高级中学嘛, 他们还能理解,这个吴城一中是什么情况?
省师大附中的一个老师忍不住酸溜溜地说:“吴城一中今年倒是出了个不错的苗子。”
“吴城一中的竞赛老师是谁啊?”又有人问。
几个人面面相觑,一来,计老师是新老师,二来, 一中之前的成绩一直都是市赛一轮游就结束了, 极少有进省赛的, 所以计老师和他们市里的老牌市重点的老师们, 还真不太熟。
也有知道的说:“听说曾在省里拿过一等奖, 进过冬令营被保送的。”
具体他们也不清楚了。
有老师感慨地说:“原来是进过冬令营的, 难怪能教出个这么好的苗子了。”
竞赛就是如此残酷,光有好的学生苗子还不行, 还得有好老师,竞赛生就得有专业的竞赛老师来教,普通的数学老师并不能教出一个好的竞赛生,这也是全市的各个重点高中,不是没有出过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甚至在全市考试中都能拿到前十名,可在竞赛中就是一文不名,比如之前的吴城一中。
因为没有好的竞赛老师。
也是孙校长上位后,花高金挖来了计老师和另一位竞赛老师,两个人一起,才让这两年一中的竞赛成绩稍稍好了些。
他们看着两科第二,一科第一的宋培风说:“吴城的吴中有吴城第一高中在后面紧追不舍,连带着吴中的成绩都上来了,这次第一第二都在吴城。”
江柠的出现,也让吴城一中进入了这些老师们眼中,问他们:“今年这个吴城一中进了多少人?”
他们把名单一查,只有两人。
江柠和邢宏宇。
章文学和程玉凤两人把心思全都放在了校内成绩竞争上了,花在竞赛上的时间和精力少了,在吴城县内还算出众,可和这么多来自全市的尖子生们比,成绩就不够看了,他们二人虽然优秀,但是能走到市赛的,没有一个是不优秀的,分别只在于你在这件事上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而已。
他们在竞赛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少了,自然就被别人比下去了。
这也没什么错,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罢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宋培风和江柠这样,竞赛和校内成绩两手抓的。
实际上,虽都是竞赛成绩,但前五名的成绩,和五名开外的成绩,是呈断崖式下跌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竞赛路线,也有很多来市里参加竞赛,并进入了省赛的人,也知道,自己可能无法在竞赛上出成绩,还是对竞赛有所保留,自己的本身成绩虽有所下降,却并不曾放下。
只有除了江柠和宋培风之外的另外三名学生,是确定走竞赛路子,想在省赛中争一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
省赛三等奖在高考中,可以加十分。
他们下半年才高一,如果省赛成绩不理想,再把精力放到高考中去,也还来得及,如果拿到奖,高考加的十分也不少,如果能进冬令营,被那些前十的高校直接签走,就更好不过。
去年光是清北两所高校,就签走了一百多人。
邢宏宇身上是有些野性和冲劲在的,他在期末考试结束了之后,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竞赛中,尤其是在省师大附中考试时,遇到的别的学校对他们吴城一中的无视和冷遇,更是让他在心里憋了把火,市赛结束后,回到集训队,更是努力。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进省赛,可他想要努力一把,之前那种被人无视和冷待的感觉让他感到非常不爽。
然而在得知这次一中,只有他和江柠两个人进了市集训队后,邢宏宇在高兴之余,脸也不禁悄悄的红了,非常的害羞。
因为他觉得这他和江柠不可言说的缘份。
不然之前学校排名第二第三的章文学、程玉凤都没进市集训队,怎么就他和江柠两人进了?
而且他和江柠的共同点还不止这一处,江柠当初是从全年级两百名开外的平行班,直接冲上年级第一位置的,他也是从中考的年级六十名,冲上年级前五的。
春、心萌动的少年,在对一个人产生了不一样的心思后,总是会绞尽脑汁的去证明,自己和这个人之间,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缘份。
江柠原本想趁着暑假,和江柏一起来沪市,一来可以看看别墅现在的装修情况,二来可以在江柏学校附近买个铺子,不图赚什么钱,就让江柏有个事情做,他也安心些,二来,现在她手里的钱还买得起铺子,再过两年,沪市房价疯涨,她就是想买铺子,也买不起了。
这铺子买在那里,哪怕什么都不做,光是收房租,未来也够了呀。
可惜计划不如变化快,谁能想到,好好的暑假,她被关在集训队,愣是一天假期都没有。
好不容易等到市赛成绩出来,以为会有两天假期,结果江柠和邢宏宇两人,又和吴中的人一起,被送到了市集训队。
因为这次一中只有他们两个人去,江柠在选择靠窗位置坐下的时候,邢宏宇很自觉的坐到江柠身边,并为之窃喜,不时的假装看窗外,实际上用眼角的余光在看江柠。
一中来的早,计老师想到自己的女朋友,这么热,他又下去跑到校门口买了三瓶汽水上来,给江柠和邢宏宇一人带了一瓶,见到他们两个人坐在一块的时候,还用汽水瓶指了指中巴车上的其它座位说:“我们人少,车子坐的下,不用挤在一块的。”
计老师很贴心,买回来的汽水瓶已经是打开的,邢宏宇和江柠也就没有客气,说了谢谢后,又坐回座位上。
邢宏宇笑着计老师说:“谢谢计老师,吴中的学生还没来,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我就先在这坐着吧。”
这次因为人少,两个学校包的中巴车,而不是上次的大巴车。
计老师想到一直以来一中和吴中的针锋相对,觉得两个一中学生坐一起好像也没什么。
不多时,吴中的两个带队老师就带着吴中的六个学生出来了。
这次的市集训队只选五十个人,一中两个,吴中进了六个,其余学校基本也都在四到五个人左右。
吴中的人上车看到正在喝汽水的江柠和邢宏宇倒是没觉得惊讶,他们估计这次一中的江柠肯定能进的,就是不知道她这次在市里的考试排名是多少。
因为这次两个高中的人去的少,总共只有八个人,两个学校的主任就都没跟着,而是在学校里安排即将到来的新生的报到工作和军训。
两个学校的带队老师,一个是吴中的刘老师和周老师,一个是一中的计老师和苏老师。
周老师和计老师是一对年轻情侣,没有了主任跟着,周老师还没上车,计老师就已经拿着冷藏过的冰汽水,迎了上去,两个人一上车就坐到了一起。
到了市里,一中的人先在市医院门口下了车。
计老师和苏老师在医院对面的商店里买了水果和一束康乃馨,带着江柠和邢宏宇两人,一起去市医院去看望一中的前教务处主任——张主任。
张主任还在市医院住院,他爱人在照顾他。
张主任看到江柠他们过来极为高兴,还想下床呢,被他家属制止了。
计老师他们也立刻说:“您躺好,您躺好。”又忙把花和水果拿给了张主任家属。
张主任傲娇地说:“下次人过来看我就行了,不用破费买东西,你看看我这里堆的,根本吃不完,一会儿你们回去的时候带一些回去。”
自从张主任生病住院,每天都有他的学生来看望他,买的全是水果和保健品,堆了一堆,他根本就不需要。
对他来说,学生们愿意来看望他,就是他最高兴的事情了。
知道这次一中进了两个人,张主任也十分高兴,勉励江柠和邢宏宇两个人:“在集训队要好好学习,为校争光!”
江柠和邢宏宇他们在医院没有多待,就回去了。
见他们回去,张主任极为不舍。
他家属对他管的太严了,每天这里不让去,哪个不让吃,每天只能躺在病床上,让他非常不适应,好不容易有学生来看望他了,他就想让他们陪他多说说话,可他也知道,他们还要忙学习,忙工作。
于是他们走的时候,小老头就殷切地看着他们出了病房门,又伸头从窗户往下看,一直看着那两个穿着一中蓝白校服的身影,出了医院大门,再也看不见,才落寞的躺回到病床上。
张主任在生病进医院后,就已经正式办了退休的手续,现在一中的教务处主任已经是原来的小王主任,同时教务处也升上来一个新的主任,也就是喜欢踩着模特步走路的原高一三班班主任王老师。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他是不是喜欢  我靠吃瓜兑换  吾妹千秋——  银河下热吻—  星河入我怀—  心跳晚霞——  第一游戏设计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