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家致富奔小康—— by九紫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9
因为两个主任都姓王,原来的小王主任就成了大王主任,王老师就成了小王主任,大家私下开玩笑,就喊教务处的两位主任为‘大小王’。
可刚离开了自己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教学岗位,张主任十分落寞,心态上还调整不过来。
他家属看到他眼巴巴的看着学生走远的背影,一边帮他削苹果皮一边说他:“真这么想回到学校去,就好好听医生话,别喝酒,好好治病,等身体好了,再回学校看看,反正离的近,又不是看不到了。”
张主任这才乖乖点头。
江柠他们这次集训,住的地方不再是宾馆,而是省师大附中的新宿舍中。
因为还没开学,新宿舍都还是空的,江柠和吴中的阮红分到了一个宿舍。
两人把东西放下,就被老师们喊着到集训队的班里去了。
集训队分为物理、数学、化学三个班,但也有像江柠和宋培风这样,三门竞赛都报了的学生,所以除了小班授课外,还有大班集中上课。
这第一次集训队上课,就是大班授课。
市里本地高中的学生们,从早上八九点开始就陆陆续续的到了。
他们知道自己进了市里的集训队,但却不知道具体成绩,等到了集训队后,才看到贴在墙上的前五十名成绩排名表,但他们这些学生,全部都是代表本市去省里比赛的,成绩表的名字后面,就只有分数,没有写上学校。
只是市里的几个学校,也和吴城的学校一样,也经常在一起搞联考,所以大家对各自学校的名字都多多少少有些眼熟。
可顶上面江柠和宋培风的名字,他们实在是想不起来。
于是进来一个学校,他们就相互打听,江柠和宋培风是不是你们学校的,进来一个学校,又去打听,结果,本市的学校学生进来了一个又一个,很快全部都来齐了,还没有打听出,谁是宋培风,谁是江柠。
倒是排在三四五名几个人,已经全都到了,一问,都纷纷表示不是自己学校的,没听说过。
一直等到十点多的时候,吴城高级中学和荣昌二中的人也到了,大家过去一打听,原来宋培风是吴中高级中学的,又问他们,排在第一的江柠是不是他们学校的。
吴中和荣昌二中的学生也都纷纷摇头。
倒是吴中的学生说:“江柠我们知道,她是吴城一中的。”
“吴城一中?”
“很厉害吗?”
江柠他们因为去看望张主任,是所有学校当中,最后一个到的,她和邢宏宇两个人,在老师的带领下,刚进集训队的班级,就见里面的人眼睛齐刷刷的朝门口看过来,还有人在小声说:“快看快看,这是吴城一中了吧?吴城一中的人到了。”
他们实在是太好奇吴城一中了。
不是没有过吴城一中的人来跟他们一起来集训过, 只是往年都是小透明,一轮游就回去了,这次直接压在了所有这些老牌重点高中的头上, 甚至压过了省师大附中和荣昌二中。
而且这次吴城一出就是俩, 吴中一个,吴城一中一个。
看着众人齐刷刷的眼睛, 江柠差点就没笑着说声‘同学们好’了,她是没少给各种什么‘新阶层人士’‘党外人士’等等上过课的,那时候她来上课就是这样,班里‘学生’到齐,她进来就是这种情景。
邢宏宇也被众人炙热的目光看的吓了一跳, 差点以为自己走错班级了,待看到班里人身上穿的不同校服, 知道自己走的是对的,力持镇定的往里走。
前面的位置全都坐满了, 阮红看到江柠,眼睛一亮,朝她笑着招手:“江柠,这里!”
听到阮红的喊声,班里同学们都知道了, 原来她就是江柠。
他们其实好奇的并不是江柠, 而是‘来自吴城一中的江柠’, 如果江柠来自荣昌二中、吴中, 他们都不会这么好奇。
不过很快, 他们就好奇不起来了, 由于时间有限,很快就有竞赛老师来给他们上课, 这次来上课的,全都是来自全市各个学校的‘名师’,不光自己当年竞赛成绩出色,在教学生上,也是教出过很不错成绩的。
市赛就已经相当于他们的摸底,老师们已经不需要再给他们来一次摸底考试,直接就是上课,一直上到晚上九点半,把所有人都上的面有菜色。
江柏的报到日比童金刚提前三天,是童父和童金刚一起送江柏去报道的。
高中时期,江柏看着别的同学,有父亲母亲送着入学,帮着跑前跑后,铺床挂蚊帐,江柏只有自己。
虽然江松也在一中,可江松玩心重,从小就被江妈教的,认为这些事都是女人做的,还对江柠说过:“这些家务事本来就应该是你们女孩子做的!”
一句话说的江柠从此再没有洗过家里的碗,学会了装着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不干家务活了。
他领着江柏来到他的新宿舍,一点也没有帮江柏一起做什么的意识,很快就跟他宿舍的新同学们混熟了,拜托他们照顾一下他,然后他就和朋友们一起去打球了,留下江柏一个人。
可这次不同,有童父和童金刚在。
童家因为童母医院的工作太过忙碌的缘故,童金刚从小就是童父带着长大的,家里的各种家务、做饭,也都是工作相对清闲的童父做的多,所以童父和童金刚抱着江柏的大包小包东西,在大学报到完,送江柏去他宿舍,在江柏选了上铺作为床铺后,他就很自然的上去要给江柏铺床。
在他心里,江柏和童金刚一样,都是不太会做这样活的糙汉,哪里会想到,江柏连针线活都会。
他上初中的时候,家里大人袜子,还是孩子袜子,所有袜子都混在一起,大家瞎穿,江松永远都不管谁是谁的袜子,他就只挑好袜子穿。
他小时候,不光是他家,是全村所有人都一样,袜子的前端和脚后跟,永远都是破的,他都不记得是怎么破的了。
大哥江松永远都是新袜子,妹妹还小,也不会缝袜子,他很小就会拿着针线,自己扯着碎布,一点一点的把袜子的脚后跟和前面给补上,他还无师自通的学会了补双层,这样就不容易破。
他小时候没有围巾,江妈教江柠,江柠小,怎么都学不会,他在旁边看一眼,就学会了,并将江松那些穿的破破烂烂完全无法再穿的毛衣给洗干净拆了,断了的毛线接起来,给自己织了个围巾,后来织的上瘾,给妹妹也织了一条,爷爷也织了一条。
他还是个完美主义者,给妹妹织的围巾上,还有一只黄色小鸭子,就是毛线有限,织的短了一些。
他不光会织围巾,还会织手套、袜子、毛线鞋。
家里做饭、铺床、叠被这些事情,小时候都是他和妹妹一起做。
童金刚也帮江柏整理东西。
江柏来的算早的,寝室里已经有两个人,看到童父和童金刚,尤其是童金刚和江柏一样,个子也很高,还以为这两人亲兄弟,童父是他爸爸呢。
由于不熟,他们也没开口询问,都相互打了招呼,童金刚也自来熟的和寝室里两个人说着:“都是一个寝室的,我兄弟以后就拜托你们多照顾一下了。”
另外两个室友看着江柏的帅脸,也是怔愣了片刻,客气地笑着说:“相互照顾,相互照顾。”
江柏早已经不是一年前那个气质还有些畏缩的江柏了,如今的他身姿挺拔,身材颀长有力,不知是不是妹妹在沪市买的大豪宅,也让他没了来自小城农村的自卑感消去了,他神色淡然,举止从容,身上丝毫没有过去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反而带着几分赧然的浅笑,和两个新室友打招呼。
等童父、童金刚、江柏三人,将蚊帐挂好,床单被褥也换上了学校发的新的,在床单上铺上草席,江柠给他的大密码箱也被他塞在了床底下。
这时候使用这种拉杆密码箱的人极少,这还属于非常时髦的行李箱,两个室友看江柏的穿着、气质、密码箱,都以为江柏家庭条件不错,俗话说,先敬罗衣后敬人,在任何地方都是如此,他们以为江柏家境不错,自然也会对他客气几分。
军训还没开始,两个室友见江柏晚上不住在宿舍,而是要‘回家’,还以为江柏是本地人。
江柏和童金刚他们又回到江柠的房子,如今他学费已经交了,饭卡里面也充了三百块钱,大队部、江大伯、舅舅家亲戚们给的钱,江柠给他发的‘工资’等,全都被他存到了存折里,现在身上的现金只剩下十块钱。
除了江柏到了报到时间,一中吴中今年的新生,也都到了报名时间。
一中和吴中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时间,报名时间一直都是提前一周的,和江柏在同一天,报完名后,就是为期一周的军训。
到二十七日,童父将童金刚送到学校报到后,他也没再耽搁,送完他就自己回了吴城。
他已经请了好几天假了。
江爸一连等了好几天,终于等到江柏又打来的电话,知道他已经报到成功了,马上就要军训了,江爸笑的合不拢嘴,就仿佛听到自己大学要军训一样高兴。
当天,他还心情特别好的把豆腐干,全都切成了一块块的兰花豆腐干,每个来买盒饭的人,都从旁边的大卤菜锅里,夹了一块兰花豆腐干送给客人,和客人们分享他儿子今天进大学报到,即将要军训的好消息。
别说客人了,就连附近店铺里,已经和江爸熟悉了的人,也都知道了江爸有个在读大学儿子的事。
这年头的大学生,可还算稀罕了,纷纷恭喜江爸。
江爸也因为自己家里出了大学生而格外高兴,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都因此提高了,过去几年因欠债而被压的直不起来的背,如今终于挺直了。
江爸因为菜烧的好吃,江妈洗菜洗的干净,卫生做的好,盒饭他们自己都吃,附近报刊亭,工作人员,和一些小店铺的人,也都喜欢到江爸这里来买盒饭吃。
江妈很不喜欢江爸这种一高兴就免费送人这个送人那个的行为,好在这次只是豆腐干,不是鸭掌,她除了瞪了江爸好几眼,到底没再人前说江爸,只是脸色不太好看。
今年严打的风,终于也吹到了他们深市,现在深市正在严打毒~品和黑~势力,火车站附近的小偷还是不少,可那种骑着摩托车当街抢包的事情少了一些,至少目前不敢在市里做了。
何小芳她们也陆陆续续的返校。
经过了一个暑假,原本就黑的何小芳,更黑了,在她原来的基础上,仿佛黑了八个度,因为出了汗,脸上显得有些油光发亮,整个人也显得非常疲惫。
她家里只有她弟弟一个男丁,弟弟还小,双抢期间的重活累活,都是她和她姐姐、她爸爸妈妈做的,她妈妈年纪上来了,又生的太多,做不了太重的活,主要负责家里的洗衣做饭打扫的活,只在每日早晚去田里割稻插秧。
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还是她和她姐、她爸。
她家里困难,她妈也舍不得买肉,即使买了点肉,主要也是给她爸和弟弟吃,她和姐姐一点肉沫星子都沾不到,她一个双抢下来,整个人都快累瘫了,好不容易忙完了双抢开学了,又和姐姐一起挑了一担子大米来到学校,为了省钱,她和姐姐都没有坐车,而是挑着百十斤的大米,一路走到学校的。
在看到自己学校的刹那,她居然想哭。
她以为进了学校马上就能看到江柠的,谁知江柠居然不在学校,一问才知道,江柠因为要参加九月份的省赛,去了市里集训。
徐秀丽也没有回校,按照徐秀丽恋家的性格,不到明天下午,她都不会回来的。
寝室里卢雪花和汪霞倒是到了,卢雪花一见到何小芳都惊呆了,大喊:“何小芳!你怎么黑成这样了!”
何小芳一笑,一口大白牙就露出来了,腼腆地说:“暑假晒的呀。”
“那也不至于晒的这么黑吧?”卢雪花是正常肤色,并不是很白的皮肤,甚至有些黄,可是她把自己胳膊往何小芳胳膊那里一伸,发现自己好白哦~
她顿时惊叹:“我从来都没发现我这么白过!”
汪霞也把自己胳膊伸了过来,她本来就长得粉粉嫩嫩的,这下显得胳膊真是白的发光了。
汪霞虽然也是农村的,但是她在家一般都是干家务活,她上面好几个哥哥,还有干爸干哥哥,家里农活轮不上她。
在寝室里,大家就在讨论报名时选文理科的事,大家相互问着选文还是选理。
一中的文理科分班,虽说是在高二开学的时候才正式分的,但实际上,从高一下学期的时候,班里的很多同学就已经有了侧重点。
比如何小芳,在高一下学期的时候,基本已经放弃了物理化学这两门课的学习,将精力全部都放在提高数学和英语这两门成绩上,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也不曾说什么,班里很多同学,在无法兼顾文理的情况下,在高一下学期都做出了和何小芳一样的选择,只有江柠、徐秀丽等少数的学生,文理科学的都好,成绩均衡的学生,还在坚持七门课都上。
汪霞她们也是,早在上学期就已经想好了自己读文还是读理。
汪霞说:“我肯定读文科的。”
何小芳也叫苦说:“终于可以分文理科了,我上学期就想读文科了,物理化学把我都学累死了,光是一个数学都差点累死我,更别说还有物理化学。”
卢雪花和刘萍两人都是学理科。
寝室里,江柠和徐秀丽还不在,几个人又猜测这两人是学文科还是理科,毕竟她们两人不偏科,各科成绩都很好。
何小芳说:“柠柠应该是学文科的,她之前讲过,会报文科。”
卢雪花吃惊道:“那不会吧?江柠不是还参加什么数理化竞赛去了吗?她理科成绩这么好,还去学文科?”
现在还有句俗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所以只要是理科成绩好的,基本上都会去选择学理科。
“可你没发现,柠柠文科成绩更好吗?”何小芳说。
卢雪花惊讶地回问她:“她哪科成绩不好?”
两个人就江柠文科好还是理科好,这个问题争论了一番,最终何小芳口才不敌卢雪花,气哼哼地说了句:“我不和你说了。”转身回床上生闷气去了。
她其实是想江柠学文科的,这样说不定她们还能在一个班,想到她们俩不在一个班了,她心里就闷闷的。
卢雪花一眼就看穿了她的想法,在下面嗤笑了一声说:“我知道你和江柠关系好,也别想着和她一个班了,她成绩这么好,即使选了文科,也是在重点班,跟我们平行班有什么关系?到时候说不定我们寝室都得重新换人!”
一想到寝室要换人,她和江柠要分开,何小芳心情就更不好了,转过身面对着墙,闷闷的不吭声。
她一直都知道,寝室里的人都是因为江柠和她好,才逐渐不再针对她,她才逐渐融入了这个寝室的,她不知道,如果江柠走了,或者卢雪花、刘萍她们也都走了,寝室里来了新同学,她们会不会又像高一第一学期刚开学的那几个月一样,全部都排斥她,不理她,在背后说她小话。
寝室里的其他女生也觉得不开心,因为如果江柠和她们分开了,那她们大概就不能再把江柠的书租出去了。
她们寝室因为有江柠在,比别的寝室的女生关系都好,别的寝室听说还有吵架打架的,她们寝室除了那次刘萍私下把江柠的书租出去,在寝室爆发了矛盾,刚开学那几个月针对过何小芳,后面她们寝室关系就一直很和谐,江柠有空的时候,中午还来寝室给她们开过小灶,让她们成绩提升了很多。
寝室的和谐,也让她们可以将更多的心力放在学习上,不用去应对复杂的让她们感到内耗的宿舍关系。
这一切和江柠的租书换红烧肉的计划是分不开的,她们也怕到时候进了与她们性格合不来的新同学,到时候吵架打架,尤其是寝室里卢雪花和刘萍两个,都是性子急脾气暴的。
徐秀丽是第二天下午到校的,去报名的时候,就去分文理科了,她在她爸妈的建议下,选择了理科。
理科还是王老师带班,文科的话,就要换班主任了。
徐秀丽想到江柠上学期说过的,她要读文科的话,犹豫了一下,问王老师:“寝室能不能不换?”
“这个看你们意愿,你们要是想换就换,打个申请就行了,不想换的话就可以留在原宿舍。”王老师说。
听到这话,徐秀丽心里一松,回宿舍说了这个好消息。
宿舍里的其他人已经全部到了,听到徐秀丽说的这个好消息后,刘萍第一个欢呼出声:“又可以继续租书吃红烧肉喽!”
如今寝室里的书越来越多了,除了每期的武侠外,还有《大宋》的五册出版书,《读者》和《青年文摘》少了,但有徐秀丽偶尔买的两本,也放里面一起往外面出租。
不过到了高二,大概租书的人就少了,刘萍决定,等新生入学后,发展新客户,把书租给高一的新生们去。
新学年开始,原本住在下面的高二,现在升了高三的男生们,就要搬到老宿舍楼去住了,下面的寝室全部腾出来给新生入住,她们目前还是高二,不用搬。
随着新生入学,在省城参加了一个暑期的歌唱比赛的江钢琴也回到了吴城,把自己这些年攒下的压岁钱花了个精光。
她并没有拿到什么名次,但是上电视还是让她感到很开心。
倒是贺乔生,顶着原创歌手的名头,一直闯进了决赛,他的几首原创歌曲,随着比赛在省台上的播出,如今也被音乐公司看中,签了去,贺乔生也因为这个比赛,而小小的出名了。
在比赛的时候,他就一直抱着柠萌可能也会看他的比赛,所以他一定要表现好的想法,每一场都认认真真的比赛,不光是歌唱上,还有外表的衣着打扮上,力求让柠萌再也看不到丝毫他过去染着黄毛的影子。
于是观众们在电视机前,看到的,就是穿着白衬衫、白T恤、牛仔裤,干干净净校园清爽少年的模样,为此电视台还给了他不少镜头。
因为有了些名气,加上他的创作功底,也被人邀请去组建乐队。
他自己倒是想跟着他们去流浪,无奈他爸妈不允许。
他外公也劝他:“我们倒不是不让你玩音乐,但你大学至少得读,你觉得你现在的水平,足够支撑你去玩专业的音乐吗?我建议你还是先去音乐学院学个几年。”
贺乔生的吉他才学了几个月,有个屁的水平,他写的几首歌,还全部都是外公帮他润色修改的,于是在外面闯荡了一个暑假的贺乔生,又回到了吴城。
回到吴城的时候,他还忍不住想,自己暑假的比赛这么红,也不知道柠萌有没有看到他,听到他写的歌。
她不知道有没有听出来,他写的歌,全都是因为她。
想到她也看了他的比赛,听到他写的歌,贺乔生就忍不住红了脸低头笑。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笑,反正就很开心,很快乐。
第122章 122
他很想知道柠萌看到他写的歌的反应, 他不知道他有没有离她更近一点,她还有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小混混。
其实他真没有在外面混过,最多就是在周五的晚上和周六的晚上, 和同学一起在网吧通宵打游戏而已, 他那头黄毛,还是为了赶时尚染的, 一到开学,就被他们学校的主任勒令又染回黑发了。
贺乔生一回学校,就接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
他们省台还是本省的人看的最多,他们学校的人自然也在电视上看到了去参加了唱歌比赛的贺乔生,见他以新的形象回到班级, 纷纷用吴城话怪叫:“哎哟!贺乔生,变样儿了啊!”
“现在咋打扮的这么帅了!”
现在的贺乔生哪里还有半年前那副整夜玩游戏的黑眼圈和中二期的黄毛样儿?整个人清清爽爽, 头发也剪成现在香江四大天王的发型,穿着白T恤牛仔裤, 身后背着一把吉他。
贺乔生其实是有点得意的,毕竟自己这个暑假也算是出尽了风头,可他只要一想到柠萌,他的那种想要飘的心态就会快速回落,生怕自己被柠萌嫌弃, 不愿意和自己做朋友。
他想变得更有名一些, 到那时候, 他再走到柠萌面前, 问她:“嗨, 我可以和你做朋友了吗?”
想到此, 他脑中突然又迸发出灵感,拿出纸笔, 在笔记本上唰唰写下:《我想和你做朋友》。
江荷花一直在关注江月琴的事情,她因为她爸是大队书记,对于后续的事情知道的其实多一些,江月琴在去年江柠将她的事情拆穿之后,她原本要带走的几个女生,都纷纷得到村里媳妇们回娘家报信,尤其是江月琴外婆家的村子,知道江月琴干的‘好事’后,连带着把江月琴的外婆一家都在村子里被骂的抬不起头,那真是连祖宗八代都给骂了,骂的他们还不敢还口,只好来骂自己女儿,骂江家人不会管教女儿,连带着来祸害他们村子的姑娘。
江月琴的母亲为此一年都不敢回娘家,回去要被全村的人吐唾沫的。
江月琴自那之后也没有回来过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脸。
江荷花知道江柠居然没有跟着去,反而将江月琴拆穿了后,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居然生出一点隐秘的遗憾,只差一点,她就陷入到泥潭里,从此与她,云泥之别。
她妈不让她多打听这样的事,她爸也不欲与她多说,只告诫她:“以后在外面多留几个心眼,你看到了吧?有些人就专坑熟人!你以后在外面,别谁的话都相信,平日里多待在学校里,别出来!”大队书记说:“要不是大个子她女儿运气好,人也聪明,知道不懂的事情跟她爸妈说,不然真被带到那地方,一辈子都毁了。”
像江柠前世那样,被带到那地方当了服务员,发现不对后,能果断的什么东西都不要,身无分文就敢沿着火车道平安走回来的,那是少之又少。
自从吴城的那次打群架,影响到吴中、一中两个学校的考试后,吴城就狠狠抓了一批平日里喜欢打架斗殴搞黑恶势力的小混混,让吴城的风气为之一清,可下面乡镇上的风气依然很坏,各种聚众打架的人非常多,这些小混混有些还是一些地下赌场的打手,以此顺藤摸瓜,顺便把地下赌场一锅端了。
很多地下赌场没办法,去山里跟警察们打起了游击战,把牌九、扑克牌等赌具带到山上,约着那些赌徒们躲到山里赌,去沙河的小岛上赌。
这些吴城的小混混们也跟着下到下面的乡镇上,连带着乡镇的风气都坏了许多,更乱了。
前段时间,听说哪座山里躲着赌钱的一群人,都被警察们精准的一锅端了,他们都怀疑是那些赌钱的人中,他们的老婆不满丈夫赌钱,去警察局举报的,但具体是哪个赌徒的老婆举报的,他们也不知道。
江叔爷爷拿着警察们给的奖励,默默的深藏功与名。
大队书记就怕现在外面这么乱,影响到他女儿的学习,开学的时候,亲自送江荷花到学校报名,等确认她安全的待在吴中学校里面后,才和荷花妈妈离开了。
江荷花来到学校后,发现寝室里阮红不在,就知道她大概是过了市赛,去市里集训去了。
她分文理科的时候,她原本想要选文科的,但想到宋培风可能会读理科,她想了想,也咬牙选了理科。
她理科成绩其实不错,不然也不能考到年级前五六十名。
去年期末的时候,她将精力分散了一些在竞赛上,成绩有所下降,可在文理分科后,她依然险险的被分在了重点班,但是开学后宋培风并不在。
很快,她又听说,一中的江柠也进了市赛,如今和宋培风他们在一个集训队里集训。
省赛是在九月十七号考,这个时间已经尽量照顾到很多不适合走竞赛路线,却也在响应国家号召,努力提高竞赛成绩,参加竞赛的学生,一旦没有在省赛中取得成绩,这时候回到学校里来继续学习,只要调整好,并不会影响他们后续的高考。
而在省里拿到奖的学生,就很有可能进入全国比赛,进入冬令营,被提前保送。
江柠是省赛参加完后,回到学校来继续上课的,她回到学校了,才发现,她因为在集训队,错过了高二开学的报名,被学校免了学费后,自动分到理科班去了。
江柠:……
江柠刚重生回来时,因为自己曾经学过的高中知识全部还给了老师,需要从头学起,怕自己跟不上,才一心想着学文科。
现在参加了数理化的竞赛,把心思都放在理科上,没有那么多繁杂的事情来干扰她之后,她发现数理化也不难,居然学的还挺有趣的,现在也无所谓文理了。
她前世就认识一个作者,他本是一个双一流大学少年班出来的理科大佬,刚出来工作时,还出了几本理科方面的专业书籍,后来却是靠写作出了名,成了人大代表。
江柠前世学的文科,因为自己职业和专业的缘故,不喜欢说话,私生活也一直很简单沉闷,唯一让她感到放松的事情,就是写作,天马行空的写作,写星际,写修仙,写历史权谋,写争霸天下,对了,她还尤爱写无脑小白文。
现在有了学理的机会,她便想换个思路,换个专业,给自己今后的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拓宽自己的写作题材。
是的,江柠这么快就接受了自己学理科的原因,就是这么功利,她纯粹是想换一种与前世不同的路,给自己的写作提供素材。
本来她这个成绩,是可以分到重点班的,但这个并不是强制分,而是要征求学生本人的意见,江柠在思考过之后,决定还是留在王老师班级。
王老师班级的授课老师们,还是原来的老师,并没有换,就连何小芳所待的文科班,王老师依然担任着那个班的英语老师,这让一直担心自己换了英语老师后,怕自己英语成绩跟不上,到时候学的更加吃力的何小芳,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又因为江柠的回来,抱着她开心的转了个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