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八零小辣媳:我靠美食发家致富—— by嗣源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01

厂里讲的是爱护同事,互相帮助,我也是过来劝一劝苏宁,实在是过不下去的话,干脆就离了算了,大家都解脱了。
苏宁她现在自己做买卖就过的很好,挣了不少钱。
我看她给陆家也没少买东西,陆家阿姨和妹子来的时候,她给买衣裳和吃的,可大方了。
苏宁应该也是想要修复自己和陆信的关系。”
白梅早就知道苏家是什么人家,就故意这么说给他们听。
她这么多天在车间熬得辛苦,除了车间活儿本身就没什么意思之外,白梅发现,她离开陆信之后,工作和生活的热情都降了大半。
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她对陆信的感情竟然这么深,不管做什么,都会心里想着陆信。
所以,她刚刚听到苏家这些人说会撺掇苏宁和陆信离婚,她干脆就加了一把火。
果然,听到这里,苏家一家都恨得牙痒痒。
最先表态的是苏家最小的妹妹苏静。
“我姐竟然这么糊涂,拿钱去贴补婆家,她是不是忘了这么多年爸妈是怎么教我们的了?”
苏富贵也是恨得咬牙切齿,“胳膊肘往外拐,吃里爬外的东西,她忘了自己姓苏,也忘了是谁养大她的!”
“是我当初瞎了眼了,看上了陆信,把闺女嫁给他!”苏大成跺了一下脚。
孙大萍扯了扯苏大成的袖子,“我说前阵子李凤霞那个死老婆子非得来城里干啥呢,肯定是他们撺掇的!
要我说呀,咱们老人做主,趁早让这两个小的离了得了。陆家,不是善茬。
让苏宁把这个产业拾掇一下,可不能让那么大一个餐馆落在陆家手里。”
“对,就是这个理儿。”苏大成道,“苏宁给陆家那两个老不要脸的买了那么多东西,都没说给咱们买,她就是猪油蒙心,心里头没有咱们了。
苏宁跟陆信一天不离婚,苏宁这心都不会收回来。”
苏家人商量了一番之后,打定了主意,要让苏宁和陆信离婚。
白梅建议苏富贵先留在城里谋生,她可以给苏富贵在厂里找一个单身宿舍先住着,其他人先回老家。
她这么做,也是想要把苏家人留下来,去搅合苏宁和陆信的日子。
苏家人本就六神无主,听了白梅的话,连声道谢叫好,留下苏富贵跟着白梅先去安顿。
剩下苏家老两口带着儿媳妇和闺女,先回老家去。
又过了两天,因为苏宁照顾得好,陆信本身身体素质也不错,陆信恢复得很快,伤口没有发炎红肿,在愈合修复中。
陆信已经可以四处走动,自己进食,苏宁也就开始了饭店和医院两边跑的日子。
陆信在医院也没闲着,他用另外一只没受伤的左手将他出差去京城的所有笔记给整理了。
医生说,再观察一天,要是没什么异样,就可以出院了。
陆信也是着急去跟厂里做汇报。
现在全国各地推行改革政策,他们在北方小城,消息相对闭塞,但改革这股风早晚也会吹过来。
裁掉闲散职位,以及一些个超负荷的亏损项目,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引进先进技术手段,这些都势在必行。
陆信的意思是莫不如趁着国家出台政策之前,他们先做好准备转型,这样,也能跟得上大形势。
苏宁现在手里宽裕,就想着把之前从张丽和李凤霞那借的钱都给还了。
当然了,张丽当初那么仗义借钱,这会儿,苏宁要是这么直接就借多少还多少,看着多少有些寒碜。
她思前想后,抽空上街买些个纯棉的小花布,精心的剪裁过后,做成了小衣裳。
两套连体衣,两套分体上衣和裤子。
她给张丽家送了两套,又给姜玉珍家送了两套,都是给她们未出生的孩子的礼物,算是表达一份自己的心意。
张丽拿到手之后,喜欢得不得了,直夸苏宁手艺好,脑袋瓜就是比别人转得快。
苏宁也就顺势把钱拿出来,说是要还钱。
“哎呀,我们又不着急用。你手里现在宽裕么?”张丽没急着收钱,而是先问了苏宁。
看着这么为自己着想的张丽,苏宁十分感动。
“前阵子,我不是接了一个宴席么,我手里有点钱。你们生孩子开销也不小,还是赶紧揣起来吧。”苏宁把钱塞到了张丽的手中。
“那行,你再用钱,跟我说啊!”张丽嘱咐道。
张丽的言行就很能体现出远亲不如近邻的这句话的意思。
与其说,乡下那些人是亲人,苏宁更愿意和张丽夫妻,姜玉珍夫妻多走动,联络感情。
至于李凤霞那两百块钱,苏宁给她打了电话,想要把钱寄给她。
李凤霞接到电话之后,知道苏宁这边经营得很好,挣了钱,很高兴,直夸儿媳妇能干。
至于她的钱,她本说是不要,但是苏宁坚持要给,干脆,李凤霞就定了,把这钱给陆瑶上学用。
苏宁又和李凤霞多说了几句,她已经让人捎了点吃的用的,给李凤霞和陆信他爸带回去。
李凤霞嘴上说不要,但是,已经是满脸笑意,觉得儿媳妇对她可真孝顺。
婆媳二人又扯了一会儿闲篇,才挂了电话。
李凤霞挂了电话之后,刚要迈出村支部的大门,就看到迎面过来的孙大萍和苏大成。
第179章 二百块钱的争议
“哎呦,亲家母,这是接了谁的电话,这么乐呵?”孙大萍上前去,假装热络道。
李凤霞虽然看不上孙大萍和苏大成一家子,但是毕竟他们是苏宁的父母。
李凤霞还是看在苏宁的面子上,对孙大萍和颜悦色地道,“是苏宁来的电话,她那边挺好的,跟咱们报个平安。”
“啧啧啧,我就说么,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呀。”孙大萍酸溜溜地道,“亲家母啊,苏宁现在跟你比跟我亲喽!她都没说给我打个电话!”
李凤霞心里只觉得孙大萍这个妈当得真是不讲理。
这要是他们家瑶瑶将来结婚了,她和婆家关系处得好,她高兴都来不及呢!
李凤霞也不知道苏宁跟没跟苏家说自己给她拿两百块钱的事儿,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没跟苏大成和孙大萍提。
明面上,李凤霞还想要给彼此留几分脸面,对孙大萍道,“你们不是前些天去了城里,见着她了么,我这脱不开身,也只能打电话。
亲家,亲家母,没什么事儿,我就先回去了,我家老头子还等着我回去做饭呢!”
孙大萍抱着肩膀,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哎呦,这是心虚了,不敢面对我和我们家大成啊!李凤霞,没看出来啊,你心机还挺深呢!”
李凤霞脚步一顿,扭头看向了孙大萍,脸上的那抹假笑再也维持不住,直接黑了脸,问道,“你什么意思?”
苏大成哼道,“别以为我没听见,刚刚苏宁说要给你钱,你让她给陆瑶交学费!我在墙根那趴了半天,听得是一清二楚!”
其实,苏大成口中的一清二楚,就是零星的对话片段,但是,也足够他在脑子里把这些事儿拼凑完整。
“你……你们……竟然偷听我打电话!”李凤霞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愤怒。
孙大萍当即就像是抓住了李凤霞的小辫子,得理不饶人道,“咋,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你偷偷跟我们家闺女要钱,这得亏是我听见了,这要是没听见,我们苏家闺女的钱,还不得都划拉到你们陆家口袋里去啊!”
孙大萍这么一嚷嚷,村里不少出来遛弯,唠嗑的村民们都听见了。
也不过片刻功夫,呼啦啦在村委会聚了一大帮人。
大家伙儿都好奇这事儿的原委,孙大萍还在那煽动乡亲的情绪,“大家伙儿,你们评评理啊,我这辛辛苦苦养大的闺女,嫁到了老陆家,我们就连块八毛的都捞不着了!
这李凤霞啊,是个黑心眼的婆婆,教唆我家苏宁不管我们,我们这真是命苦哦!”
孙大萍说着说着,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拍着大腿,哭嚎了起来。
李凤霞气的手都哆嗦了,“本来,这事儿你们要是不问,我也不想提,但是既然你们问了,我就跟你们说清楚。苏宁当初要开店,手里没钱,我给留了二百。
现在这孩子干得不错,她手里有了点钱,想把钱还我,我就想着,反正我家老闺女要念书,这个钱干脆就给我家陆瑶念书用了。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你们要是不信,自己给苏宁打电话!”
有人劝孙大萍道,“我说大萍啊,要不,你给苏宁打个电话问问。我瞅着,凤霞一家都挺本分的,不是个会教坏儿媳妇的人家。”
也有人说道,“大成,大萍,你们也是的。这闺女当初是你们死气白赖求着陆家娶的,现在人家苏宁就是老陆家人,给人家花点钱也正常啊!”
老支书背着手,从屋里走出来,呵斥道,“你们当这是什么地方,自己家么?简直不像话!”
苏大成上前理论道,“支书,你可不能偏向老陆家。
这李凤霞怎么说,咱们就怎么信了?
你们信,我可不信!凭什么他们老陆家霸着苏宁的钱,一毛都不给我们老苏家了!
你们是不知道,我们这回进城,苏宁是个什么态度,太让人寒心了!
一分钱不给我们不说,还把我们给撵回来了!我们回来的费用,都是跟别人借的!”
孙大萍指着李凤霞道,“肯定是你!李凤霞,肯定是你教苏宁跟我们隔心了,我们家白养了一个闺女,就这么眼巴巴地给了老陆家!
两百块钱啊!她怎么说给你就给你!”
李凤霞也不想和他们废话了,直接拽着孙大萍往屋子里走,“赶紧给苏宁打电话!打!咱们今儿就把这事儿好好说道说道!说清楚了!”
苏宁是趁着早晨给李凤霞打了电话,这会儿刚要去店里,付荣喊住她,说是她婆家妈又打了电话过来,苏宁还有点诧异。
电话一接起来,听着那边哇啦哇啦地吵嚷声,几句话之后,苏宁便明白了。
“哎,我就是不信,你啥也没说,那苏宁看着我们就跟仇人似的?”
“把这二百块钱说清楚了!要是苏宁给你的,你就给我吐出来!”
苏宁倒抽了一口冷气,来缓解自己心中遭遇到的冲击。
她完全没想到,苏家竟然会无耻到这个程度,会因为从自己这里无所得,去骚扰李凤霞,往人家身上扣屎盆子。
苏宁努力平复了一下自己情绪,让语气尽量没有太大的起伏,开口道,“妈,村支书在旁边吗?”
李凤霞已经被孙大萍给逼的泪眼婆娑,只觉得自己委曲又伤心。
这会儿,李凤霞听到苏宁的声音,像是有了主心骨。
对,村支书有威望,在村里比天大,大家伙儿都服气他。
苏宁说的话,让他给做个见证,省得这孙大萍再胡说不认账!
李凤霞立刻把村支书给叫到了电话跟前,对他作揖道,“支书,求您过来给做个证,我儿媳妇是还我钱,不是我克扣她的钱,不让她贴补娘家,我不想平白无故被人戳脊梁骨。”
老支书闻言,点点头,背着手,对着电话,按了免提,道,“喂,苏宁吗?你有什么想说的,我在这呢!”
苏宁扬声道,“喂,李支书,有您在这主持公道,我就放心了。”
第180章 开面馆的前期准备
苏宁把前因后果说了个清楚明白,老支书听了之后,频频点头。
“书记,是我考虑不周,没把家里的事儿安排好,给您添麻烦了。
我婆婆不容易,她不该受这份委曲。
现在,我这边还有事儿脱不开身,还麻烦您帮忙跟大家伙儿解释一下。
等我忙完这一阵子,我一定回去好好谢谢您,也和大家伙儿把这事儿都说开。”
苏宁在电话里语气真挚恳切,将她对李凤霞的关切和焦急的心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老支书是村里的本地人,因为他给村里办了几件关乎所有人生计的大事儿,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呕心沥血,大家都很敬重他。
听了苏宁的话之后,老支书叹了口气,“行了,苏宁,你说的事儿,我听明白了,你们年轻人在外头忙,是好事儿。
别惦记,这事儿啊,有我呢!放心,你婆婆吃不了亏,我肯定给你办明白喽。”
苏宁道了谢,挂了电话,也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苏家父母实在是太可恶了,可惜她眼下有个要紧的事儿要做,不然,她真想要亲自回一趟乡下,跟苏家父母对峙,把这事儿掰扯明白,和他们划清界限。
事儿总得一件一件的来,苏家的账她记下了,早晚要找他们算个清楚。
村支书这边,挂了电话之后,抬头扫视了一眼孙大萍和苏大成,呵斥道,“老苏啊,你耳朵没聋吧?”
苏大成闷哼了一声。
李支书点点头,突然暴喝了一声,“没聋还不滚回家去!还要在这闹是怎么滴!”
众人都被李支书吓得一个哆嗦。
只听着李支书继续骂道,“孩子跟婆家处得好,你也搅合!孩子在外头有出息了,你这不但不夸,还在老家嚼自己家闺女舌根子。
我倒是想问了,这苏宁是你亲生的么?你咋就这么作践她呢!”
苏大成和孙大萍对视了一眼,嘿嘿给村支书赔笑,“那什么,家里还有事儿,我们就先走了。”
说着,苏大成和孙大萍一溜儿烟地跑了。
李凤霞连连和村支书道谢,也不想再被村里大家伙儿议论,赶紧回了家。
陆信出院之后,医生交代,三天来医院换一次药,半个月之后拆线。
陆信的手虽然不如之前灵活,但也不耽误工作,出院之后,马不停蹄地就奔赴了汽车研究院,开始开会,讨论新项目。
苏宁这边,食全食美菜馆的生意已经步入正轨,十分稳定,平均每天的利润都在八十到一百块左右。
经过苏宁总结发现,本地人还是喜欢吃大份主食居多。
她的套餐里,特意注明的是米饭不限量,因为这个,就能吸引来不少顾客。
很多食量大的男顾客,会来回多添个两三碗饭也是常事儿。
因着之前在摆摊的时候积攒下来的炒面和炒饭的顾客也有不少,很多人来了,还是习惯性地想要吃面条。
上门的生意,苏宁当然是不会拒绝,菜单里也有“特色炒面”这一项。
不过,一共厨房就这么几个颠勺的大师傅,要是有一桌客人点几个菜,那就捯饬不开了,多少都会影响上菜的速度。
赶上午高峰和晚高峰的时候,也只能靠着服务员给递些个瓜子花生,倒点茶水,来安抚等待中的顾客。
进店因为等位时长离开的顾客也不是没有,只不过,现在的生活压力不大,大多数人还都能选择耐心等待。
因为现在附近的店铺已经开业的还不太多,总共附近也就还有两家盒饭,一家面馆。
许多家小店和商场里各个摊位的装修工人午休需要吃饭,而在这些个餐馆之中,食全食美的装修和卫生条件,服务态度都占了优势。
所以,食全食美菜馆的生意一直很不错。
苏宁属于吃了第一波红利。
但是,随着附近同行就位,吃饭的馆子肯定会越来越多,品类也会越来越多。
工人们工期陆续结束,附近的餐饮消费形势还会有一波不小的变化。
商场九月最后一个星期试营业,十月一日正式开业。
苏宁想要利用这段时间差,再把自己名下的产业给做个细化分类,也就是之前她一直想着的,再开一家面馆出来。
苏宁这段时间也在招商办打听了一下,铺面位置好的铺子,已经租售一空,还剩下比较靠里的最后四家了。
因着位置比较靠后,所以,价格上要比临街旺铺稍微便宜点。
食全食美菜馆当时买下来的时候,一平米是五十块钱。
这剩下的最后四家,价格在三十到四十块钱一平米不等,每一间小商铺的平米数都在三十平米到四十平米之间。
其中有两间,地理位置是非正向,是在街尾的边角料堆砌隔出来的空间。
这样的地方,不适合开饭店,要是弄个奶茶店倒是还不错。
苏宁看上了跟食全食美在同一侧街道,最靠内的倒数第二家商铺。
这家店铺的缺点就是有一面背靠商场库房,一侧墙面是个斜截面。
但是,这些斜截面不算在正规买卖的平米数内,属于赠送,这么一来,其实,储物空间就多出来了不少。
苏宁想着,要是买下这一间店铺做面馆,这个斜截面加以利用,用来储存一些食材,倒是也不错。
就是长期在后厨忙活着的人,总对着这个斜截面的墙,心里憋屈了点。
目前,苏宁手里有两千八百多的流动资金,每天还在有进账。
虽然说钱不多,但再买个商铺,简单装修一下,还是够了的。
苏宁也已经想好了经营面馆的人选,就是蒋小英和黄红兵两口子。
事不宜迟,她直接去了市场找蒋小英和黄红兵谈这件事,要是他们点头,她就得赶紧把这铺子给按下来。
就算是他们不想过来,苏宁自己也想要把这个面馆撑起来,之后,再慢慢招聘一些可心的人。
苏宁就想要把这个“食全食美”的招牌给打出去,做成连锁餐饮,菜馆,面馆,甜品店,酒楼一条龙。
既然打定了主意做这一行,就没有墨守成规,停滞不前的道理,在这个各行各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不思进取,就等于是倒退。
何况,她的身后,不止是她自己,还有好几个指望着她来维持生计的家庭。
第181章 用人之道
这天,苏宁特意挑了一个午高峰的时间来到了原先摆摊的市场,果然,和她料想的一样,市场的生意已经大不如前了。
要是在之前,午高峰的时候,每个摊位前都得排上那么两三个顾客,大家走路都很容易和别人擦着肩膀。
可这会儿,隔着好几米,才有那么零星的一个顾客,还是观望了半天,未必真的要买东西的。
摆摊的商贩,也比之前少了得有一小半了。
这倒是也很好理解。
毕竟,商业街离着这里不远,既然官方投资了那么大一笔钱,肯定要管控,来保护一下商业街的正常运作。
租金上涨,身份登记,手续办理这些,都是很好的手段。
再有,相同的价格之下,消费者肯定也更愿意去个新装修的,干干净净的店铺。
在炎热的夏天,能吹个电风扇的小屋总比路边摊吃饭要舒坦许多。
哪怕路边摊能支起来一把大的遮阳伞,可格调终究还是比店铺差了许多。
这么多管齐下,市场一下子就不景气了,也是愁坏了这些个还在市场坚守着的摊贩。
苏宁来到蒋小英和黄红兵的摊位前,发现这夫妻两正愁眉苦脸地大眼瞪小眼,摊位前一个买面点的顾客都没有。
“小英姐,红兵哥。”苏宁和他们打招呼道。
“哎呀!苏宁,你咋过来了!”蒋小英立刻从凳子上弹起来,热络地迎了上去,和苏宁打招呼,“快过来坐,别站着,太热了,这天跟下火了似的。”
苏宁没和蒋小英客气,坐到了他们摊位里,遮阳伞下的小板凳上。
这会儿至少有三十五度,别说在外头摆摊,就是站一会儿,都热的冒油,遭罪得很,要不是迫于无奈,谁也不会选择这个买卖讨生计。
“老黄,去给苏宁买瓶冰镇汽水!”蒋小英对丈夫道。
“哎!你们等着!”黄红兵从钱匣子里拿了两块钱就要走,犹豫了一下,又放回去了一块钱。
冰晶汽水是五毛钱一瓶,黄红兵心里盘算着,给苏宁买一瓶,给媳妇儿买一瓶,自己就不喝了,现在买卖不好做,省下五毛是五毛。
苏宁将黄红兵这个小动作看在眼里,但却并未出声,免得黄红兵尴尬。
等着黄红兵走远了之后,苏宁笑着问蒋小英,“姐,最近生意咋样,我瞅着,好像是比以前人少了些。”
未免蒋小英上火,苏宁这说的还是比较委婉的。
蒋小英叹了口气,“何止是少了些啊,你看看,妹子,这还有几个人了?一上午,我们一共就卖了不到十块钱,这还是你跟我们这定了不少面条,都算进去了。
蒋小英瞥了眼自己摊位上摆着的筋饼和葱花饼,还有今儿起早蒸的馒头,一脸的心疼,语气里都带着哭腔了,“眼看着过午了,这么热的天,上午做的那些个饽饽和饼子估计都快变味儿了。
妹子,你要是不嫌弃的话,一会儿走的时候,拿点吃吧。
别多心,姐不是让你买,都是粮食,扔了可惜。”
苏宁没有拒绝,“那就谢谢小英姐了。”
“哎!”蒋小英闻言便起身,撑开了一个塑料袋给苏宁装了不少面点。
她一边干着活儿,苏宁一边道,“姐,商场那边开起来之后,这边生意肯定会更差,你和我大哥有什么打算么?”
“啥打算?我们没本钱开店,不行再换个地方摆摊呗,就是难找了点,但也得干那!家里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呢!”蒋小英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
这会儿,黄红兵手里拿着两瓶汽水回来了,先给了苏宁一瓶,又给蒋小英也递了一瓶。
“谢谢哥。”苏宁接过了汽水。
蒋小英却咽了口口水,往外推了推,没接汽水,“老黄,你喝吧,我不渴。”
“这大热天的,赶紧喝一口,解解暑,可凉快了。我刚在小卖店那,直接干了一瓶了!”黄红兵撒了个谎。
“是么,你喝了啊?”蒋小英闻言,才犹犹豫豫地接过了汽水,咕嘟咕嘟,一口气喝了大半瓶,然后满足地眯了眯眼。
真爽口啊。
过了好一会儿,苏宁才缓缓开口,“哥,姐,其实我这次来,是想要和你们谈个合作。”
蒋小英和黄红兵闻言,齐齐回头看向了苏宁。
“妹子,你说啥合作?和我们?咋个合作?”蒋小英有点懵,但心里却透着一股子难以抑制的兴奋。
“我想在我开菜馆的那一趟商业街上,再开一间面馆,我想请二位过去坐镇,和我一起经营面馆。”苏宁道。
“哎呀,这……”蒋小英有些不知所措地搓了搓手,看向了黄红兵。
苏宁是他们亲眼看着成长起来的。
她短短的两个月,就从小摊贩摇身一变,有了自己的店,可见她是有真本事,也有实力的。
她能相中他们,想要一起干事儿,黄红兵和蒋小英也都明白,是苏宁想要拉他们一把。
黄红兵咧了咧嘴,道,“苏宁,谢谢你想着我们,也不枉咱认识一场,不过,我和小英没啥本钱,没法和你合伙。”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承认自己的无能,其实挺难受的,但这也是事实。
市场眼看就要面临着大变动,他们到时候该何去何从,还真是未知数,可再怎么困难,那也是他们家的事儿,不该拖累别人。
蒋小英吸了吸鼻子,眼眶有些发红,握住了苏宁的手道,“妹子,你有这个心,我和你大哥就高兴。但是,我们两不能占你便宜。”
苏宁闻言,笑了笑,她看重的,就是这两口子朴实善良的本质。
“姐,我永远都忘不了,我刚摆摊的时候,是你和大哥拉了我一把。
你们放心,我不是白给你们钱,我说了,咱们是合作。
我有菜馆要看着,面馆这边,我可以调汤汁和酱料,配菜,但是我自己也忙不过来,肯定要雇人和我一起干的。
这收钱过账的买卖,我想找自己信任的人。”
其实,面馆前期苏宁也可以一个人撑起来,可她现在已经能够自给自足,钱够花,日子还算过得去。
人在满足了自己最基本的需求之后,总该追求点精神层面的东西吧。
苏宁想要做点什么,不说改变世界那么大,但在她能力范围之下,帮衬一些个曾经帮过她的人,让他们过得更好,她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第182章 牛肉面,猪骨面
苏宁给蒋小英和黄红兵提的合作方式,和当时给周正的一样,一共三种方式。
要么就是给他们夫妻固定薪资,黄红兵一个月八十块钱,蒋小英一个月六十块钱。
要么就是底薪加分成,黄红兵一个月六十块钱,蒋小英一个月四十块钱,剩下的看当月业绩。
要么就是纯利润分成,还是二八分账。
两口子闻言,脸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一个月风吹日晒的摆摊下来,好的时候,能挣个一百左右,但不好的时候,五六十都挣不上。
辛苦又不稳定。
虽然之前嘴上说的是自己当老板,逍遥又自在,可那也就是安慰自己,说给外人听的,各种艰辛,冷暖自知。
两口子盘算着,努力攒点钱,开个小面点店,总不能一直这么出摊,冬天真冷,夏天真热啊。
何况现在三天两头的,上头管理员就查一顿,没带证件就要提前走人,还要罚款。
可他们家庭负担大,随挣随花,也没攒下个本钱开店。
没想到,苏宁却帮他们提前实现了愿望。
“妹子,你说这……让姐说啥好呢!”蒋小英握了握苏宁的手,感动得落下了一行眼泪。
黄红兵更直接道,“苏宁,我们一定好好给你干。”
至于选择哪种方式进行利益分配,黄红兵和蒋小英商量了一下,他们选了保底加分成的方式。
毕竟他们和周正不同,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得按月有钱拿回家,承担不起负收入的风险。
一个月两口子能有一百块钱的固定进账,已经是很不错的收入了。
当然,他们也想要在能力范围之内,小小地拼搏一把。
自打苏宁和蒋小英提起要搬到商业街那边的时候开始,蒋小英就有那么个念想,可惜了,手里头没有富余钱。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我又初恋了—  和离后清冷太  我在六十年代  小孤女的奋斗  我在诡异世界  穿成全A军校唯  侍郎家的小娘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