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大国崛起1980—— by大江流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06

“这四家里,有三家都是你的老朋友。”
张维就指了第一家,果然是燎原厂的老熟人——肃南市锻造厂,就是熊广涛那个厂子。
张维就说:“锻造厂员工七百人,目前有下料,锻造,机械加工,热处理四个车间,刚刚由油压机改压铸机,准备上转子生产线。”
“如果全力生产的话,他们的年产量足以供给收缩推车钢管的用量。”
随后指了第二家,也是老熟人,大成螺丝厂。
“大成厂你更熟悉,你们现在推车的螺丝就是用的大成厂,他们的产量也足以供给推车的使用量。苏国强拍了胸脯了,要是合作,一切以燎原厂为先。”
“还有一家,路路通轮胎厂,也是你们现在推车的轮胎厂家。”
路路通就是隔壁小王镇的,因为独轮车用的它家的轮胎,质量一直不错,推车也就直接用的它家的。
许如意已经猜出了张维的安排,直接说:“他们的产量不够。”
张维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不是问题,我已经和路路通的厂长沟通了,如果达成合作,他们今年立刻上新的生产线,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你不用为这个担忧。”
“最后一家,”张维看着就叹口气,“肃南市汽车装配厂。这是我们当年花了大力气,大价钱建的厂,但并不成功,他们装配生产的红星牌小汽车,一年也卖不到五十辆,如今已经陷入全面停产阶段。”
“我们也想过各种办法,都想挽救一下,但三年了,都不成。”
张维说起来,那真是满脸的遗憾,不过这种遗憾很快就化作了振奋,“但是!”她用了个转折词,声音还挺大,显然是要跟前面的颓势做个划分,“虽然他们的汽车卖不好,但是装配手推车的话,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且规模足够大,整个厂共计1200人,如果动起来,足够用了。”
“所以,”张维将整盘计划说完,来了个总结,“我们的方案是将红星装配厂并入燎原厂,由燎原厂进行管理,由市锻造厂,大城螺丝厂,路路通轮胎厂联合为你们供给零配件。”
“这样的好处有几点。”
张维说的也明白:“首先零配件运输费用几乎没有,而且有市局在,他们的出厂价也会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你们的成本会很低。”
“其次,燎原厂也扩大了规模,为以后其他产品的生产做准备。而且我们市局能承诺的是,红星装配厂交到你们手里的时候,没有负债。”
许如意一下子就精神了,她刚刚听到停产三年,就觉得肯定负债不少,可能没有光明机械厂的一千万那么多,恐怕也少不了多少。
没想到张维却说没有,只有一个可能,市局全部帮忙承担了。他们这是将肃南市翻了个底朝天,给自己让行啊!
这份诚意许如意怎么可能不动容?
更何况,张维也没有掩饰她的想法:“肃南市工业行业一直没有领头羊,我们一直希望能够有一家企业,能够带着肃南市往前冲一冲。然后你们今年出现了,如意,我们是用最大的诚意想留住你们,我知道现在盯着你们的不少,你现在不用回答我,你好好考虑考虑。”
说完,张维竟然也没有留许如意的意思,直接站起了送客。
许如意忍不住说:“张局,你不用这么铁面无私吧。”
张维刚刚还雷厉风行呢,可这会儿忍不住说:“如意啊,你当我不想留你,但从你在秋交会上的表现,我知道,你脑袋动的远比我们快。
我记得我来肃南市的时候,我问我爸爸,你同意我来吗?我爸爸说,我一辈子就是个农民,我不知道机械局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你能干出什么样来,那我就不管了。
所以,我想的是,还是你自己做选择吧,去实地看看,别着急。”
许如意的眼泪都快落下来了,张维只说肃南市能给出的条件,她可没说她自己,是张维的一力支持才让燎原厂可以接手整改锅炉,从而有了余钱和余力想办法上了秋交会。
她明明对他们有提携之恩,可她不准备用。
许如意点点头:“我会好好想想的。”
可这并不好选择。
许如意真没想到,拯救一个臭名声的厂子没难住她,说服带有偏见的工厂愿意给他们整改锅炉,也没难住她,甚至秋交会都没问题,怎么成了香饽饽还这么难啊。
所以回到燎原厂的时候,她就想直接回家好好一个人想想,却没想到,李远征就在公交车站等她呢。
回到燎原厂的时候,她就想直接回家好好一个人想想,却没想到,李远征就在公交车站等她呢。
一见到她,李远征的眼睛都亮了,直接扑了过来:“厂长你终于回来了。”
上次李远征在外面等她的时候,还是化肥厂赵光群他们突然集体来燎原厂呢,这次一看就有事儿。
许如意直接问:“是县里来人了,还是轻工业厅来人了?”
李远征直接给许如意一个大拇指,这也是跟许如意学的,她是很喜欢夸赞别人的人,这样特别直接的认同,每每都让大家开心,久而久之,大家就学会了。
“您猜对了,两家都来了,现在都在厂里呢,老厂长让我务必等到您。”
许如意都不用他说完,“走吧!”
“走什么呀?”李远征笑眯眯地说,“老厂长说了,让我务必等到你,让你别回厂里,回家去,他来处理!”
许如意:……
她觉得老厂长是她的救星!
瞧着许如意快走的样子,李远征忍不住摇摇头:谁能想到,有朝一日,也有他们躲着领导们的时候啊!
李远征觉得:虽然挺难选,但挺美。
回了屋子,许如意就把光明机械厂和红星装配厂的条件各自列了出来,对比着看。
没多久,就听见了郭培生的声音:“吉祥,你姐姐在家吗?”
许吉祥在院子里小声说:“在呢。”
许如意连忙起来,迎了出去,没想到来的不止郭培生,还有邬汇雍,徐磊,徐长海、王川华他们,厂子里的领导们都过来了,许如意第一句话就问:“怎么都来了?”
王川华都没忍住直接笑起来:“这事儿千载难逢,我这激动的根本坐不住,我们一合计,反正都吃不下饭,不如到你这里一块商量商量。”
等着落座,许如意就问:“县里和轻工业厅怎么说?”
郭培生笑呵呵的说:“你不回来,他们也知道我不管事儿,不走干什么。他们给的条件在这里。”
许如意低头看,郭培生给她解说:“县里来的是县长郭强,说话很是诚恳,直接就说县里的企业根本没几家,所以收缩推车就算他们想留下,也没合适的。但是燎原县不富裕,想让木艺厂合并进来,将户外桌椅放在县里生产。”
许如意点头:“这是没问题的。”
郭培生也这么觉得,接着说:“轻工业厅来的是位处长,也是诚意满满,说是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将一个位于江州市的大型儿童三轮车厂划给我们,而且承诺会在各方面都给与优惠和帮助。”
许如意直接就把市局的条件说了,“轻工业厅不是我们的直属领导,条件又差不多,回绝了吧。”
郭培生也是这个想法,不过他看着许如意列在纸上的两个厂子对比,已经将设备人员等各方面做了详尽的对比,直接就递给了王川华他们传着看,问:“聊聊吧,你们怎么想?”
王川华直接说:“我觉得省厅好,那家冶金机械厂我知道,特别大,而且他们也生产各种炉子,到时候咱们直接搬过去,啥也不耽误。”
徐长海不同意:“那可是一千万,咱钱没到手,先花出去那么大一笔,再加上成本,税收,工资,外加设备引进改造,厂子还能剩什么?我觉得还是市局的办法好,锻造厂螺丝厂咱们都很熟悉了,那家装配厂也不小,而且还没负债,不比光明机械厂差!”
徐磊跟王川华一个想法:“可装配厂只能装推车啊,咱们新锅炉马上要试产,要了红星,不也得花钱进设备,扩大工厂!”
邬汇雍比较保守一些:“还是省点钱,红星装配厂更好一些吧。再说,离得近,也好管理。”
徐磊直接说:“那干脆两个都要了算了!是吧厂长!”
许如意招呼大家:“先吃饭吧!”

第31章 三章合一
徐磊那话只是因为讨论不出结果异想天开了一句,说完就准备接着讨论,没想到大家都没音了。
一抬头,就瞧见王川华眼睛都亮了:“好像可以!”
徐磊直接说:“你疯了吧,我就是说说玩,那得多大的场面?”
哪想到一向保守的邬汇雍居然回答:“管理是个问题,但也不是不行。木艺厂那边是老熟人,人少事情少,生产工艺也简单,咱们厂出人盯着就行。”
“红星装配厂就是组装,这不是什么难事,还是立规矩盯紧了。”
“问题就在于光明机械厂。那边摊子大,如果要把锅炉生产完全放过去,需要从头到尾撸一遍,花费的心思多。”
他这么条分缕析地一说,仿佛挺难的事情都分解开了,变成了一件件可以执行的事儿,徐磊的思路跟着动起来,“全放那边肯定事情多,但可以分开,咱们厂到时候集体搬迁过去,不就便于管理了。”
“这边恰好木艺厂规模不够,咱们两个厂直接合并。到时候买个小轿车,让厂长来回跑着看着,一切解决。”
许如意就发现,他们都看着自己,这法子废厂长啊。
许如意都无语了,“钱呢?”
没想到一直沉默的徐长海开口了:“算算也够。咱们一共是2200万美元,如今外汇留存下放到省,咱们也能有部分留存,大概是100美元分得1.4美元,那就是30.8万美元。这部分可以购买国外设备,用来升级设备。如果不用的话,也可以跟其他兄弟单位进行兑换,那就值钱了。”
“剩下的,按着汇率来算,也有3687.64万。外贸补贴咱们沾光,现在是一刀切,一律40%,那就是5162.696万元。”
他这一算,燎原厂那可真是太有钱了。
王川华乐的不得了,怎么听怎么振奋,喝着许为民端上来的茶水,滋溜一声后,还说呢:“老徐,你能不能不算那些小数点,后面都几位了。”
徐长海一脸严肃:“小数点后面?你还嫌弃?你知道这是万为单位,那后面就是6960块钱,厂长来咱们厂报道的时候,咱们厂账面上一共两千零三毛,你要不要算?”
王川华刚刚是真觉得,干嘛那么精细,但这会儿一听,顿时就一个机灵,愣了一下才说:“哎呦,我现在才有种从云彩里落到地上的感觉,咱们……挣了这么多啊。”
可不是,那些多少万听着就跟大家离得太远了,这6960块才是燎原厂能接触到的日常。
这么一比,才将他们到底干了多么厉害的事儿,落在了实地。
“厂长,我敬你一杯!”
外面,许为民炒了几个菜,跟许吉祥端了上去,两个孩子这会儿眼睛都亮亮的,许吉祥忍不住说:“哥,姐可太厉害了。他们都佩服姐。我也想当姐那样的有本事的人!”
许为民狠狠地点头:“我也要!”
倒是以茶代酒喝了一杯后,王川华就说:“老徐,那到底咱够不够呢?”
徐长海摸着自己的小胡子,笑眯眯地说:“还债一千万,去除生产成本,人工成本,其实也够了。”
顿时,王川华和徐磊他们都面露惊喜,连带邬汇雍和郭培生,都笑了起来。
“而且,咱们厂今年的工资奖金都多得很。“
王川华他们不懂这个,连忙问:“咱们都有规定的,哪里能多发。“
“这你就不懂了,要是别的厂恐怕是不够的,但咱们不一样。”徐长海细细给大家讲这中间的不同,“这利润留存是根据企业的增长额留存,别的厂人家一直好,去年利润两万块,今年利润4万块,那就从多的2万里面拿出来40%,用来发工资。”
“你们算算咱们比去年多了多少?”
徐磊的眼睛都瞪大了,那可太多了!就算扩大厂子,买设备,这都不可能全部全款的,现在都是贷款,那肯定也会剩下不少,那他们……
徐长海直接说:“别想都发了,但是咱们可以盖家属楼,可以住楼了。”
这谁还受得了,他们厂的家属区现在可都是60年代的小平房,道路狭窄,交通不便,年久失修,外加地势低洼,住的环境可是太差了。
听说其他县市的厂子都开始盖家属楼了,谁不羡慕?可燎原厂效益不行,发工资都成问题,大家都不敢想!
现在,能盖楼了!?
王川华直接咕咚咕咚喝了两杯茶,才压住了兴奋,突然想起一件事,“老徐你到时候不会舍不得拿钱出来吧。”
徐长海那个鄙视他啊,“我管得严是不让你们乱花,那我又不是我的,改善大家居住环境,我为什么不行。我说这个,是为了提醒你们,无论是要哪个厂子,一定要盯紧成本,工资可是利润留存,成本高,咱们留的就少。”
一说这个,徐磊都笑了:“这还用你说,就算工资不涨,咱自己的家当也得看好了。”
至于许如意,她不重要,她发现了,这几位喝茶都喝嗨了,用不到她这个厂长。反正都商量完了,也不用只喝茶,许如意就让许为民买了两瓶二锅头,让大家好好乐一乐。
然后叮嘱他俩,先去里屋睡觉。
郭培生自然瞧见了,跟她说:“他们这也是压得太久了,忍不住。要哪个厂子,还是你来决定,不用为难,稳扎稳打,你这么年轻,不要急功近利。”
许如意跟郭培生没什么不能说的,“其实我也很心动。”
她直接将自己以后想做机床的事儿说了,杂志样刊已经到了好几本,就在后面放着,许如意直接拿过来递给了郭培生。
那边几个人喝着酒,郭培生在昏黄的灯光下慢慢地看着,热闹与静谧仿佛两个世界,但许如意并不担心,也不觉得割裂,这就是燎原厂。
是她愿意挽救而不愿意倒闭分流后找个更大的厂子的地方。
郭培生不是粗粗地掠过,而是六本杂志每一篇都看了,然后他抬起了头,“我不是做技术的,但我知道什么叫做切中要害,游刃有余。”
“如意,你写的这些文章,不比那篇解决锅炉焊接漏点问题的文章差。我没什么能指导你的,但我想,这样的基础总比当初燎原厂的基础好吧,你有想法,有能力,有信心,为什么不试试?”
“咱们两家都看看?”
许如意就笑了,“好。”
他们几个喝到了晚上十点,就一起结伴回去了,饶是都喝醉了,第二天一大早,还是精神奕奕地出现在了办公室。
许如意分别给陆时章和张维打了电话,说了自己的想法,“我们想去看看。”
其实这年头都是上级单位分配,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就是文件下了,再去查验资产着手接收就可以。
不过燎原厂是这次创汇的明星,外加陆时章和张维都对许如意很看重,都应允了这事儿。
市局这边,张维显然要对红星装配厂的掌握程度更高一些,电话里就定了时间:“也别拖着了,就明天。”
倒是陆时章那边,说的是:“我跟他们确定一下,再给你电话。”
挂了电话,许如意就把时间说了,郭培生就问她:“咱们几个人去?”
本以为许如意会说,去个三两个就行了,没想到许如意说的是:“好不容易能看看,就多去几个人。”
“除了厂领导,技术去两个,供销去两个,车间主任都去,各工种都是五个人,这可关系到咱们日后,大家都看得仔细点,打听的仔细点,别就看看面上的东西,机器,厂房,他们的工人素质技术都看清楚。”
这话还不够明白吗?
徐磊回去就点了张元和秦亚楠。秦亚楠是老大姐,技术过硬,眼睛够毒,至于张元,别看他懒得出奇,常年不知道洗水杯,但他嘴巴勤快啊,超能打听,而且长得还不错,小伙子精精神神的,谁第一眼看他都挺喜欢的,可喜欢跟他说话呢。
供销科更是同样的路数,最厉害的还要数车间,本来都挺忙的,但三个主任听了消息后,找了个地方坐下,狠狠八卦了一番——技术好的工人都是公认的,根本不用选,但能打听的,得掰扯掰扯。
就是没想到是,邬汇雍还没去买车票呢,电话先响了。
李远征接的电话,对面是个女同志的声音,“请问是燎原厂吗?我是红星装配厂。”
这不就是明天要去的工厂吗?李远征不敢怠慢,立刻说:“是的,我是办公室的李远征,请问有什么事?”
对面的女同志应该岁数不小了,声音有一种岁月沉淀后的温润,“你好,李同志,我是红星装配厂的代厂长薛红英,我接到了市局张维局长的通知,你们明天要过来考察。”
李远征不知道她什么意思,没多说,“是。”
薛红英笑着说:“是这样的,我们厂是汽车装配厂,所以有自己的汽车,燎原县离着比较远,我们想要来接接你们,请问你们要来多少人,我们今晚上开车过去。”
这可太热情了!
李远征听着都觉得人家心意满满,要知道,他们燎原厂可是个县级小厂子,虽然这次出成绩了,可普通员工也有自己的朴素的小心思——怕人家看不上咱!
如今薛红英如此客气,如此盛情,那谁不高兴?!
李远征的声音都亮了起来:“薛厂长,请您稍等一下,我问一下厂长,再给您回复。”
薛红英敞亮地笑道:“好的。”
听说他们要来将近40个人,薛红英那边一点磕巴都没打,一口应下:“没问题,我们下午就到。”
等着挂了电话,薛红英才扭头看向了屋子里的寥寥几位领导——副厂长胡啸云,办公室主任林华,技术科科长邹明,二车间主任卢大楠。
这就是他们这个1200人工厂的所有领导了。
按道理来说,这样一个大厂,仅仅班子成员就应该有五位——一位正厂长,四位分管厂长。
可现在,红星厂三年连续亏损,已经有一年半没发工资,从一年前就开始喊倒闭分流,但凡有门路的人,早就找关系调走了。
连薛红英也原本不过是分管生产的副厂长,临时提起来的。
当然,领导调走了按理说应该调来或者提拔新的领导,可是厂子这样,谁愿意来,至于厂内提拔,都已经入不敷出停产了,提拔了也无济于事,一直搁置着。
现在就剩下他们轮流值班,看着厂子里的设备别丢了。
她一放下电话,胡啸云直接问:“怎么说?”
薛红英点点头:“没问题。他们要来将近40个人,如果咱们不打电话,就去订火车票了。”
这么多人,也许别的厂会觉得这是旅游吗?但薛红英却不这么想:“燎原厂显然是很认真的,才带了这么多人来看,咱们好好准备吧。”
胡啸云也认同这个说法,其实这次不是张维先找的他们,而是他们自荐的,能吞下他们这么大厂子的单位没几家,恰好燎原厂成了创汇明星,薛红英他们都是了解生产的人,第一反应就是燎原厂产能不够,这不是最好的机会吗?
如今人家愿意来了,胡啸云直接说:“咱们的小轿车不够,我去借两辆,带车过去。你们组织一下,把工人叫回来,厂区车间打扫打扫,咱们争取成功!”
当天下午三点,王石头照常坐在了燎原厂的大门口,一边喝着浓茶一边看门。
就这会儿,旁边的人突然说:“你看,那辆汽车是不是冲着咱们来的,不是来接咱们的吧?”
王石头一下子就站起来了,眯着眼睛看了看,过来的是两辆小客车,真的是冲着他们过来了!
车子一停,先下来的是个彪形大汉,冲着王石头就露出了一口白牙:“兄弟,我们是红星厂的,来接人啦!”
这一看就对脾性啊,王石头立刻说:“领导已经交代了,我开门!”
等着进来,许如意也下来了,胡啸云可是个豪爽人,不拘小节,直接握着许如意的手,根本就不外道,张口就叫上了厂长:“厂长,我们可把你们盼来了!”
许如意就突然想到了当年抗日的时候,老乡们对着红军说的话。
这也太热情了吧。
可这样的发自内心的欢迎,谁不喜欢呢。就连郭培生也觉得:“红星厂这态度,咱们肯定能合作好。”
有着小客车,就不用顾忌时间了,燎原厂的人一商量,干脆第二天一早六点就出发,燎原离着省城足足四个小时的时间,早上十点钟,他们就赶到了红星厂。
红星厂位于肃南市的东南方向,占地180亩,比之只有二十亩地的燎原厂,大多了。
进了以厂名命名的红星街,胡啸云就开始介绍:“这旁边都是咱们厂,前面就是大门。”
许如意看过去。
这大门可真够气派的,足足十米长,左右两旁有两个贴了瓷砖的立柱,插了红旗,上面挂着红星装配厂的标牌,黑色的大铁门后面,还有个巨大的影壁,上面用烫金字体写着:举国欢庆,神州欢腾!
等着车子开进去,就发现差距更大了,过了影壁就是宽阔水泥大道,两旁种植的栾树,已经有七八米高,这会儿正值秋日,树冠开阔之处,蒴果满满,远远望去,一片火红,灿烂无比。
而在这样的绿树红果掩映中间,可以看到红砖砌成的宽敞厂房,宽阔的广场,五层高的办公室大楼。
比之燎原厂,这真是一个大厂子了。
但是,在这些硬件设施之下,也可以看出红星厂的衰败,通知栏里贴着的报纸已经被风刮去了颜色,厂区里的垃圾桶,铁制的宣传标语牌,也同样生锈腐烂,这里停产放假大半年了。
一直开到了办公楼下才停车,还没到许如意就瞧见了一位五十来岁的女同志,带着人已经等在了大门口。
她一下车,胡啸云就给双方做了介绍,薛红英直接握住了许如意的手,热诚地说:“许厂长,热烈欢迎,我们都准备好了,咱们聊聊吧。”
这就要步入正题,许如意挺喜欢这样的开门见山,也没客气:“那就让其他人四处转转吧,看看厂里环境和车间。”
薛红英压根就不惧燎原厂的查看,直接说:“好,各车间今天都有值班,家属区就在后面,这是我们厂的车间主任邹明,他带着你们过去,请自便。”
等着上了楼,就直接进了会议室,薛红英显然是个能干的人,直接将红星厂的资料拿给了许如意,“这里是我们厂所有的资料,设备、人员、资产都在里面,你们可以看看。”
重要的张维已经给她了,许如意看了看后就先问了一个问题:“你们厂为什么亏损这么严重?”
这问题一出,别说红星厂了,王川华他们都忍不住抬起了头,这也太不留面子了。
没想到薛红英却是面不改色:“原因挺多,我们厂从1975年建厂开始,就是亏损的,从来没有盈利过,最多的时候积压汽车60部。
我认为主要是管理制度有问题,我们厂是可以在生产任务不足时,接一些额外小订单来生产,每个车间都有自主权。但问题在于,这些订单是车间单独核算,不计入厂里总账。
吃着大锅饭,干多少都拿一样的钱,那肯定少干厂里的,多干自己的。包括供销科也一样,卖出去多少都无所谓,不如替车间找点小活拿点钱,那自然也就不积极推销了。
这就导致生产效率上不去,成本增加,同样的产品我们比别人贵不比别人好,销售又不行,自然连年亏损。”
这剖析的可真够狠的。
许如意点点头,也没问为什么不改革制度,因为她知道,没用的。当大部分人都从这里面拿到了好处,少数人的清醒是没用的,这个制度改革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权衡之下,肯定是继续烂下去。
所以,等着烂完了,有本事有门路的就跑了,剩下了这个烂摊子。
许如意问的是:“如果我们接管,你们有什么要求?”
这个可提的就多了,保留领导职务,对员工有什么待遇要求等等。
没想到薛红英直接说:“我们厂目前只有五位领导,我是代理厂长,还有副厂长胡啸云,办公室主任林华,技术科科长邹明,二车间主任卢大楠。”
“但我们的要求是,不用保留我们的领导职务,许厂长,我们厂的基础是很好的,当年市局购买了最好的设备,我们的工人能力也不错,燎原厂如果想扩大规模,我们是很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我们还担任职务,势必会让工人们觉得,这个厂子还和过去一样,你们想要捋顺了,可就太难了。”
“不如一撸到底,我们该去车间去车间,该当普通技术员当普通技术员,杀鸡儆猴,才能将这个厂子救回来!”
她说到这里,原本看资料的燎原厂众人都抬起了头,他们眼前的薛红英,五十余岁,半头白发,此时却坐的笔直,眼神清澈,神情坚韧。
而除了邹明的其他几位领导,同样也是如此表情,显然,他们都商量好了,薛红英只是发言人而已。
这谁能不敬佩,不动容?
从红星厂出来后,大家都一个感觉:“这厂子可以。”
更何况,杜梅他们这些技工专门去车间细细地看了,主要干两件事,一个是看设备,虽然手推车用不到那些汽车装配设备,但这都是资产,谁知道哪天用上了呢。
杜梅直接说:“机器看了,虽然停产了这么多年,保养都挺好,完好率90%左右。”
另外则是看看工人,用王庆怀的话说:“手艺没问题,我们跟他们聊技术,他们心里都很有数,我们还比试了一下,手上工夫也没问题。”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歌剧魅影同  (咒回同人)  我们全村穿九  她一统天下—  我靠造梦制卡  真千金亲妈快  十大明君社死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