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 by十八木听风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5-27
“你管她怎么练出来的,这孩子就是顶事儿,我看比你年轻的时候强,老四有些缺心眼儿,好在她生了个好闺女。”耿老太太一脸笑容。
“后继有人,这是好事儿啊,看来咱们得在丹县多住些日子了。”耿老爷子也一脸笑。
看见二老都笑了,耿梅兰的心情更不好了,她也看出元妮娘缺心眼了,这让她感到很高兴。
没想到元妮娘虽然笨,却有个好孩子。
元妮不仅不缺心眼,而且还很精明,更重要的是有一双毒眼,能从沙里淘金,这可是耿家人最重视的特质。
看到一脸失落的耿美娟,耿梅兰突然计上心头,“好事儿,这可是好事儿,我呀,就害怕咱家的孩子耳朵根软,这才试了一下,没想到,她的心智还挺强的。”
耿梅兰惯会耍嘴。
不过,到底是自己的孩子,耿老爷子耿老太太知道她是这样的人,只当她说的是真的,就笑笑,表示这事儿过去了。
然而,耿梅兰还没完,“爸妈,当年跟顾家的婚约,是应在你们外孙女辈儿身上。
你们也见着了顾超了,那家世没得挑,说话绵里藏针,本事应该也是有的。
既然老四的闺女已经这么有本事了,那就不能浪费一个有本事的女婿。你们二老为美娟考虑考虑,撮合一下她跟顾超呗?”
耿老爷子和耿老太太万万没想到,耿美娟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二老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如何作答……
第103章 文化传承
“姥姥姥爷,我也是你们的外孙女儿,你们说,我孝顺不孝顺?反正婚约里也没挑明是哪个外孙女。
现在还没把四姨认回来,我也是耿家的外孙女,是符合婚约要求的,你们能不能出面,撮合一下我跟顾超?
你们放心,要是这桩婚事能成,我以后一定好好孝敬你们,我会好好帮着耿家的。”
耿美娟也知,这是她唯一机会,因此哭哭啼啼拉着耿老太太撒娇。
有些孩子自小养在身边,倒不需要多有本事,只需每天承欢膝下,就足够讨老人欢心。
耿美娟就是这样。
耿梅兰招的是上门女婿,结婚之后,并没有离开耿老爷子和耿老太太。
耿美娟出生之后,耿老太太一直帮着带,耿美娟从小是在她身边长大的。
而元妮与耿老太太素昧平生,就是一个有血缘的陌生人。
要说感情,耿老太太肯定是跟耿美娟更深。
“老头子,梅兰说得也有道理,美娟弱一点,要是女婿强一点,能拉拔一下,那就平衡了。”耿老太太小声说道。
“你真是耳朵根子软,这不行,当初婚约里定的就是老四闺女。
要是老四一直找不回来,撮合一下顾超跟美娟也行,现在老四马上就要回来了,再撮合美娟和顾超,是什么意思?
再说了,人家顾超本来就跟老四闺女在一起,你凭啥要拆散人家?”耿老爷子瞪了老太太一眼,女人啊,关键时候就犯糊涂。
这倒也是,要是人家本来就有情有义,硬是拆散的话,那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耿老太太看向耿梅兰,“梅兰,听见了吧,这事不是我们不帮你,而是人家本来就有缘分。”
耿美娟直接哭了起来。她太伤心了,早知道打击会接踵而来,还不如不来丹县。
“顾超对你没意思,你还是快点死了这条心吧。”耿春来凑在妹妹耳朵边上小声说,要死心就快点死心,拖着只会更痛苦。
“妈,你看哥,他欺负我……”耿美娟拖长声音,哭得更伤心了。
耿梅兰皱紧眉头,轻轻拍打着女儿,有些事急不得,只能慢慢等机会了。
为了给顺利认回元妮母女,耿老爷子和耿老太太决定多住些日子,几人又采购了些生活用品,这才慢慢悠悠往回走。
话说,元妮得了铜镜之后,对此物的来历也十分好奇,不光是铜镜,她手里还有好几个无法断代的物件。
该怎样知道这些东西的来龙去脉呢?
“可惜,丹县的书店里没有这方面的书……”
“元妮同志,你想看哪方面的书?”
“就是讲古玩,讲历史知识的书。”
“我给你介绍个好地方,你去县文化馆问问。”
元妮眼睛立刻一亮,对哦,她怎么把这个地方给忘了?
县文化馆里虽然没有书,可是有有文化的人,可以把东西带过去,直接请他们断代。
顾超是厂长在县里有头有脸,他说会帮元妮联系县文化馆,等元妮下次调休的时候,直接过去就行。
当天,姥姥姥爷,四舅舅夫妻都住在元妮的大院里。
大舅舅带着大舅母进厂看房子,据大舅舅说,工厂分给他的福利房,条件还不错。
当然,不能跟元妮儿这种正经院子比,院里只有两间房,靠近大门口,有个小单间是厨房。
所谓院子其实只是一圈竹篱笆,在门口围了一下,虽然不大,住他们一家人应该是足够了。
毕竟,在村里的时候,大舅舅一家也是住两间房。
“爸妈,我们先过去收拾一下房子,晚上就不回来了,先凑合一下,等收拾好了再接你们过去看。”在县城有了自己的房,大舅舅很高兴,笑得合不拢嘴。
“你去,要帮忙就吱声,我们都过去,一会儿就给你弄好了。”
“不用不用,一共才两间房,根本要不了那么些人。”
这倒也是。
四舅舅和四舅母只住一晚,第二天就准备回去。
双抢虽然结束,但队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杂活,姥姥姥爷岁数大了,就是留下也挣不了几个公分,他们可不一样,他们是壮劳力。
四舅舅特别怀念在省城当护工的生活,只要肯出力下苦,一天怎么也能弄个几块钱,可惜回到小县城之后,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村里给的工分虽少,可蚊子再小也是肉,他们舍不得。
得知四舅舅他们走的急,元妮又跑了一趟百货商店,她买了两块肥皂,一袋洗衣粉,还有一罐洗发膏,两斤桃酥,送给四舅母。
猫蛋和狗蛋比以前干净多了,讲卫生是个好习惯,必须保持下去。
四舅母推脱了半天,“妮儿,我娘能治病,多亏你帮忙,你对我们家有大恩呢,我咋好意思要你的东西?”
“拿着,这是给俩孩子的。”元妮做出生气的样子,四舅母只好把东西收下了。
又上了一天班,回家就有现成饭吃,姥姥还给招娣盼娣编了小辫子。
“姥,明天你们没事吧?没事的话上午我想去趟文化馆,下午我再陪你们上街去转转。”元妮问姥姥的打算。
“去文化馆干啥?你才进城几天,真当自己是文化人了?”元妮娘插嘴。
“不一样,你没文化,还不让孩子有文化了?元妮你去吧,别理你娘,她啥也不懂。”只有姥姥才能摁得住元妮娘。
元妮娘欲言又止,她看着隔壁耿老太太穿的团花褂不错,动了心思,想给自己买件好衣裳。
但是元妮不去百货商店,她只能等。
“妮儿,你要干啥只管去,我和你姥爷还打算住段日子,你大舅舅也分房子了。
过两天你姥爷就帮他做家具去,你看屋里需要添置啥,也让你姥爷一块给做了。”孩子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姥姥的眉梢眼角全是喜色。
元妮笑着点头,“应该是不缺啥了,我再想想。”
到了县文化馆,元妮顺利的找到了王同志,这人算是文化馆半个负责人。
因为是在工作时间接待的元妮,所以王同志也没有过多的寒暄,而是问元妮,需要哪方面的帮助。
大家都是本乡本土,财不露白,元妮没敢说东西是自己的,只说是亲戚的,想让王同志帮着看看。
“好说好说,都是什么,你拿出来我看看?”
这次元妮儿只带了青花瓷坛子一件宝物,不知对方的心性如何,可不敢把家底儿全都露出来。
这东西到手多时了,元妮也很好奇它的来历。
青花瓷坛子一摆到桌上,王同志的目光顿时就变了,刚才还是散漫不经心的,这会立刻全神贯注,炯炯有神,
“哎呀,这不是……”
第104章 指点
“小同志,这个青花瓷罐,你从何处得来?”王同志两眼放光,活像是饿鬼看到了美食。
“是我亲戚的,他家老人留下来的,没来得及交代来历。”元妮说出了早已想好的借口。
“我能上手看看吗?”
“可以。”
王同志先在盆里洗了手,又用毛巾仔细地擦干,这才拿起青花瓷罐子,细细摩挲起来,他一边摩挲一边说,
“从外形上来看,这是典型的明代将军罐,为什么叫将军罐呢?将军罐和美人瓶,都是根据陶瓷外形定的名。
你看这个罐子,肩膀收敛,瓶身直,肚腹平,像不像将军的身体?这宝珠顶盖,像不像将军的头盔?”
元妮一看,果然如此,她忍不住笑了,“原来这就是将军罐。”
“再看釉面,这是先烧好白瓷,然后在瓷面上作画,再进窑二次烧制,所以图案才会这么灵动,让我们来看看图片内容……”
王同志是此中行家,他一边分析,一边给元妮讲解,说的如痴如醉,随着他的讲解,元妮也沉醉其中。
就在此时,敲门声突然响起,王同志手一颤,将军罐差点掉地上。
他放好了将军罐,又稳定一下情绪,这才说道,“请进。”
这是办公室,现在是上班时间,不能拦着人不让进啊。
“老王啊,你关着门,我差点以为你不在,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两位老同志。”王同志的顶头上司,文化馆的馆长推门而入。
馆长身后跟着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太,看到这两人,元妮大感惊讶,因为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耿春来的姥姥和姥爷。
耿老头和耿老太太看见元妮,也是同样的惊讶。
馆长说道,“耿同志和他的爱人都是从京城来的,他们喜欢古董收藏,听说你是这方面的行家,就想找你聊聊。”
王同志立刻上前热情握手,“馆长实在是过奖了,我只是懂一点皮毛。”
“哈哈哈,不要太谦虚,你们行家坐在一起聊聊吧,我就不凑热闹了。”把人介绍到位了,馆长就走了。
王同志看了看元妮,又看了看耿老头和耿老太太,都是关系户,那就一个一个来吧,
“两位老同志你们先坐坐,我先帮这位小同志讲一讲将军罐。”
耿老头和耿老太太也看见了桌上的青花瓷将军罐,俩人没想到,这东西竟然是元妮的,“我们也听听,长长见识。”
王同志谦虚了两句,继续刚才的话题,“小元同志,你看罐子上面的图片……”
青花瓷将军罐上画的是荷叶缠枝莲花,莲花荷叶是古瓷器上常见的图案,有很多种寓意。
若是跟佛教有关,就是连绵不绝,生生不息的意思。
若是皇帝赐给大臣,那就是寓意清廉,希望群臣不要贪腐。
还有民间百姓,也喜欢用这种图案,寓意好运连连。
这个将军罐是哪种情况呢?这就要看罐子底部的铭文了。
讲到这里,王同志把将军罐倒了过来,结果发现,罐子底部一片空白。
这也是元妮一直无法顺利断代的重要原因。
瓷器也是作品,一件精美好瓷,往往会在底部标上出品年月,还有出瓷的窑口。
“什么标记都没有,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就是,这件瓷器不是官窑出品,民间烧制的瓷器没那么多讲究。”耿老太太插言道。
“对,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罐子的画师也是烧瓷人,他早就把标识画在图案里了,只要好好找,就能看出来。”耿老头补充道。
王同志放下将军罐,鼓掌道,“二位老同志不愧是行家,你们说的很对,我个人倾向于后者,让我们看看,这缠枝莲花图案中,到底有没有罐子的信息。”
元妮连连点头,今天听到的,都是她未曾学过的东西,真正长见识的人是她。
耿老头跟耿老太太,早知道元妮是自家孩子,所以拿出教导晚辈的态度,不但细细引导,而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王同志也时不时补充几句。
大家伙在莲花缠枝图案中,找到了一个倪字,倪字为草书,笔画贯穿于荷花图之中,不细看看不出来。
以此为依据,很快就锁定了一位书画大家倪瓒。
倪瓒的时代,贯穿元末明初,他少年成名,有很严重的洁癖,因此不曾入仕。
此人是个书画全才,早年家庭富裕,全靠兄长养活。
倪瓒也是知恩图报的人,为了给兄长祝寿,他亲手烧制了这个青莲荷花将军罐,罐子上的图案是他自己所画,具有很高的价值。
“倪家富甲江南,估计窑口都是他们自家的,所以倪瓒没有在罐子底部留铭文,而是在图案中藏了自己的姓,要是不看图,就看不懂这幅珍品啊。”王同志十分感慨。
“可不是吗?倪瓒号称书画全才,这罐子是他自己画亲手烧的,珍品无疑了。”耿老爷子盖棺定论。
“谢谢几位了,要不是你们,我还蒙在鼓里呢,那成,我就按照你们说的,告诉我亲戚了。”元妮笑着感谢。
一听元妮这么说,耿老爷子和耿老太太就露出耐人寻味的笑容,这话只能哄哄王同志,却是瞒不了他们。
要知道,元妮全家都在农村,哪里能有收藏古董的亲戚?
王同志却是当了真,“你跟亲戚说说,看他想不想转让这个青花瓷罐?私人收藏这东西没啥意义,不如换几个钱花花。”
元妮摇头,“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老人留下的,估计他想留个念想。”
元青花瓷存世量极少,凡是真品,各个都价值连城,元妮既然知道了这件瓷罐来历,怎么可能低价转卖?
耿老爷子和耿老太太在一旁帮腔,“老人留下的,肯定是要代代传,咱们就别打这罐子的主意了。”
王同志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是我要,是县里想搞个陈列馆,总得有东西往里放吧?”
耿老太太一拍大腿,“这好办,下乡去收啊,我们找你,就是想请你当向导,带我们去乡下走一遭,当然了,所有的经费都由我们负责。”
王同志眼睛都亮了,S省是文物大省,有不少好东西都在乡下,他早就想下乡了,可惜,由于经费问题,一直未能成行。
“行啊,你们只要能说通领导,我陪你们一起去。”王同志满口答应。
耿老太太看向元妮,“小姑娘,我看你有缘,要不要一起去?”
第105章 私心
元妮早有此意,之前走街串巷收鸡蛋换废品的时候,她就发现,老百姓手里有不少好物件。
与其让这些东西便宜了别人,不如自己上手收回来。
不过,她现在是有工作的人,要是出去时间长了,得请假,“你们什么时候走?我得看看时间。”
耿老太太非常好说话,“你先去请假,我跟老头子早就退休了,是闲人,主要看你。”
王同志是个与人为善的性子,“我都好说。”
元妮笑笑,“那行,我先请假。”
跟王同志告别之后,元妮抱着青花瓷罐子,跟耿老爷子耿老太太一起往家走。
因为老爷子老太太对她着实不错,在聊天的时候,气氛就亲切了许多。
之前元妮戒备,老爷子老太太倒是不觉得冒犯,素昧平生,待人接物的态度,就该像是元妮这样,像是元妮娘那种,纯粹是傻大姐了。
老头老太太见识过元妮的本事,已经把她当自家孩子看了,可不是老两口厚此薄彼,而是有本事的孩子人人待见。
元妮能收到铜镜,又收藏了元青花瓷瓶,这本身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不过,老两口知道分寸,路上聊天,并没有问什么出格的问题,而是主动谈起了铜镜收藏。
古铜镜该如何除锈,如何保养,这都是一门学问。
一般来说,已经出土的铜镜,会渗出一层金水,等金水干透后,再除锈,不能贸然擦拭,否则,就会把金属表层一起擦掉。
“像是你收到的那块镜子,已经问世多年,得立刻除锈,因为铜锈会传染,越印越多,最后整个镜子都被锈蚀,东西也就废了。”耿老爷子说的很郑重。
“那该如何除锈?”元妮直觉对方不会坑她,态度也谦虚了不少。
“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你必须有耐心,先用凉开水浸泡,用小毛刷把能刷的都刷掉,再用白醋……”耿老爷子说的很详细。
那块铜镜,他虽然没有上手,但是从外形来看,应该是价值不菲,若是除锈操作不当,毁掉了这个宝物,那就该后悔了。
元妮听的很认真,说真的,耿老爷子说的话,刚好填补了她的知识盲区,是她一直想学,却没有学到的知识。
在认真听的同时,元妮也有种怪异感觉,耿家老头老太太说的,应该都是不传之秘,他们凭啥要告诉她?
县城很小,三人很快就进了巷子,眼看着要分开,耿老爷子叮嘱,“你先自己弄,要是遇到啥问题,只管来问我。”
元妮谢了耿老爷子,回家把罐子藏进地窖,就去了单位找郭师傅。
上班有一阵子了,她还没请过假呢。
郭师傅一听她有事,立刻咧嘴笑了,“请啥假啊?咱们这不兴请假,换班就行。”
郭师傅告诉元妮,请假还得扣工资,换班只要两人商量好就行。
“这周我不休息,全上,下周你来,我刚好回趟乡下老家。”郭师傅说道。
元妮立刻答应了,“那我明天就走?”
“你去吧,万一临时有事,我就说你感冒了,在家躺一躺。”
公家单位就是这点好,偶尔请个假很方便,不像是农村,少下一天地,就少一天的工分,没得商量。
请好假了,元妮回家,直接跟姥姥说了这事,“我想去乡下收东西,得走个两三天。”
姥姥手一挥,“你去吧,正好我们都在,可以给招娣盼娣做饭,你不用担心。”
“那我娘……”
元妮就担心,她不在,娘会故技重施翻东西。
“呵呵,下午我就让她回去上班。”要说收拾娘,还得姥姥亲自上手。
有了姥姥这句话,元妮就放心了。
果然,当天吃中午饭的时候,姥姥就提出让元妮娘回去上班,“你已经是有工作的人了,赶紧回去,该干啥干啥。”
元妮娘不想走,“不是还有杜医生么?”
姥姥一摔筷子,“你也好意思说?你是干杂活的,杜医生是兽医,人家拿你工资了么?凭啥老给你盯着?”
虽说是大锅饭,元妮娘少干一点,杜医生就要多干一点,人家帮是情分,并没有亏欠元妮娘的。
“我走,我回去上班还不行吗?可惜了,好不容易进趟城,连一件好衣裳都没买……”元妮娘觉得挺委屈。
元妮没接茬。
姥爷笑道,“干啥要好衣裳?你那工作,又不是坐办公室,成天跟牲口打交道,穿好衣裳也糟蹋了。”
元妮娘见没人支持,长吁短叹,饭后收拾了一个小包袱,挺不高兴的回去了。
等她离开以后,元妮才发现,娘把给姥姥姥爷买的麦乳精给拿走了……
把家里都安顿好,元妮就去敲隔壁的门,开门的正是耿老太太,对方很客气,“丫头,你准备好了?啥时候能出门?”
“明天就可以。”
“那行,咱们明天走。”
定下来这个事,耿老太太目送元妮离开,脸上的笑容也收了起来。
她进屋,对哭哭啼啼的耿美娟说道,“我跟你姥爷,要跟元妮一起出趟门,我们离开以后,就是你唯一的机会,能不能把握,就看你自己了。”
耿美娟一把擦干眼泪,“真的?我可以去找顾超哥么?”
耿美娟破涕为笑,搂着耿老太太的脖子撒起了娇。
“可以,你就说是我说的,人家买不买账,那我就控制不了了。”
姥姥叹口气,她也知道,这事做得不地道,老头子肯定不会同意。
不过,元妮跟耿美娟都是她外孙女,总不能看着耿美娟太差。
原来,从一开始邀请元妮出门,耿老太太就存了私心。
她想把元妮支开,好给耿美娟接近顾超创造机会。
当然,这事儿老头子不知道,要是知道的话,一准得骂他们糊涂。
为了帮着闺女周旋,耿梅兰也不准备去了,她要留下给耿美娟出谋划策。
就这样,第二天一大早,元妮,耿老爷子,耿老太太和王同志,就一起上了开往山县的班车。
作为行程第一站,山县可是不简单……
顾超家世好,长得帅,有不少姑娘惦记着他。
但是顾超不为所动,问就是年龄还小,先干事业,其他再说。
本以为,外派熬资历,这方面的烦恼就能少一些,没想到,香饽饽走到哪里都香。
刚准备下班,办公室门就被敲响。
顾超微皱眉,“请进。”
门口站着廖会计,她带着厚重的眼镜,笑得很矜持,“顾厂长,有几个学术上的问题,方便请教您吗?”
一个工厂会计,张口闭口就是学术,顾超眉头皱的更紧,“这方面我不擅长,你找别人讨论吧。”
廖会计笑容僵住,“顾厂长,你太谦虚了,谁不知道你博学?”
要说廖会计,也是有来历的,她爸爸在丹县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是响当当的人物。
而廖会计自己也争气,顺利进厂端上了铁饭碗,这样的条件,在婚恋市场上是人上人。
廖会计心气高,一眼就相中了大城市来的顾超,她敢想敢做,这才主动出击,没想到顾超会拒绝。
顾超神色疏离,“小李,进来锁一下门。”
他竟然没有接廖会计的话,就这么走了。
小李过来,看见廖会计卡在门口,不由得尴尬,“廖姐,你让让,我得锁门啊。”
廖会计气哼哼的摔门,“我又不是贼,有必要吗?”
小李尴尬挠头,谁说廖会计不是贼?她是想偷厂长的心呢。
顾超可不知道,有人要偷他的心。
刚出了大门,就有人招呼他吃饭,“顾厂长,晚上有事儿吗?到我家吃饭去。”
“陈师傅,你家收拾好了吗?这么快就能开伙了?”看到大舅舅,顾超表情温和了一些。
“收拾好了,我家人手多,早就把房子收拾干净了,今晚做烙饼卷菜,你过来尝尝不?”
“哦,是搬了新房子温锅吗?”
“没有,就我们一家人,妮儿出门办事去了,过两天才能回来,等她回来,我们再温锅吧。”
一听元妮不去,顾超就摇头,“等你温锅,我再上门祝贺吧,对了,元妮同志干什么去了?”
“说是去山县收点东西。”
S省的省城是十三朝故都,省里好多地方都埋着王侯将相,据民间传说,山县就埋着一位大人物。
在当地,运气好的农民,犁地的时候都能带出点小玩意,所以,喜好古玩的人都愿意去山县碰碰运气。
“去山县了?她一个人?”顾超若有所思,看起来有点担心。
“不是不是,县文化馆的王同志,还有两个邻居跟她一起去的。”
顾超知道王同志,这人还是他介绍给元妮的。
“有靠谱的人跟着就好,等元妮同志回来了,你给我带个话。”
大舅舅满口答应。
走到家属院门口,顾超又被人给拦住了。
他仔细看看对方,依稀有点印象,好像在元妮家见过……
“我是耿家的,我叫耿梅兰,小顾,你小的时候还到我家玩过呢。”耿梅兰主动伸出手。
顾超的确是知道耿家,他还听爷爷说过,他跟耿家的女孩指过娃娃亲。
顾超面无表情地跟耿梅兰握手,“小时候的事,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你现在找我有事吗?”
耿梅兰是人精,哪里不知道对方在防备自己?
她早有准备,镇定地笑了笑,“小顾呀,我这次出门准备不足,在丹县人生地不熟的,所以想请你帮个忙。”
帮忙?竟然不是履行婚约?
虽然心里纳闷儿,脸上却看不出丝毫变化,顾超照旧板着脸,“您请讲,能帮的我一定帮。”
这完全就是对待老街坊邻居的态度,客气又疏离。
耿梅兰却完全不介意,“我要买点东西,结果刚出门就遇上小偷了,现在回家拿钱也来不及了,想从你这借一点,先周转一下。”
顾超眉峰一挑,“需要多少钱?”
“二十就够了。”
顾超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费劲巴拉跑来找他,还打着老交情的旗号,就为了借二十块钱?
看顾超犹豫,耿梅兰挺不好意思,“我是不是太冒昧了?一来就借钱,也没给你带点东西,你要是不方便,那就算了。”
“方便,我兜里就有。”顾超点头,随手就掏出两张大团结,递给了耿梅兰。
“太谢谢你了,对了,你是不是住这个院里?晚点我给你还钱。”耿梅兰借过钱,又是一番感谢。
“不用着急,你先用着吧。”
耿梅兰拿了钱,痛快离开。
顾超看着耿梅兰的背影,总觉得哪里不对,耿家精明,且并不缺钱,耿梅兰怎么会为了二十块钱,就跟他开口?
门房大爷探出脑袋,“顾厂长,那是你家亲戚啊?”
看门的,一定要心明眼亮,尤其是不能认错领导的亲戚,所以门房大爷才会急着打听。
“不是,是老街坊。”
“哦,那也是熟人。”门房大爷表示自己记住了。
到了晚上十点多,耿梅兰再来,门房大爷立刻就认出她来了,“你是顾厂长的老街坊吧?”
耿梅兰一脸笑,“是啊,顾厂长小时候,经常去我家玩,这孩子一个人在外地不容易,我给他包了点饺子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