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by绿豆红汤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6-12
隋玉看向隋良和小崽,这二人摇头,她笑着拒绝了,“谢花大当家好意,我们就不过去打扰了,你常年在外行走,难得回来一趟,跟家人好好聚聚。”
花大当家不勉强,待席散了,他就离开了。
而隋玉和赵西平在他离开后换上粗布衣,有驿卒打掩护,夫妻二人从驿站的后门溜出去,他们没有进城,而是带着奴仆去咸阳原,前些年说要祭拜大司马,一晃就是四五年了。
第337章 山里打猎
“我头一次来长安就是住在那里。”隋玉给赵西平指,“看见横亘在地上的土墙了吗?听本地的人说,这里是秦朝皇城的遗址,坍塌风化的土墙是城墙。”
“我们去转一圈。”赵西平来了兴趣。
隋玉跟他一起去,秦皇城的遗址上除了断断续续的黄土墙,其他什么也不剩下,值钱的东西早被人挖走了,就是木椽子也劈柴烧成灰了。
走近了,隋玉看见一个冻得嘴巴乌青的妇人在断垣下刮黄土,风捎来奶味和尿骚味,她明白了,这个妇人家里还有个在吃奶的小孩,老墙上的土刮下来能敷在小孩的胳肢窝、腿窝或是屁股沟,治蜇皮有奇效。
妇人打量他们几眼,她捋了捋垂下来的头发,攥着一把细土脚步匆匆走了。
小喜走上前捻撮土,说:“好细的灰,比面还细腻。”
赵西平手指一动,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兜,里面的铜子倒出来递给隋玉,他也蹲过去找个干净的地方用指甲往布兜里刮土。
“敦煌又不缺土。”隋玉忍俊不禁。
“这可是皇土,带着帝王之气,多好的东西。”赵西平说得认真,“敦煌的土带着沙粒,不如这个细腻。你要是再给我生个孩子,我用皇土给他敷屁股。”
“要是生不了呢?”
“那就是我命里只有一子,这个好东西我留给隋良和小崽。”
这话隋玉爱听,她蹲过去帮忙刮灰。
小喜看了看,她也掏出布兜装带有帝王之气的皇土,不过她还是个大姑娘,不好意思说留着给她的孩子用。她借口说:“柳芽儿成亲一年了,我给她带两兜回去,回头去殷婆和梦嬷面前邀功,让她们给我做好吃的。”
甘二和李武听了,二人默默走过去,也凑在断垣下刮土。
一柱香之后,主仆五人心满意足地离开。
剩下的路边走边看,前些天下过一场冬雨和毛毛雪,地里的冬麦长得绿油油的。甘二看见麦地里有野生的萝卜秧,他给拔起来带走,说要带回去喂骆驼。
冬天野外看不见一个人影,但鸟雀不少,甚至离得老远都能听见山里野鸡的叫声。
寒风吹得脸蛋僵硬,但身上走热了,主仆五人都穿着棉袄棉鞋,小半天走下来,身上还走出了汗意。
在驿站歇了一个多月,隋玉出门走一趟,身上格外舒坦,关节也活动开了,身上的笨重感随之散去。
走到山脚下没看见守陵的人,隋玉呼着白气念叨:“莫不是还要进山?”
“我们明天再来,明早吃过早饭就过来,带上陛下赏的弓,我们进山打猎。”赵西平提议,“反正离开春还早,我们又不方便进城,不如就往山里跑,既能消磨时间也能锻炼身体。免得吃吃睡睡一整个冬天,明年二月离京上路的时候,你们身子吃不消。”
隋玉赞同,“行,我们敦煌可没有这么多树的山,借着这个机会,我们过过打猎的瘾。”
主仆五人原路返回,越往回走天色越暗,担心赶不上晚饭,隋玉喊个号子,几个人迈开腿跑起来。
气喘吁吁回到驿站,天色还是黑透了,隋良和小崽急坏了,见人回来,舅甥俩臭着脸。
“我还以为你们被人套着麻袋扛走了。”隋良气死了,他数落道:“你们怎么不多在山里转一圈?等到半夜再回来,让我们报官去寻你们。”
“得得得,明天带上你,你跟我们一起进山。”隋玉咬口虾仁葱花鸡蛋饼,说:“我们明天进山打猎,你们要是也想去,现在就老老实实吃饭。”
小崽立马端碗喝一口稠粥,他嘱咐说:“爹,娘,你们以后出门要早点回来,我都快急哭了。我就说这一句,我吃饭,你们明天进山也带上我。”
隋玉给他挟坨炒山菌,说:“晓得了,我跟你爹这么大的人了,还能丢了?”
“人生地不熟……”话音未落,赵小崽随即想到他爹是上过战场的,他娘也是在关内关外来回跑的。
“我还是担心嘛。”他强调。
“行,以后再出门,我早点回来。”隋玉又给他递一块儿虾仁鸡蛋饼,说:“吃吧。”
赵西平给隋良挟一筷子肉,二人目光对上,隋良递过碗接了,算是不生气了。
次日一早,隋良和小崽先带走大半奴仆离开驿站,在他离开一个时辰后,隋玉和赵西平也离开驿站。
至于绿芽儿,隋玉没带她,宋家的货还没卖完,隋玉帮不了忙,绿芽儿带着奴仆扛着货天天在长安城里转,力图要把长安城的角角落落走遍,把她千辛万苦从关外带来的货卖出最好的价钱。
晌午时分,隋玉一行人进山,主仆二十余人都挎着弓箭拎着砍刀,每走五步就在树上做个标记。
山林外围有村民砍柴的痕迹,树上的鸟窝都少见,更别提猎物了,一群人在山里走了半个时辰才听到野鸡叫。
“在山外听野鸡的叫声倒是清晰,进山有了鸟鸣和风吹树叶声,野物的叫声反倒混沌了。”隋玉拎着砍刀在树皮上剌一刀,问:“我们往哪个方向走?”
赵西平俯身在一棵杂树下扒拉几下,他从草丛里捡起三颗红枣在身上擦擦,转手递给媳妇儿子和小舅子,说:“这附近有枣树,估计有不少兔子洞,散开找一找。”
隋玉接过干枣在衣裳上又擦一擦,见小崽已经吃了,她问好不好吃。
小崽摇头,“没有我们敦煌的枣子甜。”
隋玉咬一口,的确没什么甜味,山里的枣树没施肥,长安的雨水又比敦煌多,枣子是不比敦煌的枣子好吃。
余光瞟到右侧方的枯草剧烈地动了,隋玉侧过身,她举起砍刀利索地砸过去,刀砸偏了,一只灰毛兔迅速改变方向逃跑。
隋良立马拉开弓去追,小崽吐了枣核也紧随其后。
“你去那个方向。”隋良伸手一指,“你去堵,动静闹大点,把兔子往我这个方向撵。”
“好。”小崽立马改变方向。
隋玉捡起砍刀,她吐了枣核,大步朝小崽走去,她不放心他离了大人在山里乱蹿。
“找到兔子洞了。”小春红喊。
隋良和小崽也截住了吓得半死的野兔,隋良拦着,他让小崽拉弓练准头。
三箭都不中,隋良放箭射中即将要逃脱的野兔。
隋玉屈指敲了敲儿子的头,“没用功。”
小崽有些脸红,“半年没练,手上生疏了。”
“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练。”隋良提着淌血的兔子过来,说:“晚上回去烤兔子吃。”
小崽捡起木箭,听到一个山洼后面传来奴仆们急促的脚步声,他忙挎着弓箭去追。
一窝七只野兔逮到了五只,此时进山已有一个时辰,一群人趁着山里还有光亮赶忙出山。
回到驿站时天色未暗,比前一天回来的早。
男仆们剥了兔子皮,女仆们用刀把野兔斩成小块儿,淘洗干净后先过油炸,再用大把的花椒和蒜头煸炒,直接把驿站的厨子呛得跑了出来。
五只野兔混着胡瓜干炒一大盆,起锅时分给驿卒们一钵,再给主家送一钵,剩下的都是奴仆们的。
绿芽儿晚上跟隋玉一起吃饭,她麻得舌头打直,一个劲说不吃了不吃了,筷子和嘴却不听使唤。
兔肉见底,送来的米饭也吃空了,隋玉倒一碗大麦茶捧手上喝,问:“今天做成生意了吗?”
“嗯,卖了二十张羊皮和七张骆驼皮。”绿芽儿点头。
“城里的商铺有没有因为我找你的麻烦?”隋玉问。
“没有,我没去西市,今天在东市。”绿芽儿喝口水,她思索到:“婶婶,我明天想去少陵原转转。”
“少陵原上住的官宦多。”隋玉提醒,“我去找扈中郎将,看他能不能介绍个路子。”
“不不不,婶婶,我家的货不愁卖,有好几个商队找到我想买我手上的货,他们转手能再卖。一张毛毯便宜一二十钱,我手上的货就能卖空,是我不愿意卖。”绿芽儿忙解释,“您可千万别因此觉得愧疚,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个历练的好机会,我娘不在,您又受阻,你俩谁都不能插手,正好方便我做主。”
隋玉笑了,“行,那就由着你折腾,我明天把小春红给你,让她陪你行走。”
绿芽儿应好,“等我的货卖完了,我给小春红买身衣裳再赏一百钱,少不少?”
“不少了。”
绿芽儿也喝口水,她挠了下脖子,问:“婶婶,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后年我们的商队再过来,长安城的商铺会不会已经忘记我们了?到时候就愿意跟我们做生意了。”
隋玉不确定,这要看宣平帝的意思,他如果要在两三年后赦免一部分官奴,她估摸着她做不成长安世家大族的生意了。虽然说除了长安,她的商队还可以去陇西郡、太原郡、泗水郡,这些郡县也不缺世家大族,但这也意味着她又要带着商队去开辟新的商路,太折腾了,她不是很愿意。
“我昨晚生了个想法,等回敦煌了,我打算在客舍的北边盖个货栈,商队从关外运回来的货放货栈卖。比如羊皮,买来是五六十钱一张,运到长安来要卖二百二三十钱一张,那我就卖一百四十钱一张。从关内来的商队可以不用出关就买到关外的货,我跟他对半赚。”隋玉托着下巴思索,“不止是我的商队运回来的货,还有旁的商队,比如胡商,关内路过城池就要交税,过河的时候还要受船家的欺负,若是遇到地头蛇,他们也要损失一笔财物,你说他们愿不愿意把货卖给我?而对关外不熟悉的商队,或是不愿意出关的商队,他们会不会愿意在我的货栈买货?货价贵一些,但能省一半的时间和精力。”
隋良眼睛一亮,说:“这样一来,只要不是去大宛或是康居,我们的商队一年就可以在关外走个来回,路走熟了,以后买货卖货的客家就稳固了,生意会越来越好做。”
绿芽儿连连点头,“可行,以后我要是有孕了,那时候不方便再带着商队出门,我就让商队从货栈拿货来关内卖,这样就不担心他们偷货背主了。婶婶,你好好琢磨,这个货栈一定要盖起来。真的,你太合适,你跟客商们交好,有棉花生意,有陛下赐的匾,还有封号,我赵叔还是中郎将,你的货栈建成就有生意。哎,我的天爷哎,忒羡慕人。”
小崽也听懂了,他拍板说:“回去就盖货栈。”
隋玉笑看他一眼,说:“还要细细琢磨,有一点就没考虑好,进关的商队要交税交入城钱,卖给关内商队的货要便宜些,卖出关的货要贵一些,不然商队不愿意跟我做生意。关于定价的尺度还要细细考虑。”
赵西平端走她面前放凉的水泼出去,又给她倒一碗热的,说:“离明年还早,慢慢琢磨,不着急。”
“今儿这话不能往外说。”隋良交代绿芽儿。
“我又不傻。”绿芽儿白他一眼,“长安城里这些坏东西还想膈应我们,真要谢谢他们,又给我婶婶绊出一条生财路。”
隋玉默默点头,要不是有这档子事,她还真没这个想法。
次日,隋玉带着奴仆继续进山打猎,绿芽儿由小春红陪着,二人带上男仆去少陵原卖皮货。
两个商队各忙活各的,下雪就在驿站歇着,雪化了又继续出门。
临近年关的时候,绿芽儿在城里得知霍家的人要去咸阳原祭拜大司马,她立马把消息传回去。在山里打转了近一个月的一行人,次日买上猪头在半道等着,他们跟着霍家的人一起去祭拜大司马。
“原来在这座山啊,我们一直走错了,难怪碰不到守陵的人。”隋玉嘀咕。
守陵的人住在半山腰,二十户人家聚成一个小村落,除了日常巡视陵墓,他们过得跟寻常百姓无异,祭田里种着麦子,屋后扎着篱笆翻土种菜,屋前养着鸡鸭。
大司马墓前常供的祭品就是守陵人耕种的食粮和养的鸡鸭。
第338章 离开长安
在守陵人的引领下,隋玉和赵西平祭拜了大司马,从陵墓里出来,二人找到蹲在湖边掰冰块的一行人。
“姐。”隋良丢掉手上的冰,他起身问:“我们这就回去?”
“回,天色不早了。”隋玉仰头看一圈,说:“这儿真是个好地方,位于半山腰,又住在山谷里,依山傍水,凛冬的寒风刮进来都要削弱几分。”
“等回敦煌了,我也给爹寻个风水好的地方安葬。”隋良说。
隋玉瞥他一眼,说:“什么是风水好?依山傍水吗?那就只有河上游的沙山和河下游的长城。”
隋良思索着,一时没接话。
小崽把凉冰冰的手爪子塞进他爹的手里捂着,他探头说:“我们的屋舍后面也依山傍水,离我们又近,为什么要把我外公埋那么远?埋在屋后多好,舅舅,你跟我娘能天天去看他。”
“我们屋后哪有山……你是指那座坍塌的废墟?”隋良反应过来,他顺手折根树枝夹指缝里,说:“好像也对,河边我们还种了桑树,有山有水有树有人有热闹。”
小崽连连点头,他抬头,对上他爹的目光,他咽下到嘴的话,他不愿意假设他爹娘死了埋进土里的事。不过以后他爹娘要是死了,他就把坟设在屋后,他吃饭的时候要坐在爹娘的坟前跟他们一起吃。
赵西平摁下他的头,“好好看路。”
“几位义士留步,眼瞅着又要落雪了,诸位不如在村里歇一夜?”一个老者在隋玉一行人要走出山谷时追了上来。
赵西平摆手拒绝:“我们骑骆驼过来的,不消一个时辰就回城了。”
老者闻言停下步子,他遥遥行个礼,目送一行人出山。
张顺和青山留在山下守骆驼,等到主家下山,他们骑上骆驼迎着凛冽的寒风回驿站。
几乎是刚进屋,雪花就落下来了。
“雪给面子,你们回来了它们才肯落下来。”绿芽儿提着一壶红枣姜水进屋,说:“婶婶,我的货卖得差不多了,正月十五之前就不进城了,等出了正月,我再用剩下的货换一批绸缎。过了二月,我们是不是就要离开长安?”
“对,二月二动身。”隋玉接过水壶倒水,问:“货还是卖给商队了?”
“没有,卖给少陵原上的铺子了。临近过年,官宦之家都忙着置办年货,我的地毯花样精美,价钱又不比西市铺子里卖的地毯贵,就是傻子也知道怎么选。”绿芽儿在小崽旁边坐下,说:“婶婶,我发现了,很多人的骨气都是一时的,只要面子上过得去,谁都不会跟钱过不去。我故意不承认我跟你相识,他们也乐意揣着明白装糊涂。从我手里拿货的时候,为了抢到好的花样,那些掌柜恨不能打起来。”
小崽探头探脑打量她,绿芽儿发现了,她纳闷道:“不认识了?盯着我做什么?”
小崽思索几瞬,说:“老气横秋。”
隋良大笑,绿芽儿气得脑袋发懵,脸上也有些发窘,她伸手点了点这舅甥俩,激烈反击道:“笑什么笑?我老气横秋也比你们心性幼稚来的好。”
说罢又拧着小崽的耳朵说:“你当谁都愿意跟你舅舅一样喜欢活成个稚儿?像个躲在老母鸡翅膀根下的大鸡崽子。”
隋良脸上的笑落了下来,他有些尴尬,可能离烛火太近,他脸皮烤得发烫。
小崽推开绿芽儿的手,他气鼓鼓地说:“你什么都不懂,你才幼稚,你才是个稚儿。”
“明光。”隋良斥一声,“好好说话,成什么样子。”
赵西平站在屏风后进退两难,三个少年人的口角官司,他们做长辈的不该插手,他索性不发出声响,当做没听见。
小崽气得嘴唇哆嗦,他瞪绿芽儿一眼,又狠瞪他舅舅一眼,拔腿跑了。
屋里安静下来,绿芽儿也冷静下来了,她看着隋良,生硬地道歉:“我一时气上心头,胡说八道了,你别把我的话往心里去。”
“不会。”隋良冷淡地说,“你的看法影响不了我,我姐跟我姐夫对我没意见我就高兴。”
“嗯,你说得对。”绿芽儿往外走。
“我为小崽的话给你道歉,我也不该笑的,你的确很能干,韧劲也强。”隋良继续说,“以后你会像我姐一样,能独挡一面。”
绿芽儿这才隐隐有些后悔,她也不明白片刻前怎么那么冲动,不就是一声笑?
她没吭声,走了出去,见屋檐下没人,她不敢去想隋婶婶听到她的话会不会不高兴,只能懊恼地钻进自己的屋发愁。
隋玉拽着小崽去后厨了,临近年关,驿站里的厨子回家了,驿卒也不剩几个,现在所有人的一日三餐都是小春红带着人在操持。她过去的时候,油炸的肉圆子和豆腐丸子刚起锅,灶房里满是温润的油香和肉香。
三个肉圆子下肚,小崽不气了,他踮脚问:“肉圆子里面都放葱姜了吗?”
“不是,你舅舅不是不喜欢吃葱姜?锅里炸的这盘肉圆子是没有葱姜的。”小春红说。
小崽哼了哼,他挟一个带有葱姜的肉圆子放手里,说:“娘,我回屋了。”
“我也过去。”隋玉跟他走。
隋良在院子里踱步踩雪,他听到说话声,快步迎过去。
“怎么没戴帽子就在雪地里走?头上有雪,你自己扒拉,我已经够不到了。”隋玉说,“你姐夫呢?”
“在屋里睡着了。”
这话是说给绿芽儿听的,隋良瞥了眼紧闭的木门。
隋玉路过敲下门,说:“绿芽儿,你别睡着了,晚饭快好了,再有一柱香就过来吃饭。”
绿芽儿松口气,她高声应道:“好,我没睡。”
小崽把手心里的肉圆子塞进他舅舅嘴里,他瞪眼说:“嚼了,咽进去。”
隋良皱眉,他嚼到姜末了。
真是难懂,腥气十足的肉油炸后是香的,葱姜炸熟了怎么还是那股子味。
小崽看他苦着脸咽下肉,他斜眼小声说:“难怪你受气挨欺负。”
隋良觉得好笑,他一个小屁孩还来给他讨公道了。
“我的事我自己能解决,我又不是没嘴巴。”隋良拍下外甥的后脑勺,说:“以后再没礼貌,我的巴掌要落在你嘴上。”
小崽看眼从屏风后走出来的爹,再看看老神在在的娘,他默默闭嘴了。
“开饭了。”
小春红端着热锅子过来,张顺跟在后面提着装炭火的铁桶。
绿芽儿听到声开门走出来,五个人都无事人一般围着铁桶坐下,如往常一样聚在一起吃菜。
小崽挟个豆腐丸子小心翼翼放绿芽碗里,绿芽儿笑了,她轻快地说:“谢谢小崽。”
“嗯,不谢啦。”话里颇有些不情不愿。
绿芽儿不在意,她给小崽挟片烫熟的腊肉片,眼神触到隋良的脸上,见他一脸的疏离,她收起脸上的笑。
隋玉跟赵西平对视一眼,夫妻俩默默看戏不说话。
“我怎么听到有人在喊门?”绿芽儿突然开口,“我出去看看。”
隋玉以为小姑娘不自在,也就由她去了。
过了半盏茶的功夫,绿芽儿披着一身风雪跑进来,说:“婶婶,是扈中郎将府上的仆从来了,他送来一车的釉面瓷,我让他跟张顺他们一起吃饭去了。”
隋玉往外看一眼,天已经黑了。
“这么晚还过来了?”她问。
“说是担心明天雪下大了,路上不好走,万一驴车翻了,一车瓷器要摔坏的。”绿芽儿说。
隋玉看向隋良,说:“你待会儿过去一趟,留扈家仆从在这儿过一夜再回去,这会儿城门估计已经关上了。”
隋良点头。
“对了婶婶,你听没听说大司马一族倒了?今天去祭拜大司马的霍家人是大司马的远房旁支。”绿芽儿又找个新话茬,“听说霍家还出过一个皇后呢,皇后没了,霍家一族也灭族了。”
隋玉跟赵西平一脸的震惊,她压低声问:“怎么回事?”
“听说是谋害太子。”绿芽儿同样压低声。
话说着这儿,一屋的人都不敢接话了,也不敢再往下说。
“吃饭吃饭。”隋玉开口。
饭吃到尾声,隋玉突然想起来,她跟绿芽儿和隋良说:“等过了年,你们进城打听打听,霍家倒了,他们家能弹会唱的家伎有没有穷困潦倒吃不上饭的,看能不能忽悠几个跟我们去敦煌,库尔班和安勒近两年估计在客舍待不住了。”
“这事交给我,我对城里的地盘熟,我能去打听。”绿芽儿大包大揽。
“良哥儿也去,霍家的远房旁支见过你,有今天的香火情,你能凑上近乎。”隋玉说。
“好,小崽也跟我一起去。”隋良放下筷子,“我吃饱了。”
“我们去看看扈家送来的釉面瓷。”隋玉也吃饱了,“孩儿他爹,你慢慢吃,我们出去转一圈消消食。”
赵西平没意见,不用分心听她说话,他还能吃快点。
院子里已经下白了,人走上去,一脚一个雪印,咯吱咯吱响。
冒着雪去后面的大杂房,一群奴仆正在从驴车上卸瓷器,瓷壶三十个,瓷杯四十个,瓷碗五十个,瓷盘是一摞二十五个。
隋玉举着油盏把玩着瓷盘,陶土盘上了青釉又回炉烧过,盘底还有红色的印章,火光落在盘里,清亮的光泽如水流动。
不愧是官窑里出来的好东西。
“劳你回去替我跟你主子道声谢,这车瓷器我很喜欢。”隋玉跟扈家仆从说。
仆从轻声应诺。
隋玉交代小喜提前用干草把瓷器缠一圈,再垫上干草码木箱里,免得到了动身的那天,事赶在一起匆忙间再马虎了,把瓷器颠碎了可就糟蹋了。
两天后就是除夕,吃过年夜饭,隋玉和赵西平收拾妥当带上家仆和家眷一起进城,今夜进城的人多,没人顾得上他们。
皇城根下的傩戏比敦煌的傩戏可热闹多了,锣鼓喧天,街上人挤人。隋玉看得太入迷,身上的钱兜被割走了她都不知道,还是夜里回到驿站才发现身上的钱兜没了,绳子的断口整整齐齐的。
隋玉骂声晦气,过了除夕她就不进城了。
正月十八,隋良牵着小崽跟绿芽儿一起进城,耗了五天的时间,他们终于打听到霍家抄家时赶出来的家伎的踪迹。有样貌有身段有唱腔的家伎投进其他官宦家,也有五个倒了嗓子和容颜老去的家伎无处可去,之后赁了房子住在咸阳原,日常接一些哭丧或是卖艺的活儿糊口。
这些人在长安遭嫌弃,隋玉是丝毫不嫌弃,倒了嗓子不能唱就弹琵琶,容颜老去,姿色不在的伎人待在客舍反倒比年轻貌美的更省事。
谈好工钱,有四个伎人愿意随她去敦煌。
剩下的日子,隋良和绿芽儿带着奴仆天天在长安城进进出出,年前看好的染料、跟驴肉贩子定下的驴皮膏、年前跟铁匠定的大铁锅和铁板、从其他商队手里买来的缎花锦、在东市买的粗布和帛布,在一月底陆陆续续都买了回来。
二月初二,隋宋两家的商队离开驿站,他们前脚刚走,驿站里的驿卒后脚就接到宫内的旨意,是废除营妓慰军的政令。
第339章 不是良缘
驿卒在距离长安六十里远的驿站里跟刚落脚的商队碰面了,都是老相识,他过去打个招呼,说:“赵中郎将,此行去河西,我跟你们同行如何?”
“你不用加急赶路?我们商队驮的货多,行程快不了,等进山了,山路难行,可能脚程更慢。”赵西平先说明情况。
“是要赶路,但冬天山里野兽多,我只身孤马在山里行路挺冒险。在过洪池岭前我跟你们同行,翻过洪池岭,我先行一步。”驿卒解释。
赵西平欣然同意,“只要不耽误你的事就行。”
驿卒叹一声,耽误什么,他揣的政令就跟赵中郎将有关,他就先到河西半个月,营妓放出来了也要等赵中郎将回去了才能安置。还有一句话他只敢在心里抱怨,不敢明面说,何必让他千里迢迢跑一趟,旨意直接下达给赵中郎将不就得了。
在驿站歇息一夜,次日,驿卒跟随商队一起离开。
二月初二离京,二月初五走进秦岭,山里积雪融化,道路泥泞难行,商队在山里辗转大半个月,在二月下旬才走出秦岭。
出了秦岭,路就好走多了,遇水涉水,遇山爬山,过了大河爬上积雪未化的洪池岭,隋玉才遇到一行从西边过来的商队。
“玉掌柜?去年敦煌可热闹了,怎么你们一家都去长安了?”
“因为棉花热闹吗?”隋玉问。
“是啊,你的客舍住满了,个个都打着跟你套近乎的主意去的,结果扑了个空。”客商勒着缰绳阻止骆驼走动,他呼着白气问:“棉被运到长安卖什么价?”
“一千六百钱一床。”隋玉坦诚相告,“你买到棉被了?”
“没有,搞到了五身棉衣。”客商拍了拍狼皮袄内的棉袄,说:“比芦花袄上身舒服。今年买到棉被棉衣的商队都出关了,打算趁着棉花量少去关外换神驹。我买到的棉袄不多,只够给妻儿老小穿,只能往关内走,发不了这笔财。”
“过两年棉花就多了,棉种不出关,商队还是能发财的。”隋玉说,她打听道:“你们离开敦煌的时候,我家的奴仆在育棉花苗了吗?”
“这倒没听说,我是二月初二离开敦煌的。”
“去年冬天,我的客舍没出什么事吧?”隋玉一直惦记着家里。
“没有,宋当家搬来客舍住了,还有兵卒驻扎,能出什么事,比你们在家的时候还稳当。长安有没有什么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