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草原牧医by轻侯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8-04

与此同时,林雪君誊抄的另外一份论文文章,也通过货运火车被送至了呼和浩特,邮局接包后依次分拆分区投递。
一位梳着条及腰麻花辫的年轻邮差,将林雪君的厚信封与其他邮件,按照自己的路线顺序整齐码放。
高抬腿跨上笨重的大二八自行车,她迎着裹挟些许沙尘的秋风,将脚蹬子踩出虚影,以最快的速度,将远方的思念和重要信息,送至家家户户邮箱。
?? 卷七 冬驻地草原专家 ??

小梅真的长大了,高挑了,晒黑了些,英气勃勃的,更俊了。
哥哥回家了, 他出发时没有吵醒她。
缺席了哥哥的送别,但睡了个好觉。
补足了觉,起床整理被褥时, 林雪君在自己的枕头下发现了一叠钱, 是哥哥临走前塞给她的——她说自己不缺钱,哥哥却还是将他带来的所有钞票都留给了她。
大猫手术后的第三天,它已彻底恢复了吃喝,虽然被关在家中只能吃着流质食物,但也算恢复得非常好了。
张大山虽不是个开朗的人, 但脸上的表情也肉眼可见地松快许多。
他的钱没有白花, 他的大猫活回来了。
搬家后的秦老汉虽然不能坐在家门口看大黑狗上蹿下跳追猫的日常节目, 但带着大黑晨间散步时, 还能隔着张大山家窗户, 欣赏穿着奇怪病号服的大猫悠闲地舔TG脚。
可以预想再过一个月,大猫被剪掉的毛长长, 伤口恢复,说不定又能出门乱窜。
十月的雪天,或许又能看到大黑在雪地里跟大猫玩耍了——“你追我逃”“我挠你鼻子”的游戏, 也很增进友谊的。
大猫养病期间, 阿木古楞的木屋终于建好。
屋子虽然只是木造的,但双层木墙和码得紧实的房顶木板都很防风保暖。
取出攒了许久的新毛毡子和厚皮子, 他自己举着锤子、捏着钉子,像造蒙古包一样在木屋外裹上一层羊毛毡子,三角形的房顶则用厚皮子铺就,这样一来只要屋里炉灶火炕烧热乎, 木屋就能暖到他睡觉都能睡出汗来。
50平的小木屋仅一间房, 厨房、卧室、餐厅、书房都凝练在这一个屋里了。
无论是从屋内看还是从屋外看, 这间小木屋都成了驻地最独特的居所,阿木古楞很喜欢它,在建成入住的这天,他专门去山上猎了些野味回来请帮他建木屋的青年们吃肉。
亲自动笔帮他设计木屋、帮他打大梁的穆俊卿同志,则得到了他一整张黄羊皮的答谢。
穆俊卿收着礼物吃着肉时,忍不住赞叹阿木古楞年纪虽小,倒挺会过日子的。之前窝在小毡包里苦哈哈的,竟也慢慢攒了这么些羊毡子、羊皮子 。
同一天,第八生产队的销售员赶了个更大的马车过来,他不仅拉了半车苹果送给林雪君,还载了2麻袋土豆、2麻袋洋葱和许多大白菜等秋收蔬菜。
林雪君依照自己之前所承诺的将这些蔬菜全买了下来,检查好规整好后全部放进地窖,半车苹果则趁天冷都装麻袋放在了屋后水槽后面,留着每天吃一些,也给动物们切了喂一喂。
依照林雪君的建议,大队长派包小丽四处收购的大量土豆和白菜也依次被孟天霞和刘金柱运回驻地。
一车一车的土豆全码放在新挖的地窖里,比去年多买了一倍还多。
赵得胜站在地窖边,看着好几个地窖里满满当当的各种储备,幸福得像个仓鼠,一边嘿嘿笑,一边感叹今年冬天他们生产队的人肯定饿不着。
“等乌力吉他们从夏秋牧场回到冬驻地,看到咱们储备的这些吃的,肯定高兴。”额仁花也满意地掐腰站在地窖边,没有什么比看着满满当当的冬储食物更令雪原人安心的了。
林雪君来参加阿木古楞乔迁晚饭聚餐时,带了一盆洗好的大苹果,在开饭前,围坐着的年轻人们像林雪君的驼鹿一样,将苹果啃得咔嚓作响。
如果运输更好一些、如果有大棚,如果有冰箱和各种储存食物的先进方法就好了,那样他们这些生活在冰寒边疆的人,就能一年四季都吃到水果、蔬菜和各种食物了。
要是这个国家更发达,更富裕就好了。
林雪君简直恨不得当下的一切能插上翅膀,直接发展到40年后的程度。
送走来探亲的林雪松同志后,大队长就带着生产队里的会计员和几位贫农老代表上牧场去点牛点羊点马了。
可以出栏的牲畜全部出列,由贫农老代表和一位熟悉牲畜的牧民合作将牲畜赶往场部。
大队长跑遍第七生产队的牛场、羊场和马场,清点了所有出栏牲畜,依次全赶到场部后交由场部的专员清点登记。
大队长拿到钱,来年社员们的工资和生产物资等就都有着落了。
接下来,第七生产队出栏的小母牛会被分卖到过去母牛损失惨重的生产队做补栏。公牛和羊直接运往海拉尔的工厂等地,马匹则会运往全国——这时候的一匹耐力好的马,顶得上一台车、一辆机器,是非常重要的各行各业劳力好帮手。
“王大队长,你们生产队这牛羊长得真好啊,兽医站那边给你们送过来的牛羊马匹做检查,个顶个健康,一头不合格的都没有。”场部负责入库登记的干事从棚圈跑出来,一脸喜气洋洋地通知。
“那当然了,我们将牲畜赶出来前,都请林兽医检查过,要是还有出问题的,那肯定是赶过来的路上出了问题,或者在你们场部的棚圈里出了问题,肯定不是出栏前有问题。”王小磊哈哈笑着接过对方签字盖章的出栏登记表,拿着这个就可以去领工资了。
“今年就属你们生产队出栏量最高了,今年整挺好啊。”干事拍拍王小磊的肩膀。
“哈哈哈,我们生产队被分了个能干的知青,懂草原,懂兽医,牛羊生产都能活,疫苗打得及时,疫病寄生虫病防得好,日常有个不吃不拉的毛病啥的,立即就能给治了,牲畜没毛病,都活下来了,出栏量肯定高嘛,哈哈哈。”王小磊自打进了场部,笑容就没离开过他的脸。
一起做出栏登记的其他生产队队长,哪个不羡慕他,瞧见他带人赶过来的膘肥体壮的畜群不看得眼睛放红光啊。
过年一样,他面色红润,喜笑颜开,整个人像太阳一样散发着光和热,简直像年轻了10岁。
以前这季节,要是遇到灾年,出栏数量惨淡,他看见人都低头,不好意思跟人讲话。
这一次倒好,别管认识不认识的,通通热情招呼。
连场部棚圈门口拴着的干事们骑的马,都得到了王小磊的热情问候——他每次出入都笑着拍拍脖子摸摸马脸,马儿们的脖子都被他盘得油亮了。
“你们生产队是现在为止,今年出栏量最高的生产队。”干事看了看自己手里的表格,又道:“现在就剩第4、第9、第11、第18生产队还没把牛羊赶过来了。11生产队去年冬天牲畜了死了过半,第4、第9、第18生产队春天难产母牛数量很高,剩下这4个生产队应该也不会比你们高。”
嘶一声,干事抬头道:
“你们生产队今年可能会是出栏量第一的生产队啊,年前肯定能评优拿奖状,到时候奖励的草卷、奖金啥的都得送去你那儿啊。
“王大队长,今年可是亮了相了。”
“哈哈哈,真的吗?哈哈哈哈,我猜也得是我们第七生产队,哈哈,抽烟,抽烟。”王小磊笑得合不拢嘴,从兜里掏出之前林雪君买给他的大生产香烟,抖出一支送到干事手里。
他往日可不舍得抽这烟,这次来场部才专门带来的。
“大生产香烟,就是我们生产队的林兽医给我买的。
“哎,那孩子可好了,仁义,孝顺,把我当亲阿爸一样,赚了钱老给我买烟啊啥的。你说我哪用抽这种好烟嘛,平时对付对付抽老旱烟就挺好。
“非给我买,让她省着点钱,老不听话。
“嘿嘿……
“对了,她还以我为主体写过文章呢,就在场部广播站播,你听没听过?”
“林雪君同志嘛,听过啊,一心只为公,一点不为私,把知青们当自己亲生孩子一样照顾的王大队长嘛。”干事叼着王小磊递过来的烟,用力吸一口,细细品味了下烟味才舍得喷出。
“哈哈哈,哪有那么好,哈哈哈……”王小磊一边说一边摆手,谦虚那是假的,骄傲得恨不得原地起飞才是真的。
作别了清点出栏的干事,王小磊与自己生产队的贫农老代表和会计员汇合后一道往场部办公室走,路上逢人都要打招呼聊两句。
搞得全场部的人都知道‘第七大队今年是出栏量第一,第七生产队有个了不起的女知青现在是公社的兽医员,王大队长跟兽医员林雪君同志关系老铁了’。
连路过场部南飞的候鸟都听够了王大队长的牛皮,一改再休息一会儿的主意,急匆匆展翅飞逃。
王小磊带队在场部领完钱,偶遇陈社长时,连陈社长都忍不住笑言:
“听说你们生产队是今年出栏量第一的优秀生产队大队?”
面对社长,王小磊终于不好意思起来。
人家社长都没给他颁这个荣誉呢,他自己却已经吹得全世界都知道,这也太让人脸红了。
“拿了钱准备去买点啥啊?”陈社长笑着转开话题。
“去买两架打草机。”王小磊当即又笑起来,“我们今年就算出栏了这么多牛羊,剩下的母牛母羊和不到出栏月数的牲畜也还是非常多,得整两架打草机多打点草,不然不够吃。”
吹牛会成为一种习惯,他刚才还不好意思呢,话头一起,不由得又进入到炫耀自家生产队牲畜多的语境里了。
话说完了王小磊才反应过来自己又在炫耀了,眼神往边上一撇,不自在地摸起后脑勺。
“哈哈,行了,去买物资吧。”陈社长无奈地大笑,拍拍王小磊肩膀,转身往另一边的办公区走去。
秋风簌簌,王小磊的心情却一点都不萧条。
他抱着满满一大袋子的钱,快活得像个孩子。
林父林母家中,林雪松讲述了他在草原上遇到的关于妹妹的一切,听得林父林母一愣一愣:
“小梅这么受尊重?连你都借光成了座上宾?”
林爷爷家,林雪松将妹妹的事又讲一遍,听得林爷爷一愣一愣:
“小梅这么厉害?猫那么小一只都能做开腹手术?肠子里的病都能治?缝上肠子猫还能活……神乎其技!”
外公外婆家,林雪松将妹妹的故事讲到第三遍,听得外公外婆也一愣一愣:
“这么好?!全生产队的人都喜欢小梅?男知青和她的小徒弟每天帮她们倒脏水、铲牛粪?连生产队大队长都听她的话?生产队里最刻薄的人都对她客客气气的?哎呦,真跟司令一样,当兽医这么受重视啊……”
林雪松回京一周后,收到了《首都早报》小王送来的礼物——照片洗好了。
林父捏着儿子女儿在草原上凑在一起拍的合照,他上一封写给小梅的信才提及想要一张她的照片,愿望这么快就实现了。幸亏她还是新晋的作家,报社的编辑北上去采访她,才能拍到这么生动的,她在那边日常生活工作的照片啊。
小梅真的长大了,高挑了,晒黑了些,英气勃勃的,更俊了。
林母捏起另外两张照片:林雪君骑马和做手术时的照片,手指轻抚照片上女儿的面庞。如今的小梅一改在城里时倦懒模样,变得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了。
……真好啊。
【小剧场】
草原上的阿爸,和城市里的家人,都以你为傲。

这是一场双向的奔赴。
大队长等人从场部回来时, 人类冬储最密集劳作的阶段已过去了,接下来就要开始着重考虑牲畜们的冬储食物。
夏储的草早已晒干囤放在仓库,北方的牧草一年两割, 第二割就在下霜前一个月——10月的呼伦贝尔一般就会下第一场雪了, 所以9月必须把牧草割完,才能保证割伤后的牧草末端在下霜前长好,不被零下的雪天冻伤。
牲畜们冬天也要在冬牧场放牧吃草,但遇到雪天、风天不适合放牧,就要消耗夏天和秋天储存的草捆。
整个冬牧从10月1日开始, 要喂到来年3月转场春牧场。如果遇到有许多牲畜身体状况不适合转场的, 储存的草捆还要继续喂养留在冬驻地的牲畜, 直到冬驻地后山春草树木复苏。
纯靠打草捆喂养的话, 一头牛一个冬天要吃15捆草捆(瑞士卷), 第七生产队有上千头牛,羊更多, 还有马和骆驼,冬储喂养的压力很大。
如果遇到雪灾年,草捆不够吃, 牛羊就得一茬茬饿死, 春夏就算养膘养得再肥都白费了。
所以牧民们到了深秋都会仔仔细细清点仓库里的草捆,在下霜前最后一次割草储存时, 一定把草备足。
第七生产队割草这天连吴老师都带着学生们出了门,工作马负责拉打草机,打草机不够,青壮男女们举着镰刀要顶上, 孩子和老人则在后面收拢割好的草, 谁也别闲着。
恰巧这天场部研究所里的两位牧草研究员也坐着马车赶到, 于是在打草前,先请研究员做起第七生产队这片冬牧场的土地温度、湿度、牧草种植密度、紫花苜蓿生长情况等等一一做详细记录。
由于针对牧草种植、草场保养等技术,整个国家都还处在研究阶段,为了让‘牧草之王’紫花苜蓿及其他好牧草在不同湿度、温度、泥土成分的草场都蓬勃生长,研究员们针对各不同因素引发的牧草生长状况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记录和研究。
但到现在为止,紫花苜蓿每年返青状况仍不太乐观。
过冬后紫花苜蓿被冻死、干死等导致不返青,公社就要再花资金购买更多草种,也还要继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重新种植,而且优质牧草种不好,整个国家对畜牧业的规划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草不好,一切都艰难,所以才说牲畜是小,草原是大。
因为是摸索阶段,所以许多试验都必不可少。
第七生产队种植的是耐寒苜蓿和耐冻苜蓿间插播种,一则对比查看种植产量和返青情况,再则也是想试验培育出耐寒、耐旱、返青情况又好的新苜蓿品种。
前面其他生产队的水量情况不同,割草时留草高度也不同——到第七生产队这里,定的收割后地上留草高度为4cm。
前面牧草研究员做什么,生产队这边都完全配合,可到了牧草收割后的地上留存高度问题,却出现了分歧。
以往牧民们基本上没什么牧草种植概念,草原这么大,它长什么牛羊就吃什么。就算国家有2000年的苜蓿栽培历史,这块工作也没推广到北部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以生产队里其他牧民包括大队长等人都没意见。
但林雪君不同意4cm的留存高度。
她在后世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成长到18岁考大学才离开,家里有牧场,父母一直在配合国家制度参与牧草种植、栽培工作,她耳濡目染也了解了许多诸如苜蓿、豆草、沙打旺等优质牧草的种植。
来到草原后,虽然她一直的工作都围绕畜病治疗和防疫,但也请父母和报社邮寄了许多草原科学相关书籍,父亲前阵子还给她邮寄了全俄文的草原、畜牧业专业书,她都认真读过了。
单体牲畜治疗很重要,但防疫、防病能保护更多牲畜,那就更重要。
保护草原、改良草原是牧区最最核心、最最基础的首要环节,那就更更重要。
但大多数人都只看眼前,自己养的这一头没生病,那就万事大吉,是以全畜牧业的防疫、防病、科学养殖,关心的人会少许多。
更大课题的‘草原科学’那就更少涉猎和深钻了。
也因此这个时代我国的草原特别脆弱,一场虫害、鼠害、干旱,甚至是某片草场载畜量超标,都可能导致一片肥沃草原沙化成荒原。
我国的草原植保一直存在起步晚、投入少、专门人才缺乏、测报防治水平低等多重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延续到后世,遗害很深。
是以林雪君在渐渐适应了生产队环境后,便开始主动搜集相关书籍和文献,想要将自己‘来自未来’所携带的知识,再往深里压榨一番。
“钱同志,我在苏联牧业相关文献中曾读到过,北方严寒地带苜蓿类牧草在霜冻前收割时,必须留高5cm以上,才不影响来年返青。”见大队长与牧草研究员钱同志沟通时不太说得明白,林雪君干脆上前重新描述了一遍自己的立据。
“这位是?”钱同志手捧着做记录的表格本,皱眉打量起面前的年轻人。
“这是我们公社的兽医员林雪君同志,她在我们生产队设了一个兽医站,就常驻在这儿。”大队长插话介绍道。
“你好。”钱同志笑着点头,伸手与林雪君相握,“早听说过林同志在兽医和写文章这两方面有才能,终于见到人了。”
他嘴上虽然客气,讲话时却着重在‘兽医’‘写文章’这两项,显然话外音是‘你虽然懂兽医和写文章,对种草可未必懂了’。
林雪君思绪快速运转,与钱同志和郑同志都握过手后,继续道:
“去年我们割草时地上留存是3cm,今年初的返青情况就不好,大队长又重新采购草种,重新带人耕种了好久才把牧草补上。
“因为这件事,我专门读了许多关于苜蓿类牧草种植的书籍,它不像一些耐旱的碱草可以割得狠一点,不留足5cm是不行的。”
“林同志,我尊重你在其他方面的专业性,但牧草这一块儿我们研究所是有整理规划的,第六生产队的土地和环境情况,去年试验贴地收割,效果不好,今年就尝试3cm。你们生产队去年3cm,返青不好,今年就试验4cm,这是流程。只有一步步做到位了,才知道哪种留存高度效果最好。”钱同志笑容很淡,显示出对正执行的工作深信不疑。
林雪君微微皱起眉,工作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自己主见,且坚持主见的人也总会遇到。
与钱同志对着视线,她快速运转大脑,尽量放慢语气,把态度压得更柔和,将道理撕碎讲解:
“我明白咱们研究所的做法是很严谨很科学的,但这样推行的方式毕竟需要大量的试验。既然是试验,就存在着失败的可能性。
“在草原上做牧草种植的试验,失败了将是大量人力物力的损耗,如果补种不及时,甚至可能导致当年这块草场载畜量大大降低,结果严重的会导致牲畜因饥饿批量死亡。”
每头牛一季的食量都非常大,一丁点草场的损耗对生产的影响都极大。
“如果我们已经拿到了其他国家试验后得到的正确结论,又何必继续按照研究所规划的试验去操作呢。
“这样不是可以直接省却许多损失嘛。”
“你在苏联的书籍上看到的?”钱同志很是怀疑。
他其实也只是个基层研究学员,对于草原相关书籍的阅读量有限。
如果是他们研究所的所长在这里或许能果断反驳,但在当下这个状况下,对方搬出强大邻国的科学研究成果来,他这个学识不深的学员就有些语塞了。
林雪君点点头,骑马折返驻地家里,态度认真地取了一本讲草原的俄文书籍又快速折返。
她把书籍翻开在钱同志和郑同志面前,对方只读懂了她用汉语标注在边上的【苜蓿留5cm以上土上草高】字样,俄文是一个字也看不懂。
他们对望一眼,咬着牙皱着眉,却还是不愿意松口。
他们来草原上这一趟就是为了完成任务,所长给他们指派的任务是记录这个季节各生产队草原的各项指标状况,以及将各生产队承担的试验指标下达——
这个任务如果完成不了,回去难交差。
林同志忽然提及的‘按照外国研究成果落实割草任务’,这不关他们管啊。
两位研究员凑在一起嘀咕几句,很快达成共识,决定还是坚持要求第七生产队按照他们拿到的表格指标去割草。
研究员有他们的立场,林雪君为保第七生产队的利益,据理力争、耐心又礼貌,但仍坚持自己的立场,两方皆分毫不让。
场面僵持下来,钱同志终于有些急了,语速加快道:
“你说的按照苏联文献留存5cm以上土上草高,万一他们说错了呢,万一只要留4cm就可以保证来年牧草返青呢?
“一根草少割1cm高,是小事。
“你们第七生产队多少亩草场呢,少割这1cm高,冬储的牧草要少多少?
“如果没必要多留这1cm高的牧草,不就是在损害第七生产队的冬储任务嘛。”
大队长摆了摆手,低声道:“钱同志,不然就打电话回所里问问。”
“王大队长,我们一路走下来,各生产队都很配合工作,怎么你们生产队这么刺头?”钱同志一时气血上头,忍不住钻牛角尖道。
“大钱,咱们不要着急啊。”郑同志忙伸手拉了钱同志一把。
“我们可不是刺头。”站在后面的赵得胜忙仰头辩驳。
林雪君朝大家摇摇头,示意没关系,做工作遇到不同意见的同志很正常。有分歧,继续讨论商量就好了。实在不行,就打电话给场部沟通,她相信总能谈下来的。
研究所一年一做数据,每次收效不佳,其实都是一次打击。对于人力物力也是一次消耗。以前国家没条件,只能用这样的笨方法去苦学、钻研,如果能说服研究员同志接受她的提议,研究所就能更高效地完成研究,不必多受挫折,并且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在进一步的优化之中。
望一眼表情坚毅的钱同志,她挠挠下巴,开始思索起如何拿下这块硬石头。
却不想钱同志见说服不了林雪君,又把视线转向大队长,率先打破了僵局:
“咱们现在是很民主的,要不这样,如果你们全生产队投票超过80%的社员都愿意接受少割1cm的损失,愿意听这位小同志的话,而不是我们专门研究牧草的话,那我们俩也不阻止你们割草了,行不行?”
牧草冬储直接影响牲畜冬天掉膘、存活率等,‘牲畜们好不好’直接与‘牧民们好不好’挂钩,每年都有生产队冬储牧草不够用,四处求着买牧草、借牧草的。
还有的实在搞不到牧草,眼看着牲畜要饿死,只能去各地存放过牧草的土地里筛草毛毛来做牧草——所有牧民拿着家里的筛子去筛土,一点点细草毛毛地筛出来。白天风大,晚上风停,牧民们晚上不睡觉地趁没有风去筛草毛,一群人凑一晚上,才能凑够一板车草毛毛,喂给最瘦弱的牲畜保命。
那种牧民们通宵没日没夜抠毛、筛草地能保一头算一头的日子,谁能忘啊?
他不信这些牧民们光听林兽医捧着本俄文书说的轻飘飘几句话,就愿意少割这么多冬储草。
想着用这样的方法,直截了当地拿群众的力量压住少数反抗声音,也省得再向社里汇报沟通或继续拉锯等诸多麻烦。
林雪君表情古怪地望了眼钱同志,在对方目光也投过来前,转开视线扫向第七生产队社员们站立的方向。
“那行。”大队长转头看一眼林雪君,请她面向另一边,接着对站在草场上准备来割草的留在冬驻地的几乎所有社员道:“同意听林同志的,地上草高留5cm的,举手。”
风的巨手摇落枯叶,驻地门口的大树簌簌响个不停,黄叶飘飞,铺盖得碎石路上仿佛多了层金灿灿的黄毯。
林雪君背对着所有人,望着前方蔓延向天际的被风吹斜的苜蓿草。
如果不是有切实的根据,她绝不会信口开河。
来到这里后,她对于自己掌握的知识一直使用得很谨慎,生怕自己纸上谈兵,给生产队造成损失。
她深知这片草原不是她试验自己知识的检验场,牧民们的生活更不是她求上进、拨未来的垫脚石,但能发挥正向作用的、确定正确的知识,她也不吝推广和落实。
既然来到了这里,就不能畏难,更不能为图安稳而畏手畏脚。
直视前方,林雪君在风中站得很稳,背挺得笔直,每一个肢体语言都在表达着她的笃信。
生产队的社员们东张西望几秒,渐渐有人抬起手臂。
起初,举高的手稀稀落落,钱同志抱胸望着人群中这几个少数派,不由得露出胜利者才会有的宽厚微笑。
可渐渐的,他笑容收拢,唇角再勾不起弧线。
举高的手越来越多,阿木古楞、翠姐、衣秀玉、赵得胜、王老汉、吴老师、孩子们、穆俊卿、秦老汉、张大山……第七生产队里的社员们,一个算一个,哪个人没见识过林雪君同志的厉害?
她给母牛生产、给马开腹切除套叠肠断、给初生羊喂土霉素防治羔羊痢疾、给染疫病的畜群驱虫治病、将疫病隔离在第七生产队之外。
她带着各生产队的中药材学徒进山采药,使第七生产队成为全公社中药材储备最多最全的生产队,连人类生病时也受益。
她从春天接羔开始保犊、救畜,让第七生产队没落下一次疫苗,几乎每头牛都接受了体内外双重驱虫,使他们一年劳作照料的牲畜折损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成为公社今年出栏量第一的生产队……
就算与牲畜无关,林雪君同志做的韭花酱真的很好吃、很耐放,林同志建议阿木古楞画画做中草药野外识别图鉴这件事真的被出版社认同,她带大家用碎石铺路真的很平整好用,她带动着第七生产队更快更早通电、通电话……她来到第七生产队,勤勤恳恳做事,没干过一件损害大家利益的事,没说过一句大话。
一个人要想做事顺畅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需要很好的口碑——好口碑的建立可不容易。
但林雪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将自己的好口碑巩固得风雨难摧。
钱同志眼看着高举着的稀稀落落的手,渐渐变得阵容可观。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全村都知道她  燕谭枝—— b  (综漫同人)  继后—— by菜  明月如她by一  年代苦情女主  地球人但小狗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