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古代byALAMM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1-05
没听季娥说的吗,现在是只做出来了几台绣架,要是不赶紧下手,说不定就抢不过村里其他的娘儿们了。
卓宜起身去房里取了三串铜钱。
家里的铜钱卓宜隔一段时间就会输一遍,满了一百个铜钱她就会用麻绳串起来,这会儿都不用数,三串铜钱就是三百个大钱。
见卓宜已经看穿了自己的目的,季娥也懒得掩饰了,她在院子里扯着嗓子提醒:“还有这配套凳子呢,这凳子卖十个大钱一根。”
卓宜在房间里听着差点都气笑了,不过她想了想,还是又从装钱的陶罐里面另外数了三十个大钱出来。
用棉布帕子把所有的铜钱包起来后,卓宜从房间出来后直接把这一包铜钱塞到了大儿子苏应平的怀里:“你们两个拿着这些钱去你叔父家一趟,买三台绣架,三根凳子回来。”
这要是放在以前,卓宜肯定是舍不得一下子花掉这么多银钱的,不过她想了想自己和两个儿媳妇手里的绣活做完后家里的进账,那点不舍也就不算什么了。
卓宜是管家的,苏应平拿到钱后也没问为什么了,抬手把嘴巴一抹就要去买绣架了。
苏应胜吃饭动作慢,见兄长已经走了,他急急忙忙地把碗里剩下的几个汤圆一起倒进嘴巴里吃了,一边嚼着嘴里的汤圆,一边脚步不停地追了上去。
王青桃和王甜杏看着自家男人的离开的背影,心里都很高兴。
能有能做绣活更加省力的工具用,她们自然是高兴的。
按照家里的规矩,她们越早把绣活做好交上去,就能越早地拿到自己的那一份私房银子。
苏应平两兄弟到的时候,苏大荣和林回星已经在院子里面忙活开了。
做出多余的绣架后,苏云娇今天也用上了绣架,这会儿看到两个堂兄过来,想到自家阿娘早早地就出了门,不用张嘴问她就知道堂兄们的来意了。
听两个侄儿说完来意后,苏大荣一脸为难道:“绣架倒是有现成的,这凳子就只有两根,不然你们再等一会儿,我手上这根凳子也快做好了。”
苏应平倒是不急,不过他觉得自家阿娘这会儿肯定很急,把钱交给苏云娇后,他开口道:“没事,我们先把三台绣架和两根凳子搬回去,等会儿再回来拿剩下的这一根凳子。”
苏大荣闻言点了点头,觉得这样也行。
然而等苏应平把两台绣架扛到肩膀上的时候,发现苏应胜一直没有动作。
哦,也不能说是没有动作,此时苏应胜正凑在苏大荣身边,看他给木条凿孔。
苏应平出声喊了两遍,苏应胜才收回了视线,扛起了一旁的绣架和两根凳子。
林回星一眼就看出苏应胜对木匠活有兴趣,想着村里好多人家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他开口提议道:“大胜兄弟要是对木工活有兴趣的话,空闲的时候可以过来帮忙。”
林回星扭头对苏大荣说道:“荣叔你带着大胜兄弟一起做凳子和桌子,以后还可以一起做床,到时候卖给村里人,多多少少也是一个进项。”
苏大荣的木工活不错,但是他平常太忙了,一个人做活也慢,要是能够多个帮手,速度也能快上不少。
苏大荣一想倒也是这个道理,至于想把木工手艺自己牢牢抓在手里什么的,自然是不存在的,他自己的手艺都是林回星教的。
现在林回星都开口了,他提出来帮忙的人更是苏大荣嫡亲的侄子,他哪里会不愿意。
“行啊,反正大胜你家里的秧苗也还没长成,以后没事你就过来给我打下手,一天我给你二十个大钱。”
这可不是苏大荣吝啬,而是苏应胜到底还是个门外汉,最开始来肯定只能帮忙做点零碎的活计,他也不好给太多的银钱。
二十个大钱就是卖两根凳子的钱,苏大荣绝对的还是可以的。
对于苏应胜来说,能得到这么一个活计干也不错,虽然山上摘野菜、捡菌子、挖葛根也同样能够挣到钱,但是他自己还是对做木工活更感兴趣。
而且挖野菜到底是有时间限制的,比如那蕨菜和斑竹笋,也就这十几二十天有了,时间一过,就老得吃不了了。
山药和葛根粉倒是一年四季都有,但是这两样东西挖起来也费劲,说来说去还是苏大荣这里一天二十个大钱的活计稳当。
这可是二十个大钱,放在以前,这么高的工钱想都不敢想。
苏大荣给出了高工钱,丑话也得先说在前面:“不过我这活儿也不知道能做多久,等村里人都买得差不多了,应该就没有活做了,总之先做着吧。”
苏应胜也明白这个道理,对于他们山里人来说,二十个大钱也不是个小数目,要是做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了,苏大荣肯定就不会做了。
林回星在一旁接过话茬道:“没事,家具做完后,我这里还有活干,等绣架做完后,我想试着造纸,到时候说不定也需要请你们来帮忙呢。”
“造纸?”苏大荣和苏应平两人兄弟闻言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们从林回星这里听到过太多的东西了, 这个纸对他们来说又是一个稀罕的东西。
林回星也没卖关子,笑着解释道:“一种用树皮和秸秆做出来的东西,我也没见过, 就是以前听游商说过, 这不是暂时没有别的事情做吗,就想着试一试, 看能不能够做得出来。”
写字作画用的白纸做起来比较复杂, 作为一个小白,林回星也不想一来就挑战高难度,他寻摸着从最简单的草纸做起。
造纸这件事林回星是早就想过的,除了造纸之外,他还想建窑烧砖烧瓦。
不过砖瓦还可以等一等,这上厕所要用到的草纸却是越快做出来越好。
不为别的, 就为了之后林回星上完厕所后不需要再用竹片做的厕筹刺痛自己。
对于林回星来说,这件事情是迫在眉睫, 不能再耽搁了。
之前林回星在网上找过视频和资料, 他不需要特别柔软的木浆卫生纸, 以前农村常用的那种灰白色的草纸就行。
这草纸现代都还有人用, 多是农村的老人,便宜的草纸几块钱一斤, 主打的就是一个经济实惠, 至于质感粗糙这种小缺点, 勤俭持家的老人们会选择性的忽略掉。
草纸的原材料也很易得,最常见的稻草秸秆就能用。
之前林回星育种玉米的时候就用了村里人不少的秸秆,加上育秧苗用稻草编的那些草片, 这会儿都能派上用场。
用稻草造纸只需要一个腌料的池子,一些稻草和石灰就行。
在现代, 腌料的池子可以用水泥砌,永国没有水泥,就只能用砖头或者石块。
不管用什么,能保证池子不渗水是最基本的。
石灰便宜,林回星可以回现代买,永国也是有石灰的,不过不知道山里有没有,要下山买的话,他又嫌从山下运回来太麻烦。
造纸这件事情林回星真是越想越心动,连手边正做着的绣架都觉得没多少意思了。
然而就是林回星觉得没有多少意思的绣架,这一天在上梁沟可算是引起轰动了。
卓宜买了绣架后就窝在自家院子里和季娥一起做绣活了。
王青桃和王甜杏两个年轻小媳妇得了绣架后却是忍不住想要炫耀的。
这也是正中季娥的下怀。
苏大壮家里的女眷是第二波来苏家院子里找林回星买绣架的。
一百个大钱的价格不算便宜,但是为了绣活能够做得更快一下,村里的女眷们咬咬牙也是买得起的。
就连苏大华,听大家说完这绣架有多好后,都忍不住掏钱给自家闺女买了一台。
不够苏大华去得晚,他拿着铜钱到苏家的时候,林回星他们昨天和今天做好的绣架已经被村里人买光了。
后面来的人暂时都拿不到绣架了,不过苏云娇拿着一块炭在石板上把暂缺的数量都记了下来。
做绣活村里人是认真的,整个上梁沟,除了没做绣活的马桂花一家之外,其他人都在苏大荣这里订了绣架和凳子。
不定不行啊,跑得快买到绣架的女眷已经拿到绣架试用过了,都说有了绣架后做起绣活来更加快,腰椎和肩膀也会更加松快。
这段日子村里的女眷是一点闲暇的时间都没有,只要有一点空都在埋头做绣活。
这些她们家里的男人都是看在眼里的,如今有了能让她们更加轻松的绣架,就算是再舍不得银钱的人,把心一横也得掏钱把绣架买回家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苏云娇指着石板上一条一条的标记和林回星他们说道:“今天村里的婶子们都来过了,就我石板上记的,现在我们还需要做三十六台绣架,三十九根凳子。”
之所以凳子和绣架差得不多,都是因为今天苏大荣一天都在忙着做凳子。
这凳子做起来自然是比绣架简单,经过一天的赶工,勉强算是拉小了差距。
白天林回星和苏大荣都忙着埋头做事,买卖绣架和凳子的事情都是苏云娇在干。
这会儿看着石板上的横线,林回星笑道:“你倒是细心,来一个人你画一道,这会儿数一数就知道还得做多少东西。”
苏云娇不识字,能想出这个办法倒也算机灵。
本来林回星这话也没什么意思,不过是随口夸赞一句罢了,但是苏云娇是和季娥他们说过自己的心思的,这会儿当着阿翁阿娘的面被对方这么直白的夸赞,她再心宽也忍不住红了脸。
苏云娇只庆幸今天林大哥他们做木工活耽搁了一会儿时间,晚饭吃得晚了一些,这会儿桌子上虽然摆着煤油灯,但是在这么昏暗的环境下,只要林回星不细看,就看不出她的异样。
季娥挨着苏云娇坐着,倒是看到了女儿绯红的耳朵,不过她也没多说什么,只想着回头还是得催一催自家男人,让他找点去和小林说这件事情。
以前因为男女大防,苏云娇都很注意和林回星的来往。
这会儿她是想明白了,要是自己再这么刻意避着和对方交流,就算她阿翁出面说和了,他们两个估计也不成。
这种事情讲究的就是你情我愿,苏云娇知道林大哥现在对她没那个心思。
以前她也没妄想过,现在既然已经和阿翁他们挑明了,那她自己也得有所行动了。
要是以前,话说到这里后苏云娇就不会再多言了,今天她却鼓起勇气补充道:“有的婶子们想先交钱,然后东西做出来后给她们留着,我没同意,一个村住着,先把东西给谁都不好,索性谁先来就先给谁好了。”
林回星一脸赞同地点头道:“做得好,村里就这么二十来户人,三十几台绣架又不多,我们赶三四天工怎么都做出来了,没必要因为这个让婶子们生出埋怨。”
别到时候让人问你给某某留了,怎么就不帮我留,难道是我们关系不够好,亦或是别人的铜板就是要更值钱一些?
林回星只想顺顺当当地赚上一点铜板,可不想因为这个点小事闹出麻烦,像苏云娇这么处理就是最妥当的。
谁都不能例外,谁先来谁就先把东西扛回去,公平、公正、公开,保证让谁都挑不出错来。
苏云娇.点头附和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聊完绣架的事情,苏云娇又转而和季娥商量了起来:“阿娘,明天你能在家里看着吗,石头说山上的椿芽发芽了,我想去上山多摘一点做咸菜。”
以前林回星在的时候,苏云娇在饭桌上基本是不会出声的,现在她倒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
这个季节好吃的野菜不少,椿芽因为气味独特,村里人有的爱吃,有的人不爱吃。
爱吃的就会在椿芽正嫩生的时候多摘一些回来,汆水过后拌上盐巴做咸菜吃。
苏大荣对椿芽的感官一般,不过作为能够制成咸菜的野菜,往年一到这个时候,苏家多多少少都会摘上一些。
之前椿芽刚冒头的时候苏大荣摘过一些回来,煎蛋林回星还挺喜欢吃的,这会儿苏云娇主动提起这个一茬,也是想看看林回星的反应。
林回星确实喜欢吃椿芽,这玩意儿这几年在现代也很受欢迎,椿芽刚上市的时候,在那些大一些的城市,能买到上百块钱一斤。
不过那也是在大城市了,在林回星生活的南县,任你的椿芽再好再嫩,一斤也只能卖到十几块钱。
小城市物价低,普通人工资也不高,这椿芽再好也不过是一盘菜,卖得太贵了大家宁愿忍一手去买别的菜吃。
这会儿听到苏云娇这话,林回星果然忍不住开口道:“我明天和你一起去,我也喜欢吃这一口,我们多弄一点,我那里调料多,我顺便就一起做了。”
之前林回星在网上买过椿芽做的下饭菜,但凡是下饭菜,就得下宽油。
就季娥和苏云娇做饭那舍不得用油的性格,这好好的椿芽让她们做,可以说是糟蹋了好好的野菜。
山上有不少的椿芽树,这玩意每年都能长很长一截,为了明年好摘嫩芽,村里人摘椿芽都是直接砍树枝的。
也有那种很高的椿芽树,不过长得太高了大家也就不会去摘它了。
这种山间野菜在村里人看了并不算什么稀罕东西,就是做坏了也犯不着心疼。
苏云娇也不想拒绝林回星的提议,毕竟这也是一个他们单独相处的机会。
不过想到还欠着村里婶子们的那三十几台绣架,苏云娇还是摇头道:“我自己去就行了,林大哥你还是留在家里做绣架吧,早点做完村里的婶子们也能早点用上。”
苏云娇惦记着村里婶子们的绣架, 不愿意因为一点野菜耽搁林回星的时间。
林回星见状也没拒绝,而是在第二天加速做起了绣架。
苏应胜第二天早早地吃过饭就过来帮忙了。
林回星他们现阶段做的木工活都很简单,苏应胜作为新手, 也能很快上手开木料了。
林回星可不搞豆腐渣工程, 这绣架虽然样式简单,但是他每根木条都猛猛地加厚, 争取让这些绣架能够稳稳当当地传上三代。
这要是放在现代, 他觉得可以称得上是良心商家了。
有了苏应胜帮忙,这一天林回星他们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到了下午的时候,苏应胜已经可以自己独立的做凳子了。
如此一来苏大荣就能腾出手来帮林回星做绣架了。
最后这一天下来,林回星他们足足做了十二台绣架和十六根凳子。
这还是在林回星还抽空和苏云娇处理了一大背篓椿芽的情况下。
还是那句话,上梁沟的周围的山林里物产实在是太丰富了。
苏云娇不过是背着背篓,拿着柴刀上山转了一圈, 没两个时辰就找了满满一大背篓的椿芽回来。
以前苏云娇也上山摘椿芽,不过她还是第一次摘这么多。
一背篓压得实实的椿芽, 她还是用了些功夫才从山下背下来。
摘椿芽的路上看到有蕨菜苏云娇也顺便摘了。
现在山上的那种细长的蕨菜基本上已经老了, 苏云娇今天摘的是另外一种蕨菜。
这种蕨菜根茎更粗, 刚冒出来的蕨菜就跟女子手指一样粗长。
这种蕨菜山里人都叫卷卷蕨, 因为它自带一股清香味,是最受大众欢迎的野菜之一。
平常大家在山上看到这种蕨菜就不会放过, 苏云娇想着林回星素来爱吃山上的野菜, 摘完椿芽后就特意在附近找了找。
最后她运气也还不错, 在这卷卷蕨刚冒头的时节,东边掰几根,西边掰几根的, 还真让她找到了一大把。
看着附近更多刚冒出毛球球的卷卷蕨嫩芽,苏云娇琢磨着再等两天再上来一趟, 这些嫩芽差不多也就长大了。
山里椿芽多,苏云娇特意摘得那种刚冒出头的嫩苞苞。
自打从林回星那里接了绣活做后,苏云娇已经很就没有上山摘这么多野菜了,背着野菜回到家里的时候,她已经累得手脚酸软了。
好在后面不用别人说,林回星就自动接过了之后的事情。
苏云娇只用坐在灶前烧火,给椿芽和蕨菜汆水的事情全都由林回星负责了。
看着苏云娇摘回来的这些蕨菜时,林回星还十分的意外:“黄瓜香!”
“什么?”苏云娇有些迷茫。
反应过来林回星说的是背篓上面的这些蕨菜后,苏云娇还纠正:“黄瓜香?不是,这是卷卷蕨。”
林回星从背篓里捡起一根蕨菜仔细端详了一下,确定这就是现代北方人爱吃的山菜黄瓜香无疑。
林回星对着苏云娇解释道:“对,就是这种蕨菜,你们叫卷卷蕨?我们叫黄瓜香,因为它自带一股黄瓜的清香味。”
作为山菜类中的极品,这黄瓜香的价格可比普通蕨菜贵多了。
现代从来就不缺发现商机的人,之前林回星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都有人开始人工栽培这种黄瓜香了。
作为植物,它不但嫩芽好吃,枝叶舒展开后也极具观赏性,作为装饰家中的绿植也是很有前景的。
苏云娇闻言也没有多想,永国这么大,同一种东西,有不同的叫法也是正常的。
就比如那山常山,因为林回星一直叫野山药,他们现在被潜移默化着,也已经跟着他改口叫野山药了。
虽然很想问黄瓜是什么,但是见林回星的注意力都在背篓里的卷卷蕨上,苏云娇心里高兴,转而道:
“我就知道你肯定会喜欢,这卷卷蕨刚长出来一点,今天没摘到多少,等两天我再上山一趟,多摘一些回来。”
林回星看着背篓里自己两只手都拿不完的黄瓜香,笑道:“这已经不少了,就我们这么几个人,这些都够我们吃上两顿了。”
看着苏云娇摘回来的黄瓜香,林回星有些可惜。
之前他看网上说黄瓜香用来切碎了包饺子味道最好。
偏偏上梁沟实在太偏远了,既没有面粉,也没有鲜肉,这黄瓜香也包不了饺子了,只能将就着素炒着吃了。
这动辄十几二十天吃不到新鲜肉的日子,林回星也是过够了,他琢磨着回头等红薯藤移栽后,一定要从现代买几只猪苗回来养着,养大后想吃就杀一头吃新鲜的肉,想想这日子就幸福。
意识到自己想远了,林回星摇了摇头,趁着锅里的水还没有开,他赶紧回家菜籽油和辣椒粉。
都是做惯了灶头上的活的,都不用林回星叮嘱,在他没回来的时候,水开后苏云娇也知道把椿芽洗干净后汆水。
林回星回来的时候,满满一背篓的椿芽已经汆得差不多了,都铺在竹子编的大簸箕上晾着。
上梁沟有好几家人都会编竹子,平常大家又经常晒菜干,是以除了林回星之外,村里人每一户都有许多簸箕。
要想这椿芽菜能好吃,汆水后得切成碎末不说,还得用擂钵把那些颗粒感比较重的嫩茎杆稍微碾碎一点,唯有这样才能入得进去味。
处理好的椿芽碎放在木桶里,上面放上一些盐、蒜末和整颗的花椒和辣椒面,锅里烧上一锅热油,等到油热后直接泼上去。
在热油的刺激下,木桶里的椿芽碎很快就被油温彻底烫熟了。
搅拌均匀后尝尝咸淡,确定味道合适后者椿芽咸菜就算做好了。
考虑到苏家人不常吃辣椒,林回星还特意做了两种口味的,一种是他爱吃的,作为西南人,他无辣不欢,自然是要多多地放辣椒面。
另一种就是不放辣椒面,只少少地放了一点蒜末,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椿芽的清香味。
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香味,苏云娇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林大哥你手艺真好,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能把椿芽菜做得这么香的人。”
林回星十分实诚地摆手道:“嗨,也没那么夸张,就是一个人住得久了,自己瞎琢磨呗,偶尔味道还行,大部分的时候都把菜做毁了。”
以前在外面上班的时候,外卖什么的十分方便,林回星合租的屋子很小,连厨房都没有。
也是为了照顾父亲回老家后,他才慢慢地开始学做饭。
最开始是自己做的饭菜健康有营养,适合病人吃,等到林建国去世后,林回星做饭就纯粹是因为他住在村里,点不了外卖了。
他一个人住着,用电饭锅煮上满满一大锅饭,放凉后用保鲜膜一团一团地包起来放在急冻,吃得时候一顿就拿出一团出来扔微波炉里加热,每天中午炒菜的时候份量再多弄一点,晚上热一热就能吃了,可以说是把日子过得很糙了。
苏云娇之所以觉得林回星厨艺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舍得放油,就拿今天的椿芽咸菜来说。
加起来就一桶不到的椿芽菜,他却足足用了半罐子的油,这要是放在上梁沟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半罐子油都够村里寻常的人家吃上一整年了,谁能舍得这么祸祸。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椿芽菜闻着就香。
等到木桶里装的椿芽咸菜放凉后,林回星也没和苏家人客气,先自己装了满满一大瓦罐。
林回星特意从家里拿来的大瓦罐,这一罐子怎么着也能装个十斤咸菜了。
就连过来帮工的苏应胜,傍晚离开的时候都被林回星塞了两碗椿芽菜,一碗辣的,一碗不辣的。
晚上有了这下饭菜,晚上林回星和苏家人的饭菜就很简单了,没有席面上的剩菜了,所以今天晚上就一碗椿芽咸菜,一大碗素炒黄瓜香。
在林回星没来之前,春日里苏家人饭桌上也少不了这两样菜,不过今天吃到的绝对是他们吃过味道最好的一次。
吃着香喷喷的咸菜,苏应文捧着饭碗赞不绝口:“林大哥你可真厉害,这遍地都是的野菜你也能做得这么好吃。”
要说起来这几天苏应文也没少吃各种好吃的,不说林回星宴席的上大鱼大肉,就是他私下里给他留的瓜子花生和糖果,都让他美得像是掉进了米缸里的老鼠了。
当然了,那些东西林回星也不止给了苏应文,也分了一些给苏云娇和苏大荣。
不过苏应文年纪小,平常对一口吃食又最看重不过了,所以他得到的还是最多的。
加上苏大荣和苏云娇等人照顾他,把自己的那一份也分了一些给他,让他靠着这些零食轻而易举地成了上梁沟最幸福的小孩。
不止是苏云娇他们,带着两碗咸菜回去的苏应胜也得到了家里人的称赞。
吃着这合口的菜,卓宜也琢磨着要趁着真是吃椿芽的季节,上山去多摘点椿芽回来做成咸菜存着了。
这放了油的咸菜吃着味道确实是要比只放了盐的咸菜要好吃多了。
之前苏应胜他们跟着林回星下山的那一趟,可是得了不少肉,加上后来卓宜让苏大贵另外买的肥肉,都被她炼成了猪油,满满一大罐子,拿一些出来做咸菜也是可以的。
之后林回星和苏大荣又花了两天时间做木工,总算是把欠村里婶子们的绣架和木凳全部做好了。
绣架做完后林回星就能从木工活里脱身出来了,倒是苏大荣,之前林回星请村里人吃饭的时候,大家见过他家里的桌子和凳子,不少看着觉得好的人,买了绣架后,有找到苏大荣说要做桌子和凳子。
苏大荣之前存下的木料这一下子又消耗完了。
这次他在林回星的建议下,改变了办法,凡是让他做家具的人,自己出木料,他帮着做,一张桌子和四根凳子就只收六十个大钱。
按照如今苏大荣和苏应胜两人的速度,算是锯木料的时间,他们两人一天做出一套桌子和凳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苏大荣要的工钱也不贵,六十个大钱的价格,村里人完全能够接受。
别看六十个大钱不多,分给苏应胜二十个大钱后,苏大荣自己也还能落下四十个大钱了。
别说是在上梁沟了,这个工钱就算放在安平县,甚至于是青山郡,都算是很不错的了。
在家里干上一天的活就能赚到一石米,这样的日子要放在一起,苏大荣可是连做梦都不敢梦得这么美。
首先就是腌料池的选址。
林回星家附近的空地基本已经被他开出来种了果树和蔬菜了, 稍远一点的地也成了瓜地。
造纸要用水,这腌料池倒是可以建在林回星的院子里。
他家里有水井,后期取水也方便。
但是要把造纸的地方选择林回星家的院子里, 就意味着之后造纸的时候他家小院少不了人来人往。
不说他偶尔忙不过来时请来帮忙的人, 就说纸造出来来后村里人少不了要来看热闹,那就是一个麻烦事情。
是的, 虽然现在连腌料池的选址都还没有选好, 但是林回星已经琢磨着纸造出来之后的情景了。
可对于永国人来说,造纸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林回星作为一个现代人,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平常无聊的时候总能看到不少有用的知识。
就说这造纸吧,随便上网一搜就有不少小视频和纪录片, 详细地记录了造纸的过程。
从小作坊,到造物博主, 甚至于规模很大的造纸工厂, 都能在网上找到视频。
在这种信息量的支持下, 林回星相信自己肯定是可以成功造出草纸的, 就算一次两次不成,多尝试两次, 总结一下经验, 最后总归是能成的。
林回星在村里转了几圈后, 决定在村尾的小溪旁边建腌料池。
那个地方里他家不远,之前还没有打水井的时候,林回星还去那附近打过遂。
整个上梁沟的地势是呈微微倾斜的形式的, 村里主要的水源就是村外的那条小溪。
小溪的水源从山上不知道哪里的泉眼起的势,这片山林太大太葳蕤, 哪怕是祖祖辈辈生活在深山里的山民,要没有熟悉的人带路,也是不敢再山上乱走乱晃悠的。
虽然不知道这条小溪的起源在哪里,但是这水源肯定分不错,因为据苏大荣所说,他在上梁沟生活的这几十年里,这条小溪是从未枯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