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今天也在谋朝篡位中by微云烟波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1-09

薄戎奴在看到地图上自个的封地上有河流的时候,心脏也有些不争气地蹦跶了起来,黄金啊,这谁不喜欢呢!这年头,大汉那边对于黄金的需求那是没有止境的,别的不说,家里长辈去世,你不埋点金饼下去,长辈到了黄泉,岂不是就要受穷?这就是不孝,在以孝治天下的汉室,这就是最大的政治不正确!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小康人家传承两代之后就捉襟见肘的缘故,光是给长辈治丧,就得耗费大量的资财,很多时候不得不典卖家产,才能给长辈一个体面的身后事,能攒的下钱才怪!
薄家虽说没到这个份上,但也不会嫌黄金多。汉家可是有律法,犯罪之后,可以以爵位和金抵罪!司马迁为什么要遭遇腐刑,就是因为没有军功,只比庶民高几级的爵位不足以抵罪,太史令的官职也积攒不下钱财,没钱赎罪,也只能受刑!加上作为彻侯,每年还有酹金的任务,之前那些游侠带回中原的黄金,很多就是被各家诸侯给买走了。
刘昌这样的态度也让薄戎奴一颗提着的心脏放了下来,刘昌要是真的将薄家当做是仇人,也犯不着还给他封爵封地。
薄戎奴高兴地回了行宫,先去看了一下薄文君,见薄文君正跟几个姐妹坐在一起,面前放着一匣子打了孔的珍珠琉璃玉珠,她们在那里用金银丝将这些珍珠琉璃宝石串起来,做成各种首饰。
这些都是她们遣人去铺子里面买回来的,去年刘昌就给下面传授了珍珠的人工养殖技术,今年就有不少养殖珍珠出现在了市面上,也省得以后刘昌再在系统里面购买了。
因为珍珠琉璃玉石在辽国这边产量都很大,这里头也就是珍珠稍微贵一些,毕竟现在产量还不够大,其他都比较便宜,因此,首饰铺就直接出售这些原料,让人自个回去做首饰或者是摆件,也有首饰铺直接将一些中低端首饰摆件的制作外包给了一些心灵手巧的妇人,也算是给不少人提供了一条赚钱的路子。
薄文君她们在长安的时候,也会自个做一些小手工,不过她们最多也就是做禁步,首饰什么的,自然得让匠人制作,她们是没这个本事的,而在这边,商家直接出图纸和原料,你也可以回来自个设计,随便你怎么折腾都没问题,这自然引起了这些女孩子的兴趣。
如今距离婚礼还有两三个月时间,她们也没有别的事情,总不能天天闲着,所以干脆做这些手工打发时间,为了笼络这些姐妹,原材料的钱都是薄文君出的,做好的成品以后就是这些姐妹们的私房,既能打发时间,又能给自己增加一笔财富,她们不乐意才怪!在路上的时候还算是有一点怨气,但是如今这点怨气也已经消散得差不多了。这里是异国他乡,她们这些同姓的姐妹如果不能抱团,总不能指望辽王以后不再纳妃妾吧!
薄戎奴看着女儿和侄女们凑在一起玩得开心,也是松了口气,自家女儿相貌只能说是清秀,虽说作为未来王后,算是占了身份的便宜。但是,王后又如何,古往今来,多少王后都无子傍身呢?就算有,也不是所有王后所出的嫡子都能够继承王位的。
当着这些侄女的面,薄戎奴也不好面授机宜,听她们叽叽喳喳说了自制首饰的事情之后,便干脆表示,自己会帮着再采购一些,给她们玩,除此之外,他也会额外采购一批首饰,作为他额外的添妆。顿时一帮女孩子都喜笑颜开起来。
见薄戎奴有话跟女儿说,这些女孩子嬉笑了一阵子,就识趣地带着自己做好的首饰还有半成品起身告辞了,她们可以回去接着做,聊以打发时间。
等着侄女们走了,薄戎奴才说道:“今日,为父去见了辽王,辽王乃是雄图大略之人,也极为聪明,文君你虽说以后是王后,但是只需要本分随时就好,不要想着去影响他,明白吗?”
薄文君本身也不是什么野心勃勃的性子,作为薄家的嫡长孙女,即便是当年在代国的时候,薄家也没想过将她嫁到代王宫中。主要是代王一脉实在是太穷,看惯了代王宫中女眷的苦逼生活,还有代地一直以来所承受的压力,所以,薄家的女儿,一开始的想法是嫁给代地的官员,因为官员还有升迁的机会,可以离开代地。而等到去了长安,薄文君的年龄又跟宫中皇子相差有点大,至于那些诸侯王,也不是什么合适的结亲对象,毕竟当年的事情之后,许多诸侯王都是不稳定因素,万一他们一个脑抽,来一出造反,薄家就被坑里头了。
所以,薄家是打算跟一些地位比较稳定的彻侯关内侯结亲,而这些人家,对于主母的要求无非就是能当家理事,薄文君何曾想过,自己能成为一国王后,而且对方也算得上是熟人。想到曾经那些事,夜深人静的时候,薄文君甚至有些恐惧,生怕刘昌将怨恨发泄到自己头上,自然不可能再生出什么想要在夫妻关系之中争强好胜的想法来。
这会儿听薄戎奴这般说,薄文君连忙说道:“父亲,女儿出嫁之后,自当安分守己,不会逾越半步!”
见薄文君这般,薄戎奴又有些忧愁起来,女儿要是是个有野心的,那肯定是不成的,但是要是太老实,显然也不行。只是,这种事情,薄戎奴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女儿说,只得叹了口气,又跟薄文君不痛不痒地叮嘱了几句,便离开了。
送走了薄戎奴,薄文君回了自己房间,挥退了想要过来伺候的侍女,她斜倚在软榻上,沉思了起来。

第69章
薄文君阅历比较少,并不代表她就是个无知少女,她只是之前从没有遇到过需要她如何争取的事情,如今遇上这种事,薄文君这一路上思来想去,最后能做的也唯有走一步看一步。毕竟,如今的刘昌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可以顽笑的表哥了!
薄文君对于将来会发生的事情都比较坦然,只要刘昌不是满怀恶意,她觉得都可以接受。
何况如今看起来,刘昌也没什么恶意。她们到了行宫没多久,内府的人就来过一趟,给她们送来了许多东西,又帮她们量体裁衣,若真是有什么想法,不闻不问不是更好吗?
刘昌这边的确是没有迁怒一帮小姑娘的意思,他早就想好了,鉴于两人之间比较近的血缘,不会让薄文君有孩子,这就注定了,薄文君的未来可能会比较惨淡。如果薄氏陪嫁的媵妾可以生下健康的孩子,那么,薄文君将来也会有个依靠,但是,刘昌并不能保证会将这个孩子立为储君。
立储这种事情,很多时候根本不能感情用事,汉宣帝何等英明之君,结果就因为顾念与许皇后之间的感情,哪怕知道太子不靠谱,最后依旧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最后西汉的确从他儿子开始走向衰落。
刘昌也没打算在这个时候搞什么君主立宪,那君主就是个吉祥物,不需要考虑君主的贤愚。所以,他将来立储,是需要考虑儿子们的资质的,一个愚蠢无知的皇帝,在这个时代,注定会造成巨大的悲剧。
有着这样的觉悟之后,刘昌根本不打算在男女之事上耗费多少功夫,他如今需要的是,趁着这次的战争,给辽国得到足够的好处。
这个时代,或许上层的消息非常灵通,但是对于百姓来说,却是非常闭塞的。
商队往来,运输的商品也跟百姓并无什么关系,而尽管朝廷在地方上设置露布,向地方百姓宣读中央的政策,比如说,之前刘恒宣布田税三十税一,口赋的年龄向后推移,这些事情都是会公布到露布上的。但是刘恒吃饱了撑着,才会将辽国的情况公布在露布上。而地方上的官员豪强巴不得隐瞒消息,毕竟,他们都不想看到百姓一个个跑到辽国去。那些跑来淘金的游侠,同样出于私心,根本不会在其他地方多嘴,以至于,北地尽管距离辽国已经很近,但是寻常百姓至今还不知道辽国是什么情况,之前朝鲜收拢流民,人家也不是因为知道朝鲜收容流民才跑过来的,实际上,大家都是觉得跑到辽东这里不会遇上匈奴人,才会往这里跑。
而这回,辽国出动了数万大军,帮忙驻守燕赵这边诸多关隘,随同而来的还有许多辽国的商人,这些商人跑过来,一方面是为了打了胜仗之后的战利品,另一方面,就是跑过来找销路来了。
他们也不嫌麻烦,不光是在市集上摆摊,而叫伙计带着针头线脑还有各种零碎的小东西去村里面叫卖,横竖辽国武德充沛,这些伙计身上也都带着防身的东西,所以,也不担心有人杀人越货。
然后,来自辽国的各种商品顿时就在北地火了!
寻常百姓人家,你让他们买成匹的布料,他们是买不起的,就算他们自个养蚕收丝,种植苎麻,但是,这些多半要卖给别人,自家顶多留下一点葛麻用来做衣服,像是比较温暖的季节,乡间那些农人干活都要先将身上的衣服脱掉,免得干活的时候把衣服给钩破了。一件衣服反复缝补,更是基本操作。
但是缝补衣服,也是需要材料的。线可以用自家弄的麻线,而针就不一样了。大汉这边,民间正常使用的针很多还是竹针和骨针,铁针钢针什么的,几乎没有。而上层倒是会使用金属针,一般是铜针,都要反复捶打成条状,然后再打孔,磨出针尖,再打磨光滑。而真正能够大量生产钢铁针具,其实已经是唐宋时期的事情了,那时候冶炼技术提升了,直接将热铁拉成铁丝,然后分成小段,一头先砸扁,再用细铁锥砸出细孔来,饶是如此,成本其实依旧不算低。
而辽国这边,已经可以用机械生产钢针,虽说比起后世的针来说粗了不少,但是成本可比大汉这边低多了。汉地那边的商人压根没在意这种针头线脑的玩意,他们就盯着那些贵重的玩意,而辽国这些商人除了那些大宗的商品,干脆就将许多物美价廉或者是在辽国已经没法卖积压的货物拉了过来,像是针线这些,又不占地方,一盒就能装上一大堆,一根针卖一个钱,也是能赚不少的。
除了钢针之外,比较畅销的还有布头,这些布头一般是残次边角料,辽国那边几乎卖不出去了,但是在汉地这边还是很受欢迎的。还有就是糖,当然,是那种比较劣质的糖,里面还夹杂着不少甜菜渣子,这些糖放在辽国,就是糊弄那些土人的,而对于汉地百姓来说,买这个糖,可比自家制作饴糖划算多了,因此,也乐意花一点钱,买上一些粗糖哄孩子。
另外一些什么香包玩具、彩线头花之类的,也有人买,不过对于贫苦百姓来说,也只能是看看罢了。
通过这些货郎,这些百姓也知道了辽国那边的情况,在听说在辽国,不论男女都能分地,而且也不用服徭役,只需要缴纳田税,而不用什么人头税之后,一个个都很是憧憬,当然,对于那些家有恒产的人来说,就算是心动,也没几个人会抛家舍业,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而对于一些已经快要一无所有的人来说,辽国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因此,一些人就偷偷摸摸开始询问怎么样才能去辽国。虽说如今辽国那边大规模的移民已经停止了,但是对于来自汉地的移民还是会大开方便之门的。若是能拉人移民,还能得到官府的奖励。因此,那些货郎一个个拍着胸脯,表示只要在大军离开之前,赶到关隘那边,到时候自然可以跟随他们一起前往辽国,期间也不用他们花销什么,到了地方,官府就会安排。
这条件越好,许多人越是半信半疑,不过,想要跑路的人本来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了,就算是心有疑虑,他们也是愿意去冒个险的,毕竟,他们本来就一无所有,继续留在家乡,只怕交不起口赋,都要被充作官奴了,还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一开始辽国这些商人到处卖东西的时候,边地官府还不当回事,结果等到知道了那些货郎居然跟百姓鼓吹辽国的移民政策之后,一个个就都坐不住了。
地方上的人口数量一直是官员上计的重点,北地在这方面本来就已经是重灾区了,因为北地这边常年遭遇匈奴的侵扰,年年都有百姓被杀被掳,他们硬是没地方跑,有合适的地方早跑了。
之前朝鲜收拢流民,也就是在边关的地方设置粥棚什么的,吸引百姓过去,而辽国如今,许下的条件,简直丰厚得让人难以置信。再叫这些货郎持续下去,来年上计,他们只怕连官帽都保不住了!
因此,即便知道辽国大军是来帮着他们守边的,他们还是硬着头皮,冒着得罪辽国的风险,将这些商人给礼送出境,只让他们在边境市集售卖商品。
好在对于这些商人来说,已经摸清楚大汉这边是个什么情况了,之后应该卖什么,一个个心里都有了数。同样有数的还有北地的许多商人。他们之前其实也会去辽国做买卖,但是那个时候,大家就没想到,这些平常的东西居然也挺赚钱,这等细水长流的买卖也更加不起眼,不容易被上头盯上。要知道,汉家可是有陵邑制度,从刘邦那时候,就开始迁徙各地豪强地主去皇帝陵墓附近居住。这对于地方上的豪强地主来说,简直是噩梦。
不少豪商也是被迁徙的对象,你要是生意做得太大,被上头知道了,那么就很难逃出被强行迁移的命运,他们在地方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到了关中,哪个豪商背后没有个高官显爵做护身符,他们这些外来户,如果不能尽快找到一个保护伞,多半要被吃干抹净!所以,如果能够闷声发大财,那就再好不过!
这些人一下子就对辽国的各类廉价小商品感兴趣了起来,等到辽国那些商人都去了边境的市集,一帮商人就一窝蜂赶了过去。他们也知道,不可能将所有东西都包圆了,要是互相竞争还容易被抬价,因此,熟识的那些商人商议了一番,划分好了范围,就直接开始了大采购。
甚至,附近一些牧民也闻讯赶来,比起汉家百姓,这些牧民更是什么都缺,因为汉家与匈奴常年冲突,边市也是经常关停,只能等着有走私的商队经过他们部族,如今听说边市又开了,便有许多牧民驱赶着牛羊过来趁着冬天到来之前,先购买一些必需品回去。这些牧民过来的时候,一开始差点被人怀疑是匈奴人又要入侵了,探子反复打探了好几次,才确定人家就是来采购的,饶是如此,大家也没真的放心,万一这些人是来打探军情的呢?
比起那些锱铢必较的汉地商人,这些牧民可就大方多了,生意做得也痛快,他们留下了大群的牛羊,最后带着大量的商品心满意足地离去,而这些同样引起了左贤王部的注意。

第70章
许多人都觉得,左贤王与右贤王发生了冲突之后,会铆着劲证明自己,实际上,稽粥非常冷静。
曾经匈奴人虽说并不像是现在这么强大,但是那时候,中原各国互相争战的同时,都能将匈奴东胡当软柿子捏。匈奴之所以之前能够在大汉身上占到便宜,不过是这个国家因为之前连年的战乱太过虚弱,匈奴才能占据上风。
匈奴才多少人口,就算是加上那些附属的部族,也就是那样,而大汉呢,虽说不像是匈奴一样,成年男子都能骑马射猎,但是,他们若是真的下了狠心,那么,能够动员起来的力量远不是匈奴人能比的。所以,匈奴这边对上大汉,需要做的其实就是不断削弱大汉的实力,防止大汉恢复到大秦时候的军事力量,另外,又不能真的将大汉惹急了。
像是这次,虽说在冒顿单于那里立下了誓约,但是,稽粥并没有打算在这事上耗费太多的实力,甚至,他还想着是不是要跟汉室通风报信,让右贤王在大汉好好吃个亏。
但是这次,在听说辽国居然派出了大军帮助大汉守城时,稽粥又想起了那一日在辽国边境遭遇的一切,他的眼神一下子变得凌厉起来。
辽国的崛起简直是毫无预兆,结果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原本作为匈奴附属的鲜卑和乌桓竟然直接跪了,之前还直接收拢了姑息部和且渠部,加上东胡卢部的投靠,辽国顺势就在草原上扎下了不少钉子。
虽说暂时来说,辽国占领的地方对于匈奴来说无关紧要,但是长此以往,情况就不一样了。
稽粥一直想要打击一下辽国,辽国毕竟是小国,损失人口稍微多一些,估计也就受不了了。到时候,匈奴也就能顺利拿捏他们。
但问题是,辽国所处的地方真的是不适合匈奴发挥,还有那棱堡,简直就是一个个刺猬,肯本叫人无从下口。
稽粥已经听说汉国也已经在西北那边修建了不少棱堡,这一次也该让右贤王那个蠢货却触触霉头了。
而大概是因为人力物力的原因,燕赵这边,边境上并没有什么变化,辽国的军队到了这里,也就放弃了他们最擅长的防守手段,而且,稽粥才不会相信,辽军能跟汉军同心同德,到时候勾心斗角是少不了的事情。
匈奴在汉室内部也是有奸细的,稽粥之前就打听到了如今那位辽王的底细。一个被放弃的皇长子,死里逃生之后建立了辽国,他才不相信辽王能跟汉天子毫无芥蒂,汉天子那边对这个意外活下来的儿子多半不会有什么愧疚之心,相反,只怕最想要削弱这个儿子实力的就是他。
这般一想,稽粥顿时就觉得,这事可行!他要趁着这个机会,哪怕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也要将辽国派来的援军打残,之后就能在辽国与汉国之间埋下一个互不信任的种子,之后,匈奴就可以从容挑起两国之间的纷争,然后从中取利。一个混乱的衰弱的中原,对于匈奴来说,才是最好的中原。
而对于辽国来说,这一次出兵,其实也是一个阳谋,如果汉室那边真的存了将辽军当做是炮灰的意思,那么,刘昌对于汉室的策略自然要调整。
这也是因为刘昌对于辽军的实力非常信任,他相信,就算是被汉军背刺,辽军再不济也能脱离战场。
张辟疆一开始对刘昌的自信还有些困惑,不过在他看到过辽军的演习之后,对此也就没了多少疑虑,用张辟疆的话来说,辽军比起张良笔记里面所见过的秦军精锐还要强大许多,加上强大的后勤能力,他相信辽军能所向披靡。要不是辽军数量不足,张辟疆都想要让刘昌现在就开始横推草原了。
稽粥是个比较谨慎的人,他其实并不喜欢冒险,这回既然下定了决心,稽粥便开始迅速动员起来。
如今草原上的牧草已经开始枯萎,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各个部族这会儿已经开始准备驱赶牲畜,往祁连山、阴山还有他们的祖先找到的一些能够帮助他们抵挡风雪的地方迁徙,如此才不至于冻死饿死太多的牲畜。
而稽粥既然已经下达了动员令,各个部族不得不响应征召,抽调战士,带上成群的牛羊作为军粮,赶往左贤王大帐,听候吩咐。而妇孺会留下来,他们会先做好迁徙的准备,等着战士们带回丰厚的战利品和奴隶,憧憬着能度过一个富余的冬天。
辽国王宫之中,原本的乌桓王和鲜卑王,如今的乌桓校尉和鲜卑校尉,他们如今都在积极汉化,直接放弃了原本的名字,找人给自己还有族人取了汉名。乌桓部族那边,多半干脆取了族名的谐音,以吴为姓,像是如今,乌桓校尉就叫做吴忠,恨不得时刻显示自己对辽王有着一颗忠心。
而鲜卑一族里面原本首领的名号就叫做慕容,后来干脆王族都以慕容为姓,这是个典型的鲜卑姓氏,在乌桓的ciji下,自然被鲜卑一族弃若敝履。他们可比乌桓人鸡贼多了,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以前东胡人都算得上是东夷,因此硬是找了几个人考证鲜卑一族的来源,结果也不知道那些人怎么考证的,表示东胡也是殷商后裔,是武庚叛乱之后北逃建立的国家,所以,鲜卑人应该也是子姓。当然,这其实有碰瓷的嫌疑,他们自然也不能说自己姓子,别的不说,箕准那边估计就要炸毛,武庚叛乱逃到辽东,难道箕氏会不知道。
因此,鲜卑人干脆就再次往上追溯,表示自家也是黄帝后裔,然后又给自家找了个祖宗,说自家也是高阳氏之后,因此,原本的鲜卑王族直接以高为姓,如今的鲜卑校尉就叫做高信。
吴忠和高信如今都很庆幸当日果断投靠了刘昌,都是当狗,给刘昌当狗可比给匈奴当狗强多了。
他们都得到了一个爵位,可以世袭罔替,当然,封地肯定不能是原本的乌桓山和鲜卑山了,而是从别的地方给他们划分了一块封地。但是,他们依旧可以统领两族的军队,可以说,权力和财富都不缺。
而对于普通的乌桓人和鲜卑人来说,他们的日子自然是更好过了。他们不需要再住在资源匮乏的山上,有了大片的草场,官府帮着他们开挖地窖,制作青储饲料,让牲畜在冬天也有足够的食物,不至于掉膘。而且,比起匈奴人那边苛刻地只肯给他们留下很少的牲畜和奶干,辽国这边对于牧民就很宽容。
原本的牲畜是辽国的战利品,如今他们就是帮着辽王放牧的,但是新生的牲畜有一半是他们的,制作出来的奶制品,也只需要上交三成作为赋税,其他的就是他们自己的。他们要是从军,军功跟辽军一样计算。不,他们如今也是辽军的一员了!他们是辽军下属乌桓军和鲜卑军的一员,平时因为他们还要放牧,不能作为职业军人,所以没有津贴,但是战时补贴却跟辽军是一样的。
他们还能用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到粮食布料盐巴之类的生活必需品,生活质量直接就实现了三级跳。
而且,幸福生活是需要对比的,他们乌桓和鲜卑当初是被匈奴裹挟的,后来又主动投降,像是高信那时候投降得更快更主动,所以,哪怕爵位一样,他的封地就比吴忠大,资源也更多。
而普通的乌桓人和鲜卑人,也就是经过了短时间的劳动改造,便获得了自由。相比较来说,姑夕部和且渠部就苦逼得多,两族的战士最短的也改造了大半年,一些据说当年攻打过大汉,造成了许多血债的匈奴人,如今还在山里头挖矿!
而姑夕王和且渠王虽说也得到了封爵,但是他们可没有得到什么军职,只是赏赐了大量的财富而已。
原本能够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连同自己的性命也在对方一念之间,结果如今同样是投降,对方还不如自己,这也让乌桓和鲜卑的忠心蹭蹭蹭地往上涨!
这会儿,被刘昌召见的两个人恨不得在刘昌面前拍着胸脯发誓,自己一定为身先士卒,为大王扫平所有的敌人。
张辟疆在一边看着这两人浮夸的表演,眼角抽搐了一下。
刘昌对此倒是习以为常,当初这两人投降的是时候,第一次见到刘昌,一个个跪伏在地上,恨不得直接来舔刘昌的靴子。
这也是匈奴那边的习俗,匈奴那边上下等级也非常森严,他们两部虽说也顶着一个王号,但是在匈奴人那里,其实跟奴隶没多少区别,因此,他们在匈奴人那里必须要保证足够的谦卑才行。总之,谦卑未必能保住他们的性命,但是,不够谦卑,肯定是要吃匈奴人的鞭子,甚至是直接被砍掉脑袋的。
这样的习惯也沿袭到了这里,如今他们已经算是收敛很多了。
刘昌听他们将一连串浮夸到有些拙劣的马屁说完,才说道:“两位卿家的忠心,寡人也是知道的,今日寡人召两位卿家过来,正是要借两位卿家的悍勇与精兵,帮寡人分忧!”

第71章
刘昌的战略很简单,那就是趁着左贤王召集军队攻打北地边关的时候,直接派人去抄了他们的老巢。那些人虽说会带上许多牛羊作为军粮,但是自家部族里面也会留下很多,这次正好好好抢上一把。
对于劫掠这种事情,乌桓和鲜卑都很是习惯,这会儿简直是兴奋得满脸通红,按照辽国的军功体系,他们此战若是能够成功,爵位就能往上再升一升,还能得到大量的财货赏赐。他们如今对于牲畜已经不感兴趣了,因为他们现在手里也没太多人帮着放牧,而且,他们早就对奶干什么的吃腻了,作为部族的首领,他们吃肉的次数倒是不少,除了已经老迈的牲畜之外,就是受了伤的那种,他们也没有兽医,所以只能将牲畜宰杀了吃肉,他们吃肉一般就是火烤风干,炖煮也有,但是他们炖肉的水平也就是那样,牛马的肉纤维本来就很粗糙,又没有时间和精力长时间炖煮,因此,他们做的肉食其实都很耐嚼,以至于这会儿年纪还不算大,牙齿已经磨损得比较严重,所以,他们如今更喜欢吃软嫩的东西,比如说各种豆制品,当然,那些炖煮得放在嘴里抿两下,就能化掉的红烧肉什么的,他们也是喜欢的。吴忠和高信如今算是被汉人的享受生活已经腐蚀了,再让他们回到过去,比杀了他们还难。
刘昌也没完全指望吴忠和高信,这些胡人还没彻底汉化,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反复无常,所以,他们只能是作为先锋或者是偏师,而不能是中军,所以,刘昌很快又找来了吕义,当然,不是让吕义亲自带兵出征,他如今这个身份地位,这种仗也要他亲自出征,那到时候真的是功高难赏了!
吕义给刘昌推荐了一个将领,叫做王丰,原本是北地的戍卒,后来被匈奴人攻破了他所在的大军,他跟军中走散了,回去也没法交代,因此便流亡到了辽东,那时候还是卫满当政,他作为流民被接纳,因为身强力壮,被充入军中,后来刘昌占据了辽东,原本卫满手下的人马也被甄别打散,王丰在基层军官培训中脱颖而出,先是在几次军中比武之中拿了名次,上次匈奴入侵的时候,他是深入后方包抄的一员,率队斩杀了不少匈奴人,又缴获了大量牲畜,立下了不小的战功,积功之下如今已经是军中司马,这个身份,也足够率领一支军队单独出征了!
刘昌对这个王丰还是有印象的,到了他这个地位,已经值得刘昌看一眼他的履历,他这个军司马的官职还是刘昌亲口封的,不过,具体王丰什么情况,刘昌也没有深入了解,既然吕义这般保举,刘昌还是想要再了解一下的。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与我周旋久by  (韩娱同人)  (综武侠同人  贵妃娘娘荣华  异世长姐深山  福宝种田,打  (咒回同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