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穿成知青去种地by雁起卿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1-15

母亲过去世后,按风俗他们家把土灶拆了,不过后来父亲又买回来两个铁皮做的炉子。
姜棉也想要个铁皮炉子,但有点难,所以她准备退而求次弄个三脚灶。
东西挑好了,要到会计那里登记好。
这些不陶器不用现钱买,在特殊年代,也是为了不落下把柄,要用工分来换。姜棉他们没有公分,只能记账,留到上工以后再扣。
李国强这位生产队长也算是事无巨细都考虑周全了。
关了制瓦作坊,又开了制陶的,虽然规模不大,但也是请示过上面的领导的,算是过了明路。
虽然要给公社提供一些产品,先不说这效益有多少,但至少为本村的社员节省了不少工业券。农村的社员,要拿到工业券可不容易。
挑陶具挑得爽,又领了粮食,归拢起来之后一看,那场景连姜棉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单凭她一个人,再长两只手也无法把所有东西一次性提回去。
唐建设跟王长军嘀咕几句,走过来给她帮忙,自己的则留下王长军看守。
姜棉也没客气,反正都在一个队里,要还人情以后有的是机会。
◎作者有话说:
把名字改回来了,是否一模一样就不敢保证了。我有认真写文,但名字,本人真的是起名废。看得不舒服的,抱歉。
◎最新评论:
之前那文名太文艺了,像我这种喜欢看年代文的,看到那文名一般都不会点进去。

[ 送走了唐建设,姜棉拿了一小包红糖和一把奶糖出了院门。
五奶奶那里不好总是去麻烦他们 ]
送走了唐建设,姜棉拿了一小包红糖和一把奶糖出了院门。
五奶奶那里不好总是去麻烦他们。
姜棉走进村子人家密集的地方,左右转了转,找了两个孩子打听,最后在一户人家那里换了一些鸡蛋和两把青菜回来。
虽然这些东西姜棉的空间都有,但为了掩人耳目,有些功夫还是不能少的。
以前她做煲仔饭时所用的佐料不敢拿出来,就简化一些,反正这年代只要有肉,厨艺及格,做出来的东西都差不了。
何况做煲仔饭对她来说不过小菜一碟。
不过现在这次的份量有点大。但做好的信心还是有的。
先把米洗了泡上。
过一会,再把腊肠和香菇拿出来分别泡上。
姜棉准备做腊肠煲饭。
酱油,香油,鸡蛋,葱花也放一边准备好。
姜棉注意着时间,到了下午五点过的时候,开始准备晚餐。
用砂锅做煲饭味全,饭就香,但火候不太好掌握。
姜棉一边看着时间,一边时刻注意火候和锅盖的反应。
花了大半个小时,成品出来了,效果还不错。咸淡适中,色泽油亮,香味扑鼻。
另外炒两个青菜,姜棉一个老芯粤省人,光吃饭菜嫌太干,再加一锅鸡蛋蔬菜汤。
唐建设和和王长军到的时候,姜棉刚好把饭菜端上了桌。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建设哥的时间把握得刚刚好。”王长军手里拿着几个鸡蛋,见了姜棉,笑眯眯地递过去,顺便调侃了唐建设一把。他本来是想早点过来的,但唐建设硬是拖到了现在。
“是来的刚刚好。可以开饭了。来,坐,别客气。”姜棉把鸡蛋接了过去放好。对这个时代的日常礼节,她也是接受得良好。
两人也没拿自己当客人,唐建设帮忙把碗筷摆好,王长军一手拿起饭勺,一手打开锅盖。勺子还没放下去,香气一下子就冲腾上来。
“好香啊。这腊肠还能和饭一起煮?”
“姜知青,这太丰盛了。”
在姜棉看来极其简单的饭菜,两位客人倒是连连赞叹。
两位客人原来以为就吃点蛋,谁料好东西在锅里。不但是全白的大米饭,还有肉。
“一点腊肠,家里带来的,不算什么好东西。再好的我也没有了。到这里的第一顿饭,怎么也要吃点好的不是?第一顿吃饱吃高兴了,以后才有心情和力气干活。”姜棉笑嘻嘻的,开始装饭,每个碗都压得实实的,“今天的这一顿饭,虽然不能吃好喝好,但一定要吃饱。今天吃饱了,以后都有饱饭吃,今天没吃饱,以后就有可能难熬。所以不要给我省,饭如果不够的话我再去下一些面条。”
“还有这说法?”王长军问道。
“这是她自己的说法。”唐建设从来没在别处听过这个,他觉得是姜棉自己的想法。
“我没说错呀,不是说万事开头难嘛,我把这个头尽量开得好一点,以后就会比这更好。”
真得是舌灿莲花。
不过饭是你做的,你怎么说都可以。
几个人不再多话,开动起来。
这腊肉焖饭是真的好吃。料好,火候的把握也刚刚好。
唐建设这样的家境相比周围的人来说已经不错,像这样的饭也不是能经常吃到。
王长军家里的孩子多,日子比唐建设家的还要再差一点,这会见了荤腥,扒饭的速度恨不得用上平生之最。
看着客人这么开胃,姜棉手里的筷子动得也比平常快了两分。
都是没到双十年纪的青少年,肚子就像是个无底洞,不管是饭、菜,还是汤,最后都被三个人扫清光了。
吃过饭,两人也没多作逗留,约好了明天出门的时间,趁着天色没黑,就告辞了。
姜棉收拾了残局,把明天的采购清单再过一遍,写了两封信,洗洗就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姜棉就赶到集合点,同去的还有带路的振兴。
到了地方,已经有好几个人等在那里了。原来这天是岭山公社的集市日。
虽然目前实施的是计划经济,个人做买卖受到严格的限制,但每个公社还是会有固定的集市日的。只不过交易的货品和方式要严格按规定。
从铃木生产队到公社的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牛车,有时候还不一定有得坐。
对于坐牛车,姜棉并不热衷。
经过了昨天的验证,她目前的这副身体看着娇小,但并不娇气。
徒步走了那么久,不但第一天没有疲惫感,第二天也没有那种运动过后的酸痛感。经过了一个晚上的睡眠之后,立马就神采奕奕,活力四射的。
她其实还想再验证验证的,测试一下自己的极限能到哪里。不过想到明天就要上工,今天要办的事不少,光靠双腿走路耽误的时间太多。衡量之后,就放弃这一打算。
唐建设和王长军也很快就到了集合点。
看着牛车旁边挤挤压压的一堆人,几个人一商量,最终还是决定走路去。
他们年轻力盛,没必要跟那么多人挤。跟他们一样打算的,还有村里的两个青壮年。
牛车悠悠地上路了,几个徒步的也紧跟在后。
几人刚出村子,突然后面传来“突突突”的声音。这声音,非拖拉机莫属了。
几个人惊喜不已,一边朝路边靠一边回头。
“国栋,是你小子啊!拖拉机修好啦!”同行的一个青年朝着拖拉机手喊了起来。
“上面来人了,昨天就修好啦!到公社去吗?上后面去,捎你们一段。”
拖拉机手看着也就20多岁,有着一副大嗓门。就是不知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练成的。毕竟他手上的铁家伙的噪音不是一般的大。
几个本来打算徒步的人,呼啦一下全爬到车斗里去了,原来坐在牛车上面的人也跟着过来了一大半,瞬间拖拉机斗里就塞满了人。
虽然一路都有噪音伴随,不过好处也是实打实的,时间一下子节省了一大半。
姜棉和唐建设三个人下了车,问了路,先去了邮电局把信寄了,然后直奔供销社。
还没到供销社,先看到了食品站,不大的地方,已经有不少人在那排着队了。不用说,都是在等着买肉的。
幸好遇到了拖拉机,否则等他们到了这,猪毛都没一根了。
姜棉拉住了唐建设,问道:“你们打不打算买肉啊?买的话,现在去排队应该还可以买到。”
“买一点吧。”唐建设手里有钱也有票,而且出来一趟不容易,能买到肉的话,当然要买点回去。
为了不耽误时间,三人决定兵分两路,王长军留下来排队买肉,唐建设和姜棉则先去供销社。
给王长军留下钱和票,姜棉想到了五奶奶,特别交代王成军,如果有猪肝,就买一些。
王长军去排队买肉了,剩下的两个人继续去供销社。
手里拿着票和钱,心里装着采购单子,像脸盆,热水壶,肥皂……,大件小件,零零碎碎的,买了一堆。
姜棉下手买的都是一些年代特征比较明显的东西。不过像牙膏香皂之类的小件,她之前就买过了,就没再买,其他没有的,也只是买个单件,这基本就是当摆设用的。日常使用的东西,跟空间里的物品相重叠的,就悄悄用了再放回去收好。
现在她不但能自己拥有一个单独的房间,连吃饭也是单独的,这就大大方便了她从空间里面偷渡东西出来。
想到以后的小日子,姜棉心里莫名升起一种踏实感。
两个人从供销社出来,手里的东西都不少。特别是唐建设,他俩缺的东西比姜棉多多了。
他俩的住处,房间就只有各自的一张床。厨房更简陋,没有正经的房子,是以前的住户在靠墙的地方用稻草和黄泥糊了一个棚子,勉强能挡住雨,在里面打了个土灶,就这样将就着当厨房用。他俩接手的时候,里面是空空如也。而且他们做饭还得先挑水,不像姜棉那开门就有水井。
他俩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用的水都是借隔壁的老知青的水桶挑的。
姜棉出来的时候,王成军已经等在门口了,见到姜棉,面露喜色。提着到手的肉一看,还真的买到猪肝了。
三个人提着一堆东西走在路上,很是引人注目。
姜棉想起刚才来的时候好像听人说过,集市就在附近。便想去看看,看有没有箩筐之类的,买上一两个,一来可以装着东西回去,二来平时也可以留着装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一旦在一个地方住下去,东西肯定会越来越多的。
姜棉把自己的想法跟其他两个人说了。两个人立马同意。但谁去买筐,谁留下来看守东西,三人的意见又不一致。
“还是我去吧,你们两个男同志,去了肯定不好跟人家讨价还价。讨价还价我很在行的,而且以前我也是跟外公外婆在农村生活过的,筐怎么挑,我也清楚。”
唐建设和王长军最后还是被姜棉说服了。
姜棉问了路,很快就找到了集市的所在地。随意走了走,看到的大多是农产品或是农副产品,她也没多大逛的心思,找到了卖竹制品的小摊位,买了四个筐,以及四个能和筐口相配合盖住的竹匾,顺便还买了两根扁担。
◎最新评论:
想吃煲仔饭了,今晚就做!腊肠排骨煲仔饭
我也想吃猪肝了,听说夏天的猪肝不好,这两个月就没买。

[ 唐建设和王长军看着姜棉不但肩上挑着一副担,手里还拄着一根扁担,]
唐建设和王长军看着姜棉不但肩上挑着一副担,手里还拄着一根扁担,活脱脱一个农村姑娘的形象,有点不厚道地笑了起来。
“姜同志,还没开始下地呢,你这农村姑娘的形象越来越像了。”
“看不起农村姑娘是吧?明天过后你就知道作为一个农村人的好处了。”
“没有瞧不起,就是觉得你挑着担还挺像样的。”
“对啊,姜同志,你挑着担子的样子,怎么看着那么自然呢?”
“这肯定得像样,我在农村待过的时间比在城市可多多了。在农村,就算是小孩子也是有活干的。”
不说她上辈子了,但就原主而言,从五岁开始在农村一直到12岁才回城,在城市满打满算也才过了四年。那时候虽然还是个小孩,能干的活,可是一样都没拉下,挑个担,当然不在话下。
姜棉也知道这两人没那意思,说笑几句就过去了。
姜棉放下担子就开始分东西。她把每样东西的价格都报了一遍,看其他两人都没有异议,就把买来的东西全部各分了一半过去。
唐建设马上点了钱递过来,姜棉大大方方地接了,顺手塞进兜里。转头就去整理东西了。
来的时候运气好,碰巧有拖拉机坐,回去能有牛车帮忙拉货就不错。谁让今天是集市日呢。
姜棉虽然想找机会试一下身体的极限。但明天他们这些新知青第一次上工,保险起见,还是能借力就借力。就算她自己傻憨憨的想挑着一副担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回去,唐建设和王长军也不会陪她的。
赶紧整理好东西,说不定还能在牛车里占到一个好位置。
东西整理好之后,两副担子都在男同志的肩上,姜棉甩着两只空手跟在后面。
“姜同志,今天中午去我们那吃饭吧?”
“昨天帮你暖屋,今天就轮到你帮我们了。”
这两人昨天吃了姜棉做的饭,本来想着今天在公社的饭店里面请她吃一顿的,但后来两人一合计,最后觉得还是自己做比较合适。毕竟初来乍到。
他们今天买了那么多东西就已经很打眼了,再一去饭馆,让人看见了,说不定会觉得他们几个是大款,甚至某些有心人看到了,还有可能把他们当成肥羊。虽然这种想法有点偏阴暗了,但还是小心点,低调点好。
而且他们这两天都只烧了点水,并没有开火做饭。昨天晚上是在姜棉家吃的,今天早上就煮了点水,就着从家里带来的干饼子对付了一下。
今天中午他们准备让锅沾一沾油,算是真正的开火了。
“好。”姜棉爽快地答应下来。
不得不说,这三人的今天的运气还挺好的,还没到牛车的停放点,就先遇到了今天早上乘坐的那辆拖拉机。
拖拉机一路“突突”过去,开到姜棉几人身边的时候,暂停了。
“要搭车不?”拖拉机手的声音混在拖拉机轰鸣声里依然清晰可辨。
“要!”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回答。
这拖拉机手还挺和气。坐这个位置的,平常都是被人捧着的。姜棉他们没有想到他还会主动跟只见过一次面的知青打招呼。虽然说以后他们可能会有打交道的机会,但目前来讲,就算他开着拖拉机一声不响的过去了,也没人敢说什么。
几个人快手快脚地爬上了车斗。
原本车斗就装了半车的东西,两副担子一挪上去,空间又少了一半。
拖拉机突突的又上路,到了牛车停放的地方,又有好几个人爬了上来。
在人上车之前,姜棉快手快脚地把自己的两个箩筐挪到她原来坐着的地方,扯过两个放在车斗里的空麻袋,在竹匾下面和上面各垫一个,人就坐上去。反正筐里的东西填得满,也坐不坏,背靠着驾驶室的铁皮,也不怕摔倒。
王长军和唐建设也有样学样。
车斗里的空间瞬间就扩大了不少。
比起约定的时间还早得很,很多人都还没回集合点,提前回去的人并不多。
要走的人全部上车了,拖拉机一点都不拖拉,“突突”就上路了。
借了拖拉机的风,几个人回到生产队的时候还没到饭点。
姜棉也没回自己的住处,挑的东西跟着唐建设和王长军一起回去了。
唐建设一回到就去洗米下锅,煮饭用的还是陶锅。
姜棉看着唐建设勺出来的米有点惊讶,这可不只是三个人的饭量。
“我们昨天过来清理这房子的时候,旁边的那两位老同志过来帮了不少忙。我就想着今天请他们吃一顿饭,多两个人也热闹一些。”唐建设看到了姜棉那睁得跟牛眼似的眼睛,解释道。
“应该的。我们应该和老同志多接触接触,也能更快地适应。”姜棉当即了然。
她还以为这两个家伙的饭量这么大。还真的差点被吓到了。
那她昨天就失礼了。
王长军正在门口整理买回来的东西,抬头看了一眼对面,只见那门是锁着的。
“那两位同志没在家呢。”
“还没到放工的时间。”唐建设說。
昨天放了一天假了,本来今天社员是不放假的,不过春耕还没真正开始,地里的活并不算特别多,恰逢集市,需要出去的人请一下假,一般都会批准的。没请假出去的人自然照样上工。
说话间王长军已经把今天所买的东西全部从筐里拿了出来,摆在了地上。能自己收拾的王长军已经放好了,其他的就等着唐建设来安排。
他们今天的运气可以说是超级好,不但买到了猪肉,连平常据说很少会有的铁锅,居然也被他们碰到了。
唐建设把锅递给王长军:“拿去洗洗,一会就用它炒菜。”
姜棉惊讶道:“你的锅都不开的吗?直接用?”
她接收到的记忆,也没这方面的内容。
这会轮到唐建设和王长军惊讶了:“开锅?要怎么开?不是直接洗干净就用吗?”
“也可以直接用。但磨过的刀跟没磨过的刀,用起来能一样吗?”姜棉也懒得多解释,直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不管恰不恰当,都差不多是那个意思。
“那现在这锅要怎么开?”唐建设对姜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猜她肯定知道怎么弄,否则不会这么说的。
“信得过我的话,我可以帮忙。”
姜棉还没说完,锅已经递到手边了。
“那就麻烦你了。”唐建设很爽快地把锅塞给她。
铁锅在这年代算得上是贵重物品。购买不但要钱要工业券,关键是货源稀缺。
姜棉看着这稀缺货,这算是她见过的最差的锅了。她目前用的那口都比它好。
但她有信心让它变得更好一些。
上一辈子姜棉喜欢吃,也经常自己做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她就买过不少锅。
单就炒锅而言,从开始的几十块,到后来的好几千。市面上能买到的很多锅,姜棉都买来试过。
用的最顺手,最长时间的,还是父亲买的最多几十块钱的铁锅。
不是说其他锅不好,也许是一些习惯已经刻在骨子里了。她就喜欢用父亲买给她的锅。
这其中有一个很多的因素,父亲开锅的手艺太好。
姜棉在老家用的那口铁锅,用了十几年了,比刚买来时还吸引人,乌亮油滑,沉浸了年月的厚重,常年累月地盛烹油水,却被保养的没有沾污一点油垢。
以前住城市时,进过姜棉家厨房的朋友,都想要一口这样的锅。
开始的时候,无论朋友如何求,开出什么条件,姜棉都没有答应过。后来还是父亲无意中知道了,主动去买回锅,开好,再寄过去,这才有部分幸运者达成所愿。
姜棉也不止一次见过父亲开锅。
拿起锅,姜棉细细回想前世父亲开锅的步骤。
她肯定是没办法完全复制父亲做出的效果,但有个几成,也比直接洗了就用好。
唐建设所住的院子旁边,有一条排雨水的小沟,经过长年累月的累积,边上冲积了不少细沙,姜棉要找的就是这种干净的细沙。
细沙不但能擦去锅里不易清洗的那层工业油,还能把表面那些细小的不平之处磨平。这样开过的新铁~锅,锅铲放进去没有丝毫的滞涩感。
先用沙把锅仔细地磨擦好几遍,洗干净,然后放火上均匀烧干,烧热。
姜棉等锅烧得差不多了,让王长军把刚刚买的肉切下一指肥的,找了一根竹条破开一端,把肥肉夹进去,然后用这肥肉把热锅细细地一遍一遍地擦……
王长军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不过,等拿到最后的成果,又转成感叹了。
“没想到要用一口新锅也有那么多名堂。姜同志,你懂的真多。”
“这步骤我已经简化了一些。效果肯定没有完全做足的那么好。不过也费了点工夫,费了点油,应该会比不弄好用耐用一些。”姜棉虽然看着父亲做了很多次,偶尔自己也会上手帮帮忙,但独立自己完成的还是第一次,虽然她有信心完全照搬步骤,但现在也没那么多油让她霍霍,时间也紧了些。过程简化了,看到最后的成果,才终于放心。
开好了锅,唐建设也把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好了。三个人合力,很快就弄好了午饭。
这顿饭弄得也算是丰盛了。有xvzl了新鲜的肉,鸡蛋还有一些两人从家里带来的干货,材料比昨天姜棉的那一顿还要好,不过掌勺的是唐建设,手艺相比藏着一颗老芯的姜棉,差了点。不过油水多,光这一点就能弥补很多不足。
对面的那两位老知青被邀请了过来,看到这么丰盛的饭菜,也有点惊讶。
到底盛情难却,又是新人的第一次邀请,两位老知青还是一起坐下吃了。
肚饱箸落,又是盘盘光。
走之前,姜棉给两位老乡留下了一块大概有几两重的肉。她可是留意到了,为了这顿午饭,两人把上午买的肉全霍霍完了。
姜棉本来想悄悄地放在碗里盖好就走,但被突然找她说话的王长军看到了。
眼看着双方又要来推托拉扯一番,但姜棉一向不耐烦这种客气,于是做好随时找机会溜的准备。
“你们就别跟我客气了,一起买的肉,我这还有多少,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如果我自己没得吃,我肯定不会给你的。”姜棉放下肉,挑起自己的担子,直接走了。
唐建设看着她的背影,只得无奈一笑。
“姜同志不是个喜欢假客气的人,她拿出来了就是真的想给我们。以后她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我们尽力就是。”王长军提着姜棉留下的那块肉,掂着手里的重量,安慰着唐建设。
“嗯,我知道。就当是有来有往吧。”唐建设何尝不明白,基于几天相处下来的了解,自己除了性别加持的力气,他都不知道以后自己还有什么可以帮到姜棉。
要是姜棉知道他的想法,说不定会呵呵一笑,然后给他来个过肩摔,看看是谁的力气更大一点。
◎作者有话说:
今天是中元节。我们这里过的是七月十四。以前在港资公司上班的时候,一到中元节,香港同事就放假。不知道我们内地有没有地方过七月十五的。
本来想在这个节日讲个小故事。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小时候听了很多这个节日的故事。
以前家里的老人,早上太阳不出来,不让我们小孩子出门。而且都很担心当天下雨。
我爸昨天也很担心会下雨。说如果七月十四下雨,天下将会大旱。也不清楚哪里来的根据。
前几天下大雨。但昨天早上一开始有很多的乌云。最后没下。于是我爸很高兴,虽然我们家已经有将近20年没地种了。
◎最新评论:
今年有没有下雨不知道 但确实大旱了
加油 营养液在手,加更有木有?!

[ 姜棉回到住处,把东西分类归置好。然后拿起一包红糖和一块猪肝,想]
姜棉回到住处,把东西分类归置好。然后拿起一包红糖和一块猪肝,想了想,又加了一小块瘦肉,一起提着去了对面。
五奶奶已经可以坐起来了,不用再躺在床上了。姜棉过去时看见她坐在房间门口补衣服。当她看到姜棉带过来的东西,怎么也不肯收。
“姜知青,你昨天给的东西已经够多了,这红糖和猪肝你留着自己吃。你们还没开始上工,有钱也要省着点花,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姜棉听了笑了笑,看来她运气不错,遇到个好房东。
现在大多数人连白米稀粥都难吃上,有肉送上门还往外推。这得多有原则。
开局不错,她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就一小块猪肉,想着配着猪肝煮点汤或者粥,借点味。听说猪肝可以补血。我也是今天碰上了才随手买的,又不用肉票,不是多好的东西。五奶奶,你就留着吃吧,你昨天流了不少血呢。再说,以后我要麻烦你们的地方还多着呢,就当我把报酬付前头了。以后我要上工,没多少时间打柴,振民小弟弟有空的话,我想让他帮我打点柴。”
然后对站在一旁的振民招了招手,递给他两颗奶糖:“振民你以后有空的话,可以打柴跟我换糖吃。不过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我知道。要是其他小孩子也拿柴来跟你换的话,你烧不了那么多,我就没糖吃了。”
“嗯。振民真聪明。”
虽然这不是姜棉心里的顾虑,不过这也可以算作理由。
姜棉伸手摸了摸小孩的脑袋。不得不说,手感真好。她有点理解那位叫周为民的警察同志了。
成功定下了一个潜在的打柴郎后,姜棉很高兴地回了自己的地盘。
至于红糖和猪肝,吴奶奶最后还是收下了。
小姑娘看着没什么心机,孤零零的一个人来到这里,以后多看着点就是了。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餐,姜棉全身武装地去上工了。
到了才知道,原来铃木生产队又分成了三个小队,日常的生产劳动是分开的。姜棉和唐建设他们不在同一个小队。他们这一队,就她一个新来的知青。
回想一下,这事好像丁浩说过,她当时正察看环境呢,就没怎么往心里去。
消化了两秒,她就平静了。
有没有熟人都一样干活。
春耕的准备工作刚开始,男人忙着犁田耙田,挖土,女人引水灌地,除草……。
姜棉被分到的任务是薅草。
姜棉这些新来的知青,每个人还分到了一个带领的前辈。
带领姜棉的恰好就是第一天在半路上碰到的楚婴。
“姜妹妹,哈哈,我们真有缘。”楚婴一如既往的自来熟,上来就去拉姜棉的手,被姜棉轻轻避过了也不露尴尬,脸上仍然笑嘻嘻的,走到前头带路去了。
姜棉嘴巴动了动,终是没有开口。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芙蓉寝昼by半  闻妻有两意b  夏天的蝉鸣b  被献上的美人  宛平冬汛byL  既钟情——   人间绝色反派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