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官路by参果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1
而写这两篇文的作者,也都收到了一封来?自秦修文的信函。
严知行收到的时候是?惊喜好奇,连忙就打开看了,这封信函居然是?想要他入秦大人门下,为他做事!
信中秦修文肯定了他的文采和想法,能给?他一个机会,处理《卫辉时报》的各项事务,每个月都有五两银子的月俸,若是?做的好,将会长期聘用他,并且月俸还可再谈。
严知行简直激动到双手发抖,他这次在?《卫辉时报》上刊登了那篇文章后,是?狠狠扬了一次名?,好些?人都求上门让他做文章,出手都极为阔绰,靠着这波热度,严知行赚了不下一百两银子,大大缓解了家中的窘迫,而现在?,秦大人居然还要聘用他?
和自己最为推崇的大人一起做事,这是?严知行做梦都梦不到的美事,他哪里有不愿意的,只怕自己做的不够好,让秦大人失望!
严母知道自己儿子竟然能和当官的做事学习,做的还是?和文字打交道的工作,清贵名?声?好又有银子拿,而且看那位秦大人就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儿子还没考中举人,就能结交官员,真的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而同时,在?报刊上发表了痛骂秦修文的人,也收到了一封来?自秦修文的信函。
向?清看到信封上的落款就眉心一跳,生怕是?一封威胁报复的信,顿时有些?后悔当时的孟浪了,一时激情迸发就写下那样一篇文章,差不多算是?指着秦修文的鼻子骂了,自己还有妻儿老小,实在?不该如此冲动行事!
按压下狂跳的心脏,向?清打开了信封,只见里面只有短短两句话:“先生如此义愤,何不到本大人身边一探究竟?人云亦云,不如亲眼所见,更能一展先生大才,阁下以为何?”
这竟然,是?一封招揽信?!!
若是?秦修文客客气气的邀请他,可能他会直接拒绝,可是?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言语里的都是?轻蔑和挑衅,反而激起了向?清的好胜之?心。
既然如此,自己为何不闯一闯龙潭虎穴?!难道堂堂大丈夫只有背后说人的觉悟,没有一探真相的勇气?那自己就白读这么多年书了!
卫辉府内这次投过稿件的书生不少都收到了来?自秦大人府上的回复,大部分是?勉励和约稿的,还有一小部分是?发了职位邀请的。
当然,能被秦修文想要纳入门下的人,都是?经过背景调查的,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
秦修文通过这一个渠道,广撒网,就算不能多捞鱼,也总能捞到一些?能为自己所用之?人。
第54章
严知行走到“袁氏印刷坊”大门的时?候,有些不确定自己是否找对了地方,还是等?在一旁的小厮见严知行一幅儒生模样的打扮,将他引了进去。
严知行之前从没有参观过印刷坊,此刻已经被自己所见的一切看入迷了。
原来一份份报刊是这样印刷出来,原来现在已经完全用活字替代了雕版,原来已经有了印刷的器械,只需要?两个人操作就能快速地印刷,只需要?几个呼吸间,一张纸就印刷好了!
严知行虽然没有去过其他印刷坊,但?是他也知道时下流行的还是雕版印刷,人力印刷,可是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有条不紊,加上机器的帮助,效率十分之快,他从来没有想过一页字是可以如?此简单地被印刷出来!这比起手抄,那要?快多少啊!
严知行脑子里?不由得?在想,若是以后都改成机器去印刷文章书籍,那么一本《三字经》还需要?三两白银吗?还会有那么多人读不起书吗?自己一家人还需要?如?此勒紧裤腰带吗?
严知行还没想出更多东西,引路的小厮就说到了。
印刷坊整个空间非常大,在印刷坊的侧面有一扇门,通过去是个单独的小院子,小院院门上写着“卫辉时?报办事处”,然后通过这个院门里?面有一个二进的宅子,说是宅子也不尽然,只见每一间屋子旁边都挂着一个门牌,远一些的严知行看不清楚,近一些的,他看到有“编辑处”,“校对处”,“总编办公室”等?。
有些他大概能明白是做什么用的,有些他却不懂,只是见带路的小厮引他到一扇门前就退下了,他也不好再?问?,只得?推开门走了进去。
刚一推开门,一股热风就扑面而来,只见里?面是一间大大的堂屋,青砖铺地,房间四角都燃着一个火盆,火盆里?放的应该是红萝碳,几乎无烟味,但?是又?很?温暖。
严知行在家,根本烧不起这么好的炭。
再?环顾四周,就感觉整间屋子十分透亮,根本不像自家似的,一到冬天门窗紧闭后就昏暗的很?。
然后严知行一眼?就看到了四周的窗子居然是琉璃做的!
严知行是第一个到的,出于好奇他还凑过去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只感觉到触之冰凉,微微有雾气化于其上,冬日的暖阳从外面照射进来,严知行觉得?自己站在这里?混身都是暖洋洋的,这一层琉璃仿佛完全隔绝了寒冬,和自家糊的窗户纸比起来简直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
听到门外传来了动静,严知行才将手放下背在身后,转身朝门的地方看去。
门外来了一个青年人,看着比他年纪要?大上几岁,也是一身儒生装扮,严知行连忙迎了上去,互相行了书生之礼,同?时?互通了姓名。
“在下姓严,名知行,表字孟明。”
“在下向清,表字尚嘉。”
两个人互通姓名之后,原本融洽的氛围顿时?一僵,他们同?时?想到了对方是谁。
这不就是和自己唱对台戏的人么!
当时?看报纸的时?候并不觉得?如?何,可是如?今两人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打了招呼,顿时?都有些讪讪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堂屋内有好几处书案和座位,两人尴尬地寒暄了一下之后,互相找了个不远不近地位置坐了下来。
好在不一会儿,又?有几个人进来了,大家互相聊了一圈后才发现都是向“卫辉时?报”投稿后,被邀约过来的,只是过来后到底要?做什么,没有人清楚。幸亏这也算是个话题,不管大家在报纸上对骂的如?何凶,或者在背地里?如?何嘲讽对方的观点?和文笔,但?是等?到见面的时?候,自然是一团和气。
等?聊到差不多了,堂屋的门再?次被打开了,这次来的人是大家都盼望已久的秦大人,身后还跟着一个美貌的妙龄女子,想来应该是秦大人的婢女。
众人纷纷向秦修文见礼,这里?的人最差也有个秀才功名,所以见到秦修文不用下跪,只需要?行一个学生之礼即可。
秦修文免了众人的礼,冷峻的眉眼?往屋内一扫,就看到只有六个人来到此地,心下微微叹息了一声。
他邀约过来替他办事的人,自然也是要?一点?才华本事在身上,同?时?做人做事口碑不错的,所以这些人本身就是凤毛麟角,他一共也就发出去十八份邀约,但?是过来的只有区区六人。
不过此事也急不得?,不可能就靠一次的骂战拢尽整个卫辉才子的心,能有六人前来也是不错的了!而且自己最看好的两人已经都到了,这实?属意外之喜。
秦修文简单地和众人寒暄了一下,然后直接开门见山说起了想要?大家办的事情:“诸位刚刚进来的时?候应该已经看到了,这个院子是我们“卫辉时?报”的办事处,这间房间是“编辑处”,本官来和大家解释一下这个“编辑处”的用处。”
“以后“卫辉时?报”将会面向所有人征稿,不管他是读书人也好,还是商人、手艺人、农夫,只要?对方能写出文章来,都可以向“卫辉时?报”投送稿件。”
刚开个头,下面的六人听完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孔圣人说“有教无类”,可那也只是说说而已,作为大明的读书人,尤其还是取得?了功名的读书人,无一例外都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是和那些贩夫走卒截然不同?。
就是质朴如?严知行,出身于那么清贫的家庭,等?到他考中秀才后,不管他承不承认,他还是认为自己和家中人是不一样的,甚至有时?候他会苦恼于自己与他们并不存在太多的共同?话题,他们也并不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理想抱负。
爱家人还是爱的,孝顺母亲还是孝顺的,但?是在思想领域绝对还是不同?的。
可是如?今秦大人却说,只要?能读书识字,能写出文章来,就算不是个正?统的读书人,也能投稿——这,可能吗?可以吗?
向来文字、书籍都是被读书人统治垄断的,难道秦大人内心是不认同?的?
甚至想法深一些的人,都会联想到秦修文自己也是读书人出身,正?经的科举入仕,难道不该维护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付出过的努力吗?
只是他们尚且还没有官身,敢在文章上出言批驳,但?是在面对真人的时?候,尤其是面对秦修文身上并未遮掩的锋芒和官威时?,他们并不敢出言打断。
于是便听秦修文疏冷清越的声音继续道:“而诸位的任务,就是将这些稿件统一规划整理,分门别类。比如?说我们目前的“卫辉时?报”,一共是分为五个板块,百家争鸣,佳作赏析,实?事热点?,断案如?神,以及一个小小的广告位。那么再?不改动板块的情况下,我们收到的稿件就要?按照这样来分类,然后由专人去选择稿件的录用问?题,同?时?对于一些特别优异的稿件,那就要?有意识地留住这个人,以后能经常性?给我们供稿。”
原来如?此,看来他们就是秦大人眼?中不错的人才,所以才有秦大人给他们进行邀约。
虽然众人在来之前心里?已经有所猜测,但?是被秦大人当面直接说出来,还是觉得?荣幸万分!
“当然,若是以后我们的“卫辉时?报”能够招募到足够的稿件,大家也可以开辟更多的板块,我们可以将现在的一张报纸改版成两张、三张一起售卖,加入一些其他普罗大众都喜闻乐见的版面,扩充我们的读者群体,这是我们的首要?目标。不知这样说,大家是否明白本官为何请诸位过来?当然,若是还有疑问?,也可以现在就提出来。”
其他人基本上都是谨言慎行,尤其是像严知行这样对秦修文非常推崇的狂热崇拜者,自然是十分信服秦修文的话的,认为秦修文做事,必有他的深意,况且做这个“卫辉时?报”的编辑,做的都是文字相关的活,不仅仅能够品评他人的文章从中学习进益,而且还有决断权,判定对方文章的去留问?题,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平时?他们这些学子都是被师长、被主考官来决断他们的文章是好是坏,现在居然能够去评判别人,岂不是有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
所以其他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认可,只有向清皱着眉头往前走了一步,先是拱手一礼,然后直接道:“秦大人,在下向清,本以为是过来可以帮助大人治理民生的,实?在不知道是来品评文章的,文章何处不能品?还请大人恕罪,向清志不在此。”
向清说完之后,整个堂屋内顿时?一静,落针可闻。
好些人都偷偷地往向清的方向看去,甚至和向清有几分交情的沈秀才还悄悄扯了扯向清的袖子,让他退回来。
这不是明明白白地打秦大人的脸么!
秦大人好歹也是六品朝廷命官,背后有周邦彦支持,下面还有汪知县之流的效忠者,他向清如?今刚刚中了举人,连个官都不是,万一被秦修文记恨上了,这以后的科举还考不考了?官还当不当了?
沈秀才是真的为向清捏一把汗,他是看了向清的文章的,也惊讶于秦大人的大度能容,还以为两人根本没有表面上那么势同?水火。
毕竟文人嘛,有时?候写文章的时?候,难免有些言过其实?。
没想到现在向清居然直接硬刚秦大人!这,这真是太不智了!若是如?此,您还不如?别来了呢!
别人这样想,向清可不这么想,他当时?收到秦修文邀约的时?候,就是被他挑衅不屑的语气激来的,向清原本以为自己是要?辅佐秦修文治理卫辉,应该是做和季方和差不多的活,幕僚师爷之流,结果倒好,秦修文直接将他往这个所谓的“编辑部”一放,为他干点?这种小事杂活。
他向清是缺这点?银子,还是缺他秦修文这点?人脉?非要?干这些琐碎事情,来赢得?秦修文的好感和扶持?
那就不好意思了,秦大人您的算盘打错了,他向清并不屑于此。
向清家中是真正?的书香门第,他爷爷是当世?大儒,他伯父在朝为官,向清自己也极为优秀,十八岁中举人,原本去年就要?参加会试的,被他祖父压了下来,说他文章已经成熟,但?是为人处事还缺火候,让他在磨砺几年再?入官场不迟。
可以说,向清前途一片大好,是个板上钉钉的官员后备役,所以他内心是真的不屑于秦修文的很?多所作所为,此刻又?感觉到自己被秦修文玩弄了一番,自然是并不甘心。
要?不是顾及着尊卑礼法,向清在刚刚听完秦修文的话后,都想直接拂袖而去了——在他看来“卫辉时?报”不过是一个哗众取宠的产物,根本不值得?他费心劳神。
在如?此肃静的时?候,众人却听到秦修文轻笑了一声,那声音清越中又?带着点?嘲讽,仿佛向清的话十分可笑一般,听得?向清隐在宽袖中的双手都握紧成拳了起来。
“向清,你觉得?本官为何刚刚第一段话就说无论是任何人的投稿,来者不拒?”
向清梗着脖子,一脸木然道:“自然是想吸引更多人来投稿,稿件多了,选择的余地也就多了,若是总是千篇一律,世?人难免感觉疲倦,总要?有新鲜的事物刺激,才能不断去购买这个“卫辉时?报”,才能让这份报刊为大人所用!”
最后几个字向清用上了重音,显然他所指的“所用”是偏向于秦修文个人利益的所用,暗指秦修文用此为自己谋私利。
要?不是秦修文还在场,众人恨不得?“嘶”出声来!
向清,就算你大伯父在朝为官也不用这么嚣张吧!你大伯父好像和秦大人的官职也差不多,到时?候惹得?秦大人发怒了,你是忘了李明义等?人的下场了吗?是忘了为了抓捕对秦大人不利的人,是如?何弄的整个卫辉府风声鹤唳的了吗?你真的确定向家能保得?住你吗?
秦修文早就不是刚来的时?候,毫无根基的秦修文了,如?今卫辉府里?有谁要?动他,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如?此当众忤逆秦修文,众人生怕秦修文一怒,将向清当场拿下!
没想到秦修文却没有任何动怒的意思,反而有些奇怪的反问?:“所以你是不认为自己能在一个独立的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了?一定要?跟在本大人身边才能发挥出你的作用?”
向清被秦修文这样的反问?问?住了,一向能言善辩的他,竟然也是张口结舌,气结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反驳的话。
“向清,或许本官确实?是给你的邀约给错了,你辜负了本官的认可。原本本官认为,像你这样敢于直言不讳,有自己思考的年轻人,定然是有自己的思考,想法别具一格的人,没想到你却如?此狭隘,只看个人仇怨,无视真正?有益天下人的好处!”
向清被这么一顶大帽子扣下来,气的正?要?跳脚争辩,可是听到秦修文接下来的话,向清彻底无言了。
“若是天下人都来投稿,“卫辉时?报”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如?果你们中有人做出一个农业板块,将如?何更好地育种选苗,如?何观测天气,如?何更好地喂养家禽等?文章普及天下,只要?能惠及一方百姓,亩产增加,家禽肥壮,那么选出这篇文章的编辑是何功劳?”
向清的脸色涨的通红,但?是在秦修文锐利的目光下,他渐渐地移开了视线,不敢再?和他对视。
“再?倘若,有妙手仁心的板块,给所有人讲解一下如?何防范疫病,发热之后如?何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给人散热,如?何正?确的识别常用草药,遇到小儿风寒咳嗽如?何处理,倘若有一人,我只讲一人,有一人能因此获救,重获新生,那么选出这篇文章发行的编辑该是何功劳?将这份报刊推广到各个地方,能被更多人看到的人,又?该是何功劳?”
“东汉张仲景写《伤寒论》,唐时?孙思邈创《千金要?方》,北魏贾思勰有《齐民要?术》,元时?亦有《王祯农书》,咱们巍巍中原,历史悠远,能人辈出,不缺典籍珍本,可是这些真正?有益于天下人的书籍都在哪里??在世?家大族的珍藏里?,在我们文人打发时?光的闲书里?,却不在那些最需要?的人手里?!就是到了今时?今日,谁能知道没有大才之人在某些领域有所建树?难道我们也要?将这些东西埋藏起来,等?到后人来挖掘吗?一本书三两五两白银,珍本几十上百两,普通百姓连书本都买不起如?何去读书?若是只需要?十文钱就能买到一份有用的报纸,是否能让更多的人读一读书?识一些字?”
“大明不缺百花齐放的思想,不缺匡扶天下人的技法,只缺将文化将思想传播于世?间的人,而如?今,汝居然不以此为荣?不欢欣鼓舞?本官实?在费解啊!”
向清沉默了,所有人都沉默了。
向清只觉得?自己一颗心都快要?跳到嗓子眼?了,自己浑身的热血都在往自己的脸上涌去,手脚甚至在发抖!
“若是诸位还有人想走,大门就在那边。”秦修文手指一指大门处,所有人却都默契地往后退了一步,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最终,向清心甘情愿地低下了头颅,对着秦修文一揖到底:“大人,学生失礼了,还望恕我无知之过,日后定当尽心竭力,再?不口出狂言!”
其余五人也都跟着行礼,异口同?声道:“我等?必当尽心竭力,不负大人期望!”
已经看完全场的崔丽娘也惊呆了:这帮人是被秦大人忽悠瘸了吧?!以后秦大人估计让他们往东就不会往西!
崔丽娘虽然觉得?秦大人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她?只是个小女子,根本不在意那些什么大义,所以更能清醒的看出这一局无声的较量中,秦修文是如?何将主动权慢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若是自己也能有大人一成的本事就好了!”崔丽娘心中暗暗羡慕,同?时?下定决心一定要?跟在秦修文身边学习本事,就今天这短短半个时?辰,能让崔丽娘心中揣摩许久了。
于是,等?到秦修文向众人介绍,崔丽娘是此间管事,以后要?物要?钱都向崔丽娘汇报的时?候,众人也只是诧异于秦修文指派的管事是个女子,却没有人大肆反对。
若不然,就这帮读书人的尿性?,高?低得?来一句“男女授受不亲”。
崔丽娘暗暗放下悬着的心,当时?大人说让她?当“卫辉时?报”的管事,她?没有推拒,但?是这几日一直担惊受怕,就怕这事不成。
没想到放在别人眼?里?再?难的事,在大人眼?里?什么都不是。
而这,就是实?力,无视礼教陈规,无视文人傲慢,靠自身实?力办成自己想办的事!
第55章
寒来暑往,时间一晃而过,夏天的气息再次慢慢在卫辉府蔓延,空中的气息夹杂着?草木的清新味拂面而来,吹佛过一片片尚未成熟碧绿色的麦浪,吹拂过一排排站的和小士兵一般笔直的木棉,一直吹到卫河上飘荡着的船只上去。
卫河一向繁忙,但是像如今这般的繁忙实在大大出乎人的意料,徐光启从一艘小船的船仓里钻了出来,负手而立站在?船头,看着四周无数只大大小小的船只在?自己身边航过。徐光启有些疑惑,为何卫河上会有如此多的船只,脑海中还在?狐疑,扭过头举目往前看去,便看到了卫辉的新码头。
那是怎样一种震撼!
徐光启简直有些瞠目结舌。
离靠岸还有数百米,徐光启仅凭目力就看到一条蜿蜒的曲线绕堤而建,长约数百丈!几条数十丈长的堤咀从岸边延伸出来,如同数条笔直的巨龙一般卧在?卫河之上,水浪拍打?在?其?上仿佛都?能?听到巨龙的低吟声,如此蔚为壮观,让人只是看一眼都?觉得不?虚此行!
徐光启十八岁的时候曾跟父亲来过一次卫辉,可是那时候的卫辉码头和现在?的新码头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他完全没有想到如今的卫辉码头居然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这个时代?,一切都?发展缓慢,哪里有一个地方会在?短短几年间就让人感到如此陌生,感觉完全不?敢相信的?
上次听到卫辉的消息,还是去岁听闻圣上将潞王就藩之所选在?了卫辉,据闻卫辉百姓苦不?堪言,当地官员搜刮民脂民膏,滥用民力来修建潞王府。为此二十来岁还血气方刚的徐光启和昔日同窗一起议论了此事,对卫辉当地的官员十分气愤,认为就是有了这些人当道,大明国力才日渐衰微!贪官污吏,谄媚逢迎者横行,如何能?治理好?一方民生?
当时只可恨自己依旧只是一介秀才,多年不?得寸进,若是自己当官,定?不?会如此行事!
可是谁能?想到不?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为何卫辉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别人不?知道修建这样一座码头代?表了什么,可是擅长算术的徐光启,只需稍稍看几眼就知道这里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大,难以?想象!
难道是卫辉官员为了好?大喜功,为了讨好?当今圣上和潞王,又搞出来的新手段?
年轻的徐光启略略沉了下脸,带着?一种震撼又沉重的心情,随着?船只靠了岸。
徐光启的船只算是小船只,所以?被引到了一处轻量载重船只的停泊点,徐光启从船舱里出来的时候,环顾了一下四周,便发现修建这个码头的人十分有条理和规划,将不?同载重量的船只都?分不?同的区域停泊,甚至客船和商船也分了开来,虽然来往船只十分之多,但是竟然也能?做的尽然有序,这就实属不?易了!
看到这里,徐光启一颗担忧的心稍微放松了点,然后便有一个力夫模样的人笑呵呵直接走了上来询问:“敢问公子,是否有货物需要卸?我们?一个人卸一个时辰二十文钱,是这边码头的行情价,童叟无欺。”
徐光启此次过来是帮家里人来进货的,所以?并没有货物需要卸下,只是摇了摇头,那力夫也不?勉强,直接略过他去询问下一个人,很快就找到了活计,还又喊了两人一起来帮忙,手脚很是麻利迅速。
“若是能?让多一些的人找到活去做,有钱赚,修建这个码头,倒也算是功德一件了。”徐光启背了一个简便的包袱,口中喃喃道。
等到出了码头,徐光启感觉自己的眼睛有点不?够用了,一向被人夸赞聪明的脑瓜子也不?转动了,目光直瞪瞪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竟然有一种自己从一个世界走到另外一个世界的荒诞感!
目之所及,人流如织、比肩接踵,有客商、有旅人、有叫卖做生意的人,还有一个个小童手里拿着?厚厚一叠的纸张在?卖。
再?将视线拉远,就看到一排排风格统一的建筑物在?自己眼前呈现,具都?是白墙绿瓦,飞檐翘顶,只是建筑的形状不?一,但是他知道,风格是有意识统一的,错落地分布在?靠近码头的各个地方,正?对着?码头的那栋建筑物外面白墙上,还用红色醒目的大字写下“卫辉欢迎您”标语。
“卫辉欢迎您”,这五个字朴实无华,但是对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外乡人来讲,瞬间就有了一种亲切感。
硕大的牌匾立在?边上,酒旗迎风招展,他能?很清楚的看到那边是“万松客栈”,客栈对面是“卫辉美食街”,许多从码头上下来的人都?直奔那两处投宿吃饭,热闹的不?亦乐乎!
来往之人虽然行色匆匆,但是很多人都?面带笑容,徐光启还听到不?时从他身边经过人的对话。
“今日三弟你可有口福了,一会儿去“卫辉美食街”,里面好?几个店家是卫辉的老字号,专门开到码头这边,让我们?外地人直接一个地方吃遍整个卫辉!对了,里面有一家“慧心茶馆”,泡茶师傅的手艺一流,说书先生讲的也好?,等吃完了饭,我再?带你去喝一杯,见识见识。”
“你放心,来卫辉很方便的,你看到那边的“万松客栈”不??我早就在?那边包下了一个长期的房间,到时候吃饭就去对面,走不?了几步路,夫人只管跟着?我便是。”
“一会儿你也是去“袁氏印刷坊”取货吗?我和兄台一起过去吧,我也有货要取,正?好?顺路,我让车夫载你一程。”
无数声音入耳,讲述着?他们?即将在?卫辉开启的旅程,每个人的语气中都?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徐光启站在?原地半天没动弹,直到有一个小报童跑到了徐光启面前询问他:“先生,是否来一份“卫辉时报”?只要十文钱一份,卫辉大小事情都?能?知道!”
徐光启被叫回了神,见小童递过来的报纸挺厚实,而价格只要十文钱,徐光启连忙从荷包里掏出十文钱买了一份报纸,等他展开一看,第一个标题他就看入了神《论养桑蚕的几点注意事项》。
徐光启干脆找了个台阶,独自坐了下来,仔仔细细看完了这份“卫辉时报”。
这个“卫辉时报”确实如同那个小报童讲的,卫辉大小事情无所不?包,就连时政要事、农学医术、逸闻轶事、法?律法?规等内容都?有,十文钱买到三张正?反两面印刷的报纸,这个价格对应着?么多内容,徐光启在?感叹之余都?在?想,这发行“卫辉时报”的东家,能?挣钱吗?
直到腹内感觉到饥肠辘辘,徐光启才连忙站起身来,跑到那个“卫辉美食街”那边,一走进里面,他才知道为什么要叫“卫辉美食街”。
这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物,里面确实就像一个街道一般,容纳了好?多不?同的做吃食的店家,有高档的酒楼茶肆,也有中低端的小铺子,几张桌子几条凳子支起了一个小摊子,但是人流量多,各家都?是生意火爆,有贩夫走卒在?小铺子前面吃东西?,也有一看打?扮就是富贵之人往大酒楼用饭,大家各吃各的,互补干扰,仿佛已经成了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