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大明升官路by参果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1

陈大山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冯氏居然?有想法?出去做工,在他眼里,冯氏在外人面前一向是个害羞腼腆之人,平日里除了去田里做点活,根本不?愿意出门,家里她是弄的妥妥当当的,但是外面一切人情交际都是他来的。这样性格的冯氏,真能出去做工吗?
见陈大山没?说话,冯氏以为陈大山不?乐意,顿时就有些急了:“大山,你看咱们分到了三亩的荒地?,今年伺候下来也有了十两的收益,你这大半年的在码头帮人搬货做工,赚下来了三十两银子,咱们家人少,大丫人小?吃不?了太多,你在码头中午还包一顿饭,刨开家用?和添置的东西,咱们如今家中也攒下来二十八两的家底。”
“虽然?看着还行,但是到底还是底子太薄,虽说大丫是个女孩儿?,但是这么多年了咱们也就这一个娃儿?,我这也不?知?道肚子还能不?能争气起来……”说到这里冯氏声音有些低落,不?过还没?等?陈大山安慰,她便又?直直地?盯着陈大山道:“不?过咱们家大丫是个有大福气的!你看原本她都该死在那场大雨里了,当时连哭声都跟个小?猫似的没?力气了,可是偏偏有秦大人特?意叫人给我们撑伞,后来去了“育婴堂”还每日都有一晚羊奶喝,现在长得壮实又?伶俐,如今你又?给她取了大名叫陈念秦,再如何,你也不?能让她辱没?了秦大人的名声!”
陈大山有些听迷糊了,刚刚还说要?去做工,现在怎么又?扯上女儿?了?但是冯氏说的话很?对,陈大山边听边点头赞同?:“不?错,大丫是个有大福气的,长大以后不?能堕了大人的名声!”
“所以,我想送她去学?堂!”
冯氏此言一出,陈大山惊地?差点没?有从被窝里滚出来,他半爬起身子,靠坐在床头,就着烛火看了一眼睡在床里侧的小?丫头,脑子里也转过弯来了:“你是不?是想送她去大人办的那个学?堂?”
冯氏点了点头:“对,我听人说了,那个学?堂明年开春就开始收孩子了,只要?是卫辉府适龄的孩童都能去。每个月基础是三两银子的束修修脩,最小?的三岁开始就可以送过去,年纪越大要?交的银子也越多,毕竟动用?的笔墨纸砚就是一笔不?小?的花费。饶是如此,这学?堂收的束修也比其?他地?方的要?便宜的多,而且说了,男娃女娃都可以收!”
其?他乡村学?堂束脩可能差不?多,但是笔墨纸砚这些东西可都是自己来的,这里面的费用?一个月下来何止三两?
况且这学?堂还是秦大人开的,谁不?想去?虽说男女娃都收有点不?合规矩,但是都是小?娃子,平时也都是一起玩的,确实没?得读书的时候就不?能一起读了。
这消息陈大山自然?也听说了,他在码头消息来的最灵通,不?过平时他十分忙碌,回到家后也来不?及和冯氏有太多的交流,就像今天,要?不?是冯氏正儿?八经有话对他讲,此刻他都睡下了。
只是他没?想到,冯氏这么内向的人,居然?对这个事情上了心,还把学?堂的事打听的清清楚楚,看来她是铁了心想要?送大丫去那个学?堂了。
“所以你怕家中的银子不?够,想要?出去做工赚银子?”陈大山现在是彻底回过味来了,难怪她要?去做工,三两银子一个月对有些家底的人家不?算什么,对他们家来说,就靠他一人挣钱,那是真的地?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只是你想去做什么工?”
见陈大山没?有一口?否决,冯氏心里长松了一口?气,连忙道:“如今你们码头那边不?是又?要?租出去五块地?吗?听说都要?开始动工了,到时候我挨个去问问试试,看看有没?有人家要?我的,我和陈家婶子说了,到时候我们一起结伴去!就是“吴氏纺织坊”听说现在也还要?人呢!什么都不?会的学?徒工人家也给一两半银子一个月的工钱跟着打杂,等?学?会了怎么使用?织机,听说做的最好的织娘一个月能领八两银子!”
“哦呦!那岂不?是比我工钱还要?多出一倍!”陈大山打趣道。
冯氏白了她一眼,羞恼道:“和你说正经的呢,你就说吧,到底同?不?同?意?”
陈大山见冯氏恼了,连忙安抚道:“同?意,有什么不?同?意的!我娘子能干,能挣钱,我也脸上有光,你脑瓜子灵光,学?什么都快,我看你不?久就能出师做织娘!”
冯氏听到陈大山说同?意,心里石头落下来一半,又?追问她最关心的问题:“那你也同?意将大丫送到那个学?堂去吗?大丫现在一岁半,等?咱们再攒个一年半的银子,送她上学?堂应该也不?算难事了。这一年半若咱们两个都要?去做工的时候,可以把她放在“育婴堂”徐娘子那里,我问过徐娘子了,徐娘子说只管将孩子送过去,每个月口?粮搬过去就是了。徐娘子的为人你也是知?道的,再没?有不?放心的。”
“你全都安排好了,我哪里还能不?同?意?”见冯氏居然?都把孩子以后放在谁那里照看都想好了,看来她是铁了心要?去做工的,也是铁了心要?把孩子送学?堂的,而且徐娘子也算是看着大丫长大的人,确实是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陈大山搂着冯氏长叹了一口?气:“只是要?苦了你了,出去做工总归是累人的,有时候可能还要?受气,而且女儿?教的再好,以后还是别人家的人。”
冯氏听到丈夫都答应了下来,这几?日悬着的一颗心彻底放松了下来,枕在陈大山手臂上,眼泪水顺着眼尾流入了鬓角:“苦不?苦的,我是不?怕的,以后是别人家的人也没?什么,我只想着大丫以后别和咱们似的,做个睁眼瞎,见到大人了,也说不?出那文邹邹的话来,大人办的那个报纸,一个字都看不?懂!你知?道那个崔丽娘么?她就是在“育婴堂”的时候每日白天干活晚上读书写字,如今人家都成了大人身边的崔管事了!你说我们大丫,满院子的娃儿?里面,我瞧着她最有机灵劲儿?,你咋就知?道,以后大丫读了书学?了字,不?能到大人跟前做事去?”
陈大山是秦修文最虔诚的信徒,一听到以后自家女儿?或许有大造化能到秦大人身边做事,陈大山激动地?嘴唇都发抖了,原本轻拍冯氏肩膀的手也一顿,看着冯氏坚定道:“读书!咱们大丫一定去读书!到了年纪就送去读书!”
夫妻两个夜话了半晌,见时辰不?早了,这才吹灭了蜡烛,沉沉睡去。
而这样的对话,不?知?道还有多少发生在每一户卫辉府的普通百姓身上,秦修文就如同?一盏黑暗中的指路明灯,在一片漆黑中散发着灼目的光芒,让一直迷茫着、挣扎着的人们,第一次看清楚自己的未来或许不?仅仅只有为了一口?粮食果腹这一条路,他们的孩子生下来也不?仅仅只是为了重复他们麻木的人生,或许,他们还可以尝试着走出不?同?的路,开辟出新的人生!
而这选择权,是秦修文交到他们手中的,卫辉的百姓们,如何不?会将秦修文铭记于心间?
或许他们现在还蒙昧懵懂,或许他们还不?能像读书人似的写出华丽的词藻来歌颂,可是谁对他们好,谁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他们心里是最清楚的。
而这,就是民心所向!

第64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时分,卫辉府的各个府衙县衙从除夕那天就开始封印,一直要放到?正月初三,一共有四天假期,这是秦修文在这个年代第二次过春节,也是到?这里后这么久第一次能休息这么长时间。
去年这个时节什么都没有稳定下来,春节也直接被秦修文抛到?脑后,一直在?忙碌中渡过,一直到?了现在?,才算真的可以清闲下来几天。
秦修文想到自己在现代的每年春节放假,其实法定假期只?有三天,再东拼西凑调休出?来四天,凑个七天长假,而在这里可还没有调休这一套,算下来,倒还比自己在?现代的时候多休息一天。
今年的卫辉府上上下下算是过了个肥年,老百姓们到?了年底盘算盘算自己口袋里的银子,居然发现大部分都有结余,如今卫辉各地商贸又繁荣,各种天南地北的商品汇聚到?此地,大家可以选择购买的对象也多了很多,因为?竞争关系,很多产品的价格都?比别地要低上一些,大家口袋里有钱了,平时就算再俭省的人家,到?了过年的时候还是舍得给老人孩子裁布做新棉袄,也舍得杀鸡宰鸭,买刀肉、买条鱼,祭祀先祖的同时也为自己供奉的秦大人的长生牌位上一柱清香。
有些人在?采买年货的时候忍不住和家里人感叹,就在?前两年大家还被这潞王府的建造压榨地喘不过气来,可谁想到?今年不仅鸡鸭鱼肉都?上桌了,一年辛苦到?头还能攒下不少银子呢?
中华大地上的老百姓从来都?是不惧辛苦的,辛勤是刻在?他?们股子里的东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过惯了的生活,可是以往他?们就算再怎么辛苦、再怎么拼命的去做,忙忙碌碌一年到?头,却发现连最起码的吃一顿像样的年夜饭都?做不到?,更别说扯布料做新衣、买对联贴窗花这些事?情了。
而今年大人们口袋里鼓起来了,小孩的日子也好?过了,去年的时候春节里只?有少数几个富户、有家底的人家才会放鞭炮、给小辈们发红包,今年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提前准备过年的物什,门前放一挂鞭炮,弄个十?个铜板包在?红纸里给来拜年的小辈们,花生瓜子酥糖更是来一个孩子抓一把放在?他?兜里,亲戚间走一圈,小孩子们个个几个兜鼓鼓囊囊的,手里还抓着东西一边走一边吃。
大人们互相闲谈叙话的时候,小孩子们就呼啦啦地跑开了,一起去走街串巷地淘气去了。
而卫辉府今年的税入是往年的五倍之多,自然上下各处都?有了闲钱,再加上卫辉上下一众官员跟在?秦修文身后都?赚了不老少,上官为?了笼络人心,等?到?了年节上的时候也会格外大方,都?给自己下面的人封了大红封。
周邦彦又管着潞王府的督造这个大肥差,又有秦修文主动帮其谋划,可以说这一年来是赚的盆满钵满,到?了这个时候自然也不能小气了,尤其是给秦修文的红封又加重了一层,以示对他?的看?重。
秦修文自己更加不是一个小气的人,他?本身是挺看?重钱财的,但是当他?赚足了一定的金银后,钱财对他?来讲就只?是一个数字游戏了,他?更看?重的是创造财富的那个过程。
快过年的时候,崔丽娘帮他?盘点了一下他?今年的所获,如今他?个人名下共计有白银十?五万两,就这个赚钱能力,秦修文就是马上成为?全大明第一大富人,崔丽娘都?不奇怪。
崔丽娘很有管理之才,不仅仅将他?的府邸和“卫辉时报”处的后勤工作都?管理的井井有条,还曾建议过他?将他?目前手中的银子去买地或者买市口好?一些的铺子宅子分散投资,不过秦修文没?有同意,因为?这点银两还不够,毕竟光是铸造铅活字都?花了十?几万两白银,手里这点银子还不够他?投一个大项目的,虽然看?着多,但其实还经不起花。
只?是秦修文不得不说,崔丽娘的眼光和手段都?是有的,同时这姑娘脑袋也十?分清醒,根本不会被一些小情小爱所蛊惑,季方和已经回?过神来,几次向她表明了求娶之意,但是人家四两拨千斤地就挡了回?去,又不伤季方和的面子,又在?两人再次共事?时依旧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让季方和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这是他?们之间的私事?,虽然有些同情季方和几次踢到?铁板,但只?要不闹到?他?跟前来,他?就只?作不知?。
秦修文出?手自然是阔绰的,不仅仅给他?在?衙门中的下属都?封了红封,还赠送了一套不错的笔墨纸砚,给到?“卫辉时报”编辑处的读书人也是按照这个标准给了年礼,就是“袁氏印刷坊”的工匠们,在?放假回?去前都?领到?了红封还有一大筐宰杀好?的鸡鸭鱼肉以及新鲜的瓜果蔬菜。
跟着秦修文做事?的人,没?有一个不称道秦大人大方仁善的,一个个欢欢喜喜地领了年礼,回?去过年了。
季方和早一个月就告了假回?乡去了,原身和季方和一起从陕西平凉府华县出?来的,到?如今已经三四年没?回?去了,现在?秦修文这边已经算暂时安定下来了,季方和就提出?想要回?乡看?一看?。
季方和并无官职在?身,不像秦修文不能随意擅自离任,只?要秦修文同意,季方和当然是来去自由?的。
出?来这么久,季方和回?去一次是应当的,秦修文自然应允。秦修文和那位从没?见过面的季夫子通信了许久,知?道对方关心自己甚于自己的子女,每每来信都?对自己殷殷叮嘱,衣食住行都?要关心一番,信的末尾总是叫他?小心行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怕自己的爱徒因为?年轻气盛一朝行差踏错,在?外头丢了性命。而季夫子自己那边的事?情,却是一切都?好?,从来没?有去信求过秦修文任何事?情。
这般师长,就是并没?有真正教导过秦修文,秦修文也敬重他?。
季方和此次回?去,秦修文专门派了护卫相送,还让季方和带了一船的土仪礼品回?去,季方和从卫辉渡口出?发,陕西离河南还不算远,算算日子,就是保平安的信应该这两日也要到?了。
事?情一桩桩安排好?之后,秦修文回?到?了自己在?卫辉的府邸,今日秦修文给府中的仆人们都?放了假,除了几个必须要当值的外,其他?人都?去外头热闹去了。
平时看?着自己府里总是人来人往的,不时有人登门拜访,仆从来回?走动,端茶倒水、洒扫清洁,也不觉得如何,今日一下子人走了大半,又没?有季方和在?一旁絮絮叨叨,秦修文一路上绕过影壁、穿过垂花门,走过临水长廊,虽然府中也张灯结彩了,可是四处一片静谧,夜空中繁星点点,冷风扑面而来,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冷清之感。
今日秦修文让厨房将年夜饭摆在?小饭厅吃,因为?就他?一人,小饭厅地方小一点,秦修文想着自己一个人自斟自饮也算悠闲。
没?想到?等?他?走进了小饭厅,还是觉得这个地方大了些,四角摆着银丝碳,掀开门帘,就有一股檀香暖风扑面,小圆桌上的九菜一汤,十?全十?美,每一道菜色都?精致可口,算着他?回?来的时辰上的菜,如今还冒着腾腾的热气,就等?着他?这个主人来享用。
一个婢女端着银盆过来,秦修文就着银盆净了手,边用棉布巾子擦手,边问那个面生的小丫鬟:“今日阿衡也告假了?”
小丫鬟第一次近身伺候秦修文,有些紧张,低着头不敢细声?细气道:“阿衡姐姐的家里人来向崔管事?告假,崔管事?允了假,今日下午阿衡姐姐的家里人来接了。”
秦修文听着愣了一下,这个阿衡是取代了柳儿的贴身服侍的大丫鬟,做事?体贴周到?、进退有度,他?一直以为?对方是没?有家人的,也没?仔细问过,原来对方父母将她卖了还是有联系的,难怪有时候自己赏了她好?东西都?藏起来放好?,后来又从不见她用过,原来是接济家里人去了。
“那你?呢?”秦修文也是没?话找话,说完就有些后悔,果然便看?到?小丫鬟眼眶有些红了,声?音也有些哽咽:“奴婢从记事?起就没?见过家里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人。”
大过年的,说这些就扫兴了,秦修文从袖中抽出?一个红封放到?她端着的托盘上:“拿着和外面人玩去吧。”
小丫头没?想到?今儿个伺候大人还能有这般好?处,难怪崔管事?安排她来给大人送水,很快就转悲为?喜,千恩万谢地拿了红封走了。
秦修文见人走了,独自摇摇头轻笑了一声?,端起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又对着对面的虚空处,遥相敬酒:“新年快乐,秦修文,希望你?也如我一般,一切安好?。”
秦修文一个人刚刚用完年夜饭,今夜不算太冷,他?准备披上披风在?庭院里走走,消消食,便看?到?刚刚那个小丫鬟去而复返,气喘吁吁地跑到?自己面前行了一礼道:“大人,咱们府门口外面来了好?多百姓,都?要给您送年礼,门子都?忙不过来了,崔管事?也不在?,您看?如何是好??”
今日无人主持大局,秦修文闻言只?能转身向大门口走去,等?到?他?一出?来,便看?到?府邸门口围了一圈又一圈的百姓,有送冬日里不易得得新鲜蔬菜的,有送家里抓的鸡啊鸭的,还有人扛着一麻袋花生或是拎着一筐核桃的,在?和守门的人推拒。
“都?是我们自家种的东西,交给大人吧,送了我们就走!”
“是啊!这大公?鸡也是我自家养的,可有劲了,喂把米就能养几日,大人要是想吃了就随时杀了吃新鲜的!”
“我这是山核桃,山上打的,一点钱都?不值,听说这个吃了补脑,麻烦大哥收下吧,大人天天想多少事?,吃点这个好?!”
“这是我女儿做的棉鞋,用的是今年地里的新棉花,暖和的很!最近天凉,大人可不得注意保暖?收下吧!收下吧!”
众人围着门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要把东西往前送,门人今日就一个人守门,哪里见过这架势,可是之前崔管事?定下的规矩就是不能收百姓的东西,可把他?急的一脑门的汗。
正在?焦急之中,门人突然看?到?了秦修文的身影,如同看?到?了救星一般,连忙朝着秦修文行礼:“拜见大人!”
一听到?这一声?,所有人都?往秦修文的方向看?去,老百姓们一看?果真是秦大人,不知?道是谁带的头,纷纷下跪叩拜:“拜见秦大人!”
“大家请起吧,诸位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府中只?我一人,根本吃不了用不了这么多,况且朝廷也有恩赏,我已是吃用不尽,各位还是将东西带回?去给父母孩子们吧!”
打前头的一个老汉摇了摇头,大着胆子道:“大人,朝廷给大人是朝廷的事?情,但是这里是我们老百姓的一片情意啊!打从大人来了卫辉府,为?我们小老百姓做了多少事?情?我们都?知?道!可是我们家里没?有什么好?东西拿得出?来,就这么一点点东西,想给大人哪怕大过年的添个菜也行啊,大人收下吧!我们,我们真的就是一片心意!”
又有一个汉子也附和道:“对啊,大人!您就收下吧!您总也什么都?不收,如今快过年了,咱们也是想表表心意,就是亲戚之间也得走动走动,大人帮了咱们这么多,咱们也想让大人知?道我们的心意啊!”
“就是,今年咱们年景好?了,都?是仰赖大人,现在?衙门已经封印了,今儿个大人能不能把我们看?作一群穷亲戚,也想来给大人拜个早年呢?还望大人不要嫌弃我们的东西,就请收下吧!”一个读书人模样的站了出?来,对着秦修文深深一揖,眼中满是敬仰道。
所有人都?齐声?附和,催促着秦修文收下他?们的年礼,一声?声?“收下”格外的殷切,就怕秦修文不收。
以往这些小老百姓看?到?了当官的都?要绕着走,可是面对秦修文,他?们是生怕秦修文拒绝他?们的礼。
秦修文沉默了一会儿,最后只?能对着所有人拱手道:“既然如此,秦某就在?这里先行谢过各位了!”
听到?秦修文同意收下,所有老百姓都?欢呼雀跃起来,门人连忙组织着人将东西一样样地搬进府里,虽然每个人给的东西都?不多,可是架不住人多,最后摆了满满一个库房才罢休。
所有人都?满脸红光地将东西送了进去,还和秦修文说上了一两句话,领了一个秦修文亲手写的“福”字,然后又满面兴奋地回?去,光就这事?,都?值得他?们吹嘘好?一阵子的了。有些没?去的人,没?想到?这次秦大人居然亲自出?来接礼,还能听到?秦大人的祝福语、拿到?“福”字,那是懊悔的不得了,只?是再想去也不行了,秦大人府上已经闭门谢客了。
秦修文原本还以为?会是冷冷清清的一个除夕,最后却是闹到?近亥时一刻才散,他?原本是想给老百姓一些回?礼,可是根本来不及准备,只?能灵机一动,想到?库房里有一厚摞的红纸,让下人裁了拿出?来,搬了一张书案在?院门口,给每一个前来恭贺他?新春吉祥的人,都?写了一个“福”字,直写得手腕酸疼才算完。
卫辉府这边上下热热闹闹迎新年,可是松江府那边的几个大商人这个年却过的并不痛快,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卫辉府那边动了他?们的奶酪。
卫辉府这边自从有了“吴氏纺织坊”后,又在?码头那边新建了一家印染坊和一家织造坊,另有一些纺织的小作坊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卫辉本就是棉花的主要产区,现在?自己的地盘上又冒出?了这么多的纺织作坊,棉花自然是不愁卖,自家人关起门来好?沟通,而且今年市面上统一的收购价还比往年高?一成,自然是先仅着卫辉本地的纺织坊供应,而江南来的大商人们发现再想收购卫辉的棉花,价格居然比去年生生涨了两成,这他?们如何能乐意?!
“哼,看?来他?们是好?日子过久了,以往咱们都?太好?说话了,这才开始涨我们的价格,还抢我们的生意!是该给他?们卫辉府的人一个教训了!”松江纺织商会的齐会长对着下面的十?几个本土做纺织的大商人一锤定音道。
底下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同仇敌忾地拱手道:“但凭齐会长吩咐!”
卫辉府的人欺人太甚,让他?们大年夜还要来共同商讨对付他?们的对策,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明年一整年都?不要好?过了!

第65章
不是每一个商人都居心叵测、阴险狠毒的?,但是一旦有损害到他们利益的?人或事?出现,那?么作为商人的?本质,他们是一定要进行对抗的?,这个无关个人品性,只是商人逐利的天性而已。
松江府一整个府里大半土地都?种植棉花,织机十室必有,白日种田,晚上织布的?家庭不知凡几,因为技术的进步和朝廷的鼓励,因此松江地区的?布匹尤为精细,不仅仅在整个大明十分畅销,就连倭国和高丽都十分喜爱松江布,远销海外,成为了?松江府的?一大特色。
有利可?图的?地方,商人自然也应运而生,松江的大商人绝大部分依赖于?纺织业,除了?收各个农家所?织的?布匹外,同时也建立自己的作坊聘请织娘织布,倒买倒卖间赚取大额利润。
正是因为松江布如此畅销,所?以哪怕松江本土已经大部分土地种植了?棉花,依旧不够他们生产所?需,于?是生产人力成本更低、但是棉花质量同样不错的?卫辉府,就成了?他们的?原料主要供给地。
之前大家都?合作的?不错,一个只供原料,一个生产成品,再进行销售,大家各得其?所?。但是现在,因为秦修文的?横插一杠,事?情出现了?变数,而这个变数是松江府的?商人所?不能忍受的?。
秦修文自然也考虑过,技术的?革新会冲击原有的?内陆市场,所?以他在纺织这一块是没有过多的?插手的?,更多的?只是因势利导。其?实哪怕是现在,卫辉府虽然冒出来?不少?大大小小的?纺织作坊,也让有了?闲钱的?农户可?以购买得起织机,但是和松江府比起来?,除了?在机器方面目前的?速度有所?增快一些,其?他的?方面并?没有更多的?优势。
毕竟松江府已经沉淀积累了?这么久,卫辉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内就能赶超,从棉布的?精密程度、纺织的?手法?、印染的?效果来?说,都?远超于?卫辉府,就拿一匹同样的?棉布来?说,卫辉府的?棉布洗完了?会褪色,但是松江棉布不会褪色,光这一点,就是目前的?卫辉府还不能攻克的?难题。
其?实就是因为松江府的?这些特殊的?技法?,使得松江府的?棉布有“松江美布”的?美誉,大明各地的?老百姓都?以能够买到一匹松江布做衣裳为荣,普通白棉布折银三钱一匹,而松江所?产的?三梭布则是折银六钱一匹,足足高了?一倍价格,却依旧受人追捧,足以说明“松江美布”的?品质。
卫辉府目前生产出来?的?棉布,优势只有在价格和迅速的?交货期,质量方面要和“松江美布”比自然是比不上的?。但是松江府也会出产一些品质一般的?棉布,供给一些洋人还有出不起价格的?小老百姓,毕竟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是要根据市场来?应变的?,你东西做的?再好,但是你价格太?贵,别人接受不了?,那?你也还是卖不动。
所?以两个府之间的?竞争其?实就产生在这个下沉市场之上。
秦修文原本想?着松江府的?布匹以品质高闻名于?世,而他们卫辉府的?布匹以价廉、品质尚可?来?竞争下游市场,同时更多的?订单其?实是从洋人那?边获取的?,应该不至于?影响到太?多内陆市场的?发展,可?是谁知道,对方连这点蝇头小利也舍不得放。
舍不得放,也能理解,毕竟要按照之前,这些利润应该尽归他们所?有,可?是接下来?他们出的?招数,就有些十分难看了?。
就在秦修文正月初四刚刚到府衙内自己的?办公?场所?,连茶还没来?得及喝一杯,就从林同知那?边得来?一个消息:松江府那?边暂停了?所?有对卫辉府棉花的?采购,并?且还要退回之前采购的?棉花,放出的?风声是因为卫辉府的?棉花以次充好,不能满足他们织布的?要求。
这一下,可?是戳了?卫辉府的?肺管子了?,所?有卫辉府的?地主乡绅都?跳了?起来?,前两天衙门封印了?,他们也知道大过年的?找官老爷们说这个事?情,搞不好要吃一顿瓜落,就是心?里再急,也得等到衙门重新开门了?再说。
谁也没想?到,大年初一刚一过完,就发生了?这等事?,好几个地主嘴唇边都?呼出去一圈的?泡,实在是急的?不行,终于?等到衙门那?边有人了?,忙不迭地推举了?几个有头有脸的?人过来?上报情况。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古代夫妻赚钱  相府主母摆烂  破镜重圆文女  阿满逃婚记事  濡湿的夜by绒  我在荒星开军  天才制卡师/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