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明月曾照小重山by闻檀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3

谢昭宁一怔,她知道顾思鹤自幼丧母,却不知道,他母亲的死是有原因的!
顾思鹤道:“当时母亲去姑母家探亲,因想赶父亲的生辰,便着急回来,谁知在路上遇到了山匪……”顾思鹤微微一顿,“但母亲身边有个女使逃脱,同我讲过,那群山匪并不一般,为首之人腰间配了一枚玉佩,似乎认识母亲。我一直认定,母亲绝非死于意外,而是有人蓄意杀害。故一直在暗中找寻,终于将沈通判一家绳之以法。”
他几句话虽轻描淡写,但昭宁也听出其中惊心动魄之意。她想起自己前世知道的事情,顾思鹤在将自己祖母刘家诛了十族之后,将刘家为首几人的头割下来,放在他母亲灵前祭拜。再联系他方才说的事情,她觉得……顾思鹤母亲之死,恐怕和他自己的母族有脱不开的关系!
要让顾家这般庞大的家族倒塌,绝非容易之事。若非内部之人蓄意搞倒,是不会如此摧枯拉朽的。
昭宁虽不知事情的全貌,但她可以通过顾思鹤未来的行为,告诉他一些事情。
他既然杀亲兄,灭母族,势必是两者都背叛了顾家,说不定早已勾结。
可是一个是顾思鹤的亲兄,一个是顾思鹤的母族,他们又为何要背叛顾家,又究竟是怎么背叛的顾家呢?
她想了想道:“我还有个问题,世子爷,你明明武功深不可测,却为何要隐瞒?”
顾思鹤喝了口水道:“不乐意施展,我父亲想我武艺超群,我偏不想如他所愿。但是祖父却是希望我习武的,故习了武,不显露于人前就是了。再者我容貌好身份高,也不必如此锦上添花了。”
谢昭宁问顾思鹤隐藏武功一事,是想探查顾家内部是否还有什么问题,却不想是顾思鹤和定国公之间的矛盾,他果真随性,就因为这般理由,竟将满身功夫不露人前!
她也顾不上顾思鹤的话,而是道:“我方才听闻,老国公爷去了榷场,我也猜测,世子爷还在追查你母亲的死因,以世子的聪明,定是觉得里面还有蹊跷。”她顿了顿道,“现在,我要告诉世子爷几个字,但是请世子爷莫要问我更多,也不必问我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因为我也只知道这么多了。”
见顾思鹤看向她,谢昭宁才轻轻吐出八个字:“榷场有变,刘字藏刀。”
昭宁话音一落,顾思鹤立刻有些变了神色,惊讶地看向谢昭宁。
谢昭宁终于将这四个字告诉了顾思鹤。
她也是请徐敬查了查,她记得后来争议顾家是否通敌时,曾有言说顾家可能是被陷害的,只因发现顾家在榷场通敌的人,是曾经老国公爷的部下,才令人信服。她让人徐先生私下去查,发现这部下暗中竟与刘家往来。那么,通敌一事,便是真的疑点重重,得知了此事,她才立刻来找了顾思鹤。
她对顾思鹤说这话极有风险,首先她并不能解释自己是如何知道的,顾思鹤会不会信。其次她也不知道,说了这话,究竟会对时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她也不能将话说得太绝对,若是她了解的事情并非真相,岂非误导了顾思鹤。她只需将一些线索告诉顾思鹤,剩下的需他自己去查证,才是最好的。
至于说了这些,顾思鹤有了防备,能不能避免家族罹难,她就不得而知了。她不希望看到顾家丧灭,顾思鹤便成冷血阎罗,顾寻,或者是老国公爷惨死,他们都是极好的人。
昭宁说完此话,拿起旁边自己的幕篱站了起来,道:“我便要走了,世子爷记住我一句话,要小心自己身侧之人。”
方才那如厕的小厮早已回来等着门外,他要负责把谢昭宁送出去。
顾思鹤看着她的背影走出去,淹没在了浓荫与团团日光之中,他站了起来。谢昭宁说榷场有变,榷场……今年的榷场提前开了!这个时机的确很奇怪,榷场是边关交易之地,一般都是秋后才开,大乾这边收了粮食,那些部族也因过了秋季,将牲口养得膘肥体壮,才好交易。
顾思鹤心里一沉,想起最近发生的许多事,有种不详的预感浮出水面。他来不及顾上谢昭宁了,叫了他的小厮太平进来,让他立刻给他备下马匹。
他必须得去查查这中间究竟有没有蹊跷!

白蕖院中已是深夜。
虽是禁足, 但蒋横波仍有极好的待遇,她的院中仆从林立,夜里屋檐下也点着风灯, 水池中睡莲盛开。衣食无缺,这待遇比平常家的正头娘子也是不差的。
蒋横波正在灯下写字,她写得一手极美的蝇头小楷,当年她同谢煊同时师从谢景。她精致秀美的雪白面容被灯光笼罩,漫溢出一层朦胧的光辉, 身上半点看不出禁足的抑郁, 反倒是十分闲适。
这时候响起一阵温厚的男声:“在写什么呢?”
蒋横波听到这个声音抬头看去, 只见来人清俊面容, 虽有几分严肃, 但此刻他脸上带着略微的笑意, 将这样的严肃化解了。无论是什么时候看到,都让她心里微微一动, 她仰起头笑道:“写柳三变的蝶恋花。”
谢煊走过去看,只见纸上端然写着: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他就笑了笑:“何以写这样伤感的词?”自己拿了笔,和了另一首欧阳修的蝶恋花:翠苑红芳晴满目。绮席流莺, 上下长相逐。
蒋横波就笑了笑:“郎君何以这样的好心情?前几日忙着也不来见妾身。”
谢煊就笑道:“正是要来告诉你这个喜讯。你也知阿婵前些日子病了, 病得极重,我照顾着她,自是无暇来看你。心里还以为阿婵会不好, 岂知昭宁十分能干, 竟找到了能治阿婵的药,阿婵吃了药身体已好了大概, 想来定能平安顺遂生下孩子!”
蒋横波眼中闪过一丝错愕,但很快她便将这一丝的错愕掩去了,而是笑着迎谢煊坐下:“这可真是极好的消息,我听说姐姐的病可能好不了时,当真愁也愁坏了!如今知道姐姐好了,我高兴得很,只可惜我还在禁足之中,不能出去看姐姐!”
谢煊就道:“其实药行一事,我心里自然相信非你所为。但是印子钱一事,哪怕你是为谢家、为蒋家考虑,毕竟是违了规矩,我也不得不罚你,以儆效尤。想来不久便可以放你出去了,到时候廉儿也回来了,你们母子自能团聚!”
蒋姨娘就笑着靠在了谢煊怀中,道:“郎君信我,我已是心满意足了。当年我走投无路,若不是郎君愿意收留我,姐姐也愿意容我,我真是不知该怎么办好。只等着我解了禁足,再好好地伺候郎君和姐姐,以示报答之情!”
谢煊听着也欣慰笑笑:“如今阿婵身子不方便,昭宁一个人管着家里和药行的事。等你解了禁足,也能帮着昭宁管管家里的事,咱们一家子便是再和睦不过的!”
谢煊来看了她,不过半个时辰便走了,说是姜氏晚上要熬药,他要回去盯着看看。蒋姨娘虽是挽留,却也并没有留下他。又叮嘱蒋姨娘好生歇息,莫要为着禁足的事情难过。
待谢煊走后,蒋姨娘脸上的笑容才收起来。又拿起笔,继续写了谢煊未写完的后半阙:一觉年华春梦促。往事悠悠,百种寻思足。
她的贴身女使白枫小心翼翼地问:“姨娘,竟真能让谢昭宁找到药,咱们如今该如何是好……”
蒋姨娘突然难以忍受,将那张刚写好的纸撕得稀烂。
她深深地喘了口气道:“……决不能如此,决不能!”她看向白枫,“有个人……必须要先除掉!”
而自顾家回府之后,昭宁暂时将顾家的事放在一边,照顾母亲的身子更为要紧,她开始日日盯着姜氏服药。
这药来之不易,每一粒都要按照宋院判的方子,好生给母亲服用。
转眼间便是大半个月过去,姜氏呕吐的症状果然是全然消失了,不仅食欲都回来了,且中气也足了起来。脸上养出了肉,人也见得红光满面,但是按照宋院判的说法,姜氏毕竟是年纪颇大,仍是卧床养胎的好。但是姜氏也看不得谢昭宁成日操劳着药行和管家的事,自己将管家的事接了过去,只让谢昭宁管着药行,如此昭宁便可轻省一些。
昭宁怕她劳累过度,自是不愿意的,但姜氏却说:“左不过是吩咐她们罢了,母亲这还干不来不成?若不是想着你需要历练药行上的事,母亲连药行也能给你接过去,信是不信!”
谢昭宁才笑了笑,怕姜氏一时兴起,真连药行也接过去了,便随姜氏去了。
大舅母听闻母亲的病找到了药,人好了大半,也欣喜来探望,仍带着小半车的补品,还带着十多只活蹦乱跳的鸽子。
姜氏瞪盛氏:“我还没生呢,你就带这么多鸽子来与我下奶吗?”
谢昭宁在一旁抿嘴笑,她也是才听白姑说过,鸽子汤有下奶的功效。
上次大舅母带来的山羊还养在后院里,这羊吃得多拉得多,产奶水倒是足足的,可把姜氏养的花花草草都祸害了个遍,包括姜氏悉心培育了要送给昭宁的绿茉莉,把姜氏烦透了,正思忖着哪日杀了吃炙羊肉罢了。
盛氏则喜滋滋地说:“先备着,先备着总是好的,我可盼着见你肚子里这个极了!不知是男是女。”说着盛氏轻轻抚摸姜氏高挺起的肚子,目光和手都带着温柔。上次来时,她刚得知姜氏有孕,便同时得知姜氏可能性命不保,心里开心不起来。如今姜氏好了,只等着生了,她才真的高兴起来。又问:“如今有六个多月了吧?”
谢昭宁在旁看着,每每看到母亲和大舅母在一起说话,她总觉得十分温馨舒服,很喜欢同二人待在一起。她正一边听母亲和大舅母说话,一边绣着手帕。
姜氏还没答话,谢煊则端着盏补汤进来了,说道:“还差三天就七个月了!”
盛氏又笑了笑,站起来同谢煊见了礼。只见谢煊对姜氏嘱咐道:“我要去衙门了,这补汤你且记得趁热喝,宋院判说过,冷的是决计喝不得的。”
他额上还带着些许炭灰,说话却是一本正经的。姜氏拿了手帕,让他略低下头来,给他擦去额上的灰,笑了笑道:“知道了,你去就是了!”
谢煊同盛氏拱了拱手,又嘱咐谢昭宁好生照看姜氏,才出门去上衙门了。
盛氏见谢煊走了,就问昭宁:“这药都是你父亲亲手熬的?”
昭宁说道:“原是含霜在熬,有一次父亲看到了,说她熬得太快了,出不了药效。父亲就亲自示范了一次,后来就是每次都父亲熬了。”
盛氏眉梢微微一挑,就对姜氏道:“我以前瞧着谢煊,总觉得他这里不好那里不好,经了这一次的事,倒是看得出他待你的真心了。”
姜氏却给盛氏使眼色,昭宁还在呢,盛氏怎么直接说这些!
盛氏却道:“这没什么不能说的,你也太小心了些,叫昭宁多知道些,以后才不会被男人的花言巧语骗了去!”
谢昭宁却笑了笑,母亲是没见过,大舅母和大舅舅还当着她的面打架呢,大舅母在这方面粗放得很。
她反而问道:“母亲,当初父亲究竟是怎么纳的蒋姨娘,您可能说给我听听?”
她突然很想知道这些父母辈的事,前世她从未曾关心留意过。但知道这些事,许对她寻找真相是有用的。
她知道姜氏是极喜欢谢煊的,而父亲她则看不明白,以前觉得他更喜欢蒋姨娘一些,但经了母亲生病一事,她觉得父亲对母亲也极上心。可是母亲对父亲的态度,她也觉得很奇怪,有时候能看出母亲极喜欢父亲,但有时候……又觉得母亲对父亲颇有不满。
姜氏却叹道:“你父亲认识蒋横波,还在我之前,蒋横波是你堂祖父的侄女,时常往来于谢家。而你父亲又跟着你堂祖父读书,两人曾有过青梅竹马的情谊……”
谢昭宁听此,眉梢微挑:“这么说来,父亲年少的时候便喜欢过蒋姨娘了?”
姜氏道:“应是如此吧,不过后来蒋家出了事,便也没有后续了。加之我与你父亲的婚约在前,是指腹为婚,但所以你父亲便娶了我。后来,蒋横波又到了你堂祖父家借居,而那时候你刚丢,家中乱作一团,你父亲便纳了蒋姨娘回来料理。我虽不高兴,却也知道,男子三妻四妾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何况他二人本就志趣相投……”
盛氏听到这里,轻哼道:“我便不喜欢你这个模样。当时在家中,你可是姜家大娘子,父亲将你宠得多么明艳。怎的如今还不自信了起来!你与谢煊的婚约在前,蒋横波虽与谢煊青梅竹马,却从没有过谈婚论嫁的事,你可是正头娘子,是明媒正娶八抬大轿进门的,她一个妾还能比得过你吗?”
姜氏听到此,哭笑不得:“……我哪里不自信了!”
听姜氏这般说来,昭宁才明白了父亲和蒋姨娘竟还有段过去,难怪父亲对蒋姨娘又是信任又怜惜,非她能轻易撼动的。若想除去,便一定要花费大力气。昭宁若有所思。
谢昭宁还想陪母亲和大舅母说话,但此时红螺却进来传话,说药行那边有点事,怕是需要昭宁亲自去大相国寺处理。昭宁现在逐渐上手了药行,出了事也是她去处理,这也不是第一回了,她轻车熟路地立刻赶了过去。
昭宁坐着马车前往谢氏药行,路上人流匆匆,她难免又想起了顾家的事。
自上次告诉顾思鹤那句话后,她再也没有听到过顾家的消息,也未曾见过顾家来人,算了算,离顾家出事毕竟还有一个多月,不会这么早便发生,暂时也急不来。
何况她不过是局外人,还是静待时局的发展吧。
昭宁拿出了袖中的一只细口的玉瓶,母亲已经将万金丸吃下了,这便是剩的瓶子了。这瓶子亦是价值不菲,拿来放些旁的东西也是好的。她还有一事不明,这瓶药又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她总觉得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又万分蹊跷,只是之前她想着告知顾思鹤他家之事,没有全然去思考这件事。
为什么她找了这么久没有动静,可是那一日,这药却突然送上门了呢?
樊星坐在一旁,百无聊赖地看着自家大娘子打量这个玉瓶,知道大娘子一直在猜这瓶药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大娘子为夫人找药的整个过程她们都是经历了的,自然也知道这药出现得有多奇怪。
她突然道:“大娘子,宋院判说这药既然现存的只有两瓶,绝无第三瓶,那奴婢觉得,这件事只有一个可能。”
谢昭宁回过头,这些天她也想了许多种可能,实在是这个药太过珍贵,可却又出现得太过诡异,她还是倾向于此药是被人故意送到她手上来的。可究竟是谁有如此大的能耐呢,又为什么要给她送药呢。她想了很多种可能,但都被自己一一否决。
樊星此刻却有见解了。
饶是觉得樊星并不算靠谱,昭宁看樊星一脸严肃,还是问道:“什么可能?”
樊星颇为正经地道:“这瓶药,就是宫里的那瓶药!”
谢昭宁听了一愣,这其实是最直接简单的解释。天底下只有两瓶药,那自然就是这两瓶了。但是皇宫里禁卫重重,这药怎么可能从皇宫里出来,又到她手上来!谁能做到这样的事情?
谢昭宁还没说什么,樊月就在旁道:“你说得倒是简单,你以为大娘子未曾想过?只是既是宫里那瓶药,又怎会出现在此?”
樊星想了想,突然灵光乍现道:“偷来的呗!知道大娘子需要这瓶药,所以去皇宫里偷来,卖给大娘子换钱!”樊星一边说着,一边觉得自己说的话很是合理,完全符合逻辑,“若是我,便会如此做!”
樊月敲了敲她的头道:“宫里守卫森严,谁去了都管教你有去无回,怎么偷来?你可别在此胡言乱语了,扰了大娘子想事情。”
樊星被姐姐打了,便也不开口说话了。可昭宁听了,却觉得樊星说的话……也是不无道理啊!若非如此解释,这药是从何而来呢?昭宁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在她收到此药的前一天,她只和一个人说起过万金丸的事……便是沈先生!
此事会不会太过凑巧,怎的她头一天与沈先生说了,第二日就收到了药呢?
寻常人进入皇宫自是难上加难,可沈先生却是武功高强,自然,即便是武功高强,想要进出皇宫也绝非易事,但难免会有这个可能性,毕竟此事发生得太过凑巧了!
谢昭宁顿时坐了起来。
昭宁又想起前世,阿七偷东西的功夫是十分好的,好似什么都能偷来一般。沈先生就是阿七,自然还是带着阿七的这些习性的,难不成,此药当真是阿七冒着生命危险,从皇宫中偷了出来,又悄悄卖给她的?
此时,昭宁突然想起一事,上次救沈先生的时候,他曾说过若是自己真的想学棋,便在下月初三去找他,她问樊月:“今日是几号了?”
樊月道:“今日是八月初三,娘子,怎么了?”
正好就是这天!这段时日她一直忙着母亲的事,心里还想着如何帮顾思鹤,虽然记得要去找沈先生学下棋,却忘了日子。还好及时想起了,若是错过了约定,当真是她的不是了。如此难得能够资助阿七的机会,她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昭宁想到此,忍不住催促马车走得再快些。
马车嘚嘚地跑着,前面已经到了谢氏药行外,葛掌柜正在药行外等着她。
昭宁随着葛掌柜进去,才知道葛掌柜是想请教她新开的分行选址一事,掌柜们已经选好了几个地界,只是需要她来最后做决定罢了。昭宁自然知道未来汴京城里哪处会更繁华,也着急着想去沈先生那里,便不与葛掌柜废话,拿了勾笔随意就在纸上将选址勾了出来,倒是令葛掌柜有些惊讶,觉得大娘子眼光很是毒辣,选的也是他们心里最属意的地方。
待昭宁处理完了事情,葛掌柜将纸叠起来,才道:“大娘子让我注意着沈先生的事,我便一直留意着。不过我发现,沈先生仿佛行踪莫测。”又道,“他老师去得早,我也甚是关心他,可是几次去找他,他都不在那里。我也不得不担心,不知沈先生背后究竟在做什么……”
谢昭宁眉心微蹙,想起方才在马车上,同樊星讨论之事,只想着此药会不会就是阿七送的,可却也忘了,这简直是比此前他被人追杀,更加掉脑袋的大事,若真是沈先生送的,她可定要劝他日后决不能再做这样的事了!
联想到此前,他还曾被人追杀,昭宁更是觉得心中担忧,便立刻想去找沈先生。对葛掌柜道:“我去沈先生那里一趟看看,掌柜只将地址定下就是了。”
葛掌柜有些担忧:“大娘子,您能找到他吗?”
昭宁却觉得,沈先生既然答应了她,便是不会食言的。
昭宁只带了樊星,快步走到了沈先生所在的巷子。
只见一扇双开的桐木门出现在不远处,上次见时是晚上,并未曾看得很清楚。如今才看到,这桐木门似乎有些年头了,连漆都剥落了,桐木门上的铜狮子扣环也已经锈出了铜绿。门口以砖石垒了两层台阶,缝隙间甚至冒出了青苔,沈先生的住处的确简朴。
她还没来得及上前敲门,只见桐木门却吱呀一声打开了,昭宁一怔,开门的却不是沈先生,而是个穿着短褐衣,戴着布帽,做书童打扮的人。此人长得平平无奇,仿若丢到人群中便找不出来一般。虚手一请对她道:“娘子请进来吧。”
这人是谁,沈先生的书童吗?沈先生竟是有书童的?
昭宁心中纳闷,但也没有问,而是跟着此人进了小院之中。这院子只有锦绣堂后花园的四分之一大。院中有两株高大茂盛的枣树,将小院遮盖了大半,虽是盛夏,可却甚是清凉。枣树上已经结满了累累的青色果实,浓荫匝地,一阵风吹过,枣树叶子簌簌作响。
沈先生身着一件布衣,极为日常的模样,他正坐在枣树下的石桌旁下棋,落下了一枚棋子。
听到她进来的声音,他抬眸看向她。指了指自己对面的位置:“来了便坐吧。”
可是让她坐下之后,他又不再说话了。昭宁心里惴惴,极想试探他,那药是否与他有关,可这般直接的问似乎又不好,毕竟此事还是太过荒谬了。此时樊星站在一旁等她,时不时抬头望着枣树上累累的果实,哪怕它们还是青的,她也已经馋得口水滴答。而方才引她进来的书童,在轻手轻脚地给她上了一盏茶之后,便悄然退下了,她甚至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她并没有看到他的身影。
昭宁轻咳了一声,决定自己先开口:“沈先生,你今日便要教我下棋吗?”
沈先生自己又落下一颗子,终于抬起头问:“谁说我要教你了?”
昭宁没想沈先生竟说出这般话!她看着沈先生英俊的眉眼,从容不迫的模样。顿时一气,他怎么说话不算话!上次两人分别时,他明明说若是想学棋,下月初三来找他!
沈先生见她似乎有些着急般,嘴角一勾道:“我只是说,你若是想学,下月初三来。”
昭宁忍了忍,她还要问沈先生的话呢。她道:“先生既不不打算教我,又何必让我过来呢?”
沈先生却将自己身边一只竹制的小盅推到她面前来,里头盛放着莹莹宛如卵的白色棋子。他道:“下一个子试试。”
昭宁从棋盅中捏出一枚棋子,一时不知沈先生是什么打算,想考验她不成?或是以她下棋太差为由,拒绝于她?
如果沈先生是这般打算,那他可是失算了。旁的琴书画她或许都不擅长,可是唯独下棋,当年她是跟着那位不出世的神秘之人学过的,她的棋艺不说有多么精深,至少是比普通人强许多的。
昭宁想到这里,心里极有把握,这才低头看面前这个棋局。
这么一看,她却在心里咦了一声,紧接着皱起眉头。
方才沈先生应该是自己执了黑白与自己博弈,这棋盘的水平极高,黑白厮杀激烈,这绝非一般人的水平,甚至与当年教她下棋的神秘人相比,也是不差的。
她当日不过是跟着那神秘人学过一两个月,恐怕连人家十分之一的水平都没有,如何能面对一个与他相较的高手。昭宁也没这般有信心了,捏着棋子观察棋局,犹豫了片刻,凭直觉下了个平七提六。
见到她下这个位置,沈先生眉梢微动,但这般情绪很快就过了,随后他看向谢昭宁:“你以前可曾学过下棋?”
昭宁心想,学倒是学过,但却是前世学的。因此老实地道:“学过两个月。”
沈先生从棋盅中摸出一枚黑子,似乎未曾思考就落于棋盘上,对谢昭宁道:“继续下。”
看沈先生的表现,自己这步棋应是下对了!
毕竟她还是曾跟着高人学过的,也不会太差,只是许久未曾下了,有些生疏罢了。
昭宁因此生出几分得意来,步步跟着下过去,沈先生不思考,她也不思考,只是几步走下来,她却开始越发觉得吃力了,每跟一步沈先生的棋,都要思索很久,而沈先生却是下得越来越快,几乎她一落子,沈先生那边便同步跟上子。她却要抓耳挠腮思索半天,直到最后白棋已彻底无法做活,她不得不投子认输。
没想到,沈先生竟这般厉害!
但不知为何,他的走法又让她觉得很是熟悉,仿佛在什么地方见过,但是她有些想不起来了。
原来阿七竟有这般厉害的棋艺!以前似乎从不知道他会下棋,不过那时候她眼睛并不能看见,许是阿七下了,她也是不知道的呢。
昭宁此时不光是为了接济阿七才想让他做自己的先生了,而是她本身也对围棋十分感兴趣,但良师难觅,那些读书人所谓会下棋,也不过是些之乎者也的庸才罢了,故她也从没想过去找人来教。
如今知道沈先生竟真的是高手,她还真动了拜师的念头。
不知道沈先生肯不肯收她?
可是沈先生赢了棋局,将手中剩余的黑子往蛊中一洒,抬头看了看天色,道:“时辰不早了,我还有些事。”
这话是什么意思,他是不愿收她做学生吗?昭宁心里一急,难不成她输了便不能做学生了,可是凭他的棋艺,这世上能胜过他的又有什么人!若是她能胜过他,何必要拜他为师呢!
她心里虽急,可这样的话却是不能说出口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沈先生起身,走进屋中去了。
她更是瞠目结舌,他这又是什么意思,就不见自己了?
随后只听屋中遥遥传来声音:“怎的还不进来?”
进屋做什么?昭宁虽有疑惑,却也起身走进去,只见屋里仍是她当初看到的那般家徒四壁,沈先生端坐在一张藤椅上,而方才那位书童则端了盏茶进来,可却立在她身边不说话。
沈先生见她茫然的模样,终于笑了笑道:“不是想拜师么?”
昭宁眼眸微微一亮,这才反应过来,沈先生同意收下她了!这当即便要行拜师礼了!
她立刻自书童的手中端过茶盏,在沈先生面前跪下身来,将茶盏举过头顶,恭敬地道:“请先生喝茶!”
沈先生嘴角一勾,道:“师门传承的规矩,要叫师父。”
对昭宁来说,不管是什么称谓都是无所谓的,只要让她能跟着先生学棋,顺便能接济他就好。因此昭宁笑容灿烂地喊了声:“师父!”
她面对他,永远是这般灿灿的笑容。
他看着也觉得心里一暖,宛如外面的明日灿灿。随即他将她递过来的茶接了过去,算是认了她这个徒弟。
旁边的书童见此景有些惊讶,更是慎重地看了谢昭宁一眼,但眼眸又很快恢复了平静。
昭宁并未看到这些,她心里甚是高兴,从今天起,阿七就是她的师父了!她要跟着师父学棋,也要帮着师父科举,让师父的日子过得好,让他永远不会成为哑奴。
想到这里,谢昭宁又将自己放在门口的东西提了进来,她每次来都会给沈先生备下东西,这次也不例外,这次买的是各式各样的甜品糕点。她记得阿七是最喜甜食的。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白月光式万人  我的相公在码  在北宋当名医  G26083次列车  新年快乐by一  大明升官路b  六零之东北来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