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博士柳明月穿越了,穿成了开国皇后;
看似专业对口,实则这里并不是她熟悉的时空,看似继承了原主的尊荣地位,实则要面对原主留下的一个大烂摊子;
于是柳明月明面上维持着原主的贤后人设,暗地里计划着练海军、组船队、建作坊、开店铺、发展海贸,顺便玩左手倒右手,两头赚。
成功赚取金银无数后,能用金钱为自己筑就出无比坚韧的防护网。
在此期间,柳明月与原主的那位开国皇帝丈夫,从至疏的夫妻关系,发展为合伙人,到后来成为可以互为依靠的战友,乃至最后能以江山相托的知己,只因两人有着共同目标。
柳明月原以为当过代过朝、辅过政的皇后,又当上慑政太后,已经是她这辈子的巅峰。
却没料到,这些不过是她这辈子波澜壮阔的一生起点而已。
正式坐在那个代表着至高皇权的位置上,柳明月只觉身担千钧重负。
她要大搞基建、减赋税、轻徭役、鼓励农耕生产,与民休养生息,并发展工业;
柳明月目标,是在这个百废待兴的新朝初期,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奠定最好的发展基础。
要让这个时空的后世炎黄子孙,不要再遭遇她所熟悉的那段屈辱史。
内容标签:穿越时空 女强 爽文 朝堂 基建 正剧
主角视角:柳明月,女
其它:《穿成农家老太后》,《穿书假太子要当真皇帝》
一句话简介:既登帝位,便开盛世太平
立意:女子当自强
“启禀娘娘,太子来给您请安了!”
听到这通禀,柳明月不禁头大,刚打发走一群各怀心思的妃嫔,她正觉心累不已。
本想私下独处片刻,稍作放松,却要再次强打起精神,应付原主的那个儿子。
随后走进殿内的少年衣着精致华美,五官清秀俊朗,气质儒雅温和,看上去玉树临风,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柳明月看着也挺欢喜,不过她认为这应该是原主留下的本能反应,毕竟她自身还是个未婚未育的单身女青年。
如今莫名其妙的突然接手原主的一切,面对原主的好大儿,她自己实在生不出什么慈母之心。
“儿臣给母后请安!”
没了天然的母子情做牵绊,柳明月也就无法像原主那样,对便宜儿子满怀包容与爱护,可是此刻不管是为了维持人设,还是为了将来,她便是装也要装个慈母。
“境文不用多礼,快过来坐,今日怎么来得这般早?”
太子徐境文道过谢后坐到一旁,态度恭敬的回话。
“回禀母后,父皇召张先生过去议事,儿臣今日便提前下学了,母后的身体可大好了?”
柳明月笑着点头,“好多了,你学业繁重,不必太过挂念我这边。”
说完,柳明月又按照原主的习惯,将太子的亲随召上前,仔细询问了一下太子近日的饮食起居,又嘱咐了几句,可谓是相当的关怀备至。
又安排宫人准备几样太子喜欢的食物,留其一起用过午饭后,才将其打发走。
转身往回走时,就见坤元宫掌事姑姑叶兰快步迎上前行礼问安。
周围的随行宫女太监见状,都很有眼色的退避到一旁,保持一定距离,任叶兰亲自陪伺在柳明月身边。
“太子殿下真是时时记挂着娘娘呢,难得早下学了一次,就第一时间赶来给娘娘请安。”
柳明月露出身为一位母亲,在听到别人夸奖自己儿子时,最常见的那种欣慰而又谦虚,还有些心疼怜爱的反应。
“这孩子确实是孝心可嘉,不过本宫刚才还在说他呢,他如今是身负重任、课业繁忙,可不能总惦记我。”
说话间,两人已回到延明殿内,叶兰这才转移话题。
“娘娘放心,邱宫令让人传话过来,那些人都已经安排好了,至于宫外,臣已按照您的吩咐安排下去,恐怕还要过些时日才能有消息。”
身为辅助皇后执掌宫务的宫令女官,邱月也手握后宫的人事安排与调动权,由于她是皇上亲自安插在后宫的心腹,做某些事更方便。
而皇宫内外,不仅隔了又高又厚的宫墙,还隔了无数宫规戒律,纵然是皇后,她也不便轻易将手伸到宫外。
好在如今尚处开国立朝之初,他们刚进宫不过三年,不仅宫规秩序尚不完善,原主还在宫外留下了许多人脉资源。
“不急,事缓则圆,人缓则安,急了容易坏事,虽说我们做这些,是为宽慰皇上,但若露了痕迹,引起误会,就不好了。”
叶兰笑着点头,“娘娘说得是,臣等定会让一切都如水到渠成般自然。”
“邱宫令这次帮了大忙,你得让她知道,本宫都有记在心里。”
“是,想来邱宫令也是因为理解娘娘的苦心,才会这般帮忙提供方便。”
柳明月满意的笑着颔首,随后便将精力放到那些待处理的宫务上。
面对这些没完没了的宫务,柳明月实在体会不到身为一国皇后大权在握的滋味,只觉心累不已。
因为那些宫务过来过去,大多都不过是宫中这些人的衣食住行,部分涉及到宫外内命妇的宫务,有的只需依旧例,有的需要皇上的旨意,或是两人商议着处置。
只因原主是个喜欢亲力亲为的,柳明月现在也只好硬着头皮天天亲自处理。
接到柳明月派人送去的瓜果时,邱月虽然面上不显,但是心情很好。
贴身伺候邱月的宫女冬灵边收拾那些瓜果,边有些不满的抱怨。
“姑姑,您帮了中宫那么大的忙,可是那边怎么毫无表示?”
这些瓜果虽是宫中一些低位妃嫔都没资格享用的难得之物,但以邱月的宫令之位,本就该有她的一份,只是没有明文写在份例中而已。
邱月淡淡扫了冬灵一眼,“话不可乱说,我念旧情,帮曾经一起共事过的姐妹们,尽量安排个好处去,乃是应有之义,这与中宫有何关系?”
负责在私下与坤元宫那边传消息的冬灵闻言,不禁心中一悸,脸色微变,赶紧请罪。
“是婢子不该自以为是,口出妄言,还请大人恕罪。”
邱月摆摆手,“希望你能引以为戒,且时刻记住,一心为陛下,方是你我在这宫中的立足之本。”
身为上位者,她没必要向手下人解释什么,只需摆出自己的态度,不时敲打约束一下他们。
冬灵态度恭敬的应下后,赶紧带着东西退了下去,暗自记下自己这次的失误。
作为因救驾之功而被皇上亲自任命的宫令,邱月本该是一心忠于皇上的人。
可她早前曾受过皇后的大恩,又因一直以来的职务,与皇后打交道较多,对皇后的品性颇为了解。
虽不至于为皇后背叛皇上,但在后宫其他妃嫔与皇后之间,她当然是毫不犹豫的站皇后。
不过她绝对不会在明面上表露出自己的立场偏向,因为那不仅会让皇上对她心生芥蒂,更会危及她如今所拥有的一切。
对于素以处事公正却严厉而著称的邱宫令而言,现在的皇后像是突然开了窍,将她们之间往来的分寸拿捏得更好了。
在冬灵看来,她这个宫令按照中宫的意思,往各宫安排了一批嬷嬷与宫女,是帮中宫往各宫安插眼线,是冒险之举。
可是邱月自己心里却很清楚,她帮中宫安排的那些人,是谁的人,都不可能是中宫的人。
就算是将来暴露出来,也影响不到她什么,与中宫更无关系。
而中宫这次只讲谢,没以赏赐的名义送谢礼的态度,则让邱月更为满意。
真正的谢礼,往往都是无法用物质呈现,将来可能会被用在关键地方的人情。
纵然她是宫令,是皇上的心腹,也不会轻视一位皇后的人情分量,尤其是在那位皇后实现自我突破后。
柳明月尚不知道,她在彻底整合分析完原主的记忆后,尝试着迈出的第一步,已落入有心人眼里,并察觉到其中的巨大变化。
当然,这也是因为柳明月知道,就算她做的这个决定,会被了解原主的人察觉到不同,也能被理解。
她不知道自己如今是什么情况,莫名睡了一觉醒来,竟然莫名其妙的变成另一个人。
即便这个人有着非常显赫的身份地位,是位新朝开国皇后,柳明月也不觉得高兴。
安,是原主的丈夫在三年前开国立朝后,为这个国家所定的国号。
安朝之前的历史走向,与柳明月所熟悉的那些存在许多似是而非的差异。
两个不同时空按照历史走向的时间线对比,这个安朝相当于是柳明月所在时空的明朝开国时期。
原主的丈夫徐庆业,也是一位从底层崛起的开国之主。
只是徐庆业并不像柳明月所知道的那位明朝开国皇帝,是位将铁汉柔情都给了原配,敬爱原配的草根布衣皇帝。
从原主留下的记忆看,这位安朝开国皇帝,更像是她所熟悉的那位大汉朝开国之主,在许多人心中都树立起了重情重义的形象,实际上却对原配薄情寡义。
这也就意味着原主眼下的处境十分艰难,可她的天然盟友,也就是她的儿子,不仅帮不了她,无法理解她,还致力于拖她的后腿。
柳明月莫名在这具身体内醒来时,尚能清晰的感应到原主那充满悲愤,却又对当前的局面感到无可奈何的绝望与不甘感。
能接手一位开国皇后留下的一切,看似相当于是一步登天,可在柳明月看来,这其实是个很糟糕的开局。
因为原主的丈夫另有宠妃爱子,儿子被身边那些大儒给教成将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君子’,自持是正统,就觉得自己能坐等继承他爹打下的江山(当然,这是柳明月的看法,原主认为她儿子被教得很好。)
原主娘家势力早已没落,如今只剩下个需依仗她的空架子,关键时刻根本没有能力为她提供助力。
所以原主在收到常贵妃哭求皇上改立太子,皇上则是态度暧昧的消息后,日夜忧心如焚,却还不敢在人前流露什么。
原主都能认清自己的困境,柳明月在接收她的记忆后,当然也能看清自己所面临的危局。
虽然想不通自己身上为何会发生这种异象,但她知道蝼蚁尚且偷生的道理,不管怎样,她都要积极活在当下,而不是事不关己的摆烂。
毕竟她无法确定自己在这个陌生世界中死亡后,还能否回到自己的身体中,也不敢去赌那个概率未知的可能。
所以在花费数日,整理好原主所留下的记忆与一切资源的同时,她一边努力维持着原主的人设,一边开始设法破局。
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既费心神又耗精力,因为原主身为一国之后,身边这些人,可以说是早将她的一言一行都研究得透透的。
想要在这种情况下,不让人看出原主体内换了个芯子,同时还要不动声色的做出一些改变,实在很难。
可是再难也要做,原主是个生长在深宅大院中,接受三从四德的教育长大的传统女子。
虽然她很聪明能干,并不缺心机手段,在辅助丈夫打天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她作为贤内助的作用。
但是她的思想受限于大环境与感情,面对当下的困境,除了自我内耗,根本想不出什么破局之法,更别说是采取什么行动。
柳明月却不同,她连原主对儿女的母子情都没继承到,更别说是与其丈夫之间的所谓夫妻情义。
所以柳明月现已迅速做出某些原主没想过要做的安排,首先就是往她选中的突破口,迈出第一步,先试探一下。
而这个突破口,正是宫中那位最受宠的常贵妃。
【作者有话说】
开新文了,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请多收藏,谢谢!
推荐专栏无CP完结文《脱离剧情的退婚女配》《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巜穿成农家老太后》《咸鱼修仙有点闲》巜快穿之渡劫一、二》
新预收《异世为尊》《现世高武》求收藏
常贵妃正是那位哭求皇上改立太子,让原主感到忧心如焚的宠妃。
对方不仅自身有宠,娘家势力也很强大,其父兄都很得皇上倚重。
柳明月拿这位当突破口,当然不是为了争宠、搞宫斗,毕竟她又不是原主,与徐庆业没有半点夫妻情义可讲。
而原主虽是徐庆业的原配发妻,曾在婚后前几年有过一段夫妻和睦的时期。
但在后来随着夫妻二人常处聚少离多的状态,以及一些现实因素,导致他们之间变得越来越生疏冷淡。
在徐庆业登基为帝后,倒是给了原主这个原配应有的身份地位与体面,他们的嫡子也从之前的王太子晋为皇太子。
然而随着新立的皇朝逐渐稳定下来,人心浮动,各种利益纠葛变得越发复杂,皇宫内外的形势也变得愈发严峻。
空有高位,却根基虚浮的原主母子,就不可避免的成了被盯上的目标。
原主当然很想改变这种状态,可惜,随着徐庆业逐步走上高位,乃至成为如今的一国之君,身边围绕着太多年轻貌美的女子,根本没给她留下挽回丈夫之心的机会。
如今换成柳明月,根本就没考虑过要挽回徐庆业,但她也需要从徐庆业身上谋取她想要的。
所以柳明月依旧按照原主的习惯,继续对徐庆业的衣食住行关怀备至,维持着贤妻、贤后的人设。
但在私下里,她已经开始利用原主留下的各种资源,开始进行暗地里的布局。
联络徐庆业往后宫安插的心腹耳目邱月,不过是其中看似走投无路,不得不走的一步而已。
次日,打发走宫中各处前来请示宫务的人,柳明月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奏章。
“下月底,需为孝慈仁皇太后的冥日祭典,卓辉,将这份奏章送去御书房,请示陛下,看是否需要增改。”
乾元宫的首领大太监卓辉略愣了一下,才连忙伸出双手接过。
“是,娘娘。”
卓辉恭敬的带着奏章离开后,侍立在一旁的大宫女红绣忍不住问出自己的疑惑。
“娘娘何不亲去御书房,与陛下当面商量此事?”
按照原主过往的习惯,是但凡遇到稍微重要些的宫务,皇上若未先做出指示,她便会亲自去御书房求见。
这样既能表达出她对相关事务的重视,也为从另一方面表明她不会擅权,以夫为天的态度。
“此乃本宫份内之事,陛下政务繁忙,本宫就不过去打扰了。”
孝敬慈皇后是徐庆业的祖母,在徐庆业登基后,为其上的尊谥,因今年是其去逝二十周年,按照习俗,需举行一场相对较为隆重的祭典活动。
而这种活动,只需皇帝一大家子参与即可,她身为皇后,需安排好各项物资准备,祭典流程及参与人员等。
红绣仍有些不解,但她看得出柳明月不想就此多说的态度,上前奉茶的同时,迅速转移话题。
“是臣愚钝,没能领会娘娘的苦心,邱宫令已将最新入宫的一批人手分到各处,婢子听说,即便如此,仍有几贵主不满,嫌身边伺候的人手少,不够使唤。”
听到这事,柳明月有些不悦。
在一旁整理文书的红绫注意到皇后皱眉,立刻接过话。
“都长着手脚,怎就需要那么多人伺候了,我们皇后娘娘处处勤俭,凡事亲力亲为,反倒是她们一个个的竟然摆起谱了,都忘了自己本是什么出身。”
徐庆业的那些妃嫔,正经出身好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大多都是婢女爬床,或是手下献上的一些身份来历不明的女子。
柳明月不轻不重的看了红绫一眼。
“慎言,今昔不比往日,她们毕竟都是侍奉皇上的人,还轮不到你们置喙。”
红绫与红绣赶紧跪下请罪,柳明月摆摆手道。
“这次没有外人,就算了,你们要时刻记得,在外务必要慎言慎行,多听、多看,少说,言多必失。”
改朝换代涉及方方面面,前朝的宫人太监有近半死在这一过程中,活下来的那些也大多都被逐出宫外。
这也就导致新朝建立后,宫中各处人手严重不足。
毕竟刚经历过战乱的民间也人丁不丰,正需稳定人心的新朝,肯定不能强征大批宫女太监入宫。
而徐庆业这个开国皇帝在女色方面,可谓是颇为放纵。
登基封后之际,就有近二十位妃嫔,过去的三年里,又将这个数翻了一倍不止,还有一些只得宠幸未给位份的宫女子。
徐庆业染指的女子一多,宫里需要的人手也就更多,即便增加了一批又一批,仍显不足。
柳明月初到之际,正逢内务府最新选召的一批宫女太监在宫外接受各教导,如今分派下去后,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不过即便知道那些妃嫔在抱怨伺候人手不足一事,柳明月也不打算做什么。
红绫的话虽然有些僭越,但也正是她的想法。
都有手有脚的,在包吃包住,包各种生活物资发放,还每月都有月例的情况下,还嫌身边伺候的人少,真是惯得他们。
依柳明月看,宫中明显存在极其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
可惜她现在尚处自身难保的阶段,有什么想法都得搁置,无权改变什么。
让柳明月没有想到的是,她的奏章呈上去后,徐庆业竟然亲自来了坤元宫。
“臣妾见过皇上!”
这是柳明月第一次亲眼见到原主的丈夫徐庆业,一个身材中等,蓄着短须的中年男子,上位者的气势很足。
徐庆业抬手示意道,“皇后不必多礼。”
堪称是至疏的夫妻二人坐下后,稍作寒暄,徐庆业便直言来意。
“朕此番前来,是想与皇后商议祖母的祭典之事,朕幼时母亲身体欠安,是由祖母一手抚养长大,祖母待我恩重如山。”
即便这举行类祭典算是家事,但是正所谓是天家无私事,他们这些人在做某些事情时,更加的束手束脚。
因为有太多双眼睛盯着他们,记录他们的言行,随时都能拿出圣贤书或旧例中的条款,指责他们何处违制、哪里失仪。
柳明月派人呈上去的奏章中所做的各项安排,可以说是相当周全与完美,毕竟她有结合相关旧制。
徐庆业也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他纵有私心,也不便直接在奏章上表达出来,因为那样容易落人口实。
没等徐庆山将有些犹豫的未尽之言说出,柳明月就心领神会的接过话。
“当年在平阳时,妾身曾听族中长辈提到,祖母是位深明大义,待人慈善的长辈,她老人家将夫君教养得十分出色,可惜妾身福薄,不曾有缘侍奉,如今有条件了,自要好生表达我们对祖母的尊崇与思念之情,纵然有所越制,也是妾身的一点私心,想来也是能被理解。”
这番话让徐庆业听得十分舒心,看向柳明月的目光都温和了不少。
在徐庆业的印象中,他这位妻子之前可谓是将规矩刻在骨子里,进宫后,更是将贤良淑德融入一言一行之中,遇事都要循旧例,时刻以历代贤后的品行要求自己。
所以徐庆业本已做好了被反驳的准备,毕竟皇后虽然听他的,但其更尊重那些‘旧例’,每次想要做点什么违规越制的事,都需和她争议许久。
“那就有劳皇后辛苦了,但有不便之处,你尽管派人找何忠。”
何忠是皇上身边的掌印大太监兼总管公公,说是御前第一红人也不过。
“皇上言重了,这些都是妾身的份内之事。”
徐庆业达到目的后,又罕见的留在坤元宫用了顿午饭,才心情不错的离开,让乾元宫的宫女太监都对此感到欣喜不已。
由此可见,他祖母在其心中的地位,确实是非同一般的重要。
而柳明月也通过这次的见面,初步了解了一下原主的这位丈夫,是在撇开原主记忆影响的情况下,亲自了解。
原主对其施加的滤境太厚,留给柳明月的印象,就是徐庆业宛如一座巍峨的大山,不可逾越,如高挂天上的耀日,威严无比,让人敬畏。
若是换个身份,突然来到这个陌生的时空朝代,见到这么一位活着的开国皇帝,柳明月肯定也免不了会生出敬畏之心。
即便她本就是个刚留校的考古学博士,常年跟在导师身边东奔西跑,见识过无数帝王将相的大墓。
可她继承的是原主这开国皇后的身份,在她看来,这天下分明是原主与对方的夫妻共同财产。
所以她可以因大环境因素,在对方面前表现出应有的恭敬,却不会像原主那般,因自己是女子,娘家势力还不及某些妃嫔,就打心里将自己放在一个卑微的位置上,在皇后的位置上坐得惶按恐不安。
而这次的见面,也证实了柳明月的一些推测。
就算徐庆业对原主这个原配嫡妻有所不满,但在目前,也就是原主不仅没有犯下什么过失,还于皇宫内外都颇有贤名的情况下,尚未像原主所日夜忧心的那样,生出废立之心。
能从一介草根逆袭为开国之君,徐庆业的心机手段,绝对是常人所无法揣测的。
毕竟刚开国三年,政局尚不稳,且元后与嫡太子没有重大过失的情况下,徐庆业绝对不会轻易做什么落人口实的事。
这个认知,让柳明月略松了一口气,她在此前一直深受原主记忆的影响,很有紧迫感。
当然,她肯定不会就此放松,天真的认为她与便宜儿子的地位很稳固。
毕竟事关至高的权利,这皇宫内外的形势说是瞬息万变都不为过,她必须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4-07-17 18:42:39~2024-07-18 12:38: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天晴无雨、卿墨、啾啾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从礼制上讲,徐庆业的祖母不过是位被追封的先人之一,在宫中,这类祭典可办可不办,即便办,规格有明确限制。
说到底,徐庆业就是怀着‘孙子出息了’的心态,遗憾其祖母未能在生前享他的福,就想在其祖母去逝二十周年的祭典上,稍做弥补。
可是为了不落人口实,他不便直接提出来。
毕竟徐庆业身为皇帝,理当在这个首重孝行的时代,以身作则。
他最亲近其祖母,但是一同被追封的还有其曾祖父夫妻、祖父、父母等先辈,不管是出于哪方面考虑,都不宜将每一位的祭典都逾制大办。
所以他虽有心让自家祖母享受最高规格的祭典待遇,但也只能私下找柳明月商量,让她出面帮忙做成此事。
柳明月作为经办人,只要她不惧能力被质疑,名声略微受损,纵然逾矩一些,也能以‘孝心可嘉’来过关,影响不大。
原主可能会在意这么做,会给她的‘贤后’事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者说是留下隐患,但是柳明月可不在乎。
她更在意这么做,能给她带来的一些正面好处。
首先就是徐庆业的态度,很显然,她这次知情识趣的积极表现,让对方十分满意。
而徐庆业满意了,不仅能给她争取到更多低调发育的时间,还能向皇宫内外传递出一个信号,她柳明月终究是皇后,地位尚稳。
明白徐庆业的那点隐晦心思后,柳明月心里就有数了,她又迅速写出一份新方案,让人于次日送了过去,不过这次不再是正式上书。
在新方案中,不仅提升了原定计划中的礼器规格,还将相应礼器的数量增加了一些,参加祭典的人员名单也得以扩充。
除此之外,又增加了一些本没有的内容。
徐庆业在收到新方案后,给出的反应是以表彰皇后操劳宫务辛苦的名义,令何忠亲自带队往坤元宫送了一批赏赐。
看到赏赐清单中的物品,大多都是各地最新送入宫内的贡品,柳明月很想说,这丫的完全是在拿夫妻共同财产糊弄人。
当然,这只能是她自己在心里吐槽一下而已,从坤元宫的上下都为此感到欣喜不已的反应中,不难看出,这里的人根本没有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
能被当做贡品呈入宫内的东西,肯定都是些难得一见的珍宝。
好东西谁都喜欢,柳明月不用装,就能表现出她应有的欢喜之情。
不过她毕竟是皇后,肯定不能眼皮子浅,让人看出她的欢喜真的是为那些好东西。
尤其是当着皇上的心腹大太监何忠的面,她要让对方知道,她是为得到皇上的肯定而感到无比激动与欢喜。
所以她当即在现场写了一份言辞恳切的谢恩折,亲自递给何忠。
“本宫不过做了些份内之事,竟得陛下如此肯定,实在是受之有愧,有劳何总管帮忙转达本宫的感激之情。”
初次见到这种操作,何忠略愣了一下,才笑容谦和的接过折子,态度明显恭敬了不少。
“娘娘有心了,臣一定会向陛下如实转达娘娘的心意。”
送走何忠一行人后,专业本能让柳明月很想上前亲手‘鉴定’一下那些东西,但她为了维持人设,只能淡定的对那些东西做出应有的安排。
却不知何忠在走出坤元宫后,竟然下意识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宫门。
邱月能通过一份名单看出皇后思想上的转变,何忠亲自跟柳明月打过交道后,当然也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到其中的变化。
毕竟这两人虽然都是皇上的心腹,但论水平与地位,邱月绝对无法与大权在握的何忠相提并论。
接过由何忠帮忙呈上去的谢恩折时,徐庆业十分意外。
“你是说,皇后当即写了这份谢恩折?”
何忠态度恭敬,语气肯定的回道。
“是的,陛下,这是微臣亲眼看着娘娘当场写下的。”
翻开折子,看到谢恩折的内容,让徐庆业生出些难以言喻的微妙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