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后升职记by黄柏山人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6
结果仅时隔一年,她竟被那个女人凭借皇后身份全面压制住了,连过去最受皇上重视的五皇子,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似乎也大不如前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4-08-04 23:54:43~2024-08-06 00:11: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君艺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见常贵妃自打收到家里传的信后,脸色就变得非常难看,如意姑姑小心劝道。
“娘娘,家里既然这么安排,肯定有其道理,你所想的那些,本就是件需要慢慢筹谋的事,急不得啊,何况前朝近段时间忙着春闱的事,皇上连后宫都很少来。”
常贵妃冷哼一声道,“就算来后宫了又如何,本宫现在可不比从前,不仅皇上不愿来,连家里对我的态度,也越来越怠慢了。”
“娘娘说得这是什么话?不仅家里,连那些亲戚,都盼着您呢,谁敢有半点怠慢?不过是宫里被管束得太过严苛了些,家里暂时也没办法,您再耐心等等吧,等陛下和皇后娘娘忙完这阵子,肯定会有办法改变这种现状的。”
常贵妃不满的抱怨,“我们想找个与宫外通信的机会都难,她倒好,还能为自己的私事随意出宫,真是让人想想都觉得不公。”
虽然后宫经过整顿后,很难在私下里动手脚了,但是想要打听一些不那么机密的消息,还是不难的。
所以她也曾听说过皇后为给她的私产招管事,在宫外折腾的动静不小,甚至连皇后本人都悄悄出宫过几次的消息。
可是她们并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关键,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皇上完全将自己与皇后做利益绑定,毫不掩饰的维护态度。
常家人对这件事的了解不算详细,只是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重要到连两位丞相都亲自出面,结果却不了了之,旁人再怎么好奇,也不敢再明目张胆的打听。
而那些知情人,都在暗自观望,等待着可以在第一时间出手的机会,当然也不会主动对外扩散相关细节。
柳明月做的这些事,没有瞒着徐境文,她还将自己会做相关决定的初衷与考量,都会一一分析给对方听。
徐境文钦佩的看着自家母亲,“母后,您懂的好多,儿臣也是在观政这么久后,才察觉到朝廷现在的处境,知道我们大安还充满内忧外患,远不像表面上那么太平。”
柳明月以理所应当的态度淡然回道,“只要胸怀足够宽阔,不是只将视野局限于个人的那点得失,就不难发现这些。”
徐境文早已不再是之前那个只知跟着大儒们学习,没什么见识的小太子,临朝观政半年多,让他增长见识之余,也接触过各形各色的人。
“母后觉得不难,是因您生来聪慧,又有见识,还心怀百姓,可是现实也像您说得那样,人们只重视自己与自己家族的得失,根本不管其他人如何,甚至也没那么在意朝廷。”
说起这个,徐境文的心中就充满愤怒、不满、厌恶等情绪,可他不仅只能将此深埋心中,不能在人前表现出来,还需对那些人保持敬重。
柳明月当然清楚这小子在当前所面临的那些挑战,但她没有就此多说什么,只是给出一个建议。
“在御林卫接受训练的这批人,将会是海上作战队与船队的核心人员,他们都曾通过我的考核,称得上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你若感兴趣,也可加入进去,亲自体验一下,顺便跟着学他们正在学的那些,多些经历,多增加一些学识,肯定不会错。”
徐境文有些心动,又有些犹豫。
“儿臣也曾关注过那些人,会试前,儿臣曾隐瞒身份与其中两位结交过。”
柳明月有些好奇的问道,“你说的那两人,分别叫什么名字?”
“一个名叫魏长延,才华极好,儿臣对他的印象深刻,可惜他这次因病落榜,另一个名吴尚青,是重阳书院吴家的后辈,才华也很不错。”
柳明月对这两人的印象也挺深刻,都是她很看重的种子选手。
“我知道他们,你的眼光还不错,这两人各有特点,都很不错。”
那两人之所以能给她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皆因从他们的答卷中,可以看出他们可能已经推测出她大费周折招人的用意。
“依我看,他们可能已经知道你的身份了,也没必要再藏着掖着,君子之交贵以诚,若他们因此而选择疏远你,就当你们有缘无份便是,若他们巴结讨好你,你就要好好思量一下,自己该用怎样的态度应对,若他们不卑不亢,你可对他们多些尊重。”
那两人的年龄都在二十左右,在自身才华极佳,有望考取进士的情况下,选择参加她的招募,这份心机与魄力,实属少见。
在柳明月看来,只要这二位能以坚定的信念、坚持的心态、努力的行动,一直坚持下去,将来不出意外,都能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
只是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她虽然重视他们,但也不曾给过两人任何的特殊关照。
徐境文在某些方面,还算得上是个愿意听劝的孩子,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便在完成每天的固定行程后,将剩下时间都用耗费在御林卫的校场上。
延明宫后院的那块地,仍然由他在照顾,柳明月没有因此而让他放弃,只是让他合理规则一下该如何做,才能在不耽误那些活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时间。
转眼就到了阳春三月底,御书园中百花盛放,又到了柳明月需要履行皇后之责的时候,推无可推的那种。
人多场合,最容易出差错,往往还是那种无可挽回的大错。
所以对于宫中将要举行的赏花会,柳明月可以说是抱着高度重视的态度,所有细节都要求相应的负责人进行再三核查,负责在各处场合的宫人内侍,也要进行严格培训。
柳明月既不爱出风头,也不觉得被人各种恭维是种享受,之所以要举行这种赏花会,当然是出政治目的,也就是配合皇上在前朝的某些需求。
她之前的那两年,不仅春天有赏花会,还有夏天的赏荷会,秋天的赏菊会,冬日的赏梅会。
既为方便皇上按照自己的想法,给朝中的各方势力赐婚,也方便某些势力将备好的美人儿送入后宫。
原主对此习以为常,当然是尽心心力的将每场花会都办得十分热闹。
因宾主皆对花会主题心知肚明,不管心里怎么想,总体上还算配合,也了意料之外的差错,也只能尽量弥补。
柳明月来后,还没亲自举办过这种花会,皆因去年将要按例举行赏荷会时,出了思婕妤的事,也就没心思办。
后来的赏菊会和赏梅会,皇上没提,她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就这么混了过去。
今年的这场春季赏花会,则是皇上在殿试出来不久,就令她要开始筹备的。
随着今年的三百位新科进士入朝,成为各方势力的拉拢对象,最好用的联姻,就成了最直接的拉拢手段。
皇上当然不愿看着自己想要好好培养的这批天子门生,被那些本就让他很头疼的势力给拉拢过去。
从柳明月的个人观点来讲,她当然不愿去干涉别人的婚姻自由,即便是由家长包办婚姻的自由,在这个时代,她也只会尊重。
可是皇上有他的考量,且是从他所认为的大局出发,考虑要如何按排,才能分化朝堂上各个势力之间的结盟关系,从而减少自身所需承受的压力。
所以柳明月也只好尽力配合,为了将工作做得更仔细些,她还在请示过皇上后,派人打听了一下京中,乃至那些封疆大吏家的公子与千金的信息。
“太子今年十五了,他的亲事,我们也该好好考虑了,皇后最好借此机会观望一下。”
十五?柳明月想了下,她习惯算周岁,这个年代的人却习惯算虚岁,有的虚一年,赶上年头出生的,甚至还要虚两岁。
太子现年十四周岁,按照现行的计岁方式,确实是十五岁,十五岁议亲,对一位太子而言,不仅不早,甚至还有些晚,原主当初就为皇上迟迟不提此事而焦虑不已。
不管是出于维持人设考虑,还是出于现实考量,太子的亲事,的确有必要提上日程了。
“太子的亲事?臣妾最多只能借助有限的条件,观察一下那些千金贵女的礼规修养,无法知晓她与她的家人们的真实品性,而太子的岳家,牵扯较大,若是那等长辈心性贪婪、品性不端、心胸狭隘,或是家风不正的家庭,怕是也教养不出什么好孩子,恐怕还要请皇上多费些心。”
听到皇后说这么多,充分表达出她对为太子说亲的担忧和谨慎,却在最终还是选择相信他。
这让徐庆业感到很受用,矜持的微笑着点头。
“皇后放心,我们太子性性宽厚,做事勤勉上进,十分优秀,堪配这世上最优秀的千金贵女,你只管将看着还算合眼缘的名单列出来,朕一定会从中为太子选个最合适,不会给他拖后腿的好岳家。”
在这件事情上,柳明月是不想相信,也只能相信这位,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此时的皇上对太子还算满意,愿意真心为他考虑。
这样就行了,至于说要尊重太子的个人喜好,让他选个自己喜欢的女子,那无异于是天方夜谭。
按照当下这约束森严的礼规,即便是太子,也不会被允许他与那些大族贵女私下相见,除非是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算计与攀附。
所以柳明月会在初来乍到之际,一收到原主大姐家的两个女儿住进上阳伯府的消息,便立刻阻止太子去上阳伯府,且提醒他要防着别人想通过私相授受的方式,从而赖上他的不端行径。
在这种大环境下,柳明月自身再怎么开明,也不便做什么,最多只能是结合太子的脾性,为他选个相对合适,或者说是他可能会喜欢的女子当太子妃。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的订阅、收藏、评论及*营养液支持!
感谢在2024-08-06 00:11:16~2024-08-06 21:41: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洹染74瓶;凄凄惨惨追更人20瓶;花户小鸠16瓶;读xīn不读shēn 10瓶;花开香满天、明瞳5瓶;贪吃鬼、留有余香2瓶;鹤懿、颜改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随着宫中传出要在这次的赏花会上给太子选太子妃的消息,京城内外的那些世家大族,迅速停下正在给自家适龄姑娘相看联络亲事的活动。
要知道在之前的两年,皇上可是不顾他们的意愿,指示皇后给他们这些人家赐了不少不符合意的亲事。
因去岁没有举行夏、秋、冬三场赏花会,本有些大意人家,在收到宫里要如期举办这次的赏花会的消息后,都想着要争取在赏花会前,先给自家适龄的孩子定下亲事,就算一时挑不到合适的,也要先有个意向,好方便到时候拒绝让宫中赐婚。
可是听说宫要为太子赐婚,这京中的风向立马都变了,有女儿的人家,忙着挑选最好的料子,请最好的绣娘缝制最美的衣裳,选购或是订制最漂亮的首饰。
这一年来,皇后可谓是出了好多次风头,朝野上下的人也都看得出来,皇后深受皇上的信重和维护。
皇后地位稳固,太子的地位当然也是稳的,更何况皇上不仅给了太子临朝观政的权力,还曾不止一次的公开表达自己对太子的满意。
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那些早就盯着太子妃位置的人家,就是那些明知自家希望不大的人家,也想借即将举行的赏花会争取一下。
太子将要选妃的消息,当然不是柳明月放出去的,她在听说这事后,只能感慨,一个人的能力,果然与学历无关,有些本事,人家是天生的。
瞧瞧这善于抓住且合理利用一切机会,为自己增加筹码的能力,实在是令人不得不钦佩,柳明月当然是只有配合的份。
身为当事者,太子反倒是在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后,才最后一个知道,毕竟他身边的人也不敢议论他的私事,还以为这是皇上皇后与他商量过的,就没想过要禀报。
他还是在御林卫那边参加训练时,被吴尚青他们打趣,才知道他爹娘已有给他选太子妃的打算,还有意将消息放了出去。
毕竟还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说起自己的终身大事,难免有些羞赧。
“母后,这……这选妃的事,是不是太突然了?”
柳明月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个从身高体重到气质,都变化不小的少年,笑着反问道。
“怎么突然了?你大皇姐和二皇姐,在你这个年龄,已经开始备嫁了,你连人选都没定下,已经算晚的了,怎么,你有什么想法?”
说起连原主亲女儿在内的两位公主的亲事,柳明月也想叹气,两人出嫁时说是十七八岁,实则才十六七岁而已,都还没有成年。
大公主嫁的是皇上打天下时的得力兄弟的儿子,二公主嫁的是承天元年那届恩科的榜眼。
虽然两位驸马的个人素质以这个时代的眼光看,都属难得的年轻英才,但是这两桩亲事的背后,绝对是政治意义远高于个人意愿。
徐境文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中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人,对此早就视为理所应当,当然不是想反对什么。
“儿臣……儿臣就是觉得,这件事太突然了些,有劳父皇与母后为儿臣费心了。”
柳明月不知道这便宜儿有没有看出他爹的操作,不过不管怎样,她都不打算点破。
“这是我与你父皇的责任,你坦然接受便是,母后对你的最大期望,就是不管你父皇为你选定了哪位贵女,只要你没有提出反对,你就要与她好好过日子,打心里关心爱护她,给她身为你的妻子应有的一切尊重和维护,夫妻恩爱和睦。”
听得出他母亲殷切希望,徐境文郑重其事的应下。
“母后请放心,儿臣一定会牢记您的嘱咐,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徐境文早年曾从侍候他的老人口中,隐约听说过一些他母亲与他父皇之间的过往,知道他父皇当年另有心上人,却求娶不成,便娶了他母亲后。
但是没过几年,他父皇又与曾经的心上人纠缠上了,也是从那时起,他父皇与母后之间就有了嫌隙,关系越发生疏淡漠。
他算是父母关系不和的受害者,可是以他的身份,根本没有立场去干涉什么。
所以在之前的那些年,他一直用书中的那些大道理劝说母亲,试图让母亲放下心结。
如今看来,应当还是很有效果的,只是他母亲与父皇之间的关系虽然得以缓和,但是那些过往给他母亲带来的伤害依旧在,才会这般提前叮嘱他。
柳明月不知道她出于自身的三观立场,提前给儿子做思想工作的行为,竟然让其脑补了这么多。
虽然从开始筹备赏花会,到正式举行赏花会,间隔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她派的人,加上乾元宫那边的情报人员一起发力,传回的反馈,还是相当喜人的。
看到为打听人家公子小姐的信息,顺便打听到的某些消息,柳明月觉得很正常,没有任何不适反应。
毕竟受后世信息发达的社会影响,以及各种宫斗居、宅斗剧的熏陶,她对各家都存在各种阴私争斗的现象,可以说是习以为常。
但是皇上就有些被震住了,他过去也曾听说过一些被传出来的热门绯闻,又因思婕妤的事,被皇后的‘科普’,增长了一些见识。
可是当他看到某些人家的内宅所充斥着的各种乱象时,还是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宠妾灭妻、互相陷害至流产、至绝育什么的,根本不算什么稀罕事。
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皇后强调在为太子选妃时,要重点调查女子家人的品性与家风的必要性。
同时,他也隐约意识到,自己在前些年,似乎在无意造了不少孽,难怪这次听说宫里又要举行赏花会,那些人家都抢着要给自家子女议婚。
原本他还为此感到很生气,气他们不忠,这才不惜放出为太子选妃这一足够份量的杀手锏。
现在结合这些消息再想想,他似乎能够理解那些人的反应了,毕竟谁家都不想娶回个搅家精,摊上个会拖后腿的岳家。
心疼自家女儿的人家,肯定也不愿意将自家女儿嫁到那些家风不正的人家,不仅要面对来自各方的各种刁难和排斥,还有可能送掉性命。
仅看完一部分内容,皇上就充分领会到了结亲需谨慎,嫁娶皆有大风险的真谛。
不过他该做的安排,该实施的计划,还是不能放弃的,只是比起之前,他多了分慎重,让何忠将原定的一些配对,做了些调整。
调整的原则,就是尽量将那些同样不堪的人家送作堆,让家风好的人家尽量娶聪明贤妻的姑娘,不再像之前,完全根据那些人的背景势力来。
收到乾元宫那边赶在正式举行赏花会的前夕,匆匆送来的最新指示时,柳明月就知道,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也算是松了口气。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的订阅、收藏、评论及营养液支持,再更一小章。
感谢在2024-08-06 21:41:06~2024-08-07 00:05: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兰兰20瓶;234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柳明月能够明显感受到,这次前来参加赏花会的各家夫人,都对她更恭敬了些。
具体表现在她们的笑容更热情,礼仪更周全,态度中真正透着谦卑,不再像之前,不少人的恭敬只流于表面,骨子里实则有些看不上她这个小地方出身的皇后。
原主曾为此感到耿耿于怀,柳明月却对此毫不在意,毕竟她自己的出身更普通。
何况她曾见过太多身份尊贵者的墓,比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更清楚任你生前如何显赫,死后一切都会烟消去散,绝对能实现众生平等的道理。
上阳伯府来的人比较多,不仅有嫡系的大夫人和上阳伯夫人,还有庶房在京的两位夫人,带来的除了有柳家的女儿,还有原主大姐柳明瑶的两个女儿。
毕竟是娘家人,柳明月肯定要在人前给些面子。
“母亲近来可好?”
柳大夫人恭敬的回道,“有劳娘娘惦念,老夫人好着呢,您日前派人送去府上的樱桃糕,她十分喜欢,若非妾身担心她吃多了肠胃不适,她一次能吃完一盘。”
柳明月笑着点头道,“既然母亲喜欢,本宫回头派人将方子送回去。”
上阳伯夫人笑吟吟的接过话道,“这樱桃可是稀罕物,要不是托娘娘的福,家里可吃不上,而且是过了时节就没有了。”
“无妨,趁樱桃成熟的时节,将它熬制成樱桃酱,就能方便储存了,樱桃少,是种得少,等到宫里培育出口感更好的种苗,多栽上几棵,就有了。”
旁边一位衣着打扮华丽的年轻夫人轻笑着接过话道,“若说樱桃,还是我们顺安的红宝樱桃口感最好,可惜路途遥远。”
柳明月以略带诧异的目光看向坐在那夫人上首的顺国公夫人,顺国公夫人强笑着为她介绍道。
“娘娘还没见过吧,这是我家禾山媳妇儿,李氏,这是她第一次进宫。”
柳明月略做思索状,“冯世子夫人,本宫还是有印象的,这位冯李氏,本宫确实不曾见过。”
不曾见过,不代表她没听说过,顺国公乃是皇上最为倚重的心腹大将之一,她怎么可能不关心其府上发生的一些大事。
而顺国公府发生在年后发生的那件事,可谓是名扬京城,具体情况就是顺国公世子以元配无子为由,将之和离,甚至可以说是休弃。
男人发达后,停妻再娶的现象并不罕见,顺国公府的这件事,之所以能在当时成为京中热门头条话题,重点在于冯世子在原配离开后不到半个月,就娶了这个守寡归家的李氏。
李氏娘家是顺安府的名门望族,与顺国公冯家是老乡,两家内眷在冯家崛起后,便因同乡之缘走得较近,从而才有了后来的这些事。
原主早年曾与前顺国公世子夫人韩秀芳的关系不错,只是随着她当了皇后,与其见得少了,这关系也就淡了。
顺国公夫人听到这话,脸上那本就勉强的笑容更是差点撑不下去。
“是妾身的不是,刚才忘了给娘娘介绍。”
柳明月扫了眼跟在她们身后的几个少女,再次开口道。
“这个姑娘看着也挺眼生,林夫人,怎么不见含宁和含慧,以她们的年龄,也是时候该出来走动走动了吧?”
听到这话,顺国公夫人林氏再也维持不住脸上的笑容,含宁、含慧是冯世子的两个嫡女的小字,是对双胞胎。
“回禀娘娘,含宁、含慧都随韩氏离了冯家,这次便没随臣妇过来,这个是李氏前头的女儿。”
此话一出,顿时引来殿内众人的异样目光,亲生的被弃,倒将这毫无干系的给带进宫了,不得不说,这绝对不是体面人家能做得出来的事。
柳明月的脸色也淡了下来,“原来如此,含宁、含慧也算是本宫看着长大的,果然都是心有成算,还很孝顺的好孩子。”
随即她便下令道,“叶兰,派人打听一下她们母女的下落,问问韩妹妹,她若愿意,本宫想将两个孩子接进宫中抚养,待到适龄之际,允她们婚嫁自由。”
对于两个放弃国公府的富贵荣华,选择跟随被离弃的母亲离开的两个姑娘而言,皇后在这等公开场合夸赞她们有孝行,还提出要将她们接进宫中抚养,绝对可以抹去因母亲被离弃,而给她们带来的一切污名。
而皇后当众表达出她对韩氏母女的关照与维护,也相当于是不给顺国公府面子,不仅令需要承受在场众人异样目光的林夫人婆媳脸难看,其他人也都对此啧啧称奇。
毕竟那顺国公府可是皇上的心腹,冯世子在已有庶子的情况下,以无子为由,将元配离弃,坚持要娶一个据传在婚前已有苟且的寡妇之际,恶名远扬,被御史大臣们在朝堂上连番参奏,皇上都选择搁置不理。
如今皇后却在公开场合,一改她往日对人宽容有礼的态度,毫不客气的下顺国公府的面子,着实让在场众人都深感震惊。
即便有一说一,她们对此都持喜闻乐见的态度,毕竟那李氏再怎么让人看不上,可她现在都已成了顺国公世子夫人,不是谁都可以招惹的。
所以她们也不免好奇,事关顺国公府的颜面,皇上是否会因此而对皇后心生不满。
可是不管心里怎么想,她们此刻都在恭维皇后的善良和重情重义,从而有意无意间让顺国公府的众人更加难堪。
上阳伯府直接与皇后利益相关,仅担心皇后会因此刻为人出头而惹麻烦,柳大夫人迅速站了出来,将话题转移,场上氛围才得以改善。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同时也让某些等着看皇后热闹的人,感到失望的是,皇上在听说坤元宫中发生的这一幕后,不仅没有生气,还深感他与皇后心有灵犀。
顺国公府与那老牌世家李氏走得近,本就让皇上感到如鲠在喉,结果两家还直接联姻了,这件事更让皇上大为不满。
只是顾虑他与顺国公之间的情义,他不仅不便将内心的忌惮与不满表达出来,还需对顺国公府多加维护,以免让外人借机挑唆他们之间的关系。
如今皇后以前顺国公世子夫人的好姐妹的身份,当众为其出头,不吝表现她对韩氏母女的维护与看重,捎带着打压与警告顺国公府,可以说是替他做了他不便做的事,让他狠狠出了一口气。
而且皇后当众提出,愿将顺国公世子的那对嫡女接进宫中抚养的做法,更是让他深感满意。
因为此举相当于是将顺国公府的脸面拿捏在手心,还让顺国公府不敢有什么异议,同时又让外人都得称颂皇后重情重义。
他已切身体会到,夫妻一体的意义,皇后在民间获得的声誉,也会给他带来诸多无形的好处,同时还不会影响到他与顺国公之间的关系。
御花园被分隔成两边,一边由太子负责招呼今科新进士和一群年轻公子哥,另一边当然当然是用来招待皇后邀请的众位夫人小姐。
春回大地,百花盛开,御花园的景色确实很美,不仅有各种争奇斗艳的花卉,还新增了一些能结果子的果树,现在也正值花期,看着不仅漂亮,还挺壮观。
太子选妃的诱惑实在很大,京中那些只有美名远扬,很少在人前现身的美人和才女,这次也都有出席这场赏花宴。
于是御花园中便上演了一场场的明争暗斗,在有心人的提议下,一场场说是比试,实则是为方便众女展现自己的表演,也相继开始上演。
看着一个个不说都长得有多漂亮,至少也是气质不俗的千金贵女们,在本该忙于写作业和打游戏,甚至是追星的年龄段,在她面前争相展现自己,只为嫁得如意郎君,柳明月的心情实在不怎么美妙。
可她身为人群中的焦点,且不说一言一行有可能会带去的影响,就是她的一个表情或眼神,都很有可能被别人过分解读。
在这种情况下,她除了表现出饶有兴致的赞叹反应,别无选择。
好在她于事前所做的种种准备工作没有白费,场上一切都进行得还算顺利,没有出现不该出现的一切意外。
而且,不管她本人对这场实为走过场的‘相亲’大会,存在着怎样的看法,柳明月都没忘记自己的首要任务,她需要仔细观察场上这些女孩子,好从中挑出几个太子妃候选人。
柳明月对那些勋贵权臣家的夫人比熟悉,但对各家千金贵女就不怎么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