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开国皇后升职记by黄柏山人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6

“微臣遵旨!”
从随之便戛然而止的反馈中,可以充分看出那番话的威慑力足够强大。
“还是皇后娘娘有办法,婕妤娘娘果然消停了。”
面对芳仪的恭维,柳明月只是不动声色的哼了一声。
作为一个道德感很强的人,她也十分反感像赵婕妤这种心毒手狠之人,可她却不得不耐心的坐在这里关照对方,这种憋屈和无奈,根本无人能懂。
不过她已经淡定了,有过从一个母单活到二十七岁的女青年,变成一个已有三十三岁,儿女双全的皇后的奇迹经历后,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是她所不能承受的呢。
没过多久,何忠带着两个内侍过来,传达了一下皇上的口头关心、问候与鼓励,留下两个内侍实时关注这边的情况后,就匆匆离开。
柳明月在玉华宫草草用过早饭,又用过午饭,处理完一些紧急宫务之余,顺便看完半本书后,才等到期待已久的消息。
担心焦急之类的情绪,是压根就不存在的,留在这里,不过是为履行皇后之责而已。
可能是被皇后说的‘刨腹取子’给吓着,赵婕妤在后来配合得很,不仅不敢再喊叫,还该吃就吃,该走动就走动,所以正式生产时,没怎么折腾,就顺利产下一子。
那是一个声音啼哭声微弱,十分瘦小的婴儿。
很明显,那次的事故给孩子带去的伤害已不可逆,就算后来一直不惜代价的精心保胎,也只是像太医当时所说得那样,勉强保住小命而已。
看了眼被包裹在包袱中小婴儿,只觉娇弱无比,柳明月可不敢抱。
“快把九皇子抱回去好好安置,速去给陛下道喜,赵婕妤已平安产下九皇子,真是可喜可贺。”
在场谁都能看得出来,以九皇子的虚弱模样,没什么可喜可贺的,但是众人还是一致表达恭贺。
早上知道消息后,陆续赶过来的众妃嫔中,有不少人甚至在幸灾乐祸。
收到九皇子已平安出生的消息后,徐庆业才终于驾临玉华殿
“不必多礼,皇后辛苦了!”
带着众妃嫔福身行礼的柳明月站起身,笑吟吟的回道。
“此乃妾身份内之事,当不得辛苦二字,虽然赵婕妤母子平安的结果,没有辜负臣妾的一片苦心,但是之前有过一些小波折,令臣妾不得不在关键时刻行非常之举,还请皇上恕臣妾失言之过。”
徐庆业有些不解,何忠留下的一名内侍迅速上前,小声为他解释了一下皇后会有此话的原因。
听完之后,徐庆业虽然难掩意外之色,但他语气坚定的说道。
“赵婕妤能平安产子,皇后当居首功,期间是为赵婕妤和九皇子的生命安全着想,才会以言语相胁迫,属非常时刻的无奈之举,何过之有?”
对柳明月而言,剖腹产乃是再正常不过的生产方式,所以她为威胁赵婕妤,随口就说出去了。
直到她发现话出口后,将连邱宫令在内的众人都给吓住了,她才意识到,对这个时代的人们而言,那是一种非常残忍的行为。
所以她当即决定,要主动将这件事报备一下,公开将此定性为好心的无奈之举,这样一来,别人只能赞扬她这个皇后大义,而不是质疑她心狠手辣。
事实也正如此,徐庆业这个皇上在听说此事后,甚至还为她大公无私的无奈之举感到感动。
毕竟谁都清楚,真要论起来,赵婕妤和九皇子是否平安,与皇后的关系并不大,说现实点,这对母子甚至还有可能是皇后母子的威胁。
若不是真正的心底无私,不推波助澜都是好的,怎么可能会这般不惜搭上自己的声誉,也要让赵婕妤母子周全?
在得知那时的赵婕妤坚持求见他,想要借机邀宠的行为后,徐庆业更是对其没有半分好感,也更加的欣赏柳明月当时的决断。
当徐庆业看到被稳婆抱出来的九皇子那瘦弱模样时,下意识看向旁边的柳明月。
“皇后……”
柳明月转头看向对方,眼神透着疑问。
面对那双让他在这一瞬间莫名感到陌生眼睛,徐庆业莫名感到有些心虚,本要说出口的话,也被他咽了下去。
“朕观九皇子有些先天不足,需要养得更精心些。”
毕竟是他的亲生儿子,就算身体不健壮,好歹平安出生了,徐庆业当然希望他能好好活着,而不是早早夭折。
所以他在亲眼看到九皇子的瞬间,下意识想要将这个儿子托付给皇后照顾,毕竟在这个后宫之中,他最信任皇后的人品与能力。
即便赵婕妤是九皇子生母,徐庆业也不认为她能照顾好自己的儿子。
可是当他被皇后用那么一双纯粹的眼睛看着时,突然感到有些开不了口,所以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陛下放心,妾身一定会交待下去,让乳母和玉华殿的人小心照顾九皇子,还会安排擅长儿科的太医,时常过来请平安脉。”
柳明月有察觉到徐庆业在那一瞬间的想法,但她压根就不打算接茬,才会用‘我就静静看着,你怎么好意思开口?’的眼神盯着对方。
就算对方开得了口,她也不会同意。
她关照赵婕妤母子,既是出于身为皇后的责任,也是出入人道主义,没有半分私人情义讲。
在这个时代,不仅皇后,所有正室嫡母,名义上都担负着照顾,甚至是教养庶出子女的责任。
可是柳明月敢肯定,除了极个别的特例,没有任何一个嫡母,真心愿意养育不仅和自己没有关系,还会与自己的孩子争夺资源的庶出子女。
而那些庶出子女长大后,也未必会承认嫡母的养育之恩,皇帝家更是如此。
在皇后自己生有皇子的情况下,其他所有庶出皇子都是皇后母子的对手。
别说是养别的皇子,让别的皇子出生,都是为自己儿子增加对手。
古往今来,所有登上皇位的人,首先要做的事,就是为自己的亲生母亲封太后,很少会有真正善待自己养母的皇帝。
而那些皇帝若不是嫡出,没有一个会真正敬重与孝顺嫡母,史书上所呈现出的信息,也与其嫡母无任何关系。
所以,别说原主给留下的有个便宜儿子,就算没有,柳明月不愿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窝囊事。
徐庆业也就九皇子的情况,亲自敲打了一下玉华殿的人后,下令要按例封赏后,就匆匆离开,压根就没想过要去看望赵婕妤一眼。
在这份例行封赏中,赵婕妤没被按例提升位份,只是赐了个封号:思,享昭仪待遇,赏赐的物品,当然也就是按惯例该有的那些,没有用作表示特殊恩宠的额外赏赐。
不知思婕妤自己知不知道那个封号的意思,但是柳明月和邱宫令等人都知道,且都对此感到喜闻乐见。
毕竟相较于上一位在临产之际,不仅不闹腾的主动配合,还有些讨好众人的胡才人,也就是如今的胡美人,这位实在折腾人了些。
即便在被皇后吓住后,消停了些,开始配合了,但其要求众多,总觉各种不适,疑神疑鬼,将在场众人折腾得不轻,只是没敢再闹到让皇后知道罢了。

柳明月对自己在后宫中的身份定位很清楚,权责也弄得十分清晰明了,所以她只做自己不得不做的那些,绝对不会做多余的事。
对思婕妤母子,尤其是九皇子,她当然是以超级别的特殊待遇对待,从衣食住行,到照顾与每日见他的人,都需经过层层审查确认,确保九皇子就算出什么问题,也与她和坤元宫沾不上边。
就像她不愿像之前的原主般,将大半时间与精力,都耗费在处理因妃嫔争宠而引起的各种纷争上一样,她更不愿将心神耗费在一个与她无关的婴儿身上。
不管是通过看书充实自己,增加对这些时空的了解,还是不时汇总分析来自朝野内外及民间的消息,都需要花费她的时间与精力。
对了,除此之外,她还要抽时间教儿子。
隆冬时节,大雪纷飞,时间已接近过年,不仅宫外的人家都在忙着准备过年物资,宫中也在做各准备工作。
毕竟每到过年前后,都是宫内最为繁忙的时刻,不仅要筹备多场宫宴,犒赏朝堂功臣与宗亲,还要举行数场祭典,祭天地神灵与先祖。
不过柳明月还是秉承她一惯的风格,只负责制订与完善相应工作的安排计划,然后就将具体工作都分配出去。
连后宫妃嫔们在内,都被她给安排得明明白白,保证能让她们在过年期间老老实实的,毕竟谁也不想自己负责的那摊子活出差错,然后将脸面丢得人尽皆知。
后院的那片土地上,一半种植有小麦,一半现在空置,已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柳明月笑问身旁的太子。
“年后开春化冻后,这地也需要重新种起来了,太子可曾做好到时要种上些什么的计划?”
说起这个,徐境文很有信心的回道。
“儿臣特意去司农司咨询过,开春后可以种芸苔菜、茼蒿、韭菜、莱菔(萝卜),等到天气更暖和一些后,可以种的品种就更多了。”
柳明月赞赏的点头道,“嗯,你能想到提前去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从而提前做好规划,这样很好,做人就该如此,早规划、准备,成功机率才会更大,正所谓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准备得足够充分,才能在事到临头时,不至于手忙脚乱。”
经过半年多的上朝加种地历练,徐境文的变化不小,周身那文雅的气质得以沉淀,变得沉稳了许多。
听到母亲的夸赞与告诫,徐境文深以为然的回道。
“还是父母与母后圣明,教儿臣亲身体验到农事劳作的艰辛,知道不同作物的不同习性与种植要求,以及在农事生产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困难,让儿臣不再像从前那样,对这一切的了解,都停留在书本上,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个认知的进步确实很大,果然是实践出真知,柳明月对此表示很欣慰。
便宜儿子本来受原主的影响很大,又接受那些大儒名士教导,被教得少年老成,常将仁义道德礼规挂在嘴边,却又只知照本宣科。
那样的太子,绝对符合朝中所谓寒门清流一派的喜好,准确的说,那时的太子本就是他们那一派的人,悉心打造出来的一个理想中的新朝继承人。
在柳明月看来,便宜儿子在此前,完全就是他爹抛出去用以拉扰那些文臣的工具太子,若其不能意识到,且改正自身的问题,绝对会在被榨干利用价值的将来,被他爹给无情抛弃。
因为一个完全受文人思想所钳制的太子,绝对不是一个新朝所需要的合格继承人,因为他压根就没能力制衡那些文武大臣。
便宜儿子还算听话受教的表现,让柳明月对他也多了点耐心。
在她看来,只要太子能够持续进步,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将来若是不出意外,还是有能力做个守成型得好皇帝的。
当然,前提是希望太子他爹能在头脑清楚的状态下,多活些年头,不仅能在死前将边境给料理好,还将前朝那些开国功臣都给捊清楚了,没有留下什么大的隐患。
因为太子不仅愿意听她这个老妈的话,还很愿意他爹、他老师,他觉得有道理的话,耳根软,很容易被人利用。
没有大魄力,树立不起应有的威信,就注定了他搞不定边境冲突,也制衡不住那些功劳显赫的勋贵和老将。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徐庆业现年四十六,就算这个时代的人类平均寿命低,只要他在全国最顶尖的医疗团队的服务下,不主动作死,再活个十来年,应该不难。
有了这个十来年,以其心机能力与手腕,足能让他将新朝彻底稳定下来,将能够成为威胁的存在都给打压下去,不至于给自己的继承人留下什么大的隐患。
此时的柳明月没有想到,她所推理的这一切,不过是最理想的状态,而这世上怕出意外的事,往往最容易出意外,当然这些已是后话。
过年期间,不仅宫里的人都忙,柳明月也忙。
过年前后这几天,是她这个皇后,在皇宫内外最有存在感的几天,不仅要与皇上一样,主持一场场宫宴,还需出席各种祭典活动。
所有场合都需大妆出席,头戴近十斤的凤冠,穿着没那么保暖的皇后正装。
出席宫宴在屋里还好点,各种祭祀多在屋外,她需要在时刻保持好端仪的状态下,陪着皇上率领文武百官一起跪地叩拜。
首次以皇后的身份过完一个年后,柳明月觉得自己都被累瘦了好几斤,简直是身心俱疲。
想当年,她还曾大费周折的各种寻找相关史料记载与文献,用以研究各种古礼。
如今只需过个年,她就能对各种场合下的各种无比繁锁的礼规流程,都了如指掌,真是出息大了。
不过别人显然理解不了她的感受与体会,只会觉得她不仅能以皇后的身份,有幸与皇上一起去主持各种祭祀,还与皇上并座在至高之位上,接受他人的跪拜,是在享无上荣耀,从而羡慕不已。
好在后宫众人都知道现在的她,早不像原主那时,是个会因心存顾虑,一再容忍妃嫔们的酸言酸话的皇后。
而是一位即便不再常出现在人前,却大权在握,在所有人心中都积威甚重的皇后。
“启禀皇后娘娘,玉华殿的思婕妤派人过来禀报,说是九皇子有点咳嗽,想请杨正奉过去给九皇子看诊。”
杨太医是太医院的一把手,官职全名为正奉上太医,主要负责为皇上皇后看诊,其他人想要请这位出手,需求皇上或皇后下谕旨。
柳明月正在练字,丝毫不受影响的一心二用,直接问道。
“这次是想请杨正奉,嗯,算起来,这是本月的第几次了?”
过来通报此事的宫女秋双愣了一下,才迅速回道。
“回娘娘的话,这是玉华殿在本月第五次找过来了。”
五次的理由无一不是九皇子这里不适,那里不适,不是想请皇上过去,就是想请皇后过去。
“本宫若没记错的话,负责为九皇子调理身体的太医,似乎是宫中最擅长儿科的吴院判?”
秋双赶紧回道,“是的,思婕妤前次请您出面,令李院使去为九皇子看诊过,李院使过来回话时说,吴院判给九皇子制定的调理方案,是最合适不过的,换他开方的话,效果可能多有不及。”
上次已然逼得人家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如同行,且是二品的院使不如四品的院判,上司不如下属。
这次竟然直接将主意打到太医院的最高领导头上,治病这件事,也成了不愿相信最对症的,而是只相信官位最高的了吗?
很显然,思婕妤是至今都没弄明白她那个封号的深意,才会契而不舍的一直折腾,不惜借九皇子秀存在感和邀宠。
柳明月对这种膈应人的小心机烦不胜烦,还不得不应付。
只因这其中夹着一着轻不得重不得的九皇子,她但凡有个应对不当,又逢九皇子有个什么不好,就脱不了干系,之前用心经营的一切,都会因此而受影响。
闭了闭眼,又深吸了一口气,柳明月才回道。
“让玉华殿的人回去告诉思婕妤,杨奉正年事已高,本宫也不便随意打扰,需待本宫请示皇上之后,再做决定。”
说话的同时,柳明月快速从旁取出一份空白文书,不带个人感情的,将整件事的过程都讲了一遍,然后请皇上自己看着办。
毕竟她是皇上自己的小老婆和小儿子,凭什么是她一再被难为。
看到柳明月在奏书中,简单明了的记述了在这个尚未过完的二月里,玉华殿的思婕妤数次派人去坤元宫的理由与诉求,以及皇后每次所做的应对,连徐庆业都不得不发自内心的感慨,皇后能忍这么久,对思婕妤绝对是仁至义尽。
与此相对应的,当然是对那思婕妤更加的厌恶,皇后往日里偶感不适,都不曾主动召过杨奉正,思婕妤却敢仗着育有九皇子,提出这种要求。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皇后,还是太医院的其他太医都曾解释过,吴院判就是大医院中儿科水平最高,最适合九皇子的大夫,思婕妤却都不愿理会。
如此看来,这思婕妤生下九皇子后,膨胀得有些厉害啊。
“何忠,给赵家拟旨,问问他们家是怎么教养女儿的,思婕妤心胸狭隘,不知尊卑,还为母不慈,早前疏于照顾皇嗣,致九皇子先天不足,尚不知悔改,尤在宫中借九皇子之名,一再生事,朕再给他们赵家最后一次机会,再有下次,定要重罚。”
何忠应下的同时,赶紧在一旁记下这段内容,不敢有任何遗漏,哪怕那赵家对他极为巴结,出手也很大方,他也不敢在这种事情上放水。
他也是真心佩服那位思婕妤,遇上他们这位贤妻大度到古今罕见的皇后,却不知珍惜自己的好运,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生事,将那位的耐心耗尽。
若是以前的皇后,后果可能还没这么严重,现在的皇后像是突然开了某个明窍,做什么事,包括写奏表在内,那叫一个滴水不漏,
而且人家在奏表中写的内容,不会夹带任何私人感情偏向,主打的就是一个如实描述,任人自行评价。
可也正因如此,皇上现对皇后所奏之事,更加的信任与重视。
接到皇上亲自下达的斥责赵家教女无方的敕旨,赵家上下可以说是如丧考妣。
他们都知道,肯定是思婕妤在宫中惹下的祸不小,才会有这么一份充满警告的敕旨。
要知道,平日里宫中需要对某家人的德行加以训诫,基本都是由皇后下懿旨,能让皇上亲自出面,足以证明宫中因思婕妤而对赵家有多不满。
由他们赵家女顺利生下九皇子的欢欣与喜悦尚未退去,就发生了这样的事,由此而引发的各种指责与争吵,可谓是不绝于耳。
“四嫂,你糊涂啊,这么大的事,你怎能因为心疼女儿,就不告诉婕妤呢?”
得知赵三夫人在知道女儿遇袭之事的背后真相后,没有告诉思婕妤,赵四夫人立刻站起身,怒瞪着对方。
赵三夫人也意识到因自己的一时心软,让女儿不知收敛,又在宫中折腾,耗尽皇上的耐心,从而为府上招来这场祸事,也是懊恼不已。
“我……我想着她已经吃了大亏,我与大嫂给她分析过利害,又再三叮嘱她,一定要以皇子为重,千万不可再造次,后来我每次进宫时,也会反复强调一下,她都答应得好好的,我担心将真相告诉她后,她会心生恐惧,影响到她的心情,养不好胎。”
不能说赵三夫人身为一个母亲,这么为女儿考虑是错的,赵四夫人继续质问道。
“九皇子出生前,你不说,还情有可原,那么婕妤顺利生下九皇子后呢,你几次进宫,为什么还不说?”
赵三夫人有些语塞,赵大夫人冷着脸开口道。
“是怀着侥幸心吧,认为你女儿有了九皇子,且宫中对九皇子很重视,就能高枕无忧,皇上也会不再计较她做过的事?”
赵三夫人心虚的绞着手帕,说起来,就是她与其女儿犯了一样的错,以为有了皇子就能万事大吉。
赵大老爷强忍着心中的怒火作出安排,令他妻子与赵三夫人、赵四夫人一起,于次日一早递牌子进宫请罪。
柳明月在收到乾元宫给出的反馈,知道皇上在接到她的奏表后,亲自下了道斥责赵家的敕旨,虽然略感意外,但是仔细想想,也不是不能理解。
好好的小儿子因思婕妤造孽,而变成不一定能养得活的病秧子,皇上心中本就对思婕妤极其不满,甚至可以说是厌恶。
可是从思婕妤不仅不知低调的缩在玉华殿好好养儿子,还敢一再折腾,贪心不足的表现上,知情人都能看得出来,赵家没有给予她应有的告诫。

不管是柳明月,还是之前的原主,与赵家之间,都属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关系,所以对于赵家的遭遇,她没什么多余的情绪。
只希望他们这次能吸取教训,让思婕妤别再拿她的病儿子到处碰瓷,能真正彻底消停下去。
要不是需要借此彰显自己的贤良淑德和不易,她完全不用如此迂回,早就不露痕迹的将其彻底摁下去了。
所以柳明月在收到赵家三位诰命夫人递牌子进宫求见的消息时,破例让她们插了个队,先接见了赵家的这三位。
“三位夫人不必多礼,起来坐着说话吧。”
赵大夫人态度恭敬而又谦卑的伏身磕头致谢后,取出一份礼单呈上。
“多谢皇后娘娘的恩典,只是罪妇等人深负上恩,实在愧不敢受,这是罪妇代赵家奉上的一点心意,还请娘娘莫要推辞。”
对于这位打过几次交道的赵大夫人,柳明月的印象还不错,所以她的态度还算温和,侍立在她身侧的秋双得到示意,立刻上前躬身接过礼单。
“冯硕人言重了,世人都难免犯错,错了改了就是,皇上和本宫,可都没给赵家定罪,尔等何罪之有?”
见皇后对她的态度一如既往的温和,且收下了礼单,赵大夫人暗自松了口气,难掩感激之情得再次带着两个妯娌伏身磕头。
“多谢皇后娘娘的宽恕之恩,臣妇与赵家上下,必当感铭在心。”
三人这才起身坐到已安放好的锦凳上。
“你们此次进宫的来意,本宫已经知晓,为照顾生得体弱的九皇子,本宫亲自为他制定了非常详实的照顾条例,你们是九皇子的外家,都可以看一下。”
秋双随即奉上一份多达三页,同容十分详实的文书,让三位赵家夫人传阅。
赵家三位夫人恭敬的道过谢后,才看了起来。
看到那些精确到每个时辰每一刻,九皇子分别吃了多少喝了多少,大小便排了多少,负责太医请平安脉的诊断及复诊结果等,都需详实记录下来的各项条例,三人的脸色都被臊得通红。
三人都育有亲生儿女,她们谁都不曾想过可为自己的儿女,制定如此周到的照顾要求。
这当然不是因为她们不爱自己的儿女,而是她们根本想像不到,竟然还能这般滴水不漏的照顾孩子。
正因如此,她们都能切身感受到皇后的贤良之名,绝对不掺半点水分。
可是出身于他们赵家的思婕妤,对此尤不知足,在此基础上各种挑剔、提要求,让她们这些娘家人都感到羞惭不已。
“皇后娘娘对思婕妤母子关照有加,绝对无可指摘,皆因臣妇教女无方,方才将她娇纵得不知分寸,臣妇定当吸取教训,再不敢犯。”
柳明月点点头,又与三人简单客气了两句,就令秋双将她们送去玉华殿。
到了玉华殿,将周围侍候的人都打发下去后,赵三夫人神情严肃的看着自己的女儿。
“娴儿,你要是还认我这个母亲,你就给为娘说实话,皇后待你们母子恩重如山,为何你反倒还要去招惹她?”
这是赵三夫人在接到那份敕旨*后,苦思了一夜,才想到的一个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她女儿应该是因她对皇后心存不满,才会仗着儿子体弱,一再提各种逾矩的要求,情况严重到连皇上都不满的程度。
赵大夫个与赵四夫人对这位婆家侄女的了解,显然不及人家亲生母亲多,听到此话,都难掩惊愕之情。
在收到她的母亲与两位婶娘突然进宫的消息时,思婕妤就有大势不妙的预感,此刻听到她母亲如此严肃的质问她,她更觉心虚。
“母亲何出此言?女儿在生下九皇子之前,一直在安心养胎,生下九皇子后,则是在玉华殿专心照顾九皇子,从不掺和宫中的事,怎么可能去招惹皇后娘娘呢?”
听到女儿这般顾左右而言其他的拉扯,不敢正面回答她的质问,赵三夫人更加肯定自己的推断没错。
“娴儿,你是我的女儿,我自认还算了解你,却没想到,你竟在不知何时,变成了连对我这个母亲,都不说实话的地步,你当你不敢承认,你所做过的那些事,就能当作不发生过吗?”
思婕妤闻言,顿时脸沉了下来。
“九皇子身体不好,我这个当母亲的想为他争取水平更高太医,想让他得到更精心的照顾,想求皇上对九皇子多关照几分,这是人之常情,皇后凭什么因此就将你们召过来?”
听到这话,赵大夫人与赵四夫人也都意识到,赵三夫人的判断没错,思婕妤还真就存着想给皇后找事的心,才会那般折腾生事。
“娴儿,我们这趟进宫,可不是皇后娘娘召进来的,而是在接到皇上斥责我们赵家教女无方后,进宫请罪的。”
思婕妤当然知道赵大夫人话中所透露出的信息,对他们赵家而言,是多大的打击,心虚之余还恼羞成怒。
“肯定是皇后挑拨的,挑拨皇上对我和赵家心生不满,那个女人天天摆出一幅贤良大度的模样,实则仗着皇上给她这个原配脸面,心狠手辣得很,你们不要也被她骗了,我怀疑,当初我在莲池边遇袭一事,就和她脱不了干系,只是皇上偏向她,才任由我蒙冤受屈,不为我张目。”
赵四夫人不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的侄女,下意识问道。
“皇后怎么心狠手辣了?”
她毫不怀疑,皇后若真像思侄女说得那样心狠手辣,思婕妤母子根本没机会活到现在,也就根本不会给思婕妤留下这恩将仇报的机会。
看出赵四夫人是在质疑她不知好歹,思婕妤几乎是尖着嗓子怒吼道。
“她在我生九皇子之际,威胁我要刨腹取子,这世上还有比她更恶毒的女人吗?”
赵大夫人不动声色的问道,“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这般威胁你的?”
面对在她心中积威甚重的大伯母,思婕妤仿佛是被戳破口的气球,骤然泄了气。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七零娇气后妈  皮囊—— by  (综英美同人  (综漫同人)  回溯初声by赤  离心力——   女配修改一个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