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开国皇后升职记by黄柏山人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16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皆寂静无声,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幼主初次正式临朝的这一刻,竟给他们来这一出。
柳明月也十分震惊,罕见的在人前失态,赶紧道。
“胡闹!本……老身一妇道人家,乃是迫于形势,才得以临朝,你为先皇钦定的新任皇帝,理应顺应天命,承继帝位!”
群臣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劝说徐廷君赶紧登帝位,徐廷君的态度却很坚持,有大臣提出让安王妃劝说太子,结果安王妃却道。
“我身为母后的儿媳,深知母后这些年来,为国励精图治,为民呕心沥血,父皇在世时,也从未否认母后的功绩,儿臣希望母后莫要推辞!”
想想也是,徐廷君一个孩子,怎么可能会想到要辞去先帝传给他的帝位,肯定是受到旁人的指示,才会这么做。
柳明月以皇后的身份辅佐皇上,执政数年的功绩,满朝文武大臣都愿意承认,也不反对让她摄政,可是他们实在无法接受让太皇太后直接登临帝位的事实。
一时之间,殿内群臣议论纷纷。
自古以来,史书上记录了无数次由皇位所引发的一场场争斗,还从没出现过像这样的场景,先帝临终前的新帝辞帝位而不受,奉先帝遗旨摄政的太皇太后,也拒不接受新帝的禅位。
崔相出列道,“先帝本就将江山托付给了娘娘,以娘娘之贤能,也确实担得起这大安的江山社稷,既然殿下有此意,还望娘娘成全,老臣恭请娘娘登临大宝!”
何相愣了一下,随即表示附议。
“老臣恭请娘娘登临大宝!”
有这么两位带头,那些本就是被柳明月提拔起来,或是得柳明月所施之政,才得以入仕的大臣,都纷纷表态,其中也包括左子兴。
看着下方殿内的这一幕,柳明月的心情十分复杂,天地可鉴,她是真没想到,太子妃母子竟然会给她来这一出。
这个时代的历史走向与她所熟知的那些大同小异,社会人文环境更是如出一辙,柳明月深知女子在这个时代中的处境。
她所想的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这个炎黄民族打下最坚实的基础,没想过要争权夺利,更没想过要挑战这里的世俗体制。
最多,也就是想要凭借自己的身份地位,对大环境稍作改善而已。
差点被直接黄袍加身的意外经历,让柳明月在退朝后,仍觉难以相信。
看着眼前这两位在事前不曾对她透露半点口风的母子,柳明月冷着脸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么做?皇位是先帝传给廷君的,廷君若有心,知道要好好学习如何当一位贤明的帝王,莫要辜负先帝的厚望即可,怎能直接拒了?”
郭锦秋有些心虚的回道,“母后,这是儿臣的建议,不过廷君也不反对,他年纪还小,儿臣实在不忍看他小小年纪就要担此重任,承受群臣和万民的期待,儿臣只盼着他能健康平安的长大,所以只能辛苦母后了。”
徐廷君也赶紧表态道,“皇祖母,孙儿还小呢,不想这么早就当皇帝,天天像皇祖母那样,和没完没了的政务打交道,听您和大臣们说些孙儿听不懂,不耐烦听的事情,也许孙儿将来会改变主意,但是现在,孙儿是真的不想当皇帝,只想跟普通小孩一样慢慢长大。”
他母妃没有直接要求他要拒绝接受皇位,而是在分析不同的选择,所要面对的各种利弊后,让他自己选择。
是徐廷君自己坚定的选择了拒绝接受皇位,他从小被祖父带在身边教养,知道自己若选择了皇位,将会面临怎样的生活。
他打心里不愿意,不愿意一辈子就这么早早的被困在这座宫中,没什么机会见到外面的世界。
哪怕他所面对的是皇位,是世人皆会趋之若鹜的皇帝宝座,徐廷君也不觉得可惜,他很想去看看舅舅给他讲过的那些大山大河,去看看那辽阔的草原,数不尽的牛羊。
【作者有话说】

让人将徐廷君带下去后,柳明月看着太子妃道。
“你是知道我的,若非太子没有能力承担这江山社稷,让我与先帝太过失望,我们何至如此,你又何必要这么做?”
柳明月当然知道,一个七岁的小孩,哪怕聪明点,从小接受的是这世上最顶尖的精英教育,又能懂什么。
徐廷君会做出这个决定,肯定少不了他亲娘劝说,甚至是诱导。
郭锦秋抹着眼泪回道,“儿臣当然知道母后,也相信母后,可是儿臣不相信其他人,廷君若早早的登基为帝,身边注定会有一批近臣,儿臣担心他也重蹈覆辙,走上他父王的老路,被人蛊惑心智,让好好的孩子移了心性,儿臣是真的怕了,太子……安王他当年不是这样的。”
仅一个太子,就足以让各方势力处心积虑的算计,更别说是一个年幼的皇帝,完全相当于是三岁小儿执金过市,势必会引来更多、更隐晦的算计。
她的丈夫还有像她公公、婆婆这样厉害的人物教导着,都没能将其导入正途,更别说是她的儿子,若被人算计了去,她可能更没办法。
听到她这么说,柳明月忍不住叹了口气。
“你的顾虑,我能理解,可是你别忘了,廷君现在的情况,跟境文那时不一样,当年我只是一介深宫妇人,碍于礼制,没什么时间和机会亲自教境文,才让那些人得手,如今有我和你在,完全可以在发现苗头不对时,及时处理,不会让廷君也受人蒙蔽。”
柳明月也是打心里不赞成让一个刚到上小学年纪的孩子,早早登上帝位,被迫早熟,只是当前的形势如此,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她也想过,自己要多承担些,会尽量让孩子少承担一些,还计划着要为其争取自由空间,让他能有机会出宫见识见识宫中的民生景象,而不是一直长于宫中。
柳明月所说得这些,郭锦秋显然也考虑过。
“母后说得这些,儿臣也曾想过,可是如今少了父皇的帮衬,母后为操劳政务,已经十分辛劳,不能再让廷君拖累母后,您是儿臣与廷君最大的依靠,绝对不能累坏了身体,而且在儿臣心中,没了父皇,您比这世上的任何人都更有资格坐这个皇位。”
这是郭锦秋的真心话,她不想让儿子这么早就当皇帝,固然存有私心,不想让儿子早早就成为各方势力的针对目标。
同时也担心儿大不由娘,怕徐廷君会像他爹那样,长大了不听亲娘的话,反倒听信外人的挑唆,与他皇祖母生嫌隙,早早的就想争权夺势,耗尽情分,也落得个凄凉下场。
她婆婆这些年的所做所为,不仅充分证明了其能力,也足以让人相信,她真的是个大公无私,不贪恋权势的上位者,是真的有资格坐这个皇位。
郭锦秋坚信,只要她婆婆好好的,她与两个儿子就能好好的,只要她儿子将来不出大差错,即便能力平庸些,这皇位迟早还会回到她儿子手中,婆婆当皇帝,比她丈夫当皇帝可靠,也比她儿子当皇帝省事、省心。
柳明月叹了口气道,“女子在这个世道受尽限制与约束,别看现在有批朝臣愿意支持我,可事实上,这个阻力其实非常大,我也知道,让廷君小小年纪就登帝位,对他而言,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可朝廷讲究的是个名正言顺,我不想看到朝廷上下,因为这么一个名分的事情起纷争,耽误正事。”
郭锦秋毫不犹豫的回道,“只要母后正式坐在皇位上,就能名正言顺,这天下的臣民和百姓,都曾受到母后执政所带来的恩惠,谁都没有资格否认母后的功绩。”
郭锦秋嫁进宫中近十年,一直跟在柳明月身边,亲眼见证了曾经那个贫穷落后的大安,如何在她婆婆开始临朝后,一年发展得更比一年好,乃至到如今的盛世景象。
可以说,都是从少女时期开始,就跟在柳明月身边的郭锦秋和冯氏姐妹,是这世上受柳明月思想观念、性格与行事作风影响最大的三人。
与此同时,她们对柳明月的认可与推崇,也无人能及。
婆媳二人正在说话间,苏福亲自过来禀报,说是二公主求见。
柳明月愣了一下,才想起这个便宜女儿,皇上病重之后,有及时召在京城之外的公主进京,离京十年的二公主方才因此而得以回京。
只是二公主回来后,先是与其他兄弟姐妹位一起为先帝侍疾,后来则是忙于守灵,柳明月不召见,她就一直没机会在私下里来见柳明月。
如今先帝的丧事告一段落,新帝首次临朝辞帝位这样的大事,这位完全是迫不及待的赶来见柳明月。
被拦在外面,等通报后才被领进来的二公主冷着脸,心情十分不好,要知道在她嫁人离京前,她进出自家母后所住坤元宫,从来都不用什么通报。
行了个礼后,二公主就满脸热切的看着坐在御案后的柳明月。
“母后,儿臣听说廷君侄儿不愿当皇帝的消息了,他不愿意当,刚好可以让弟弟当啊,弟弟可是您的亲生儿子,父皇隔代传位,本就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弟弟才是正统的皇位继承人,这样相当于是拨乱反正。”
听对方自顾自的说完后,柳明月语气平淡的回道。
“谁给你的权利,让你敢对朝廷大事指手划脚?”
二公主成亲十年,容貌早不复原主记忆中的娇憨与清丽,如今见到她,仍像原主印象中的模样,做出这娇俏任性的姿态,着实让柳明月看着有些不适。
再听到她用理所当然的语气,说出这么一番话,柳明月更加觉得反感。
二公主显然没有想到,在她为摒弃分别十年的生疏,故意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展现她最喜欢的姿态,竟是做了无用功。
“女儿会这么建议,也为是为了母后考虑啊,弟弟可是母后唯一的儿子,父皇让侄当,侄儿不当,当然只能让弟弟当,这是朝廷大事,也是咱们的家事,母后怎么可以这么说女儿?”
柳明月语气淡漠的回道,“就算是家事,也是我们徐家的家事,跟你有什么关系?你难道忘了,当年是你自己说,你既嫁到张家,就生是张家人,死是张家鬼?”
时隔十年,原主的有些记忆,柳明月已经记不清了。
但是在二公主大婚后,坚持要随夫匆匆离京时,因担心那张皓不是良人,让她受委屈,原主劝女儿能改变主意时,二公主就是这么回怼原主的,令原主大受打击,也让柳明月对此印象深刻。
二公主自己显然也已忘了,她曾用这种无情的话,回怼一位曾全心全意爱护着她的母亲,下意识撒娇与抱怨道。
“母后,我虽然嫁到张家,但我还是咱们大安的嫡公主,是您的女儿啊,就像您之前常说的,咱们与弟弟,永远是最亲近的一家人。”
见她揣着明白糊涂,柳明月可不耐烦与她演什么母女情深,淡淡回道。
“你不是向来不愿听这些,一直认为你与你父皇、明郡王才是最亲近的一家人?”
听到这话,二公主下意识用力揪着手中的帕子,强笑着回道。
“母后怎可这么误会儿臣,在儿臣心中,一直只有您与哥哥,才是儿臣最亲近的家人,是儿臣最大的依靠。”
柳明月冷哼了一声道,“是张皓让你来说这番话的吧?若是我答应了,你们夫妻就能挣个从龙之功,就算我不答应,也不会对你们造成什么影响,算计得很周全,下次不要再算计了,免得让人看着贻笑大方。”
听到柳明月的这番毫不留情面的奚落,二公主有些恼羞成怒,再也压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母后太过分了,你凭什么这么说儿臣,我是你唯一的嫡亲女儿,你执掌朝政,不说提拔驸马,还有意打压他,让我们一家在江城蹉跎十年,都不能回京,侄儿不愿当皇帝,就让弟弟当这个皇帝,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臣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难不成母后还真起了贪天之心,想要亲自坐这个皇位?”
柳明月目光平淡看着对方的崩溃与失态。
“在你看来,我即便为大安操劳多年,也坐不得这个皇位吗?”
二公主嗤笑一声道,“母后一个妇人之辈,凭什么坐这个皇位?何况这天下姓徐,就算女子可以当皇帝,儿臣这个嫡公主,也比母后更够格。”
看着原主的女儿,柳明月转头对侍立在一侧的苏福道。
“我今天就让咱们的二公主知道,我能凭什么坐这个皇位,召集群臣到奉天殿,我要公开先帝的另一份遗旨!”
苏福恭敬的应下后,退离时,目含深意的扫了眼二公主。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十年过去,这二公主竟然活得越来越没脑子了,竟然将皇后气到如此地步,丝毫没有意识到,现在皇后,连太子都能废弃,早不再是当年的皇后。
【作者有话说】

郭锦秋母子的辞帝位操作,的确让柳明月深感意外,不过她也在同时,生出了干脆自己就此正式坐上帝位的想法。
好在一直以来的理智,在关键时刻提醒了她,她若当场答应,势必会留下话柄,让人认为这是她早有预谋,没人会相信郭锦秋母子的做法,是他们自己的决定。
所以柳明月当着众人的面,坚定了选择了拒绝。
原想就此拉扯几个回合,让人知道,她是真的没有想过要自己当皇帝后,只是迫于形势,才不得不在众大臣的请求下接手帝位。
哪怕这就是事实,但是事关帝位,稍有不慎,就容易给人留下把柄,所以柳明月不得不费些心思。
如今二公主的出现,却让这件事出现了另一种操作方向,母女吵架,她这个气急之下的母亲,为跟贬低她的女儿争一口气,直接拿出先帝遗旨,证明自己本就有资格登临帝位。
只是她原本并不想称帝,才没拿出来,也不曾透露相关消息,如今被女儿气着,才给拿出来,势必会让这件事更具何信度,也会让她的登基之路变得更为名正言顺。
负责派人去召集众大臣的苏福,显然也是个精明的,他有意让人将勤务殿中发生的争吵,宣扬出去,尤其是二公主所说得那些气得太皇太后召集众臣的话。
于是在群臣与一众皇子驸马聚集到奉天殿的同时,也都知道在此之前,勤务殿内发生了什么,太皇太后将他们召集在此,目的是为了什么。
许多大臣都对此感到难以置信,他们无法理解,先帝怎么可能会给太皇太后留下一份让她登临大宝的圣旨。
那份特殊的遗旨,不是柳明月亲自取出来的,而是由苏福带着崔相等重臣,亲自去被封存起来的先帝寝宫取出来的。
知道圣旨被取出来后,柳明月才带着二公主出现在奉天殿,她也没有多废话。
“平身,这份遗旨是先帝为江山社稷考虑,所留的后手,本宫希望这辈子都用不上它,所以直接让人封存了起来,不欲让人知道。”
亲手取出苏福托着盒内装着的一卷圣旨,柳明月神情凝重的拿在手中。
“没想到今天会发生这些事,先帝钦点的皇位继承人辞帝位不受,二公主跑来义正言词的要求本宫要将皇位交给安亲王,还说什么这皇位是徐家人的,本宫不配,本宫现在就要让诸位和天下人,还有二公主知道,本宫到底配不配,崔卿家,就由你来宣读吧!”
崔相此刻的心情十分复杂,他此前在朝堂上带头表态支持太皇太后继续皇位,其实是个可能会让自己晚节不保的举动。
可他是真心希望柳明月能正式称帝*,因为只有柳明月正式称帝,那些刚刚见到成效的新政,才能得以维持,大安会继续朝着当前的方向发展。
在崔相看来,哪怕先帝钦定的继位者徐廷君,一直由皇上、皇后带在身边亲自教养,打小与祖父母感情深厚,也会让未来充满未知的变数。
按照柳明月和先帝的规划,他这个已年过六十,该告老的左相,还有机会再次以顾问的身份,继续留在权力中心。
哪怕影响力不如从前,也能为他那个已在仕途崭露头角的儿子,再护航一段路程。
不过当他得知柳明月的手上,竟然握着先帝允她继承皇位的遗旨时,崔相为之感到惊喜之余,还有震惊、意外、难以置信、不可思议、质疑等情绪。
因为将心比心,他自己虽然也与老妻感情深厚,但他绝对做不出将皇位传给妻子的决定。
可是当崔相展开圣旨,看到里面的内容后,他就彻底相信了,知道这份从字迹与墨迹上看,反复犹虑、停顿,甚至还不是在同一时间写成的圣旨,确实是由先帝亲笔手书。
“……赖皇后贤德,拯兹难于四方,允执厥中……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为大安江山永固,允皇后承继大位……”
虽然先帝在圣旨中的意思,是说若幼帝出了什么意外,或是犯下像他父亲那样的错误,与尊长言行相悖,为大安江山社稷考虑,他的皇后完全有资格承继大位。”
这么一份让人颠覆认知的圣旨公开后,奉天殿内一片寂静,且不管他们分别持什么立场,可以确定的是,所有人做梦都想不到,先帝竟然会对他的皇后信任到如此地步。
事关重大,郭锦秋和徐廷君也在场,徐廷君毕竟还只是一个小孩,想不到这份圣旨背后的更深层的含义。
可是郭锦秋却听明白了,深感震惊和意外的同时,她还感到十分庆幸,庆幸自己没有贪心,及时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
不过这也让她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她的婆婆确实是这世上最可靠、最可信,也最淡泊名利的人。
要不然,只要她婆婆在此前有半点想要称帝的想法,都不会有她带着儿子当众辞位让贤的机会,主动退出和被动退出之间的差别大了。
在徐廷君于正式登基前,坚持辞位不受的情况下,有了这么一份先帝遗旨,柳明月这位皇后继位的事,彻底变得名正言顺,让人无可指摘。
哪怕有些大臣还是在心中坚定的认为,女子继承大位,乃是牝鸡司晨、有违礼法,可是当着先帝的遗旨,谁也不敢将心中的非议说出来。
倒是有人提出,要确定这份遗旨确实出自先帝之手,对此,柳明月毫不在意的许他们前往。
于是众臣又派代表随苏福一起,前往大内档案库取备案圣旨对照,皇上既然早已下定心,做出了这一决定,当然也有做好相应的安排。
所以众人顺利取到了备份圣旨,足以证明圣旨是先帝在其身体状态尙未恶化到一定程度前,就已提前拟好的。
无人能够质疑圣旨内容的真实性,或是怀疑先帝当时的精神状态,何况众大臣都都清楚,先帝直到驾崩,头脑都一直很清醒,没有糊涂过。
听完先帝遗旨中的内容后,二公主就觉得自己的脑子嗡嗡作响,她怎么都无法相信,她那对在当年夫妻关系淡漠的父母,竟然会在后来,变得关系如此亲近,相互之间如此信任。
而且这份信任,不仅到了能以江山社稷相托,允她母后摄政的地步,甚至还直接给出皇位继承权。
而她,却因记恨自己的母后不愿将她一家调回京中一事,选择亲近自己的亲弟弟安王,与对方达成合作,答应靠着母后对她的宠爱和信任,帮其夺权。
【作者有话说】
抱歉,下午出去办事,回来的有些晚,更新晚了许多。

在当前的形势下,有了先帝的遗旨,柳明月登基为帝的大势,无人可挡。
支持柳明月登基为帝的人,更加不再掩饰,直接上奏要尽快择好吉日,为柳明月筹备登基大典,拟帝号等。
那些坚持认为女子不该为帝的大臣,纵有满腹的反对依据,在先帝的遗旨面前,也都只能憋着。
众大臣都退下后,柳明月看向殿内的这些,先帝留下的众皇子公主驸马道。
“现在,你们之中,还有人会质疑本宫没资格继承这个皇位吗?”
曾经的大皇子,如今的庆郡王赶紧回道。
“母后执政多年,深受臣民的信任和爱戴,母后登临大宝,乃是众望所归,是大安之幸,儿臣恭贺母后!”
除废太子安王和二公主外,其他人皇子、公主、驸马,纷纷表示恭贺。
先帝一直压着他们这些人,直接临终前,才给他们正式封爵,还都不算高,过去的那些年,他们中的有些人纵然有心,也没机会获得朝中什么大人物的支持。
自从曾侥幸获得朝中大人物支持的二皇子,被他们父皇亲自下旨斩首后,这些人都开实变得很老实,不仅不敢主动去争取什么支持,有人想要接近他们,都会引起他们的怀疑。
如今没了先帝,他们这位嫡母将要正式继位,这些庶出的皇子们只想努力表达自己的恭敬和臣服,更不敢再生出什么多余的心思。
即便在内心深处,对于自己身为先帝儿子,不仅没能继承皇位,连个亲王之位都没混上,嫡母却得以继承皇位的境遇,感到有些不甘心,也不敢在表面上流露分毫。
柳明月勉励的众人几句,才让他们离开,然后看向原主的一对亲生儿女。
“怎么,事到如今,你们姐弟仍然不愿相信这个事实,认为本宫没有这个资格?”
安王双眼赤红的看着柳明月,“母后为何要这么对待儿臣,这世上哪人会有像母后这样,亲自抢儿子的皇位?”
柳明月看着他,冷哼一声音道。
“你错了,这个皇位,从来都不曾真正属于你,何来被抢一说?因为你是本宫的儿子,才有机会短暂的靠近过皇位,可是事实证明,你心性不堪,容易受人挑唆,不忠不孝,不堪造就,才会早早失去继承皇位的资格,可笑你至今还没反省到自身的问题。”
安王并非真正蠢笨之人,怎么可能会想不到这些,只是他不愿相信而已。
毕竟他当了十三年太子,又是兄弟之中一唯的中宫嫡子,这一身份,早就让他将皇位视为自己的囊中物。
哪怕这几年的禁足,让他意识到事情可能有变,他也不愿承认这一点,努力告诉自己,他父皇身体不好,活不了几年,他才是最适合的,也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选。
却没料到,他父皇临终前,宁愿钦定他那年幼的长子继承皇位,也不愿选他,仅用一个王位打发了他。
“母后难道忘了,当年明明是您,时常对儿臣说,儿臣是太子,将来要继承父皇的皇位,要好好学习,儿臣有好好学习,临朝之后,也有好好做事,您与父皇也曾对儿臣多有赞誉,母后现在凭什么说,儿臣已早早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看着这个应该是一直以来,满心满眼都在考虑他凭什么不能继承皇位,凭什么不是他继承皇位,却从没真正反省到自身问题关键的便宜儿子,柳明月神色平静的回道。
“因为本宫与你父皇多次指出你身上最严重的根本问题,你却始终不曾正视,还觉得委屈,因为你认为本宫与你父皇是你的父母,所以我们说你不忠,这是无端指责,你是儿子,没有做过伤害我们的事,怎么能说是不忠?我们说你不孝,你觉得你在我们面前,绝对尽到了礼数,无可指责。”
被说中心想法的安王理直气壮的反问道,“难道不是吗?”
柳明月语气淡漠的回道,“当然不是,你父皇与本宫是君,你听信那些东宫属官的话,不认同你父皇与本宫所施之政,是为不忠,你为人子,在本宫遭受你那些老师们谋划的刺杀之际,你不思为母报仇,还想为他们开脱罪责,是为大不孝!”
有些事情做的时候不觉得,被人当面直白的讲出来来,却能让人感到分外狼狈。
“母后知道的,儿臣会做下那些错事,都是因为受到那些人的挑唆与蛊惑,属情有可愿,而那些害了儿臣的东宫属官,都是由父皇安排到儿臣身边的,母后指出来,儿臣自会改正,再怎么说,母后也不该为此放弃儿臣。”
听到他这话,柳明月险些被气笑。
“前两次将你禁足在东宫期间,以及在本宫临朝后,将你带在身边教导的那段时间,指正得还少吗?是你屡教不改,方导致如今的结局,事已至此,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静下心,珍惜当下,过好余生。”
要不然,消耗完了原主的那点儿情面,再犯到她手上,她可不会客气,毕竟当皇帝,跟当皇后可不是一回事,即将到来的身份转换,将会让她变得更加心硬手狠。
看到柳明月和她弟弟的谈话告一段落,二公主赶紧开口道。
“母后,儿臣知道错了,是儿臣不该将事情想简单了,觉得既然侄儿不愿继承这个皇位,只能让弟弟继承,没想过母后也能继承皇位,您就原谅儿臣这一次吧,儿臣再也不敢这么鲁莽了。”
二公主是真的后悔了,她没想到,离京十年,这京中早已变得物是人非。
看到她这位曾对她百般宠爱的母后,在奉天殿内威严无比,百官臣服的场景,二公主才真正意识到,她母后是真的变了。
在她母后临朝执政后,大权在握,一直不让她一家回京,不是母女赌气,也不是顾虑她父皇的态度那么简单,而是真的对她这个女儿心生失望与不满,放弃了她这个女儿。
柳明月将视线转向这个便宜女儿,心中冷笑,这位是终于有所意识了?
“是母后错了,不该将你们一个个的都宠爱得不知分寸,理所当然的认为,不管你们犯怎样的错,母后都会无条件的继续爱护你们,早在刚认识到这个错误时,我就想着要改,要让你们知道,我不会一直纵着你们,结果你们竟然一直无视本宫,如今再说这些,晚了,都给本宫安分些吧,再敢惹出什么事儿,别怪本宫心狠!”
说完,柳明月直接转身离去,不想再看这两人的反应。
对其他人,柳明月没什么太多顾虑,而这两人,毕竟是原主最心爱的儿女,她肯定要考虑得多些,希望能用这严厉的警告,让他们识趣些,别找死。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七零娇气后妈  皮囊—— by  (综英美同人  (综漫同人)  回溯初声by赤  离心力——   女配修改一个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