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by袖侧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21
“反正不少。族人住得不远,出了京城大半天就能到老宅。”
“好,那我回头看看。”
沈缇主动请缨:“我帮姐姐合个香吧。”
“咦?”
“就我身上用的,是我自己合的。这个气味轻而清,闻起来令人舒适,唤作三——”
沈缇的声音戛然而止。
黑暗中,有个影子凑近了他。
她把她的体温都带过来了。
还有呼吸。
还有香味。
沈缇动都不敢动,浑身僵硬。
殷莳凑近他的肩膀嗅了嗅。
“真的很好闻。”她称赞,“叫三什么?”
沈缇有些艰难地回答:“三匀。”
“嗯嗯,真挺好的,感觉很清雅。”殷莳一对比,感受到自己那个花香的确是攻击性比较强。
其实香皂的香是用在身体上的,很快就会消散。没有熏香熏在衣服上那么持久。
因为她刚才擦洗过,所以这会儿闻着才浓。
但她说:“你会合别的香吧?你给我另合一个。也要这种清清淡淡的。”
又说:“你要是忙,把方子给我,我自己合就行。”
“倒是不忙。”她退回去,沈缇才觉得能呼吸,“姐姐不喜欢三匀香吗?”
他希望她能和他用一样的香。
这样,帐子里不会有别的香气。
就不会让人躁动。
沈缇坚信自己对表姐是没有邪念的。
表姐愿意成全他和冯洛仪,无意与他做真夫妻。这都是明明白白的事,他接受了,既然如此,她磊磊落落,他怎会乱生邪念。
若那样,不配称君子。
但身体是另外一回事。
身体有时候并不听脑子的指挥。
脑子明明清明,但眼睛看到了,鼻子嗅到了,耳朵听到了,身体就自有主张了。
床帐厚实还是有厚实的好处的!
遮光性强!
什么都看不见。
沈缇改变了明天要婢女换床帐的想法。
面对这种傻直男,殷莳只想叹气。
“傻弟弟。”她说,“我和你用一样的香,冯姑娘一定会不开心的。”
沈缇怔住,不是很肯定地说:“不过是熏香而已……”
黑暗中,听见殷莳“啧”了一声。
“算了,跟你解释不清。”她说,“不过她已经很可怜了,没必要在这种小事让她伤心。”
她的声音很好听。
南方人说话带着一种软糯。
就显得更温柔。
身体不知道怎么地就平静了下来。就像不知道怎么就立起来一样。
如果没有冯洛仪的事,娶一个这样温柔的妻子,其实挺好的吧。
沈缇以前没有考虑过娶妻这件事。
因为在他还根本考虑不到“娶妻”这件事的时候,父母就已经给他定下了妻子的人选。少年人在这件事上,基本上没有什么话语权。
娶什么样的,娶谁,都是父母说了算。
但他又想到,若冯家不出事,冯洛仪不沦落,他要娶的妻子就是冯洛仪,怎么也不会是远在怀溪的表姐。
那样的话,他和表姐很可能一辈子就小时候见那一次面,老死再不相往来。
他也就根本不会有现在这些“娶她也挺好”的想法。
人生的缘分,真的挺玄妙的。
正喟叹,殷莳忽然伸出手去,越过了沈缇的身体,把他放在一侧的薄被扯过来一个角给他盖住肚皮。
“再热也不能不盖肚脐。”她说。
“我告诉你,我们中……我们华……不是,我们大穆国的人,哪怕世界上只剩最后一片树叶了,也一定是盖在我们大穆人的肚脐上的。”她教训他,“肚脐受凉,全身都凉,等着生病。”
黑暗中,沈缇沉默了。
她,看清了他没盖被子。
那她,看到他刚才身体的状况了吗?
沈缇如遭雷劈。
沈缇不敢再动。
殷莳揉揉眼睛,不知道低声嘟哝了一句什么,伸手给他把薄被拉到了胸口。然后倒下,翻身冲里,继续睡。
沈缇:“……”
沈缇忽然就想通了。
以他们俩目前的情况,就不要把她当成女子看了。
当姐姐,甚至可以当娘。是吧,他对拉被子这事有记忆还是小时候在母亲那里歇午觉,母亲给他拉被子,生怕他着凉。
表姐分明也是把他当作了亲人。像弟弟,像儿子。
他们俩以后还要同床共枕一辈子,要天天为这点事尴尬紧张,那岂不是没个尽头。
他都得接受她只穿中衣,被迫看到她露出没有别的男人见过的雪白秀足,她也说了她以后夏日肯定要打赤膊。她这些私密的地方他都逃避不了,都得眼看身受。那么相应的,也该让她适应他的身体构造和她不一样这件事。
人只要想通了就好了。
一想通,沈缇整个人都轻松了。
再想到旁边躺着的这个,不算是女子,这是姐,是娘。
尤其一想到她刚才的举动近乎于“娘”,身体的状态神奇地就消失了。
连着一起同床共枕过两个晚上,到今天再起床感觉大家都自然了许多。
小夫妻一起过去给沈大人夫妇请了安。
沈夫人道:“带莳娘在家里转转,各处认认地方。”
沈缇应了,和殷莳一并退下。
觑着小夫妻离开了,沈夫人对沈大人说:“你看见没有?”
沈大人:“什么?”
沈夫人掩口笑:“跻云那眼睛底下,发青呢。”
沈大人也想笑,又觉得不合适,“咳”了一声,正色道:“新婚嘛。夫妻和睦,应该的,应该的。”
做爹娘的,若真心为孩子,自然是希望小夫妻鱼水和谐的。
两个人相视一笑,起身去招待亲友。
沈家亲戚们大多从老宅那边过来,有些人在京城也有房宅,有些没有。也并不会说吃完席即刻就走,既来了,住个一两日再回去。昨天和今日,陆续离开。
沈家夫妻得去相送。
沈缇带着殷莳正式地在家里走了一遍,把各处地方都认了认。
差不多了,把殷莳送回了院子,道:“我再去父亲那里一下。”
殷莳知道他要去问银子和生丝的事,提醒他:“平心静气啊。”
沈缇道:“知道了。”
沈大人送走了两拨亲友,才刚回到书房,沈缇来了:“父亲,我问个事。”
沈大人问:“何事?”
沈缇道:“我们家与殷家之间的银钱往来,父亲与我说说吧。”
“咦?”沈大人有些惊奇,“怎想起问这个?”
沈缇:“我听说表姐带了一万两银子和一大宗生丝来的?”
沈大人蹙眉:“她说的?她如何说的?”
沈缇沉吟了一下,觉得没什么不能说,且她说的他也是认同的,便道:“表姐觉得我既已经成家立业,于这些事不该再一无所知,是时候该了解一下了。”
说的倒也是正理。
沈大人这才点点头,道:“我原想着,待你入仕一两年,再慢慢与你说的。”
年轻人没当过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知人情世故更贵。一心扎在圣贤书里,常易自视清高。尤其翰林院那地方,就更容易孤高自赏。
有些傻年轻人甚至不喜欢户部,觉得户部的人满身铜臭。
沈大人是想着再等两年,先让沈缇自己在官场上摸索摸索,再慢慢教他。以免少年人目无下尘,跟他一说银钱事他反感。
“既你问了,那便与你说说。”
沈大人站起来,打开书房里的一个柜子,从中取出了两本册簿。翻了翻,打开着递给了沈缇。
沈缇一目十行地看完。
他这才知道,原来殷家年年都会给沈家送钱。
甚至十年前母亲带着他去怀溪那一趟,原来也不是单纯的回娘家。
他抬头问:“我家为殷家做过什么?”
托殷莳提前给他铺垫的福,他现在看到这些,虽意外,但情绪平静。
沈大人很满意,告诉他:“殷家在外行走,用我家的名刺。殷家的货船跟的官船,都是凭我家的关系的。于我们不是什么难事,于殷家却省了不知多少,方便了不知多少。你放心,你外家不亏的。”
他唤沈缇坐下,与他细说其中种种门道。还有其他几家与沈家有依附关系的商户。
总体来说,他对沈缇的反应还是很满意的。不是那种死读书不知经与权的傻小子。
他今天算是把家底给沈缇交待了。一般的家庭不会这么早就跟儿子交待家底的,但沈缇是独生子,倒无妨。
儿子早点成熟,父亲是乐见的。
沈缇在父亲面前也表现得很好,沈大人还夸了他几句。
一直到离开父亲的书房,他看着都很平静。
回到璟荣院的时候,殷莳已经去厨房了,两个人也没碰面。
中午用饭的时候,沈大人看了殷莳一眼。
殷莳看到了。
沈缇去问沈大人银子和生丝的事,沈大人肯定也会问沈缇是怎么知道的。这两天新婚,新娘子还得下厨之类的,新郎官基本是什么都不用干,连客人都有爹娘负责招待,纯放假状态。除了她还能有谁跟沈缇说这个事。
她告诉沈缇这个事的心思,沈大人这种做官做老了的人肯定懂。
不怪乎忽然多看了她一眼。
但殷莳也不怕。因为公公除非很贱非要赐给儿子一个妾或者通房存心破坏小夫妻感情,否则儿媳妇日常的生活幸福与否美满与否,基本跟公公没直接关系。
都要看婆婆和丈夫。这两个人才是她要重点维护的对象。
公公除了这几顿饭,以后跟媳妇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交集。
沈大人和沈夫人的口味有重叠的部分,也有不同的。但秦妈妈、王妈妈都是怀溪人,都偏着殷莳,早就与她都透过底了。
殷莳在席上布菜,没有一个布错的。
殷莳却不知道,沈大人多看她一眼是因为上午在书房和沈缇说完话他问了一句:“你还唤媳妇作表姐?”
沈缇说:“本就是姐弟。”
沈大人问:“她唤你什么?”
沈缇说:“自然我的字。”
沈缇完全没觉得这有什么。
但沈大人是成亲几十年的男人了,心中暗骂了一句“傻小子”。
但男女间这微妙的相处之道,是东风压了西风还是西风压了东风,是很难几句话说清楚的。且又涉及到夫妻隐秘,当公公的不好乱说。
傻小子先一开始便被媳妇以“姐弟”压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醒过味来。
又结合殷莳告诉了沈缇关于银子和生丝关于殷家沈家之间的金钱往来的事,沈大人心想,瞧不出这媳妇甜甜软软的模样,心眼还挺多。
故才多看了她一眼。
因为讲究食不言,沈缇在饭桌上不讲话,旁人也没觉得如何。
用完饭,分开喝茶。
沈夫人说:“回门礼都准备好了,待会礼单给跻云。拿回去你们看看。不用担心。”
殷莳眼睛弯弯:“有姑姑呢,我担心什么。”
她们两个,是同一个娘家。沈夫人如今当家,怎么也不会下自己娘家的面子。
回到了璟荣院,果然沈缇拿出了回门礼的单子给她:“你看看。”
又道:“若有觉得不妥地方,与我说,现在还都来得及。”
此时婢女上了茶退下了,次间只有他们二人,不必端着,可以放松。
放松的状态下,殷莳就感觉出来了:“你不高兴?”
沈缇睫毛都不动一下,直接否认:“没有。”
殷莳眯起眼看了他一会儿,很肯定地说:“你不高兴。”
沈缇终于撩起眼皮。
他也看了殷莳一会儿,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殷莳无语死了:“还用看,你浑身都冒着‘我不高兴’的气儿。”
竟这样吗?
沈缇觉得自己需要反思一下。这有违他修行的养气功夫。士人要做到七情不上脸,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才行。
不,等一下。
沈缇看了殷莳一眼,反应了过来。
是他在殷莳面前放松了。
他在书房里在父亲的面前,在用饭时在母亲的面前都没放松。然后回到这个院子里,婢女们都退下了,只有他和殷莳单独在屋里的时候,他放松了。
才叫她看出来。
这怪他吗?
不怪吧。
你跟这么一个人独处在一室。她穿着个中单就瞎溜达,她光着脚丫子不怕你看,她在你面前叠着腿坐,她还给你盖被子。
很难不跟她一样松弛下来。
不,其实……早在去年,在东林寺,在她毫不留情地撕开他虚伪的外衣时,他在她面前就不剩什么了。
就没什么好端着的。
在她面前,莫名有种“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也没有不高兴。”他说。
这么说就是变相承认不高兴了。
“哦?”殷莳手肘压在榻几上,手托着下巴往前凑,“说说?”
那双眼睛还乌溜溜地,直直地瞧着他,好像很感兴趣的样子。
这就根本不是谈正经事的姿势。
倒像是那种碎嘴的婆子们听到什么家长里短的模样。
但是……沈缇莫名就有了倾诉欲。
总觉得对面这个人,长了一副好耳朵。你有事就跟她说说,她会好好听着。
那个听法还跟父亲的听法不一样。他为什么不想跟父亲说呢,因为他知道父亲听了一定会批评他,认为他不够成熟。
沈缇也已经不是小孩了。不像从前有什么不明白的会去父亲那里寻求答案。
他自从在人生大事上跟父亲发生了巨大的分歧之后,就不再愿意将自己不成熟的地方暴露给父亲了。
“是沈家和殷家的事吗?”殷莳一猜就猜到了,因为上午沈缇也就做了那么一件事,也不会有别的什么事。
果然沈缇承认:“是。但也不算不高兴。父亲与说了许多,该告诉我的都告诉我了。”
这个殷莳就更感兴趣了,她又向前凑凑:“都说什么了?能告诉我吗?家里人都没人会告诉我,我其实特别好奇的。”
她的热情求知扑面而来,沈缇能感受到她是真的很想知道。
其实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只是通常内宅女子们对这些事不大感兴趣,男人们也不会吃饱了撑得硬要给她们讲。
既然殷莳感兴趣,沈缇便讲沈大人讲给他的都讲给了她。
殷莳听得津津有味。
这些东西虽然可能离她还挺远,不能直接能用上的知识,但是有助于她更深刻地去理解这个时空这个社会。
挺好的。
最后,她说:“父亲说的没错,我也跟你说了,商人都不傻的,两家肯定是互惠互利,谁也不吃亏。”
“不。”沈缇却说,“不是这样。”
“不光是殷家沈家的事。父亲讲的那些,包括商人货船跟着官船走、有田产之人记名到官员名下这些,的确是双方是互惠互利了,可是朝廷呢?”
沈缇说:“避的那许多税,受损失的难道不是朝廷吗?”
“可父亲说,此是常态。陛下也知,陛下也容。政事堂诸相也知,也容。”
“这,便是我难受的地方。”
殷莳怔住。
原来如此。
小一年未见,再见觉得他又长高了,长开了,更沉稳了,便觉得他好像是青年了。
可原来,还是少年啊。
殷莳的前世见过许多这样的年轻人,初初离开校园,朝气蓬勃地撞了许多南墙,满眼迷茫。
殷莳知道,沈缇迟早也会像那些年轻人一样,被磨平棱角,磨灭幻想,磨去天真,最终会变成像沈大人一样在官场打滚,视一切为寻常的中年人。
可此时,当他还天真还单纯还赤诚的时候,的确是男子一生中最清澈可爱的时候。
面对这样的少年,殷莳的心都变得温软了。
第49章
“连商人都不傻,都知道不做亏本生意。皇帝和宰相们更不可能傻了。他们既然容得下这个,一定是因为有值得的东西拿来交换了。就像殷家和沈家,大家互惠互利嘛。”殷莳开导少年。
“你现在七品,一个月七石五斗的禄米,折合银子的话也就是三四两吧,差不了太多。”殷莳说,“姑父是四品,俸禄当然比你多,可我猜你们两个人的俸禄加起来,也供不起家里现在的生活。”
沈缇说:“家里还有田地和产业,皆有出息。”
殷莳说:“那是因为沈家有底蕴,有这么多代人的积累。那那些十年寒窗,耕读出身的官员你让他们怎么办?京城生活很贵吧,这里一座宅子,能买怀溪十几座了。”
“官员们首先得过上体面的生活,然后才专心为皇帝做事。是不是?”她说,“所以皇帝为什么可以容忍,宰相们为什么可以容忍。”
沈缇微微叹了口气:“我知道,我也不傻。”
是的,他都明白。当然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但少年人,还是会为了这水不够清而难受。
恰恰,殷莳明白他难受的点。
因为这是每一个初出社会的年轻人都会难受的地方。
她见过不少。
“不是什么事都一定讲规矩的。”殷莳说,“若要铁一样按着规则走,那雷霆就是雷霆,雨露就是雨露,何来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之说。”
“你读了圣贤书,立志效忠朝廷,可朝廷本来就是人治。皇帝说了可以,就是可以。”
“你既忠君,就得听皇帝的话。”
其实沈缇本来也就是什么都明白的。只是心中纯净理想与现实碰撞,多少还是会有点意难平。
这么捋下来,心中那点难受感真叫她捋平了。
沈缇凝目:“姐姐懂得不少,已经胜过寻常男子许多了。姐姐如何懂得这些的?”
十分古怪。
因为怀溪殷家的姐妹们受的教育他是大致了解的。就是寻常乡绅人家女孩的教育程度。
且殷莳与他定下婚事足有十个月的时间,她若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文章、诗词,殷家必然要拿出来亮一亮,抬抬她的身价的。
但没有。说明她本人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才华、文采。至少不能像冯洛仪那样,靠些婉约诗词博个才女之名。
她适才讲话用词都浅白,看似随口而谈,可实际上在说的是世间运行的潜规则。
读过书或者见过世面的男人们自然能说得出来。可常年待在内宅里的女子又怎么这么随意就能道出其中道理。
尤其是“人治”。
交通、通讯和印刷的落后,造成了信息的闭塞和知识的垄断,这可真烦呀。
随口说两句就被怀疑了。
不过殷莳也不怕。
过去在殷家她是个闲人,又独居,不愿意多招事,才低调。但以后她和沈缇要绑定一辈子,不可能装一辈子无知妇人。
“还不是因为跟你订亲的缘故。”她说。
沈缇莫名。
“订完亲,你和姑姑是拍拍屁股回京城了,我可苦了。”殷莳开始了胡说大法,“祖父说,你可是探花郎,我要做进士夫人,不能什么都不懂,容易招祸。天天押着我给我讲外头的事和道理。我天天听得脑壳都疼。被硬灌了一脑袋东西。”
其实殷老太爷是真有点想给殷莳特训的想法,奈何殷莳不接。殷老太爷觉得她资质平庸,便作罢了,只让大夫人教她理家。
因平庸的人若老实,也能安稳。就怕平庸的人半瓶子晃荡,平白生出事来。
他对殷莳的期望值被殷莳给拉下来,觉得她能安稳内宅,妻妾和睦就行了。
沈缇听了,觉得合理。
怀溪殷家,他能看得入眼的人头一个便是他的外祖父,其次是大舅。旁的……便都入不了他的眼了。
此时对外祖父生出了感谢之心。
因为也知道他刚刚的难受其情绪告诉父亲是不行的,只会被批评。
这时候有个人能听他发泄一下。发泄过了,便也能接受这世道并非完美这件事。
因为只有孩子才会幻想完美。
沈缇沈跻云不是孩子了,他是已经成家已经立业的男人了。
只这个人,若是只知道针头线脑,或者情情爱爱,大概不会懂他。不似表姐,一听便知道他难受的是什么,又能帮他排揎了去。
抬起眼,看到殷莳注视他的目光。
有耐心,有包容,很温柔。
这一刻,真的觉得娶妻其实挺好的。便是假夫妻也挺好。
有个人可以听你说话。那些你不想跟父母师长同僚说的话,她就托着下巴安静地听,温柔地安抚。
沈缇忍不住想知道,别人的妻,那些真的妻子,是不是也能这样呢?
所以人长大了,就是要成亲,不光是为了传宗接代,更重要的是,你从此有了一个伴。
不是别人的,是属于你一个人的伴。
沈缇别开了眼睛,短暂地回避了对视一瞬,又转回来:“回门礼姐姐觉得可合适?有没有什么需要添改的?”
殷莳抖抖手上的单子:“没有了,我看着挺好。这是姑姑姑父拟的吧。我和姑姑的娘家是一家,定不会错的。”
沈缇:“是我和父亲拟的,拿给母亲过目过才敲定的。”
小孩都需要被夸,何况殷莳从来不吝啬称赞人,立刻夸他:“你已经开始接手这些事啦?真不错。以后姑父定会把越来越多的事交给你。你入仕之后,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还好吧。”沈缇淡淡地道,“都是些该做的事罢了。”
他又“淡淡”了,殷莳抿嘴一笑。
新婚第三日,殷莳和沈缇起得比前两日都更早些。先去给沈大人夫妇请安。
沈夫人说:“告诉你哥哥们,叫他们明日过来看我。”
殷莳应了。
沈大人嘱咐:“别失了礼数。”
沈缇也应了。
殷莳登车,沈缇骑马,两个人带着回门礼往殷莳堂兄、亲哥暂居的地方去了。远嫁之人,娘家回不去,三日回门只能这样了。
似沈夫人这样,远嫁竟能回两次娘家的,实在少之又少。
许多女儿远嫁了,便一辈子没再见过父母家人了。
回门也没什么波折。
殷莳的两个堂兄和她亲大哥一大早就翘首以盼了。
待见着沈缇、殷莳二人,三个已婚的兄长暗暗观察,感觉小夫妻之间气氛十分和谐,彼此交换眼神,都点点头。
回门礼也很丰厚,显示了沈家对这门两代姻亲的重视。
这三人中,殷莳的亲大哥是在沈家附过学的,跟沈缇最熟悉。
他感慨道:“真想不到,我们两家还能再结姻亲。”
又道:“四妹托给你了。”
沈缇抬手躬身行了一礼:“舅兄放心,弟此生必将善待四姐。”
三个外家表哥都给他回礼。
殷莳可喜欢看这样的场面了。
都是年轻男子,都生得不差,都穿得鲜亮得体,相对行礼,画面十分美丽。
这时空虽有许多糟粕,也有很多美好。
车马慢,处处雅。
殷莳是擅长发现美好的人。她对未来的生活并不畏惧,甚至因为沈缇是这样一个还赤诚还天真的美好少年,而有了几分期待。
与兄长们一起用午饭。堂兄们与沈缇说话,亲大哥把殷莳唤到一边去说话。
也是娘家人应有之义,沈缇只瞥了一眼,便不再看,给他们空间说话。
亲哥唤作殷望诚,把殷莳叫到一边先问:“这几日可顺利?”
殷莳说:“都顺利。哥哥回去只管与爹娘祖父说,我这边有姑姑呢,一切都好。”
殷望诚少时在沈家住过几年,虽然是在老宅那里,但也很得姑姑、姑父细心照料,知道姑姑姑父的为人,倒是不担心。
他担心的反倒是殷莳,放低声音,问:“跻云那个妾,可见到了?”
“还没。”殷莳回答,“等我的事忙过去了,才抬她。过几日就能见到了。”
殷望诚“咳”了一声,声音更低了,跟她说:“不过是个妾而已,她是贱籍,翻不了身。你快快给沈家生出长孙来,一辈子压在她头上。不必在意她。跻云若是宠她,随他去,不要为这点小事跟跻云闹。不要累姑姑姑父操心。”
“说起来,若不是她,这好亲事还落不到你头上。”
殷莳微笑着听着这些封建糟粕。
那能怎么样呢,就投胎到这里了啊,又没本事掀翻封建帝制,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那就听着呗。
“我晓得。”她一脸正经地跟亲哥说,“我是正妻,谁也越不过去。”
“跻云要宠她,我嫡嫡道道的正妻怎么会吃这种醋。”
“只是生孩子这种事谁能说得准呢,保不齐是她先生出长孙来。”
“没关系,我反正是这孩子嫡嫡道道的嫡母,我会尽职尽责地把沈家金孙好好养大的。”
“哥,你放一百个心。”
殷望诚:“……”
总觉得妹妹这话里味好像有点不对。可你要说哪儿不对,又挑不出来,都是最最正的道理。就是男人们要求女人要做到的大度贤惠。
只是现实里不能这么实诚啊。
“傻家伙。”殷望诚声音只有他们俩听得见,“从你肚子里出来和从她肚子里出来怎能一样。”
一个是殷家的外孙,一个……咳咳,礼法上来说,沈缇的妾生出来的孩子,也是殷家的外孙。
只是礼法是礼法,现实归现实。
“该给她喝药得给她喝,别叫她抢先生了。”
做哥哥的好心支招,哪知道这妹妹嫁了人,脑子忽然轴了似的,竟一脸严肃地训起兄长来了:
“哥哥此话差矣,从谁的肚子里出来,只要是跻云的孩子,那都是老沈家的根。”
“我身为沈家媳妇,怎能妨碍夫家子嗣,三从四德里可没教过这个。”
“哥哥别操心了。”
“你回去跟祖父说,我肯定当个贤妻典范,绝不给怀溪殷家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