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by袖侧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21
冯洛仪坐在他身边:“你给改改。”
打开砚盖,还有存墨,略加水,冯洛仪轻捏袖口,纤纤玉腕,稍研磨便可用了。
沈缇提笔,改了几个字。
虽还是闺中诗,但用词忽然就精妙起来了。
冯洛仪赞叹不已。对沈缇的才华,她是真心佩服的。
她靠在沈缇怀里:“昨天听闻你升迁了,我给院里的人发了赏钱,大家都很高兴,纷纷来恭喜我。沈郎,你不知道我有多骄傲。”
沈缇嗯了一声,搂着她,轻轻抚摸她的鬓发,望着砚池里尚未干涸墨汁。
她给他红袖添香,她对他满眼敬慕,就连她写的诗里都充满对眼前生活的满足。
且夫贵妻荣,她为他感到骄傲。
他少年时对婚姻的想象也差不多就是这样了,每一条都实现了。
可沈缇心里奇异地并没有什么特别高兴的感受。
就像升迁一样,对他来说,都是到了时候就该来的、就可以拥有的。
那他……究竟想要什么呢?
沈缇清晨起来穿戴好,问:“我那朵芍药呢?”
婢女忙去床头取来。
本就是剪枝插瓶的鲜切花,一夜未沾水,虽没有干枯,但没有昨日那么鲜嫩了。
沈缇捻转一圈,正要往官帽上簪,忽然心中一动,把花放下了:“走了。”
冯洛仪送他,而后再梳妆,今天是二十五了,她该去给殷莳请安了。
照香捻了那朵芍药过来:“姨娘看,这朵开得真好。”
虽不及昨晚鲜嫩了,但依然开得很好。
冯洛仪接过来捻转着看了看,的确是很美的芍药。
照香说:“仍了怪可惜的,姨娘簪上吧。”
是沈郎昨日簪过的花。冯洛仪道:“好。”
照香给她簪在了鬓间。
殷莳刚起床梳好头,正准备穿了衣服去晨练,听见院子里有响动,好像听见了沈缇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荷心进来了,她问:“刚才怎么回事?”
“翰林刚才过来了。”荷心道。
“……他大早上过来干什么?”
“翰林摘了一朵芍药走,说要簪花。”
殷莳始终觉得男人簪花是个有点逗的事,便啧了一声:“竟偷我的花。”
这跟三郎有什么分别。
荷心道:“翰林让我与少夫人说,可以记账。”
殷莳:“……”
好吧,比三郎强一点,有限。
殷莳晨练完用了早饭,婢女进来禀报:“姨娘来请安了。”
殷莳道:“让姨娘到明间里坐。”
婢女出去了。
殷莳漱了口,去到了明间。
她既然说了让姨娘坐,婢女们自然会给冯洛仪锦凳。
然而殷莳出来,却看到冯洛仪站在锦凳旁,双手微微交叠在腰间,并没有坐。
此时女子不讲究挺胸抬头的,讲究含胸驼背。也不能说驼背,总之螓首微垂,胸微含,从后颈到腰是一条曲线。这种仕女姿态,有一种含蓄感。
像古画。
这是自敬茶礼之后,殷莳第二次见冯洛仪。
大宅门的一个好处就是,大家不想碰面,就可以真的很少见面。譬如如果不是有特别的安排,譬如家宴之类的,她跟沈大人一年也见不着几面。
她在殷家生活了十年,都没见过老太爷几面。后面不用请安了,连老太太都见不着了。
“冯氏。”殷莳落座。
冯洛仪垂首蹲身:“给少夫人请安。”
殷莳顿住。
时代的风扑面,刮擦着脸颊。
她喊“少夫人”了。
才几日,小姑娘就认清了现实。
那些毛刺和棱角被打磨平的过程,便是夜间无法安眠的痛楚吧。
殷莳的目光落在地砖上,无言。又抬起:“坐吧。”
冯洛仪这才坐下半边。
坐姿也很端雅。这种坐姿殷莳也会,能装个半日,然后后半日腰背疼得得躺半日。
浑不似冯洛仪,姿态刻进骨子里。
“那日送我哥哥,没见着你。”殷莳说,“好些时日不见了。生活上可有什么缺的?跟我说、跟翰林说都行。翰林若不在,你也可以找长川。他都在的。”
“少夫人劳心了,我那里什么都不缺,都好好的。”冯洛仪说完,抬起了眼。
第二次见面,旁边也没有沈缇。殷莳得以仔细地打量冯洛仪。
多么漂亮的女孩子。眉间沁着书卷气的清幽美人。
年纪小小,又非常纤细单薄,让人情不自禁地生出怜惜和保护欲。连她都是,何况沈缇。
尤其冯洛仪的鬓边还簪了她昨天给的芍药花,人比花好看。
不知道沈缇是怎么把花给她的,但年轻男女在一起的画面一定很浪漫。让人忍不住微笑。
殷莳道:“都好就行。包括下面人的言行,你该说的就说。我虽不当家,但家里有夫人和翰林呢,在这个家里,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欺侮别人。”
这话听着,多么地充满善意啊。
像是个大度而公正的正房。任谁也挑不出她的错,只会觉得她好。
冯洛仪忍不住看向殷莳的眼睛。从殷莳的眼睛里,竟看不出一点点破绽。
冯洛仪垂下头去,轻声细语:“多谢少夫人。咱家仆婢,多数调教得还好。若有轻狂欺人的,我定来与少夫人说。”
官样的话。
少女垂下的头颅也没有再抬起。举止恭谨,不出错。
殷莳清晰地感受到了两个人之间厚厚的界壁。
那有什么办法呢,她没有做错什么,她对冯洛仪是完全没有恶意的。
可她也知道,她的存在就是冯洛仪的痛点。
这天然的立场没有办法因为主观的意愿而改变。
“那就行。”殷莳轻轻地说。
她端起了茶。
端茶意味着送客。
冯洛仪起身告退。
殷莳点点头:“去吧。”
冯洛仪退出了明间,转身看了一眼,看到殷莳的身影闪过,她回次间去了。
冯洛仪转回身,视线落在了庭院里开得绚丽的芍药。
现在不管是宫里还是大仁寺的芍药,都应该还没到大规模盛开的时候。
冯洛仪走近几步,凝目看那花朵。很美,与她发间插的是一样的。
沈郎说,他的花不是宫里的,是别处来的。
原来是此处。
冯洛仪离开璟荣院,往东路跨院去。
一路上,照香看到她几次仿佛情不自禁地抬手轻触发髻间的芍药。
“没插好吗?”照香垫上两步,“要不重新弄一下?”
“没有,不用。”
冯洛仪借着袖子的遮挡,一只手攥住另一只手,狠狠掐住,管住了自己的手。
就这样簪着那朵花,一直回到了自己的院中。
沈缇从殷莳庭院里强取豪夺了一朵新花,开得正好,还带着露水。
他让长川帮他簪到了官帽上。
一出二门就被平陌夸了:“这花好看。”
沈缇微笑:“少夫人养的。”
长川显摆:“少夫人在怀溪的时候就很会养花,她的院子里可好看啦。”
你们都没见过,只有我一个人见过。
沈缇弹了他一个脑门儿,接过马鞭,往车马院去。
小厮牵着青骢马,沈缇无需上马石,轻松翻身上马:“走。”
这个时间,早集都已经结束了。一行人走到街口,上大路,已经很多人。
奔走的男人,提篮的大婶,扎着蓝布首巾的小娘子,上学的书生。店铺或早或晚地拆门板,准备开张。
晨光常常斜切屋檐。行人一时在光里,一时在暗处,忽实忽虚。
嘈杂声和小食的香气倒真真切切。
“瞧,是小沈探花。”
“哟,好俊!”
“芍药已经开了吗?怎么没听说呢?大仁寺什么时候办花会?”
“早了吧,往年不是得再过几日?”
“小沈探花簪花真俊啊。”
“那当然了,不俊凭什么当探花郎。”
“怎不见卖花的?我也来一枝。”
附近的都是街坊四邻,小沈探花日日从这里过,大家都识得他。
许多人都能看出来,小沈探花自成亲后和从前不一样了。
从前是清澈少年,如今青年的身上已经有了风流气度。
青骢马,绿官袍,黑乌纱。
革带束一把劲腰,肩背挺拔。一张俊美面孔生得如玉。
这一路向官署行去,袍袖翩翩,清俊隽雅。
街上的人们都被那青年吸引了目光。有人赞叹:“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探花呀。”
实在是满足了众人对“探花郎”的一切美好想象。
这一天,街上的花忽然卖得很好。
大姑娘小媳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要簪花。
“不到时候呢,不到时候呢,芍药没有!”卖花的少年提着空篮子笑着告诉大家,“再等等嘛,过几天就有了。”
冯洛仪给她请完安了,该她去给沈夫人请了。
这一套辈分压辈分、身份压身份的规矩下来,便各安其位了。
一过去便能察觉到,最近几日沈夫人都精神抖擞,气色极好。为什么呢,仔细观察,原来是沈夫人近几日穿的都鲜亮年轻。
那日家宴打扮起来,被沈大人赞了好久,还给她写诗。
老夫老妻有种再逢春的感觉。沈夫人心态都年轻了几分。
殷莳汇报说:“账册都看得差不多了。我核了一遍。大差不差的。”
沈夫人欣慰:“对,大差不差就行了。”
殷莳道:“我明白。还想看看今年的,今年毕竟跻云成亲了,府里变动比较大。”
沈夫人道:“也是,叫迎春拿给你。”
下午王妈妈就带着账册来了。
“咱们这边只管内宅的吃食。外院的咱们不管。内宅里就是少夫人和姨娘这里添了人,有新的支出。账房那里一早就核算过,把银子支过来了。这是细目,少夫人请过目。”
殷莳快速地翻了翻,心算了一遍,点了点头,跟王妈妈说:“姑姑说厨房给我管。我瞧着家里这些天吃食上没有出差错的,可知妈妈打理得极好。”
“妈妈放心,我不乱插手。用的人,做的事,咱们都跟原来一样。”
“在我这里,厨房原来什么样,还能保持住什么样,不出岔子,就是我的大功劳了。”
王妈妈大大地松了口气。
虽然大家都是怀溪人,但也怕两代媳妇权力交接会带来的人事变动。
殷莳从怀溪嫁过来,带过来些什么人,她们早就摸清楚了。三个婢女不用说,放在屋里都不够用。两个陪房的媳妇,一个家里有三个孩子,她得伺候一家子。一个孩子还小,不离手。
少夫人无人可用,不大可能撸了谁让自己的人上位。大家就放心了,至少在人事这块暂时不用担心。
剩下的就担心年轻人新官上任三把火,这里也要改动,那里也要改动。这样乱插手最容易出篓子。
她是少夫人,老爷夫人和翰林还能打她不成?顶多训斥两句。下面的人就可能要背锅。
只想不到少夫人虽年轻,却是个沉稳的。无怪乎秦妈妈夸她。
王妈妈刚这么想,便听见殷莳说:“只有一处,我想调整一下。”
王妈妈心里“咯噔”一下。
想什么来什么啊。
殷莳道:“冯姨娘瞧着有些瘦,她这样的女子,用饭的时候常用的不多,好个少食多餐。我想着上午、下午给她各加一份点心。”
王妈妈:“……然后?”
殷莳:“然后?没了。旁的都不用调整。只这一处,你看看是否需要另外加钱?我让翰林自己掏这份银子。”
若是房头多的人家,这种额外的支出就要这一房的人自己承担,不该走公中。但其实沈家就沈缇一个儿子,公中和自己也没设么么分别了。
王妈妈长长出一口气,笑道:“哪用呢。这都才刚开始,原就在试着,账房拨的银子我心算着是够的。哪用翰林再出。”
殷莳点头,把账册还给她:“那托给妈妈了。旁的,咱们都不动,妈妈原来怎样,就还怎样。”
王妈妈拿回账本,一福身:“是。”
王妈妈回到厨房,厨房里的几个主力人物都凑上来,拥着她到里面,纷纷问:“怎样?少夫人说了啥?”
王妈妈把和殷莳的沟通复述了一遍。
几个人面面相觑。
过了片刻,有人嘿道:“少夫人看着一团和气,甜瓜一样的人,没想到这么有成算。”
王妈妈道:“怎么样,不敢小看我们怀溪的女人了吧。”
大家都笑。
王妈妈道:“老秦都说了,怀溪那么多女儿家,偏选了她。你们是不信夫人的眼光吗?”
大家都是在沈夫人手底下讨生活的,忙道:“那怎会。”
沈缇今日在宫中值白班,待皇帝下朝,他在御书房中与另一位翰林随侍皇帝身边。
宫中內侍也有许多鬓边簪花的。
德公公一看到他就笑了:“沈翰林这花好。赶上宫里的了。”
皇帝还未至,翰林们还有时间跟德公公说说话。德公公问:“这是哪里得的芍药,大仁寺的应该还没开。”
京城最有名的两处芍药,一处是大仁寺,一处便是御苑里。前日刘学士蒙赐的那朵,便是御苑里的芍药。
这两处的品种、品相是最好的。其余民间的,京郊亦有养花人,当季的时候会雇佣些少年和少女,在繁华街道上叫卖。
国朝一直有簪花的习俗,男女都簪。因此便有养花的农户。
沈缇今日已经被不止一个人问过了,他道:“是内子在家中养的。”
德公公赞道:“尊夫人好会养花。”
沈缇微笑:“是,她很会养花。”
皇帝来了,翰林们从几案后站起来行礼。
皇帝也看到了沈缇官帽上的花:“这芍药养得好,是哪里来的?”
沈缇不得不再重复一次:“是内子养的。”
皇帝赞了那花养得好,还要翰林们以花为题作诗。
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工作中的一项就是为皇帝作诗。沈缇自然是做了一首与芍药相关的诗,得了皇帝的称赞。
就这样,小沈探花簪了一朵芍药花,令许多人知道了他的新婚夫人擅长莳花弄草。
殷莳当然不知道傻弟弟给她在外面扬名了。
等沈缇放班回来,换了衣衫坐到了榻上,她先跟他汇报工作:“今日小冯来过了。”
沈缇嗯了一声:“她晓得规矩。”
殷莳又道:“我瞧着小冯是真的瘦。她这么瘦,可能吃饭胃口不大。正好今天见了厨房的王妈妈,我跟王妈妈安排了,以后给小冯上午下午各加一次点心,少食多餐,比较适合她。”
沈缇没有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事告诉冯洛仪。
以冯洛仪现在的这种心理状态,他这么做对殷莳是更安全的。
投桃报李,她帮他照顾好她。
沈缇蹙眉:“确实,她有些太瘦了。我说过我不好这个,让她好好用饭。”
“……”殷莳没懂,“好什么?好哪个?”
沈缇道:“不是什么好事,不必脏了耳朵。”
殷莳:“快说。”
沈缇只能讲了:“有些人,好女子瘦弱骨相,以为病美。有几年,京城蔚为风气,现在依然流行。洛娘自小生在京城,她是知道的。”
殷莳皱眉:“恶心。”
“是。”沈缇说,“我亦觉得如此。”
殷莳欣慰:“你别学那些恶心的家伙。你好好的啊。”
她说:“你们俩,都好好的。我也好好的。我们大家,都好。”
真的能都好吗?
要真的像她说的那样,她因何夜生噩梦,冷汗涔涔?
当初东林寺他们彼此不了解,约定做假夫妻。可如今她对他已经熟悉,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因何依然不肯与他做真夫妻?
怎样才能从弟弟成为夫君呢?
沈缇端起茶,正要喝,忽然抽抽鼻子。
他抬起脸又嗅了嗅,放下杯子,手臂压着榻几,探身过去。
他压过了两人之间的中线。
殷莳巍然不动,端着茶盏瞥他。
沈缇嗅了嗅,退回去:“千步香。”
殷莳说:“鼻子真灵。”
小狗一样。
沈缇道:“当然了,我亲手合的。你喜欢这个?旁的都试过了吗?”
殷莳道:“四种昨日都试过了,都好闻。但这个让我最舒服。便叫她们熏了衣裳。谢谢你啦。”
沈缇的面庞都亮了起来,道:“另外还有几个香方,待我一一都试出来给你,或许还有让你更喜欢的也说不定。”
殷莳说:“等你不忙的时候吧。”
现在他放班回来的要先来璟荣院坐一坐,用晚饭,然后要去冯洛仪那边,两头跑。
真正是东食西宿了,哪有时间呢。
合香这种事,是要静下心来,至少鼓捣个大半日才行的。
沈缇想说等他休沐,可已经答应了休沐时候要带着她逛京城的。
而且京城怎么可能一天就能逛得完。他预计着,今年的休沐日都要给她的。
只好道:“好。”
殷莳问:“在这边用饭吗?”
沈缇回答:“用完再过去。”
殷莳点头。
但此时天色尚明,且随着夏日来临,白日越来越长。离天昏还有很长时间。
沈缇担心她会赶他走,左右看看,看到了琴。
“我弹琴给你听。”
殷莳看了他一眼,憋了憋,含笑道;“好啊。”
沈缇觉得后颈有些发热。
但他没办法,他刚才贴近她的时候,她半分都不退。
她明明身段柔软,做事圆滑,特别会装,偏在男女事上硬如磐石。
怎么办呢,总不能跟她硬碰硬,总得有个人退一步,服个软。否则两个人怎么在一起。
男子汉大丈夫,该硬硬,该软软。
没什么大不了的。
何况她还是姐姐,弟弟本就该侍奉兄、姐的。
好在殷莳捧场,亲自动手换了香:“飞气是吧。”
瞧,她已经记住他弹琴的时候燃的是飞气了,这就是进步。
嗡嗡两声,沈缇拨弄琴弦,心情大好。
小日子不错。
晚间沈缇去了冯洛仪那里,把殷莳对厨房的安排告诉了冯洛仪。
殷莳兢兢业业地想帮他照顾好冯洛仪,沈缇是非常想让冯洛仪知殷莳的情的。
人要知别人的情,才会心存感恩,心存感恩,才能处得好。
冯洛仪道:“下午厨房送了一份酥黄独,我就奇怪,我并没有叫。问了一声才知道是少夫人吩咐的。”
她轻轻地道:“少夫人有心了。”
沈缇握住她的手腕轻轻摩挲,道:“确实太瘦了。”
冯洛仪微笑:“那我多吃些。”
沈缇道:“以后听少夫人的便是。她会把你照顾好。”
表姐,是守信之人。
只是太守信了。
冯洛仪凝目看他,但沈缇所言发自真心,他是真的相信小殷氏会照顾好她。
他真的相信小殷氏会毫不介意丈夫的妾室。
男人怎么可以这么天真。
但其实沈缇也不是不困惑的。
冯洛仪睡眠和饮食都不太好,他是知道的。
他记得订亲时与冯洛仪相见的那一次,她未脱少女模样,腮边是有肉的。后来出事,他赶回来,她就已经很瘦了,命似蒲草,凄弱如柳。
其实都能理解。他后来虽然搬到外院去了,但也三不五时地向母亲询过她的情况,拜托了母亲照顾她。
如今事都定了,她安稳了,但睡眠和饮食依然不好。这种不好其实在身体上的体现很明显。
生命力不旺盛。
可她写的诗,明明充满了对生活的满足感。
这违和感,使沈缇的心中也不禁生出疑窦。
二十七这日,沈夫人告诉殷莳两个事,一个是:“明日里有大夫会上门,来请个平安脉。”
南方称郎中,北方喊大夫。
富贵人家有信得过的固定的大夫按时定期地上门给号号脉,有病看病,无病养生。
上层社会很注重身体健康。
殷莳心里咯噔一下,但面不改色:“好。”
另一件:“下个月初二,曲大人府上太夫人寿宴,你随我一起去。”
这是要带她出去社交了。沈家有了新的少夫人,也该出去亮亮相了。
殷莳道:“曲家太夫人可有什么避讳?京城有什么跟怀溪不一样的风俗吗?穿衣上姑姑得指点我一下。”
三个问题便令沈夫人露出欣慰笑容。
“没什么避讳的。旁的客人有什么特别讲究的,我一时想不到,须得到了那里,看见本人了才能想起来,到时候慢慢再告诉你。这都是日积月累的水磨工夫,慢慢就熟悉知道了。”
“至于穿衣裳,就比照那日家宴就可以。”
“好。”殷莳道,“到时候我就跟着您。你看着我点。”
她和从前在怀溪的时候又不一样,没那么放松了,但思虑周密,小心谨慎。做媳妇与做女儿自然不一样,沈夫人满意她的转变。
殷莳等了一天等沈缇回来,屏退了婢女,告诉他明天的事,问他:“这个大夫的医术怎么样?”
沈缇道:“薛大夫我家用了许久了,他医术不错。”
殷莳问:“他嘴巴严吗?”
沈缇凝目。
有句话,叫作中医面前没有秘密。
沈缇还未说话,殷莳已经开口:“看来明天要准备个大红封。”
沈缇:“……”
沈缇捏捏眉心:“放心吧。薛大夫常行走官员内宅。不知道晓得多少后宅私事,若嘴巴不严,早没人用他了。”
“那还好。”殷莳欣慰。
就喜欢职业素养高的人。
“我叫人通知小冯了。”殷莳说,“她那个睡眠不好,还是正经看看大夫才行。”
沈缇也赞同:“好。
翌日,薛大夫果然来了,是个白胡子老头。他先去了沈夫人那里,沈夫人身子康健,平平安安。
沈夫人道:“我家今年添人了。”
薛大夫道:“听说了,恭喜夫人。”
沈夫人道:“犬子现在一妻一妾,你劳累一下,都看看。”
寻常人家请平安脉也轮不到妾室。妾室有病再找大夫看就是了。
但沈家人口少,加上冯洛仪后宅也就才三个女眷而已。多也不多她一个。
何况沈家还盼着沈缇开枝散叶,当然希望他的妻妾都健健康康,好生儿育女。
薛大夫先去了沈家少夫人殷莳那里。
少夫人十分美貌,配得上俊秀的探花郎。她言语间落落大方也客气,但薛大夫观她面相时就有些察觉,再一搭脉,就忍不住看了她一眼。
殷莳看出来薛大夫眼里的诧异。
中医还是厉害,她咋舌。
殷莳也不慌,掀开圆桌上盖着的帕子,露出底下一个荷包,推过去:“听闻家里一直是薛大夫在走动的。我新来,以后日子还长,一点心意,请不要嫌弃。”
薛大夫松开手指:“少夫人客气了。少夫人的身子骨十分康健的,不必担忧。”
令药童收了荷包。
殷莳会心一笑,又道:“家中还有姨娘,劳烦薛大夫,她的情况请告到我这边来。”
殷莳现在和沈缇是假夫妻,不会有孩子。生育压力压到冯洛仪一个人身上。
她占着正妻的身份,沈缇把冯洛仪托付给她了,出于身份和各方面的考虑,殷莳也得了解一下冯洛仪的健康状况。
薛大夫应了,便由绿烟陪着往冯洛仪那里去。
冯洛仪昨日便得了通知,今日果然来了大夫。
只薛大夫见了她,仔细看了两眼,确认是她,叹道:“原来是冯小姐。”
冯洛仪也道:“好久不见了。”
这两年多,冯洛仪在沈府偏僻小院俩深居简出,从没见过外人。
薛大夫其实月月都来的,也不知道曾经的冯家小姐原来就在沈家。从前冯家也用他,他可以说是看着冯洛仪长大的。
“沈家厚道。”老大夫感叹了一句。
冯洛仪低下头:“是。”
只从前她是官员家千金,沈家未过门的媳妇,如今她是沈缇的妾室。
实没什么好说的。
薛大夫一把年纪,见过太多事,知道这等境遇其实是安慰不了的。只叹息几声,不再多说,只道:“我与姨娘请个脉。”
冯洛仪与他落座,伸出手。
这脉象一把,薛大夫眉头就皱了起来。
还记得当年这位冯小姐可是个健健康康的女孩子,如今……
细问问睡眠、饮食,心中便有数。
此种情况,其实简简单单四个字便可解释:忧思过重。
薛大夫说她要放开心怀,冯洛仪内心里又何尝不清楚呢,但人可以强颜欢笑,却没法强迫自己安睡。
谁也做不到。
她只想知道一件事,忍着羞问:“有劳给看看,我可有身孕了?”
因她月事现在十分不准,迟上半个月乃至一个月都不来也常见。无法判断。
薛大夫道:“尚未。”
冯洛仪不死心,问:“会不会太早,不太好看出来?”
薛大夫无奈,只能道:“姨娘脉象,不是有孕之兆。”
冯洛仪和照香都失望了。
薛大夫道:“姨娘如今的身体,也不适宜有孕,还是先好好调理一下。我给姨娘开几副温养安神的药。”
他开了方子给冯洛仪过目,冯洛仪看过后,交给了绿烟——妾室看病吃药,都要从正室这里过一道才行。
薛大夫要走的时候,却又被冯洛仪喊住,他回头。
冯洛仪凝视他:“薛大夫,可否告知,我姐姐是什么病过身的?”
冯洛仪的姐姐是榜下捉婿嫁的一个进士。甚至住的宅子都还是冯家给的嫁妆。外来户没根基,看病问医的事便延用了冯家一直在用的薛大夫。
薛大夫身形顿了顿,道:“令姐……我只听说她过身了。徐家给办的葬礼也算体面。只她如何过身的,我实在不知道。那年许多人家坏事,京城变动大。府上也坏事之后,徐家便不再用我了。我是真的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