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五筒子楼日常/小富即安/重回九五之小富即安by酥肉锅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22
不少人打来电话,还有收不完的粉丝来信,一个个都是在催他们赶紧加印。
有的人买了第一期没买到第二期,有的人买了第二期没买到第一期。
还有的小姑娘更离谱,打电话说自己要多买两本,她准备把里面的人物剪出来。
主编听了都麻了:“剪出来?那是漫画,剪出来还能看吗?”
还是姜柔更懂小姑娘的心:“咱们那个长篇封皮不是彩色的吗?我觉得她可能是想剪那个。”
姜柔心想,谁上学时候没抄过歌词本啊,她还有同学特别喜欢剪报纸呢。剪杂志的人也多,《电影故事》的封皮上经常会找一些港台女演员,王祖贤的封面,要不了三天就得被借书的同学们剪走。
主编不能理解,他悠悠叹息:“我真是老了。”
只梨的这部《星竹传之相思篇》,他看的时候虽然觉得质量中上,但是故事内核他并没有多喜欢。
如果说有什么新意,那不过是其中涉及到的仙侠概念和修仙概念。但是旧酒装新壶,还是少女漫画的核心。
可是万万没想到,就是这样的故事,竟然能够获得这么多人的喜欢。
主编手里拿到的数据不光是有各个地区的销量,还有统计过的卖的最好的区域类别。
卖的最好的地方,无疑是学校周围。
校园周围的报刊亭和书店最近订货量大增,有相熟的书店老板跟主编反馈:“就没见过那么多的小姑娘来指定买,我说卖完了,人家还要从我这里订。”
书店老板不理解小姑娘们叽叽喳喳讨论的剧情,于是趁着新一批的货到了,自己拆了一本看。
看完他倒是没当回事,随便丢一旁了,这本杂志后来落在了他看店的老婆手里。
老板娘倒是不像小姑娘们那样撑不住,但是也是看的一脸姨母笑,后来就催着老公赶紧进货。
老板严重怀疑自己老婆就是想最先看到新一期的剧情!
主编和一众老编辑都翻来覆去的看,看到最后也不能理解到底为什么小姑娘们喜欢。
姜柔脸颊红红,她也说不上来这是什么感受,但就是……喜欢看男主,喜欢看女主,喜欢看男女主谈恋爱。
姜柔在信件最后也稍微带了一笔自己的感受,作为编辑本身是要给作者提出一些内容上的指导的。但是简梨的风格太成熟了,姜柔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要沟通的,就单纯的从一个读者角度写了些自己的感受给简梨做参考。
简梨嘴巴慢慢弯起来,这有什么不能理解呢?
女性本身就更容易感知到爱,嗑cp更是从古到今的传统艺能。一部作品能够满足她们对爱的感受,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简梨收起信纸,信封里还夹着一张汇款单,单子上的数字比她想象中要高。
原本说好的一页二十块,姜柔给她涨到了一页三十。
外加还有加印的奖励。
简梨拿起那张八百元的汇款单,心满意足。
照这个速度,她将来上大学就买房的目标不难实现了。
把存的稿子发出去,简梨在信封里对姜柔的一些疑问做了回答,顺便提出想让姜柔给她寄过来点网点纸。
简梨在桃城是跑了全城才找到了那么一家卖网点纸的,质量不好,价格还贵的要死。
姜柔在信里说她在创作中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说,作为编辑,她都会帮忙解决。
简梨想着旁的倒是无所谓了,就是网点纸很需要。
信件寄出去,姜柔很快就给简梨寄了一大包的网点纸。
简梨看到包裹的时候人都呆了,整整一大包的网点纸,足够她用两三年!
随着包裹而来的信格外简短。
姜柔就一个主旨。
一个月一期,很多读者都不满的开始寄信了,更有甚者,直接在电话里建议杂志社砍掉一些短篇。
“每期的内容太短了!”
二十页,没留意呢就翻完了。
读者很不满意,巴不得把作者关起来,一口气画到结尾。
简梨:……
面对着编辑的催稿,简梨只能勤勤恳恳的开始赶稿。
****
新学期开学,钱苹初五就到了学校。
又是一年高考时,黑板的一角写着还有多少天到高考,钱苹看着那个数字每天都在变得更少,心里不由自主又开始焦虑。
两次了,她已经坐在高考考场上两次了。
这一次如果还考不上,她又要怎么面对父母,面对亲戚?
上学期的步调随着过年一去不复返,钱苹再一次开始了重蹈覆辙的难受。
在重压之下,钱苹忍不住心慌气短,有时候光是坐在那儿,就觉得喘不上气。
她的同桌大大咧咧劝她:“我妈说了,考不上就考不上,就算考不上,咱们俩到时候一块商量着做生意去!”
同桌复读了一年,她家里不缺钱,钱苹重压之下,看到旁人不需要为未来焦虑,不由自主就脱口而出:“你当然可以不担心。”
家里的情况不一样。
她光是想到过年时候二舅妈的脸色,就心里难受。
脑子里全是自己如果再让父母蒙羞,二舅妈会怎么说呢?
同桌什么都没说,原本关系挺好的俩人这一天都没说话。
钱苹知道自己说的不对,可她真的筋疲力尽,没有一丁点心思能分出来给友谊了。
回到了宿舍,同桌早早洗完了脚就睡觉了,钱苹总觉得自己这也没学那也没学,不敢睡。
她打着手电筒看书,看到昏昏沉沉的时候,突然听见一阵哭声。
她喊着同桌的名字拉开了对方的床帘,然后就看见闭着双眼的同桌在呜呜哭泣。
她没有醒,是梦里哭的。
钱苹小心翼翼的合上床帘子,自己也哭了一场。
哪儿能真如嘴上说的那么洒脱呢?同桌也不过是把压力藏在心底。
复读班上,大家都是绷着一根弦。
现如今,这根弦谁都绷到了最后。
老师看在眼里,第二天就找校长。
然后在傍晚时分,复读班的班主任走进来,宣布了一项大事。
“这次咱们学校和两个学校举办的春季运动会,我给咱们班也报上了。”
面对着满教室麻木苍白的学生,老师深呼吸了一口气:“大家最近学习也学的累了,咱们不用报全部,我选出来十几个项目,大家量力而行。但是参加比赛的时候,大家都要到场。”
在吹风拂面的季节里,她比谁都希望坐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锦绣的前程。前程之外,她更希望这些孩子们去学会怎么跟压力相处。
四月份,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了好几天,终于在开运动会之前放晴了。
简梨所在的初中和棉纺厂高中,以及棉纺厂二中都聚集在了操场上。
春季运动会随着一声哨响,拉开了帷幕。
简梨在赶稿赶的晕头的时候,被夏柳拉着去报了乒乓球比赛。
今年可是奥运年,乒乓球热席卷了桃城的大街小巷。夏柳有事没事就拉着简梨打乒乓球,美其名曰是为运动会做准备。
冬去春来,简梨在春节的一百三十斤之后,最近又减了十来斤,配上她的身高,终于把体重拉回了正常微胖的行列。
王梦梅自然是高兴的,忙里偷闲给简梨买了几身新衣服。
带着木耳花边的上衣,下身穿着一条半长的藏青色百褶裙,只是微微露出的一小段莹白色小腿,就让乒乓球场上很多人把目光落在简梨身上。
夏柳羡慕简梨的白:“我也想变白。明明咱们两个都一样的在外面打乒乓球,你怎么比我白这么多啊?”
简梨:“大概是遗传吧。”
王梦梅就白,简锋也白,他们全家在个子和皮肤上没有一个拖后腿的。
夏柳叹气:“那没办法了,我爸好黑的。”
简梨想想夏柳的爸爸,确实黑。夏柳的皮肤不算差,就是肤色基底偏黄。
“你买点珍珠粉试试。”
电视上最近老是在放的珍珠粉广告,说的神乎其神的,说什么只要每天喝一勺子珍珠粉,用不了一个月就能白。
简锋上个月发工资,闷不吭声的就买了两大包回来。
简梨扒拉着自己的脸颊给夏柳看:“我之前还长痘来着,最近几天都好了。”
一说能祛痘,夏柳更心动了,打定主意回去就跟她妈缠。
青春期的小女孩们终于也到了爱美的时候,班上传阅的各种杂志里也混进了几本知音,不知道是谁从家里偷拿出来的。
新学期开始,全班已经出现了三对“早恋”的对象。
夏柳悄悄告诉简梨:“咱们班的体育委员跟三班的学习委员好了。”
昨天,她看见体育委员悄悄在课桌地下叠星星来着。
一毛钱一大把的塑料彩色细管,对折之后再交叉,缠够圈数塞进去,正好是一个层层叠叠的星星。
学校今年时兴起叠星星,叠好之后放在一个玻璃罐子里的,谁要是收到这么一罐,那简直是所有人眼里的焦点。
夏柳也买了一把,拉着简梨一块叠,简梨叠了没几个就烦了,百无聊赖的用细管折小狗。
到最后也没给夏柳的玻璃罐子装满。
夏柳悄悄指着乒乓球场上的人,挨个跟简梨蛐蛐谁跟谁好了。
“那个,刘大军,他跟四班的文艺委员好了。”
简梨有点意外,大军小军两兄弟在去年招惹她被赐了“筷子兄弟”这个绰号之后,一直都销声匿迹,走路上都绕着她。她还真不知道刘大军追到了四班的班花。
夏柳:“刘大军现在跟校外的大哥们混着呢。”
简梨瞬间懂了。
这个年纪的小孩,在校外有个“大哥”罩着,自然是气派的。
夏柳说是拉着简梨一块为运动会做准备,但是两个小时的练习,俩人愣是说了一小时五十分钟的废话。
终于等到运动会这天,简梨老远就看见了她姐在高中的队伍里。
钱苹这次报了接力赛,她和同桌很快讲和,两人分别当了接力赛的第三棒和第四棒。
接力赛的时间比较晚,钱苹就去看了简梨比赛。
然后简梨就华丽丽的输了。
连小组赛都没过,着实重在参与了一把。夏柳倒是比简梨多撑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止步前三。
简梨擦了擦汗跑到钱苹身边:“姐,你报名了吗?你比什么,我一会儿去给你加油!”
钱苹摸摸她的头:“好啊,等会儿比接力赛。”
接力赛是先比初中的,因为这次初中有两个,所以比赛的氛围更加浓厚了,学生们都声嘶力竭的为自己的学校加油,巴不得对方学校的摔个狗啃泥。
连老师们都攒着劲,有年轻老师也在跟着吼。
最后掐了表,简梨学校的初三二班获得了第一名。
顿时操场上是一片热闹的欢呼。
比完了初中就开始比高中。
傍晚的太阳黄澄澄的,像个鸡蛋黄。
钱苹站在第四棒,心跳的厉害。
简梨自己班级的比完了还不算,又跑到高中这边给钱苹加油,在她的感染下,复读班的同学们站在一旁声嘶力竭的喊加油。
“嘭!”
随着发令枪的响起,钱苹眼睁睁看着自己这组的第一棒起步就落后。
操场上的加油声不绝于耳,叫的最凶的就是复读班。
第二棒稍微好了一点,但是也只不过是维持在第三名。
钱苹的同桌跑在了第三棒。
平时总是满不在乎嘻嘻哈哈的女孩脸上满是坚毅。
渐渐地,超过了第二名。
钱苹吊着一口气,一边跑一边接过接力棒。
然后就是奋力冲刺。
此时此刻,什么杂念都消失不见,天地之间她只有前面的一个目标。
周围的杂音她也自动屏蔽,心中那股压抑许久的争胜心占据了上风,像是一个敲着前进鼓点的小人站在了她的头顶,风声掠过她的四周。
钱苹和第一名几乎是同时冲了线。
站在终点线前的体育老师拿起秒表。
“第三组比第二组快了0.08秒!”
站在第三组末尾的钱苹还没喘匀气息,同学们都已经围了过来。
“赢了赢了我们赢了!”
钱苹被人举起来高高抛起。
钱苹的同桌哭的稀里哗啦,显得格格不入。
简梨挤不进去,趁机拉住一个不认识的端着相机的老师。
“老师快拍!”
那年轻老师还没反应过来,快门就已经按下。
好在拍完之后确实效果不错,也就没跟简梨计较。
钱苹和同桌拉着手,两人都眼睛红红的登上了简易的领奖台。
复读班今天拿了两个第一名,一个是接力赛,还有一个是拔河。
学校发的奖状被老师挂在了班级后墙上,这一场畅快淋漓的运动会,终于让这些孩子们把压力一扫而空。
那张以钱苹为中心的照片被刊登在校报上,简梨剪了下来给钱苹。
钱苹把照片夹在课本里,曾经空荡荡的心,现在突然落下了一块压仓的石头。
黑板上写着,距离高考还有五十九天。
*****
运动会开完,简梨就迎来了又一次的期中考试。
这次考试简梨还是拿了第一名,但是许亚男却下滑一名,变成了班级的第四名。
成绩下来之后,许亚男就一直趴在桌子上,不知道是在哭还是在难受。
班主任方老师也于心不忍,在总结考试成绩的时候意有所指。
“这次的题目偏难,尤其是数学,有几个附加题,所以大家的分数会有一些变动。我们要看的不是平时的成绩,而是中考的成绩。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就放弃或者压力太大,时间还很长,成绩的进步需要大家一点一滴的努力。”
方老师说的话,许亚男全都没听进去。
一直到放学,许亚男还趴在桌子上。
也是凑巧了,今天的值日生是简梨。
夏柳在门口对着简梨做口型:“她还走不走啊?”
简梨试探着拍拍桌子上趴着的许亚男:“放学了,许亚男,你什么地方不舒服吗?”
许亚男没有不舒服,她只是脸色苍白的抬头看了简梨一眼,然后颤巍巍的起身离开。
夏柳看到许亚男走了才抱怨起来:“你看她刚才,跟谁欠她一样!”
许亚男那个眼神,实在算不上善意。
夏柳当然是站在了朋友这边,原本对许亚男的同情也消失不见:“她没考好也不是你的原因,要不她咋不拿第二名呢!”
简梨耸耸肩,她对许亚男有同情,但是真没有愧疚感。
“不说她了,咱们走吧。”
夏柳哦了一声,乖乖跟着简梨去小饭馆。
她妈妈李丽娟最近几天回娘家去了,夏柳的外婆家在外省,回去一趟至少要十来天。于是李丽娟走之前给王梦梅付了半个月的饭钱,让夏柳中午和晚上在小饭馆吃。
两人到了小饭馆,王梦梅给她俩做了两碗面,海带豆芽铺底,上面是劲道的手擀面,再浇上一勺肉臊子和一勺红油。
香辣扑鼻,光是闻闻就觉得馋虫都被尽数勾引出来。
王梦梅还端了两道小菜出来。
天气渐渐热起来,店里的砂锅销量也开始走低。王梦梅就把凉拌菜加入了菜单,小葱豆腐,凉拌豆皮,皮蛋拌黄瓜……
每一种小菜都在饭点前做好,一块五能拼一小盘,两块五能拼一大盘。
夏柳最喜欢吃凉拌西红柿,一口西红柿一口面,吃完打个饱嗝。王梦梅收了桌子,赶她们两个回去写作业。
店里的人越来越多,简梨想在店里写作业都不行了。
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去夏柳家写作业,写完作业正好看电视。
快走到夏柳家,经过许亚男家的时候,夏柳拉了一把简梨。
“快看,许亚男!”
简梨顺着夏柳指的方向望过去,果然是许亚男。
只见到许亚男站在自家的门口,低垂着头,她妈孙艳正在那儿哄一个小男孩。
夏柳有些吃惊:“我还以为她妈会打她呢。”
这么多年了,谁都知道孙艳的脾气。
简梨默不作声,只看着那边沉默不语的许亚男。
有时候,忽视也是暴力的一种。
许亚男的生活无可避免的滑向了另一个极端。
孙艳的目光突然从她的身上全部收回,转而放到了许亚男的弟弟身上。
许亚男越来越沉默寡言,渐渐成了班级里的一个“透明人”。
而与之对应的,是简梨越来越引人注目。
随着大家的长袖换成短袖,脱去冬天的厚衣服,简梨成功减肥这件事,就跟她当初突然长胖一样叫人惊讶。
简梨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顺利发完了她的漫画第一卷。
姜柔在信中每次都会写一写杂志的销售量,从过年时候的十万出头,现在已经翻了三倍。
在五月的信中,姜柔再次上调了给简梨的报价。
原本的三十块,如今已经上涨到了五十块。
不仅如此,姜柔还提出杂志社希望出版漫画的单行本。
简梨对单行本早有预料,正好她的第一卷漫画在六月就可以收尾,趁此机会休息一个月,然后再出第二卷,时间和节奏上也刚刚好。
至于出版的收益,姜柔提出对方给的报价在一千到两千,兴许是怕简梨觉得这个数少,姜柔在信里给她解释了一大通。
国内目前的漫画风格没有简梨这样的,所以稳妥起见,首印只开三千本。最重要的是漫画本身的出版成本就比文学作品要大,审核和版号的时间花费也长。
当然了,这一千块只是个开始,如果这部作品卖的好,那等到后面加印,分成只会高不会低。
简梨觉得尚可接受,她跟姜柔的合作很顺利,姜柔应该是猜到她的身份是学生。但是在两人的沟通中,姜柔并没有觉得她年纪小就对她采取糊弄的态度,反而每次都会解释的很清楚。
简梨是当过社畜的人,深知在职场上能遇到一个对脾气的合作伙伴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
所以纵然姜柔在信里也坦诚了说有好几个旁的出版社也试图联系简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对方要不了多久就能会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她。
有作品在手,更有能一次性把一本不温不火的杂志带到销量翻了三倍的能力,简梨完全可以选择待遇更好的平台。
但简梨仍然还是选择了和姜柔合作。
*****
此时此刻,远在京市的《魅画》杂志社里一片寂静。
这几个月,大概是因为《星竹传》的爆火,《魅画》收到了很多类似简梨这样风格的作品,姜柔从中挑了几篇她觉得不错的登了上去,效果虽然不如简梨,但是也有读者来信提了几嘴,说喜欢某某短篇。
姜柔已经正式从临时工变成了正式的编辑。
她现在除了负责简梨的长篇,也负责《魅画》其中一个模块的收稿。
姜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喜好,她挑选的全部都是少女漫画。
这就引起了很多老编辑的不满,其中最不满的就是秦震。
秦震在主编的办公室里大声说道:“我承认姜柔很优秀,也承认只梨的作品确实契合了市场。但是主编,我想问问咱们杂志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如果说全部都要按照姜柔的意思走,那是不是往后我们就只会刊登这些没营养的甜水一样的东西?”
秦震再不复以往的神情,他面色平静,然后问道:“我就想知道,以后杂志到底要往哪里发展。”
输给姜柔,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
打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只梨的作品能红。但是红了又怎么样?
不过是男男女女谈恋爱,不过是小女孩的一点点零花钱。
这能长久吗?
秦震说话的时候,外面的老编辑都竖着耳朵在听,大家都在等一个结果。
秦震的话也是他们想说的话。
这种少女漫画,他们既不能理解内容,大多数人也无法评判好坏。
如果杂志以后真的放弃掉其他的模块,他们不如早早离开另寻出路。
秦震屏气凝神,等着主编给出一个答案。
他觉得自己不会输。
至少能从主编嘴里听到一个确切的答复。
这个答案呼之欲出,虽然一时的销售量上去了。但是只梨能在这里写一辈子吗?换言之,一个创作者,最好的作品也不过就是那么灵光一闪。
谁能担保只梨不是一个仲永类型的人物?
秦震觉得主编至少会限制姜柔的权利。比如把姜柔改回到只负责简梨这一篇长篇的状态。
杂志总要维持下去,他们总要考虑长远。
很多编辑都是这样想的。
整个杂志社,现在已经形成了老编辑和新编辑的对立。
新编辑以姜柔为首,更多是毕业没多久的年轻女性。而老编辑则是以秦震为首,则是希望杂志的风格更加多元,最好还是放回原先的热血漫画赛道。
一个新来的编辑愤愤的跟姜柔说道:“最近这半年要不是你,杂志能一下子卖到三十万吗?秦震他们也真好意思说!”
“姜柔,你不生气吗?”
一直在专心审稿的姜柔:“没生气。”
平心而论,即便秦震不说,她也想说。
杂志确实到了该大洗牌的时候了,姜柔就觉得原本杂志那种兼容并包的风格并不适合发展。
内容是不错,但是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记忆点。
而简梨这一篇连载,毫无疑问表现出了在14岁到25岁这个区间里,女生对于漫画的需求是多么广阔的市场。
姜柔心想,如果主编放弃了更改风格这个机会,她也要为自己的将来考虑了。她和秦震,不是个人好恶的问题,是本质上的风格对立。这次她不走就是秦震走,没有第二条路。
主编对于这段时间以来杂志社内的斗争很清楚,也晓得今天秦震的质问是酝酿了好几个月的结果。
他苦笑一声,问了句别人都意外的话。
“秦震,你知道市面上的漫画杂志平均多长时间倒闭一本吗?”
秦震没说话,主编竖起两根指头:“大部分的漫画杂志只能存活两年。”
主编往后一靠:“两年时间,你觉得我有选择的权利,我其实也没有。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学校毕业的,也很有经验。但是我作为主编,最关注的只有市场。”
只梨的作品获得了大部分读者的喜爱,他只能朝着这个方向走。对于一本杂志来说,什么长远和未来,先活下去再说别的吧。
秦震惊讶的看着主编,嘴巴开阖,却不知道说什么。
主编挥挥手,用所有编辑都能听见的声音说道:“回去吧。”
秦震默默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三天之后,杂志社离开了三个编辑,其中就包括了秦震。
而姜柔正式接手了《魅画》的长篇模块。
*****
不知不觉间,天气变暖,九六年的高考如约而至。
提前一个月,王梦梅就念叨着要给钱苹补补营养。
“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段,可不能亏着。”
平心而论,钱苹在这里上学的一年,着实是个省心的孩子。王梦梅是越看越喜欢,心里盼着她有个好结果。
高中门口一到晚上就围满了家长,高三的晚自习是三节,一直上到晚上十点半。有些家长就趁着晚自习开始之前给孩子送饭。
王梦梅就趁着自己还没忙起来的时候,给钱苹先做一份饭。
大鱼大肉的换着来,每天都丰盛的很。
钱苹特别不好意思,小姨忙她是知道的,忙成这样还给她送饭,叫她心里暖暖的。
王梦梅给她的饭盒里塞了满满的烤牛肉干:“你旁的心都不用操,有啥事直接找我或者找你小姨夫,这一个月,旁的事都没有你的事重要。”
这一个月,王梦兰来了三次。
当妈的再说对女儿不抱有希望,但还是盼着她好的。
只是王梦兰太忙了,每次来的时候都憔悴的厉害,待不了多久就又回去。
嘴上比谁都嫌弃,最后一次来却带了一个红色的土布包。
“镇上有家人去庙里求的,回来随手送我一个,你给她带上吧……带不带都行,反正我瞧着她也是指望不大。”
王梦兰不陪考,王梦梅也没劝。
孩子考试呢,她姐实在不是个好脾气的人,俩人要是中间吵起来,这不影响钱苹的考试心情吗?
很快,考试时间就到了。
“像是什么考的怎么样,能不能考多少分,这都不能说。”
简梨翻个白眼:“王梦梅女士,你女儿真没有那么傻。”
她知道在她妈那里,她现在是顶着一个“口无遮拦”的帽子的,但她也不是人人都怼。她又不是傻子,明知道钱苹心态不稳,还故意去搞人心态。
王梦梅将信将疑的看了一眼女儿,然后开始安排高考两天的细节。
首先是把简锋赶到店里去住。
今年开了春,她就给饭馆里放了两张折叠床,有时候下午不忙了,她跟店里的员工都能休息一会儿。
“小梨你晚上跟我睡,别吵着你姐。”
安排好家里的两个,王梦梅又开始给钱苹检查书包和准考证。
第二天一大早就端出来油条鸡蛋,其中一个红皮的鸡蛋被她放在钱苹面前。
“快吃,等吃完了我送你去考场。”
大概是家里有个高三生,王梦梅也开始关注起大院里其他的高三考生。也不知道是谁说的高考这天要吃一个红鸡蛋,图个红榜提名,今年的高考前,菜市场的红鸡蛋都被家长们买空了,王梦梅也抢了几个。
她打算这两天每天早上都给外甥女煮一个,管它准不准呢,吃了就是好兆头。
钱苹乖乖的吃下了红鸡蛋,被王梦梅送出门的时候看见简梨跃跃欲试要说些什么。
“小姨我拿个东西。”
出了门的钱苹又折返,摸摸简梨的头,然后什么也没说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