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父皇他居然开挂by霖小墨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29
“混账!”
如果说前头还仅仅只是因为这文章里传达出来的内容而生气的话,
那柳大人现在就是因为他自身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冒犯,真真正正地怒发冲冠了——
虽然那些骂人的话好像都只是在骂王朝那些并不存在的官员们。
可搁现实里,他们这些人不也同样都是反对甄襄的吗?
那这不就等同于是也在骂他们?
柳大人自问在朝中的这些年,他虽未立下什么了不起的汗马功劳,可却也是兢兢业业,
没有功劳亦有苦劳的!
如何能被扣上“误国贼子”这样诛心的评价?
更侮辱人的是那撒把米让鸡来啄的话,岂不是说他连那种无脑的畜生都不如!
写这文章的人简直目中无人,太过狂妄放肆了!
今日他定要去御前告这一状,让陛下把那混账东西抓起来下大狱,
最好是处死以儆效尤!
恰在柳大人最最激动的时刻,正一路小跑着往皇宫赶去的马车陡然一个急停,
猝不及防之下,让他脑袋直接撞在车厢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更加愤怒了的柳大人唰的一下撩开帘布,张口就骂:
“会不会赶车?突然停下来做什么!”
“回老爷话……”
赶车的小厮被吼得缩了下脖子,满脸为难之色:
“实在是这前面的路口,堵了……”
“路口堵了?”
这条路自打被太女殿下亲自敦促着用水泥重修过一次之后,最是平整宽敞不过了。
平日里便是四辆马车并行,都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如今这个点,又没什么特殊情况发生,如何会堵了?
柳大人拧眉朝着前面的路口望去,却见那边足有十驾马车,横着竖着斜着的尽皆有之,也难怪会堵城一团。
“莫不是发生了什么老夫不知道的事情?”
柳大人心生疑虑,当即吩咐赶车小厮道:
“你去前头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是!”
小厮不敢耽搁,连忙就跳下车架,去找前头的人询问起来。
不多时,便又带着他刚打听到的消息折了回来:
“回禀老爷,前头好像是有几位大人和您一样,本来都已经快要到府上了,忽然又让车夫调头回宫去,
正好碰上几位要回府的大人,几方人马就堵在这儿了。”
“看来他们也是要进宫去告御状的。”
意识到这些人和他是一个目的后,柳大人冷笑一声,放下帘布坐回到了车内:
“老夫倒是要看看,这回那写书人,还能不能逃得掉!”
杜大人:“……”
“老杜,你怎么不说话?”
等着前头路口马车排开的工夫,柳大人自己一个人又絮絮叨叨地骂了半天,
等他意识到车内另一个人似乎有些过于安静了的时候,那双眼睛霎时间就眯了起来:
“你该不会是不想进宫去找陛下陈明此事了吧?”
“那倒不是。”
杜大人沉默片刻,终于还是说出了他心中所想:
“我只是觉得……咱们现在这样子,真是像极了文章里那些反对甄襄的大臣们。”
柳大人:“?”
胡说八道!
他……他……
柳大人很想反驳,可话到嘴边,却愣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两人大眼瞪小眼儿地对视了好一阵子,
半晌,柳大人终于再度开了口,只是气势却远没有之前那般有底气了:
“莫非杜大人是觉得,那文章里的事情真有可能发生不成?”
“未来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杜大人抿了下唇:
“太女殿下的那些个新发明出现之前,柳大人能想象得到,天盛会有今日这般的盛况吗?”
“你也说了,未来的事谁都说不准!”
柳大人还是不愿接受自己很有可能真就是文中那些大臣之一的事实,气闷地继续反驳道:
“你怎么就不知道那文章里的内容全都是写书人自己胡编乱造的?
况且咱们有太女殿下在,何须担心天盛往后无法继续进步?”
“那柳大人有没有想过,这《大国》,其实就是太女殿下写的?”
“这不可能!”
柳大人一下子就炸毛了。
他不是想不到这一点,只是潜意识里他就拒绝自己往这个方向去想。
毕竟这《大国》若真是太女殿下写的,那说明什么?
说明殿下想要进行科举改制,但料到了他们这些人不会同意,
更说明了《大国》今日这章最后结尾部分的内容,就是在指着他们这些大臣的鼻子,骂他们井底之蛙,鼠目寸光,刚愎自用,冥顽不宁,误国贼子,
骂他们不如墨上撒米令鸡啄之!
“绝对不可能!”
柳大人疾言厉色,也不知到底是真的在反驳杜大人,还是单纯在说服自己:
“杜大人之前不是就已经去问过太女殿下了?当时殿下可是亲口说过,那文章不是她写的!”
“咱们这位殿下喜欢忽悠人那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杜大人小声哔哔:
“柳大人竟是到如今,都还没认清这一点吗?”
柳大人:“……”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不得不说,对方这话真的……太有道理了。
他颓然地佝偻下了腰身,冷静下来之后,很多事情就更容易想通了:
“那你说,这所谓的大炮,殿下是不是已经有想法儿了?
若是如此,那咱们不就更不用担心……”
“老柳啊!”
杜大人无奈地叹了口气:
“太女殿下是储君,不出意外的话,未来还会成为天盛的皇帝。
她不可能永远像现在这样,一闲下来就往工部跑。
而且就算她能,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殿下她也不是真能千岁万岁活下去的。
便是她能活到八九十,那之后呢?
将天盛的发展仅系于殿下一人身上,这做法未免也太愚蠢了些!”
“那照你这意思,咱就该支持殿下,把那什么数理化全都加进科举要考的内容里头,以后天下读书人都得学这劳什子的数理化?”
柳大人仍是满脸都写着不赞同三个大字:
“就算殿下的担忧是对的,这也叫矫枉过正!”
“咱们能想到的东西,陛下和殿下能想不到?”
到底是最早从愤怒中冷静下来的人,杜大人如今已然想通了许多——
“倘若这《大国》真是殿下写的,你以为陛下会全不知情?
既然陛下知情,但却还选择了默认,那就说明陛下其实也是赞同的。
一会儿进了宫之后你且看着吧,殿下她定然早有计划!”
“……”
两人说话的这段时间里,前头堵住的路口,也终于被疏通了。
十几辆马车齐齐调头朝着皇宫赶去,
不同的是,如今柳大人面上早已没了先前那种恨不得立刻马上亲自抓人下大狱的愤怒,
取而代之的,是满面的纠结与忧虑之色。
小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宫门之外,
不多时,御书房内的云舒和宣武帝也毫无意外地从李德海口中听闻了群臣宫外求见的消息。
“来得还挺快。”
云舒端起她提前凉好的茶水喝了一口,轻啧一声:
“看这架势是在马车上就看完了全部更新,直接半道上就折回来了。”
“才只来了十几个。”
一旁宣武帝闻言,忍不住幽幽地瞥了她一眼:
“就你文章最后的那几句话,他们没有全部折回来,朕都觉得稀奇。”
“这有什么可稀奇的。”
话虽这么说,可云舒还是垂眸理了理身上的衣袍,俨然一副进入备战状态的模样。
第376章:柳大人立场突变?
宫门与御书房之间的距离并不算太远,柳大人他们很快便出现在了宣武帝和云舒面前——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女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免礼。”
大约是想到这帮人刚刚才被自家闺女儿用一种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的话语骂了一通,这才气得一刻也等不了,半道上就折回来找他告状了,
宣武帝虽不至于心虚,但语气还是下意识地稍微放温和了几分:
“不知诸爱卿这般兴师动众地来找朕,所为何事啊?”
“陛下!”
有性子比较冲动的,听见这话当即就想要告状,
结果刚一抬头,话还没说出口,就先被云舒桌上那几乎已经垒成了一面墙,将她整个人全部砌在里面的书册给镇住了——
“殿下这是?”
“嗯?”
听到有人提及了自己,云舒从“墙”内抬起眼来:
“怎么了?”
“殿下这些书……”
“哦,你说这些啊!”
云舒如梦初醒般随手举起一本儿,特意让那些大臣们看清了封面上写的字儿:
“之前本宫平定七国之乱,得胜归来之后,父皇曾教导本宫,让本宫戒骄戒躁,
毕竟那基于化学知识研制而成的新武器,制造法子并不难,况且这数理化知识本就是本宫之前从海外得来的。
本宫能造得出来,海外那些国家的人自然也都能造得出来。
本宫深以为然。
正好这几天临近除夕,每日要看的折子少了,本宫好不容易有了点儿空闲时间,就琢磨着尽量再多学点儿数理化这方面的知识,
看还能不能再捣鼓点儿更厉害的武器出来。
毕竟咱们天盛朝这方面的人才也少,大家都不乐意学嘛!”
众大臣:“……”
好家伙,他们这都还没开口呢,话就都让殿下给直接堵死了?
都是一群在朝堂中浸淫已久的老狐狸,即便之前怒火上头无心思考,到这时候也都回过味来,清楚地意识到这一切全都是太女殿下,甚至陛下安排好了的。
原本想要告状,甚至要求宣武帝治那写书人罪的话,自然是没法儿再说了,
但他们这一大群人气势汹汹地入宫求见,最后却什么也没说……
岂不是显得他们很呆?
十几个大臣面面相觑,最后还是杜大人上前一步,拱手道:
“殿下,其实我等今日进宫求见,是因为看了那篇名为《大国》的连载文章。”
“《大国》?”
云舒挑眉,故作不知:
“这文章怎么了?”
“回殿下,这文章里着重强调了数理化的重要性,并且还提到了一种新武器。”
杜大人说到这里的时候,还忍不住抬眼望云舒那边看了看:
“这种新武器与投石器十分类似,但投出去的却不是石头,而是炮弹。
它可以将炮弹直接投出一两里地的距离,让炮弹精准地在敌军阵营爆炸。”
“嘶……”
云舒像是被点醒了一般,豁然开朗:
“这想法不错,本宫就往这个方向先琢磨琢磨看看!”
“……殿下的意思是,这新武器,真的可行?”
见云舒没有要承认《大国》就是她自己写的的意思,杜大人也识趣的没有点破,只是略显激动地追问道:
“那这种新武器的制造法子,可容易?”
“这都还没造出来呢,本宫怎么知道容不容易?”
云舒无语地瞥了他一眼:
“不过肯定是比咱们现在这个要难的。
而且理论上来讲,只要有人能花他个几十上百年来专攻这个领域,
说不定……”
她抬起眸,目露憧憬之色:
“说不定,哪天咱们就在这盛京城里,只动动手指,便能不费一兵一卒地干掉一个想要侵犯咱们领土的国家。”
“这怎么可能!”
群臣之中,有人惊呼出声:
“那岂非神力乎?”
“神力?”
云舒将这两个字儿单拎出来重复了一遍,失笑着摇了摇头:
“确实,之前本宫那新武器第一次用在战场上的时候,也被人说过是天神之威来着。”
“……”
好令人无法反驳的一句话!
众臣再度沉默下来,明明有很多话想说,可到了嘴边,却又一句也说不出口了。
半晌,还是云舒率先开口,打破了这份沉寂:
“所以,诸位今日这么兴师动众的,就是为了问本宫这件事儿?”
“自然……不是。”
见旁边站着的其他那些个大臣们还迟迟没有动静,
柳大人心下一横,宛若就义般往前迈出了英勇的一步:
“老臣斗胆,恳请陛下与太女殿下重视数理化这三门科目的发展,将其纳入科考范围!”
柳大人一语落下,原本还在装鹌鹑的那帮大臣们登时都有些绷不住了,
一个个不是扭头对着柳大人怒目而视,就是压着嗓子咬牙切齿地小声质问柳大人。
再有的,更是按捺不住地直接提出了反对意见:
“科举考试不是儿戏,天下读书人多的是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一朝金榜题名时的,
贸然将大家知之甚少的数理化这三门加入其中,定会招致学子们的不满!”
“可这是能够最快将数理化三门学科发展起来的法子!”
柳大人据理力争:
“学习科举原先的那些内容固然重要,可数理化难道就不重要吗?
老夫记得张大人当年也曾是状元出身,敢问张大人,炮弹来临之时,张大人能靠着你念过的那些书,把它挡下来吗?”
“你这是强词夺理!”
张大人被气得脸红脖子粗的:
“本官是文臣又不是武将,那炮弹来了怎么也轮不到本官去挡!”
“你……”
“好了好了!两位大人先别吵了!”
云舒坐在“书墙”后头,愣是等到两个人都吵红温了,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劝道:
“其实这事也不是不能折中,常规科举之前怎么考,现在就还怎么考,
咱们只要单独再加一个和常规科举同步进行的数理化科举不就行了?
这样既不影响那些参加常规科举的学子,也能帮助朝廷更好的选出需要的人才。”
第377章:老夫为何就不能变成“甄襄”?
虽然另设数理化科举什么的,照样也还是会减少常规科举这边原有的名额——
至少工部那边的缺口,往后肯定是绝大多数都要给通过数理化科举上来的人了。
但有了柳大人前头的那一番提议,两相对比之下,云舒这折中的方案,就显得让人好接受了许多。
一群人就此事在御书房里仔仔细细地商议了足有一个多时辰,最后还是宣武帝大手一挥,让大家回去再自行整理整理思路,写成折子,明日早朝当堂再议,
这帮大臣们才总算是又御书房里出来了。
虽说新加数理化科举的事情,如今几乎已成定局,
但一想到大家进宫之前,明明都还是统一的意见,
可进到御书房后,柳大人却突然临阵倒戈,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感觉遭到了背叛的大臣们便很难能给柳大人一个好脸色——
“还是柳大人厉害啊!之前还装作没看过《大国》的样子,
现在看来,柳大人莫不是早就知道了太女殿下的谋算?”
“柳大人之前装得还真不错,我等实在佩服至极啊!”
“哼!”
眼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大臣们或阴阳怪气,或冷哼甩袖着离开,
最近都和柳大人乘坐一驾马车的杜大人也忍不住多嘴问了两句:
“柳大人之前不是还坚决反对将数理化三科加入到科举当中吗?
方才在御书房,怎么突然就改变主意了?”
“咱们进门之后,太女殿下说的那番话还不明显吗?”
柳大人理所当然地道:
“既然明知此举势在必行,老夫为何还要冥顽不宁,坚持让自己成为《大国》里被后世怒骂误国的臣子之一?
总归老夫之前也没公然说过什么反对的话,那老夫为何就不能变成‘甄襄’?”
杜大人:“???”
好一个奸诈的柳老贼!
该死的,亏他开始最早醒悟过来的那一个,方才在御书房的时候,他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招?
竟叫这姓柳的抢了先……
该不会后世历史上,柳老贼真就能留下如“甄襄”一般的美名吧?
若是如此,他只怕入土了都要被气得再爬起来!
为了能和柳大人争这一个在史书上留下美名的机会,杜大人回府之后便将自己关进书房里,从新建贡院,明年春闱另设数理化科举开始写起,具体到整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每一个细节问题,
全都井井有条地注意罗列出来,并详细地配上了解决方案。
只待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李德海刚喊完“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他立刻就抢在所有人前面,率先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老臣有本奏!”
“准奏。”
“陛下,臣以为……”
将自己昨日辛辛苦苦整理出来的内容大致陈述了一遍,
杜大人语气坚决,掷地有声地总结道:
“故此,臣以为,另设数理化科举一事,刻不容缓!”
昨日未曾入宫,消息也不怎么灵通的那些个官员们一个个都傻眼儿了。
眼瞅着这除夕马上都要到了,杜大人这个时候搞出这么大件事儿来,怕不是疯了?
他们下意识地就想要出列反驳,
然而脚下步子还没迈出去,他们便又敏锐地注意到了另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儿——
前排的那些大佬们……怎么都没啥动静?
莫非……
“臣附议!”
就在后排那些个官阶较小的还在兀自猜测着这些大佬们是不是打算憋个大的的时候,
前排,被杜大人抢先了一步的柳大人也连忙站了出来:
“听闻天盛如今这些数理化的书籍,有不少都是从海外传入的。
倘若让那些海外国家掌握了更加先进的武器,必将对我朝产生威胁!”
“臣附议!”
前排大佬们都一个接一个地站出来附议了,后排的小虾米们自然也无法再掀起什么浪来。
另加数理化科举的事儿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定下了,
宣武帝指派完除夕后负责数理化科举的官员,本以为今日的早朝差不多就到这儿了。
他屁股都已经隐隐有了要离开龙椅的趋势了,
站在第一排的云舒却忽然慢悠悠地出列了:
“禀父皇,儿臣还有禀奏。”
“你?”
宣武帝一愣,又不动声色地坐了回去。
这小崽子天天就在他眼前晃悠,居然还能有他不知道的事儿要奏?
宣武帝有些好奇:
“何事?”
“回父皇,儿臣以为,天盛想要发展得更加繁荣昌盛,除了要重视数理化这些科目本身之外,更要重视人才本身。
只有拥有康健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云舒一本正经地从怀里掏出了一本儿医书:
“这是儿臣前不久才寻到的一本医书,上面明确有写到,睡眠对人体的健康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子时沉睡,胆经活络,有助于胆囊调理,促进面色红润;
丑时沉睡,肝经旺,熟睡养肝护肝;
寅时沉睡,肺经旺,有助于肺部输血,可令晨起之后精力更加充沛,
而卯时睡眠,则大肠经旺,可助身体排泄不必要的秽物。
所以对人体而言,最健康的作息时间,应当是由子时睡至卯时,
可现在大家基本都只睡到了寅时,如此作息,不仅令肺、肠无法得到养护,而且就连出门时的那天儿,都恰恰是最冷的时候,极不利于身体。
故此,儿臣以为,早朝时间,大可以往后延至辰时。”
宣武帝:“……”
众大臣:“……”
好家伙,这又是一个重量级的大事件!
虽然细说起来,好像也不是特别大……但早朝时间即便往前再数上千年,那也都是雷打不动的卯时就开始了,
殿下这一出手,就想把它往后延一两个时辰……
这是不是有些过于离谱了?
后排的小官员们暗搓搓地探出了脑袋,还以为这也是大佬们提前都商量好了的。
然而这一次,他们显然又想错了——
因为大佬们也表现得很懵逼,甚至就连龙椅上的宣武帝听完云舒的上奏,都沉默了。
第378章:朝九晚六它不香吗?
但或许是因为云舒之前就用生活习惯影响健康这一套说服过他把那些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分给底下人去做,
并且这一点还得到过人生选择模拟系统的认可,
所以宣武帝回神的速度也还算是比较快的。
他不动声色地扫了眼底下那群总喜欢跟他讲“老祖宗规矩”的大臣们,也没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沉声询问道:
“诸爱卿以为如何?”
“回陛下,臣以为……可召太医前来,看看这医书中记载的内容是否有误。”
前排,柳相沉吟片刻,恭声道:
“上朝时间毕竟关乎陛下龙体,而陛下龙体更是关系着天下万民,
再如何慎重,都不为过。”
“臣等附议!”
“既如此,来人,宣太医!”
宣武帝下了令,但太医要从太医院那边赶过来,总还是需要些时间的。
他随意地翻了翻云舒递上来的那本医书,淡声道:
“按照现行的上朝时间,朝臣们寅时起身后,用些简单的茶点,然后入宫上朝,这段时间是不必处理公务的,
所以天亮没亮,影响也不是特别大。
总归下了朝,该当值的时候,天色便也大亮了。
但若是将早朝时间延后,这中间耽误的一两个时辰,如何补上?”
“既然早朝时间往后延了,那下值时间也同样往后延一延不就行了?”
云舒毫不犹豫地道:
“现如今我朝官员下值的时间着实是有些早了,申时初日头可还高着呢,等到酉时中也不迟啊!”
现代社会可都还没享受到下午三点下班儿的福利呢,
早上多睡会儿,晚上六点再下班它不香吗?
“殿下有所不知。”
大概是云舒说这话的语气有些过于理所当然了,宣政殿内,又有大臣忍不住站了出来:
“单看申时初便下了值,这时间或许是有些早了。
可京城……还是挺大的,朝中许多同僚任职的地方与住的地方离着也比较远,下了值想要回府,可能都得花上半个多时辰。
回府之后还要用饭,消食,之后才能洗漱睡觉,
总得算下来,这个时间便不算早了。”
“戌时中便睡了,这个时间算下来当然不算早。”
现代晚上八点,好多人班儿都还没下呢,
十点再睡也不迟啊!
云舒淡定地转过头:
“周大人可还记得,本宫刚刚说的,有益于身体的睡眠时间?”
周大人:“……”
记得是记得,可那一般到了戌时……尤其是冬季的时候,可能酉时中那天儿就黑透了,
不睡觉他能干嘛?
“周大人是担心天黑的问题?”
虽然周大人并没有直接开口说出他的想法,但云舒还是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不过她显然也是早有准备——
“周大人可还记得,麟德殿?”
“自然记得!”
万寿节那晚的神迹,他现在回想起来都还惊叹不已,
不出意外的话,周大人觉得他应该是能一直记到自己寿终正寝的那一刻!
不过太女殿下在这个时候提及此事,莫非……
周大人呼吸一顿,情绪骤然激动起来:
“莫非殿下还能让其他地方也如麟德殿一般,再无黑夜?”
“黑夜还是要有的。”
她可没有那个能耐影响地球自转!
况且黑夜的存在不管是对自然环境还是人体机能也都同样重要。
云舒老神在在地晃了下脑袋:
“本宫只是可以在黑夜下,点起一片光亮。”
“若真如此,那晚些歇息,倒是真不影响什么了!”
一想到自己府上未来也能如麟德殿一般,夜里几乎比白天还亮,周大人就激动到甚至都有些控制不住自己面上那雀跃的小表情了!
好在他激动归激动,倒是也没忘了关心一下云舒这位太女——
“殿下,朝中这么多官员府上若是全都点亮了……对您的损耗会不会太大了些?”
“对本宫?”
好家伙,这周大人该不会到现在都还以为那真是耗费什么神力才能点亮的吧?
意识到周大人在担心什么后,云舒忍不住笑了起来:
“损耗确实挺大的,所以京城主干道上的灯由国库出钱来造,
至于诸位府上的,就得由各位大人们自行决定了。
便如当初铺设地龙时一般,诸位大人想买多少灯,就买多少灯。”
“……灯?”
周大人错愕:
“殿下说的,莫非是灯笼?”
“本宫以为麟德殿内到底有没有灯笼,万寿节那日,周大人便已经看清了。”
云舒挑了下眉,见周大人仍是一脸迷茫的表情,
唇角的笑意不由更深了几分:
“说起来,这灯,也是靠着物理化学知识做成的。”
竟然是靠着物理化学做出来的!
是他花银子就能买到的东西!
周大人震惊之余,也越发兴奋起来:
“那不知这灯,价值几何?”
“咳!”
眼看着他的宣政殿都快变成某个小崽子经商做买卖的地方了,
上首宣武帝终于忍不住假咳一声,打断了两人越跑越偏的对话:
“这医书上所言究竟是真是假都还未经证实,你们商量这些,是不是太早了点?”
“回父皇,夜里烛光稍显昏暗,便是不为其它,这发电机与灯也还是同样可以推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