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户家的漂亮继女by慕夏衣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12-29
可关月旖又病了。
这一回是因为烧烤摊的张阿姨请她吃烧烤,关月旖贪嘴,吃了几串魔鬼辣的烤油豆腐串,然后嗓子就哑了。
关春玲被急得不行。
因为再过几天就是逸仙大学的新生报到时间。
听说新大一的学生入学是要搞军训的。
如果月月生了病就不好了。
于是,关春玲又熬煮了一大锅沙参玉竹银杏粥给女儿吃。
然后——
许培桢找了来。
他是来向关春玲告别的。
单位向他发出了必须要回岗位工作的命令,
他必须要离开这儿了。
许培桢的告别,显得沉重多了。
他对着关春玲慢吞吞地说了自己即将离开的事儿以后,
就坐在何婶家门口的花基那儿,久久不语。
许培桢心里很难受。
他向关春玲表白被拒了,所以她不是他的谁。
以至于在面对他的告别时,她看起来好像并不难过,甚至还朝着他微笑,说道:“这就对了,早点儿回去吧,生活和工作总是要走上正途的。”
“不过——”
“许培桢,你千万别放弃小月月呀!”
“她一定还在盼星星、盼月亮的,就昐着你能带她回家。”
关春玲的笑容很暖。
许培桢的眼眶慢慢湿润了。
他的内心其实并不像现在外表显现出来的这么镇定。
自从那次表白被拒后,他已经复盘了很久。
他确信,关春玲就是他理想中的妻子人选,也是他三十四岁人生中,头一回喜欢上一个女人。
没想到他鼓起所有勇气表白……
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她拒绝了。
不甘心。
许培桢很不甘心。
但他又没有办法,她不同意、她不喜欢他、她甚至不和他在同一个城市……
连普通朋友之间的感情都很难维系。
所以他黯然神伤。
他坐在花基上,大长腿委委屈屈地曲着,看着头顶的月亮直发呆。
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人生头一回如此清楚、且强烈地感受到孤独与寂寞。
他眼圈泛红,喉头发堵。
心里有很难过的情绪想要发泄……
可理智又压抑着让他冷静下来。
突然——
面前出现了一大钵热气腾腾的粥,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药香与猪肉的香气。
许培桢抬头,看到了关春玲的笑脸。
她说,“这是沙参玉竹银杏粥,月……我家大月月吃剩下的,你要是不嫌弃——”
许培桢已经就着钵沿,慢慢“喝”起了肉粥。
这粥真好吃。
有种……家的味道。
就是太苦了些,又好像咸了点。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不舍的眼泪悄悄滑进了粥钵。
第34章 加了侯柱酱的萝卜牛杂味……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关春玲和关月旖都没出摊,母女俩关上门细细地商谈了许久。
两天后,关月旖的嗓子养好了,上火症状也消失了。
关春玲停掉了糖水铺的生意,但在糖水铺里做了几样菜,请太平巷里和她玩得好的小贩们过来吃饭。
一共来了十来个。
有的是两口子一块儿来的。
吃饱喝足后,关春玲说起了正事儿:
“大哥大姐们,弟弟妹妹们,我今天请大家过来吃饭啊,一是感谢大家对我的照顾,二是有事想和大家商量。”
“是这样的,红姐已经回老家去了,她把糖水铺子转给了我。可你们看看,这铺子这么大,足有六十多平方呢!”
“我月月马上就要开学了,我一个人也顾不过来,所以我打算找人来平分铺租。”
说着,关春玲按照之前她和女儿商议好的招商办法告诉大家:
这个法子其实是关月旖想出来的。
其实就是把糖水铺改造成为多元美食集市。
这间铺子很大,
关月旖希望能吸引很多很多的小贩过来,大家把摊子沿着墙摆一溜,尽可能把摊子摆小一点儿,节省出铺子中间的大量位置。
然后,铺子的中间集团,用来摆放桌椅,好让客人坐下来吃东西休息。
如果摊子太大,那就挪到铺子门口去。
关春玲一边解说、一边比划,大家很快明白了。
但,大家面面相觑,没人吭声。
眼见就要冷了场——
关月旖开了口,“伯伯婶婶们,叔叔阿姨们,你们是不是在担心……这分摊的铺租啊?”
卖煎饼果子的林叔叔点头,“关姐,不是我说……现在上下九的铺子,一个月的房租怎么也要三四千块钱!”
“你刚才提的想法特别好,可这么一个铺子又能招来多少商?”
“就算你招十个人进来摆摊,还不考虑那个摊子的面积大小,全部平均分,那也要三百一个月啊!”
“关姐,我生意没你好,我一个月最多也就只能挣三百啊……有时候我太累了还想休息一下,那一个月还够不着三百块嘞!”
林叔叔这么一说,其他的小贩也跟着点头。
关春玲笑了,“我就知道你们有这方面的顾虑,我也不怕实话告诉你们——”
说着,她将红姐之前的房租钱说了,也把她已经跟房东谈过、但房东不同意续时维持原价的事儿说了……
大家全都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并且议论纷纷:
“哇,原来红姐的房租才一千块钱一个月啊,难怪她生意一般般,我看她也不着急,什么都随便、无所谓的样子!”
“那是因为人家和房东一次性签了六年合同的原因吧!”
“也就是说,这种一千块钱一个月房租的福利,我们最多只能做三个月是吧?这是天降横财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赚钱机会!小关,我愿意入伙!”
“一个月一千块钱的房租,十个人分摊的话,一个人一个月就是一百块钱!我觉得可以啊!因为我现在在鞋店门口摆摊,他们都要收我六十一个月!我觉得我要是在小关的铺子里,大家都是卖吃的,可能更加吸引顾客……那我愿意!小关,算我一个!”
“关姐,我还想问一下,你是只招十个人吗?多招几个摊子啊,把一百块一个摊子的价格打下来!”
大家爆发出欢笑的笑声。
关春玲也笑了。
她对大家说:“既然大家都有这个意向,那我就……进一步来说说细节吧!”
这铺子虽然看着大,但如果要挤下十来个摊子的话,也就不大了。
铺子的空间被大家的小摊挤压了,那么留给顾客坐下吃东西的空间也就不多了。
但是,如果一个美食铺子不能让逛累了的顾客坐下来歇脚的话,生意也好不到哪儿去。
所以关春玲提出了几个点:
一是集中收银,凭票送餐,
一是摊子不进屋,改为采用统一的灶炉,一个小贩一个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节省空间,
一是人手的征集,即每个摊子都必须轮流派出人手,来做额外的保洁员、洗碗工、传菜员、收银员的工作。
一是现有的桌椅也必须花钱做出微调,好让更多的顾客就坐。
一是她关春玲是组织方,又是管理者,所以除去平均分摊的铺租、水电费用之外,大家的收入,要拿出一成的提成来给关春玲。
小贩们先是沉思,尔后赞成。
当然了,他们也提出了不少疑问,
关春玲一早就已经和女儿研究透了,此刻胸有成竹,条理清晰地一一回答大家提出的疑问。
最终,小贩们终于齐齐点头。
关月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手写合同,请大家签。
是的,就算只是三个月的短租与合作,那也需要签一份白纸黑字的合同,避免将来不必要的纠纷。
当下又是一场兵荒马乱。
因为好几个叔叔伯伯都不识字,关月旖还得逐条逐句地解释合同上的条款给他们听。
而其他识字的小贩们麻利地签完合同以后,就赶紧跑去找他们认识的朋友通风报信儿去了!
因为关春玲说,她的初步意向是招收二十个美食摊位。
但今天到场的,一共只有八家!
那不得跑快一点儿呢?
这么好的事,要是晚了可就被别人给捷足先登啦!
章大姐是卖汤圆的,得知这样的好事儿,她高兴坏了,赶紧守在现场,又让她丈夫去找她弟弟章志刚过来捡这个漏
于是,章姐夫赶紧一溜烟地跑到了章志刚摆摊的地方,将这事儿说了,又催他赶紧和他一块儿去糖水铺签约,去晚了就没位了!
章志刚是卖萝卜牛杂的,平时自视甚高,又自诩清醒理智,谁也看不起。
刚听姐夫说,有人想把小贩们集中起来在一个正规铺子里卖美食?
章志刚嗤笑道:“这一听就好假!”
“同行都是敌人!这卖包子的肯定不希望卖馒头的生意好,因为大家都去买馒头了,他的包子就没人卖了!”
“这关春玲还想让卖包子和卖馒头的在一个屋檐下出摊?”
“一个顾客的肚量就那么大,吃了包子就吃不下馒头……你们这些人啊,还想去占别人的便宜,你们根本不知道,那是她关春玲把你们都当成傻子了!”
又听说这家铺子的房租只要一千块,大家一起分摊铺租,一人只需要出几十块?
章志刚愈发觉得关春玲在骗钱,“红姐糖水铺那么大的一个铺子,只要一千块钱一个月的铺租?”
“姐夫,你这人怎么这么容易上当受骗呢?”
“你去打听打听就知道了,上下九现在哪还有一千块钱一个月的铺子了?”
“要真有,我脑袋拧下来给你当球踢!”
“什么?是红姐以前签的长约……”
“嘿,姐夫,这种鬼话你也听信啊?”
“我告诉你,骗子都这么说!”
“我就问你一句——要是这铺子的铺租真这么低,那红姐为啥不干了?”
“我再问你一句——你怎么确定红姐是真的把铺子转给了关春玲?万一红姐是欠了一屁股债跑了,关春玲替她骗人进场呢?”
“到时候你们一进场就被房东给抓了,还扣了你们的东西要你们替红姐还欠下的巨额铺租呢?”
当听说关春玲没找大家要钱,只是让大家签了合同时,
章志刚觉得更搞笑了,“啊对对对,她不收你们钱,她大公无私,她是在为你们无偿做贡献!”
“还签合同呢!姐夫,就你这智商……你又怎么知道,她让你签的合同里有没有隐藏着的陷井?是不是现在你不用给钱,等你把摊子挪进去以后你就背上了债务?”
“就这你和我姐两个头脑简单、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根本不够关春玲那种老江湖玩儿的!”
“你还以为你捡到宝了呢!真是笑死!”
他姐夫怒了,“小关不是你说的这样,她人很好的。”
“之前我和你姐在后街食巷和小关一起摆摊的时候,被酸辣粉老板给举服了,害得我们都不能摆摊了。”
“也是小关带着我们在上下九,一家一家地问那些正规商铺,可不可以租门口的铺位给我们的。我们问了一圈,才找到了合适的地方,才行能继续摆摊做生意!”
“而且现在是你姐和小关签了合同,我们马上就要搬到糖水铺里做生意去了!”
“也是你姐让我过来喊你过去,说这事儿可耽误不得,再耽误啊……到时候名额满了,人小关就不跟你签合同了!”
章志刚冷笑,“哟,这么说,我还得多谢你们,踩了个坑、被灌了一口屎也惦记着我,非要把我拖下水哈。”
见他说得这样难听,可把他姐夫给气死了,怒道:“你爱去不去,反正你姐的话我已经转告了,你去不去、签不签跟我没关系!”
说完,他姐夫气呼呼地走了。
章志刚有些心神不宁。
他犹豫不决,想去,又怕被骗钱。
不想去,是害怕失去了赚钱的机会。
思前想后,章志刚还是决定先过去看看。
此时,糖水铺里忙乱得不行。
关月旖刚刚才为不识字的叔叔伯伯们解释完合同条款,
其他的小贩们又拉了一批叔叔伯伯们来……
有的小贩一听说就赶紧跑来,结果关春玲已经招够了人,他们很失望,急得快要哭出来,
最终,关春玲还是咬牙给他们匀了几个位置出来,最终又在铺子门口也安排了两个位……
尘埃落定。
关春玲一共招了二十六个美食小贩。
第一步,先登记小贩们的拿手绝活:
有卖包子饺子的,卖煎饼果子的,卖凉面凉皮的,卖卤鸡卤肉的,卖油炸粑粑的,卖臭豆腐的,有卖烧烤的,有卖汤粉汤面的,还有卖肠粉粥萝卜牛腩的……
这时,章志刚慢悠悠地赶了过来。
章大姐站在糖水铺门口抻长了脖子等着,
见弟弟章志刚直到现在才来,快急疯了,冲过去就给了章志刚一下子,骂道:“你个死鬼怎么才来啊?真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说着,还没等章志刚表态,章大姐就拉了他走到关春玲跟前,急切地说道:“小关啊,不好意思啊我弟弟刚才有事儿耽误了,现在才到。你能不能,再挪个位置给他?”
“他会做萝卜牛杂,手艺可好了!而且他那摊子又不占地方,你就留一个炉子一个锅的地儿就成,随便哪个旮旯角都行!”
“小关啊,我知道你也难做,毕竟那么多人要挤在一间铺子里对吧……”
“可我弟弟也挺不容易的,家里有老有小,全靠他一个人养。在外头摆摊啊,日晒雨淋的这些就不说了,可一天到晚还要被城管赶……小关,你帮帮忙好不好?”
关春玲一时半会儿没吱声。
因为刚才她让女儿登记的时候,知道刚才已经有一个卖萝卜牛杂的小贩签了合同。
萝卜牛杂是广州著名的本地小吃,不但本地人爱吃,外地人也很爱吃。
但一个美食铺子里如果有两家卖同样的小吃,这不太妥当。
于是关春玲开始思考,还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而关春玲的迟疑,深深地伤害了章志刚的自尊心。
他立时就炸了,眼睛瞪着关春玲,嘴里却冲着他姐大吼,“我一早跟……姐夫说了,她(关春玲)是骗人的了!你怎么还相信她啊!”
闻言,关春玲皱起了眉头。
刚才还熙熙攘攘、兴奋不已的小贩们齐齐陷入沉寂。
章大姐愣住,又羞又气,第一时间先向关春玲道歉,“小关啊你别介啊我这弟弟是个傻子!”
“你才是傻子呢!被骗了钱还帮人数清楚的那种!”章志刚怒道。
章大姐面子上挂不住,只好说道:“行了行了你要不想签,我也不勉强你,那你走吧!”
章志刚打量着这间糖水铺。
嚯,铺子还真的挺大哈。
他又打量着或站、或坐在铺子里的小贩们,发现有不少都是熟面孔……
他愈发惊疑不定,心想既然有这么多人都跟关春玲签了合同,关春玲应该没那么大的胆子骗那么多的人吧?
难道说,他还真的错过这天降的发财机会?
一时间,章志刚又悔又妒。
关春玲淡淡地说道:“章大姐,也不是我不想同意,主要是……你也看到了,一是我们实在挪不出位置了,二是你弟弟也不乐意,咱们还是别勉强了吧。”
章大姐也觉得没意思,赔着笑脸把章志刚拽走了。
关春玲则继续主持工作。
而章志刚被姐姐拽离了以后,站在糖水铺门口,恨恨地盯着关春玲看了好一会儿。
改造店铺的内容包括:
——她要求大家把自己的小摊放在出租屋里,只拎一个蜂窝煤炉、锅具、调味品和食材拿到铺子里来。
然后,她根据大家做的美食种类,来调整了一下小摊所在的位置。
这么一来,大家的摊位就固定了。
接下来,关月旖从废板站买回来的一批木板也送到了糖水铺。
在妈妈面前,关月旖还是不敢暴露自己会干木匠活,便去求卖煎饼果子的林叔叔,“林叔叔,你会不会做简易的搭板?”
关月旖比划了一下,告诉林叔叔,她要做一个木架,这个木架的功能有三种:
一是这木架需要将开放式的烹饪区、与顾客休息区间隔开来。
一是防止顾客近距离靠近小贩们的炉子和锅,以免发生意外。
一是让小贩们有放调味料的地方。
林叔叔懂了,并且朝着关月旖竖起了大拇指,夸赞了她好一通。
但,林叔叔不会干木匠活。
最后有个姓陈的卖水饺的叔叔说,他当过木匠学徒。如果对木匠手艺要求不高,只是需要做出最简单的木板架的话,那他可以来做,但需要几个帮手。
很快,几位叔叔伯伯都去帮陈叔叔干活了。
关月旖旁观片刻,放下了心。
因为陈叔叔的木匠活手艺不比她差。
于是关月旖又去了妈妈身边。
关春玲正在女人们布置任务:
——她要求大家为店铺制作菜名小牌,并且要在小牌上写出价格、还要画上不同的符号,贴在墙上:
比如说,关春玲卖的是串串香,那么她制作的菜肴名字就用白纸黑字写上,但白纸的边缘画上统一的黄色小花。
比如说,章大姐卖的是汤圆,但她的汤圆分成不同的馅料,价格也不一样,那么她制作的菜肴名字就用白纸蓝字写上,白纸的边缘画上红色的小花……
这么做,是为了让点菜员帮顾客点餐的时候,快速分辨出来那是个小贩负责的东西。
关春玲还要求大家一起制作一块布帛做成的招牌。
以及,她要求大家一块儿在大张的白纸上画菜票;
这个菜票,是顾客来消费时,代表消费了哪个小贩的食品的,非常重要。
再者,她还要求男性小贩不允许打赤膊,女性小贩不能散发,无论男女都要戴工作帽、戴口罩干活,好让顾客觉得烹饪环境干净卫生。
当下,大家乱成了一窝蜂。
但大方面有关春玲的管理,小方面有关月旖的跑腿与协调,事情进展得还算顺利。
等到陈叔叔他们把简易木架做好了,
等到章大姐她们把纸张裁剪好了还用不同的水彩笔画上了各种颜色的花纹后……
关月旖开始在菜牌写下菜品的名字与价格,又开始制作手写版的菜单。
关春玲在一旁叫嚷着,让大家一起想办法找块布或者什么的,拿来围一下那个木架,显得好看一点……
闹哄哄忙得差不多了,关春玲开始给大家做员工培训。
——点菜员要怎么招呼顾客,要怎么介绍菜品,记了单以后要怎么吆喝才能让相对应的小贩提前做好烹饪准备;顾客交钱后,要如何从收银员手里拿到菜票,然后将菜票撕成两半,一半给小贩一半交给顾客留底。
——收银员要怎么在点菜员的招呼下,以最快速度算计出正确的金额,收到顾客给的钱后,要如何迅速辨别钱钞的真伪,要如何撕下菜票交给点菜员……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每天收档后,小贩需要靠菜票来结算当天的营业额。
——保洁员要怎么在不打扰顾客用餐的时候,闷声不响且又轻又麻利地收拾好桌面卫生与桌下卫生;
——洗碗工呆在后厨洗碗,要怎么洗才最省水、最干净;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员工培训……
大家乱成了一团。
有人不识字,没办法当点菜员,
有人心算能力差,当不了收银员,
有人办事毛躁,当不了保洁员。
关春玲哭笑不得。
但好歹在点名、大家自己商量的前下来,艰难地凑齐了这几个岗位上的人手。
关春玲压根儿没打算去外头找人。
没啥必要。
内部消化就好。
当然了,在这几个岗位上工作的人,关春玲也明确开出了工资。
比照上下九各店面门口贴着的招工启事上写的。
大家都很高兴。
因为大多数小贩都是夫妻档,或者兄弟档,还有一家人一起的。
匀一个人手出来根本没问题,
甚至还能多挣钱。
只有一个人摆摊的更加没意见了——因为现在他再也不需要一个人要干完所有的活计,而是只要管好烹饪就行。没有顾客的时候他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或者有时间将大多数精力放在美食的调味上。
就这样,大家准备了整整一天。
第二天一早,乌合之众终于慌慌张张地开门营业了。
红姐糖水铺正式改名为春玲美食集市。
新店开张,悄无声息。
大家都挺紧张的。
本来呢,关月旖想怂恿妈妈来一套“开业酬宾大优惠”的,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优惠花样儿。
关春玲思前想后,没同意。
她的想法是:现有小贩们的素质与水平,根本跟不上月月说的这些优惠花样。
他们能在各自的岗位上,把应尽的职责做好、不出差错就够了。
而且现有的岗位职责对他们来说,已经很复杂,未必能胜任。
在现有的情况下,她不敢搞什么花样,甚至乞求着顾客少一点……
万一大家出了什么差错,还能有时间有能力补救。
而关月旖昨天见到了叔叔伯伯在岗位培训中的表现以后,认为妈妈的顾虑很有道理。
十点多,第一桩生意上了门。
一个年轻男孩过来了,进入铺子以后,看到二十多个大厨子虎视眈眈地盯着他……
他被吓住。
他下意识想离开……
充当点菜员的关月旖赶紧迎了过去,“小哥哥早上好,想吃点什么啊?我们春玲美食集市里什么都有?你吃早饭了吗?”
男孩张大了嘴,摇摇头。
关月旖,“我们这有汤粉炒粉,有饺子馄饨,你想吃的全都有。”
男孩犹豫片刻,“有粥吗?”
“有、有粥!”说着,关月旖指着粥档墙上的招牌,“小哥哥你看看,我们这儿的粥有各种口味的,价格也公道。”
男孩环顾了一圈儿墙上贴的菜牌,又暗暗比对了一下价格,说道:“我想要一份青菜鸡蛋粥,一份煎饼果子加肉肠加酸菜。”
“好嘞!”关月旖声音嘹亮地喊道:“三号粥档青菜鸡蛋粥一份,六号饼档前饼煎饼果子一份加肉肠加酸菜!收银台收钱两角七分钱!”
关月旖领着男孩儿去收银台那儿交了钱,领了菜票,撕下一截递给男孩,又领着男孩坐在座位上,然后走到粥档,将粥票递给煮粥的梅阿姨;再把饼票递给做煎饼果子的林叔叔。
梅阿姨和林叔叔早在关月旖大声叫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准备工作。
大约三五分钟以后,关月旖就把男孩子要的粥、煎饼果子递给了他。
这第一桩生意顺利完全成。
见男孩吃饱喝足,带着一脸笑离开了,
大家齐齐松了口气。
今天不是周末,来逛街的人不多。
一整个上午,来铺子里吃饭的顾客稀稀拉拉没几个。
给了大家一个缓冲的机会。
充当点菜员的关月旖、唐林哥哥、方叔叔三个人都开张了,配合得都还算可以。
一到中午,局面就不一样了。
突然有大批的顾客涌进了春玲美食集市,女多男少,
她们叽叽喳喳地问这个、要那个,
这个要加蛋、那个不要葱,
又或是点了十来分钟以后又反悔说不想要这个,想换一个……
直把关月旖等三人给饶晕了。
果然,唐林就出了错。
也不能怪唐林,主要是因为一个女顾客一而再、再而三的反悔,
在和唐林对质的时候,唐林嘴笨而不会还嘴,落了下乘,女顾客因此得意洋洋,要求做错的这份白送给她、然后还要再按她说的,重新做一份。
唐林气得眼圈儿都红了,抿着下唇委屈得不行。
唐林的爸妈一边忿忿不平地煮水饺,一边皱眉看着被欺负了的儿子。
关春玲过去问女顾客,“同志,刚才你点单的时候,先说想要三鲜饺子,又问能不能一半儿三鲜一半儿韭菜肉,后来又说你孩子不吃韭菜,想改回三鲜饺子,最后你又说,三鲜的不要了要改成芹菜肉的……对吗?”
女顾客愣住,显然没想到关春玲只是旁观者而已,怎么会记得这么清楚。
其实这也是长久以来摊摆儿练出来的。
在桐叶镇,比这女顾客更刁钻的海了去了。
尤其是逢年过节带着一大串孙子孙女儿从农村来镇上赶集的老太太们,
又舍不得钱,又想打打牙祭。
花最少的钱买一份工人饭,还要关春玲行个方便,这个菜也给一点、那个菜也给一点……
这种情况多了,关春玲就会特别关注这些喜欢出尔反尔的。
正好这女顾客叽哩哇啦的,
当时唐林一个人又要管好几个顾客,一时出了错。
还是关春玲给纠正的呢!
见关春玲说得清清楚楚,女顾客拿着这份芹菜肉的饺子,满面通红。
“你们这什么饺子啊?”女顾客气愤地说道,“吃着都是臭的!”
关春玲又道:“我们这儿点了水饺的客人,也不单只有您一个人,您要是觉得这饺子味道不对,大可以问问其他顾客。”
当下就有顾客说道:“不会啊这饺子挺好吃的!不夸张的说,我很久没吃过这么正宗的饺子了……做饺子的师傅,您是东北人吗?”
唐林爸立刻说道:“对!我们是哈尔滨人,您可真识货,一口就吃出了东北的味道。”
那顾客笑道:“我两年前去哈尔滨出过差,在市卫食堂吃过一次大葱水饺,一直惦记到现在……”
关春玲又笑着问女顾客,“要不您再试试,这饺子到底好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