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庶女只想吃瓜by寒苍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05
即使古人比较早熟,但是也不至于让一个才二十二岁的人变成这副模样。
简若宁想不明白,索性就不想了,王清婉又不会跑,她继续让云知去打听王清婉的事情,自己抽空去做一些别的事情。
吃瓜系统只是她人生中的一部分,不能因此占据她的整个人生。
上次俞树过来送香谱的时候她就发现了,俞树不识字,后来她又问了一下目前在真味楼为她办事的四个小厮,蒋仲稍微认识几个字,只是常用的字和数字,常远和王安完全不认识字。
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了,虽然可能在别人眼里,下人是不用认字的,只要听话就行,能把事情办好了,就已经是合格的下人了。
但是在简若宁这里不行,她觉得手底下的人必须得认字才行。
这一点就看简若宁甚至在碧落阁办了个小的学塾,教小丫头们认字就知道了。女子认字,本就少有,丫鬟认字,就更是没有必要了。
毕竟丫鬟要做的就是洒扫室内、设桌椅、摆放好盥洗的用具、等主人起床之后抚平床单被罩、叠好被子、厨房帮忙、缝洗衣物等等这些事情。
可这些事情都是不需要认字的,做熟了就可以了。就算是大家族里的丫鬟会比一般人家里的丫鬟强一些,但是要求也没有高到简若宁这个程度。
这些都是简若宁自己希望的,她希望手底下的人能够识字,懂得一些道理,这样大家相处起来,不至于产生什么大的矛盾。
究其根本,可能连简若宁自己也不知道,她让丫鬟认字的原因是她把丫鬟当成了手下,而不是奴仆,奴仆不需要认字,而手下需要。
不过不管是为了什么,俞树他们几个不识字在简若宁这里是一个很大的缺点,她当即派发了任务,叫他们几个去读书认字。
只不过俞树听到这个命令之后,脸上的表情有些惊喜,又有些为难。
简若宁直言道:“有什么事就说,我不喜欢吞吞吐吐的人。”
俞树:“七姑娘让小的们读书识字本是好意,不过小的们的身契都在侯府,只怕学堂不会收。”
这的确是简若宁忽略掉的,她想了想,道:
“既然没有学堂收,那我给你们批钱,你们单独请个老师,也不必是秀才,童生就可以。主要是教会你们常用的字。
顺便在请个账房先生吧,算学也稍微学一点,简单的计算还是要会的。”
“是。”本来俞树以为自己说出那句话之后,七姑娘就不会再提了,自己也终究是没有读书认字的机会。
谁承想七姑娘人竟然这般好,出钱让他们读书认字。俞树实在是没想到,决心以后定然更加尽心。
简若宁觉得这是必要的投资,直接给批了五十两银子,应该能用一段时间了,就在真味楼上课。如果真味楼里的人有要上学的话,也可以一起学。
至于手上的香谱,简若宁决定自己试一试看能不能制的出来,若是这香谱不错,其实卖香料也是个很赚钱的法子。
只是一般稍微好点的香,制法都是保密的,这香谱里有上百种种香,也不知道有没有好闻的。
一晃眼就又一个月过去了,已经是深秋,还真就让简若宁试出来了,这香谱记载的方子竟然还都很不错,不是寻常的香,味道都比较新,至少简若宁没闻过。
其中还有十来种香,是极好闻的,要不是这是自己配出来的香,简若宁都怀疑里边是不是加什么东西了,怎么闻了还想闻呢。
这香谱里边甚至还有失传了的香,就比如有一种叫百濯香的香,说是能一种在宴席见沾上了,回家之后就算多次洗衣服,也不会散去的香。
简若宁尝试过后,发现真的附着力极强,她那天做香穿的衣服,都放了一个月,让丫鬟洗了三四次了,还是能闻出来香味。
简若宁捧着这本香谱,觉得怪不得的程父能够从一个穷小子变成大户,这随随便便拿出一张方子,都能够作为一间香铺的镇店之宝了。
她决定一定要利用好这本香谱,这以后就是她的摇钱树啊。
开店的事情自然是仍然交给了俞树,至于选谁来做香不会将秘方泄露这件事,简若宁直接去牙行花了大价格买了十六个人,又在乡下四个村庄租了四间不同的房子。
将香分成四份制作,甲村制作完了之后交给乙村,乙村制作完了之后交给丙村,丙村制作完了之后交给丁村。
每个村子放三个人制作,一个人跑腿送东西。这样就不会泄露香的制法了。
香料是奢侈品,简若宁买原材料的时候还有些心疼自己的小钱钱,但是等东西制作完了之后,她就不心疼了,这香一定能卖出个好价钱。
香铺的名字叫沁香阁,里边丸香、香饼子、印香、香串、软香、香袋、线香应有尽有,还有独特的百濯香、百合香、青木香等等出自香谱的香料。
起初大家还因为价格有些高并没有人买,但是等到快过年的时候,沁香阁突然变得宾客如云。
一问才知道,华安郡主在宫宴上用了百濯香,这香一下子出名了,大家自然蜂拥而至,来买香了。
就这么一间还没有真味楼大的铺子,光是快过年这大半个月,利润不下千两,简若宁可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日进斗金。
因为这,她豪气的送了商姨娘一株长势极好的文心兰,三哥看了很久都没舍得买的弯月弓,六哥眼馋了好久澄心纸。
他们三个都很惊讶,简若宁只好说她偷偷做了点生意,然后赚钱了,再问,她就不说了。
商姨娘和俩哥哥本来就没想追究到底,他们其实也知道简若宁偷偷赚钱来着,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既然女儿(妹妹)不想说,也就不逼她了。
而后商姨娘天天照顾着这株文心兰,简若潇直接把弯月弓挂床头了,简若淮都不舍得用澄心纸,只是拿了他最小最细的笔试了试。
而云知盯了这三个月,终于在过年的时候,发现了一点不一样的,王清婉拿起一封新年贺贴的时候落了泪,然后就屏退了左右,一个人在屋子里待着。
这消息来自王清婉身边的霞儿,绝对真实可靠,只是霞儿不认识字,不知道究竟是谁的贺贴。
作者有话说:
晋 王嘉 《拾遗记吴》:“﹝ 孙亮 ﹞为四人合四气香,殊方异国所出。凡经践躡宴息之处,香气沾衣,歷年弥盛,百浣不歇,因名曰‘百濯香’。”
第29章 宫宴
马上过年,有很多事情要忙,王清婉要忙着照顾简若泓,没有空去插手这些事情,所以赵夫人很忙,非常忙。
自己家的各种亲戚就不说了,还有一些官场里的贵妇人需要交际,还有各处的节礼都需要准备好,打发人去送。
可能是因为简若宜出阁了,乐昌郡主没有人陪了,一个人在萱宁堂孤单寂寞,也可能是今年冬天是个冷冬,今年换季的时候,老人家感染了风寒,到现在都没有好利索。
对于自己的老母亲,简和砚自然是十分关心的,每天下午散值了之后,回了家都到萱宁堂贴心伺候着,希望母亲能够平安度过这个冬天。
简和砚都去了,赵夫人怎么能不去呢?两人之间是有不愉快,但是赵夫人是绝对不敢不孝顺的。
起初给简和砚挑媳妇,乐昌郡主就找了个旗鼓相当的,并没有高攀,等到之后简和砚官做的越来越大,越来越顺畅,简家就比赵家还要强不少了。
等到给简若泓挑媳妇的时候,简和砚秉持着自己的老娘的理念,也没有高攀,挑了比赵家高一层,但是和当时的简家相匹配的王家。
可如今简若泓也中了进士,简家和王家也渐渐开始有差距。
赵家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赵夫人看着是在府里威风八面的,可实际上论话语权,她只能排第四,乐昌郡主、简和砚、简若泓、然后才是她,连她的亲儿子简若泓都在她之上。
其实早几年赵夫人能够把持侯府,让简若泓身边一个妾室都没有,也有乐昌郡主放纵的关系。
毕竟乐昌郡主和简叶文就是这么过了一辈子,她并不觉得没有通房妾室是个大问题,也不觉得善妒是个大问题。
妒忌之心人人皆有,怎么到了女子手里就成了十恶不赦的罪名了?
起初乐昌郡主和赵夫人闹矛盾主要是因为无嗣的问题,赵夫人用不当的方法敦促简若泓读书,把自己好好的嫡长子读出了一场致命的病。
把自己亲儿子差点弄死,还铁心牛性,不加悔改。在这个基础上赵夫人还不让简和砚纳妾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而且鉴于赵夫人对于简若泓的严厉程度,乐昌郡主担心迟早有一天,简若泓会被赵夫人逼死,这才和赵夫人大吵一架,关系降到冰点。
简若泓作为嫡长子,他死了简和砚是要守一年的孝的,本来简和砚和赵夫人成婚七年才有一子已经是相较别人晚了许多了,若是再晚,岂不是都差辈儿了?
乐昌郡主的二儿子简和黎,比简和砚还小了三岁,可他的老大简若晟比简若泓还大四岁,如今二十六,简若晟十七刚刚成婚,媳妇就有了身孕,已经有了一个九岁的大儿子了。
对于赵夫人的固执,乐昌郡主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直接纳妾,她亲自寻回来的妾,不止是良妾,还是贵妾,以后她们院子里的事情,赵夫人就别插手了。
所以这才有了房姨娘、商姨娘,之后简和砚直接带回来一个关姨娘,赵夫人还闹过,可惜最终还是没闹出来个什么结果。
赵夫人瞧着不行,这才将自己的陪嫁丫鬟推出来打擂台,也好有个帮手。有了这群姨娘,赵夫人被分了心神,不会再将全部的心神都投入到大儿子身上。
简若泓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等他大了,搬到外书房去住的时候,乐昌郡主还在他身边插了不少的人,就是为了避免赵夫人再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
乐昌郡主护着,这也是简若宁、简若容、简若潇、简若淮他们四个能够平安出生且慢慢长大的原因。
赵夫人再怎么看不惯庶女,也不至于直接打一顿板子,连打手板到是要找借口的。若是做的太过了,郡主是一定要管的。
如今乐昌郡主病了,赵夫人哪怕是再不愿意,也是要近身伺候着的。要不然简和砚都得说她一顿。所以这一项就使得是赵夫人更忙了。
她已经失去了丈夫的宠爱,不能再失去丈夫的尊重了。
郡主的小女儿简和芙也时常过来,陪一陪自己亲娘说说笑笑的,还带来了自己的一儿一女,
邵景焕以及邵子悦来看望老人家,是以乐昌郡主的情况倒是好了许多。
病是基本没什么大问题了,只是最爱的孙女出阁了,乐昌郡主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
简和砚以及简和芙也只能多拉来自己的儿女们给老人家瞧瞧,自己再多陪老人家说说话。
而病好了的乐昌郡主也不愿意再看见赵夫人,孙媳王清婉都比她顺眼些。是以赵夫人又分出心神来料理府中的事务,将孝顺长辈的工作交给了自己的儿媳妇。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大权独揽的感觉十分美妙,所以赵夫人一直用着各种机会不让王清婉沾手府里的事情。
王清婉倒是也不恼,左右年年都是这样子,都说媳妇熬成婆,那她就继续熬着,总归赵夫人一定是先她一步而去的。
即将过年,京城中的消息一遭接着一遭,简若宁也吃了不少瓜,小小的从吃瓜系统中赚了一笔零花钱,虽然不多,但是也丰富了简若宁的小金库。
如今京城中最热的消息就瑾王要回京了,瑾王也是皇上的弟弟。先帝子嗣众多,皇上有许多弟弟,有平庸的,自然就有出彩的。
而其中最出名的,当年迷倒万千少女的,却是文采风流、潇洒爽快的瑾王。
瑾王儒雅风流,才望高雅,又风流多情,即使他离京十年,云游四方,却仍然令许多女子魂牵梦萦。
当初皇帝和这个小弟弟瑾王关系也极好,如今瑾王云游回来,自然是得举办一场盛大的接风宴,请了不少人。
宣平侯府家里有爵位,老太太是郡主,简和砚还是三品大员,自然也得带着全家前往皇宫赴宴。
虽然是晚宴,但是简家人还是得全家一大早就出来准备。乐昌郡主还专门派人送来了一些首饰。
简若宓、简若容、简若宁每人都有。出发前王嬷嬷还特训了三天,确保她们三个不出错。
女眷都在萱宁堂集合,大家都穿的很喜庆,乐昌郡主和赵夫人穿的都是自己品级的礼服霞帔,郡主是超品的青鸾霞帔,赵夫人是二品的翟纹霞帔。
王清婉暂时没有诰命,夫君也不是侯爷,只能和简若宁她们一样穿的隆重一点就是了。她穿的是仙桃、葫芦,寓意长寿吉祥、福禄多财,也算是中规中矩了。
简若容穿的杏红色织金锦蜀绣绣鱼戏莲花的图案,意思“莲”年有余。头上金玉堆砌,也是个鲜妍美丽的小美人。
简若宓过来瞧了简若容一样,很是瞧不上她头上那一堆东西,觉得加起来都比不上自己的镶宝石嵌点翠凤戏牡丹的金冠。
在大昭,只有皇后可用九凤,但是嫔妃、王妃也可用七凤,民间管的不严格,有的夫人不是诰命,却有钱,也会给自己弄凤冠。
平民女子也以成婚的时候戴凤冠、披霞帔为荣,可见在大昭,凤凰不是只有皇后才能用。
简若宓这金凤冠上有宝石,下有点翠,图案还是凤戏牡丹,当真是华贵极了,再配上妃色蜀绣花开富贵的裙子,衬的她明眸皓齿、光彩夺目。
简若容本来不想和简若宓争执,只不过她又不是瞎子,自然看到了简若宓的那一眼,气不打一处来,正想着怎么怼回去的时候简若宁来了。
简若宁穿的丁香色云锦苏绣错针的外裙,衣服上绣的是喜鹊和梅花,合起来就叫喜上眉梢。
戴的是红宝石的头面,是郡主刚刚送过来的,红宝石做的梅花簪子和衣服相互映衬,更显得简若宁冰肌玉骨、肌肤胜雪。
脖子上带着的金底座,镶羊脂玉的璎珞,手上金手镯,红宝石的戒指,也是金玉满堂的好意象,衬的简若宁是雪肤花貌、仙姿玉色。
就这么一通打扮下来,三姐妹里最出挑就是她了,简若容瞧着简若宁偷偷笑,还特地神气的看了简若宓一眼。
潜台词是:“你一天天的挑剔别人的打扮,可你也没那么漂亮嘛,还是先打扮打扮自己吧。”
简若宓也瞧见了简若宁,可她却觉得不足为惧,丁香色虽然也好,可终究不如妃色亮眼。更别提那梅花簪子了,小巧而已,哪里比的上她金凤冠的大气。
等到了宫宴之上,简若宁身为庶女,位置基本上已经在靠近门的位置了,等了快一个时辰,皇上都还没有来,席间已经有不少诰命夫人和贵女坐不住了,借着“更衣”的工夫出去松快松快。
乐昌郡主大概算了一下时间,离宴席开始还有一个多时辰的样子,也就叫自家的人都出去松快一下,一直坐着,万一扛不住了,晕倒在大殿之上才是丢脸。
王清婉这个时候才出去更衣,简若宁也跟着去了,等到简若宁出来的时候,却不见了等在外头的王清婉。
凭借着良好的耳力,随着声音的方向走去,简若宁居然瞧见了王清婉在和一个男子说话,两人好像以前就认识?
虽然已经快傍晚,太阳已经落了下去,日光黯淡,但是简若宁还是一眼分辨出来了,那名男子身上用的是五爪龙纹。简若宜回门的时候,卫徖身上就有这样的图案,
观此男子的年龄,不像是皇子,可如果能用五爪龙纹的话,一定是皇室中人,不是王爷,就是郡王,又或者是亲王世子、郡王世子。
难道这位男子是某位世子?
作者有话说:
明天上夹子,更新比较晚,大概在十一点左右哦!
霞帔最早由南北朝时期的帔子演变而来,发展到隋唐时期唤做霞帔,造型类似于现代常见的披肩。
至清代,改制为背心式服装。霞帔原本为皇帝的妃嫔所穿着,发展至宋代霞帔被划入命妇礼服的行列中,正式成为一种身份等级的象征。百度百科。
至于凤凰,其实只有明代的时候百姓不能用来着,统共也就实施了一百年吧,那时候也不是只有皇后能用凤冠,嫔妃也可以的。
别的朝代诰命夫人也有用凤凰的,有个诰命夫人甚至用了二龙九凤冠。民间出土的文物中还有个三龙十八凤冠(定州博物馆藏清代银鎏金点翠嵌宝石凤冠),上边没写奉天诰命,应该不是诰命夫人用的,所以说凤凰这个东西其实没有那么多的限制。
刘娥临朝称制的时候甚至给自己的头冠上都加上龙了,可见这种东西其实也不是卡的很死。
至于文中的九凤、七凤什么的,就当是我的私设吧。
五爪龙纹明初皇帝、皇太子、皇太孙、亲王、郡王、亲王世子、郡王世子都是可以穿五爪龙纹,此处沿用此设定。
第30章 王清婉
简若宁放轻脚步,凭借着专用的吃瓜技能身轻如燕偷偷藏在一边并没有被发现,王清婉正在和那名男子说话。
“婉儿,许多年未见,你变了许多。”卫徇看着王清婉,却发现她已经和他记忆里那个明媚阳光的少女完全不同了。
反而变得如同枯槁一般,虽然看上去温婉和气,但是总感觉没有以前那股子劲儿了。整个人的心也飘着,从来没有落到实处过。
王清婉苦笑了一下,轻声道:“十多年过去了,人会长大,会年老,我们自然都不是以前的模样了。”
王清婉知道今天入宫定会见到他,毕竟是为了他家才举行的接风宴,瑾王府,好大的来头,瑾王世子,好尊贵的地位,甚至要全京城的勋爵府邸都来给他家接风洗尘。
她本来已经想好了要装做若无其事,在宫宴之上,两个坐的远远地,就这么看一眼就行了,就根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般。
谁知道宫宴还没开始,就出来这么一小会儿的时间,他就找过来了,而她也根本没办法装作若无其事。
见到他,心中还是会有波澜,只是她如今就是这个模样,从前,是再也回不去了。
卫徇回忆道:“我还记得你小时候总是追在我的身边喊我徇哥哥,我们两个一起上学,一起念书,还在假山后头玩耍。
那时你最爱在后院放风筝,偏你技术还不好,每次风筝掉到高处总要爬上去捡,弄的衣服上到处沾的落灰,被嬷嬷说。”
“别说了。”想起这些曾经,王清婉心中却并没有好受一点,从前终归只能是从前,不是现在,更不是未来,每想起来一分过去的美好,现在的痛苦就要增加一分。
“婉儿,你如今过的好吗?”
王清婉想说她过的很好,却无法欺骗他,可若是说她过的不好,他又能如何呢?是能帮她应付看她不顺眼的赵夫人还是能帮她照顾体弱多病的简若泓?
他什么都做不到,甚至,和他走的亲近,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想到这一点,王清婉抬头,却发现卫徇和从前区别并不大,甚至还更胜从前了,现如今的他经过的时间的磨练,变得更加的历练老成,也更加英武不凡。
出来更衣只是一段时间,若是久不回去恐惹来麻烦,王清婉没有回答卫徇的问题,只是说道:
“看到你过的好,我也就放心了,出来这么久了,也还回去了,以后的日子,你自己保重,不必再见了。”
王清婉说完这句话就想要转身离开,卫徇却不肯,想要抓住王清婉的胳膊,阻止她离开,却突然被石子响动的声音惊到。
卫徇大喝一声:“谁!谁在那里?”
简若宁没想到宫里的路上居然还有石子,一不小心踩了上去,被发现之后当即准备偷偷溜走,却没想到原来的方向正巧来了了卫队。
如果迎面走过去的话,难保不被截住询问,那就露馅了。
她只好换了个方向走,好不容易确定自己没有被发现,简若宁朝着四周一看,却发现,完蛋了,她不认识路了。
这皇宫怎么都长得一样一样的啊?都是按照一个设计图纸修建的吗?
简若宁找了个宫女问路,宫女给她指明了方向。简若宁道过谢之后就朝着宴会所在的正元殿走去,结果又碰到一个岔路口,正当简若宁犹豫该选哪个的时候。
她居然碰到了上次给她指路的卫衡。虽然简若宁目前还不知道他的名字,身份,不过她倒是一眼认出来他身上的衣服了。
好家伙,五爪金龙,再结合年龄,这也是个世子,如今的世子这么烂大街的吗?她二姐夫是瑞王世子,她大嫂的心上人是也可能是个世子,如今给她指路的还是世子。
先皇啊,你到底是生了多少个儿子啊,居然能有这么多孙子。
知道了他的身份之后,简若宁倒是有些不敢问他了。
卫衡一眼就瞧出了这是之前在大相国寺碰到的小女孩,她这是又迷路了?如今这个时辰出现在宫里的人,大抵是某个勋爵人家的子女吧,应该和他一样是参加接风宴的。
她上次歪打正着点醒了他,如今他人反而放松了下来,且白天忙碌起来了之后,他也不会因为放不下那件事情,一晚一晚睡不着觉了,
所以卫衡决定送她过去:“又迷路了?走吧,我带你过去,天色已晚,皇宫内各宫各殿长得都差不多,你自然不认识。”
简若宁的确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万一又遇上岔路口,还没宫女让她问,她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好跟着这个人走。
等到正元殿附近的时候,卫衡打眼瞧了瞧,这附近人多了起来,不好在一起走了,于是说道:“剩下的路你随便找个宫女太监问就知道了。”
两次迷路都碰上他,真的是好巧,看着到了地方,简若宁道:“谢谢。”然后就准备进去了。
却没想到卫衡突然道:“卫衡,我的名字。”
嗯?他这是什么意思?告诉她名字做什么,觉得她的道谢不够诚恳?简若宁决定说的再诚恳一点。
“卫衡,谢谢你,要不是你我肯定得误了时辰,两次都碰到你,我们真是有缘。”
正当简若宁觉得自己说的够诚恳了,已经可以走的时候,卫衡继续说道:“卫衡,我的名字,你的名字呢?”
原来是问她名字,还当是什么的呢,简若宁笑了一下,道:“我叫简若宁,感谢你两次帮我带路,我走了。”
其实卫衡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告诉简若宁自己的名字,明明其他时候他其实没有那么好心的。他这个人也不像是面上看去那么好说话,有的时候甚至都懒得搭理人。
可不知为何他好像总能碰到她,还都是在她迷路的时候,卫衡倒是觉得简若宁笨笨傻傻的,找不到路的模样还有些可爱,站在路口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也有些可爱。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问到她的名字,他为什么想要知道她的名字?
卫衡只能把这个归结于他想感谢她,是的,就是这样,她点醒了他,他想感谢她,所以需要她的名字。
进到大殿里边,简若宁发现大嫂已经坐在座位上了,心情似乎不大好,瞧见她回来也只是点了下头表示知道了。
旁边的简若容不停的扯她的袖子,急切道:“你跑哪儿去了,你再不回来,郡主就要派人找你去了。又迷路了吗?你这路痴的毛病什么时候才能好啊。”
简若宁尴尬的笑了两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嘛,前世她去哪儿都得用导航,离了地图就不能活,如今在这古代,又没有手机,她一不小心就绕错地方了,也不能怪她啊。
本来简若宁还以为要再等上一个多时辰,没想到天刚擦黑,瑾王就过来了,说是四十多岁,只不过旅途辛苦,免不了风餐露宿,看上去比本身年纪大一些。
瑾王身后跟着的应该就是他的儿子,瑾王世子卫徇。王清婉瞧见他,心里越发苦涩。简若宁时刻注意这边的情况。
眼睛很尖的一下子就发现了王清婉情绪上的不对劲,她好像更失落了些。难道是因为瑾王世子?
不过之后她观察了许久,都没有发现两个人在之间有什么眼神交流,又有些奇怪,难道不是?
简若宁又开始在今天诸位到场的王爷和世子中寻找,看哪个人嫌疑更大一些。
然后她就发现了卫衡,他坐的位置很靠前,地位应该还蛮高的,简若宁有些惊讶于他的平易近人。
毕竟身居高位的人难免带上一股子天生的骄傲,这股骄傲四姐简若宓就有,基本上抹除不掉,卫衡这样的人居然没有,实在难得。
瑾王过来之后不久皇上就过来了,皇上如今也是快六十的人了,瞧着身体还算是康健,只不过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脸上的皱纹不少。
皇上都来了,大家自然也就行礼问安走一通流程,然后皇上貌似亲切的叫大家不要拘礼,宣布开席。
要说皇宫的菜还算不错的,御厨技艺精巧,火候味道也很到位,只是除了干锅之外的菜好些都有些冷了,在这寒风凛冽的夜里,就有点不太行了。
还好茶是热的,总算能抚慰一下她冰冰凉的心,简若宁配着热茶吃饭,顺带听听老皇帝正在和他这个多年未见的弟弟聊些什么。
只不过简若宁饭都快吃饱了,也没听出来什么有效的信息。皇上和瑾王一直在聊全国的风土人情。
大抵是因为皇上这个身份所限,很难单独离开京城去游玩,也是因为年事已高,所以皇上格外喜欢听这些旅途过程中的小故事。
瑾王云游十余载,见过的人和物不胜其数,自然能说出好多有意思的事情逗皇上开心。
“你可有去过山东?走访了那些地方?”
“皇兄是知道臣弟的,孔圣人的故乡,臣弟是一定要去拜访的,臣弟所去第一站就是那里,还在那里逗留了好些日子,逛了个遍。